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堆型号(桥堆型号与参数对照表)
桥堆型号怎么选
你好!如果是输入整流这个参数可以代替如果是输出整流就要和其他输出路的参数基本差不多了如有疑问,请追问。
桥堆型号对照表
厂家GOODPARK型号:KBJ4BVRRM(V):100VRMS(V):70VDC(V):100IFSM(A):80.0VF(V):1.0(@2.0A)IR(uA):5.0(@TA=25℃)250.0(@TA=125℃)IF(AV)(A):4.0(@TC=100℃)2.3(@TA=25℃)RθJA,RθJL,(℃/W):265TJ,TSTG(℃):-55to+150I2T(A2sec):26VISOL(V):2000怎么从型号上看这个每个厂家的命名规则都不一样的
桥堆型号怎么看
MB10F是一种超薄型贴片整流桥堆,其作用就是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利用的是二极管的单相导电性。
MB10F的脚间距为2.5mm,整体长度为4.7mm,高度为1.5mm,厚度为0.6mm,其本体宽度
为4.0mm,脚厚度为0.25mm;
MB10F是ASEMI品牌的产品,效果同其他正规厂家产品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可靠性更好一些。更薄更小,适用对整流桥体积有高要求的产品。
专为更小更溥,更耗能更低的应用电路而设计,是当新潮电子产品设计的理想选择。
焊接脚位和MB6S的一样,在不改动PCB板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替换,对小型化高电流产品的生产行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非常适合节省电路板空间设计的便携应用。
扩展资料
整流桥堆命名规则
一般整流桥命名中有3个数字,第一个数字代表额定电流,A;[2]后两个数字代表额定电压(数字*100),V;如:KBL407即4A,700V。KBPC5010即50A,1000V(1234567,005、01、02、04、06分别代表电压档的50V,100V,200V,400V,600V)。
封装形式
整流桥封装有四种:方桥、扁桥、圆桥、贴片MINI桥;
方桥主要封装有(BR3、BR6、BR8、GBPC、KBPC、KBPC-W、GBPC-W、MT-35(三相桥));
扁桥主要封装有(KBP、KBL、KBU、KBJ、GBU、GBJ、D3K);
圆桥主要封装有(WOB、WOM、RB-1);
贴片MINI桥主要封装(BDS、MBS、MBF、ABS)。
判别方法
用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档或指针表的100或1000档,测量两交流输入端到整流桥输出正端的阻值,若为开路或短路说明整流桥已坏。正常值应为400到2000欧姆。
还可测正端到输入端的阻值应为无穷大,否则为已坏。负端到输入端的阻值也应为400到2000才算正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整流桥堆
桥堆型号与参数对照表S25VB
电子设备中使用着大量各种类型的电子元器件,设备发生故障大多是由于电子元器件失效或损坏引起的。因此怎么正确检测电子元器件就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电子维修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下面是电器维修中部分常见电子元器件检测经验和技巧,供大家参考。
测整流电桥各脚的极性
万用表置R×1k挡,黑表笔接桥堆的任意引脚,红表笔先后测其余三只脚,如果读数均为无穷大,则黑表笔所接为桥堆的输出正极,如果读数为4~10kΩ,则黑表笔所接引脚为桥堆的输出负极,其余的两引脚为桥堆的交流输入端。
判断晶振的好坏
先用万用表(R×10k挡)测晶振两端的电阻值,若为无穷大,说明晶振无短路或漏电;再将试电笔插入市电插孔内,用手指捏住晶振的任一引脚,将另一引脚碰触试电笔顶端的金属部分,若试电笔氖泡发红,说明晶振是好的;若氖泡不亮,则说明晶振损坏。
单向晶闸管检测
可用万用表的R×1k或R×100挡测量任意两极之问的正、反向电阻,如果找到一对极的电阻为低阻值(100Ω~lkΩ),则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为控制极,红表笔所接为阴极,另一个极为阳极。晶闸管共有3个PN结,我们可以通过测量PN结正、反向电阻的大小来判别它的好坏。测量控制极(G)与阴极[C)之间的电阻时,如果正、反向电阻均为零或无穷大,表明控制极短路或断路;测量控制极(G)与阳极(A)之间的电阻时,正、反向电阻读数均应很大;测量阳极(A)与阴极(C)之间的电阻时,正、反向电阻都应很大。
双向晶闸管的极性识别
双向晶闸管有主电极1、主电极2和控制极,如果用万用表R×1k挡测量两个主电极之间的电阻,读数应近似无穷大,而控制极与任一个主电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读数只有几十欧。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很容易通过测量电极之间电阻大小,识别出双向晶闸管的控制极。而当黑表笔接主电极1。红表笔接控制极时所测得的正向电阻总是要比反向电阻小一些,据此我们也很容易通过测量电阻大小来识别主电极1和主电极2。
检查发光数码管的好坏
先将万用表置R×10k或R×l00k挡,然后将红表笔与数码管(以共阴数码管为例)的“地”引出端相连,黑表笔依次接数码管其他引出端,七段均应分别发光,否则说明数码管损坏。
判别结型场效应管的电极
