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固态硬盘型号(小米笔记本固态硬盘型号)
笔记本固态硬盘型号一样吗
接口不同,mSATA接口是比较早期的笔记本上配额外接口,一般都是SATA2.0接口,而目前的mSATA接口的SSD一般都是SATA3.0接口的,其宽度尺寸比SATA3.0小,比M.2的宽。M.22280是近几年台式机主板配的接口,少量笔记本也有这种尺寸的接口(大部分笔记本都是M.22242接口,而为M.22280接口的笔记本一般都可以装2242或2260接口的SSD),M.2接口分走PCI-E和SATA通道的,走PCI-E通道的SSD或接口速度很快,如三星950PRO等,传输速度可以达到几G/s,而走SATA通道的SSD或接口速度与SATA3.0相同。224222602280表示宽22mm,长42mm、60mm、80mm。SATA3.0是标准的2.5寸SSD盘,其接口与台式机3.5寸SATA接口硬盘相同,速度就是SATA3.0接口速度,一般最大传输速度约560M/S左右。
笔记本固态硬盘型号有哪些
PM951。固态硬盘简称固盘,固态硬盘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DRAM芯片)组成。外星人Alienware15就搭载了一块三星的Nvme接口固态硬盘,型号为PM951,带宽应该主板Pci-E扩展,因此他的型号是PM951。Alienware是北美著名的整机厂商。Alienware的产品,均采用了当前最高端、顶级的配置,在业界是高端、高品质的代名词,加之外观前卫的机箱,使得Alienware的产品极受DIY的欢迎。
笔记本固态硬盘型号都是一样的吗
操作工具:华硕电脑
操作系统:Windows10
查看固态硬盘型号的具体操作:
1、在电脑桌面右键单击这台电脑。
2、选择管理点击进入。
3、在计算机管理界面找到左方的设备管理器点击进入。
4、选择磁盘驱动器点击进行下一步操作。
5、然后带有SSD标志的则为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的特点:
读写速度快。采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读取速度相对机械硬盘更快。固态硬盘不用磁头,寻道时间几乎为0。持续写入的速度非常惊人,固态硬盘厂商大多会宣称自家的固态硬盘持续读写速度超过了500MB/s。固态硬盘的快绝不仅仅体现在持续读写上,随机读写速度快才是固态硬盘的终极奥义,这最直接体现在绝大部分的日常操作中。
与之相关的还有极低的存取时间,最常见的7200转机械硬盘的存到时间一般为12-14毫秒,而固态硬盘可以轻易达到0。1毫秒甚至更低。
物理特性,低功耗、无噪音、抗震动、低热量、体积小、工作温度范围大。固态硬盘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在工作状态下能耗和发热量较低。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活动部件,不会发生机械故障,也不怕碰撞、冲击、振动。典型的硬盘驱动器只能在5到55摄氏度范围内工作。而大多数固态硬盘可在10到70摄氏度工作。
固态硬盘比同容量机械硬盘体积小、重量轻。这些优势机械硬盘都不具备,固态硬盘比机械硬盘还要耐用,更低温、更抗震、更便携。因此固态硬盘才能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业、医疗、航空等领域。
笔记本固态硬盘型号怎么查
上点1T硬盘,给大家用于机器加装。
R7000系列建议铠侠RC10,因为有很多反馈上SN550蓝屏的情况。
其他机器可以考虑SN550。
铠侠RC10/1T:645元+9.9元运费。西部数据SN550/1T蓝盘:663元+9.9元运费。西部数据SN750/1T黑盘:979元+9.9元运费。
注意条件设定。
适合笔记本加装的固态硬盘,并非性能最优的固态硬盘。
模拟的方法,稍稍残酷,实际使用中,很少会复现。
一般是在使用初期,拷贝大量文件、安装大游戏,才会。
如果只是轻度使用,以下所有盘则都可以用。
日常使用,4K的表现则更加重要。
选测的这10片盘,除了金士顿,全都必然是原厂正片,返修率自然也低到无视的程度。
结果首先淘汰铠侠RD20,双面,必然大多数笔记本没法装,性能是其次的。
三星970EVOPLUS,性能好发热大,有掉速的情况出现,除非D壳金属,可以用于散热,否则完全不推荐。
价格也贵,作为从盘太可惜。
三星PM981A和970EVOPLUS一样的缺点,且是OEM渠道的货,没有正规质保,也因此不推荐。优点是价格比行货版本便宜很多,赌运气可以考虑。
三星980,很不错,速度、温度都很好,价格也便宜很多,作为从盘性价比很好。
