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电脑硬盘型号(电脑硬盘型号在哪里看)

2024-03-30 15:06:1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台式机加装第二块固态硬盘
  2. 电脑硬盘型号在哪里看
  3. 电脑硬盘型号有哪些
  4. 电脑硬盘型号及价格
  5. 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优缺点
  6. 电脑硬盘型号及价格查询
  7. 电脑硬盘型号怎么查

台式机加装第二块固态硬盘

首先,打开安全卫士后,在安全卫士的底部,你会发现一个“功能全集”图标,里面包含了各种测试。点开之后会发现一个“360硬件测试”。已经安装了360硬件测试的用户可以直接访问,没有安装的用户需要安装。安装后可以通过这个软件查看硬件型号和温度,在这里可以查看电脑硬盘的型号。除了安全卫士,鲁大师是一款同样受到很多用户喜爱的工具。使用鲁大师的测试工具还可以帮助用户检查电脑的硬盘。这个方法和上面提到的360测试法差不多,只是鲁大师的测试功能相对更强一些。用同样的方法打开鲁大师的工具后,进行硬件测试就可以了。这种方法是通过桌面上的按钮进行的,非常简单。你只需要打开“我的电脑”,在里面找到“属性”,然后找到“设备管理器”。点开之后会看到一个“磁盘管理器”,让你可以查看自己电脑的硬盘型号。

电脑硬盘型号在哪里看

串口和并口

电脑硬盘型号有哪些

1、这种方法是通过桌面上的按钮进行的,非常简单。你只需要打开“我的电脑”,在里面找到“属性”,然后找到“设备管理器”。点开之后会看到一个“磁盘管理器”,让你可以查看自己电脑的硬盘型号。

2、可以关机,把硬盘拆出来。开机时按F1到BIOS查看,StartupBootHardDisk,再Enter打开这个+号就可以。在Windows2000或XP下面,在设备管理器磁盘驱动器。Windows下-运devmgmt.msc回车即可。

3、右键单击计算机或我的电脑。属性。设备管理器。点开磁盘驱动器,就能查到。硬盘序列号查看方法如下:单击开始运行,输入cmd。输入diskpart,按回车键。输入listdisk,按回车键。

4、假如你的电脑是笔记本或者是一体机的话,就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进行查询。使用鼠标右键点桌面上右击“我的电脑”,然后在点击选择“属性”,依次在点击“设备管理器---磁盘驱动器”,就能显示出你的硬盘型号。

电脑硬盘型号及价格

所以硬盘厂商眼里的1TB硬盘实际容量为1×10的12次方Byte,这块硬盘放到系统内,显示出来的实际容量就是:

Windows11:适合所有用户的设备

Windows11专业版可在全球最为广泛的商业设备上运行,让每位员工都能找到合适的设备,从而实现更高的满意度和更长的保留期。

*部分图片来源于千库网

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优缺点

这三年,你是不是处于混合、远程办公模式的状态呢?疫情防控常态化,催生了PC需求,也推动了PC出货量的显著增长。当大家对于PC的使用需求以及使用环境改变时,不仅对PC产品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PC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尤其是笔记本市场异常活跃,搭载全新操作系统、更高性能的新硬件的笔记本尤其受到用户的欢迎。就连一向不为用户所纠结的存储解决方案,都迎来了极大的改变。

笔记本硬盘OEM方案出新了!

西部数据作为拥有着原厂闪存、自主主控研发实力的存储大厂,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符合需求的存储解决方案的道路上从未停歇。而与笔记本相关的,莫过于固态硬盘。西部数据致力于为企业级和商用PC的OEM厂商提供轻薄的存储解决方案,在保证低能效的前提下,提供强大的性能和先进的安全功能。在“What’sNext数造辉煌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西部数据PCSN740NVMeSSD,现已通过主要OEM客户认证并开始出货,你后续购买的笔记本硬盘可能就是它!

▲西部数据PCSN740NVMeSSD示意图(图片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

▲西部数据PC SN740NVMeSSD有2230、2242和2280尺寸可选

本次测试盘尺寸为2242,测试中通过特殊方法将SSD固定在M.2卡槽,并不影响性能发挥

在DRAM-less技术架构的基础上,全新的西部数据PCSN740NVMeSSD采用了西部数据自主研发的SSD控制器、BiCS53DNAND、独特的固件开发以及垂直整合能力,充分发挥了西部数据在研发创新上的独特优势,助力客户发掘数据价值。

技术特色:

NVMe技术:配备PCIeGen4技术,顺序读取速度可高达5,150MB/s。

轻薄设计:最小尺寸单面M.22230的规格可以节省内部空间,以更低功耗支持多任务处理。

强大的安全功能:通过强大的安全功能保障数据安全,包括可选的TCGOpal2.01、TCGPyrite2.0和ATA密码。

先进的热能耗管理技术能够保证性能的一致性,耐用可靠。

Dramless架构:不带板载DRAM,支持HMB。

试机检验:数据读写高效稳定,比PCIe3.0SSD续航提升幅度大

西部数据PCSN740NVMeSSD搭载在笔记本上的实际表现如何呢?在这里编辑选择了ThinkBook14+集显版【酷睿i512500H+512GB固态硬盘(系统激活时系统分区为200GB容量)+16GB内存】以及联想小新Pro16酷睿独显版(i5-11300H+MX450独显+512GB固态硬盘+16GB内存)进行了实际拆机对比测试。

顶级性能轻薄本—ThinkBook14+集显版

ThinkBook14+无疑是热度极高的轻薄本,因为它有“解释成本极低、一眼可见的强悍”,而屏幕、SSD等其他环节也没有明显弱点,甚至还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2880×1800(16:10)分辨率100%sRGB色域DC调光90Hz高刷屏,带有第二根M.2SSD插槽,可插入第二根SSD进行扩容。尽管第二个插槽位是PCIe3.0×4的,但可以扩容SSD作为轻薄本来说并不常见,绝对算得上是良心设计。而它的价格却定在亲民的5000元档(首发价4999元)——这是颇让人吃惊的存在!

热议商务本—联想小新Pro16酷睿独显版

联想小新Pro16酷睿独显版选用Intel第11代酷睿i5-11300H处理器和MX450独显,16英寸窄边框雾面屏,分辨率2560x1600,16:10黄金比例,刷新率最高可选120Hz。350nits高亮度、100%sRGB高色域、莱茵硬件低蓝光+Eyesafe认证、DC调光无频闪。酷睿处理器在Adobe全家桶等创意软件中有特殊的优化加成,比如在Premiere中实时渲染速度会快上很多,能够有效提高内容产出的效率。无论是应付日常娱乐办公,还是面对专业的使用需求都有不错的表现。

存储算得上是联想笔记本的传统优势。这几年来,联想先是普及了大容量内存和硬盘,如今又开始追求硬盘性能上的表现。选择这两款笔记本来检验西部数据PCSN740NVMeSSD,可以模拟这款SSD在成熟的笔记本环境下的实际性能表现。

将西部数据PCSN7401TB安装到ThinkBook14+的PCIe4.0×4M.2插槽:

测试前,需要重装系统。笔者选择用微软在线工具MediaCreationToolW11制作了系统启动盘,经过一系列操作之后进行了详细的测试。

在CrystalDiskInfo软件测试中,我们看到西部数据PCSN740传输模式为PCIe4.0×4,传输标准为NVMe1.4,支持SMART、TRIM等功能,使用温度仅为34度,表现良好。

 ▲西部数据PCSN740顺序读写测试成绩

在CrystalDiskMark测试中,西部数据PCSN740的顺序读取速度达到5264.45MB/s,顺序写入速度达到4962.7MB/s。这样的速度表现,在处理视频剪辑、游戏加载以及一些专业软件应用时,都能提供高效流畅的体验。

▲ThinkBook14+原SSDPCMARK10测试成绩

▲西部数据PCSN740PCMARK10测试成绩

在PCMARK10测试中,西部数据PCSN740在基准测试中表现很惊喜,常用的基本功能分数达到了11059,而生产力方面,分数也高达7393,数位内容创作得分6530,PCMARK10总分5816。从本次结果上来看,与原硬盘PCMARK测试总分仅差0.7%,可见这款西部数据PCSN740作为系统盘也能给用户提供流畅的体验。(ps:因为原硬盘为512GB,测试用PCSN740为1TB,并不能准确地说谁优谁劣,仅以此测试成绩作为参考。)

▲西部数据PCSN740快速系统盘基准测试

▲西部数据PCSN740数据盘基准测试

在对硬盘进行的快速系统盘基准测试中,西部数据PCSN740达到了378.69MB/s带宽,平均存取时间41μs,分数为3112。在数据盘基准测试中,带宽达到701.74MB/s,平均存取时间32μs,得分4795。

在续航测试中,将笔记本屏幕亮度调整为50%,关闭节电模式,在PCMARK10测试中选择现代办公模式,电池电量为100%的状态下断开电源开始测试,在运行了7小时32分,且电量剩余9%时意外中断,得到性能分数8052,表现不错。

