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名言名句七言绝句(100句)
一、中秋节的名言
1、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2、一轮满月,会让人想到圆满的生活,久别后的团聚,在中秋佳节来临之时,常常引起那些飘游在外的游子的共鸣,寄托着乡思。
3、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4、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5、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6、“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7、出自宋·刘敞《中秋》。挹,舀、把液体盛出来。诗句描写对月饮酒、月光入杯,月下起舞、影随人动的景象。
8、“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9、“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10、“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1、“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2、“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3、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14、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15、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
16、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17、“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18、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19、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20、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二、中秋节的名言名句七言绝句
1、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2、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出自张鸣善《普天乐》。在洛阳赏花,到梁园赏月,好花应不惜钱去买,明月也应不惜钱云买。依着栏杆观赏花,开放得一片烂漫,举酒问明月为何如此团圆。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谢,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离别。花谢了到了三春再开,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圆,人去了什么时候能再来呢?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6、“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7、贺中秋佳节,寄浓浓深情。
8、举杯光可挹,起舞影相亲。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10、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1、“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2、“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13、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14、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16、“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17、(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8、中秋寄托了中华儿女的思乡之情,月也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常颂之物。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哪些?精选关于中秋节诗词名句分享给大家鉴赏。
19、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0、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三、中秋节的名言警句不超过十个字
1、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2、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3、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4、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5、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7、“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8、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9、我建议您去秦皇岛、南北戴河玩一下,我周一刚刚从那边回来,秦皇岛南北戴河是著名的旅游疗养胜地。这个季节去正适合。南戴河娱乐中心(票价120)、秦皇岛昌黎黄金海岸金沙湾沙雕大世界(票价120)、山海关(票价60)、秦皇求仙入海口(票价80),这些景点都很不错。去上海建议您船游黄浦江、登经贸大厦俯瞰上海夜景、外滩购物、城隍庙吃小吃。上海的小吃,有蒸、煮、炸、烙,品种很多,最为消费者喜爱的,莫过于是:汤包、百叶、油面精。这是人们最青睐的“三主件”。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给我好评哦!~。
10、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1、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12、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13、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5、“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16、“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17、中秋这天,月亮是圆的,月饼是圆的,送给家人的笑脸也是圆的。
1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9、出自唐·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的月儿是如此皎洁、明亮,人们可以一起昂首欣赏;只不知因望月而兴起的秋情深思,会落在哪一户人家?这两句诗描写面对中秋明月,勾起无尽秋思,可当成是自己对亲友的怀想;也可认为是作者望月兴怀,因而勾起对天下流离奔走、异乡漂泊的人们的伤感悲怜。
2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四、中秋节的名言诗句
1、关于中秋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关于你的小书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3、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春节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4、“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5、中秋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佳节。古人把一年分为四季,一季中又分成孟、仲、季三个月。八月份是秋季中的仲季,而十五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农历八月十五就叫中秋了。秋天是一年中的黄金季节,瓜果满市,粮棉丰收。”月到中秋分外明”,据说中秋之夜的月亮,是一年中最皎洁明亮的。我国民间把中秋圆圆大大的月亮作为团圆的象征。所以每到中秋之夜,按照传统习俗,家家在庭院摆上桌子,买来月饼、瓜果,合家团聚,边赏月边吃瓜果、月饼,祈祝花好月圆,人寿年丰,所以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小时不识月,胡作白玉盘“何不做一轮皎月,与玉兔相伴,不也清幽?”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一轮圆月心中挂,一块月饼嘴边尝,一方圆桌齐围坐,一家团圆心中乐。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赏中秋佳月,月下不褪铅华,人团圆月下。唯到中秋节,人月两团圆。数十年过去,就如夜间一声叹息,唯有每年中秋夜晚,我会静心思考。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秋桂飘香时,秋色此正浓。秋波碧波荡,秋月映苍穹。
8、(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9、关于《中秋节》的名言佳句:
10、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2、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13、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1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5、“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6、“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17、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18、关于中秋节古诗 (篇一:有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有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静夜思》
19、“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0、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苏轼《念奴娇·中秋》
五、中秋节名言名句(短)
1、“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莫道山河今便改,国于天地镇长存)(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人玉门关)(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报国心皎洁。念时涕丸澜)(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持铁血主义报祖国)(大丈夫既以身许国家,许知己,惟鞠躬尽瘁而已,他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4、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漫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5、“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6、“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7、“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8、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9、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10、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11、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下面是从历代诗词中节选出的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名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小时不识月,胡作白玉盘“何不做一轮皎月,与玉兔相伴,不也清幽?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一轮圆月心中挂,一块月饼嘴边尝,一方圆桌齐围坐,一家团圆心中乐。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赏中秋佳月,月下不褪铅华,人团圆月下。
12、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1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望月怀远》张九龄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古》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宋·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6、“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7、出自宋·苏轼《中秋》。在我这一生所有的中秋夜里,不可能经常见到如此美好的明月,更不知明年的今夜,会是在什么地方欣赏明月。这两句诗,是描写良辰易逝,美景不再,并对自己飘泊异乡,沦落江湖的悲惨遭遇,感到无限的伤痛。
18、出自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这句词写于中秋之夜,表达出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
1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中秋是一种家乡特产,不曾分离的人吃会无味,而浪子吃会流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