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主芯片组型号(主芯片组型号数字含义)

2024-05-09 13:32:52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主芯片有哪些品牌
  2. 主板芯片组型号单位
  3. 芯片组 型号
  4. 主板芯片组类型
  5. 主芯片组哪个好
  6. 主芯片组型号数字含义
  7. 主芯片组是什么意思
  8. 主芯片是什么意思
  9. 主芯片组型号详细参数
  10. 主芯片组怎么选

主芯片有哪些品牌

1、产品型号:GA-B85-HD3芯片厂商:Intel

主芯片组:IntelB85 显示芯片:CPU内置显示芯片

CPU类型:Corei7/Corei5/Corei3/Pentium/Celeron

支持CPU数量:1颗CPU支持:Intel22nm处理器

市场参考价:849元

2、华硕B85-PRO

产品型号:B85-PRO主芯片组:IntelB85

 支持CPU数量1颗显示芯片:CPU内置显示芯片 

CPU平台:Intel  网卡芯片:板载IntelI217V千兆网卡

主板板型:ATX板型 外形尺寸:305*228mm

市场参考价:899元

3、微星Z97GAMING3

产品型号:Z97主芯片组:IntelZ97

最大内存容量:32GB主板板型:ATX板型

外形尺寸:305*244mm  CPU插槽:LGA1150

供电模式:六相电源插口:一个8针,一个24针电源接口

市场参考价:1099元

4、华硕Z97-PROGAMER

产品型号:Z97-PRO主芯片组:IntelZ97

内存插槽:4*DDR3DIMM主板板型:ATX板型

外形尺寸:305×244mm最大内存容量:32GB

内存类型:DDR3  显卡插槽:PCI-E3.0标准

市场参考价:1599元

主板芯片组型号单位

主板型号芯片型号AMDA770SB700A780SB700A790SB790INTELP35ICH9G35ICH9P43ICH10P45ICH10

芯片组 型号

你一定在很多电脑上面见过一个标志,intelinside.

在整个电脑行业,有两家美国公司是所有人都绕不开的,微软垄断windows操作系统,英特尔(intel)垄断电脑硬件CPU和主板芯片。

因为CPU只有英特尔和AMD两家品牌,电脑主板一般要和CPU对应配套,不同针数的主板和CPU无法通用。虽然市场上的电脑主板品牌很多,但是基本上全部使用的是英特尔(intel)公司的芯片组,所以不管哪个品牌的主板,型号系列都是一样的,不同品牌的主板的型号都是英特尔芯片组的型号,主板制造商一般只是在最后面再加一个后缀用以区分。

每一代电脑主板的型号全部由英特尔决定,因此所有品牌的电脑主板型号都是分成3个字母系列,分别是H系列,B系列,Z系列。

电脑主板系列型号比较少,比较常见的例如:

H系列主板:H81,H110,H310,H410,H510,H610

B系列主板:B75,B85,B150,B250,B360,B560,B660

Z系列主板:Z390,Z490,Z590,Z690

加上不同后缀之后的主板型号就变得非常多了,例如:华硕主板H510M-K,技嘉主板B560MD2V,七彩虹主板Z490GAMINGPROV20,等等。

备注:以上只是电脑主板主型号系列(型号系列命名由英特尔公司决定),一般每个系列后面还会有一些后缀,而且每个品牌的主板带的后缀字母不一样(型号后缀由每个电脑主板品牌自己决定),同一个系列的主板价格差别一般不大,不同后缀主要是一些扩展卡槽或者接口的多少不同。

那么前面的H,B,Z,这三个字母的主板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h主板和B主板和z主板区别为:定位不同、支持超频不同、支持多路显卡不同。

一、定位不同

1、H主板:h主板是非常主流的主板芯片组(定位中、低端),主板接口和插槽比较少,用于不需要外接很多设备的电脑,使用人数最多,一般都是家用电脑或者商务办公电脑主流首先。(参考电脑整机预算2000-4000元)

2、B主板:B主板是商用芯片组,(定位中、高端),大多数游戏玩家都选用B系列主板,还有一些工业设计电脑,比如平面设计,三维3d设计等高端办公电脑也使用B系列主板。B主板相对H系列的主板能多一些接口或者卡槽,因此扩展性也强一些。(参考电脑整机预算3500-7000元)