这样的测试成绩能说明什么呢?西部数据PCSN740NVMeSSD即将应用到各大品牌笔记本中。如果你是消费者,你在未来的某一天会买到以此为系统盘的产品,这样的成绩就能让你在日常应用中实现高效稳定的传输,续航时间也很不错。而作为厂商,如果选择这款SSD,也能给消费者一个稳定可靠的存储应用环境。

在联想小新Pro16酷睿独显版笔记本上测试时:

联想小新Pro16酷睿独显版有点遗憾的是,仅有一个M.2SSD插槽,走PCIe3.0×4通道。为何选择在一个仅能实现PCIe3.0×4速度的笔记本上测试呢?是想验证一下西部数据PCSN740NVMeSSD在不同笔记本配置上的续航表现。

▲西部数据PC SN740在PCIe3.0环境的续航表现

采用同样的办法安装Win11家庭版之后,做了一些常规体验,譬如视频播放,图片处理、文档处理等等,并未出现蓝屏、重启或者是硬盘过热导致的系列问题,可见西部数据PCSN740的兼容性和稳定性很不错。

另外,设置在屏幕亮度50%,节能模式关闭的情况下,通过PCMARK10测试电池性能,选择现代办公场景,电池电量从98%到3%的时限里,续航时间长达13小时11分钟,比原PCIe3.0SSD测试的续航时间长了79分钟,可见西部数据PCSN740在功耗处理问题上比PCIe3.0SSD优化得更好。(ps:可能每个人测试的时长表现有一定的差异,这属于正常现象)

总结:轻薄本/商务本均能兼容,你的笔记本系统盘要升级了

作为一款专供OEM渠道的M.2SSD,西部数据PCSN740NVMeSSD在PCIe4.0×4通道可以实现超过5200MB/s顺序读取速度,提供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还支持低功耗多应用处理,也给笔记本的使用提供有效保障。从性价比角度,厂商选择它作为轻薄本、商务本的系统盘很合适。它提供2230、2242和2280多个规格,满足不同机型硬盘位设计选择。从消费者角度,如果买到这款产品为主硬盘的笔记本,也能享受到它带来的流畅体验。

编辑:jl

电脑硬盘型号及价格查询

如果是3.5寸硬盘,一定是机械硬盘;

如果是2.5寸硬盘,手拿起来感受一下重量,重的就是机械的,轻的就是固态;

如果是更小的或者像显卡那样的就是固态了。

观察硬盘上有没有马达,如果有马达,它就是机械硬盘,如果没有马达就是固态硬盘;

观察硬盘外壳材质,一般情况下塑料外壳是固态硬盘,金属外壳是机械硬盘;

机械硬盘通电后会因为马达转动而有声音,固态硬盘没有,内部不会发出转动的声音。

ESC+Shift+Crtl打开任务管理器;

进入“性能”一样;

打开:选择磁盘,在窗口右上角查看硬盘型号,上网搜索

Win10系统在桌面“此电脑”【Win7系统是“计算机”】图标上右键-管理-磁盘管理;

选择磁盘的一个分区,不要选择磁盘哦!

右键-属性-工具-优化

在优化驱动器-状态-媒体类型一栏,固态硬盘表示固态硬盘,硬盘驱动器表示机型硬盘。

1、快捷键Win+R打开运行对话框,输入命令“powershell”并点击确定;

2、在弹出的Powershell窗口中输入命令Get-PhysicalDisk回车;

3、在MediaType那一项目查看磁盘类型,SSD即为固态硬盘,HHD即为机械硬盘;

最后,如果你还看不懂,可移驾观看本期视频:

电脑硬盘型号怎么查

提示:点击上方↑"制造原理"↑即可每天免费订阅

一个小小的硬盘

怎么就能存下那么多数据

这个视频看完你就明白了

目前硬盘大体上分为三种,分别有固态硬盘(SSD盘,新式硬盘)、机械硬盘(HDD传统硬盘)、混合硬盘(HHD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

硬盘制造过程

机械硬盘的发展史:

世界上第一块硬盘出生在1956年,至今已有61年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它由IBM公司制造,世界上第一块硬盘:350RAMAC。盘片直径为24英寸,盘片数为50片,重量则是上百公斤,相当于两个冰箱的体积。不过其储存容量只有5MB。

IBM350,内含50个盘片,总容量为5MB。

在那个时代,RAMAC是令人吃惊的计算机设备,被用于银行,医疗领域。虽然350RAMAC还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硬盘,但却为计算机发展史掀起了新一页。

