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划龙舟比赛是什么节日(100句)

2023-03-26 11:45:5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什么节日划龙舟比赛

1、赛龙舟的起源,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2、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3、2019年下半年,这些资格考试关乎你的升职加薪,千万别错过!

4、端午节即将来临,节日期间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笔者结合河源市区及乡镇实际,回答对龙舟竞渡的认识。

5、提前庆祝了端午节这个特别的节日。

6、端午节赛龙舟起源故事:

7、龙舟大小不桡手人数不一。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

8、在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

9、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10、贵州划龙舟的习俗有悠久的历史,但其他地区的端午节传说不同,它的起源也流传着几个不同的传说。这些传说都与龙图腾和祈福有关。

11、半年饮桂花酒、赏月、吃月饼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习俗;吃粽子、划龙舟、挂艾草则是端午节习俗;包压岁钱、贴春联是春节;看花灯、猜灯谜、舞龙灯则是元宵节的习俗。所以作为一名中国人,要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风俗习惯,要知道每个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

12、河源林寨人过端午,举办龙舟竞渡这项活动

13、挂蒿草、艾叶;挂荷包;喝雄黄酒;拴五色丝线;写符念咒;射柳;立蛋;跳钟馗;……

14、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其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他在流放了的情况下,写下忧国忧民的《离骚》和《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15、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在我们小时候为了庆祝这个节日,妈妈都要提前包好粽子,那时候由于生活条件差包的都是白粽,不像现在里面还包有腊肉,红枣等,当然吃白粽要粘点白糖芝麻,这样才会有香甜的味道

16、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

17、通过本次划龙舟比赛,宝贝们不仅体验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还体验到了动手制作的快乐,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盛世星城美乐幼儿园祝愿家长们、小朋友们端午安康!

18、这里的龙舟比赛是为了纪念当地的一个英雄,据说,云南傣族的英雄岩红窝生性刚正不阿,专为穷苦人家打抱不平,后来因为不满强权专制就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而死,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五月初五举办了龙舟比赛,以此来纪念这位英雄。

19、每年农历五月初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逢端午节,最具节日特色的是吃粽子、赛龙舟了。

20、优秀奖600人每人1元

二、划龙舟比赛是什么节日

1、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2、划龙舟,唱黄梅,唱好戏。在慢城水乡白泽湖举办龙舟节,实际上只是宜秀区办好全年25个节庆的缩影。今年龙舟节期间,还在黄石村举办黄梅戏专场演出、特色农产品展、美食展、垂钓等活动。近年来,宜秀区充分整合好山好水资源,做好特色小镇和乡村振兴融合文章,大力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现在来宜秀,一年四季有看头,一年四季有玩头。从2014起,应运而生举办地域特色鲜明的节庆活动,每年25个节庆,都是以各地特色为主,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轮番上演、精彩不断。

3、十位划手排两队,左五人右五人,左五人的体重加起来要等于右五人的体重(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来保持船的平衡,体重沉的要坐在船后,体重轻的要坐在船头,这样能让船头有一定的翘起来,以达到船在水中行走时减少阻力,提高船的行进速度。

4、二等奖20人每人50元

5、龙舟节一般指端午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农历五月初五。

6、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7、结束后分出了各年段的三名,

8、(答案)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屈原的准确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屈原是楚国的一位杰出政治家,爱国诗人后来楚国被秦灭亡后,他在悲愤中投汨罗江殉国,后人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故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屈原

9、传说屈原投江后,当地老百姓便顺江打捞,但一直到洞庭湖也没有找到他的尸身。他们便想渡过洞庭湖去找,可八百里洞庭天水茫茫无法渡过。此时恰巧下起了瓢泼大雨,湖上的渔民纷纷摇桨归来,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渔民们听说百姓是为了打捞国家的贤臣而来,便争先恐后地相帮,于是形成了后世五月五日赛龙船的习俗。对此,《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

10、上夜班、坐办公室、休假时有没有高温费……答案来了!

11、本次按年段划龙舟比赛,

12、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

13、3天的活动结束后,公布获奖名单,共有1180人可获奖。

14、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逢端午节,最具节日特色的是吃粽子、赛龙舟了。赛龙舟的起源,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龙舟竞赛作为一项水上运动,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国。2010年,赛龙舟成为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5、还等什么,快来参加活动吧!