3、Z主板:z主板是高端芯片组(定位高端),主要定位一些专业职业电脑游戏玩家,对游戏流畅度体验要求极高的用户,还有一些行业专业生产力工具电脑,比如3d动画设计公司,专业影视电影公司,等等,而且一般来说选用Z主板的用户,还会选择非常高端的显卡来配合,所以整台电脑配下来一般都非常贵了。Z主板做工用料非常好,扩展性强,接口、插槽丰富,但是价格也非常贵,比前面两个系列贵很多。(参考电脑整机预算7000-20000元)

二、支持超频不同

1、h主板:h主板不支持超频,适用于大多数普通用户和企业办公电脑。

2、B主板:B主板有些支持超频,有些不支持超频,适用于大多数游戏玩家和商用用户。

3、z主板:z主板支持超频,适用于超频用户,适用于专业职业玩家,专业3d设计公司等。

三、支持多路显卡不同

1、h主板:h主板部分支持多路显卡功能,如PCIe通道数较少的H110主板。

2、B主板:B主板少数支持多路显卡功能,如PCIe通道数较少的B150主板。

主板芯片组类型

一、定位不同

1.Z系列:主板系列最高端,价格高,用料好,接口多。

2.B系列:主板系列多为中低端,接口也足够一般玩家使用。

3.H系列: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如H81,尾数为1,基本上属于最低端,最便宜,价格仅为3400元。在高端,H87的尾数为7,比B系列要好。主要特点是有更多的接口。

二、是否支持超频

1.Z系列:Z系列的主要特点是过频。Z77适用于高端超频用户。它不仅具有RAID磁盘阵列、处理器超频、SRT-SSD加速技术,还支持三卡消防平台。Z75取消了中低端超频用户的SRT固态驱动加速技术。

2.B系列:B系列主要是商用主板,增加了商用尖端技术,保证数据安全,但大部分B系列主板不支持超频。

3.H系列:属于标准板,与z77的主要区别在于不支持过频、单通道PCI插槽。

三、是否支持多路显卡

1.Z系列:大多数支持多路显卡功能。

2.B系列:少数支持多路显卡功能。

3.H系列:部分支持多路显卡功能。

PCIe通道数较少的B150和H110基本上是不支持多卡的,一般有多卡需求的用户都会选择Z170甚至X99平台。

主芯片组哪个好

880g好和890GX比,还是890好!就这么简单!

主芯片组型号数字含义

主板这个配件在DIY玩家眼中一直都是承载着所有配件的一块板子而已,主板对于电脑的性能影响已经越来越小了,但是简单的把主板理解成是一个集成所有配件工作的板子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是主板上面一大波芯片组将各个硬件的数据集中汇总给CPU进行处理,各个硬件才得以高效协同工作。

主板,又称主机板、系统板、逻辑板、母板、底板等,是构成复杂电子系统例如电子计算机的中心或者主电路板。典型的主板能提供一系列接合点,供处理器处理器、显卡、声效卡、硬盘、内存、对外设备等设备接合。它们通常直接插入有关插槽,或用线路连接。主板上最重要的构成组件是芯片组(Chipset)。而芯片组通常由北桥和南桥组成,也有些以单片机设计,增强其性能。

高端主板上的接口那么多 老司机也不一定都认得

这些芯片组为主板提供一个通用平台供不同设备连接,控制不同设备的沟通。它亦包含对不同扩充插槽的支持,例如处理器、PCI、ISA、AGP,和PCI Express。芯片组亦为主板提供额外功能,例如集成显示核心,集成声效卡(也称内置显核和内置声卡)。一些高价主板也集成红外通讯技术、蓝牙和802.11(Wi-Fi)等功能。

新技术推出的频率越来越快

现在主板能轻易的供人们使用,也是得益于功能的不断加强,很多功能越来越集成,傻瓜式的使用方式让人们也越来越不在乎它了,似乎选择一块主板的标准就是能与硬件全部兼容、插口有自己想要的就好了,但粗略的选择也让很多功能都被忽略掉,并不能真正的发挥出本身的实力,导致很多人并不了解主板,即使是老司机们也不一定能完全了解。