致钛PC005,盘本身不错,可惜温度高,掉速,建议台式机用户,做好散热,可以用。
英特尔670P,唯一的QLC的盘,以为很差,结果缓存区超级大,彻底可以覆盖我们日常使用的场景,可以确定,除非极重度使用,感受必然不会差。
但是终究是QLC,370TBW,是所有盘中最小的,价格也并没有因此便宜,不推荐吧。
西数SN750,黑盘,速度好,温度高,但是没掉速,很不错。
缺点,价格高,做从盘可惜了,如果是换主盘,可以考虑这个。
西数还在冷数据门、个人送保问题的余波中,大家自己决定。
西数SN550,蓝盘,速度、温度、价格,都算不错,其实很适合作为从盘使用。
返修率也极低,还是在舆论的漩涡中,我就不做推荐了,自行考虑。
铠侠RC10,温度升高,速度就降低,以至于表现的较差,建议有足够散热条件的机器考虑,否则不推荐。
价格低,是优点。
对我们而言,更多是作为西数在舆情不利期间的替代品。
毕竟正经品牌、颗粒,返修率低,价格也ok。
金士顿A2000,速度、温度、价格,也不错,服务站非常多,一个中心城市能有多个服务站。
缺点,颗粒在杀价的时期内,会有自封片,不能表示一定不好,只是容易让人诟病。
金士顿KC2500,我定了一片,结果厂家误发250G,失败。
其他品牌、型号,浦科特一直声明是原厂正片,但是渠道凋零,就没在实测之列。
某些品牌,返修率是高到爆,原因非常显然,骗的就是你,坑的就是你,没啥好说,幸存者偏差还让一些人为这些盘鼓吹。
尤其是各个购物推荐平台,充值就能往上推,劣币驱良,非常呵呵。
最后回血。
硬盘开车,我纠结了一下,还是算了,几十单也不够一单亏的。
且增加公司内所有环节的工作量,影响客服的情绪。
最后是广告时间...
我们网店的价格表,价格变化快,请以网店价格为准
正在开车的几款组装机
6000元档的三个方案
6990元RTX3060方案
小米笔记本固态硬盘型号
在选购笔记本时,很多童鞋只关心处理器和独立显卡的规格,总会忽视硬盘对整体性能的影响。实际上,在绝大多数应用环境下,硬盘性能才是操作体验的最核心硬件,它将决定开关机速度,以及你打开某个软件、游戏、PS素材等内容时的等待时间。
问题来了,笔记本硬盘的性能又是如何划分档次的呢?
笔记本硬盘的两种形态
随着笔记本逐渐向轻薄化演变,这种移动设备的硬盘也经历了数次革新,以12mm厚的机械硬盘(HDD)和mSATA插槽为代表的固态硬盘(SSD)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最终形成了SATA插槽和M.2插槽两种形态硬盘相互守望的格*。
其中,SATA插槽就是我们熟悉的传统硬盘扩展位,可以安装2.5英寸的机械硬盘或固态硬盘;M.2插槽则是mSATA的接班人,用于安装更小巧高速的固态硬盘。
而笔记本硬盘的性能差异,就源于两种形态硬盘背后的技术较量。
HDD:看容量就够了
HDD是笔记本硬盘领域的中坚力量,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容量足够大且特别便宜,目前1TB容量仅售300元,而2TB版本也不过500元左右。
可惜,HDD又是笔记本硬盘中性能垫底的存在,受制于磁盘和马达的物理结构,2.5英寸HDD的持续读取和写入速度只有120MB/s上下,4K随机读取和写入速度更是低至1MB/s。
影响HDD性能表现的参数,包括马达转速(分为5400rpm和7200rpm)、缓存大小(8MB~128MB)、盘片/磁头数量和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等。不过,如今生产HDD的厂家只剩下希捷、西数(包括昱科)和东芝,上述参数再怎么混搭HDD的性能也强/弱不到哪儿去,和SSD相比都存在着云泥之别。
总之对HDD而言,我们只需认准容量一个指标,将它作为笔记本的本地网盘即可。新款笔记本对HDD的升级需求并不大,游戏本都会标配至少1TB的HDD,而不少轻薄本甚至已经取消了2.5英寸硬盘位设计。
如果你日后有升级HDD的计划,除了容量还需留意的参数就是硬盘厚度,很多轻薄本仅支持7mm硬盘,2TB容量的HDD中希捷(ST2000LM015)和西数(WD20SPZX)都有7mm厚度的版本可选,而东芝2TB(MQ04ABD200)还是9.5mm厚度,可能会面临无法装回后盖的尴尬。
2.5英寸SSD:比谁“活得久”
2.5英寸硬盘位除了可以安装HDD以外,也能用来安装SSD。和HDD相比,这种形态的SSD虽然外壳体积与其相同,但由于SSD没有复杂的物理结构,再加上3DNAND堆叠技术的普及,SSD内部其实只有很小的一块PCB主板和嵌入其中的芯片,不仅不怕震动、功耗更低,还能起到减轻笔记本重量的功效。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SSD和HDD最大的差异就是性能,同样是SATA6Gbps(即SATA3.0)接口,SSD的持续读写速度可达到HDD的5倍,而随机读写速度最多则可提升超过100倍!