由于RAMAC体积过于庞大,性能低效等缺点,IBM提出“温切斯特/Winchester”技术,并于1973年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硬盘IBM3340。这种硬盘拥有几个同轴的金属盘片,盘片上涂着磁性材料。它们与能够移动的磁头共同密封在一个盒子里面,磁头从旋转的盘片上读出磁信号的变化。

这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硬盘的祖先——IBM把它叫做温彻斯特(Winchester)硬盘,也称温盘。

温彻斯特硬盘

这个绰号,来源于他两个30MB的储存单元,恰是当时出名的“温彻斯特来福枪”的口径和填弹量。至此,硬盘的基本架构就被确立。

1979年IBM发明薄膜磁头技术,这项技术能显著减少磁头和磁片的距离,增加数据密度。令硬盘体积可以进一步减小,读写速度可以更快,容量更大。同时期IBM推出了是第一款采用薄膜磁头技术的硬盘IBM3370。IBM3370最初能存储571MB的数据,最高可扩展到4个单元并能和IBMSystem/30中型电脑搭配。

真正的第一款GB级容量硬盘是由IBM于1980年推出的IBM3380,容量达2.5GB。跟现在的轻量级硬盘不同,IBM3380的重量超过500磅。

上图为IBM3380

同年,两位前IBM员工创立的公司开发推出第一款5.25英寸的硬盘ST-506,硬盘初始容量为5MB,这是首款面向个人用户的硬盘产品。而该公司正是希捷(SEAGATE)公司。这款硬盘也是存储行业第一次引入了计算系统中独立磁盘控制器的概念。

希捷ST5065.25英寸硬盘

在20世纪80年代末,IBM公司推出MR(MagnetoResistive磁阻)技术,这种新型磁头采取磁感应写入、磁阻读取的方式,令磁头灵敏度大大提升,大幅度提高硬盘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盘片的储存密度较之前的20Mbpsi(bit/每平方英寸)提高了数十倍,为硬盘容量的巨大提升奠定了基础。

上图为GMR巨磁阻效应磁头

在1991年IBM应用该技术推出首款3.5英寸的1GB硬盘0663-E12。虽然在此之前1983年已经出现了第一款3.5英寸硬盘,1988年出现了第一款2.5英寸硬盘,但容量方面都没有突破GB,可以说0663-E12是开创了民用级GB硬盘的先河,从此硬盘容量开始进入了GB数量级,3.5英寸的硬盘规格也由此成为现代计算机硬盘的标准规格。

在1997年时,GMR巨磁阻效应磁头诞生了。新磁头相比MR磁头而言更加敏感,如果说用MR磁头能够达到3~5Gb/inch2的存储密度,那么使用GMR之后,存储密度可以达到10~40Gb/inch2,相对于以前提高了8倍之多,这使硬盘的存储密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不过,由于现有的硬盘区域密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进一步的发展受到了超顺磁效应限制,要继续推动硬盘技术的发展,需要引入新的技术。

于是垂直存储技术出现了。它再一次提高了硬盘的存储密度。在2007年,日立推出的第一款突破TB级容量的硬盘。到2012年,有了第一款4TB硬盘的现身。

水平与垂直存储技术

受限于机械硬盘的瓶颈难以突破,性能上升空间极为有限,又加上SSD这个大敌崛起。从2012年开始,机械硬盘技术的发展几乎是停滞的。以希捷、西数为代表的机械硬盘厂商,新品没发布几款,如今电商在售的桌面机械硬盘还是5、6年的老产品,令人惋惜。

无奈的是,希捷与西数两家厂商也开始转战SSD市场,可见传统机械硬盘行业的落没!

60年发展史被短短6年颠覆?

硬盘出现在50年代初,从70年代开始,硬盘的容量不断的增大,从最早的几十兆,到现在的TB级别。同时,硬盘体积则是不断的缩小,直到我们今天常见2.5/3.5英寸体积硬盘,还有一些微硬盘(1.8英寸以下的硬盘,包括1.8英寸)。机械硬盘花费了超过60年苦心经营,却被2011-2012前后才进入消费市场的SSD,仅用短短6年时间,就颠覆机械硬盘这个存储帝国。

机械硬盘体积,磁头和容量的变化,向我们展示了HDD的发展史中技术不断的迭代更新。如今,磁盘的碟片技术、磁头技术方面没有突破性进展,更多的只是在靠堆碟片来发展容量而已。想要突破创新,难。

反之SSD则在体积上,性能上还有容量上不断突破,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将全面代替HDD。未来,HDD会像磁带,软盘一样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但是……它所抒写的历史,对于存储意义,是无法磨灭……

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直观学机械 制造原理

中国牛人发明的新型扳手,一把顶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