爱国诗句(100句)
一、边塞诗句
1、身临沙场争战之处,常为胡虏的反复侵扰而忧伤。
2、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把战士戍边之志与思乡之情有机地联系起来,统一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
3、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4、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5、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望边邑一作:望边色)
6、历史边塞诗大全(100首)
7、如《夕次蒲类津》,反映紧张边塞气氛和艰苦的征战生活 :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0、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11、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12、古文|唐诗宋词|国学经典|古代风俗
13、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1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5、行 役 风 霜 久 , 乡 园 梦 想孤 。
16、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7、“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18、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19、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20、初随骠(piào)骑战渔阳。
二、爱国诗句
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2、全诗概况地写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冷峻深邃的目光洞穿千百年来封建战争的实质,写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3、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4、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5、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6、我国古代在《诗经》中就有了关于边塞诗的内容,到了唐代,边塞诗已经真正成为一种典范诗歌题材。王昌龄、王瀚、李益、王维、李贺、李白等诸多诗人把边塞诗写得动人心魄,意境高远,情真意切,豪迈壮阔。
7、唐代王昌龄的《出塞》
8、边塞之处多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冰雪皑皑的高原雪山,不及中原大地的繁华兴盛,也无江南水乡的温婉柔和,然而这里却是可以守护国之昌盛的重要壁垒。
9、融入自然与人生、战争与和平、生存与死亡
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12、感谢你每一个“点赞”和“在看”
13、唐代王昌龄《出塞二首》:
14、古往今来,边塞寄托了多少文人志士的豪情真意,他们有人亲历沙场,感受金戈铁马下的刀光剑影;有的未见疆场,却依旧难掩投笔从戎的报国雄心。
15、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16、“忧乐天下先”的范仲淹有过一段的军旅生涯,这是一段“长烟落日孤城闭”式凝重而沉痛的生涯。在这一片萧瑟荒凉的西北边塞,掩埋着戍边将士壮志难酬、思乡痛切的种种心情。如此开阔苍凉,凄然无际的画面,如何不令人百感交集,体会那英雄的沉痛。
17、唐代是边塞诗发展的鼎盛时期。
18、残垣、断壁、河流、古城。俯瞰新疆吐鲁番的交河故城,亘古而苍凉。唐代诗人李颀从未到过边塞,但他的边塞诗却充满了奇崛的想象。《古从军行》描绘的交河似乎就是对那里的想象,但也泛指边疆上的河流。
19、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20、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三、边塞诗句大全
1、此诗表现了匈奴入侵、边防告急的情景。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截取军使送书这一片断,通过描绘出一幅迷茫、壮阔的关山飞雪远戍图,侧面渲染边关的紧急状况与紧张气氛,展现出诗篇“意余象外”的深邃与凝重。
2、戍守的士卒眼望着边城,那盼望归家的面容多么凄苦悲哀!
3、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4、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5、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6、当然,先秦时期的边塞诗和我们现在定义的边塞诗,概念上还不能等同,但它已经是边塞诗的雏形。
7、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8、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0、边塞诗也能反映出国运的兴衰。到了宋代,边塞诗已不再是文学的主流。
1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2、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翰、王维等。
13、从军行 (唐)王昌龄
14、描摹塞上异域奇异风光,表达对大好河山的歌颂。
15、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16、晚 风 连 朔 气 , 新 月 照 边 秋 。
17、这首诗历来为人称道,在抒写戍边战士坚韧意志的同时,也不回避战争的艰苦,使得环境与人物高度统读来掷地有声,为人动容。
18、全诗选取了沙漠旅途中的一个剪影,以雄健的笔触,描述了驰骋塞外、随止随歇的军旅生活,语言自然遒劲,意境雄浑壮阔,情景契合,别有神韵,充分显示出悲壮与凄清的综合美。
19、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的美好期盼。
20、青海湖上密布的乌云将连绵雪山遮掩,边塞古城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四、边塞诗句古诗大全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
4、名慑武安将,血污秦王衣。
5、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6、风 旗 翻 翼 影 , 霜 剑 转 龙 文 。
7、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8、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9、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10、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一边是现实中无定河边悲哀凄凉的丈夫枯骨,一边是妻子梦境中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对照,凝聚着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11、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12、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1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14、这是一首反映哀牢山和澜沧江的 长篇边塞诗。诗人将他进蜀地入姚州的沿途所见写入诗中,邛崃九折坂险要, 行路难于上青天,走进哀牢山,如入不毛之地,绝壁险峻,四望如合,毒气弥漫,淫雨霏霏,山高林密,无路可走,只能攀藤引蔓而越。形象生动, 真实感人。
1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16、关于表现战争主题的,《诗经》中已有完整的诗篇,如《秦风·无衣》:
17、译文: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18、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安西、阴山、瀚海、凉州、受降城、边关、玉门关;
19、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20、译文: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未归。
五、写一首边塞诗句
1、点击上方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2、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3、左将才看收部落,前军又报缚戎王。
4、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6、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士兵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全诗风格矫健爽朗,抒写了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团结一致,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
7、可见,唐代的边塞诗体现的是一种民族精神。残酷的战争,恶劣的环境,生死的考验,令无数男儿热血沸腾。建功立业,从军报国已成为一种时尚与情怀。
8、在诗中,诗人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
9、军营报警的柝声,远处传来的胡笳声,在边塞宁静的夜晚更显凄凉。 风吹旗卷,剑明如霜,远处的青山断续若云,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10、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1、这首诗用比兴手法,通过咏马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12、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13、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14、答案:解析:(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5、山 路 犹 南 属 , 河 源 自 北 流 。
16、还原古人歌诗乐调传播古典诗词之美
1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8、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19、盛唐强盛,拥有着强大的边防与高度的民族自信,许多文人都有着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此时诗作多昂扬奋发,格调高亢,一时间边塞诗的创作蔚然成风。
20、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