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分光光度计型号(分光光度计型号及生产厂家)

2024-03-31 15:41:50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分光光度计型号区别
  2. 分光光度计型号以及生产商
  3. 分光光度计型号723N怎么读数
  4. 分光光度计型号75
  5. 分光光度计型号划分划分标准
  6. 分光光度计型号怎么看
  7. 分光光度计型号和优势

分光光度计型号区别

721经典老型号,便宜耐用722721数显升级723比722增加扫描功能721比较老了现在有改进721E性能比较稳定722有些参数稍微精确点比如光谱带宽比721窄前两款调波长都是指针723调动波长是数字显示还有可见光范围大了一点751型分光光度计因其采用了两个光源即一个钨灯一个氢弧灯,两个光电管,即一个蓝敏及一个红敏光电管,它具有波长范围宽、灵敏度高、能量范围宽、强度大等特点。它可适用于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被广泛应用于各实验领域上海精科721,722,723划分是721指针式,T和A是通过表盘刻度722数显。723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连电脑,波长/时间扫描功能,有应用软件。有些厂家721和722外观上根本看不出来有啥区别,当然硬件和软件上是有区别。

分光光度计型号以及生产商

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是棱镜做分光元件,波长范围小,波长精度较低,微安表读数的最普通的实验室光谱分析仪器。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光栅做分光元件,波长精度较高,数码读数,属中档型。723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采用光栅做分光元件,波长精度高、cpu处理数据、自动打印等,属高档型。751型分光光度计属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现在有改进的721E性能比较稳定

722有些参数稍微精确点比如光谱带宽比721窄

前两款调波长都是指针的

723的调动波长是数字显示的还有可见光范围大了一点

751型分光光度计因其采用了两个光源即一个钨灯一个氢弧灯,两个光电管,即一个蓝敏及一个红敏光电管,它具有波长范围宽、灵敏度高、能量范围宽、强度大等特点。它可适用于紫外、可见、近红外的吸收光谱,被广泛应用于各实验领域

上海精科的721,722,723的划分是

721指针式,T和A是通过表盘刻度的

722数显的。

723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连电脑,波长/时间扫描功能,有应用软件。

分光光度计型号723N怎么读数

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分光光度法测量的分析仪器。定义: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所特有的吸收光谱来鉴别物质或测定其含量的分析检测技术.特点:灵敏,精确,快速和简便,在复杂组分系统中,不需要分离,即能检测出其中所含的极少量物质.应用:生物化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广泛用于糖,蛋白质,核酸,酶等的快速定量检测.物质的吸收光谱:当光线通过某种物质的溶液时,透过的光的强度减弱.因为有一部分光在溶液的表面反射或分散,一部分光被组成此溶液的物质所吸收,只有一部分光可透过溶液.入射光=反射光+分散光+吸收光+透过光如果我们用蒸馏水(或组成此溶液的溶剂)作为"空白"去校正反射,分散等因素造成的入射光的损失,则:入射光=吸收光十透过光物质吸光度(a)与透射比(t)的关系设i0为经过空白校正后入射光的强度;i为透过光的强度.根据实验得知i=i0?10-εcl式中,c表示吸收物质的摩尔浓度;l表示吸收物质的光径,用cm表示;ε表示吸收物质的摩尔消光系数,它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特性,不同物质的ε数值不同.所以i/i0=10-εcl令t(透射比)=i/i0t=10-εcl若以t对吸收物质的浓度作图,则得图1-5-2中的曲线.由上式可得1g(1/t)=εcllg(l/t)为物质的吸光度(a)a=1g(1/t)lambert-beer定律(e=εcl)上式说明了物质的吸光度与吸收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成正比,这就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lambert-beer(朗伯-比耳)定律.

分光光度计型号75

我们最常使用的分光光度计是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有什么区别?

  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区别是测定波长范围不同,一般可见光波长范围是400~1000nm,紫外光波长范围是200~400nm。

所谓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也就是说这个仪器可以通过更换光源形成紫外和可见的光区,能够测定吸收峰在紫外和可见光部分的化合物。一般测定波长在200~1000nm。

2分光光度计的关键参数有哪些?