将万用表置于R×1k挡,用黑表笔接触假定为栅极G的管脚,然后用红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管脚,若阻值均比较小(5~10Ω),再将红、黑表笔交换测量一次。如阻值均大(∞),说明都是反向电阻(PN结反向),属N沟道管,且黑表笔接触的管脚为栅极G,并说明原先假定是正确的。若再次测量的阻值均很小,说明是正向电阻,属于P沟道场效应管,黑表笔所接的也是栅极G。若不出现上述情况,可以调换红、黑表笔,按上述方法进行测试,直至判断出栅极为止。一般结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漏极在制造时是对称的,所以,当栅极G确定以后,对于源极S、漏极D不一定要判别,因为这两个极可以互换使用。源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为几千欧。
三极管电极的判别
对于一只型号标示不清或无标志的三极管,要想分辨出它们的三个电极,也可用万用表测试。先将万用表量程开关拨在R×100或R×1k电阻挡上。红表笔任意接触三极管的一个电极,黑表笔依次接触另外两个电极,分别测量它们之间的电阻值,若测出均为几百欧低电阻时,则红表笔接触的电极为基极b,此管为PNP管。若测出均为几十至上百千欧的高电阻时,则红表笔接触的电极也为基极b,此管为NPN管。在判别出管型和基极b的基础上,利用三极管正向电流放大系数比反向电流放大系数大的原理确定集电极。任意假定一个电极为c极,另一个电极为e极。将万用表量程开关拨在R×1k电阻挡上。对于:PNP管,令红表笔接c极,黑表笔接e极,再用手同时捏一下管子的b、c极,但不能使b、c两极直接相碰,测出某一阻值。然后两表笔对调进行第二次测量,将两次测的电阻相比较,对于:PNP型管,阻值小的一次,红表笔所接的电极为集电极。对于NPN型管阻值小的一次,黑表笔所接的电极为集电极。
电位器的好坏判别
先测电位器的标称阻值。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1”、“3”两端(设“2”端为活动触点),其读数应为电位器的标称值,如万用表的指针不动、阻值不动或阻值相差很多,则表明该电位器已损坏。再检查电位器的活动臂与电阻片的接触是否良好。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1”、“2”或“2”、“3”两端,将电位器的转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至接近“关”的位置,此时电阻应越小越好,再徐徐顺时钟旋转轴柄,电阻应逐渐增大,旋至极端位置时,阻值应接近电位器的标称值。如在电位器的轴柄转动过程中万用表指针有跳动瑚象,描踢活动触』点接触不良。
测量大容量电容的漏电电阻
用500型万用表置于R×10或R×100挡,待指针指向最大值时,再立即改用R×1k挡测量,指针会在较短时间内稳定,从而读出漏电电阻阻值。
判别红外接收头引脚
万用表置R×1k挡,先假设接收头的某脚为接地端,将其与黑表笔相接,用红表笔分别测量另两脚电阻,对比两次所测阻值(一般在4~7kQ范围),电阻较小的一次其红表笔所接为+5V电源引脚,另一阻值较大的则为信号引脚。反之,若用红表笔接已知地脚,黑表笔分别测已知电源脚及信号脚,则阻值都在15kΩ以上,阻值小的引脚为+5V端,阻值偏大的引脚为信号端。如果测量结果符合上述阻值则可判断该接收头完好。
判断无符号电解电容极性
先将电容短路放电,再将两引线做好A、B标记,万用表置R×100或R×1k挡,黑表笔接A引线,红表笔接B引线,待指针静止不动后读数,测完后短路放电;再将黑表笔接B引线,红表笔接A引线,比较两次读数,阻值较大的一次黑表笔所接为正极,红表笔所接为负极。
测发光二级管
取一个容量大于100“F的电解电容器(容量越大,现象越明显),先用万用表R×100挡对其充电,黑表笔接电容正极,红表笔接负极,充电完毕后,黑表笔改接电容负极,将被测发光二极管接于红表笔和电容正极之间。如果发光二极管亮后逐渐熄灭,表明它是好的。此时红表笔接的是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电容正极接的是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如果发光二极管不亮,将其两端对调重新接上测试,还不亮,表明发光二极管已损坏。
光电耦合器检测
万用表选用电阻R×100挡,不得选R×10k挡,以防电池电压过高击穿发光二极管。红、黑表笔接输入端,测正、反向电阻,正常时正向电阻为数十欧姆,反向电阻几千欧至几十千欧。若正、反向电阻相近,表明发光二极管已损坏。万用表选电阻R×1挡。红、黑表笔接输出端,测正、反向电阻,正常时均接近于∞,否则受光管损坏。(http://www.diangon.com/版权所有)万用表选电阻R×10挡,红、黑表笔分别接输入、输出端测发光管与受光管之间的绝缘电阻(有条件应用兆欧表测其绝缘电阻,此时兆欧表输出额定电压应略低于被测光电耦合器所允许的耐压值),发光管与受光管问绝缘电阻正常应为∞。
光敏电阻的检测
检测时将万用表拨到R×1kΩ挡,把光敏电阻的受光面与入射光线保持垂直,于是在万用表上直接测得的电阻就是亮阻。再把光敏电阻置于完全黑暗的场所,这时万用表所测出的电阻就是暗阻。如果亮阻为几千欧至几十干欧,暗阻为几至几十兆欧,说明光敏电阻是好的。
激光二极管损坏判别
拆下激光二极管,测量其阻值,正常情况下反向阻值应为无穷大,正向阻值在20kΩ~40kΩ。如果所测的正向阻值已超过50kΩ,说明激光二极管性能已下降;如果其正向阻值已超过90kΩ,说明该管已损坏,不能再使用了
下面介绍:电压.电流.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三极管.电位器.稳压块.保险管.集成块IC
无论是硬件DIY爱好者还是维修技术人员,你能够说出主板、声卡等配件上那些小元件叫做什么,又有什么作用吗?如果想成为元件(芯片)级高手的话,掌握一些相关的电子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譬如在检修某硬件时用万用表测量出某个电阻的阻值已为无穷大,虽然可断定这个电阻已损坏,但由于电脑各板卡及各种外设均没有电路图(只有极少数产品有*部电路图),故并不知电阻在未损坏时的具体阻值,所以就无法对损坏元件进行换新处理。可如果您能看懂电阻上的色环标识的话,您就可知道这个已损坏电阻的标称阻值,换新也就不成问题,故障自然也就会随之排除。 诸如上述之类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元器件的正确选用等,笔者在此就不逐一列举了,下面笔者就来说一些非常实用的电子知识,希望大家都能向高手之路再迈上一步。注:下文内容最好结合图一和后续图片进行阅读。看图识元件