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买了不需要的功能是一种浪费

主板的版型是用户首先应该考虑的重要指标之一,主板的版型会对日后组装完成的机器扩展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机箱外壳的选择。其中最常见的就是ATX(大板),M-ATX(小板),ITX。ATX主板比较适合安装在中塔机箱中,M-ATX比较适合中塔迷你塔机箱,ITX主板比较适合HTPC机箱。E-ATX、XL-ATX、HTPX则相对较少有相关产品,产品更多的集中在旗舰级产品或服务器级产品,服务器的刀板也算是个奇葩了,因此我们只说消费级的。

简单的说,芯片组是主板最重要的一颗集成芯片,它决定了主板可以使用什么CPU,可以具有多少原生接口和扩展能力(主板的扩展桥接芯片也要受到芯片组扩展能力的制约)。我们常说的H61主板,Z87主板都是说的主板芯片组的型号。图中就是一颗INTEL的Z87芯片组。现在除了较为古老的AM3+接口的主板外,其他的主板均已经取消了北桥,芯片组芯片就位于南桥位置。一般来说主板型号中都会在前半部分标明主板的芯片组是什么。

Z87芯片组芯片

在非ITX的主板上南北桥位置是基本固定的,直接参考下图即可。在ITX主板中,现在在售的主板AM3+接口(带北桥)的ITX主板几乎没有,所以可以简单的说,非CPU供电部分的散热片下面就是南桥芯片。

南北桥位置

现在的CPU已经集成了内存控制器和显卡PCIe插槽的控制器,所以主板芯片组的作用就是将CPU与主板上的非显卡插槽、SATA接口、声卡网卡等设备连接在一起。下图一张Z87旗舰级产品的芯片架构图,可以看到很多第三方芯片(橙色)额外桥接、拆分的接口(红色)。

芯片组工作图示

原生接口即指从主板芯片组或CPU中直接引出的主板接口,原生接口相比于主板桥接芯片引出的接口,往往具有更好的性能(速度更快更接近接口的标称性能)、更好的兼容性(INTEL的芯片组驱动包直接集成)。建议大家在使用中应该优先使用原生接口。

安装CPU的部分肯定是CPU插槽了(这不是废话么),一般除了BGA封装的CPU是直接焊在主板上(比如笔记本电脑的主板)的都能支持CPU的更换,英特尔的桌面级CPU采用的是LGA封装方式,针脚全都集成在主板的插槽上,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好那些脆弱的针脚。

英特尔芯片组主板的CPU底座有保护盖

内存插槽中间有一个防呆口,这个防呆口具有保证内存安装方向正确和保证安装正确类型内存两个作用,所以在安装内存时绝对不可以使用蛮力。目前主流的内存是DDR3/DDR4,这二者是不可以混插的(有的主板即使是提供两种接口也不可以混插),目前新的主板产品内存基本都是采用DDR4规格。

DDR3与DDR4的防呆插口是不一样的

现在的绝大部分主板都支持双通道(以增加内存带宽提升速率),包括双通道、三通道(X58)、四通道(X79),所以建议内存安装按照通道数的倍数来安装。现在有很多主板会提供额外的内存插槽,例如双通道主板提供四根内存插槽,一般主板厂商都采用两根彩色,两根黑色的方式来标识,如果只准备安装两根内存,应该插在彩色插槽上。有些HTPC主板为了轻薄,则采用了笔记本内存插槽。

两种颜色的内存插槽

PCI扩展卡插槽是主板上使用最广泛最灵活的扩展插槽,主要用来安装各种扩展设备,包括显卡、声卡、网卡、SATA扩展卡等大量设备,现在主板上最主要的扩展卡插槽主要有PCI-E显卡插槽、PCI-E X1插槽、PCI插槽。

PCI扩展插槽

PCI-E显卡插槽是主板上最重要的扩展插槽类型,他不仅可以安装显卡,还可以替代PCI-E X1、PCI-E X4插槽。PCI-E显卡插槽的典型特征就是他是主板上最长的插槽,而且在插槽尾部会有一个卡扣,用来更好的固定显卡。

