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度发动机型号(本田飞度发动机型号)
飞度发动机型号L15A7
飞度汽车是一款备受消费者喜爱的小型车型,其发动机型号为L15A。该型号发动机采用了i-VTEC技术,能够在不同转速下自动调整进气和排气门的开启时间和幅度,从而实现高效能、低油耗的表现。L15A发动机还采用了铝合金材料,使得整个发动机更加轻量化,同时还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此外,L15A发动机还搭载了电控油门技术,能够精确控制油门开度,从而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响应性。总之,飞度汽车的L15A发动机具有高效能、低油耗、轻量化、操控性能优异等优点,是一款非常值得购买的发动机型号。
飞度发动机型号怎么看
您好,需要加到邮箱里面,最好在车辆加油时加效果更好【汽车有问题,问汽车大师。4s店专业技师,10分钟解决。】
飞度发动机型号15B2和15B3哪一个好
2023年4月,广汽本田推出新飞度,虽然这只是一次中期改款,并非换代,但新车在外观、动力、配置、功能、性能等方面,具备24项提升,不仅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更在依旧实用的基础上,从外到内,变得年轻而时尚。
我第一次试驾飞度,大概是2005年前后,具体日期早已忘记,但它的表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第一是驾驶灵便,尤其市区,开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第二是空间不错,别看只是小型车,由于车顶较高,因而带来一种开阔感,此外还有座椅折叠设计的很好,非常实用。
因为满意,当时,我曾向数位20多岁的朋友,进行了推荐。其中一位,至少在3年前还在用,这几年没再联系,近况未知,也就是说,人家起码用了15年。
这次试驾,是我第二次接触飞度。说起来有些好笑,两次试驾的间隔,居然长达十八九年,而且是从第一代,一下跨越到第四代的中期改款。中间的第二代、第三代,以及2020年推出的第四代,我都没接触过。也许正是因为跨度大,它带给我的新鲜感,更为强烈。
新鲜感之一,外观变得很年轻。
新车的外观,分为两种风格。一是潮跑,二是潮越。据介绍,潮跑的外观,与海外RS版接近,中网与左右前照灯联为一体,下格栅是黑色,尺寸相当宽大,几乎是将格栅与前杠融为一体。
潮越的中网是独立的,下格栅为梯形,左右进气口装饰框同样各自独立,前杠型面看上去更为丰富,并标配了车顶行李架。此外,两种车型的轮辐造型也不一样。可见,潮跑与潮越在风格方面差异较大,至于谁更好看,只能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审美。
尺寸方面,潮跑与潮越的轴距都是2530毫米,其中,潮跑的长宽高分别为4109/4081×1694×1537毫米,整备质量1108-1147千克;潮越的长宽高分别为4095×1725×1567毫米,整备质量1134-1149千克。在此次体验活动中,我试驾的是潮跑Pro版,以下所有内容均出自该款车型。
新车的外观,之所以让我感到十分年轻,主要因为,当年我接触的第一代飞度,重点强调的是实用,依靠缩短发动机仓,让车厢获取尽可能大的空间,车身线条与装饰,相对简单一些,或者说质朴一些。而眼下这款新车,在外观方面下了更多工夫,造型、线条与配色,都表现的很年轻、很靓丽。
比如,环绕车身一周的亮面黑色包围,便是外观方面的亮点之一。
再比如,新车的颜色,在原有格陵兰白、天际蓝、瑞丽红、碧光翠的基础上,增加极光蓝、星月白和藤花紫,共计7种。其中,极光蓝是潮跑Pro的专属,碧光翠是潮越Max的专属。
除了单色车身,新车还有5款双色车身。所谓双色,指的是黑色车顶,搭配藤花紫、天际蓝、瑞丽红、格陵兰白和碧光翠。
车轮分为15英寸和16英寸两种,我试驾的这辆潮跑Pro装备16英寸车轮,配备185/55R16轮胎,拍摄车的装车胎是普利司通的泰然者,该花纹以舒适为重点。在试驾现场我看到,潮越车轮的轮辐是熏黑的,显得更运动。
