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型号(负型号的设计)
负型号是高铁吗
选择负极板型号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电池类型:不同类型的电池使用的负极板材料和型号也不同,如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需要选择相应的负极板型号。
2、电池用途:电池的用途也会影响负极板型号的选择,如电动车电池、太阳能电池、工业应用电池等,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适合的负极板型号。
3、工作条件:电池的工作条件也会影响负极板型号的选择,如电池的放电电流、温度、环境湿度、寿命等因素,需要选择适合的负极板材料和型号。
负型号的
出发啦!!!
今天首列“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北京南站首发,11点05分从北京南站发车,去往上海虹桥站,历时5小时45分钟经停天津南站,德州东站济南西站等十个车站目前该趟列车车票已全部售罄,6月26号至6月30号之间北京南站共有两对高铁列车使用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分别是高123次高156次和高155次高124次,自7月1号开始将有四对高铁列车使用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分别是G1次、G142次、G107次、G4次、G143次、G2次、G3次、G12次。
下一步,铁路总公司将根据运输需要安排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系列产品的设计制造组织好批量生产逐步扩大在不同速度等级高铁线路上的运用,为旅客提供更多出行的选择。
“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知识产权,被称作“最新版中国高铁”。
而此前的中国高铁是在“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道路上诞生的。
当初,中国从欧洲、日本引进了四种不同的技术平台。基于它们,中国造出了自己的高铁,但这些车不能“互联互通”,因为这些技术平台的标准系统不统一。
因此,一旦某节车出现故障,需要组织乘客换乘,临时调来的车很可能要么“挂不上”,要么“缺座位”。
为打造适合中国国情、路情的高速动车组设计制造平台,实现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自主化、标准化和系列化,自2012年以来,在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下,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技术牵头,集合中车集团及相关企业的力量,开展了中国标准动车组设计研制工作。
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国”,就意味着高铁从最早的“洋基因”、“混血”、“以我为主”,变成了“纯中国”。在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
中国标准动车组的“标准”,意味着今后所有高铁列车都能连挂运营,互联互通。只要是相同速度等级的车,不管哪个工厂出品,不管是哪个平台出品,都能连挂运营,不同速度等级的车也能相互救援。
目前,“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有“CR400AF”和“CR400BF”两种型号。
据了解,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新的动车组编制规则,新型自主化动车组均采用“CR”开头的型号,“CR”是中国铁路总公司英文缩写,也是指覆盖不同速度等级的中国标准动车组系列化产品平台。
上述“复兴号”型号中的“400”为速度等级代码,代表该型动车组试验速度可达时速400公里及以上,持续运行时速为350公里。
6月25日,乘务人员站在“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CR400AF型列车旁。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1.“ 颜值”更高
“复兴号”采用全新低阻力流线型头型和车体平顺化设计,车型看起来线条更优雅,跑起来也更节能。
2. “寿命”更长
为适应中国地域广阔、温度横跨正负40℃、长距离、高强度等运行需求,“复兴号”进行了60万公里运用考核,比欧洲标准多20万公里;设计寿命也达到了30年,超过了“和谐号”的20年。
3. “容量”更大
“复兴号”列车高度从3700毫米增高到了4050毫米,座位间距也更宽敞。
4.更加舒适
充电不方便?没法上网?在“复兴号”里,乘客不仅可以随意充电连WiFi,还能通过调整获得不同的光线环境;以往过隧道或列车交会时耳朵不舒服的感觉也能减轻不少。
5.更加安全
“复兴号”全车部署有2500多项监测点,能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列车“身体不适”,就会自动报警或预警,并及时“给*”,自动采取限速或停车措施。
更重要的是,通过远程数据传输,地面能实时掌握车辆状态,对列车进行同步监测、远程维护。
6月25日,北京铁路*北京机务段工作人员站在“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CR400BF型列车旁。新华社鞠焕宗摄
京沪高铁已开通运营6年,运送旅客6.3亿人次,是中国最繁忙的高速铁路干线。
“复兴号”在京沪高铁率先开行,对于进一步提升京沪高铁运营服务品质,打造中国高铁国际品牌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未来,在“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平台基础上,将围绕安全、经济、舒适、节能、人性化等方面持续开展科技创新,研制不同速度等级、适应不同环境需求的自主化、标准化动车组系列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更多的选择。
此外,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表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将在印尼高铁项目中使用,“复兴号”也将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主力军!
央视财经记者探秘“复兴号”
最新消息:茂县山体垮塌失联人员已有15人确定安全!
【揭秘】大变*!"共享单车"创始人纷纷出招,谁能活得更久?
