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坦克的型号(世界十大重坦排名)

2024-04-01 14:15:4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世界十大重坦排名
  2. 虎式坦克都有哪些型号?能否详细介绍?
  3. 坦克的最新型号?
  4. 坦克型号有哪些?
  5. 中国坦克型号发展大全
  6. 【军事装备】图说中国坦克型号发展大全

世界十大重坦排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法国制造出自己的坦克并用于攻防作战。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两国制造了数千辆坦克,主要型号有英国的IV型、A型坦克,法国的“圣沙蒙”、“雷诺”坦克等。其中“雷诺”型坦克生产了3000多辆,因其作战可靠性较好,战后为其他国家所仿效。早期这些坦克,全重7~28吨,火力较差,一般装有1~2门中小口径火炮和数挺机枪,有的只有几挺机枪。坦克最大时速仅6~13千米,最大行程也只有35~64千米。装甲厚度为5~30毫米,抵御早期火炮的袭击还可以。坦冲轮克改变了战争的规模和尘衫作战方式,标志着机械化战争时代到来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国都已经研制并装备了各种型号的坦克,其中以轻型坦克为最多,也有用履带和车轮互换行驶的“轮——履式”轻型坦克和多炮塔结构的重型坦克。这一时期的坦克型号主要有英国的“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十字军”巡洋坦克,法国的“雷诺”R-35轻型、“索马”S-35中型坦克,苏联的T-26轻型、T-28中型坦克,德国的PZKPFW-Ⅲ轻型和PZKPFW-Ⅳ中型坦克等。它们比早期的坦克先进多了,一般战斗全重9~28吨,最大时速可达到20~43千米,最大装甲厚度为25~90毫米,火炮口径散兄信多为37~47毫米,德国的TIV型坦克达到75毫米,苏联的T-28型坦克装有76毫米炮,无论技本还是战术性能都有空前的提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坦克集团大战作好了准备。

虎式坦克都有哪些型号?能否详细介绍?

虎式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装备的一型重型坦克 , 德军的正式编号为 :Pzkpfw Ⅵ 。为了区分后来生产的“虎王”坦克 , 虎式坦克也被俗称为“虎” Ⅰ坦克。从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德国投降为止,一直活跃于战场第一线。

虎式坦克,的设计理念是,着重火力和装甲的而适度牺牲机动性。

主炮为一门由克虏伯公司研发并生产的88毫米KwK36L/56坦克炮(L/56指炮管长度为口径的56倍),在1500米的普通交战距离上击穿 T-34 坦克的炮塔或车体正面装甲是非常轻松的。同时,虎式坦克配置的卡尔蔡司TFZ 9b 瞄准器设计十分出色,使得虎式坦克的射击精准度很惊人。

虎式坦克的防护水平在当时算是非常优秀的,其正面装甲厚度达102毫米炮塔正前方炮盾100~120毫米;两侧和背面也有82毫米厚的装甲,这样的厚度能够在正常交战距离抵挡绝大部分炮弹;

机动性方面,说虎式坦克机动性差,也只是相对于 M4和T-34等优秀中型坦克。事实上,由于虎式坦克采用了更大为先进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其机动性和之前的Ⅲ号、Ⅳ号相同,也就是说依然拥有德国中型坦克的机动性。

虎式坦克的改进,随着战争的进行,始终在进行。不过正式型号只有H型和E型两个。主要的差别有:

炮塔上射击窗改为逃生窗口炮手观察窗由两个改为后期的一个装备了两种履带,窄履带,用于运输;宽履带,用于战场发动机由650马力提升为700马力1944年5月至8月生产的虎式坦克,光学瞄准设备换成了卡尔蔡司TFZ 9c;主炮换为KWK 43型71倍口径88毫米坦克炮

战场是检验武器的最终考场。自1942年下半年,“虎”式重型坦克服役以来,就成为德国坦克兵最喜爱的坐骑。德军众多王牌坦克手都是靠座下的 虎式坦克 将战绩一次又一次的刷新。

