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1582年10月消失的十天发生了什么(100句)

2023-01-08 14:04:2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1582年消失的十月

1、但历史上却有一个月是例外情况——1582年10月。这一年的10月,只有短短的21天,比最短的二月还要少7天。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月4号的下一天竟然是15号,5号——14号这十天从历史上凭空蒸发掉了。

2、这样一算,每四百年,格里高利历只有97个闰年,比儒略历减少3个。前面说的儒略历每400年与回归年差12天,到了格里高利历就只差0.13天。

3、10月5日至14日被人为抹去了!这10天没有任何一个人曾经度过,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4、我们将手机日历调整到1582年的10月份,会惊奇的发现,当年的10月份没有5日到14日,从4日直接跳到了15日。古代的欧洲使用儒略历法,每年多算11分钟14秒。这个误差到了16世纪,累计已经达到了10天。于是在1582年,当时的教皇于1582年2月24日以教皇训令颁布,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日抹掉,于是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复返。1582年10月4日过完了,第二天已经是10月15日了,于是历法又回到与太阳年同步。这便是今天世界上通用的历法——格里高利历,简称格里历,也就是我们说的公历。

5、1753:瑞士新教地区(最后一个行政区是1811年的Grisons)。

6、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那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而是由于先前历法的不完善造成的。

7、有的人声称那十天消失了,还有的说那十天时间静止了。然而,一切的缘由都要从当时的历法说起。

8、儒略历(Juliancalendar)是由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儒略·凯撒,采纳埃及亚历山大的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计算结果,从罗马纪年709年也就是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取代旧罗马历法的一种历法。

9、随着近代西方的强大,公历也得以在世界通行认可,也方便了世界的交流,也是文化全球化的表现。当然,世界各地也还保存和使用者适合自己的历法。公历如同英语,是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各地方本土的历法是各自的母语。

10、我们知道,地球环绕太阳转动的周期是32422天,而早先人们所使用的儒略历中,因为每4年加进了1个闰日,即2月29日,所以平均下来,每一个儒略年为325天。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0.0078天(约11分14秒)的差别。一两年还无所谓,甚至十年二十年也过得去,可是几百年积累下来就非同小可了。事实上,在13世纪时,儒略年比实际的天象已经超出了8天,春分日竟然变成了3月13日,而天文学上规定应当是3月21日。

11、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开始,在宫中使用日历,全年12个月,分为12册,每天一页,日历上写明月份和日期,交给服侍皇帝的太监,由太监在日历的空白处记下朝廷大事等,月终呈交皇帝过目后,再送交史官存档,编写“国史”。

12、闲来无事不从容,翻阅日历,时间如白驹过隙。

13、罗马共和国的长官,为啥找了个埃及的天文学家计算历法呢?

14、格列高利十三世使用了一个简单粗暴,但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直接把这十天从日历中抹去,于是1582年的10月5日至14日,便从日历中消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通令,中国以格里历为国家历法,并采用公元纪年,但不废除农历。

15、可能的原因的是,希腊是海洋文明。巴尔干半岛土地并不肥沃,也就能种点橄榄、葡萄之类的,其他的农作物不怎么长。所以粮食都是从西西里岛,黑海沿岸,甚至埃及运过来的,然后他们再搞点陶罐等手工业。还有个原因可能是,月亮对于潮汐的影响更大,对航船的指导作用更大。

16、所以格列高利十三世做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决定,直接在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定为新历10月15日星期五。

17、虽然当时的历法已经非常精确,但是闰年的设置和地球公转周期相比,还是有偏差,大约每128年会偏差1天。这样到了公园16世纪下半叶,偏差已经累计至10天。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再次修改历法。闰年从之前的每400年100闰改为每400年97闰,即能被4整除的设闰年,而逢世纪年一定要被400整除才能算是闰年,这样一来3300年才会产生1天的偏差。这便是今天世界上通用的历法——格里高利历,简称格里历,也就是我们说的公历。

18、真实的故事自然不是这样,它来自于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基督世界颁布的命令,这又是怎么回事情呢?不妨让我们来好好看一下。

