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100句)

2023-05-01 19:13:0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陶行知

1、殊不知,这种狂风骤雨式的语言“敲打”,就像一场暴力,打碎的是孩子的心。

2、为实现中国教育的普及化和现代化踏出一条新路。陶行知抱着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志愿,以主要精力从事平民教育。这期间他深切感到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

3、需要充分的营养。小孩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否则创造力就会被削弱,甚而至于夭折。

4、其实,我们可以从故事中提炼出很多关键词,“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发现优点”、“赏罚分明”等等……

5、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要想得教育英才的快乐,似乎要把教学合而为一。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三个理由。

6、1917年,陶行知婉拒了导师杜威留美任教的邀请,舍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和出人头地的个人前程回到祖国。当时正值国内发起了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

7、孩子高兴得跳起来:“我去!我去!”

8、我们再看小强爸爸运用的“三明治”批评法——

9、用了一个多小时,花了一元六角钱修理费。陶行知深有感触地说:“钟表店是学校,修表师傅是老师,一元六角钱是学费。在钟表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自己拆了装,装了拆是实践。做父母的与其让孩子挨打,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花一点功夫,培养孩子好问、好动的兴趣。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赶走和打跑。”

10、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线,贯串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

11、我们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改掉缺点,以后不再重犯,并且能够做对的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家长一定要讲究批评的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2、《中国教育改造》上海亚东图书馆1928年4月初版本

13、这个故事,揭示了批评孩子时,应该注意的5个重要内容:

14、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15、当陶行知回到办公室,发现男孩已经早他一步到了。陶行知没有批评他,而是送了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16、陶行知先生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中写道:从福禄倍尔发明幼儿园以来,世人渐渐地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从蒙台梭利毕生研究幼儿教育以来,世人渐渐觉得幼稚园之效力;从小学注意比较家庭送来的与幼稚园升来的学生性质,世人乃渐渐觉得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不可不趁早给他建立得稳

17、《斋夫自由谈》上海《申报》馆1932年4月30日初版本

18、“万世师表”,这四个字

19、批评的话语不在多,在于简练、精妙,一语中的,点到为止。

20、三次的亲身示现、启发、引导之后,孩子认错了,因为他从先生身上看到了样本,因此,不仅保留了可贵的正义感,同时又去掉了执行正义的错误方式。于是先生就用这最后一颗糖,又演示了一次宽容,然后谈话结束,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可是,我们真的能把它“行出来”吗?

2、这样修表铺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成了速成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的孩子好奇心就可得到满足,或者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咧。”

3、陶行知:一辈子,一道题

4、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5、今天,也就是10月18日,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27年。中国教育的一抹灵明开启了中国智慧。

6、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7、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8、《行知书信》上海亚东图书馆1929年1月初版本

9、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等。作品《陶校长的演讲》选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9册,《自立立人歌》四首中前两首选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10册。

10、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

11、◆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12、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13、孩子怯生生地望了妈妈一眼,低声说:“我听见表里的嘀嗒嘀嗒的声音,想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响。我错了,不该把手表拆坏,惹妈妈生气。”

14、该错误行为是初犯,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习惯。如果形成了稳定的坏习惯,批评这个工具就失效了,并且会越批越严重。

15、▲陶行知(右)勉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团结起来,“做追求真理的小学生”。(《光明日报》发)

16、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17、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只知学而不知做,就不是真的教育。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18、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9、陶行知和孩子站在旁边,满怀兴趣地看师傅修表。看他怎样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他加油后,把一个个零件装配起来。从头到尾,整整看了一个多小时。全部装好后,师傅上了发条,表重新发出清晰的嘀嗒声。孩子高兴地欢叫起来:“响了,响了,表修好了!”

20、日本变态蚊子膏,只需一放,永远告别蚊虫烦恼

三、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1、它告诉所有人,为人师者

2、“预防疲劳的休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固然不对,但是过分的用功,过分的紧张劳苦工作,也于一个人身体的健康有妨害。妨害着脑力的贫弱,妨害着体力的匮乏,甚至于大病,不但耽误了学习和工作,而且减损于全生命的期限!所以我在去年早已提出“预防疲劳的休息”问题,希望大家时时提示警觉,预防疲劳。天天能在兴致勃勃中去工作学习,健康必然在愉快中进步了。

3、先说“公德”。一个集体能不能稳固,是否可以兴起来?就要看每一个集体的组成分子,能不能顾到公德,卫护公德……我们在每一个行动上,都要问一问是否妨碍了公德?是否有助于公德?再说“私德”。

4、若内心没有杂质,四块糖,加上连三分钟不到的时间,就能进行一场伟大的教育,反之,则多长时间都不够用。

5、作为孩子最爱的父母,更不要轻易破坏了孩子的自尊心。

6、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7、快把“首都教育”设置为星标吧★

8、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9、只听得一个油腔滑调的声音开始朗诵了:"人生在世有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学习几何苦恼多,不如学习咪嗦哆!"歪诗不胫而走,传遍了全校,引起了争论,多种评价,褒贬不一。陶校长知道了此事,也观看了小诗。

10、陶先生说:“想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响,这没有错。但你要跟大人说一声,不能自作主张。来,你跟我一起到钟表店去好吗?”孩子又望望妈妈,说:“去店里干什么?”陶先生说:“去看师傅修表啊,看他怎么拆,又怎么修,怎么装配,你不喜欢吗?”孩子高兴得跳起来:“我去!我去!”

