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滑块型号(滑块型号尺寸表)

2024-03-30 15:16:5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滑块型号详解
  2. 滑块型号对照表
  3. 滑块型号对照表大全
  4. 滑块型号下面的数字什么意思OCT,21YR
  5. 滑块的型号在什么位置

滑块型号详解

HGH系列直线导轨参数种类滑块,滑行轨迹直线导轨,滑块个数可以配N个,材质合金钢,滑块固定方式为下锁式,榛锐机电有直线导轨。

滑块型号对照表

滑块规格型号尺寸表

一、普通型滑块

1.JIS型普通滑块规格表

型号尺寸(mm)

JISA20×10×1.5

JISB30×12×2

JISC40×16×2.3

JISD50×20×3

JISE60×25×3.5

2.DIN型普通滑块规格表

型号尺寸(mm)

DIN33820×10×1.5

DIN22130×12×2

DIN98240×16×2.3

DIN98350×20×3

DIN98460×25×3.5

二、复合型滑块

1.JIS型复合滑块规格表

型号尺寸(mm)

JISAS20×10×1.5

JISBS30×12×2

JISCS40×16×2.3

JISDS50×20×3

JISES60×25×3.5

2.DIN型复合滑块规格表

型号尺寸(mm)

DIN22130×12×2

DIN44140×16×2.3

DIN45150×20×3

DIN50160×25×3.5

三、翼型滑块

1.JIS型翼型滑块规格表

型号尺寸(mm)

JISAX20×10×1.5

JISBX30×12×2

JISCX40×16×2.3

JISDX50×20×3

JISEX60×25×3.5

2.DIN型翼型滑块规格表

型号尺寸(mm)

DIN33330×12×2

DIN55440×16×2.3

DIN55550×20×3

DIN66660×25×3.5

四、条形滑块

1.JIS型条形滑块规格表

型号尺寸(mm)

JISATA20×10×1.5

JISATB30×12×2

JISATC40×16×2.3

JISATD50×20×3

JISATE60×25×3.5

2.DIN型条形滑块规格表

型号尺寸(mm)

DIN11120×10×1.5

DIN11230×12×2

DIN11340×16×2.3

DIN11450×20×3

DIN11560×25×3.5  

滑块型号对照表大全

  台山市水步镇宇大五金机电销售部成立于2013年,从事传动行业已十年。公司主营THK直线导轨滑块、交叉导轨、滚珠丝杆等产品,同时经营NSK、IKO、NB、SBC、INA、ABBA等各类进口品牌滑块导轨、花键轴等传动类产品。产品型号齐全,全部原装正品。

本公司THK直线滑块型号及价格(部分)

欢迎合作!

联系人:崔经理

电 话:0750-8516530

传 真:0750-5509588

电 邮:2697415292@qq.com

Q Q:2697415292

手 机:18033146782

滑块型号下面的数字什么意思OCT,21YR

昨晚,一位网友发信息问,滑块长宽高各尺寸取值标准。

对于讲模具相关的知识,我基本都是信手拈来,很少去打草稿做准备,比如要写文章了,我很少去找素材,把读者留言问的问题,直接拿出来写写,我认为,读者实际碰到的问题更具有代表性。

写文章以来,在网上结识了不少了人,也有一些数量的粉丝,人多起来了,各样的人都有,有些读者提供一些图纸,或咨询一些问题。我便主动或被动的看过很多模具图,包括一些非常大的公司,

千奇百怪,各式各样类型的滑块都见过,并不是上市公司的模具就设计得好一些,各有千秋,上市公司仍然有很多很基础的问题存在。所以,我一直告诉找工作的读者,别被公司外表给吓着了。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吓自己。

既然有读者问到了这个问题,不管以前写过没,写过的文章或许也找不着了,那么,不妨再来聊聊滑块取值的这个问题。

工作中所说滑块的长宽高,如下图:

大多数情况下,长与高的尺寸注意得比较多,为啥?

滑块的宽度,基本上由产品的倒扣决定,一般来说滑块宽度略宽于产品倒扣即可。但有些倒扣的宽度尺寸较小,高度尺寸较大,这时,滑块的宽度就应适当增加。

在实际设计时,怎么去确定滑块的尺寸比较合适呢?各尺寸间有啥关系呢?