19、是因为先前历法的不完善造成的。

20、方法就是。。直接抹掉。教皇规定,1582年10月4日的第二天,是1582年10月15日,中间的10天就被人为的抹掉了。

二、1582年10月消失的十天发生了什么

1、1582年,是中国的明朝万历十年,这一年万历皇帝的老师张居正去世了。五年后的万历十五年1587年,万历开始了二十年不上朝的皇帝生涯,最后得了个明神宗的庙号。

2、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四项决议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西元”。

3、1582: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荷兰天主教地区。

4、是在1582年,当时的教皇于1582年2月24日以教皇训令颁布,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日抹掉,于是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复返。1582年10月4日过完了,第二天已经是10月15日了,于是历法又回到与太阳年同步。这便是今天世界上通用的历法——格里高利历,简称格里历,也就是我们说的公历。

5、但是在我们天文学中,它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天文学家们是将地球环绕太阳转动一圈的时间才定义为真正意义上的一天,周期约是32422天。所以说从这个时间与儒略历法相互比较之后,就存在一定的误差,通过使用儒略历法之后,每年多算了11分钟14秒。

6、在天文学中,地球环绕太阳转动一圈的时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天,周期约是32422天。因此,使用儒略历法之后,每年多算了11分钟14秒。由于误差不太大,头几年没什么关系,但是,一年又一年,误差累积起来,儒略历法就与实际的太阳年不合拍了。到了16世纪,这个偏差已经达到了10天。于是在1582年,当时的教皇于1582年2月24日以教皇训令颁布,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日抹掉,于是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复返。1582年10月4日过完了,第二天已经是10月15日了,于是历法又回到与太阳年同步。

7、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每次泛滥的时间间隔大约是365天,他们便把一年定为365天。又把1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作为节庆日。这就是埃及的太阳历,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只相差四分之一天。

8、到1582年时,儒略历的春分日(3月21日)与地球公转到春分点的实际时间已相差10天。因此,格里历开始实行时,将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为格里历1582年10月15日星期即有10天被删除,但原星期的周期保持不变。

9、也就是如今世界通行的历法,国人称之为阳历或者公历,我们传统历法叫农历。

10、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由于格里高利历精确度高,较于简洁,也被当下世界所通用。

11、有这么一种说法:在2012年12月21日的时候,根据玛雅人的预言,本来应该是世界末日的,结果呢,现在都2020年了,为什么我们人类能苟活至今呢?那是因为玛雅人在1582年的时候抹去了十天,所以导致之前的预言失效了,人类得以存活下来。

12、中国在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时,以公历取代传统的农历,定格里高利历为国历,年份同时采用公元纪年以及民国纪年。

13、回历,也称伊斯兰历,又称希吉来历,是阴历的一种,为世界穆斯林所通用,公元639年,伊斯兰教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为纪念穆罕默德于622年率穆斯林由麦加迁徙到麦地那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决定把该年定为伊斯兰教历纪元。今天是1442年2月24日。

14、但许多人基于各种因素仍然使用“B.C.”,“A.D.”则略去不写

15、在古中国,每一次历法的调整都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农业生产,因为我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因此现在中国农民基本还是以阴历来进行农事活动。

16、罗马共和国末期,公元前48年,凯撒和一个叫庞培的人打起来了。庞培打输了,逃到了埃及,然后凯撒就率军追庞培来到了埃及,不仅得到了埃及艳后作情妇,还得到了埃及的天文学家。公元前46年,他采纳索西琴尼的建议,以埃及的太阳历为蓝本,重新编制了历法,就是儒略历。

17、然,这种历法需要精进不休,日臻完善。1582年之前的西方世界纪年,人们开始进而使用古罗马的凯撒大帝制订的“儒略历”作为更加准确的计时标准。

18、当时年的近似长度和真实长度之间的差异已累计约10天。为了消除这个差数,罗马教皇格雷果里十三世把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定为10月15日,减去10天让历法和回归年重新对应,开始使用新公历。扩展资料众所周知,世界通用的纪年方式是公元纪年,其前身是罗马时期实行的《儒略历》,儒略就是凯撒大帝。长期以来,罗马都是西方文明的中心,却没有完整的历法,法国学者伏尔泰曾经讽刺说:“罗马人打了许多胜仗,却不知道是在哪一天打的。”凯撒称帝后,决心改变这一现状。公元前46年,凯撒请希腊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索西琴尼,到罗马整理编制历法。

