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关于重阳节的诗词名句(100句)

2023-04-30 15:33:5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关于重阳节的诗词

1、(18)九日蓝田崔氏庄

2、(14)闰九月九日独饮

3、去年同醉流霞。醉中折尽黄花。

4、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7、(55)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8、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9、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0、缅怀伟人,经典常读——毛主席诗词完整珍藏版

11、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12、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

13、(38)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14、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15、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16、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17、寻诗绕遍一篱花,落叶声中日易斜。

18、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19、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20、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二、关于重阳节的诗词名句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天知老矣。莫累门生与儿子。

3、忆得高堂临别语,授衣时节望还家。

4、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

5、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6、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7、赏析: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8、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馀。

9、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

10、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诗人说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作者以醉浇愁,朦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朝廷“逐臣”,他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对于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情绪言犹未尽,所以九月十日还要继续宴饮;但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诗人以其极为敏感、幽微的灵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现了这一诗意的空间。实际上,诗人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

11、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12、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3、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14、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15、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16、《九日齐安登高》——唐·杜牧

17、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沾同:沾)

18、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19、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20、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三、关于重阳节的诗

1、对酒披襟形独放,凭风落帽笑谁加。

2、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

3、(60)行香子·天与秋光

4、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

5、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

6、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7、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樽前。

8、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9、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10、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11、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12、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13、据现存史料及考证,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季秋有丰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14、(63)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15、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16、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17、赏析:群雄“开怀痛饮”之时,宋江显然想得远些。先强调弟兄情分再是为众人的前程的忧虑和思考。重阳节饮酒赏菊。宋江在这时候吟出“降诏”,“招安”自然为英雄们的悲剧打下了伏笔。宋江将时光催人老的恐慌,轻松消解进了佳节带来的神清气爽,这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18、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19、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20、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四、关于重阳节的诗词作品

1、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2、(94)摘星楼九日登临

3、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4、谁道他乡异故乡。泉江风物似湄湘。

5、诗人独自一人重阳登高,通过对自己所见和所感的描写,表达了了自己在政治上遭挫折多年、怀才不遇的感慨,最后高歌独酌,抒发怡情自然的旷迭的襟怀。

6、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7、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8、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9、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

10、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

11、(74)扫花游·九日怀归

12、九月重阳还又到。东篱菊放金钱小。

13、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14、赏析: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首联二句概言边塞无事,重阳佳节,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欢乐之景。“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颔联二句意指封常清治军雷厉风行,又能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颈联二句是诗人信手描写节日里战士们的欢愉活动,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笛声、歌声里都蕴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情。“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尾联二句是称颂在封常清的英明领导下,边境安宁,因而将士们能在重阳佳节高歌豪饮。

15、钗头缀糁萸偏紫,杯面浮金菊倍黄。

1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18、《采桑子·九日》——清·纳兰性德

19、西风几弄冰肌彻,玲珑晶枕愁双设。

20、(64)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五、关于重阳节的诗词卡片

1、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2、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

3、(70)满庭芳·碧水惊秋

4、江蓠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孤蛩暗语。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尘染秋衣,谁念西风倦旅。恨无据。怅望极归舟,天际烟树。心事曾细数。怕水叶沉红,梦云离去。情丝恨缕。倩回文为织,那时愁句。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

5、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6、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7、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

8、赏析: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9、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10、(86)鹧鸪天·和客中重九

11、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2、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

13、(50)九日贾明府见访

14、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

15、(59)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6、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17、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18、霜树重重青嶂小,高栋飞云,正在霜林杪。

19、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20、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