1.德国头号坦克王牌,奥托·卡尔尤斯,击毁坦克178辆,各种火炮100门以上;

2.德国第二位坦克王牌,约翰尼斯﹒鲍尔特,击毁139辆坦克,火炮不详;

3.德国二战最成功和最著名的坦克手,米切尔·魏特曼,击毁138辆坦克,132门火炮;

4.波尔特·伦道夫:击毁106辆坦克,火炮不详;

5.阿尔博特·科舍尔,击毁100辆坦克.火炮不详。。。。。

二战中,德国排名前五的王牌坦克手,驾驶的全都是“虎”式重型坦克。这就足够说明“虎”式重型坦克战斗力之强悍。

不过战争可以看做是**的延续 , 而**又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 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必然拥有强大的战争潜力。战争中的战胜国往往是军事大国更是经济强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虽然总能推出像虎式坦克这样的强悍武器,但由于战争潜力不足,最终只能被一点点耗死。

因此 ,最终决定战争结*的还是综合国力。单纯依靠几种新式武器是不可能赢得战争的。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坦克的最新型号?

中国主战坦克最新型号MBT2000

坦克型号有哪些?

 美国的M1A2、德国的“豹2”、 法国的“ 勒克莱尔”、 英国的“挑战者”、中国的99式。

1、M1A2

M1A2主战坦克(英文:M1A2AbramsMainBattleTank),是美国陆军装备的主要的主战坦克。该坦克车辆配备了先进的车际信息系统和战场管理系统,装有全新的防护装甲和电子设备。

M1A2坦克是M1A1主战坦克的第二阶段改进产品,首辆于1992年出厂,1993年开始装备部队。配备车长独立热像仪与车辆资讯系统,还有其他高科技电子设备。

2、豹2

豹2主战坦克(英文:Leopard2MainBattleTank)是联邦德国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主战坦克。

该坦克战斗全重55.15吨,最大公路速度72千米/小时,最大行程550千米。武器有120毫米滑膛炮1门,配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弹,弹*基数42发。

火控系统包括大炮双向稳定、数字式计算机、激光测距、热成像夜瞄装置等。车体和炮塔采用间隙式复合装甲,配有集体式三防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

3、勒克莱尔

勒克莱尔主战坦克(英语:LeclercMainBattleTank,法语:LeclercChardeCombatPrincipal,或以GIAT产品编号称之为AMX-56主战坦克)是法国GIAT(现Nexter)集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法国陆军研制的新一代主战坦克。

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实际上是整合传统的火炮、自走炮、侦察车、履带式战车,以及特殊的电子和预警及控制系统平台所具备的能力。

命名为勒克莱尔以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首先率军进入巴黎的法国陆军名将菲利普·勒克莱尔(PhilippeFrancoisMarieLeclerc)元帅。

4、挑战者

挑战者-Ⅱ主战坦克(英文:ChallengerⅡMainBattleTank)是英国维克斯在挑战者-Ⅰ主战坦克的基础上大规模现代化改良而成的新一代主战坦克。

挑战者-Ⅱ在挑战者-Ⅰ主战坦克的基础上将后者的炮塔重新设计,引进隐身技术,取消了炮塔外部杂物箱等装备;换装一门L-30A1120mm55倍径线膛炮;

大幅度改良火控,加装一具法国SAGEMVS-580-10车长全方位独立观瞄仪,加装一具TOGS-2热成像仪与钕-钇石榴石(Nd-YAG)激光测距仪;升级数据链系统等,是全世界第一种具备”猎杀-猎杀”(Killer-Killer)能力的主战坦克。

5、99式

99式主战坦克(英语:Type99MainBattleTank),是ZTZ-99式主战坦克(《全军武器装备命名规定》汉语拼音:主战坦克装甲车——ZhǔTǎnZhuāng的缩写)的简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新一代主战坦克。