16、+DRAGONBOATFESTIVAL+

17、随着村民的喜爱,后来龙舟赛由镇内商家出面组织策划,渐渐地成为镇内传统的民间文化体育活动。

18、加入内蒙古总工会粉丝群

19、钱塘江的赛龙舟风俗历史悠久,古书《杭州府志》中就有记载,这个活动是为了纪念吴国的大将伍子胥所设立的。

20、位于长江万县的赛龙舟也是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一条龙舟容纳七八十人,龙舟比赛开始摇鼓呐喊,划桨幅度随着鼓声而动,一鼓一桨,热闹非凡,每年来此观看赛龙舟者蜂拥而至。

三、划龙舟是什么节日

1、当时有一位渔夫,他已经准备好的饭菜,还有鸡蛋等食物,将这些食物一个个投入到江中,这样的目的只是想让鱼龙虾蟹吃饱之后,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这样一个举动被很多人发现,他们也纷纷的去仿效,希望这样能够驱赶那些鱼龙虾蟹,保护好屈大夫的身体。那时候正好恰逢雨天,很多小舟一起汇集在江河之上。当时有很多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来回回打捞,希望能够把他的真身打捞起来。他们争先恐后,一直追到了洞庭湖,然而仍不见踪迹。

2、划龙舟起源于江浙地区,又称扒龙舟,是多人集体扒桨竞赛,是汉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逝世,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习俗,也是汉族龙图腾文化的代表之一。

3、6月2日上午,盛世星城美乐幼儿园进行了

4、节日期间我们除了泼水还有其他节目,比如划龙舟丢花,包放孔明,这个应该是符号使用问题应该是顿号。

5、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6、点击“排行榜”查看排名。

7、关于云南洱海的赛龙舟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在南诏时期,洱海突然出现了一条蟒蛇,专吃人畜,后来有一个勇士段赤城身带12把钢刀为民除害,无奈被蟒蛇吞入腹中,于是他就在蟒蛇的肚子里用钢刀猛刺,后来蟒蛇被刺死了,而他也消失在洱海,于是当地的人们就驾舟纷纷打捞,于是就形成了每年一度的赛龙舟习俗。

8、这里有很多福利等你哦~

9、曹娥是东汉时期的会稽上虞人,她的父亲曹盱(读需)是村中的巫祝,能打拍唱歌迎神赛会让神快乐。曹盱在舜江中驾船迎接潮神伍君(伍子胥作为忠臣被吴王夫差所杀,头颅扔入东海化作了海潮神),为水所淹。年仅十四岁的曹娥在江面寻找其父,为了不让鱼吃她父形体,投瓜果在水中,并说父亲若在此,瓜就下沉,寻找十七天后,怀着绝望的心情投江而死,三天后抱着其父形体漂浮江面,这种极高的孝德感动了世人,用各种方式来纪念她。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

10、为传承传统文化和打造赛事品牌。自2017年开始,该区将传统龙舟文化加以整合,在传统比赛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标准竞技龙舟比赛,这种将传统与现代竞技两项龙舟同时放到一起的比赛形式。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这两届龙舟文化节,大部分村民都纷纷从外地赶回来参加龙舟赛。今年的龙舟赛,比赛范围从原先的白泽湖乡各村扩大到全区各乡镇(街道)。该区有52支代表队1600多人参加了6月17日的龙舟赛预赛,参与人数、比赛规模较上一次均有大幅度上升。

11、划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原。

12、画面很美一一展示团结、拼搏、进取精神

13、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14、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15、划龙舟是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逢端午节,最具节日特色的是吃粽子、赛龙舟了。赛龙舟的起源,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龙舟竞赛作为一项水上运动,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国,2010年,赛龙舟成为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6、D屈原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17、点击“继续刷新成绩”可以继续刷新成绩,点击“召集小伙伴”即可让你的好友和你一起刷新成绩;

18、6月5日至7日,连续3天啊

19、你最关心的奖项设置看这里:

20、赛龙舟的节日叫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赛龙舟主要在我国南方地区举行,尤其是江南水乡。

四、哪个节日划龙舟

1、每年阴历五月五就是端午节,这是我国传统的一大节日。端为初为始,五午相通,五是单是阳,端午又叫端阳。端午赛龙舟,传说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五月五投汨罗江自尽,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到此日便投五色粽于水中,以驱蛟龙,使屈原不被蛟龙吞食。又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迅马上划船捞救,找到洞庭湖,终不见尸,又逢雨天,但还是有人敲锣打鼓去惊醒召集人冒雨下水捞救,水雾蒙蒙一片看不清,但敲锣打鼓互相闻,可以知信息有照应。后来慢慢发展成了龙舟竞赛,敲锣打鼓的习惯也传承下来。

2、传统民俗的传承对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龙舟民俗为切入点,以河源林寨人过端午,举办龙舟竞渡这项活动为例,介绍河源龙舟民俗与龙舟精神对当代继承宗族关系,创新性发扬 龙舟精神 ,强化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3、“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战国时期,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此时的龙舟竞渡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4、三等奖50人每人20元

5、龙舟竞渡,又称扒龙舟、赛龙舟、扒龙船、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浓郁的传统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指出:古代的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是“龙子”的身份,借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