PCI-E显卡插槽其实分为两种规范和三种类型。两种规范即指PCI-E 3.0规范和PCI-E 2.0规范。三种类型是指X16、X8、X4三种不同的通道数。PCI-E 3.0规范在同等通道数下可以带来的PCI-E 2.0规范两倍的数据带宽。同规范下数据带宽与通道数成正比,例如PCI-E 3.0 X4就相当于PCI-E 2.0 X8的带宽。所以对于显卡来说,能用3.0就不用2.0,能用X16就不要用其他通道数。双卡最好采用16+16(高端芯片组或桥接),或者8+8的主板插槽组合。

从背板可以看出不同的PCI-E插槽

一般辨别主板PCIe显卡插槽的带宽可以通过分辨主板背面的焊点来看。X8插槽焊点长度是X16的一半,X4的则相应更短。但是现在有不少主板厂商为了在这个问题上打马虎眼,会故意多焊焊点来混淆,所以查看主板的官网规格或主板手册才是最好的方式。

显卡的PCI-E通道除了通过CPU内部引出,还可以从南桥引出一根PCI-E 2.0 X4的插槽。现在有相当多的主板会提供16+4显卡插槽组合,一般而言后面的X4插槽是从南桥引出而非CPU内部,所以这样的主板很不建议组建双卡平台,对性能会有限制,还容易导致延迟和跳帧。说一个比较简单的辨别办法,就是如果是PCI-E 3.0 X4则是CPU引出相当于PCI-E 2.0 X8带宽的插槽,如果是2.0 X4基本都是南桥出来的。

PCI-E X1

PCI-E X1插槽是主板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接口,主要用于安装PCI-E X1接口的各类扩展卡。当主板的PCI-E X1不能使用时,也可以使用PCI-E 2.0 X4显卡插槽来代替使用。PCI-E X4插槽、PCI-E X2插槽对于一般家用主机来说,很大的一个用途就是可以支持一些需要占用多条PCIe通道的高端PCI-E SSD。不过这种SSD价格基本可以用天价来形容,而且这个插槽可以用主板PCI-E 2.0 X4显卡插槽来替代,所以并不多见。

PCI插槽是主板上一种比较古老的插槽,主要用于安装各类PCI接口的扩展卡。虽然主板芯片组早已开始不原生支持,但PCI插槽依然是主板的常客。PCI插槽的典型特征是插槽比较长,但尾部没有卡扣。

主板上的PCI插槽 一般出现在比较古老的主板上

mSATA插槽是主要用于安装mSATA SSD的磁盘接口。他的接口外观与miniPCI-E插槽相同,可以互插,但是如果要可以切换使用必须有一颗专门的切换芯片。一般mSATA插槽会以全高为主,插槽到后面的固定螺栓的距离会比较长。

MSATA主要用于插接SSD 而miniPCI-E被用于功能拓展

miniPCI-E插槽是一个比较新出现的插槽类型,他相当于一个PCI-E X1的扩展卡插槽,不过只能使用miniPCI-E接口的扩展卡。现在在主板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安装无线模块。

CPU外接供电接口是用来直接从电源取电,为CPU提供电力的供电接口。一般低端主板多采用4PIN供电,中端多采用8PIN供电,高端主板上会看到4+8PIN或8+8PIN的配置。一般4+8PIN或8+8PIN在电源接线不足的情况下,只插单8PIN也可以保持主板的正常使用。CPU供电与PCI 8PIN供电接口的塑料针脚会有不同具有防呆效果,所以在安装时只要不依靠蛮力就可以避免安装错误。

此款主板不仅为CPU提供8pin供电 还额外又增加了4pin

CPU供电部分顾名思义就是用来为主板上的CPU提供供电的模块,主要是将电源的+12V供电转化为CPU可以接受的电压,并净化电流。一般CPU供电都位于CPU插槽与后窗接口之间,有些相数比较多主板需要用到L型布*的供电模块。相当多的主板也会在这个部分,为供电MOS管安装散热片,来辅助散热并改变主板的外观。

