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孩子挨打的心情(100句)

2023-03-10 10:52:5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宝宝挨打的心情说说

1、比如有的孩子刚入园,不适应,还没有从离开父母的焦虑、害怕和伤心中走出来,情绪的不稳定容易让孩子以打人或扔东西的方式表达出来。

2、在这种时候,逆来顺受,

3、如果你的宝宝也属于看到爸妈发脾气不躲闪的类型,爸爸妈妈要首先想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冤枉了他们?是不是自己的情绪影响了陪伴孩子的心情?是不是自己错误让孩子产生了恐惧?

4、有社交的地方就有冲突。

5、第从心理学角度解释,父母的暴躁会让性格倔强的孩子产生抵抗意识,形成攻击性人格;对于性格懦弱的孩子,会让他们产生害怕心理,表现懦弱,形成讨好、胆小等性格。

6、117哪些情况不适合生二胎

7、从关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安全感就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间,会得到尊重,不会随意被人伤害;我们在世界上有规则保护,也不会被随意伤害。这就是安全感。

8、儿子六岁时,有一次,华川陪他在院子里玩,儿子时不时跑不过来报告:“妈妈,有个小朋友打我了….妈妈,有小朋友冲我扔沙子了”。我看看也并无大碍,叫儿子离那个孩子远点儿,过不了几分钟,儿子又跑过来告状“那个小朋友又追过来打我”。此刻的我,反感的倒不是“肇事者”,而是儿子这种反复告小状的行为。可是,遇到问题找老师,找大人,不是身为家长的我和老师们一直给孩子强调灌输的吗?

9、同样是在房间,同样是妈妈暴怒之下打了我。我恨恨的瞪着她说:你打死我吧!等我长大了看你怎么打我!妈妈更怒了,又是一顿狂风暴雨

10、一个朋友分享说,他这段时间在思考一个家长的言行在孩子心理上所产生的作用。他认为这需要被高度重视,甚至要提到最高的高度才重视,否则容易出问题。

11、“儿子,不可以,危险!”

12、但情绪上来,真的控制不住

13、他摇头,但是脸上神色紧张。

14、一个小小孩存活在这个世上,要想表现良好,首先要感觉良好。而一个感觉良好的孩子,一定是父母帮助他们建构起了必要的自我价值跟掌控感。

15、所有的逆反都源于不服与不公。当你对孩子有所要求的时候,你自己做到了吗?

16、砸在了两个宝宝的脑袋上。

17、小来欧也对小一步说,对不起。

18、前几天因操作不慎,删除了往期所有原创文章,今日重发,已阅读过的请忽略,未读过的,正好回顾一下川妈的成长史。

19、甚至还教会孩子如何才能正确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20、形状和颜色也大不一样。

二、孩子挨打的心情

1、根本用不着你替他们打抱不平。

2、总体来说,对于小班年龄的小朋友,孩子们动手打人绝大多数都是因为还没有发展好,需要学习新的处理情绪方式和交往方式而已,千万不能用社会上最近总惹人注目的类似于校园凌霸或者成人中恶棍土匪之类的概念去解释套用。

3、间接方式惩罚孩子也很有效

4、开始,莫莫一点儿也不当真。

5、我确信,我有力量照管好自己的人生。

6、他们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

7、父母的爱是稳定的,我是好的,有能力的,我的世界是可控的。

8、她说,心情不好就想吃。工作也总是做不长久。不知道自己能干啥。当大家对她的现状表达关心时,她多半会满不在乎来一句:

9、没有困难就没有智慧。古巴的这句谚语,可谓道出了人类的发展史。从类人猿到原始人,再到古代人,现代人,都是在克服生存发展的困难,渐渐成为百灵之长,文明知识科学技术应运而生。

10、有些家长面对孩子的错误,会采取面壁、责骂、打屁股等行为,可是孩子却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

11、虽然都因为一时顽劣挨了打,由于甲家的家长有心理疏导和行为标准、学习要求上的后续跟进,甲孩子心中依然是温暖的,他感受到的依然是被关爱被重视,能理解并接纳父母,能有机会在父母的管理帮助下重回正轨。乙孩子呢?感情上对父母是疏远和排斥已经成了习惯,他对父母既没有敬重,也谈不上理解,就像父母并不真在乎他内心的感受和情感需要一样,他也并不在乎父母的需要,即便知道了,出于内心本能的反叛和抗拒,他也宁可父母希望落空。幸福,爱,希望,未来,甚至于奋斗,对他来说都是很模糊的概念。“不就是打一顿吗?你还能把我怎么样?”没人安抚他伤痛的时候,他内心会这样安抚自己,然后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继续任性下去。

12、“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是我们传统的育儿观念。但是很多时候,父母打孩子,并不是因为他们做了多么大的错事,而是因为工作、生活遇到了困难,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遇到孩子的一丁点问题,就会选择用孩子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使得孩子一方面极度害怕,另一方面害怕跑了后更生气,打骂的程度只会加剧。不如不跑不躲,等着爸爸妈妈发脾气。