  选择可见和紫外可见的分光光度计所关注的最关键的指标有三点:一是波长范围,二是波长准确度,三是杂散光参数。波长范围的选择是由用户实验需要所定,波长范围越宽的价格越贵;波长准确度及杂散光参数的数值越低,表示性能越好。

3常见的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型号有哪些?

  可见分光光度计常见的有721系列,722系列和723系列。

721系列可见分光光度计有721/721-100型,测定波长为360-800nm,分为分指针和数显式两种方式的显示器。其中721-100型相对于721是型将测试样品室加宽,可用10cm的比色皿,为糖厂专用检测仪器。

722系列可见分光光度计有722/722S/722N型,测定波长为330-1000nm/325-1000nm。722型波长是330-1000nm,722S与722N的波长范围325-1000nm,其中722N是自动调节波长。

723系列可见分光光度计有723/723N/723PC/723PCS型四种,测定波长为320-1000nm,其中723是手动调整波长,723N是自动调波长,723PC配有扫描软件,723PCS带有扫描软件和打印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最常见的是UV752/UV752N,波长范围是195nm-1020nm。二者主要区别是UV752N可以选配打印机将数据输出,其中在杂散光参数,光谱带宽等方面还有细微的差别。

(来源:互联网综合整理)

(图片来源:Pixabay)

上周看点

干货丨液相图谱问题及解决方法整理

北斗加5G,强强联合打造“上帝视角”!

发改委通知各地报送CCUS项目百万吨级的商业化拐点将至?

7月新规来袭!影响你我,关注一下!

3486万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采购计量标准仪器设备

   ←

   ←

   ←

   ←

☆动动手,就能给小仪一颗小星星哦~

一闪一闪亮晶晶

分享和点赞,不点一个吗

分光光度计型号划分划分标准

部分检测实验服务项目:

材料:物理性能、化学分析、生物实验

半成品、成品的可靠性测试

配方分析、配方还原

失效分析

产品认证

分光光度法是指应用分光光度计的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准确、快速及选择性好等特点。

通常所测样品溶液浓度下限可达10-6~10-5mol/L,适用于测定食品中的微量组分(如肉制品中的亚硫酸盐、糖果中的二氧化硫等)。

一、原理

1.1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当光束照射到物质上时,光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反射、散射、吸收或透射。若被照射的是均匀溶液,光的散射可以忽略。1.1.1溶液颜色的产生当一束白光通过某一有色溶液时,一些波长的光被溶液吸收,另一些波长的光则透过溶液。透射光或反射光刺激人眼使人感到颜色的存在。人把自身能感觉到的光定义为可见光。在可见光区,不同波长的光呈现不同的颜色,因此溶液的颜色由透射光的波长所决定。透射光与吸收光可组成白光,故称这两种光互为补色光,两种颜色互为补色。

1.1.2光吸收的本质当一束光照射到某物质或其溶液时,组成该物质的分子、原子或离子与光子发生“碰撞”,光子的能量就转移到分子、原子或离子上,是这些粒子由最低能态(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激发态),这个作用称为物质对光的吸收。被激发的粒子约在10-8s后回到基态,并以热或荧光等形式释放出能量。分子、原子或离子具有不连续的量子化能级,仅当照射光光子的能量hυ,与被照射物质粒子的基态和激发态能量之差相当时,才能发生吸收。不同物质微粒由于结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量子化能级,其基态和激发态能量差也不相同。所以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1.1.3吸收曲线吸收曲线,也称为吸收光谱,描述了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将不同波长的光透过某一固定浓度和厚度的有色溶液,测量每一波长下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即吸光度),然后以波长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绘制的曲线即为吸收曲线。不同浓度的同一物质,在吸收峰附近的吸光度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大,但最大吸收波长不变。若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则灵敏度最高。因此,吸收曲线是分光光度法中选择测定波长的重要依据。

