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二年级历史书推荐(100句)

2023-04-21 09:01:15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史书推荐

1、《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左传》在史学中的地位被评论为继《尚书》、《春秋》之后,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

2、《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3、所以,阅读这些著作,不仅能帮助你看明白历史背后的规律,更好的理解现实。

4、第一本: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中国史书典范,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一般而言,流水账式的历史书,只是搜集主流史料中的重要历史事件。

6、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是大学的权威教材,本书叙事严谨,脉络清晰,可以作为历史学入门。

7、这是一本很短小的书,虽然总共是200多页,但分别看英文或中文,其实只有100多页的内容。尽管字数和篇幅不多,却清晰梳理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脉络,至少可以作为进一步了解那段时期历史的指引书。

8、该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9、新一段历史的起草往往不在盛世之初,而在乱世之末。刀枪剑战和巧言虚辞交加的春秋战国时代、多族碰撞与殷殷礼佛的两晋南北朝时代、更国换帝如走马灯的五代十国时代、脆弱的统一孱弱的军事与超级发达的文化并存的宋辽金蒙时代,都各有各的气质。

10、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书当数司马迁所著《史记》。

11、年年觉得最过瘾的是前四章《权利篇》《转折篇》《改革篇》和《奋斗篇》,王朝兴败、帝王纷争都囊括其中。具体的年糕们可以自己去读一读。

12、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有关著述已出版不少。这本书的研究可谓推陈出新,作者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相信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

13、作者: 茅海建

14、此次我们采用1975年译本,并重新更换了大量精美而有趣的插图,撰写了丰富多样的图注,冀以展现原作的风采。虽是写于半个世纪前,今日读来却不无有益有趣之处。它将从人类文明产生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漫长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文明的开端、古典文明、基督教文明、近代文明加以介绍,尤其以西方文明的发展路径为重点,文字轻快,论述精当,常有让人耳目一新之见。作者善于从细节来揭示历史大势,在不算长的篇幅内,却呈现出一幅有声有色、既有上层精英也有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文明发展图景。

15、《天朝的崩溃》是作者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

16、强化的话,孟森先生每本书都可以读,顾诚先生其他书都可以读

17、正史有:《汉书》、《后汉书》、《史记》、《晋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等,但估计你不会去看。推荐一些好看的历史书:《唐诗并不如烟》、《那时汉朝》、《明朝那些事儿》、《如果这是宋史》、《品三国》等等。认真去看吧!

18、本书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近代中国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通过探讨近代大变局中传统的中断与传承,中西文化竞争与民族主义的特异,思想衍化与社会变迁的互动等各层面的多元互动,揭示近代中国社会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丰富特性。

19、《史记白话故事大全集》辑录了《史记》中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故事。对于相关内容记载在《史记》不同篇章中的故事,编者进行了汇总和整理,尽量翔实地展现故事全貌;对不同篇章中重复出现的故事,编者也进行了合理的删减,使故事情节连贯,重点突出。

20、东周列国志和史记的本子太多,压根不需要推,战国策则不然

二、二年级历史书推荐

1、《剑桥中国史》系列。我们中国人看外国人写的本国史,往往能够得到不同视角的感受。在这一点上,不管是费正清,还是孔飞力、魏斐德,都做出了不错的典范。

2、赵冬梅教授“帝制时代中国史”私房推荐书目

3、第系统分析,能让我们更看的明白现实。

4、作者: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5、虽然这是一套哲学书,但其实完成可以当历史书看。可惜的是目前市面上了只有三四五三本。

6、作为哪里也去不了的平民,只能深居书斋,将名家分析一一找出来读,以期得到理解当下的灵感。

7、清史里,《剑桥中国晚清史》应该算是接受度比较广的一本。还是期待,以后能出来一本大家公允的。祖辈的历史原本离的很近,而我们却记忆太少了。

8、推荐理由:看过这套书的人都知道,林达的书是很有启蒙意义的。现代化到底是什么样的?美国的何以发展成为今天的美国的?总统为什么也是靠不住的?看这套书,应该会让你有一个虽然初步、但是完整的思路。在三观已经扭扭曲曲,倾斜得不像样子的时代,推荐你们看看这套书,近距离地正三观、开眼界。