19、这么神圣的事情出现问题,教皇又不能忍了。于是当时的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也叫额我略),找到意大利医生、哲学家、天文学家、年代学家里利乌斯(AloysiusLilius)改革儒略历,制定新的历法。

20、在此之前,西方社会一直使用的是《儒略历》,它是在公元前46年,由罗马统帅盖厄斯····儒略·恺撒在埃及亚历山大的希腊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帮助下制订新历法。

三、1582年10月份消失

1、 西洋古代历法,相对紊乱。但古代希腊历,与我国阴历,基本相近。西洋古代历,多以春分为岁首,埃及以秋分为岁首,后以冬至后十日为一月一日。古达历法之一太初历

2、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也就是一个回归年),真实的时间长度是32422天。那么,按照儒略历算下来,它的平均长度:(365+365+365+366)/4=325天。和回归年相比,儒略历每年多出了0.0078天,也就是11分钟14秒。这个历法尽管已经虽然精准,但还是存在误差的,大约每128年就会出现一天的偏差。到了16世纪,这个偏差已经达到了10天。

3、众所周知,地球在日复一日、沧海桑田地变化着。儒略历闰年的设置和地球的公转周期相比,还是仍有偏差。

4、十天离奇地消失只不过是闰年存在的结果,要说1582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诡异之事,那也只不过是纯粹的子虚乌有罢了。

5、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是格里历,这个历法的前身是儒略历法。儒略历法是罗马共和国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目的是取代旧罗马历法。在儒略历法中,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单数月份31天,双数月份除2月份外30天,2月份平年29天,闰年30天,因此全年天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年平均长度为325天。

6、一个太阳年并不是简单的325天,其实是3242199天,因此几乎每年都会多出11分14秒,虽然并不多,但由于常年累月的积压到了一起,使得教皇格利戈里八世继位时,就出现了太阳年和历法的巨大偏差,整整差了十天,这就使得他们不得不进行一次改革。

7、而与此同时,西方的人们发现春分已经从3月21日提前到了3月11日,比之前计算的提前了整整十天。这给人们已经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农民要根据节气种地,教会宗教界大大小小的仪式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8、面对第一个问题,当时有人提出在原来每四年一闰的基础上,每逢世纪之交,也就是类似于800年、900年、1000年这种的“00”年,能够被400整除的闰年,对于那些不能被400整除的,即使可以被4整除也不闰年。

9、关于明天这个词的含义,一般就是当天公历中的天数加但1582年的10月4日却有所不同,因为这一天的明天是10月15日,而并非10月5日。由于玛雅人的末日预言未能在2012年如期上演,而1582年的十月从日历看上去又如此特殊,所以,有人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难道玛雅人预言失败,跟1582年10月消失的这10天有关?

10、《儒略历》历法编制好后,儒略·恺撒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又从2月减去一日加到8月上,使8月变成大月,又把9月、11月改为小月,10月、12月改为大月,最后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月份情况:12这七个月,每月31天;11这四个月,每月30天;2月根据闰年情况判断是否闰月,闰月为29天,平月(不闰月)为28天。

11、简而言之,玛雅人预言了世界末日之说,不过是部分人的主观臆断。与此同时,由于银河系本身并不存在确切的银道,再加上玛雅人客观存在的另一历法(584天的金星周期)与GMT换算存在冲突。所以,用来换算公历和玛雅历的GMT换算,该方式本身也被现代天文学家鞭策。

12、我们将手机日历调整到1582年的10月份,会惊奇的发现,当年的10月份没有5日到14日,从4日直接跳到了15日。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13、这个时候相当于是“格里历”的一个起步时段,而公历纪年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也就持续到如今,我们还在使用之中,而如今我们是公元2020年就是从公元元年开始算起的两千二十年,所以这个还是比较好理解。而在历法的前身其实是儒略历法,“儒略历法”与现在个“格里历”是有差别的。

14、人力资源部qq:1650269445(添加时请备注语种及姓名)

15、1582年以前,欧洲人使用的历法,叫做儒略历,当时罗马执掌颁布历书的祭司出现了严重的错误,把原来历法上规定的“每隔三年置闰”误解为“每三年置一闰”。从公元前45年起,到公元前9年为止,这之间本应设置10个闰年,他们却设置了13个闰年。

16、1582年10月消失的十天是因为先前历法的不完善造成的,其实没有发生什么。现在使用的公历是格里历,这个历法的前身是儒略历法。儒略历法是罗马共和国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目的是取代旧罗马历法。

17、玛雅人真的预言了世界末日吗?

