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关于孩子的自律我想说(100句)

2023-03-14 18:07:35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希望孩子养成自律的说说

1、2) 自信,乐观,前行,三年时间,历练自己。

2、毁掉孩子注意力的五件事,千万不要去做

3、因为作弊是不对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点赞,谢谢*^o^*)

4、那么具体用到孩子身上,

5、(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常看常新)5)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6、别告诉别人你今天难受过,什么也别对别人说,因为说了也没有用;别总因为迁就别人就委屈自己,这个世界没几个人值得你总弯腰。弯腰的时间久了,只会让人习惯于你的低姿态。

7、我是哈妮点赞关注多懂孩子少些焦虑

8、阅读|国学|科学|英语|亲子游|自修

9、如果你也愿意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

10、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11、战胜恼怒,比战胜劲敌更难。——基鲁

12、掌握了基本的写文章的技巧之后,其实写的时候不管是写说明文,还是写议论文,都是十分的简单的,那么首先还是从说明文开始讲起吧。快速的写一篇说明文的时候,我们所需要知道的技巧就是写的时候要懂得去拆分对象,每个要点都要写到即可。

13、来源:苏菲的成长课(ID:DingYangMa)

14、获取更多有价值育儿文章

15、这在心理学上早就做过实验,也就是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在解剖生理学上又称前馈控制系统。两样本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东西,因为长期一起出现,以后,当其中一样东西出现的时候,便无可避免地联想到另外一样东西。

16、父母最重要的事不是让孩子取得成功, 而是让孩子努力活出自己人生的意愿 。

17、回过头来,如果想让孩子培养自律,就不能对孩子进行密不透风的控制,一定要给孩子空间和自主权。有些人会问,他还没有自律,我怎么给他自主权?这不是要出乱子吗?这就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一个典型悖论,也很需要分清楚支持和控制的不同。比如孩子学习两轮自行车,家长一开始扶着车跟着他跑一阵,这是支持。之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练习,他肯定还会摔跤,但是终究能学会骑行。而如果家长一直不放手,孩子就不会学会自己驾驭自行车。所以,根据孩子年龄和自控能力的不同,我们要给予不同的边界,超出边界需要过问,但是在边界内孩子是有自主权的。

18、2) 未曾失败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过。

19、测量一个人的力量的大小,应看他的自制力如何。——但丁

20、作为父母,能做到身教的事情,那么就不要言传。如果我们想要孩子成为自律的孩子,那么,我们就要成为自律的家长。

二、关于孩子的自律我想说

1、三年之后的自己将决定三年后的人生。

2、点击上方蓝字,即可成功订阅

3、我们千万不要小看“绿色清单”的威力。即使是小婴儿,多做选择一样对头脑的成长超级有效!

4、因此,找出自身的情绪高涨期用来不断激励自己。

5、这一天开始的很完美,即使没人督促也要自己努力,不要自我欺骗,任何方面都是,保持清醒冷静,自律给我自由。

6、当孩子没考好,你的反应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7、今天想聊自律,说说家长们都关心的问题——怎样让孩子更加具有自律性。

8、是看电视出去玩都会遵守时间规定,还是看电视没完没了,只能靠强行关掉,动不动还跟你耍赖撒泼;是家里没人管,也会主动的去完成作业然后再去玩,还是回到家绝不主动写作业,能拖就拖,是学习的时候很少走神,写作业写得越好越快,还是写作业必须有人看着,写得慢还总出错;是遇到困难主动想办法,并且继续的去尝试,还是遇到困难就会找借口找理由不能吃苦,情绪调节能力非常的差,当然是前面那种啊。

9、叫叫学院认为,自律的核心,其实就是延迟满足。延迟满足就是甘愿为长远的价值放弃眼前的即时利益,而对孩子来说就是放学后先写完作业,再去玩耍。而很多家长则会过多干预孩子,看见孩子放学后一直在玩,就去催孩子写作业。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觉得我不写作业没事,反正到时候妈妈一定会催我的,那我就先玩一会。这样一来,学习就变成了家长的责任,孩子的自律就变得遥不可言了。

10、孩子这么小,不能自控。等孩子大了,自然就会懂事,知道如何自我调节了吧?

11、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12、给孩子给予陪伴,可以监督,给予成长,这就是一个有责任的父母,这就是一个温馨的家!