9、秦汉史,自秦统一到三国

10、货币战争不是经济史,是小说个人推荐(世界经济史纲)马克斯韦伯还有有关金融的一本,但是应该算介绍货币和金融史的(theacsentofmoney)是哈佛经济史的教授写的,我好像有英文的电子版

11、作者: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

12、元史暂时找不出比较合适的,97年的历史,都在说还不错的《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有900多页之巨,想想应该是冗长累赘的。

13、本书的叙述略带忧伤,寄哀于现代世界中中国不断沉沦的命运。然而,尽管作者意识到中国文明的辉煌已成过去,但本书并非满篇哀鸣与幻灭之词。相反,庄士敦在书中表达了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诚挚情感。正史的话建议读司马迁的《史记》和《明史》,这两部史书是公认的质量最好的官修史书。如果你没有很大的耐心去琢磨文言,那么快餐式的《明朝那些事事儿》这本书也还是上上之选,比较有影响的明史论著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这个史学著作在我国大陆史学界曾引起轰动,这部三十年前的著作今天看起来仍然很厉害。司马迁:《史记》

14、推荐理由:每一个初级的历史爱好者,都应该去看看《明朝那些事儿》。说到底我们读史是为了学以致用。能够通读明史并把它以更加通俗更加符合当代人口味的方式讲出来,并让整个国人都为了明史而疯狂,黄仁宇没做到,吴晗没做到,樊树志没做到,只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当年明月做到了。当然,当年明月肯定没有前几位那么伟大,但就冲对明史推广的贡献来说,前几位加起来的贡献,都抵不上一个当年明月。

15、它记录的时期,有它一本也就够了。两个司马,两部书,是两座至今都还无法超越的史书巅峰。16朝1362年的史事和人物,尽在其中。

16、知乎佟神威(召之即来,来则能战):

17、《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18、《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的一部重磅作品。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却只剩下了我们自己?我们曾经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为何我们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

19、弗兰科潘用散文一般的笔法将张骞通西域、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崛起、波斯帝国辉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斗争、十字军东征、成吉思汗西征、美洲大发现、明代《金瓶梅》的出现、王阳明心学的繁盛、美国独立、克里米亚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中东战争、阿富汗战争、塔利班、911恐怖袭击、伊拉克战争、一带一路等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绚烂故事全都串联在一起,为我们带来了《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级巨著。

20、所以,向聪明人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三、唐朝史书推荐

1、三国:三国时期入门的选择真是太多了口牙!

2、先是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张先生写到汉代(中华书局的版本还有他论宋史的几篇文章),后来英年早逝,没能写下去了。

3、12本推荐给中学师生的晚清史专业必读书目

4、但是这些规律,非本专业的普通人未必都能挖掘。

5、《明朝那些事儿》主要从朱元璋建国的时候写起,其中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诸如“东林党”,“万贵妃”等人物。我们在看其它历史书籍的时候,通常会感到没意思,这是因为没有代入感。

6、本书是一部提纲挈领式的中国通史。作者论述了上自远古,下至民国初年中国历史的演变,对历史上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风貌、学术思想乃至宗教、兵制的内容及其相互影响均有深刻揭示,并以此来阐明历史上治乱盛衰之原因和国家民族之精神。

7、强化可读: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8、以上,三国,入门必读:三国志,本子太多不废话了

9、学者们总是要通过历史,围绕自己研究的主题做数据分析,和质性研究,最终提炼出现象背后的本质。

10、年年祝大家假期愉快哦,下期再见啦!

11、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12、《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9)

13、《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读中国历史,不能不读《史记》。

14、《旧制度和大革命》已经推荐过了,对英法革命时期的了解缺不了对英国的历史的探究。

15、这部分没什么取巧的,后人著作虽多,但主要是制度史,史事入门并无更好选择。以秦汉史为书名分别著述的有吕公思勉,钱穆,田余庆和翦伯赞等人,吕思勉《秦汉史》水准接近不朽,不过对初学者仍然略嫌艰深,而且部分问题吕公的强势论证易于使人先入为主,钱穆先生对史事方面的著作除却伟大的国史大纲之外其余都嫌漫不经心,比如《孔子传》,《黄帝》等,他的秦汉史明显弱于吕公。