一、电压、电流
电压和电流是亲兄弟,电流是从电压(位)高的地方流向电压(位)低的地方,有电流产生就一定是因为有电压的存在,但有电压的存在却不一定会产生电流——如果只有电压而没有电流,就可证明电路中有断路现象(比如电路中设有开关)。另外有时测量电压正常但测量电流时就不一定正常了,比如有轻微短路现象或某个元件的阻值变大现象等,所以在检修中一定要将电压值和电流值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在用万用表测试未知的电压或电流时一定要把档位设成最高档,如测量不出值来再逐渐地调低档位。(注:电压的符号是“V”,电流的符号是“A”)
二、电阻器
各种材料对它所通过的电流呈现有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称为电阻,具有集总电阻这种物理性质的实体(元件)叫电阻器(简单地说就是有阻值的导体)。它的作用在电路中是非常重要的,在电脑各板卡及外设中的数量也是非常多的。它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按用处分类有:限流电阻、降压电阻、分压电阻、保护电阻、启动电阻、取样电阻、去耦电阻、信号衰减电阻等;如果按外形及制作材料分类有:金膜电阻、碳膜电阻、水泥电阻、无感电阻、热敏电阻、压敏电阻、拉线电阻、贴片电阻等;如果按功率分类有:1/16W、1/8W、1/4W、1/2W、1W……等等。
桥堆型号几安咋看
END
桥堆型号与参数对照表
开关电源里面用量很大的一个元器件,电阻。
根据个人的经验,大致的聊下电阻的相关内容,也希望同行提供些资料,一起学习,探讨一下,顺便给新人提供点参考。
R1,R2,R3,R4的放电电阻取值。
IEC60950,IEC60065都有规定放电时间对应放电电压的。
X电容超过0.1uF的话基本要加上这4个电阻了。
IEC60950规定1s内电压需下降至37%,IEC60065规定2S内电压需降至35V。
一般情况都是通过测试去判定,1S内plug端的电压(240VrmsX1.4.1=340Vpeak)下降到初始电压的37%(125.8Vpeak)就pass了。
至于采用4个组成2串2并,好像是有要求放电电阻有一个失效,也要能把X电容的电放掉。
附参考图:X电容为334/340VR1=R2=R3=R4=1.5M。
放电时间与放电电压波形如图。
R1,R2,R3,R4一般采用0805的封装精度采用5%。如果输入是277的话,就要采用2并3串的方法了。(0805的耐压问题)
由于与待机功耗和PCB尺寸有关,所以很多公司都推出替代方案,取消X电容的泄放电阻,采用IC去放掉X电容的电。
也有小功率的干脆不用X电容,也可以省掉几个电阻,减小待机功耗,或者IC从这个位置取电,降低待机功耗。
国标电阻数值E数列认读
为了使工厂生产的电阻符合标准化的要求,同时也为了使电阻的规格不致太多,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了一系列的阻值作为产品的标准,这一系列的阻值就叫做电阻的标称阻值。
电阻的标称阻值分为E6、E12、E24、E48、E96、E192六大系列,分别适用于允许偏差为±20%、±10%、±5%、±2%、±1%和±0.5%的电阻器。其中
E24系列为常用系列,E24、E12和E6系列也适用于电位器和电容器,E48、E96、E192系列为高精密电阻系列。
对各系列的电阻规定几个基本系数,这些系数再乘以10n(其中n为整数),即为某一具体电阻器阻值。
《实用开关电源设计》第三章元器件的实用选择 第二节电阻
之前只是有了解,这些是有国际标准的,实际应用的时候就是看自己公司的仓库里面常用哪些电阻了。
然后通过不同的电路设计时考虑下仓库的电阻阻值来设计。非仓库的常规阻值另外申请。
所以看别人做的板子,如有的控制板中就会看到同样的5.1k电阻有N个,其实也就是方便生产与所有非设计阶段的管控。
放电测试,电源的状态是否一定得处于空载?
NTC1,常用的是10D-9,5D-9,5D11,2.5D15等几种型号。
对应输入特性里面的INRUSHCURRENT(Typ.) COLDSTART45A(30A、60A等)
功率型NTC热敏电阻器在电路中抑制浪涌电流示意图:
NTC有个B值,简单的话就是看下NTC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阻值。对于常用的 NTC 热敏电阻, B 值范围一般在 2000K ~ 6000K 之间。
复杂点的就是按照里面的公式,计算温度,一般按5%的误差计算(温度检测用)。功率型的NTC精度应该是20%左右的,B值很大,如5D-9,25℃的时候5Ω左右,高温的时候估计就不到1Ω了。所以碰到过情况,客户反馈说老化后一段时间后,冲击电流变大了,超标了,又要解释一番。
相同阻值,不同B值的NTC热敏电阻R-T特性曲线示意图
NTC还有另外一个作用,雷击的时候,可以吸收部分的能量。保险丝的I2T会小些,保险丝不至于挂掉,桥堆相应的应力小点。
输入电容小也可以不要NTC的,或者NTC的阻值可以取小些。只要保险丝和桥堆能抗住冷启动瞬间的电流也没大问题。
NTC在选择时有个工作电流和工作温度范围,工作温度范围一般是-55-200℃。还有个参数是带多大的输出电容,有时候也要注意一下的。
NTC还对应了低温的问题,有的LED电源-40℃的时候90Vac起机闪灯。闪几下就好了,有部分原因是NTC的值太大,还有部分情况是电解电容在低温时的容值变小,ESR变化等原因。
大功率的电路(高输入电压、高输入电流)里面也会有NTC,或者是抑制冲击电流的功率电阻,直流应用中继电器有时候也可以用可控硅或者IGBT什么的,如图。
RV1:压敏电阻
反激电源常用的就是LN之间14D471K,雷击差模1kV,共模2kV就够了。