1.2 光吸收基本定律即朗伯-比尔定律: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液层厚度为b的有色溶液时,溶质吸收了光能,光的强度就要减弱。溶液的浓度越大,通过的液层厚度越大,入射光越强,则光被吸收的越多,光强度的减弱也越显著。该定律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各类吸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是由实验观察得到的,不仅适用于溶液,也适用于其他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A=lg(I/I0)=εbcA-吸光度;I0-入射光强度,cd;I-透射光强度,cd;ε-吸光系数,L/(mol˙cm);b-液层厚度(光程长度),cm;c-有色溶液的浓度,mol/L。其物理意义为: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单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式中ε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和溶剂的情况下的一个特征常数,数值上等于浓度为1mol/L的吸光物质在1cm光程中的吸光度。ε是吸光物质吸光能力的量度,ε值越大,方法的灵敏度越高。由实验结果计算ε时,常以被测物质的总浓度代替吸光物质的浓度,实际上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在多组分体系中,如果各种吸光物质之间没有相互作用,体系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吸光度之和,即吸光度具有加和性。透光度T是透射光强度I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即:T=I/I0因此:A=lg(1/T)

二、主要部件尽管光度计种类型号繁多,但它们都是由相同的基本部件组成的,包括光源、单色器、吸收池和检测系统。

2.1 光源在测量吸光度时,要求光源发出所需波长范围内的连续光谱,要具有足够的光强度,并在一定时间内能保持稳定。在可见光区测量时,通常使用钨丝灯作为光源。钨丝加热到白炽状态时会发出波长在320~2500nm之间的连续光谱。钨丝灯工作温度一般为2600~2870K,熔点为3680K。钨丝灯的温度决定于电源电压,电源电压的微小波动会引起钨灯光强度的很大变化,因此必须使用稳压电源。在紫外区测量时,常采用氢灯或氘灯产生波长在180~375nm之间的连续光谱作为光源。其理想光源应具有覆盖整个紫外可见光区的连续辐射,强度应比较高,且随波长变化能量变化不大,但在实际上难以实现。氘灯辐射强度比氢灯高2~3倍,寿命也比较长。氙灯的强度一般高于氢灯,但欠稳定,波长范围180~1000nm,常用作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激发光源。

2.2 单色器单色器是将光源发射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的装置。一般由5部分组成:入光狭缝、准光气(一般由透镜或凹面反光镜使入射光成为平行光束)、色散器、投影器(一般由一个透镜或凹面镜将分光后的单色光投影至出光狭缝)、出光狭缝。色散器是单色器的核心部分,常用的色散元件是棱镜或光栅。棱镜由玻璃或石英制成,玻璃棱镜色散能力强,但吸收紫外光,只能用于350-820nm波长的分析测定,在紫外区必须用石英棱镜。光栅的特点是:色散均匀,呈线性,光度测量便于自动化,工作波段广。

2.3 吸收池也称为比色皿,是盛放样品溶液的容器,具有两个互相平行、透光且具有精确厚度的平面。玻璃吸收池光程长度一般为1cm,也有0.1-10cm的。由于吸收池厚度存在一定误差,其材质对光不是完全透明,在做定量分析时,对吸收池应做配套性试验,试验后标记出放置方向。紫外光区数值不跳为石英。

2.4 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器和记录显示装置。检测器是一种光电转换设备,将光强度转变为电信号显示出来。常用的检测器有光电池、光电倍增管和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等。光电池的光电流较大,不用放大,用于初级的分光光度计上,疲劳效应严重。光电倍增管利用二次电子发射来放大光电流,放大倍数可高达108倍,应用最为广泛。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由于全部波长同时被检测,扫描速度快,可在0.1s内完成对190-800nm波长范围的扫描。记录显示装置包括放大器和结果显示装置。70年代采用数字读出装置。现代在主机中装备有微处理机或外接微型计算机,控制仪器操作和处理测量数据,装有屏幕显示、打印机和绘图仪等。

三、测量条件的选择3.1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进行比色分析或光度分析时,首先要把待测组分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然后进行比色或光度测定。将待测组分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的反应叫显色反应,与待测组分形成有色化合物的试剂称为显色剂。