16、陈寿开始在蜀国任职,受宦官排挤不得志。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17、《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的一部重磅作品。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却只剩下了我们自己?我们曾经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

18、《哈佛中国史》是继《剑桥中国史》之后反映50年来世界中国史全新研究成果、代表世界中国史研究较高水准的21世纪全新中国通史。与皇皇十余卷、内容专深、多位作者合力撰写一卷的《剑桥中国史》不同,《哈佛中国史》每个断代均由一位学者一气呵成,文风通贯,浑然一体。

19、你所点的每一个“在看”,我都当成了“喜欢”。

20、《隋书》是中国史书中修史水平是较高的一部,由唐代魏征主编,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记载了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共38年的历史,本书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品评人物较少阿附隐讳,主编魏征刚正不阿,他主持编写的纪传,较少曲笔,不为尊者讳,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在正史书志中,一直享有较高的声誉。

四、小学历史书推荐

1、如保甲制度,自耕农数量变化,平民所拥有的土地田产变化,以及基层社会具体政策下达后,平民的状况等。

2、《汉书》是中国著名的史书,它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在中国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很突出,它写社会各阶层人物都以“实录”精神,平实中见生动,堪称后世传记文学的典范,《霍光传》、《苏武传》、《外戚传》、《朱买臣传》等都收录其中。

3、《论美国的民主》,作者:托克维尔

4、读完这本书后,会有一个疑问,你的人生观到底是怎么样的,是像朱元璋那样不择手段?还是像东林党那样坚持本心?读史可以明道理,也可以反省自己,做到一个更好的自己!推荐《史记》。《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到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当初司马迁在写此书时,树立的宏愿是“究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今人看来,此书是用文言文所写,这在是当时的白话文,如果稍微有一点文言文功底的人,看此书是没有需要障碍的。《紫禁城的黄昏》

5、豆瓣评分:1

6、《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7、《国语》是非常有名的史书,它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约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公元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本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有目共睹,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陈寿的《三国志》、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吴任臣的《十国春秋》,都是《国语》体例的发展。另外,其缜密、生动、精炼、真切的笔法,对后世进行文学创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8、第一:《全球通史》是极具功利性的推荐,高考的时候平常做题的时候会经常碰到这里的段落(不知道现在的题是不是这样了),所以算是一个押题的过程,此外,全球通史对于一部分高中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阅读挑战,不如明朝那些事儿这样的小说语言可读性高,但是这样的文本又是历史题目中不会缺少的,读完这本书,对于刚刚离开初中的学生来说,阅读能力会有很好的提高。第三:有助于你对世界历史有一个面的认识,大概可以串出一条线,对学习是有帮助的。

9、张帆教授2021年中国古代史(下)课程参考书目

10、本书单参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历史院系教学参考书单和名师推荐书目,兼顾专业性和可读性,旨在为历史教师、大中学生提供历史学习入门参考。

11、《文艺复兴简史》,作者:JerryBrotton

12、《二十四史》有《宋史》,总共有小500卷,差不多500万字吧。不搞历史研究,看个人物和事件大概,咱们没必要选《二十四史》。在宋史相关的书里,这一本可以说是通俗性和学术性兼具的。

13、推荐理由:这是宋书君看的第一部关于罗马的史书,也是最喜欢的一部。在《罗马人的故事》里面,英雄气是很重的,大开大阖,荡气回肠。一般来说,日本人擅长细节刻画,在川端康成的小说,在小津安二郎的电影里面很是突出。但是雄浑大气的写法并非日本作家所擅长。盐野好就好在常年定居罗马,熏染所致,所以看盐野写罗慕路斯、大西比奥、汉尼拔、凯撒时,很是过瘾。甚至在几年前的看它的某个深夜,宋书君都会不由自主地向朋友圈推荐:

14、北大出版社近来出了一套丛书: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作者都是相当杰出的学者,我个人看了两三本,感觉还是相当靠谱的。像《波峰与波谷》一本,是阎步克先生写的,应该绝对有保证的。