底盘方面,前悬架是麦弗逊式,后悬架是扭力梁式。其中,车头部分的底部,进行了全面保护,下护板的做工,看上去挺精致。
新鲜感之二,内饰变得很时尚。
内饰颜色分为黑色、黑+灰色两种,我试驾的属于后者。内饰造型与2021款相比,基本一致。但对于我来说,由于脑中印象还停留在第一代车型,所以感觉很新鲜,因为它已经变得相当时尚了。
单以材质而论,唯有手扶部分,使用少量皮革包裹,似乎没什么亮点可言,但即使塑料部分,手感依旧比较细腻,感觉挺不错。
新飞度分为5款车型,8.68万是入门级潮享版,9.68万是中配潮跑版,接下来的3款高配,分别是10.08万元的潮越版、10.78万的潮跑Pro版和10.88万的潮越Max版。其中,潮跑Pro版和潮越Max版的方向盘采用真皮包裹,潮跑Pro版还增加了换挡拨片。至于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键,以及上下+前后可调,是全系标配。
7英寸的液晶仪表也是标配,尺寸不算大,原因之一是水温表与燃油表,采用柱状显示,分列左右两侧,与中间的液晶屏联为一体。
仪表盘采用数字显示,下方是包括行车信息、驾驶辅助等在内的多种内容显示区,操作在方向盘上完成,拨轮与按键的手感相当好,触感清晰,在驾驶中使用,也不会分神太多。
中控屏的下面,是空调操作面板。我很喜欢这个部分的设计,原因就一条:实体键。如今有越来越多的车,为了省钱,把实体键简配成液晶屏上的触摸操作或语音操作。新飞度作为一款相对便宜的小车,还能在这方面做到坚持,难能可贵。
空调操作面板的下面,是电源区,有2个USB接口和1个12伏电源插座。可惜试驾那天随身没带U盘,未能试试U盘音乐的播放效果。
中间平台比较窄——毕竟是小型车,车身宽度有限——平台最前端是储物槽,随后是挡把和驻车制动,最末端是中央扶手与中央储物盒,储物盒容积很小,平台整体造型亦十分传统,这是我在新飞度里找到的唯一不够时尚的设计。
所谓不够时尚,其实是相对而言。就拿驻车制动来说,如今比较常见的是按键+电子驻车,如果让我选择,我铁定选择这种传统的手柄,一来它的回馈很明显,二来它的作用很可靠。除此之外,如果遇到转向不足等极端情况,我会靠它进行弥补。
副驾面前有个手套箱,这是几乎所有汽车都具备的,新飞度的特别之处在于,手套箱上部,还有一个储物盒,与手套箱形成上下对开之势,颇为实用。
另一个非常实用的设计,是正驾与副驾前方的角落里,各有一个杯座,紧靠出风口,可以实现饮料的冬暖夏凉。
在3款高配车型中,有两款、潮跑Pro版和潮越Max版,配备了天窗。这是个普通天窗,开口仅限于前排,并配有遮阳板。
新鲜感之三,空间依旧宽敞,功能设计依旧很出色。
十八九年前,我试驾第一代飞度时,对其空间和功能设计,赞不绝口。如此小巧的一辆车,居然能让人有种宽敞感,且座椅折叠的设计很精细,功能方面的表现非常出色。
这次,试驾第四代飞度的中期改款车型,我发现当年的那些优点,依旧存在,一个都不缺。欣喜之余,也感到了新鲜——功能设计在我国并不受重视,把MPV的第二排座椅弄成独立座,从而取消折叠的设计,越来越多;有些轿车进入我国后,将后排座折叠简配,并不罕见。新飞度却能保持优秀设计,这便是让我感到新鲜的原因。
第一,副驾座椅的椅背,可以大幅度往后放,我量了一下,即使是2.6米长的物品,也放得下。
第二,后排座椅的椅面,可以抬起,与椅背贴合,从而腾出空间,装运较高的物品——此时车内净高约1.2米。有了这个设计,开着它去花卉市场买绿植,或者是春节前去买颗桔子树,用不着单独租车,自己就能将其运回家。
同事告诉我,飞度的椅面抬起,曾一度被取消,以至于有需要的车主,只得在购车之后,跑到改装店恢复旧貌。如此说来,新飞度可谓“改邪归正”,值得表扬。
第三,后排座的椅背往前放倒,从而实现座椅折叠,是所有两厢车都具备的,它的亮点在于,椅背放下放的同时,椅面随之下沉,沉到几乎与地板贴合的程度。这个设计虽然很精细,可由于条件限制,椅背与行李厢之间,依然有大约60毫米的落差,不过,如果没有椅面下沉,落差肯定会更大,从而降低了实用价值。
面对无法避免的落差,厂家设计了一块面板,搭成斜坡——后排座椅折叠之后,后部全长约1.52米。
