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大全100首(100句)
一、古代诗歌大全
1、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2、辩题:商品经济时代还要不要亲情
3、语文新教材的课文容量,尤其是文言文部分加大了比重,这与高考试题里面加大文言文阅读部分分值的比重是互相一致的。但是如何在有限的学期课时内完成如此多篇目的文言课文的教学,就成了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并且在当前学生对文言文并不感兴趣的情况下,完成这个任务就更加显得困难。为此,我设计了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并留疑在课上共同解决的方法,以试图达到一种较好的教学效果,找到一种较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结合这首词,谈谈你对“绮丽香艳、婉约柔媚”这一风格的认识。
6、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8、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9、2晚春(唐)韩愈
10、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1、日照香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2、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
13、这两个词哪一个更形象?
14、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16、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7、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唐)李白
18、《如梦令》表达了她早期少女的那种天真、率真与浪漫的情趣和心境。
19、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20、文末有资源领取方法哦~
二、诗歌大全100首
1、仔细朗读课文,体味作者情感的感人力量。并且反复阅读抒情段落。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让小神兽秒变小书生的古文课,魔力指数等你来测!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他继承并发摺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影响。
6、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7、难点:让学生了解这四篇作品所表达的“感伤”主题的源头和价值,并进而初步了解词“缘情”的基本特点。
8、关于词语、文句的考查和点拨:
9、(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10、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1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2、12692525qzone.qq.com
13、(同“素质教育目标”)
14、通过比较同类文章,领悟李白独特的文情诗意。
15、1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16、进一步理解“鱼咬尾”这一传统的创作手法。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去分析作品的旋律特点。学生根据音乐表现内容选择画面,并说明理由,使学生对之前欣赏的三段加深理解。从演奏形式上了解音乐表现内容,感受作品丰富的表现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力度速度节奏上的变化;通过音乐要素的分析深入了解作品的音乐内涵。进一步提升音乐作品的内涵,及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充分地享受作品所带给他们的美。给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品的机会。加深理解和体验。
17、1立春偶成(宋)张栻
18、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19、但是作者又不是在纯粹的叙事,而是在叙事中,侧重书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
20、这一动作更使人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
三、古诗大全300首
1、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补充的资料:
2、提问:如果用词作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作者此时所见的扬州城,它应该是?(指名或集体回答)
3、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4、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5、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6、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7、①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
8、比较阅读同类“宴序”文章,理解本序与古人作的“宴序”一类文章的不同之处,领悟李白飘逸潇洒、豪情纵情的诗意。
9、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10、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11、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12、提问:“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13、拓展练习(字幕配图)
14、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15、将下面两段话改成对偶句,并试析两种表达的优劣。
16、1.指导自读课文1、2两段。
17、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18、赤亭:山名,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南,山色赤红,上有险要城堡。
19、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0、1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
四、中国古诗词大全
1、本文并非连续抒情,而是把难以抑制的悲哀融于家常琐事之中,尝试分析这种抒情特点。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请同学们听老师诵读②段,并思考: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4、整理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犯烦请告知,侵删!
5、答案:(1)“望”字起到对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2)“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再的感慨,侧重怀古。
6、首联“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整体来看起到什么用?
7、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却只能独自愁闷各天一方。
8、(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
9、前六句为第一层,写变生不测,战乱骤起。前四句上承第一部分的有关描写,进一步蓄足文势;后两句启下,折转简捷干练,描写也颇有气势。“动地来”“惊破”等等简短描述,写出了变乱给国家带来的危机,也写出了对爱情美梦的突然打击。以下生离死别的伤心和无奈也就自然而然了。
10、1春日(宋)朱熹xī
1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入竹万竿斜。(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1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4、小结:《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三首词从三个不同的时期即少女时期——少妇时期——晚年寡居,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在作者笔下得到形象逼真的再现,由此可见,生活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15、怕得鱼惊不应人。(理解)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唯恐怕鱼儿被吓跑他不敢大声应答。
16、疑是银河落九天。(理解)太阳光照在香炉瀑布上,四周都升起紫色的烟雾,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一般的垂挂下来;飞奔而下的水流,似乎有三千尺那么长,就好像银河从天上最高处直往下落一样。
17、九曲黄河万里沙,浪陶风簸自天涯。
18、“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19、明确:抒发的是感伤、叹惋的心情,这也正是全诗的基调。
20、则何以哉——那么(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五、现代诗词大全500首
1、岂知千句丽,不敌一谗言。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理解)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李白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与纳兰词有何不同?
4、原创设计请勿盗用,敬请尊重。
5、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6、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布置学生:①散读四首词。②各用一个字来概括每首词的情感基调,可以从文本中挑选合适的字,也可以自己提炼。③根据词意以及注释提供的相关信息,并可结合自己所了解的词人生平,分析这种情感产生的原因。
7、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补充空缺意象、再造意境的创新思维能力
8、对比赏析:杜甫的《旅夜书怀》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9、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10、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11、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以梦幻形式表现作者冲破现实寻求光明和自由的愿望。采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风格豪放,意境阔大。)
12、六:1:(对照投影)作者在追忆母亲时,“余泣,妪亦泣”。想起有负祖母厚望,“令人长号不自禁”,悲伤之情如汹涌潮水直泻而出。作者在回忆亡妻时,有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悲痛呢?
13、知识的延展对于词“缘情”的特点进行解说,详见(教学重点与难点•说明)让学生了解这四篇作品所表达的“感伤”主题的源头和价值,并进而初步了解词“缘情”的基本特点。
14、1江畔pàn独步寻花(唐)杜甫
15、1、学生先阅读注释①,了解作者以及文章的主旨。
16、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7、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18、江南曲(唐)李益
19、道旁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20、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