18、民国时期,曾经短暂的将公历的元旦改为春节,但是大多数还是以农历春节为重,建国后,基本形成两种模式,尤其是国家法定假日,90年代以来的传统文化复兴,元旦也过,但更重要的还是春节。

19、在儒略历法中,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单数月份31天,双数月份除2月份外30天,2月份平年29天,闰年30天,因此全年天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年平均长度为325天。

20、儒略历从公元前46年开始在西方运用,到了公元1582年的时候,就出现了有10天的闰年误差无法解决了,一点都没有我们的农历好用。

四、1582年消失的十月份去哪儿了

1、公司官方网站:www.hnfanyi.com

2、两个纪年方式经过替换之后,就出现了这十天的空白期。如今有些日历为了计算方便,所以直接不记录1582年10月份的日历,这也就是为什么说1582年的十月消失了,实际上并不是消失了,只是因为纪年方式更换而少了十天。

3、那么为啥凯撒要颁布使用新的历法呢,跟打仗有关系吗?还真有。不过不是因为打赢了就颁布新历法,而是旧罗马历法很混乱。后来的伏尔泰就讽刺说:“罗马人打了许多胜仗,却不知道是在哪一天打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作为一代雄主,奠基了罗马帝国的凯撒自然是不能忍,于是就要改历法。

4、公元325年,由于那11分14秒的误差,就连西方的复活节时间都不准确了。要知道复活节对西方人来说在时间的计算上那可算得上是分毫不差,那是绝对不允许有差池的。对此,人们开始审视儒略历的弊端。

5、你的提问有问题,未和申都属地支,应为两个年度,未为羊年,申为猴年,加在一起就什么都不是了。干支纪年应为一个天干配一个地支,如甲子,甲为天干,子为地支。

6、当时的人们一直使用儒略历,直到公元前27年,古罗马的奥古斯都又一次修改了历法。他从2月抽出1天加在自己出生的8月份,并将之定为奥古斯都月(August),同时又把10月、12月也改为31天,将9月、11月改为30天。这样一来各月的天数与今天的公历基本相同了。

7、而“C.E.”也被一些人认为是“ChristianEra”(基督纪年)的缩写。。

8、当时以及后来有许多人对此感到惊愕,目瞪口呆,有人认为是荒唐、武断。“教皇一纸训令就能抹掉日历上的10天?”

9、等到了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盖厄斯·儒略·恺撒(不是凯撒大帝)在希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帮助下,制定了比过去更为精准的历法,并且在45年1月1日开始实行,史称“儒略历”,在16世纪以前,广为西方世界所应用。

10、所以这看上去是多了11分钟14秒,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迟,这个误差就变得越来越大,到了16世纪,这个偏差已经达到了10天。于是到了1582年,直接就将10月5日至14日抹掉,于是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复返,这个时候历法又回到与太阳年同步,两者就不存在差异了。

11、众人皆知,玛雅人曾预言过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但是活在当下的我们都知道其实这个预言并没有实现。

12、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历代皇帝都把年终给文武百官送历书(称秦历),作为定例形成传统。一般历书都把干支、月令、节气、农事、黄遭吉日、农业耕作等经验,印在日历上,并留有空白,以备记事。

13、为什么1582年的10月少了10天?

14、公前1582年,手指加脚指一起算了下,应是明朝,明神宗万历十年,那年10月5日起,分管记历官员请了10天婚假。

15、我们刚才说儒略历是太阳历,那它就要跟太阳运行规律对起来。这个规律是什么呢,就是回归年。

16、寒露霜降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甘下半年逢甘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17、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闰年的存在。当时按照儒略历法计算,年的近似长度和真实长度之间的差异已累计约10天。

18、那么儒略历的算法是怎样的呢?