15、豆瓣评分:5

16、作者: 田余庆

17、再然后,便是专门史,也就是具体一个类别的史书,比如政治史、军事史、哲学史等等。

18、对了,这些入门书基本上是以时间分段的,我个人也主张你按时间读下来,这样对史事沿革有了大概认识才好进一步深究。

19、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现代语言写出来,通俗易懂。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约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所以“上下五千年”也就代指整个中国历史。

20、《史记》,二十四史之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五、明朝史书推荐

1、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正得失。今人说,我们不可能知道所有前人走过的路,但对于过去的路我们要有所认识。太阳底下无新事,所有今天所结出的“果”,我们都可以在历史里面找到相应的“因”。

2、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取的经验和教训。作者以其“大历史”观而闻名于世,本书中这一观念初露头角,“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本书自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在学术界和文化界有广泛的影响。

3、有关战事,制度等各个部分,此书完胜晋书,而南史北史都有秽史的恶名,为避免先入为主,不能先读他们。虽然此书依然阅读难度不适合入门者,但是是那种越读越香的好书,一旦习惯吕公语言风格,读此书之快感无与伦比,实际上有关历史的书籍或多或少都有些阅读难度,只是因为秦汉时期前四史在,所以吕公的著作才会被显得较弱而已,两晋南北朝时期,绝对无书可以和吕公此书抗衡。

4、第十本:许倬云的《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许倬云曾任台湾大学历史系主任,学贯中西,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该书以江河流域的扩大比喻文化的进展,视野开阔,思路宽广。

5、《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6、第八本: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黄仁宇是美籍华人学者、明史专家。他提出“大历史观”,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在史学界影响深远。该书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

7、优质账号推荐:创客杂志(chuangzazhi)

8、从而,面对现实情况时,能推断出我们当下正在面临什么局面,接下来将有什么趋势。

9、*注1: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优惠券!只有前100个推荐者可以获得,所以请尽快推荐。

10、我说的话,如果单单只是汉朝的,就看《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史记》的话,不太推荐看,因为当中涉有汉朝的部分只是占七分一到六分一左右的空间,在《汉书》中都已经有所包囊……

11、我一直对这个世界充满信心,是因为我坚信高手在民间,这个作者涉猎之渊博,视角之有深度都是首屈一指的,之所以没推荐,是因为涉及的时代太远古了,此书读完必定受益良多,但是对历史入门的帮助主要在历史观点和视角的培养而非对上古史的认知方面。

12、第九本: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唐德刚是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并任该校中文图书馆馆长,形成中国历史“三峡说”的思想。该书论述了晚清七十年的历史,以其独到的史观分析了中国历史的转型。

13、中国人写史书注重年代和脉络,因此此书是很好的了解世界史的入门书。

14、但根据常识,任何历史时期的社会中,老百姓的数量远远多于皇家贵族。

15、岳南的《南渡北归》视角非常独特,中国文化精英集体一场无声的抗战,再现民国大师们的黄金年代。

16、第七本: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为华东师大教授,人文社科学院院长,长江学者。该书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

17、又名《血腥的盛唐》,是不是知道这个别名年糕们就不感兴趣了呢?但其实,绮丽大唐从不缺乏云鬓花颜和纸迷金醉,也从不间断金戈铁马和铁蹄铮铮。太宗青年神圣、晚年亦有微瑕,高宗从不曾怯懦,天后武曌墨也实在是积年恒志、冷酷清醒。而玄宗,青年胆魄当头、中年励精图治、晚年纯挚浪漫,却真实拨动了战乱唐朝的时钟。后面的皇帝匆匆上位下,无一不在疲于应付强势的藩镇、相权和宦官。在玄宗、代宗、德宗等的出逃下,在安禄山、吐蕃、朱批等的霸占下,在目睹这风流大唐代代兴罔更替下,千古一城西长安比当今北京长安街还要宽的140米的长安大街,终于被黄巢纵火,一炬成灰。

18、入门可读: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9、《史记》,《四库全书》,《资治通鉴》,《三国志》,《二十四史》。这些都是经典的历史书,可以吸收到很多知识和经验,值得大家去阅读。这些也都是我国经典的书籍,非常有名气。这些书很多部分都是写实的,可以让大家领略到真正的古代历史,可以更好的去解读真正的历史人物。

20、周策纵著陈永明/张静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