13、清华爸+南大妈的育儿思考自留地

14、教练式育儿,全面提升亲子关系!请关注:小丸子爸爸教练堂。‍‍想要培养孩子自律的好习惯,需要先让孩子对自我价值产生认可。因为自律本身是“反人性”的,真正能做到持续自律的人,想必一定是高自尊的人。对于孩子来说亦如是,如果父母长期逼迫孩子去做某件事,不是催就是吼,那么孩子可能就会觉得自己是失败的,总是让父母失望,是个没用的人。最后越来越自卑,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15、做一个自律的人,才能通过有效地自我管理,理清生活中的枝枝蔓蔓,让生活井然有序又自在轻盈,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16、这些问题,一旦问了,就是真的要孩子自己可以决定哦。要做就要做真诚的父母。

17、家长是孩子的行为规范的模板,如果要孩子自律起来,那么家长就必须要自觉起来,不是一个劲的叫孩子要按时定点的阅读,学这学那,自己就翘个二郎腿,坐在边上一边玩手机一边指点江山。

18、培养自律,也就是自控力强的孩子,从三岁开始,你必须要把孩子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因为自控力和学习英语、学开车是一样的,只有不断的激发,不断的练习,才能够让孩子的理性脑也就是大脑的前额叶掌握话语权对抗各种各样的冲动,方法说起来特别简单,抓住一切机会,尽量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只要孩子自己做了一次的选择,理性脑就得到了一次锻炼,自控力也就这样一步一步练就了。

19、培养孩子自律首先是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温和的态度、坚定的原则,从小让孩子树立良好的规则感。孩子在某件事上进步很明显或是很认真努力,家长应给予适当的鼓励或奖励,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一起安排一天的作息时间,几点学习、几点玩、几点休息,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充分锻炼孩子的延迟满足的能力。坚定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这样培养孩子的自律。父母在孩子面前讲诚信,说到做到,为孩子树立榜样,这样也能让孩子养成自律意识。

20、一般孩子从5岁开始可以学习自律原则:先承受痛苦,再享受快乐,避免眼前安逸带来的不利。所谓先承受痛苦并不是真的去承受什么痛苦,而是去完成相比较于快乐的事情难一些的事。比如:先完成家庭作业,才能看电视;先洗手收拾好餐桌,才能吃水果。从孩子上小学开始是培养“先苦后甜”原则的最佳时机。当孩子满十二岁时,应该已经无需父母敦促,就可以先做完功课,再去看电视。如果这样,到了十五六岁以后,他们就会把这个原则内化为一种习惯,成为自己的一种常态。

三、做个自律的孩子的唯美句子

1、 规划我的路,一步一步走,不去用嘴说,而是用心做。

2、7) 精彩,全看你自己如何运笔。

3、父母当然可以有绝对不能接受的事。事实上,孩子也非常渴望得到大人的指导和示范。不可接受并不一定意味着矛盾,只要你能保证“绿色清单”同样也很长就好。

4、如果我们总想着安排孩子、规划孩子、 用胡萝卜加大棒驱使着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那么孩子很难成长为一个自我驱动的自律者 。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6、作为父母,能做到身教的事情,那么就不要言传。如果我们想要孩子成为自律的孩子,那么,我们就要成为自律的家长。

7、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萧伯纳

8、一个管不住自己的人,永远驾驭不了别人!一个真正非常优秀的人,他们的过人之处全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是自律!

9、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尽,最短的也不莫过于时间,因为我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

10、做一个让人放心的人,就是做一个自律的人。一要管得住自己想逞英雄的心,二要管得住比脑袋快一步的嘴,三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的能力,经过思考后的承诺,有言行一致的能力,才能让人放心。

11、哪些练习可以更好地锻炼“前额叶皮质”?

12、然而,随着小孩年龄的增长,很多时候,专注力却在下降,原则上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孩应该有更强的自控力,但是,事实上,我们的孩子专注力却在下降,就如很多家长投诉自己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东张西望就能知道。

13、不是因为有了捷径才努力,而且努力了才有捷径!

14、换句话说,只要孩子自己想了,自己选择了,就是一次激活、一次锻炼。孩子的自控力,就是这样一步步练就的。

15、这样的孩子,会出现两种可能,一种是变得惟命是从,不敢自己拿主意,没有自己的想法,一辈子都需要听从别人的意见;另一种是变得特别叛逆,比如在青春期会突然“觉醒”,不想受到控制了,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父母的话一句都不想听了。因此,控制的教养方式也许短期会见效,但是早晚会陷入麻烦。只不过是把今日的麻烦拖延到了今后,变成一个更大的麻烦。

16、黄色清单——处理分歧——是每个家庭都会面临的功课。最后,全家是经历了一次次“战争”,还是赢得了一次次“大脑练习”,全在于家长的习惯。调整一下沟通方式,多用“建议提示型”语言,使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早教!