单极PFC的反激电源LN之间14D471K,有的还需要加个电解4.7-10uF左右的电容串联二极管吸收掉雷击的能量,保护MOSFET。
差模2kV,共模4kV基本要加气体放电管的。600A,或者1kA,2kA。看实际情况增加。
14D471K的选择264*1.414(峰值)*1.2=447.96V,470*0.9=423V,MOSFET=600V。
由于470V有±10%精度问题,加之压敏电阻雷击次数越多有个越打越薄的说法。
对于220V~240V交流电源防雷器,应选用压敏电压为470V~620V的压敏电阻较合适。
选用压敏电压高一点的压敏电阻,可以降低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但残压略有增大。
压敏电阻的选型还是有点偏向于公司的传统使用方式。
一般对压敏电阻套上热缩管,主要是防爆和阻燃的作用。因为压敏电阻在失效的时候可能会炸裂,碎片会蹦到其他电子元件上,还有就是冒火焰。
有时打雷击,共模电感下有放电针会放电,或者增加1个GDT对雷击都有改善。如图。
但是这个GDT在打初级次级耐压的时候需要取消掉再打,要不打耐压AC3000V的时候会过流报警。
VCC启动电阻:一般采用2个0805/1206或者3个0603。有的IC有高压启动脚的,习惯性的也放2个电阻串在上面消耗功率。
贴片电阻的耐压值如图,各个厂家的差异不大。
一般使用经验是0805耐压不超过100V,如图。实际应用用也只有启动电阻、RCD吸收、RC吸收的时候电阻电压可能超过100V。
电阻最大电压
无论你是否相信,实际电阻都有一个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值。并且,这个值并不总是由功率消耗来限制决定的。电阻实际上可以被击穿(打火)。在使用表面贴片电阻的场合,由于端点之间的间隔比较近,电压限制问题尤其严重。处理电压问题时,比如说100V电压的电源,你会检查发现,任何连接到高电压的电阻都必须有耐压的要求
实用开关电源设计第一篇 第三章 第二节 电阻 里面有讲到超过100V需要考虑电阻耐压问题。
电阻规格书中体现的不同封装和系列对应的电压耐压表格。
贴片电阻的功率大部分设计的时候都不怎么考虑,信号部分处理基本是采用0603的电阻。
带吸收的部分采用0805或者1206的电阻,功率大点的情况一般采用插件电阻和水泥电阻。
由于电阻的工作温度范围一般是-55℃-125℃或者-55℃-155摄氏度,一般设计时,功率不超过该电阻功率档位的1/4。
(电阻温度很高运行的情况下超限值使用会加速电阻老化,然后阻值变大或者失效,时间大概是1-3年左右出现问题。)
温度对应电阻的功率曲线。温度越高,电阻能用到的功率越小。
所以一般工业类电源设计和LED电源设计里面要满足60℃以上的环境温度,电阻在功率部分留的余量更大。
VCC绕组供电。
输出电压变化范围宽的情况下,需要增加VCC的辅助绕组供电。
或者IC的VCC供电范围比较窄,要满足轻载、重载以及起机的情况。
IC的VCC范围比较宽,直接采用VCC绕组整流后串联个电阻使用。
R7的用法一般有的用电阻,有的可以用磁珠。电压电流范围比较宽的话,R7用插件电阻,在大电流时和高压是能帮IC减小点电压。
R7还有个用处是在切载的时候能吸收掉VCC的尖峰,避免切载时IC的VCC过高保护。
R8的取值,ZD1是15V,Q1进来的电压是20V,直流放大增益按照40倍(hef一般是50-300,40是留余量的算法)来算。IC工作电流为10mA,R8=(20V-15V)/(10mA/40倍)=20kΩ。
MOSFET的驱动电阻、GS放电电阻、Isense电阻。
整改EMC时调整R9,R13。
R19,R13一般采用0805,MOSFET电流较大的话采用1206,并且取消掉D3。
R10,小功率的情况可以用几个0805或者1206并联,
大功率情况下,如果电流很大,电阻上的电感对检测电路影响很大,容易出现批量问题,用绕线无感电阻比较靠谱。
电流再大的情况就要打算用电流传感器。驱动部分也要换专门的驱动芯片或者采用一对三极管来做驱动。
RCD电路,里面的R选值,基本按照功率来选了,电源功率越大,R的功率相对越大。
RCD吸收电路里面的电压尖峰,这些尖峰基本上是开关管高dV/dt和dI/dt时候出现的。
反激里面会用到,大功率的全桥电路里面也会用到。
RCD在调整辐射的时候,电阻对辐射影响还是有点关系的。
关于取值的计算,没有相应的公式来计算,惭愧了,基本上都是拍脑袋后,通过极限值测试后再定的。
431部分的电阻选择参考。
R4一般需要保证D1能有10mA左右的电流。
R2一般保证有1mA左右的电流,用1k-5k左右的值,阻值太大,流经的电流小了,易被干扰,阻值太小,流经的电流大了,待机损耗又浪费了。
R3一般需要配合C1一起调试。习惯性的用10k+103。R6一般采用1k左右的电阻,提供D1的电流情况下,不怎么影响Q1。
R4一般需要保证D1能有10mA左右的电流,如何理解?
如Vout=12V,则R4可以选取820Ω电阻,R4上面的电压≈12-1V(光耦)-2.5(基准)=8.5V。
极限情况下:
当电压超过12V时,431两端的电压可以很小,如2.5V以下,则光耦上会有10mA电流,初级的FB被很快拉低,PWM占空比很快变小。
当电压低于12V时,431两端的电压可以很大,接近12V,则光耦上没有电流经过,初级FB电压未被拉低,则初级PWM的占空比会增加。
这个电阻可以调节输出电压过冲,和负载突变时的输出电压变化值。
10mA为参考值,不同的电路需要调节R4的值。
往期推荐:
ST传感器——多种型号在线销售,欢迎前来询价购买!
融创全新电子社区上线啦!问答、论坛、大咖、下载多种方式任你玩!
专业的产品要有专业的人来做,山景特色MCU产品P20系列
UV-LED丨紫外线发光二极管多方位消毒杀菌应用
【融创芯城】PCB/PCBA在线定制,价格优廉,快速交货!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PCB/PCBA购买平台,项目众包、方案共享服务平台
融创芯城(www.digiic.com),专业服务小批量的采购和配单要求, 提供一站式电子元器件,PCB,PCBA购买服务; 并提供项目众包、方案共享平台、商家免费入驻、工程师交流论坛!
技术QQ群:258644475
桥堆型号不同,参数相同可以替代吗?