3.1.1显色反应的选择显色反应分两类,即络合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是最主要的显色反应。选用的原则是:3.1.1.1选择灵敏的显色反应。摩尔吸光系数ε的大小是显色反应灵敏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应当选择生成的有色物质的ε较大的显色反应。一般来说,当ε为104-105时,可认为该反应灵敏度较高。3.1.1.2尽可能选择选择性好的显色剂。即显色剂仅与一个组分或少数几个组分发生显色反应。3.1.1.3显色剂在测定波长处无明显吸收。通常把两种有色物质最大吸收波长之差称为对比度,一般要求显色剂与有色化合物的对比度在60nm以上。3.1.1.4反应生成的有色化合物组成恒定,化学性质稳定。

3.1.2显色条件的选择吸光光度法测定的是显色反应达到平衡后溶液的吸光度,因此要得到准确的结果,必须从研究平衡着手,了解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控制适当的条件,使显色反应完全和稳定。3.1.2.1 根据溶液平衡原理,有色络合物的稳定常数越大,显色剂过量越多,越有利于待测组分形成有色络合物。但是过量显色剂的加入有时会引起副反应,对测定反而不利。3.1.2.2酸度对显色反应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种金属离子与某种显色剂反应的适宜酸度范围是通过实验来确定的。确定的方法是固定待测组分及显色剂的浓度,改变溶液pH值,测定其吸光度,作出吸光度-pH值关系曲线,选择曲线平坦部分对应的pH值作为测定条件。3.1.2.3 显色反应一般在室温下进行,有的反应需要加热,以加速显色反应,使之进行完全。3.1.2.4大多数显色反应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其长短与温度的高低有关,也会受到空气的氧化或发生光化学反应使眼色颜色减弱。因此必须通过实验作出在一定温度下的吸光度-时间关系曲线,得到适宜的显色时间。

3.1.3干扰的消除3.1.3.1 干扰的类型光度分析中,共存离子如本身有颜色,或与显色剂作用生成有色化合物,都将干扰测定。a.干扰离子本身有颜色b.干扰离子本身无颜色,但能与显色剂反应生成稳定的配合物。若生成的配合物有色则直接干扰测定,若生成的配合物无色,也降低了显色剂的浓度,影响被测离子与显色剂的反应,而产生误差。c.干扰离子与被测离子反应生成配合物或沉淀,影响被测离子的测定。3.1.3.2 消除干扰的方法a.控制溶液酸度。b.加入掩蔽剂与干扰离子形成更稳定的化合物,使干扰离子不再产生干扰。c.里用参比溶液消除某些有色干扰离子的影响。d.选择适当的工作波长以消除干扰。e.采用适当的分离方法。

3.2吸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

3.2.1入射光波长的选择应根据吸收光谱曲线,选择溶液具有最大吸收时的波长作为入射光的波长。如显色剂与钴络合物在420nm波长处均有最大吸收峰。如用此波长测定钴,则未反应的显色剂会造成干扰而降低测定的准确度。因此必须选择在500nm波长处测定,在此波长下显色剂不发生吸收。而钴络合物则有一吸收平台。

3.2.2参比溶液的选择3.2.2.1 如果仅待测物与显色剂的反应产物有吸收,可用纯溶剂作参比溶液。3.2.2.2 如果显色剂或其他试剂略有吸收,应用空白溶液(不加试样的溶液)作参比溶液。3.2.2.3 如试样中其他组分有吸收,但不与显色剂反应,则当显色剂无吸收时,可用试样溶液作参比溶液,当显色剂略有吸收时,可在试液中加入适当掩蔽剂将待测组分掩蔽后再加显色剂,以此溶液作参比溶液。

3.2.3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实践证明,吸光度在0.2-0.5内时,测量的相对误差最小。可用两种方法来调整被测溶液的吸光度:3.2.3.1控制被测溶液的浓度。如改变取样量,改变溶液的浓缩倍数或稀释倍数。3.2.3.2选择不同的比色皿。吸光度小的溶液要用光程长的比色皿,吸光度大的溶液要用光程短的比色皿。四、应用