确定滑块长度尺寸前,一般先确定滑块的宽和高度尺寸,设计时按以下顺序进行相对来说比较合理。

首先,咱们根据产品的倒扣,先拆出滑块的胶位部分。一般情况下,无外乎会得到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中,滑块的高度尺寸比宽度尺寸要大,但宽度的尺寸最少不应低于高度尺寸的1/2。若根据产品倒扣,拆出来的滑块宽度的尺寸小于高度尺寸的1/2,这时,应增加滑块的宽度尺寸。以满足理论要求。

第二种类型,滑块的高度与宽度尺寸相当。根据产品倒扣拆出来的滑块宽度和高度尺寸,基本可以直接使用,无需刻意加减。

第三种类型,滑块的宽度尺寸比高度尺寸要大。这种时候,只要高度不是特别低,比如小于20mm。基本上也无需刻意加减,若过小,则适当增加高度。

待宽度和高度确定以后,接下来,才是确定滑块长方向的尺寸。

值得注意的是,滑块长方向尺寸,并不是指滑块体的长度,而是指滑块有效配合面的长度,理论上,滑块长方向的尺寸,应是滑块高度尺寸的1.2~1.5倍。

实际设计过程中,若碰到第一种类型滑块,即高度特别高时。若滑块较小,有足够空间,且不影响模具尺寸的情况下,可按高度的1.2~1.5倍取值;若滑块比较大,滑块的长度直接影响模具尺寸的情况下,长度尺寸取值与高度相当,或略小于高度尺寸也行。

素彦文章不定期更新,转发,分享就是支持。往期文章,关注后阅读。

滑块的型号在什么位置

液压系统公司招聘信息:

zp1电气工程师

zp2电工

zp3液压工程师zp4学徒工或杂工需要查看招聘信息,请点击文章上方“新液压”关注之后回复相对应的编号。例如回复“zp1”即可获取电气工程师的详细信息。回复“zp2”即可获取电工的详细信息。以此类推。

---------------------

本技术规范适合于公司从事机械装配作业之员工或技术人员。

1.作业前准备

(1)作业资料:包括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物料BOM表等,直至项目结束,必须保证图纸的完整性、整洁性、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2)作业场所:零件摆放、部件装配必须在规定作业场所内进行,整机摆放与装配的场地必须规划清晰,直至整个项目结束,所有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整齐、规范、有序。

(3)装配物料:作业前,按照装配流程规定的装配物料必须按时到位,如果有部分非决定性材料没有到位,可以改变作业顺序,然后填写材料催工单交采购部。

(4)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

2.基本规范

(1)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2)装配的零件必须是质检部验收合格的零件,装配过程中若发现漏检的不合格零件,应及时上报。

(3)装配环境要求清洁,不得有粉尘或其它污染,零件应存放在干燥、无尘、有防护垫的场所。

(4)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5)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6)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

(7)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的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地毯。

(8)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踏机械,如果需要踩踏作业,必须在机械上铺设防护垫或地毯,重要部件及非金属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3.联接方法

(1)螺栓联接

A.螺栓紧固时,不得采用活动扳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1个以上相同的垫圈,沉头螺钉拧紧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B.一般情况下,螺纹连接应有防松弹簧垫圈,对称多个螺栓拧紧方法应采用对称顺序逐步拧紧,条形连接件应从中间向两方向对称逐步拧紧。

C.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螺钉在紧固运动装置或维护时无须拆卸部件的场合,装配前螺丝上应加涂螺纹胶。

D.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附表》的规定。

(2)销连接

A.定位销的端面一般应略高出零件表面,带螺尾的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

B.开口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尾部应分开60°-90°。

(3)键联接

A.平键与固定键的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

B.间隙配合的键(或花键)装配后,相对运动的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C.钩头键、锲键装配后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工作面积的70%,且不接触部分不得集中于一处;外露部分的长度应为斜面长度的10%-15%。

(4)铆接

A.铆接的材料和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铆钉孔的加工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B.铆接时不得破坏被铆接零件的表面,也不得使被铆接零件的表面变形。

C.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铆接后不得出现松动现象,铆钉的头部必须与被铆接零件紧密接触,并应光滑圆整。