新科空调快速维修指南
编者从事新科空调技术服务已有数年,应广大有志从事新科空调技术服务的同志要求,现将新科公司近年的所有维修教程结合编者的维修经验编制出本手册。首先,维修员在维修时应对产品质量有足够信心,先排除所有外在因素,再根据本手册中的相关故障特征查出故障以后再动手维修。由于编排时间较紧且编者水平有限,手册中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一、家用挂壁机系列
室内电路板上的表征
电路型号
(内部版)
适用机型
故障分析
室内板发光管指示
故障原因
有六个指示故障的绿色发光二级管(摩托罗拉LSC409859P)
008电路
98、99年生产的挂机(25GW、32GW、35GW)
红灯闪,L101灯亮
1、漏氟保护
2、室内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3、制冷系统堵
红灯闪,L102灯亮
1、CPU16脚要接地
2、高、低压开关保护
红灯闪,L103灯亮
1、电源电压太低
红灯闪,L104灯亮
1、T1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红灯闪,L105灯亮
1、T2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红灯闪,L106灯亮
1、T3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2、内外机信号连接线断。
有三个指示故障的绿色发光二级管
SH-10电路
2000年及2001年生产的挂机(型号中带E、F、M)、2003年生产的32MF、
L1
L2
L3
记号说明:★-亮;О-灭
★
О
О
漏氟保护
★
★
О
T1开路
★
О
★
T2开路
О
★
★
T3开路
★
★
★
电压低保护
室内板CPU芯片
东芝TMP87C809BN
东芝电路
(发生故障时,红灯闪,按住应急开关2秒后显示故障)
近年来生产的挂壁机,其室内电机采用PG电机(2组引线)
运行灯
故障灯
定时灯
记号说明:★-亮;О-灭
★
О
О
T1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О
О
★
T2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О
★
О
漏氟保护
★
О
★
内风机故障
★
★
О
电流互感器故障
★
★
★
无同步信号
О
★
★
过电流保护
室内板CPU芯片
摩托罗拉MC90BJ1B芯片
摩托罗拉电路
2003年后生产的灵感挂壁式空调
(型号中带L)
运行灯
定时灯
故障灯
记号:●亮;×灭;★闪
●
×
★
T1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
●
★
T2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
●
★
漏氟保护
★
×
★
内风机故障
×
★
★
无同步信号
★
★
★
EEPROM故障
室内板CPU芯片
东芝TMP87C809BN
东芝电路
(发生故障时,红灯闪,按住应急开关2秒后显示故障)
新科“明净星”、
“洁净”系列挂机(KF-26GWJF、KFR-35GWJXF)
故障显示代码
故障原因
F0
通迅异常保护
F1
T1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F2
T2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F3
漏氟保护
F4
内风机故障
F5
过零检测故障
二、新科柜机系列
室内机键控板上的表征
电路型号
(内部版)
适用机型
故障分析
键控板发光管指示
故障原因
绿色发光二级管指示
009电路
新科48LW、48LWF、70LW、75LW、120LW及75LWE、120LWE柜机
红灯闪,16℃灯亮
1、漏氟保护
2、室内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3、制冷系统堵
红灯闪,17℃灯亮
1、CPU16脚要接地
2、室外机低压开关保护
3、三相机相序错保护
红灯闪,18℃灯亮
1、电源电压太低
红灯闪,19℃灯亮
1、T1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红灯闪,20℃灯亮
1、T2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红灯闪,21℃灯亮
1、T3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2、室内外机连接信号线断
3、室外机高压开关保护
VFD荧光显示,采用三菱M3850芯片
SH-15电路
(发生故障时,内机键控板上“保护”字亮)
近年来生产的荧光显示柜机(43E、50H、60XF、70LWF)
键控板设定温度低位显示
故障原因
1
T1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2
T2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3
T3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4
漏氟保护
VFD真空荧光显示
日立H8/3662
芯片
新科“明净星”、“洁净”、“灵感”系列柜机(50LWC、50LWNCX、50LWN、50LWL、50LWLF)
键控板上故障显示代码
故障原因
E1
T1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E2
T2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E3
T3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E4
漏氟保护
E5
通迅异常保护
三个绿色发光二级管指示
(智能型)
日立H8/3662
芯片
2002、2003年生产的43HF、48HF智能型
运行灯
定时灯
故障灯
记号:●亮;×灭;★闪
×
×
★
T1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
★
★
T2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
×
★
T3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
★
★
1、 漏氟保护
2、 室内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3、 制冷系统堵
三、新科家用变频空调系列
〈一〉、询问与观察
1、先观察机器故障现象,安装情况,管路系统,供电线路等,尽可能排除外界原因。
2、通过对顾客询问和对机器观察,可以了解到:
顾客反映的故障现象
观察结果
故障原因
制冷效果差
管路连接处有油污