单看行李厢,进深670毫米,最小宽度1010毫米,最小高度880毫米,遮挡板以下高度575毫米,容积280升。根据厂家资料,潮越的容积略大一些,是295升。
行李厢地板下面,分为2两层,第一层是储物格,三角板、拖车钩,以及千斤顶等换胎工具,都有固定位置存放。第二层是小尺寸备胎。
说完空间与功能,再看看座椅。在5款车型当中,除入门级采用织物面料,其余均为PVC皮质,正驾6向、副驾4向手动调整,舒适度与我印象中的第一代飞度相同——在小型车里,飞度座椅与人体的贴合度,算得上是比较出色的。
后排宽1340毫米,高910毫米,椅面进深470毫米,座椅不可调,也没有中央扶手,入门级与中配是整体折叠,3款高配是分段折叠。留下良好印象的是伸腿空间,前排处于“正常”位置时,后排伸腿空间约330毫米,这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此外,中间最小间距270毫米,地板凸起约70毫米,对于第5人的乘坐,足够友好。
新鲜感之四,动力满足最新的国六B标准。
新飞度的动力依旧是1.5自吸,这款气门和升程均可变的发动机(i-VTEC),被誉为地球梦,技术方面相当先进。事实上,第一代飞度的1.5动力,就已经装备了本田发明的VTEC,后来又衍生出更为周全的电子控制,也就是i-VTEC。装备这项技术的飞度早就有了,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2021款飞度的发动机型号是L15BU,新飞度发动机的型号是L15CC,据介绍,这款机器在排放触媒和发动机控制方面,有些调整,功率与扭矩略有下降,但满足了将于2023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国六B排放标准——这是个比国六A更严格的标准。
每次更新排放标准,最为直接的感受,是动力下降。本田的这款可以满足国六B的机器,最大功率与最大净功率都是91千瓦,最大扭矩145牛米,比之前的机型下降5千瓦与10牛米,此次试驾位于市区,故没有感到太明显的拖累,油门的初段反应算不上很机敏,但也用不着深踩,中段表现是我对它最满意的地方,此外还有提速过程很线性,令人感到舒服。事实上,这也是自吸发动机的特征之一。
厂家测试前款飞度的百公里加速是10.6秒,媒体测试9.5秒,我估计新飞度仍能保持10秒级的水平。当然,追求驾驶乐趣的人们,往往会对它进行改装,以榨取更高的性能和更大的乐趣,这也是飞度在年轻玩车一族中,始终受到追捧的主要原因。
在驾驶辅助方面,新飞度具备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制动和前方碰撞预警,但这些不是标配,出现在潮跑Pro版和潮越Max版当中。
安全方面的配置,主要是车身稳定控制、上坡辅助、胎压监测,入门级为4气囊,其余车型都是6气囊。我的同车人抱怨为什么没有倒车雷达或倒车影像,不知道这种意见是否具备普遍性,仅以个人看法,我倒是能接受,因为它很小,本身在狭窄地段就有优势,如果不善于看后视镜,稍微一回头,便可将车后一目了然。
视线很好,是飞度一贯具备的优点。记得当年试驾第一代飞度时,我就曾对它将车顶加高,营造出些许MPV感觉的设计,进行过赞扬。这回再接触,双A柱当中的前柱很细,对视线遮挡幅度不大,再加上与后柱拉开一段距离,并配有玻璃,驾驶视野比第一代更好。
此次试驾的时间较短,未能进行多种路况体验及油耗体验,略有遗憾。但我知道,飞度的油耗一直比较领先。据资料,新飞度百公里综合油耗5.57升/5.67升(WLTC标准,低配中配/高配),油箱容积40升,外出自驾游的话,一箱油至少能跑700公里,这是燃油车无与伦比的优势,也是世界主流只把电动车作为发展目标,而眼下这些年依旧以燃油车为主的主要原因。
在活动场地,厂家特意摆了个造型:一辆新飞度的行李厢里,装着几个箱子,各种户外用品,搭建出一个挺舒服的营地。
作为一个玩户外多年的人,我对厂家的这种提倡,极为赞同。因为,我自己就是这么做的。从80年代后期买第一辆车开始,我就经常不断地满载器材,到京郊野餐或露营。毕竟,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如果仅限于上下班,未免太奢侈,将其拓展到多种用途,丰富生活,享受乐趣,才能体现它的更大价值。如今年轻一代的压力比我那时候大多了,可有些压力源于自己,如果善于把控,照样可以避免成为奴隶,依靠汽车享受生活。