问题来了,不同品牌和型号之间的2.5英寸SSD价格差距很大,以480GB/512GB的版本为例,都是一线品牌的西数Green系列不足400元,而最贵的三星960Pro则卖到了接近千元,它们之间的差异到底体现在了哪里?
影响2.5英寸SSD性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闪存介质、主控芯片、有无缓存、质保时间等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同级别品牌之间的产品基本秉承着“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
以英特尔旗下的540S和545S为例,后者价格略高。二者区别是540S采用了慧荣SM2258主控和海力士16nmTLC闪存,而545S则升级到了慧荣SM2259主控和英特尔自家的二代3DTLC闪存,而且新增硬件端到端的数据保护,这使得其对于动态数据的损坏更有弹性。
再比如,三星860Evo和860Pro价差很大,但后者的闪存却从3bit的TLC闪存换成了2-bit的MLC闪存,因此具备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2.5英寸SSD硬盘之间的性能即使存在差距也并不明显,落实到跑分软件上大约是5%~20%的样子,而在实际使用中却很难感受到它们的差异。
考虑到这类硬盘的价差从50%到100%不等,对追求性价比的用户而言,并不一定非要追求更昂贵的型号,只要认准一线品牌(三星、金士顿、闪迪、英特尔、东芝、西数、镁光等)旗下的产品即可。
实际上,2.5英寸SSD的竞争就是不断和寿命抗争的过程。为了提升容量降低成本,SSD的闪存介质已经从MLC全面降级为TLC,从2019年开始我们还将看到更多采用QLC闪存的新品。
QLC闪存打造的SSD会更加经济,可轻松将1TB容量的SSD打入到千元以内的价位
不过,随着480GB/512GB容量成为2.5英寸SSD的生力军(容量越大寿命和性能越好),再加上3DNAND技术对寿命的增益效果,无论是TLC还是QLC,其可靠性都已经达标,足够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了。
但是,对于每天都频繁与大量数据打交道,或是对硬盘存储数据的安全性极为看重的用户,笔者还是建议大家选择更高价位的产品,因为2.5英寸SSD之间比拼的其实就是谁能“活更久”,这主要体现在写入量达到某个阈值后存在降速、达到写入量的极限后数据存在丢失或损坏的隐患。
以三星860QVO(QLC闪存)为例,官方给出的是3年/1440TBW有限保修,而860EVO(TLC闪存)则提供5年保修,这从侧面也能反映出QLC和TLC颗粒之间的寿命差异。
小提示:很多新款SSD在达到极限写入量时会触发保护模式,只能读取无法再写入,从而给用户足够的时间来备份数据。但是,这种操作是有数量限制的,从绝对安全的角度来看,SSD还是不如HDD可靠。
M.2SSD:看谁跑得快
很多笔记本在宣传磁盘性能时,总会突出一些看似“黑科技”的技术。
比如惠普商务本主打的“TurboDrive”,机械师游戏本提出的“6倍音速”,类似的宣传噱头有很多,但它们却都与笔记本厂家自身无关,本质上都是采用了不同规格的M.2SSD而产生的变化。
笔记本从进入第六代酷睿时代开始,绝大多数新品都至少配备了1组M.2插槽,其中既有BKey标准(仅支持SATA通道),也有MKey标准(支持SATA和PCIe通道);到了八代酷睿时期,MKey标准的M.2插槽开始普及。
换句话说,你的笔记本可以安装什么版本的M.2SSD,取决于主板上M.2插槽的标准。
笔记本身上的M.2SSD多为80mm长度的标准(2280)
打开京东或天猫搜索M.2SSD,你会发现它们的型号和价差,较之2.5英寸SSD还要复杂。但如果将其分类,则可细分为SATA通道的M.2SSD、PCIe3.0×2通道的M.2SSD以及PCIe3.0×4通道的M.2SSD。其中,后两者支持全新的NVMe协议,所以它们的性能较之SATA通道和AHCI协议有了质的飞跃。