漏氟
制冷效果差
管路系统良好,但散热不良
安装位置不对
制冷效果差
管路系统良好,且散热良好,但供电电压≤180V
存在电压限频条件
制冷效果差
管路系统良好,散热良好,且机器运转后供电正常
存在其它限频条件
机器在用电高峰时
容易出现停机
供电线路远离变电站或线路老化或线路上存在工业用电
供电线路不良
〈二〉、故障显示方法
机器出现故障后,可以通过机器自诊断功能很快判断故障出现在室内部分,还是在室外部分。
当室内故障灯点亮时,将室内拨段开关拨到“关”位置,此时通过室内显示板运行、定时、故障三个LED(亮、灭、闪组合)显示故障内容。同时有多个故障则顺序显示故障。
当故障出现在室外机时,室外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同时有相应故障指示。
〈三〉、室内故障直接判定
根据室内故障显示内容(详细内容请参考各机型维修手册),以下故障可以直接维修室内机
故障内容
常见故障原因
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异常
A、传感器不良;
B、连接器接触不良;
C、室内控制板不良
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异常
A、传感器不良;
B、连接器接触不良;
C、室内控制板不良
室内风扇电机运转异常
A、内风机不良;
B、风机驱动连接器或风速反馈连接器接触不良;
C、室内电控板不良
室内风机电源同步故障
A、室内电控板不良
〈四〉、室外故障直接判定
根据室内故障显示内容(详细内容请参考各机型维修手册),以下故障可以直接维修室外机
故障内容
常见故障原因
IPM模块电流或温度保护
A、系统问题:①室外风机不运转;②系统堵塞;③压缩机不良
B、电控问题:①十芯线束接触不良;②IPM模块不良;③室外控制板不良
C、供电系统或主回路接插件接触不良使VPN电压突然跌落
驱动异常
(直流变频机特有)
A、十芯线束接触不良;B、IPM模块不良;C、室外控制板不良
室外传感器异常
A、传感器不良;B、连接器接触不良;C、室外控制板不良
电流或电压互感器故障
A、室外控制板不良
压缩机壳顶保护
A、系统缺氟或堵塞;B、传感器不良;C、连接器接触不良
〈五〉、IPM模块板与室外控制板之间的故障区分
当机器出现IPM模块保护或驱动异常故障时,根据以下经验判定故障出现在IPM模块板或室外控制板:
1、交流或直流变频机若每次启动均出现IPM模块保护,故障一般是由于IPM模块板不良,其次是压缩机不良;
2、交流或直流变频机无规律出现IPM模块保护,故障一般是由于十芯线束连接器接触不良,其次供电主回路连接器接触不良,再次是IPM模块板不良,最后是系统不良;
3、交流或直流变频机出现IPM模块保护,故障在室外控制板的情况较少,但若室外控制板芯片为插件安装形式,则例外;
4、直流变频机若每次启动均出现驱动异常故障,故障一般是由于室外控制板不良,其次是IPM模块板不良,再次是压缩机不良;
5、直流变频机无规律出现驱动异常故障,故障一般是由于十芯线束连接器接触不良,其次是室外控制板不良,再次是IPM模块板不良,最后可判定压缩机不良;
〈六〉、通讯故障维修
1.机器每次开机均出现通讯故障,请参考以下方法快速判定故障在室内机或室外机:
用万用表测量零线(蓝色)与通讯线(橙色)之间的直流电压,正常为周期性地7V-21V上下波动,稳定时在14V左右。根据常见故障维修经验,可得到下列结论:
(1)若电压低于14V,更换室内板;
(2)若电压高于14V,拆开室外机,参考下列步骤维修;
a.控制板指示灯亮,插紧通讯线,更换室外板
b.控制板指示灯不亮,测量模块P、N两端电压,若电压小于100V,请先检查整流桥、电抗器等供电主回路;若电压正常,插紧IPM模块板与室外控制板之间连接的十芯线束;最后可更换IPM模块板;
2.机器无规律出现通讯故障(此故障现象较少出现),参考下列步骤维修:
(1)将控制板上的保险丝压紧
(2)插紧IPM模块板与室外控制板之间连接的十芯线束
(3)检查整流桥、电抗器等相关主回路接插件
〈七〉、机器出现非正常保护(无故障显示)的维修
根据故障现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冷机状态下开机,制热设定温度最高和制冷设定温度最低,但机器始终不能启动运行,无故障指示
参考维修方法:
(1)如果天气温度在30℃以下,可以打开室外机,直接更换压缩机排气口温度传感器;
(2)如果天气温度在30℃以上,请先打开室外机,依次测量压缩机排气口温度传感器,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和室外盘管温度传感器电阻阻值,更换阻值偏差较大的传感器;若以上传感器阻值无异常,请再打开室内机,直接更换室内温度传感器;
2.冷机状态下开机,制冷设定温度最低,但机器始终不能启动运行,无故障指示;当制热设定温度最高时,机器可以正常运行
参考维修方法:
请先打开室内机,依次测量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和室内盘管温度传感器电阻阻值,更换阻值偏差较大的传感器;若以上传感器阻值无异常,直接更换室内控制板;
3.冷机状态下开机,设定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相差大于4℃以上,但机器始终低频运行,制冷或制热效果差,无故障指示;
参考维修方法:
(1)机器运行后,监测运行电压,若输入电压在200V以下,机器已限频运行,请参考各机型维修手册,根据运行电流和天气温度可以估算机器当前频率;若机器运行频率与参考手册数据相差较大,或输入电压在200V以上,请参考下一步检测方法;
(2)请先打开室外机,参考各机型维修手册,依次测量压缩机排气口温度传感器,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和室外盘管温度传感器电阻阻值,更换阻值偏差较大的传感器;若以上传感器阻值无异常,请再打开室内机,直接更换室内温度传感器;
4.冷机状态下开机,机器高频运行较短时间,然后一直维持低频运行,制冷或制热效果差,无故障指示。参考维修方法:
(1)监测运行电压,若输入电压在200V以下,机器已限频运行,请参考各机型维修手册,根据运行电流和天气温度可以估算机器当前频率;若机器运行频率与参考手册数据相差较大,或运行电压稳定在200V以上,请参考下一步检测方法;
(2)请先打开室内机,检查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探头位置是否正确;依次测量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和室内盘管温度传感器电阻阻值,更换阻值偏差较大的传感器;
(3)打开室外机,依次测量压缩机排气口温度传感器,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和室外盘管温度传感器电阻阻值,更换阻值偏差较大的传感器;
4.冷机状态下开机,机器运行较短时间,然后维持较长时间停机状态,无故障指示;