总体而论,飞度作为一款品质可靠、且相对便宜的小型车,在动力、操控、空间、实用等方面,颇为领先。此次试驾的新飞度,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从外到内,变得更为年轻、更加时尚,配置也有所丰富,对于2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
飞度发动机型号L15A1
我们看看旧款致炫的市场表现
2016年7月致炫的销量为3012辆
而在2015年7月致炫的销量为5830辆
同比增长-48.3%
可以说颓势明显
而反观致炫最大的竞争对手本田飞度
飞度7月销量为9916辆,同比增长-1.3%,致炫和飞度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相比较飞度的1.5L地球梦发动机+CVT动力总成,致炫的动力系统似乎没有什么好说的,而在车内空间。油耗等方面,致炫也都占不到优势,所以在飞度和致炫之间选择谁答案十分明显了。
致炫的4AT是人们吐槽得最多的地方,因此抛弃4AT,改用CVT也是补齐短板的做法,用了CVT之后会有什么改变呢?
油耗会降低吗?动力会提升吗?用了CVT之后好在哪里?
其实致炫的油耗已经是十分低的类型了,所以指望油耗还能够再下降多少也是不太现实了,所以不要抱太大幻想了。其实那台老旧的4AT变速箱传动效率已经是不错的了,只是碍于发动机的实力只有这样,所以指望着动力得到质的提升也是不现实的,用CVT的意义更多的在于把平顺性做的更好,也能够适当地降低油耗,变速箱的槽点也解决了。
而如果只是换了CVT,那么致炫的1.3/1.5+CVT就能够和飞度的1.5+CVT媲美?
我们对比两款车的1.5L车型的参数
飞度的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1马力,最大扭矩155牛米
致炫的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07马力,最大扭矩140牛米(1.5L车型)
24马力,15牛米的动力差距不容忽视
而且飞度这个动力优势还会保持一段时间,丰田目前也并没有新技术小排量发动机来应对,所以致炫在配置上下猛料
新款致炫标配了ESP车身稳定系统,相比顶配车型才有ESP的飞度来说,在安全配置上致炫的优势就显得十分明显了。
总结
致炫的改款来的很及时,换装CVT变速箱之后变速箱不再受人诟病,而标配ESP以及更加个性的外观设计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因此对于致炫的未来表现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飞度发动机型号在哪里看
买车用车
“飞度不改,不如推下海”、“平民超跑”有三快:飞度、思域、GTI,像这样“顺口溜”太多了,但最近由于坊间不少传闻称下一代广汽本田飞度将换装1.0T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致使热度一直很高的广汽本田飞度再次成为了“大明星”。但爱卡汽车已经向广汽本田官方求证,该传闻不实,为假消息。而是否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官方也没有给出否定的答复。
目前正值“国五”与“国六”的过渡阶段,再加上各种小道消息,这就导致不少朋友误认为自吸飞度真的将就此终结。但爱卡汽车已经向厂商确认,并没有官方消息称下一代本田飞度将换装1.0T三缸发动机,并且厂商还向我们表示,现款本田飞度没有停产,并且在未实行国六排放标准的地区仍正常供应,排放标准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完成从国五到国六的切换。
为何要传下一代本田飞度将搭1.0T三缸发动机?