4.1应用领域

4.1.1高含量组分测定-示差法当待测组分含量较高时,测得的吸光度值常常偏离朗伯-比尔定律。即使不发生偏离,也因为通常采用纯溶剂作参比溶液(普通光度法),使测得的吸光度太高,超出适宜的读数范围而引入较大的误差。采用示差法就能克服这一缺点。但应用示差法时,要求仪器光源有足够的发射强度或能增大光电流放大倍数,以便能调节参比溶液透光度为100%。这就要求仪器单色器质量高,电光学系统稳定性好。

4.1.2多组分分析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常常可能在同一试样溶液中不进行分离而测定一个以上组分。假定溶液中同时存在两种组分x和y,其吸收光谱一般有重叠和不重叠两种情况。不重叠的测定组分相互不产生干扰。若吸收光谱重叠,在波长为λ1和λ2时分别测定吸光度A1和A2,由吸光度值的加和性得到联立方程,通过解联立方程求得各浓度值。

4.2定量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的定量依据是光吸收定律,但具体操作方法却有多种

4.2.1标准曲线法即工作曲线法,适用于大量重复的样品分析,是工厂控制分析中应用最多的方法。根据光吸收定律,对于一种有色化合物,ε是一个定值,若把光程L也固定,那么吸光度A就和溶液的浓度c成正比,也就是说吸光度A和浓度c呈线性关系。配制一系列适当浓度的标准溶液,显色后分别测定其吸光度,把吸光度A对浓度c作图,即得工作曲线。

4.2.2直接比较法

直接比较法其实质也是工作曲线法,是一种简化的工作曲线法。配一个已知被测组分浓度为cs的标样,测其吸光度为As,在同样条件下再测未知样品的吸光度为Ax,通过计算可求出未知样品的浓度cx。As=εcsLAx=εcxL由于溶液性质相同,比色皿厚度一样,所以As/Ax=cs/cx式中:cs-已知被测组分的浓度,mol/L;cx-未知样品的浓度,mol/L;As-已知被测组分的吸光度;Ax-未知样品的吸光度。直接比较法简化了绘制工作曲线的步骤,适用于个别样品的测定。操作时应注意配制标样的浓度要接近被测样品的浓度,这样能减少测量误差。

4.2.3标准加入法标准加入法是工作曲线的一种特殊应用。选择适当的显色条件,先测定浓度为cx的未知样品吸光度为Ax,再向未知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样,配置成浓度为cx+Δc1、cx+Δc2……一系列样品,分别显色后再测定吸光度为A1、A2……最后在坐标纸上绘图,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以浓度c为横坐标,分别画出Δc1、Δc2所对应的A1、A2等各点,连成直线后延长,与横轴的交点cx也就是未知样品的浓度cs。应用标准加入法时要注意,加入的标样浓度要适当,使画出的曲线保持适当角度,浓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带来测量误差。这种方法操作比较麻烦,不适于作系列样品分析,但它适用于组成比较复杂,干扰因素较多而又不太清楚的样品,因为它能消除背景的影响。

4.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中的注意点4.3.1保护光源光源灯有一定的寿命,仪器不工作时不要开灯,若工作间歇时间短,可不关灯。一旦停机,则要待灯冷却后再重新启动,并预热15min。灯泡发黑或亮度明显减弱或不稳定时,就及时更换。经经紫外光照射后形成结痕可用无水乙醇去除。

4.3.2保证合适的工作环境温度和湿度是影响仪器性能的重要因素。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引起机械部件的锈蚀,使金属镜面的光洁度下降,引起仪器机械部分的误差或性能下降。造成光栅、反射镜、聚焦镜等光学部件的铝膜锈蚀,产生光能不足、杂散光、噪声等。甚至使仪器停止工作,从而影响仪器寿命。维护保养时应定期加以校正温度和湿度。实验室,特别是地处南方地区的实验室,应具备四季恒温的仪器室,配备恒温设备。环境中的尘埃和腐蚀性气体也可以影响机械系统的灵活性、降低各种限位开关、按键、光电耦合器的可靠性,也是造成光学部件铝膜锈蚀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定期清洁,保障环境和仪器内卫生条件,防尘。