11、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

12、她离婚不要钱只要4个女儿,丈夫笑她不自量力,6年后名震上海

13、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4、育才十字诀:一个大脑、二只壮手、三圈连环、四把钥匙、五路探讨、六组学习、七(集)体创造、八位顾问、九九难关、十(誓)必克服。

15、第三要解放小孩子的嘴。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

16、这种情况下的批评,对孩子与家长都有害无益。

17、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交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交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读罢这则故事,我们都会对陶老高超的教育艺术而鼓掌。

18、好的家庭教育浓缩为6句话

19、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

20、《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上海大众文化社1936年8月初版本

四、陶行知的经典名言

1、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2、《行知诗歌三集》上海儿童书局1936年11月初版本扩展资料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3、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与4颗糖的故事,点醒了很多不懂批评的家长:

4、“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5、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6、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7、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

8、今天,我们一起重温先生教育名言,缅怀先生!

9、对孩子的批评需要适度,有两种情况是需要家长及时批评,指出孩子的错误的:

10、孩子心理脆弱、敏感是一方面,很多时候也跟家长批评孩子的方式不正确有关。

11、首先,我们每天应该问的,是“自己的健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

12、古训有云:“爱子七不责”,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13、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你已经认错了,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14、知情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

15、陶行知先生8大教育名言

16、却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7、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18、赞叹之余,又不得不去想:

19、先生已经离开我们72个年头。

20、陶行知并没有因为这些非议而动摇了他"为今天培育抗日的人才,为明天培育建国的人才"的决心。他一心为国育才,因此他理直气壮地对这些"非议者"给予了答复,他说:“我不是办天才教育,我办的是人才教育。按照每个学生的特长才能、爱好,对他们提出一定的要求,加以定向培养,进行因材施教。

五、陶行知文集

1、到了朋友家里,陶先生见到那个孩子正蹲在院子的大树下,聚精会神地看蚂蚁搬家。夫人一见又来了气,正要骂他,陶先生立即劝住了。陶先生把孩子搀起来,搂在怀里,笑嘻嘻地问:“你为什么要把妈妈的新表拆开来呢?能告诉我吗?”孩子怯生生地望了妈妈一眼,低声说:“我听见表里的嘀嗒嘀嗒的声音,想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响。我错了,不该把手表拆坏,惹妈妈生气。”

2、如何让孩子愿意用心听家长的批评并且乐于改正呢?这就要求批评时讲究技巧和艺术了。今天给大家介绍被很多心理咨询师、教育专家推崇的“三明治”批评法。

3、地头力:自性爆发,拿出绝活。

4、让我们看看先生是怎么做的:

5、故事2:一首歪诗的风波

6、创新思想: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钱,贯串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创新在这里指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创新还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含义。扩展资料:人物生平:

7、总之: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是教学合一的三种理由。第一种和第二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学生的学联络;第三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先生的学联络。有了这样的联络,然后先生学生教能自得自动,教有机会方法找那无价的新理了。

8、陶先生把孩子搀起来,搂在怀里,笑嘻嘻地问:“你为什么要把妈妈的新表拆开来呢?能告诉我吗?”

9、这也没办法,不是我们不想给糖,而是没有糖可给,我们给不了自己没有的东西,我们自身充满了各种情绪与标准,所以我们学不会这一招,我们的各项指标,也根本无法驱动我们施展更高级的教育方式。

10、接着,陶行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11、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12、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最可贵的是,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又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其精神为人所同钦,世所共仰。

13、我们必须建立“健康堡垒”。要建立健康保垒,必须注意几点:

14、创新在这里指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创新还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含义。

15、四颗糖的故事,之所以在教育界传为佳话,并被后来的教育工作者们所推崇,在于它蕴含着一种难能可贵的教育理念与精神,折射出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

16、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早在他创办南京安徽公学时就为这所学校提出三个教育目标: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审美的意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17、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墨辨》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里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纳为这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现在一般学校里所重视的知识,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概知识,亲知是几乎被完全挥于门外。说知也被忽略,最多也不过是从闻知那里推想出来的罢了。

18、感情教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儿童应有的感情,主要是追求真理的感情;在感情之调节与启发中使儿童了解其意义与方法,便同时是知的教育;使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与奉行,便同时是意志教育。

19、◆学校是为社会设立的。学校没有改造社会的能力,简直可以关门。

20、书写生命在场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