(1)监测系统压力,,若所测系统压力与各机型维修手册数据相差较大,请捡漏、排气、加氟;否则,请参考下一步检测方法;
(2)打开室外机,参考各机型维修手册,依次测量压缩机排气口温度传感器,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和室外盘管温度传感器电阻阻值,更换阻值偏差较大的传感器;
〈八〉、部分故障应急处理办法
当用户电网电压较低或不稳时,若用户反映强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取消电压检测功能:
将室外控制板D203,D204剪掉,再在D204位置上焊接12K~15K的电阻。
〈九〉、早期两种机型部分故障的特殊处理
1.KFR-32GW/BP(1999年生产)
(1)室内风机故障
维修方法:桥堆用4个同型号整流管(如1N4007)代替,R117改为10K
(2)电压过低或过高保护
维修方法:将室外控制板D203,D204剪掉,再在D204位置上焊接12K~15K的电阻。
2.KFR-32GW/BM(2000年生产)
(1)室内风机故障
维修方法:在室内控制板C308两端并上2K电阻
(2)电压过低或过高保护
维修方法:将室外控制板D203,D204剪掉,再在D204位置上焊接12K~15K的电阻。
〈十〉各型号变频空调故障代码表
机型
故障显示指示
故障分析(室内灯板发光管组合指示)
运行灯
定时灯
故障灯
记号注明:●闪;×灭;★亮
KFR-32GW/BMF
出现故障时,内机红灯闪,整机电源不能断开,将室内机的拨动开关拨到“关”的位置,室内灯板即转为故障自诊断显示。每一个故障显示5秒,每显示完一个故障,蜂鸣器响一声。蜂鸣器响三声则故障已全部输出。
●
×
×
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T1异常
×
●
×
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T2异常
×
×
●
压缩机温度传感器异常
●
×
●
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异常
×
●
●
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异常
●
●
●
电流互感器异常
★
×
×
信号通讯异常,电源不能加到室外机(内外机通迅异常,内外板坏)
×
★
×
IPM模块保护(电流、温度)
×
×
★
电流峰值关断
★
×
★
电流控制异常(压缩机停机)
×
★
★
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制冷系通堵或外风机不工作)
★
★
★
室内风扇电机运转异常
★
●
●
四通阀切换异常
★
●
★
AC输入异常
●
★
●
漏氟保护
机型
故障显示指示
故障分析(室内灯板发光管组合指示)
运行灯
定时灯
故障灯
记号注明:●闪;×灭;★亮
①KFR-32GW/ABP;
②2002年10月前生产的KFR-27GW/BM
出现故障时,内机红灯闪,整机电源不能断开,将室内机的拨动开关拨到“关”的位置,室内灯板即转为故障自诊断显示。每一个故障显示5秒,每显示完一个故障,蜂鸣器响一声。蜂鸣器响三声则故障已全部输出。
●
×
×
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T1异常
×
●
×
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T2异常
★
★
★
室内风扇电机运转异常
★
×
×
信号通讯异常,电源不能加到室外机(内外机通迅异常,内外板坏)
×
★
×
IPM模块保护(电流、温度)
×
×
★
室内风机电源同步故障
●
★
×
机型故障
●
★
★
电压互感器故障
●
●
×
室外传感器故障
●
●
★
压缩机驱动异常(线束接触不良)
×
×
●
压缩机温度传感器异常
●
×
●
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异常
×
●
●
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异常
★
●
★
AC输入异常
★
★
●
待机状态
●
★
★
电压互感器故障
×
×
×
正常工作
2002年10月后生产的KFR-27GW/BM
(区别在于:新机型的27BM室内外板上加了一个“B”字)
出现故障时,室外电路板上的绿色指示灯LED4先灭1秒,亮2秒,然后以2HZ闪烁N次,循环执行。LED4灯闪烁次数代表不同故障内容
LED4灯闪烁次数N
故障内容
1
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异常
2
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异常
3
压缩机温度传感器异常
5
电压互感器故障
7
信号通讯异常,电源不能加到室外机(内外机通迅异常,内外板坏)
9
压缩机驱动异常(线束接触不良)
11
电流峰值关断
12
AC输入异常
13
IPM模块保护(电流、温度)
四、新科商用空调系列
1、自检故障指示
机器类别
故障显示方法
故障说明
十匹柜机
室外电路板上红灯亮
室内显示板上温度灯闪
T1、T2、T3探头坏或接触不良
3P、5P、10P风管机
键控板上显示故障代码
故障说明
E1
室内回风温度传感器T1短路或开路
E2
室内蒸发器温度传感器T2短路或开路
E3
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T3短路或开路
E4
室外冷凝器温度传感器T4短路或开路
E5
制冷剂泄漏保护
E6
通迅故障
E7
相序错
E8
低压保护
E9
高压保护
2P、3P、5P吸顶机
室内机面板上发光管显示代码
故障说明
红色灯
黄色灯
绿色灯
闪
灭
灭
室内温度传感器故障
闪
闪
灭
室内盘管温度传感器故障
闪
闪
闪
提水泵系统故障
亮
亮
灭
室外盘管温度传感器故障(高压)
亮
灭
灭
低压保护
灭
闪
灭
防冷风运行
灭
灭
闪
除霜运行
灭
闪
闪
制冷剂泄漏保护
闪
灭
闪
相序错保护
小中空 HLRD12/B
主机控制板上显示故障
故障内容
0
环境温度传感器T1故障
1
定速系统盘管温度传感器T2故障
2
变频系统盘管温度传感器T3故障
3
出水温度传感器T5故障
4
回水温度传感器T6故障
5
变拼压缩机排气温度传感器T4故障
6
变频系统换向阀故障
7
定频系统换向阀故障
8
定速系统低压保护(预留)
(换热器不良或低压开关坏)
9
水系统故障(水管堵或水泵坏)
10
变频系统排气温度过高保护
(漏氟或制冷系统堵)
11
变频系统AC欠压保护(输入电压低)
12
变频系统功率模块保护(IPM不良、压缩机不良、室外机热交换器堵塞)
13
变频系统过电流保护(IPM不良、压缩机不良、室外机热交换器堵塞)
14
通迅故障(通迅线断或控制板不良)
15
EEPROM故障(自恢复)
16
出水温度过高保护(自恢复)
17
出水温度过低保护(自恢复)
18
电加热高温保护
小中空 HLRD12
0
环境温度传感器T1故障
1