17、1) 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18、清华本硕。两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习

19、每天提醒自己:不要驼背。不要生气。不要因为近视就眯眼睛。要笑要争气要早睡早起。未来的日子里希望能自律做任何事情都对得起自己。

20、分享有深度,有态度的育儿文章

四、孩子的自律让我感觉很欣慰说说

1、想象一下,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就能有长长的绿色清单可以不断练习,日积月累之后,等到孩子进入了青春期、成人期,他的脑前额皮质自然与众不同。所谓的自制、自律、上进、乐观都不是凭空得来的品质,归根结底,是开明、智慧的家长,通过“允许孩子选择”一步步锻炼而来的。

2、时刻自律、高要求、高标准对待自己啊,因为你是你人生唯一的主人,只可以更好。

3、只有获得了自由选择权,才开始考验到自律。比如说自由职业人,就需要决定自己每一天的时间该如何安排,是工作,还是娱乐,还是休息?如果要工作,是该完成什么?自己的阶段目标是什么?该如何去完成?虽然,长年上班的人已经养成了上班的习惯,但不是每个人从公司职员转为自由职业者后,都能做到自律地管理自己。

4、其次最难处理的就是有分歧的黄色事件,我们有合理的想法,但孩子的想法也有一些道理,怎么办呢?鼓励孩子想办法。有一次啊,孩子想在吃午饭之前吃蛋糕,还没吃饭呢,怎么能吃蛋糕呢,我没有说你必须吃完饭而是先问他你觉得自己应该先吃多少饭呢?他认真想了一会儿说,我比平时少吃一口饭,但是我想先吃一口蛋糕,剩下的吃完饭之后再吃,我接受了这个还价,少吃一口饭也没什么影响。他也很开心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亲子关系需要的不是争一个输赢,而是达成一个合作,不是经历一次战争,而是赢得一次大脑练习,调整一下沟通方式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就是最好的自控力训练。

5、首先,我们先来做个选择题:

6、早在1995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就发现,大脑的前额叶皮层不但负责逻辑思考和短期记忆储存,同时还负责抑制原始冲动。

7、我想要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自信的有气质的逻辑性强的自律的,真是一条任重道远的路啊,但路要向前走不回头。

8、今天想接着聊自律,说说家长们都关心的问题——怎样让孩子更加具有自律性。

9、所以只有不断练习前额叶皮层,让它的“说服功能”更加强大,那么孩子才能由内而外地掌握一套抑制冲动、调节情绪的“超能力”!

10、贪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11、每周五晚9点,在麒麟小主与你相聚!

12、延迟满足是指为了培养孩子更多关注未来收益,而不是当下的即时反馈。

13、把孩子当蜗牛养,孩子舒服了,我也神清气爽了

14、自律贵在坚持。荀子曾说过:“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任何成功都源于坚持、贵在有恒。自律习惯的养成,必定是一个“咬定青山不放松”、锲而不舍的过程。在未来的大学四年里,你们总会遇到各种难题、诱惑和挑战,希望你们学会平静地去接受自己不适应的环境,学会勇敢地去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现象,不能因为沉迷于上网、打游戏而耽误学业,不要以为没有家长的督促就可以随意放纵,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和挫折而失去信心,更不要因为社会上所谓的“潮流”和“忽悠”而迷失方向。其实,一个真正自律的人,不在于要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不在于一定要去做成什么,而是要去坚持什么。能坚持下去的自律,都会成为蜕变的契机

15、亲爱的宝宝:自律是宝,他律是爱,律他是责。掌权者既要严于自律,又要乐于他律,还要敢于律他。

16、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其中的“自”和“律”都很重要。过去,中国家长们很重视“律”,就是给孩子定规矩、严要求。一旦离开了大人的监管,有的孩子由于惯性、由于听话,能继续表现好;有的孩子由于被压制太久或有逆反心里,就需要更多的放松来平衡一下。

17、父母的付出,才能收获个好孩子

18、自律的核心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做某些事情,从而让自己在未来可以有所收获,这就需要一个人具备延迟满足的心态,因为很多事情做了后当下并不一定能看到结果。例如学习就是典型的反馈滞后的行为,一天一周的努力刻苦学习并不会带来什么明显的提升,而只有持续性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绩。