为什么PCIe通道速度更快
SATA通道的SSD在进行数据操作时,数据会先从硬盘读取到内存,再从内存传进CPU进行计算,CPU会将计算结果写入内存,最终存储至硬盘中。而PCIe通道却能将硬盘的数据直接通过总线与CPU直连,跳过了内存这个中转从而获得更高速度。
笔记本厂商所宣传的“3倍速”、“6倍速”,都是以2.5英寸SSD(包括SATA通道的M.2SSD)为基准,即持续读取速度为500MB/s。
而所谓的“3倍速”,特指的其实就是PCIe3.0×2通道的M.2SSD,其读取速度约为1500MB/s。同理,“6倍速”指得是PCIe3.0×4通道的M.2SSD,其速度可轻松突破3000MB/s大关。
如果你想选购新款笔记本,标配“6倍速”M.2SSD的产品无疑就是首选。
可惜,为了降低成本,很多八代酷睿笔记本新品虽然主板上的M.2插槽支持PCIe通道,但出厂预装的M.2SSD却仅支持SATA通道。
对于此类产品,建议大家可考虑后期自行升级到PCIeSSD来对磁盘性能提速。请放心,八代酷睿的总线带宽足够,不存在PCIe通道降速的问题。至于你想给老款笔记本升级,那就需要根据笔记本型号判断它所支持最高M.2SSD的规格参数了。
SSD移动硬盘:需要真USB3.1
如今SSD已经不满足进入PC(笔记本)体内,就连移动硬盘(盒)也被它们盯上了。但是,要想释放以SSD作为存储介质移动硬盘的全部性能,需要PC主板或笔记本配备了至少1个USBType-C3.1(Gen2,理论传输速度为10Gbps)接口,只有它才能实现超过500MB/s的传输速度。
很多笔记本新品虽然都配备了USBType-C,其标准也多是USB3.1(Gen1),其速度为5Gbps,也就是昔日USB3.0的马甲,无法100%发挥该产品的性能,SSD移动硬盘与其相连是能实现最高400MB/s左右的速度。
看了这篇文章,99%的读者还会点击:
笔记本固态硬盘型号是j1x0c
R7000R5-5600H、RTX3050今天完不成了,就发一个硬盘的上架通告吧。
先发个今儿和上游的聊天记录。
8号那天开车闪迪1T固态,9号突然大批退货,那时候根本没什么价格波动,JD是12号活动的,不是9号。
就是踩了某些人的尾巴了。
下面的提示,是告诉这些人,捣蛋,不是没有成本的,起码要付出往返运费。
商品标题和详情页,都醒目的写了提示,喜欢退换货,千万别买。
三星980/1T、西数SN750都在途中,闪迪得几天后。
铠侠(东芝)RC10/1TB
690元+10元运费
注意,无理由退货,需要承担往返运费。
西数SN350/960G
569元+10元运费
注意,无理由退货,需要承担往返运费。
这硬盘是为了开车RTX3070Ti的机器提回来的。
实际进价860元,亏出的。
商品标题和详情页,都醒目的写了提示,喜欢退换货,千万别买。
主流型号,渠道里都是高成本,价格没法低。
视频中所说,很多人手里都是在高价时,1250元的在京东抢的货。
所以,这次另辟蹊径,弄了俩个盘。
一个是新品,西数SN350绿盘,实测远超过以前的绿盘。
缺点,QLC,质保时间短,优点,价格便宜。
在现在价格尚未回归的大环境下,算是最便宜的,正规颗粒、品牌的硬盘。
一个是闪迪至尊高速。
这个盘就是西数SN550蓝盘,渠道没货,也就不存在高价在手里的问题。
实测没啥好说的,就是SN550换标而已,价格比蓝盘便宜太多了。
开车的价格,大家尽可能不用花呗、信用卡支付(马老板会收1%费用)。
尽量吧,也不强求。
↓↓↓下面是之前的10款横比
在我们微店也上架了金士顿A2000/1TB,微店没有客服,只能静默下单。
790+10元
注意条件设定。
适合笔记本加装的固态硬盘,并非性能最优的固态硬盘。
模拟的方法,稍稍残酷,实际使用中,很少会复现。
一般是在使用初期,拷贝大量文件、安装大游戏,才会。
如果只是轻度使用,以下所有盘则都可以用。
日常使用,4K的表现则更加重要。
选测的这10片盘,除了金士顿,全都必然是原厂正片,返修率自然也低到无视的程度。