13、说说小时候那些让你记忆犹新的经历

14、我能从表妹身上闻到很浓的无助感,以及不易觉察的无价值感跟羞耻。她的言行无不在表达:我是不好的,本就该遭受现在这种下场。

15、其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尤其是当街、当众教训孩子,会让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受到损害,长期压抑、沉闷,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人,甚至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老师、家人沟通,孤僻难接近。

16、自己去面对,自己去解决,

17、试图克服这种隐蔽却可怕的影响,是我后来走上心理学道路的重要原因。

18、宝宝们却破涕为笑牵着手玩去了。

19、看来,以后我又要多了一个事项:严以律己!

20、说出口了,他仿佛卸了下重担,松了一口气,然后瞄着我,看我的反应。瞬间又转身过来紧抱着我,小脑袋在我身上蹭来蹭去的。

三、关于小孩挨打的说说

1、“不该打他,还这么小,打了也没用。”

2、没有爸爸妈妈喜欢打孩子,打孩子往往是孩子不听劝告而我们又无计可施时的最后一招。“刚刚动手打了我女儿,现在她看我的眼神还怯怯的,心里真难受。”在我刚生儿子不久,闺蜜一边跟我吐槽女儿多不听话,一边又小心提醒,“小时候经常挨打的孩子容易自卑、内向、社交能力弱。”

3、对方认错求饶了,就及时收手。

4、其实,怪兽是奶奶扮演的。

5、令人唏嘘是不是?生活中,这样的案例,真的很普遍。谁不健康谁无恙?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6、不要向比自己小很多的孩子还手;

7、只会让对方蹬鼻子上脸,更加为所欲为。

8、华川意识到,孩子年龄已经不小,需要尝试自己解决一些问题了,包括“挨打”。

9、这种爸爸,终将毁掉一个家庭!再忙也得看看

10、有冲突的地方就有家长对决。

11、现在虽然开放了二胎政策,但是大部分宝贝其实还是独生子,在上幼儿园之前是没有太多与儿童接触的经验的,于是当TA们想打招呼,想跟小朋友玩,想引起小朋友注意就可能用肢体动作的方式表达。

12、——国际不打小孩日口号

13、好长时间,我都以为我办到了。

14、有的孩子开始有自我意识和边界感,在和小朋友交往时被无意中触碰到身体或者自己的东西,就会当做侵犯加以反击。

15、打总归是不好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做父母的应该多和孩子交流,细心教导。孩子还小,不懂事,不可能知道自觉自愿去做应该做的事,这个很正常。做父母的不能一味的指责打骂孩子,体谅他。多多和孩子交流心得,该督躇的时候督躇,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些~有所鼓励才好。

16、我宁愿他推心置腹的说出心里的想法,哪怕是来自深深的恶意,也好过从此对我紧扣心门,再也不跟我说他的想法。

17、编辑发布:信息技术教研组

18、这还不算完。老师还会拍了被惩罚孩子的照片,发到家长群里“示众”。

19、从树上掉下了两个橡树果。

20、写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

四、打了宝宝心疼的说说

1、孩子从幼儿园生活开始学习人际关系,并在关系中建立自我,学习规则,学习各种主观感受和客观世界。

2、温馨提示:教育孩子有一千种方法,打骂是最错误的方法,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己发泄情绪的通道。

3、对比一下,为何你天天管孩子,家里却天天鸡飞狗跳,甚至你给出的一个超级简单的目标和指令,孩子都很难达成?

4、如果孩子的过错不大,家长可以对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而是通过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限制他娱乐的时间等间接惩罚方式,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比如,玩具不收拾好,就取消看动画片的时间。

5、当我无缘无故挨打时,我们应该狠狠的回击!

6、面对父母发抖、狰狞的表情,有些孩子反而僵在原地,面部苍白,眼睛都不敢睁开,脚也无法移动了。如果你的孩子出于这种反应,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不要再用这种方式吓唬孩子,对他们的心理带来压力。

7、譬如我的邻居小雪。她小时候,爸爸不仅打她,还禁止她哭。

8、最后,请一定记得,反复的打骂只会带给孩子无力、绝望和羞耻感。

9、这个时候,要找到恰当的时机,在宝宝心情好的时候,耐心地和他们探讨,尊重他们对自己的反馈行为,不管是不是找借口、找理由,都要尊重他们的行为,而不是继续责骂。

10、惠州市南坛小学实验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室

11、他说:“因为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具体实操和心理建设上,很容易顾此失彼。比如搞学习了,恨不得鲜衣怒马,一朝阅尽长安花,严格,严格再严格,加码加码再加码,进行魔鬼式的训练,这就很容易忽视孩子成长的心理需求。而孩子的情绪是有波动的,这个不像成绩那么显性,等看到苗头的时候,已经潜滋暗长很久了。反过来说,大部分人的幸福,并不取决于成绩,而是取诸于孩子的心理建设。只有心理建设好了,心态好了,才能长久心安,才更容易获得幸福感。这事说着容易,做着难,而且多数家长并不觉得自己有心理问题,于是同样的问题一代代轮回。”