19、自律是一种特殊的纪律,是自己给自己的约束。只有当一个人具有充分自由空间时,才有可能谈到自律。举个例子,每个人都能坚持每个工作日上班,但这不是自律,而是公司制定出的纪律——一旦违反这个纪律,就会受到惩罚。甚至在公司里,很多工作时间也是被安排的,各种会议、出差、客户拜访等等,这些不得不做的事情,不需要动用自律,因为有强有力的纪律在约束。

20、我不喜欢列时间表,把时间安排的满满的。我和比尔都很幸运,我们能把自己想做的事,按照我们的方法来完成。

五、让孩子自律的说说

1、其次,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要养成孩子的自律习惯,应该尽早给孩子树立一个时间观念。孩子还小的时候,可能对时间不敏感,比如你对孩子说学习个10分钟,孩子不知道10分钟是多久。不知道到底多久是10分钟,肯定会马上再问的。这时,要说:“等宝宝做完这个小任务,就是10分钟啦,做完这个小任务就有小红花奖励”这时候,家长要具体解释下10分钟是做完一个什么样任务的时间,通过一个任务来强化时间概念。还要用这种理解孩子心情的话来奖励她,然后再告诉孩子准确的时间。

2、因为觉得孩子不自觉,所以要加以控制;因为是外来的控制,所以孩子反感并予以反抗;因为有反抗,所以家长感觉到控制受到威胁,必须升级,改为吼;因为吼叫扼杀了所有的内在动机和自律,孩子变得更加厌恶学习;因为孩子对学习更加厌恶,家长的不安全感进一步升级,决定施加更严格的控制。这就是恶性循环的不断升级。

3、学习也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你能沉下心听讲,静下心作业。试试看吧,也许你也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4、为了让孩子做到更自律,也就意味着我们日常要设置的正向鼓励的事情都是有关孩子能够做到自律的方面。

5、当要懈怠松散时提醒下自己:自律的代价总是要比后悔低。

6、登峰造极的成就源于自律。——日·松下幸之助

7、于是,有些家长特别在意孩子有没有浪费时间,有没有把精力用在正事上,用心良苦地希望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孩子都有严格的日程表,吃早饭的时候也要听英语,放学后的时间要合理利用,半小时中文阅读,半小时英文阅读,半小时练钢琴,等等。我们上一篇文章说过,“节省自律”的最好方法就是养成习惯,但当对孩子这样严格监督时,他们却不一定会培养出自律性,甚至还有可能损害自律性。为什么呢?

8、那么,这两种情况的区别是什么呢?

9、应该也是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这句话。喜欢看书,努力勤奋,笨鸟先飞。书是我非常重要的人生导师之一。

10、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的安排,归为三类:

11、这些小事虽然平时不起眼,但是慢慢积累起来,孩子是能够感知道到时间的流逝,也为其自律打下时间管理的基础。

12、方法如下:尊重家规则是建立权威与秩序,让孩子知道标准和界限,帮助孩子在心里建立一个价值系统.通过父母坚决的执行,孩子渐渐明白什么是对的...灌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观念我们从自然界、从生活中都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种一些瓜果蔬菜,孩子就会发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是指履行义务或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一旦定下了责任义务表,孩子们就应该努力去执行...

13、家长要避免的是,别事事都搞“一言堂”。如果你家的红色清单非常长,而绿色、黄色清单非常短。无论是从心理层面,还是的头脑发育层面,都不是对孩子最好、最负责任的安排。

14、此书的作者:M.斯科特.派克是美国著名作家、医学博士、心理治疗大师。他写的这本《少有人走的路》曾在美国最著名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二十年,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15、 累死我一个,幸福我全家。

16、人生只有一次,不要总演配角。就算不是最耀眼的一个,也要做最独特的一个。

17、比如每天晚上8点到9点收听广播节目《海阳现场秀》刚开始听到这个节目的时候,听到海阳在讲笑话,然后就继续往下听,越听越觉得精彩,后来就知道了这个节目。以后我每天都守在手机旁听这个节目。

18、该如何安放我们那稀缺的自律

19、为什么总有些人,在欲望的冲击,依然能克制自己,做出长远的、最理性的选择?脑神经科学证明,这正是因为这类人的前额叶皮层功能更加强大!

20、花花世界,静守己心。环境越是糟糕越要提醒自己不忘自省,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