4.3.3定期除尘、调校仪器使用一定时间后,内部会积累一定量的尘埃,最好由维修工程师或在工程师指导下定期开启仪器外罩对内部进行除尘工作,同时将各发热元件的散热器重新紧固,对光学盒的密封窗口进行清洁,必要时对光路进行校准,对机械部分进行清洁和必要的润滑,最后恢复原状,再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测、调校和记录。

4.3.4正确使用比色皿拿比色皿时,手指只能捏住比色皿的毛玻璃面,不要碰比色皿的透光面,以免沾污。清洗比色皿时,先用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洗净。若被比色皿被有机物沾污,可用盐酸-乙醇混合洗涤液(1:2)浸泡片刻,再用水冲洗。每次做完实验应立即洗净比色皿。比色皿外壁的水用擦镜纸或细软的吸水纸吸干,以保护透光面。测定有色溶液吸光度时,一定要用有色溶液洗比色皿内壁几次,以免改变有色溶液的浓度。在测定一系列溶液的吸光度时,通常都按由稀到浓的顺序测定,以减少测量误差。若分光光度计噪音比较大,有可能是光源灯泡使用时间超过寿命期,可更换光源灯泡。若自检时提示波长自检出错,有可能是自检过程中打开过仪器样品室的盖子,可关上仪器样品室盖子,重新自检。

检测实验、技术培训、仪器计量校准

好消息!嘉峪检测网已开通行业专栏,都是你想要的!

材料专栏http://mat.anytesting.com

汽车专栏http://auto.anytesting.com

电子电气专栏http://ee.anytesting.com

医疗器械专栏http://med.anytesting.com

医*专栏http://drug.anytesting.com

嘉峪检测网会员分享

【点击下载】实验仪器设备技术资料

http://www.anytesting.com/data/

分光光度计型号怎么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型号繁多,但它们的基本结构都相似,都是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信号显示系统五个部分组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是由光源发出连续辐射光,经单色器按波长大小色散为单色光,单色光照射到吸收池,一部分被样品溶液吸收,未被吸收的光经检测器的光电管将光强度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变化,并经信号显示系统调制放大后,显示或打印出吸光度A(或透射比T),完成测定。

一、光源

光源是提供符合要求的入射光的装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区常用的光源为钨灯,紫外光区常用的光源为氢灯或氘灯。

1.1.钨灯

钨灯是最常用的可见光光源,它可发射的波长为325~2500nm的连续光谱,其中最适宜的使用波长范围为320~1000nm,因此,也可用做近红外光源。电能将钨灯加热到白炽时,发出的光强度在各波段的分布随灯丝温度而变化。灯丝的温度取决于电源电压。电源电压的微小波动都会引起钨光强度的很大变化。因此必须使用稳压电源供电,钨灯工作电压为12V,也可以使用12V的直流电源供电。钨灯的寿命一般可达10000小时以上。

目前很多光度计采用卤钨灯代替钨灯,如7230型、754型分光光度计等。卤钨灯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1.2.氘灯

氘灯是最常用的紫外光光源。它发出的光的波长范围为190~400nm,使用波长范围一般为190~360nm,为保证发光强度的稳定,也要使用稳压电源供电。氘灯的使用寿命:国产的一般为500~800小时,进口的一般为1000小时,少数的能达到2000小时。

近年来,具有高强度和高单色性的激光已被开发用做紫外光源。已商品化的激光光源有氩离子激光器和可调谐染料激光器。

二、单色器

单色器是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成单色光,并能准确方便地“取出”所需要的某一波长的光的光学装置,它是光度计的心脏。单色器主要由狭缝、色散元件和透镜系统组成。其中色散元件是单色器的主要部件。最常用的色散元件是棱镜、光栅,或者是两者的组合。