2P盘管温度传感器T2故障
2
3P盘管温度传感器T3故障
3
出水温度传感器T4故障
4
回水温度传感器T5故障
7
2P系统低压保护(预留)
(换热器不良或低压开关坏)
8
3P系统低压保护(预留)
(换热器不良或低压开关坏)
9
水系统故障(水管堵或水泵坏)
HLR20及HLR28
0
环境温度传感器T1故障
1
左盘管温度传感器T2故障
2
右盘管温度传感器T3故障
3
出水温度传感器T4故障
4
回水温度传感器T5故障
7
左系统低压保护(换热器不良或低压开关坏)
8
右系统低压保护(换热器不良或低压开关坏)
9
水系统故障(水管堵或水泵坏)
A
三相电源缺相
B
三相电源错相
F
通迅故障(通迅线断或控制板不良)
HLR10及HLR13
上电首次开机,液晶显示故障0
三相电源缺相
上电首次开机,液晶显示故障1
三相电源错相
运行中出现2
高压保护(清洗换热器,改良换热)
运行中出现3
低压保护(换热器不良或低压开关坏)
运行中出现4
水泵过载保护(水管堵)
运行中出现5
换向阀故障
运行中出现6
环境温度传感器T1开路或短路
运行中出现7
T2除霜温度传感器开路或短路
运行中出现8
T3制冷剂温度传感器开路或短路
运行中出现9
T4吸气管温度传感器开路或短路
运行中出现A
T5出水温度传感器开路或短路
运行中出现B
T6回水温度传感器开路或短路
运行中出现C
流量不足(查水泵或水系统是否堵塞)
运行中出现D
排气温度过高保护(漏氟、换风机、清洗换热器)
HLR35
上电首次开机,液晶显示故障0
三相电源缺相
上电首次开机,液晶显示故障1
三相电源错相
运行中出现2
高压保护(清洗换热器,改良换热)
运行中出现3
低压保护(换热器不良或低压开关坏)
运行中出现4
水泵过载保护(水管堵)
运行中出现5
换向阀故障
运行中出现6
环境温度传感器T1开路或短路
运行中出现7
T2盘管温度传感器开路或短路
运行中出现8
T3排气管温度传感器开路或短路
运行中出现9
T4出水温度传感器开路或短路
运行中出现A
T5回水温度传感器开路或短路
运行中出现C
流量不足(查水泵或水系统是否堵塞)
运行中出现F
通迅故障(通迅线断或控制板不良)
1、 关于吸顶机漏水维修的几点看法:
①首先检查冷凝水管是否有足够斜度,室内机出水口处必须增加“n”形弯。
②冷凝水管保温层是否够厚,水管接头是否粘牢。
③对于开机马上出现“三盏灯同时闪”的故障,应检查制冷系统是否缺氟,提水泵是否卡死不工作。
2、 对于风管机维修的几点建议:
附1:新科家用定频空调温度探头阻值表(涵盖挂壁机和柜机系列)
温度
(℃)
-10
-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阻值
(KΩ)
56
43
33
25
20
16
12
10
8
6.5
5.3
4.3
3.6
3
附2:KFR-32GW/ABP变频空调各温度探头阻值表
温度/阻值(KΩ)
探头名称
-10℃
-5℃
0℃
10℃
25℃
30℃
40℃
50℃
室内环境温度探头T1
27.94
21.35
16.44
9.99
5.00
4.02
2.66
1.79
室内盘管温度探头T2
315.3
242.7
188.1
115.6
58.3
46.98
31.03
20.92
室外盘管温度探头T3
室外环境温度探头T4
23.95
18.88
15.00
9.68
5.29
4.37
3.04
2.16
压缩机排气温度传感器T5
313.4
241.1
186.9
114.8
57.94
46.68
30.88
20.79
附3:制冷系统制冷状态时故障快速判断表
空调
正常时
制冷剂
不足
毛细管堵
制冷剂漏光
制冷
条件差
制冷剂
过多
系统
有空气
压机阀片击穿
30℃低压压力
0.5MPa
低于
正常压力
低于正常压力
基本无压力
高于正常压力
高于正常压力
高于正常压力
高于正常压力
停机平衡压力
0.9MPa
等于
饱和压力
等于饱和压力
基本无压力
等于饱和压力
高于饱和压力
高于饱和压力
高于饱和压力
压缩机声音
正常
较轻
略轻于正常
轻
较响
较响
较响
较轻
吸气管温度
较凉,结露
不结露
不结露,温
温
温
结霜过多
温,结霜少
温,甚至热
冷凝出风温度
热;55℃左右
热,低于正常
温,低于正常
温
烫,超过正常
超过正常
烫,超过正常
温
排气管温度
80℃左右
95℃
80℃
50℃~60℃
>100℃
95℃
95℃
90℃左右
压缩机
吸气管凉,排气管热
温升高
温升高
热,烫手
热,烫
温度低,结霜过多
热,烫
时间长了温升高
蒸发器温度
冷,比环温低15℃
*部出现露
*部结露
温热
冷,不结露
结露过多
有些冷,结霜少
温热
过滤器温度
比环温高2~5℃
出口处结霜
出口处结霜
温热
热
温热
温
温
毛细管
常温
凉,会结霜
结霜
温
温热
常温
温
温
工作电流
正常
低于正常值
低于正常值
压缩机空载电流
高于正常值
高于正常值
高于正常值
低于正常值
附4:新科空调各主要机型配管尺寸(供各单位预埋管道时参考)
机型
螺纹
直径
机型
螺纹
直径
机型
螺纹
直径
22GWM
公制
6/10
30GW
英制
6.35/9.52
43LWHF
英制
6.35/12.7
22GWH
英制
6.35/9.52
32GWH
英制
6.35/9.52
48LWHF
英制
6.35/12.7
23GWH
英制
6.35/9.52
32GWMF
英制
6.35/9.52
48HF智能
英制
6.35/12.7
23GWHA
英制
6.35/9.52
32GWH/BP
英制
6.35/9.52
50LWHF
公制
6/12
23GW
英制
6.35/9.52
32ABP
公制
6/10
50LWNXF
英制
6.35/12.7
25GWE
公制
6/10
33GWHF
英制
6.35/9.52
50LWC
英制
6.35/12.7
25GW镜面
英制
6.35/9.52
33GWH
英制
6.35/9.52
50LWN
英制
6.35/12.7
25GWMA
公制
6/10
35GWH
英制
6.35/12.7
50LWLCX
英制
6.35/12.7
25GWHF
英制
6.35/9.52
35GWHF
英制
6.35/12.7
50LWNCX
英制
6.35/12.7
25GWHA
英制
6.35/9.52
35GWNXF
英制
6.35/12.7
50LWBPF
英制
7.94/12.7
25GWLF
英制
6.35/9.52
35GWJXF
英制
6.35/12.7
60LWF
公制
8/16
26GWNF
英制
6.35/9.52
35GW/BM
英制
6.35/12.7
70LW
英制
7.94/15.88
26GWJF
英制
6.35/9.52
35GWL
英制
6.35/12.7
70LWF
英制
7.94/15.88
26GWH/BP
英制
6.35/9.52
35GWLY
英制
6.35/12.7
75LWE/3
公制
10/16
27GW/BM
英制
6.35/9.52
50GW
公制
6/12
120LWE
公制
10/19
28GWX/BM
英制
6.35/9.52
43LWEF
公制
6/12
120LWH
英制
9.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