CPU供电模块

首先普及一个知识,即使是拥有外接供电的显卡,依然可以从PCI-E显卡插槽获取最高75W的供电。对于可以组多卡的主板来说,单单依靠24PIN的供电就会让接口面临巨大的压力。曾经就见过早期的超频玩家为此在24PIN上焊接额外的供电线。所以现在相当多的主板都会提供额外的供电接口。

PCI-E接口的额外供电

这个接口的类型比较多变不尽相同,显卡6PIN、大4PIN、SATA供电接口都有,位置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6PIN多出现在PCIe插槽与CPU插槽之间,大4PIN位于主板板载接口所在的那一条边缘上,SATA供电接口位于主板SATA口旁边。

后面板接口大家最熟悉不过了,一般相同形状的接口会以不同颜色来区分不同的功能,比如USB3.0/USB2.0、音频输出/音频输入等。支持核显CPU的主板都会提供一些视频输出接口,最常见的就是HDMI/DVI/DP等视频输出接口。在高端主板上则会搭载雷电、E-SATA、光纤接口等。

主板后部I/O区

板载的USB 2.0是一个9PIN的接口,其中空掉一根针是作为防呆。一般位于主板PCI插槽旁边的这条边缘上,主板上的丝印或者查看主板说明书都会有相关的说明。如果有底色为其他颜色的USB接口(红色居多),一般都代表有额外的功能支持,建议优先选择。

USB 2.0主板插针

板载USB 3.0接口是一个20PIN的接口,防呆是通过插针外框上的一个小缺口。一般位于主板24PIN供电旁边,或PCI插槽旁边的这条边缘上。如果有底色为其他颜色的USB接口(红色居多),一般都代表有额外的功能支持,建议优先选择。

USB 3.0主板插针的识别非常简单

SATA 2.0也称为SATA 3Gbs接口,是现在比较老的一种主板接口,现在已经在新产品中逐渐淘汰和边缘化。最大传输速度为300MBs(持续),建议不要连接SSD,会影响SSD的性能。SATA 3.0也称为SATA 6Gbs接口,现在正在逐步取代SATA 2.0接口。最大传输速度为600MBs(持续),是相对高速的接口。

有些SATA接口全都混为一种颜色

在这里之所以单独列出,主要就是要强调一下,桥接SATA 3.0接口性能与原生SATA 3.0接口会有比较大的差距。所以建议SSD全部安装在原生SATA 3.0上。桥接接口仅仅作为补充。或者在没有原生SATA 3.0接口的主板上才建议SSD插在桥接接口上。

有的主板也会对不同的SATA接口进行颜色的区分

SATA接口最主要的还是芯片组提供的原生接口,在高端主板上也可以看到由第三方芯片桥接的额外SATA 3.0接口。在主板上的布*方式主要有三种:纯原生SATA 2.0或SATA 3.0、原生SATA3.0+原生SATA2.0、原生接口+桥接接口。

这种组合一般多见于高端主板中,主板的SATA接口由原生接口和桥接的SATA 3.0接口组成。可以看到桥接接口(灰色)和桥接这个接口的marvell芯片。现在这类主板各个厂商的标注方式差别非常大,例如技嘉一般采用灰色,ASUS主板标识为黑色,而包括ROG在内的一大批产品则采用相同的颜色,只能通过主板上的贴纸和丝印来判断。建议大家对于高端主板上SATA的区分还是遵照主板说明书来比较好。

老司机们有没有看到不认识的接口呢

写在最后:主板的工作不仅是硬件之间的联合插接板,更是让各个硬件配合协调工作的枢纽,根据其他硬件的规格来选配主板是攒机的重要过程之一,按需购买才不会造成浪费,省下的钱可以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另外目前X宝上也有很多X58、X79的寨板在售,一般主要是垃圾佬在消费,价格便宜兼容性也强,但是品质、售后保障是远远不如大品牌,非常不建议普通DIY爱好者涉足,在选购主板时一定要多加小心。

主芯片组是什么意思

芯片组参数如下:

一、型号参数

型号:主芯片组Intel H510。

二、芯片参数

类型:集成Realtek ALC887 7.1声道音效芯片 。

三、内存参数

内存类型:2×DDR4 DIMM 。

四、内存容量

最大内存容量:64GB 。

五、主板参数

主板板型:Micro ATX板型 。

六、尺寸参数

外形尺寸:22.6×20.3cm 。

七、电源参数

电源插口:一个8针,一个24针电源接口 。

主芯片是什么意思

b250、h110、b150、z170、H97、z97、z87、b85、b75、、、都是intel主板芯片组的

主芯片组型号详细参数

1、北桥芯片:提供对“CPU”类型和主频的支持、系统高速缓存的支持、主板的系统总线频率、内存管理、显卡插槽规格,“ISA”插槽、“ECC”纠错等支持;2、南桥芯片:提供了对I的支持,提供对“KBC”、“RTC”、“USB”、“UltraDMA”数据传输方式和“ACPI”等的支持。以及决定扩展槽的种类与数量、扩展接口的类型和数量等;3、高度集成的芯片组:大大的提高了系统芯片的可靠性,减少了故障,降低了生产成本。例如有些纳入3D加速显示、声音解码等功能的芯片组还决定着计算机

主芯片组怎么选

摘要:电脑配置再高,如果主板不行,那么很多的效能就无法发挥出来。而主板再好,如果芯片组不行,那么依然只能说是“鸡肋”。对于游戏玩家来说,芯片组的好坏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查看自己电脑的主板芯片组呢?除了使用鲁大师检测外,下面还未大家提供6种方法,快来一起看看吧。如何查看电脑芯片组

方法一

打开机箱查看主板上的品牌和版本型号,然后上网查一下便知。或直接看主板上的北桥芯片上标识着什么也可以。

方法二

电脑开机自检的时候查看主板型号,要是太快来不及看到的话,就在出现主板信息的时候按Pause/Break这个键,然后画面就能暂停,要继续的话就再按一次就行。

方法三

如果购买主板的盒子还在,那么直接从盒子上就能知道主板芯片组是什么。

方法四

下载鲁大师,点击硬件检测之后,在主板信息里也能看到相应的芯片组信息。

方法五

在开始里面的运行对话框中打上dxdiag,在“系统”里就可以看到,不过有部分主板是看不到的。

方法六

1、右键点击开始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WindowsPowerShell”菜单项。

2、接下来在打开的Windows10的PowerShell窗口中输入命令systeminfo,然后按下回车键。

3、一会儿在显示的系统信息列表中,可以看到一个“系统制造商”与“系统型号”两项,可以在这里查看到电脑的主板芯片信息。

方法七

1、右键点击开始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运行”菜单项。

2、在打开的运行窗口中,输入命令msinfo32然后按下回车键。

3、这时就会弹出“系统信息”的窗口,在窗口中同样可以看到“系统制作商”与“系统型号”两个项,可以了解主板的信息。

主板芯片组驱动怎样安装

方法一

1、首先需要查看下电脑默认识别的驱动是不是正常,在计算机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界面中的属性打开,接下来我们要打开设备管理器进行查看。

2、打开设备管理器可以看到有些驱动无法识别,并且识别的显卡驱动也不是需要的,所以建议安装购买电脑时候的主板驱动进行安装。

3、将购买电脑时候的主板驱动光盘放入电脑光驱。

4、然后找到电脑光驱图标,这里双击左键打开。

5、现在的光盘通常都可以自动启动,如果不行的话,可以点击光盘里面的setup应用程序双击运行安装程序。

6、这时候可以点击这里的install安装主板的所有驱动程序,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自己想要安装的某个设备的驱动程序。

7、驱动安装的时候,点击下一步,按照界面提示点击即可安装完成。有时候安装驱动的时候需要重新启动电脑,根据提示启动电脑即可安装驱动完成。

方法二

1、下载驱动精灵或者是其他驱动软件。

2、安装驱动软件到电脑,并打开进行驱动扫描。

3、选择需要安装的程序并点击安装,这里选择主板芯片组驱动安装即可。

方法三

1、在官网搜索电脑或者是主板的型号,然后搜索相应的驱动进行下载。

2、下载完成后进行压缩包的解压。

3、点击安装程序进行安装,根据提示重启电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