2.1.棱镜单色器

棱镜单色器是利用不同波长的光在棱镜内折射率不同将复合光色散为单色光,这种现象称为棱镜的色散作用。常用的棱镜由玻璃或石英制成。可见光范围常采用玻璃棱镜,其色散力强,价格低廉,但是玻璃吸收紫外光,所以不宜用于紫外光区。紫外光范围常用石英作为材料,石英棱镜的工作波长范围为185~4000nm,在紫外光区有较好的分辨力,而且也适用于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光区。棱镜单色器的特点是波长越短,色散程度越好。越趋向长波,色散程度越差,所以,单色器用棱镜的分光光度计,其波长刻度在紫外光区可达到0.2nm,而在长波段,只能达到5nm。

2.2.光栅单色器

光栅实现上就是一系列等宽、等距离的平行狭缝,它是利用光的衍射与干涉作用制成的。光栅作为色散元件具有不少独特的优点,光栅单色器的分辨率比棱镜单色器的分辨率高,可精确到0.2nm,而且可用的波长范围也比棱镜单色器的范围宽。所以,目前生产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大多采用光栅作为色散元件。

三、吸收池

吸收池是用于盛装待测液并决定待测溶液透光液层厚度的器皿,又称比色皿。吸收池一般为长方体,也有圆形或其它形状的。其底及两侧为毛玻璃,另两面为光学透光面。根据光学透光面的材质,吸收池又可分为玻璃吸收池和石英吸收池两种。玻璃吸收池用于可见光区测定,石英吸收池用于紫外光区的测定。吸收池的规格以光程为标志。常用的吸收池规格有0.5cm、1.0cm、2.0cm、3.0cm、5.0cm等。

四、检测器

检测器是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测量吸光度时,并非直接测量透过吸收池的光强度,而是将光强度转换成电流进行测量,这种光电转换器件称为检测器,又叫接受器。常用的检测器有光电池、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及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等。光电池价格便宜,但长时间曝光,会使灵敏度降低。光电管的灵敏度比光电池高;光电倍增管不仅灵敏度比普通光电管高,而且响应速度快,目前中、高档分光光度计中一般采用它作为检测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的一个重要进展,代表了最新的发展水平。

五、信号显示系统

信号显示器是将检测器输出的信号放大,并显示出来的装置。旧型号的分光光度计多采用检流计、微安表作显示装置,直接读出吸光度或透光率。新型分光光度计则多采用数字电压表等显示,并用记录仪直接绘制出吸收(或透射)曲线,并配有计算机数据处理器等。

(来源:互联网)

分光光度计型号和优势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对紫外光谱区域内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现象,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用于测量和记录待测物质分子对紫外光的吸光度及紫外吸收光谱,并进行定性定量以及结构分析的仪器,称为紫外吸收光谱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

本次以TU-1810系列这个型号为例,向大家讲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性能和操作步骤。

技术性能

1、波长范围:190nm-1100nm

2、波长准确度:±0.3nm

3、波长重复性:≤0.2nm

4、光度准确度:±0.002Abs(0-0.5A),±0.004Abs(0.5-1A),

±0.3%T(0-100%T)

5、测光范围:吸光度-0.3-3Ab

①数字键

用来输入波长,浓度,日期等数据的输入。

②编辑键

:校空白键,用于调0.000Abs和100.0%T

:波长设定键

:上键,光标向上移动 :下键,光标向下移动

:开始/停止键

:清除/删除键

:返回键,用于返回上级菜单

:确认键,用于数据和菜单的确认

操作步骤

1、开机

打开样品室盖,检查样品室中是否放置遮光物,若有取出。打开电源开关预热30min。

2、选择光源

电源开关打开后,钨灯即亮;若仪器需要在紫外光区(200nm~290nm)工作,则需将光源切换至氘灯;若仪器需要在紫外光区(290nm~360nm)工作,则要同时点亮氘灯和钨灯。

实验老司机分享生命科学实验知识,通过短视频、在线讲座、直播演示帮助新手实验操作者完成从0到1的入门学习。

exdrive.cn

抖音、西瓜、今日头条、小红书

内容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