结果首先淘汰铠侠RD20,双面,必然大多数笔记本没法装,性能是其次的。
三星970EVOPLUS,性能好发热大,有掉速的情况出现,除非D壳金属,可以用于散热,否则完全不推荐。
价格也贵,作为从盘太可惜。
三星PM981A和970EVOPLUS一样的缺点,且是OEM渠道的货,没有正规质保,也因此不推荐。优点是价格比行货版本便宜很多,赌运气可以考虑。
三星980,很不错,速度、温度都很好,价格也便宜很多,作为从盘性价比很好。
致钛PC005,盘本身不错,可惜温度高,掉速,建议台式机用户,做好散热,可以用。
英特尔670P,唯一的QLC的盘,以为很差,结果缓存区超级大,彻底可以覆盖我们日常使用的场景,可以确定,除非极重度使用,感受必然不会差。
但是终究是QLC,370TBW,是所有盘中最小的,价格也并没有因此便宜,不推荐吧。
西数SN750,黑盘,速度好,温度高,但是没掉速,很不错。
缺点,价格高,做从盘可惜了,如果是换主盘,可以考虑这个。
西数还在冷数据门、个人送保问题的余波中,大家自己决定。
西数SN550,蓝盘,速度、温度、价格,都算不错,其实很适合作为从盘使用。
返修率也极低,还是在舆论的漩涡中,我就不做推荐了,自行考虑。
铠侠RC10,温度升高,速度就降低,以至于表现的较差,建议有足够散热条件的机器考虑,否则不推荐。
价格低,是优点。
对我们而言,更多是作为西数在舆情不利期间的替代品。
毕竟正经品牌、颗粒,返修率低,价格也ok。
金士顿A2000,速度、温度、价格,也不错,服务站非常多,一个中心城市能有多个服务站。
缺点,颗粒在杀价的时期内,会有自封片,不能表示一定不好,只是容易让人诟病。
金士顿KC2500,我定了一片,结果厂家误发250G,失败。
其他品牌、型号,浦科特一直声明是原厂正片,但是渠道凋零,就没在实测之列。
某些品牌,返修率是高到爆,原因非常显然,骗的就是你,坑的就是你,没啥好说,幸存者偏差还让一些人为这些盘鼓吹。
尤其是各个购物推荐平台,充值就能往上推,劣币驱良,非常呵呵。
回血,都是视频发完就被秒的,别几个月后还来指纹为什么没找到回血。
硬盘开车,我纠结了一下,还是算了,几十单也不够一单亏的。
且增加公司内所有环节的工作量,影响客服的情绪。
最后是广告时间...
我们网店的价格表,价格变化快,请以网店价格为准
笔记本固态硬盘型号怎么选
电脑每次开机时间都在2分钟左右,即使重新装了操作系统,再快也在1分钟左右。实在无法忍受,其实是电脑硬盘的问题,机械硬盘本身就偏慢,于是不少人都升级了固态硬盘。
很多朋友都想给自己的笔记本上固态硬盘,但还不清楚笔记本怎么安装固态硬盘,下面李哥给大家带来了笔记本安装固态硬盘的图文教程了。
拆电池:记住一定要先拆电池。
拆机械硬盘:一般笔记本背面装有硬盘的后盖很容易识别,拧下几颗螺丝后可以轻松打开。
拧开螺丝后,将这个小后盖用力向后推就能拆下这个后盖,拆开后就能看到机械硬盘的位置了。
将硬盘三个角的螺丝拆掉后,往左边轻轻一推就能拿出硬盘了。
拆机械硬盘托架:按下图所示拧下机械硬盘托架的四个螺丝,
就能将远机械硬盘取出。
将固态硬盘装到原机械硬盘托架:按照原机械硬盘的方向将固态装到原机械硬盘托架中,注意接口方向与机械硬盘一致即可。
拆光驱:首先打开(建议用牙签)光驱位置螺丝上面的小盖板,然后拧下螺丝。
从左边轻轻将光驱抽出来。
将原机械硬盘装回光驱位:按照螺丝对应的孔位将机械硬盘装回光驱位置,
并将固定片(即拆光驱之前与拧开的螺丝相连的铁片)移过来,
拧掉光驱侧面的两个螺丝就能取出固定片。
将固态硬盘装回原机械硬盘位,机械硬盘装回光驱位:注意光驱支架的盖板最好使用原光驱的盖板,使用新盖板可能形状不一样致使密封不严实。拧好之前所有的螺丝,硬件安装部分就大功告成啦!
以上就是笔记本安装固态硬盘的操作技巧。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请多多转发,点击“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