(5)胀套联接

胀套装配:在胀套涂上润滑油脂,将胀套放入装配的毂孔中,套入安装轴后调整好装配位置,然后拧紧螺栓。拧紧的次序以开缝为界,左右交叉对称依次先后拧紧,确保达到额定力矩值。

(6)紧定联接

锥端紧定螺丝的锥端和坑眼应均为90°,紧定螺丝应对准坑眼拧紧。

4.滚动轴承的装配

(1)轴承装配前,轴承位不得有任何的污质存在。

(2)轴承装配时应在配合件表面涂一层润滑油,轴承无型号的一端应朝里,即靠轴肩方向。

(3)轴承装配时应使用专用压具,严禁采用直接击打的方法装配,套装轴承时加力的大小、方向、位置应适当,不应使保护架或滚动体受力,应均匀对称受力,保证端面与轴垂直。

(4)轴承内圈端面一般应紧靠轴肩(轴卡),轴承外圈装配后,其定位端轴承盖与垫圈或外圈的接触应均匀。

(5)滚动轴承装好后,相对运动件的转动应灵活、轻便,如果有卡滞现象,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6)轴承装配过程中,若发现孔或轴配合过松时,应检查公差;过紧时不得强行野蛮装配,都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7)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推力角接触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在装配时轴向间隙符合图纸及工艺要求。

(8)对采用润滑脂的轴承及与之相配合的表面,装配后应注入适量的润滑脂。对于工作温度不超过65℃的轴承,可按GB491-65《钙基润滑脂》采用ZG-5润滑脂;对于工作温度高于65℃的轴承,可按GB492-77《钙基润滑脂》采用ZN-2、ZN-3润滑脂。

(9)普通轴承在正常工作时温升不应超过35℃,工作时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70℃。

5.直线轴承的装配

(1)组装前,轴承内部应涂抹润滑脂。

(2)轴承压入支承座时,应采用专用安装工具压靠外圈端面,不允许直接敲打轴承,以免变形。

(3)轴承与支承座的配合必须符合公差要求,过紧使导轨轴与轴承过盈配合,会损坏轴承;过松会使轴承无法在支承座中固定。

(4)导轨轴装入轴承时,应对准中心轻轻插入,如歪斜地插入,会使滚珠脱落,保持架变形。

(5)轴承装入支承座时,不允许转动,强行使其转动,会损坏轴承。

(6)不允许用紧定螺丝直接紧定在轴承外圈上,否则会发生变形。

6.直线导轨的装配

(1)导轨安装部位不得有污质,安装面平整度必须达到要求。

(2)导轨侧面有基准边时,应紧贴基准边安装,无基准边时,应保证导轨的滑动方向与设计要求一致,导轨固定螺丝拧紧后,应检查滑块的滑动方向是否有偏差,否则必须调整。

(3)如果滑块以传动带带动,传动带与滑块固定张紧后,传动带不得有斜拉的现象,否则必须调整带轮,使传动带的带动方向与导轨平行。

7.链轮链条的装配

(1)链轮与轴的配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轮齿几何中心平面应重合,其偏移量不得超过设计要求。若设计未规定,一般应小于或等于两轮中心距的2‰。

(3)链条与链轮啮合时,工作边必须拉紧,并保证啮合平稳。

(4)链条非工作边的下垂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未规定,应按两链轮中心距1%~2%调整。

8.齿轮的装配

(1)互相啮合的齿轮在装配后,当齿轮轮缘宽度小于或等于20mm时,轴向错位不得大于1mm;当齿轮轮缘宽度大于20mm时,轴向错位不得超过轮缘宽度的5%。

(2)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杆传动的安装精度要求,应根据传动件的精度及规格大小分别在JB179-83《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JB180-60《圆锥齿轮传动公差》及JB162-60《蜗杆传动公差》确定。