1996年5月,第三代坦克改进型原型车移交给军方进行试验,并将该坦克命名为ZTZ-99式主战坦克。

从此,99式主战坦克正式定型并投入生产。

中国坦克型号发展大全

59式:中国坦克的起点

引进自产化的T-54A,仍在部分地区服役。

68革试验车:

纯粹由厂中工人改造出的一辆样车,没有总师单位。

121中型坦克:

69式坦克的前身,第一辆自主设计的中型坦克。

111重型坦克:

唯一的自主研发的重型坦克。

69式:

属于TG的短暂的红外大灯时期,第一辆自主设计定型生产的中型坦克。简化后的121方案定型。

虽然服役时间及数量都处于一个低点,但对于中国坦克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我国绝大部分的坦克都由69式发展而来。

122中型坦克:

又被称之为“三液”样车,“二四”会战产物。

704中型坦克:

一拖的同期产品,完善程度比上面这个更高一点。

1221中型坦克:

又称“三机”样车,122上简化了一些东西,唯独标志性的120滑膛炮还留着。

59-1式:

改进项目很多,但主要都在内部,不过最后落实下来的项目确实不多,实际服役的数量也很少。主要的外部特征是有激光测距仪的同时具备首上备用履带和驾驶员红外灯。

59-2式:

一辆标准的59-2,105炮是他的最主要特征。我们还可以看到诸如首上备用履带板,驾驶员红外灯等部分59-1的改进一样出现在了59-2上。现在这些车已全部被96A替换。

1223中型坦克试验车:

用69的底盘改出来的一辆试验车,外部主要体现于6对小轮与105炮。1223成为80式最早的试验车。

69-1式:

项目来的比我们想象的晚很多,1984年立项,1988年到了12月完成定型试验,有样车。大概就是把69那一堆不成熟的东西换成能用的,再添加上一些当时的成熟新技术。主要讲究的是把服役的69改成堪用的东西,不是造新型号。

69-II式:

TG外贸坦克的开端,可以说是一代传奇了

人家不要69,提了一堆要求,咱们跟着改,就出来了69-II。

69-IIA式:

客户说啥就是啥2.0版,继续改。

主要外部特征是炮塔屏蔽装甲和烟幕弹发射器,69-II用热烟幕IIA用烟幕弹。

69-IIB/C式系列:

指挥车型。

加电台,换电台,加天线什么一类的。

1224样车:

这个车依然是科研样车。主要作用还是给引进的8V331TC41发动机一个试车平台,这个发动机同时是豹2AV的MB873Ka-500的民用版。

1226/1226F2样车:

到了1226这里,起码是真心想要搞一个完整的产品出来了,该有的设备都在。

新120滑上车了,带火控。也上了自己研发的综合液力传动及当时技术水平能搞出来的900-1000马力的发动机。

79式:

主要的特征是独一家的加厚热护套,以及引进37A火控的炮镜。79的底盘同样有着一些69-IIA的特征。

79-II式:

外贸方案,在79身上做加减法。但79最大的特征37A火控砍了,使得这个车看上去血缘与69-IIA更近一点。

59-2A式:

704厂(一拖)作为战备坦克厂,其80年代的主要产品就是59-2。由厂子对59-2做出了些改进,成为了59-2A,88年定型,但没有量产。一起的还有扫雷型及指挥型。

从外观来看主要是换了轻热护套,添加简易火控,激光测距且自动装表,添加烟幕弹,裙板,炮塔后部格栅,推土铲等。

80-II式:

在80式的基础上,推出的一款二代外贸坦克

与80式采用的是同样的简易火控,但是将测距整合到了炮镜内,不用外挂测距仪了。

还有一个外部特征是炮塔围了一圈屏蔽装甲。

88B式:

80/88系列中服役最多的一个型号,也是解放军服役坦克中第一辆使用稳像火控的坦克↑由于使用了先进的稳像火控,从88B开始取消了位于炮盾左方的辅助瞄准镜。

88A式:

比88B要晚,但名字叫88A。主要特征是在88B的基础上换了94式105长炮。

85-II式/85-IIA式:

这俩没啥差别就放在一起了。85-II与85-IIA其实是同期的平行方案,即针对外贸的两个不同选配方案。主要的差别在于用了不同的变速箱。两者都用的长身管的87式105,这个炮再发展下去就是日后有名的94式。

85-IIAP式:

把正好是当时成熟产品的125炮塞上去了,也是成熟产品中最早的三人车组的坦克。车体正面的复合装甲也同时成为标配,不再是选装件了。

85-III式:

外观上来看85-III是85家族里唯一有爆反选配件的坦克。

96式:

过渡车结果成为主力的型号。起初叫88C,98年定型时改名96式。外观上与85-IIAP没有大区别,但改进都在内部。

96A式:

目前的装甲中坚战力,与96相比,主要区别在于炮塔与车体附加的爆反,更换了行星变速箱,在所有服役坦克中最早用上的上反火控。

96A式二号方案:

当初选型时的另一种装甲构型方案。可以明显的看到炮塔主装与服役型号的不同。

VT2型:

就是外贸的96A。

96A1式:

在96A的基础上,对动力系统做出了一部分改进,还有一些配件上的小改进。

96B式:

我国二代坦克的终极型,其基本指标已经与部分三代相当。

动力系统大改,在99A同源的8V150发动机与CH700综合液力传动的加持下,96家族的机动性短板终于得到解决。

炮塔装甲的外形也有着明显的改变,动力系统改进带来的余量显然能够支撑起更好的防护。

VT2B型:

96B的外贸版。

接下来终于到99系列了。

从69式到96B一路的血缘关系非常明显,这条线路一直延续至今,且技术传承非常的明显。

同时这一条线也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坦克工业的技术发展线路,可以说这条线路就是我国坦克工业的缩影。

但这条承载着我国坦克中坚力量的线路长期以来都落后于世界水平,即使到了今天用96B拿去与国际上的高端三代相比还是不够看。

说99与T-72没关系是不可能的,但关系多少是另一回事了。

直到99式,我国坦克发展终于追上了世界水平。这注定是我国坦克工业发展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99式的确是追上了世界水平,但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追上世界平均水平而已。

99A式:

目前我国量产坦克中综合战力的顶点,在作为主力的同时还是门面担当。

前面我们说到99式首次触及了世界水平,而99A,作为我国坦克工业近几十年来的集大成者,可以挺直了腰板说这是一辆世界一线水平的坦克。

光从外观上的剧变就能明显的看出来,99A的这个“A”对99来说,显然没有96A对96的那种小气。

在火力系统上,99A的火炮改进幅度相对较大;诸如炮射导弹,攻坚弹等新弹种的加入增强了其打击能力;火控由99的“下反”更换为先进的“上反”;我们也在99A身上首次见到炮口基准系统成为标配产品随车量产。

防护自不必多言,其厚重的大脸庞便能说明一切。

动力系统上,液力综合传动与1500马力的150HB完全体搭配,将之前99的最后一项短板填上。

抛去这传统的三大项,99A还是我国首辆“信息化坦克”。

在99A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首次”。与此同时,在99A上通过实验的先进技术,也以各种大小改进推广至各个其他型号上。

一方面是坦克工业的集大成者,一方面又辐射升级了其他型号,99A便是这么一个在科技树末端闪耀着的存在。

来源:兵器集结号

引用会标注来源,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版社所有,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中国军机发展史

中国导弹发展史

军用直升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军事装备】图说中国坦克型号发展大全

59式:中国坦克的起点

引进自产化的T-54A,没啥好说的,仍在部分地区服役。

----------------------------------------------------

68革试验车:纯粹由厂中工人改造出的一辆样车,没有总师单位。

------------------------------------------------------

121中型坦克:

69式坦克的前身,第一辆自主设计的中型坦克。

-------------------------------------------------------

111重型坦克:

唯一的自主研发的重型坦克。

------------------------------------------------------

69式:属于TG的短暂的红外大灯时期,第一辆自主设计定型生产的中型坦克。简化后的121方案定型。

虽然服役时间及数量都处于一个低点,但对于中国坦克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我国绝大部分的坦克都由69式发展而来。

-------------------------------------------------------

122中型坦克:

又被称之为“三液”样车,“二四”会战产物。

----------------------------------------------------------------

704中型坦克:

一拖的同期产品,完善程度比上面这个更高一点。

1221中型坦克:

又称“三机”样车,122上简化了一些东西,唯独标志性的120滑膛炮还留着。

------------------------------------------------------

59-1式:

改进项目很多,但主要都在内部,不过最后落实下来的项目确实不多,实际服役的数量也很少。主要的外部特征是有激光测距仪的同时具备首上备用履带和驾驶员红外灯。

---------------------------------------------------------------------

59-2式:一辆标准的59-2,105炮是他的最主要特征。我们还可以看到诸如首上备用履带板,驾驶员红外灯等部分59-1的改进一样出现在了59-2上。现在这些车已全部被96A替换。

--------------------------------------------------------------------------

1223中型坦克试验车:

用69的底盘改出来的一辆试验车,外部主要体现于6对小轮与105炮。1223成为80式最早的试验车。

-------------------------------------------------------------------------

69-1式:

项目来的比我们想象的晚很多,1984年立项,1988年到了12月完成定型试验,有样车。大概就是把69那一堆不成熟的东西换成能用的,再添加上一些当时的成熟新技术。主要讲究的是把服役的69改成堪用的东西,不是造新型号。

-------------------------------------------------------------------------

69-II式:

TG外贸坦克的开端,可以说是一代传奇了

人家不要69,提了一堆要求,咱们跟着改,就出来了69-II。

69-IIA式:

客户说啥就是啥2.0版,继续改。

主要外部特征是炮塔屏蔽装甲和烟幕弹发射器,69-II用热烟幕IIA用烟幕弹。

-----------------------------------------------------------------------------

69-IIB/C式系列:

指挥车型。

加电台,换电台,加天线什么一类的。

1224样车:

这个车依然是科研样车。主要作用还是给引进的8V331TC41发动机一个试车平台,这个发动机同时是豹2AV的MB873Ka-500的民用版。

------------------------------------------------------

1226/1226F2样车:

到了1226这里,起码是真心想要搞一个完整的产品出来了,该有的设备都在。

新120滑上车了,带火控。也上了自己研发的综合液力传动及当时技术水平能搞出来的900-1000马力的发动机。

-----------------------------------------------------

79式:

主要的特征是独一家的加厚热护套,以及引进37A火控的炮镜。79的底盘同样有着一些69-IIA的特征。

------------------------------------------------------

79-II式:

外贸方案,在79身上做加减法。但79最大的特征37A火控砍了,使得这个车看上去血缘与69-IIA更近一点。

------------------------------------------------------

59-2A式:

704厂(一拖)作为战备坦克厂,其80年代的主要产品就是59-2。由厂子对59-2做出了些改进,成为了59-2A,88年定型,但没有量产。一起的还有扫雷型及指挥型。

从外观来看主要是换了轻热护套,添加简易火控,激光测距且自动装表,添加烟幕弹,裙板,炮塔后部格栅,推土铲等。

80-II式:

在80式的基础上,推出的一款二代外贸坦克

与80式采用的是同样的简易火控,但是将测距整合到了炮镜内,不用外挂测距仪了。

还有一个外部特征是炮塔围了一圈屏蔽装甲。

------------------------------------------------------

88B式:

80/88系列中服役最多的一个型号,也是解放军服役坦克中第一辆使用稳像火控的坦克↑由于使用了先进的稳像火控,从88B开始取消了位于炮盾左方的辅助瞄准镜。

-----------------------------------------------------

88A式

比88B要晚,但名字叫88A。主要特征是在88B的基础上换了94式105长炮。

85-II式/85-IIA式:

这俩没啥差别就放在一起了。85-II与85-IIA其实是同期的平行方案,即针对外贸的两个不同选配方案。主要的差别在于用了不同的变速箱。两者都用的长身管的87式105,这个炮再发展下去就是日后有名的94式。

-------------------------------------------------------------

85-IIAP式:

把正好是当时成熟产品的125炮塞上去了,也是成熟产品中最早的三人车组的坦克。车体正面的复合装甲也同时成为标配,不再是选装件了。

--------------------------------------------------------------

85-III式:

外观上来看85-III是85家族里唯一有爆反选配件的坦克。

--------------------------------------------------------------

96式:

过渡车结果成为主力的型号。起初叫88C,98年定型时改名96式。外观上与85-IIAP没有大区别,但改进都在内部。

96A式:

目前的装甲中坚战力,与96相比,主要区别在于炮塔与车体附加的爆反,更换了行星变速箱,在所有服役坦克中最早用上的上反火控。

-------------------------------------------------------------

96A式二号方案:

当初选型时的另一种装甲构型方案。可以明显的看到炮塔主装与服役型号的不同。

-------------------------------------------------------------

VT2型:

就是外贸的96A。

--------------------------------------------------------------

96A1式:

在96A的基础上,对动力系统做出了一部分改进,还有一些配件上的小改进。

--------------------------------------------------------------

96B式:

我国二代坦克的终极型,其基本指标已经与部分三代相当。

动力系统大改,在99A同源的8V150发动机与CH700综合液力传动的加持下,96家族的机动性短板终于得到解决。

炮塔装甲的外形也有着明显的改变,动力系统改进带来的余量显然能够支撑起更好的防护。

--------------------------------------------------------------

VT2B型:

96B的外贸版。

接下来终于到99系列了。

从69式到96B一路的血缘关系非常明显,这条线路一直延续至今,且技术传承非常的明显。

同时这一条线也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坦克工业的技术发展线路,可以说这条线路就是我国坦克工业的缩影。

但这条承载着我国坦克中坚力量的线路长期以来都落后于世界水平,即使到了今天用96B拿去与国际上的高端三代相比还是不够看。

说99与T-72没关系是不可能的,但关系多少是另一回事了。

直到99式,我国坦克发展终于追上了世界水平。这注定是我国坦克工业发展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99式的确是追上了世界水平,但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追上世界平均水平而已。

99A式:

目前我国量产坦克中综合战力的顶点,在作为主力的同时还是门面担当。

前面我们说到99式首次触及了世界水平,而99A,作为我国坦克工业近几十年来的集大成者,可以挺直了腰板说这是一辆世界一线水平的坦克。

光从外观上的剧变就能明显的看出来,99A的这个“A”对99来说,显然没有96A对96的那种小气。

在火力系统上,99A的火炮改进幅度相对较大;诸如炮射导弹,攻坚弹等新弹种的加入增强了其打击能力;火控由99的“下反”更换为先进的“上反”;我们也在99A身上首次见到炮口基准系统成为标配产品随车量产。

防护自不必多言,其厚重的大脸庞便能说明一切。

动力系统上,液力综合传动与1500马力的150HB完全体搭配,将之前99的最后一项短板填上。

抛去这传统的三大项,99A还是我国首辆“信息化坦克”。

在99A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首次”。与此同时,在99A上通过实验的先进技术,也以各种大小改进推广至各个其他型号上。

一方面是坦克工业的集大成者,一方面又辐射升级了其他型号,99A便是这么一个在科技树末端闪耀着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