12、对孩子来说,它很全面。

13、一个个“不许”“不应该”“你哭什么哭”,在年幼的孩子心上上了一道又一道锁,最终锁住了她的生命力。

14、你会打你家孩子吗?大多数家长都知道打孩子不是教子良方,但是气急败坏时还是会大打出手,然后一顿教训之后,看见孩子委屈巴巴的模样,是个亲妈都会后悔到不行。其实,教育孩子,需要掌握分寸。否则打会变成暴力,同时,打孩子不当也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

15、有什么会比孩子的快乐更重要?当他长大后,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候,比起妈妈所谓的“我是为你好”的棍棒教育。我更希望他的记忆里都是满满的欢乐啊

16、对孩子来说,个体性格有较大差异。什么方法有效,因人而异。有些敏感脆弱的孩子,父母稍微严肃点,板个脸就能起到震慑的效果,可对那些性格粗犷豪迈大气的娃来说,犯了错,苦口婆心讲讲道理,未必次次都能引起重视听得进去,在某些严重的错误面前,也许痛及一次皮肉,更能有效触及他们灵魂的深刻反省。

17、发泄完了,孩子终于乖了

18、原创|陪娃写作业真有那么难吗(家长必读)

19、因为你不必像现在的小孩,每日活在父母的目光注视下;不至于整日的生活就是辗转在各个兴趣班,没有同伴,没有兄弟姐妹,没有游戏,没有可供撒野的去处;更不至于一旦父母打骂起来,连个能来拦着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没有。

20、我的后半生,是本育儿书

五、关于孩子挨打的幽默说说

1、但是,我们用心呵护的小宝宝,

2、如果是孩子自己主动说起来的,或者发现孩子情绪不好问出来的,记得先问孩子的感受,是害怕,伤心,愤怒,还是其他,如果孩子不能准确表达,可以根据孩子的表情,试着给孩子配对,告诉孩子你理解她的感受,可以抱抱TA,让TA充分地哭或者发怒。千万不能说的话就是“你就不会打回去啊!”“哭什么哭!就知道哭!”“不哭不哭,妈妈给你买好吃的”。陪着TA就好。

3、数数橡树果,玩玩沙子,然后和妈妈一起回家了。

4、一夜难眠,我都在这样问自己

5、第按照约定的方式去及时惩罚,将猴子压到五行山下。

6、小一步捡起了一个橡树果,对小来欧说,刚才对不起了。

7、现代家长都有很多焦虑,焦虑的本质就是恐惧,害怕孩子不如别人,担心孩子不能对自己负责,对孩子未来的担心、着急,从而容易产生对孩子的脾气。

8、这本书既能帮助孩子搞明白打人的原因。

9、首先有两种情况必须及时插手,跟老师积极沟通,给予孩子保护。

10、小时候哭泣,多半是因为挨打了,长大了哭泣,多半是因为伤了心。

11、对不起...我除了这三个字,还能说什么

12、要是你的朋友欺负你,你就要选择找别人帮忙。

13、接下来要做的不是答应孩子以后不会让TA挨打,或者逼着孩子下次去打回来,告老师。在孩子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可以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被打之前发生了什么,被打之后发生的什么。帮助孩子理清到底发生了什么,被打不会成为唯一的记忆,怎么发生了被打,可以帮孩子找到预防的方法,被打之后发生了什么,可以帮助孩子意识到被打已经过去了,如果恰好记得有老师帮忙,意味着可以得到保护,被打就不再那么可怕。当然孩子很有可能记不住,说不清楚,也不会这样分析整理,不必强迫或者给孩子讲道理。在孩子心情平静后,可以尝试问问明天去幼儿园在遇到这种情况,小朋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不管想到了什么,都欣赏孩子有想法,并鼓励尝试,成功失败陪着孩子一起经历就好。

14、温柔的定义,对一个七岁孩子来说

15、今天是大年初俗语破五吃饺子,我一大早就买回来了肉、菜忙着给全家包饺子,我得心情很不是滋味,因为吃完饺子儿子就要返校了,真的恋恋不舍。

16、一定要跟对方说:我很抱歉。

17、这样宝宝们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渐渐长大呀。

18、不难发现,那些经常挨打的孩子比较“犟”,家长让他干什么,他偏偏不干。连挨打时都可能“不屈服”,长时间下去他的逆反心理就会变得更强。

19、我曾偷偷问她疼不疼,她使劲点头。问她为什么挨打,打了哪里?她答,“不知道。”

20、被孩子打人或被打困扰的妈妈,真的可以买一本来和孩子一起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