(3)齿轮啮合面需按技术要求保证正常的润滑,齿轮箱需按技术要求加注润滑油至油位线。

(4)齿轮箱满载运转的噪声不得大于80dB。

9.同步带轮的装配

(1)主从动同步带轮轴必须互相平行,不许有歪斜和摆动,倾斜度误差不应超过2‰。

(2)当两带轮宽度相同时,它们的端面应该位于同一平面上,两带轮轴向错位不得超过轮缘宽度的5%。

(3)同步带装配时不得强行撬入带轮,应通过缩短两带轮中心距的方法装配,否则可能损伤同步带的抗拉层。

(4)同步带张紧轮应安装在松边张紧,而且应固定两个紧固螺栓。

10.平皮带的装配

(1)安装前,所有的输送平面应调整好水平。

(2)带轮中心点连线应调整至于同一竖直面上,且轴线相互平行。

(3)平皮带的输送方向应按照皮带上标识的箭头方向安装,否则将影响其使用寿命。

11.电机、减速器的装配

(1)检查电机型号是否正确,减速机型号是否正确。

(2)装配前,将电机轴和减速的连接部份清洁干净。

(3)电机法兰螺丝拧紧前,应转动电机纠正电机轴与减速机联轴器的同心度,再将电机法兰与减机连接好,对角拧紧固定螺栓。

(4)伺服电机在装配过程中,应保证电机后部编码器不受外力作用,严禁敲打伺服电机轴。

(5)伺服减速机的安装:

A.移动减速机法兰外侧的密封螺丝以便于调整夹紧螺丝。

B.旋开夹紧螺丝,将电机法兰与减速机连接好,对角拧紧定位螺栓。

C.使用合适扭力将夹紧环拧紧,然后拧紧密封螺丝。

D.将电机法兰螺栓扭至松动,点动伺服电机轴或用手转动电机轴几圈,纠正电机轴与减速机联轴器的同心度。

E.最后将电机法兰与减速机连接好,对角拧紧定位螺栓。

12.机架的调整与联接

(1)不同段的机架高度调节应按照同一基准点,调整到同一高度。

(2)所有机架的墙板,应调整至同一竖直面上。

(3)各段机架调整到位、符合要求后,应安装相互之间的固定联接板。

13.气动元件的装配

(1)每套气动驱动装置的配置,必须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气路图进行连接,阀体、管接头、气缸等连接时必须核对无误。

(2)总进气减压阀按照箭头方向进行进出口连接,空气过滤器和油雾器的水杯和油杯必须竖直向下安装。

(3)配管前应充分吹净管内的切削粉末和灰尘。

(4)管接头是螺纹拧入的,如果管螺纹不带螺纹胶,则应缠绕生料带,缠绕方向从正面看,朝顺时针方向缠绕,不得将生料带混入阀内,生料带缠绕时,应预留1个螺牙。

(5)气管布置要整齐、美观,尽量不要交叉布置,转弯处应采用90°弯头,气管固定时不要使接头处受到额外的应力,否则会引起漏气。

(6)电磁阀连接时,要注意阀上各气口编号的作用:P:总进气;A:出气1;B:出气2;R(EA):与A对应的排气;S(EB):与B对应的排气。

(7)气缸装配时,活塞杆的轴线与负载移动的方向应保持一致。

(8)使用直线轴承导向时,气缸活塞杆前端与负载联接后,在整个行程中,不得有任何的别劲存在,否则将损坏气缸。

(9)使用节流阀时,应注意节流阀的类型,一般而言,以阀体上标识的大箭头加以区分,大箭头指向螺纹端的为气缸使用;大箭头指向管端的为电磁阀使用。

14.装配检查工作

(1)每完成一个部件的装配,都要按以下的项目检查,如发现装配问题应及时分析处理。

A.装配工作的完整性,核对装配图纸,检查有无漏装的零件。

B.各零件安装位置的准确性,核对装配图纸或如上规范所述要求进行检查。

C.各联接部分的可靠性,各紧固螺丝是否达到装配要求的扭力,特殊的紧固件是否达到防止松脱要求。

D.活动件运动的灵活性,如输送辊、带轮、导轨等手动旋转或移动时,是否有卡滞或别滞现象,是否有偏心或弯曲现象等。

(2)总装完毕主要检查各装配部件之间的联接,检查内容按(1)中规定的“四性”作为衡量标准。

(3)总装完毕应清理机器各部分的铁屑、杂物、灰尘等,确保各传动部分没有障碍物存在。

(4)试机时,认真做好启动过程的监视工作,机器启动后,应立即观察主要工作参数和运动件是否正常运动。

(5)主要工作参数包括运动的速度、运动的平稳性、各传动轴旋转情况、温度、振动和噪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