6、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7、古代龙舟也很华丽,如画龙舟竞渡的《龙池竞渡图卷》(元人王振鹏所绘),图中龙舟的龙头高昂,硕大有神,雕镂精美,龙尾高卷,龙身还有数层重檐楼阁。如果是写实的,则可证古代龙船之精丽了。又如《点石斋画报。追踪屈子》绘芜湖龙船,也是龙头高昂,上有层楼。有的地区龙舟还存有古风,很精丽。

8、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9、晋安区赤星村升山路4—1号(盛世星城美乐幼儿园园内)

10、收费标准:详见园内收费标准(名额有限,额满为止)

11、龙舟竞赛作为一项水上运动,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国。2010年,赛龙舟成为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手工制作,不仅让幼儿在与同伴的愉快体验中直观的感受到了端午节丰富的传统文化,还使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节日带来的乐趣,升华了幼儿的情感经验。

13、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而且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五月赛龙舟”。农历五月初是我国传统的民族节日。每到这一天,尤其在江南水乡,都要举行隆重的龙舟竞渡盛会,是时,群“龙”下水,整装待命,一声炮响,比赛开始,条条长“龙”如箭齐发,鞭炮阵阵鸣响,两岸欢呼雷动,一片龙腾人欢的节日气氛。

14、在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但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15、端午节,赛龙舟,敲锣打鼓,那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16、赛龙舟是在春夏之交农历五月五举行。

17、 激情龙舟,奋进宜秀。以龙舟为媒,让宜秀龙舟文化节走向全国。

18、望被雷公所杀龙王复活降雨说

19、湖南汨罗的赛龙舟比赛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形成的风俗。在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屈原含恨自投汨罗江,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屈原的纪念日,这里的龙舟是最正宗的龙舟,也是有着历史意蕴的。

20、据村中82岁的黄观托老人讲,浰江河上的划龙舟,最早源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那年,林寨春夏大旱, 村民请来东莞人表演划龙舟以求天降大雨。后来,林寨石江车头村黄姓外出撑船的人多了,见识也广了,受到珠三角龙舟赛的影响,船工们就从顺德引进赛龙舟。

五、划龙舟的节日是什么

1、每年五月初一就是龙舟下水的日子。一大早,人们就敲锣打鼓,鸣放鞭炮、焚香,以祈求取得好成绩,更愿风调雨顺,政通人和。每条龙舟都要经过这样的祭祀仪式后,把龙首安到龙舟上,才算龙舟正式下水。

2、赛龙舟,又称“赛龙船”或“龙舟竞渡”,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3、挂钟馗像: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4、清咸丰九年(1859年),林寨船工成立了龙船会,建起了龙船社,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是求龙王爷保佑浰江河两岸的人民平平安安。村民商定,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龙舟赛。

5、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坚贞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人们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赛龙舟比赛,渴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屈原现在天下太平,也出于赞扬屈原宁死不屈的伟大品质的目的。

6、端午划龙舟是中国民间一大传统习俗,在宜秀区划龙舟的氛围和文化尤为浓厚。宜秀滨临长江、水系发达,水面较多,有适宜划龙舟的地理条件。当地人自古以来一直把端午划龙舟当作一种祈福活动,希望划龙舟能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当地群众特别喜爱这项活动,仅白泽湖乡据统计民间共有龙舟110多条,几乎每个村民组都有自己的龙舟和龙舟队,每年的端午节前后他们自发组织、自娱自乐。当地人称过端午比过春节都热闹,其中划龙舟是他们最爱的活动。

7、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8、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9、此地彩龙舟最为华丽,不参与竞渡,人人都争着看

10、五等奖400人每人5元

11、说到赛龙舟,也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也就是五月初五的时候,屈原自投汩罗江,楚国的老百姓面对这样一个结果,哀痛异常。他们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这位诗人屈原。渔夫们并不闲着,他们划起了船只,希望能够在汨罗江打捞起他的真身。

12、1530691733015359100180

13、苗族的赛龙舟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龙船节”举行,以庆祝赛龙舟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船长约20米,宽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树挖成槽形,捆绑而成,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由一长者任鼓头,一名小孩任鼓手。比赛时,炮声响处,各水手即按锣鼓节拍划桨前进。

14、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扩展资料傣族的赛龙舟在每年傣历7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泼水节”举行,每船有600名水手,4名舵手和4名引道手。比赛时,由一人敲锣指挥,水手按锣声节奏划桨前进。也有女子参与此项活动。

15、划龙舟是汉族的节日。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6、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7、一二三四你包粽子我跳舞。”

18、武汉汉江的龙舟比赛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因为当时屈原被流放的时候曾经徘徊于汉江,因此也在这里流传着午日龙舟闹江市,楚俗相传吊屈原子。

19、一等奖10人每人100元

20、曹娥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烈女。她的事迹千百年来感动着世人,为她立的碑叫曹娥碑。为纪念她也有了叫曹娥江的一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