2018款广汽本田飞度
仔细思考一下,这种传闻并非无中生有。首先,这台1.0T三缸发动机已经在多款车型上出现了,但究其根源,本田并没有自己去研发这台发动机,而是委托给德国一家名为“FEV”的发动机技术设计供应商,这就导致该发动机的研发成本大幅提升,所以本田需要尽快“回本”,这台发动机就出现在了多款车型上。
2019款东风本田思域 180TURBO CVT时尚版国Ⅵ,搭载的发动机型号为P10A1(1.0T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
目前,搭载该发动机的两厢思域海外版车型的销量非常不好,不仅国外市场如此,国内搭载该发动机的十代思域、凌派、享域车型的销量同样也不理想,但是这台发动机已经造出来了,硬着头皮也得用。考虑到飞度的知名度及销量非常可观,所以将“回本”任务交给即将面临换代的飞度确实有理有据。(总不能把1.0T三缸发动机怼进雅阁的发动机舱吧)
2018款广汽本田飞度
如果只考虑车企本身,将这台1.0T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放在下一代飞度上可谓百利无一害,首先,飞度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都很高,销量自然也不是那些特供车型能比的,所以在利润层面上有非常大的优势。其次,小排量涡轮增压车辆能够拉低本田在欧洲和中国的双积分。最后,1.0T车型的汽车消费税比1.5L车型低2%,与此同时还能带来更好的油耗表现。
2018款广汽本田飞度
如果本田真这么做,还真挑不出毛病,但是咱们消费者会买账吗?凭借着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带来的强劲动力、十分充沛的内部空间以及“自吸”的信仰加成,第三代飞度吸粉无数。但假如真的换装了1.0T三缸发动机,至少在中国的销量一定会有所下降,所以希望本田不会做出这种“愚蠢至极”的做法。
代号L15B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优势所在
2018款广汽本田飞度
第三代(2014年-至今)本田飞度所搭载的发动机代号为L15B2和L15B3,2和3分别代表东风本田生产和广汽本田生产,其本质是没有区别的。这款发动机相较于上一代(第二代,2007年-2013年)飞度所搭载的L15A7发动机来说,其采用了双顶置凸轮轴结构,并且在进气凸轮轴上配备了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和升程调节系统。供油方式也由多点电喷变为了缸内直喷,不仅降低了油耗,动力也有所提升。
再说一嘴单顶置凸轮轴(SOHC)和双顶置凸轮轴(DOHC)(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忽略),顾名思义,前者就是在气缸盖上用一根凸轮轴直接驱动进气、排气门,而后者则是在气缸盖上装两根凸轮轴,分别驱动进气门和排气门。在16气门的发动机中,DOHC(第三代飞度)每根凸轮轴驱动8个气门,而SOHC(第二代飞度)的凸轮轴需要驱动16个气门,所以DOHC更省功,从而马力更大。(大家如果有兴趣,我日后再写一篇关于本田的类似文章,和大家一同探讨i-VTEC技术、S2000所搭载的F20C发动机、K20发动机等)
编辑点评:我不用去吹捧第三代飞度如何如何好,它的销量和口碑大家有目共睹,不仅拥有同级别车型中最优秀的动力,内部宽敞的空间也能满足家用,唯一的不足就是舒适性比较差,隔音降噪方面有待提升。如果下一代飞度在保留动力总成的基础上,能将上述问题进行优化,那么在同级别车型中飞度就真的没有对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