19、普通闰年:年份是4的倍数的,且不是100的倍数,为普通闰年,二月29天。如2002020年就是闰年

20、公元,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格里历。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五、1582年消失的十月发生了什么

1、当然,这个只是在西方历法上出现,中国历代以来,所有的历法都给予每年一个标准日期,所以不可能出现这种盲目现象,大家不要误解了,这下大家应该知道消失10天的真正答案了吧,其实就是一个“历法”上的问题。

2、有人看到这就有疑问了:既然要农事生产,为啥一开始要用一个月亮历呢,这不是闹么?

3、地球公转和地轴进动,导致了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地球位置不是定点,而是在公转轨道(黄道面)上不断西移的动点,从而导致地球公转一周不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变化一周。

4、1582年不是没有10月,而是十月少了十天。

5、两个纪年方式经过替换之后,就出现了这十天的空白期。如今有些日历为了计算方便,所以直接不记录1582年10月份的日历,这也就导致了1582年的十月消失了,实际上并不是消失了,只是因为纪年方式更换而少了十天。

6、知识输出不易,欢迎点赞、评论和交流啊。

7、公元525年,一个僧侣狄奥尼修斯·伊希格斯,提出以耶稣诞辰的年份作为公元元年。类似“民国十四年”,“万历十五年等”,并不是一个新的历法,而只是纪年。

8、凯撒颁布儒略历的时候,还没有基督教。但1582年,整个欧洲都已经信奉基督教了。春分日之后月满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就是《圣经》中讲到耶稣复活的日子,也就是说复活节是用春分日算的。但你的历法的春分日老变,耶稣哪天复活的都不确定,教徒们根本不能接受。

9、而且他还从2月拿过来加到8月上,变成31天,2月变成28/29天。然后又把9月、11月改为小月,10月、12月改为大月。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10、1582年的10月,在欧洲历史上为何会莫名其妙少了10天?

11、同时由于消息传播的方式并不发达,远离城邦居住的居民甚至有时并不能了解到僧侣发布的闰年通告,经常会导致许多人对这天的日期一无所知。这个情况在凯撒当政时期变得颇为严重,因此凯撒决定进行历法改革以永久的让历法和太阳运行规律结合起来,不受宗教活动或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

12、所以1582年的这10天,并不是因为发生了什么神秘事件而被去掉的,也不是为了避免什么灾难。

13、那么既然儒略历这么好,为什么还有后来的格里高利历呢?

14、如果我们打开任何一本万年历,只要这个万年历能追溯到1582年,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一年的10月份,居然整整少了10天,10月5日至14日被人为抹去了!这10天没有任何一个人曾经度过,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15、现存历法在世界各地的历法的发展中,基本都是太阳与地球、月亮与地球运转关系规律进行总结出来的,但是因为地球分为南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恰恰相反,又各自处于不同的时间维度等原因,各地历法各有特点。

16、如果说旧时的汉族是遵循历史、为传统而活的热血名族,那么,玛雅人就是一个遵循预言、只为未来而战的名族。《豹的预言书》在玛雅人心中的地位很高,他们相信这本书中记载的各个预言,并欣然接受这些早已安排好的未来,其中包括玛雅人最终被消灭。或许,正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生灭视为宇宙变化的自然规律,所以才在被他人征服的时候不再挣扎。

17、一五八二年消失的十天是怎么回事现在我们通用的日历方法叫做“公历”。在公历之前还有一种历法叫做儒略历,儒略历和公历不同,它将一年分成十二个月,并且单月31天,双月30天,2月单独29天,可是这种历法一直到了公元前27年,古罗马人觉得这种儒略历存在着偏差。所以准备废除儒略历。在新的历法中,罗马人将2月中的一天加在了8月份,并且将9月和11月改成了9天,将10月和12月改成了31天。这就是我们现在正在使用“公历”的雏形了。尽管这种历法已经比较精确了,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偏差,大约每128年就会出现一天的偏差,一直到16世纪,这个偏差已经达到了10天,于是在1582年,罗马教皇再次修改历法,简单粗暴的将这十天从日历中抹除。

18、儒略历与平均回归年相比,每年多出0.0078天,1257年过去后就多了整整十天,也就是说,他们以为的3月21日,其实是3月31日。那么为了弥补这个错误,当时的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决定颁布格里高利历,并规定从1582年10月4日第二天直接跳到15日,所以才有了这消失的十天。

19、翻译qq:4000371801

20、这个和我们现行的历法有关,不是消失了,而是被人为的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