来源:央视财经(记者王若乔刘磊)、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等
本文编辑:李天路
厉害了,我的国!为“复兴号”点赞~↓↓↓
负型号怎么写
6月26日上午11时05分,由北京南站开往上海虹桥的中国标准动车组G123次“复兴号”动车稳步启动。而在上海,对开的G124次“复兴号”也平稳发出。
对“和谐号”,大家早已不陌生。此次全新的“复兴号”,也不只是命名变迁——它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意味着,中国高铁将告别跟跑者历史,开启领跑新征程。
今天推荐一篇人民日报海外版对此事的报道,略有编辑。回望这一路,从建国初期只能借助外力的“万国机车博物馆”,到高铁世界领跑者,真是感慨良多。
全新
昨天的两班“复兴号”,“名同形异”。由北京南站始发的“复兴号”银灰色的底,“中国红”线条勾勒两边,硬朗锐利,酷似“飞龙”。而上海虹桥开出的“复兴号”则是纯白车身,两条金色色带由前部呈“八字形”延伸至车顶,柔美大气,美如“金凤”。据了解,“复兴号”列车的试验速度是400km/h。不过首发的两列“复兴号”时速依旧保持了“和谐号”原先的速度,300公里每小时。
外貌变化里存着“黑科技”。“复兴号”的车高整体比“和谐号”高出30公分,将以前动车组凸出的空调机、高压设备等都“藏”进了车顶的凹槽里,车体更平顺,外形更圆整。“这在提高乘坐舒适性的同时,还能使人均百公里能耗下降17%,车辆运行阻力下降7.5%-12.3%。”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王悦明说。
13时44分,由北京南站开出的“复兴号”减速进入山东枣庄站,完成了它一半的旅程。大概20分钟之后,由上海虹桥北上的“复兴号”也来到了山东境内,两列列车实现了历史上的首次“亲密交汇”。15时19分,80多位乘客在南京南站登上G123次列车,他们将陪伴“复兴号”完成由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最后一段旅程。
进入车厢,乘客首先发现“复兴号”列车座位上方的座位号已经改为电子显示,清晰明亮。入座后,明显感觉前后座椅的间距加宽。充电插座也由地面改为了座椅之间,一排两座则有一个,一排三座则有两个,插座更为密集。而且,未来“复兴号”车厢内将实现WiFi网络全覆盖。
创新
“复兴号”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那么,它自主创新之处体现在哪?
首先,“复兴号”是“纯中国血统”。它首次实现了动车组牵引、制动、网络控制系统的全面自主化,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速铁路核心技术。在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我们需要一次完全自力更生、基于需求的正向设计。不是升级,而是从硬件到软件全自主。这将使高铁研发制造团队摆脱对既有技术平台的依赖,增强团队的自信心,使中国高铁技术保持世界领先。”王悦明说。
其次,“复兴号”又一亮点是互联互通性能。“我们当初从海外引进了1型车、2型车、3型车和5型车四种不同的技术平台。这些车型技术路径不同,使咱们用最短的时间博采众长,造出高铁并投入使用。但是基于不同平台研发出的车型,并不能互联互通。”王悦明介绍,“和谐号”没有做到标准化统型,即便是同一速度等级的动车组,如果某节车出现故障,需要组织乘客换乘,临时调来的车一旦车型不同,就会出现要么“挂不上”,要么“缺座位”。
“复兴号”首次实现了不同厂家生产的动车组重连运营,以此实现动车组在服务功能、运用维护上的统一,为提高运输组织效率、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提供了技术保障。
不仅如此,“复兴号”的研发基于国情,它更适应复杂环境。每年春季,我国北方杨柳絮漫天飞散,这时动车组动力设备的散热系统时常堵塞。机组发热就会报警降速,导致晚点出现。中国标准动车组综合试验组研究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陆阳说,“往年春季,动车组跑京沪、京武一个来回,散热系统风险挺大,而根据测试,标动跑一个来回肯定没问题。”
中国高铁运营路线之长,可能会在同日横跨“冬夏”,一些引进的车型在复杂环境中运行,难免“水土不服”。而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何华武说,经过多年成网运行,中国高速动车组早已“久经沙场”,既无惧大漠风沙,也适应高寒高热。“复兴号”可以经受零下40℃到40℃的环境考验,也能根据各地自然、经济特征做适应性调整。
故事
给机车命名,是中国铁路的传统。不同的命名,也彰显了不同时期铁路发展的时代特征,能感受到牵引时代的巨大力量——
解放前,我国基本没有能力制造机车,建国初期大多使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万国”机车,4069台机车、198个型号,就来自9国的30多个工厂,被笑为“万国机车博物馆”。因此,建立和发展中国自己的机车制造工业,就成为当务之急。
1952年,中国结束了不能制造机车的历史:四方机车车辆工厂仿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解放”型蒸汽机车;1958年,中国开始制造内燃机车,先后有“东风”型等3种型号机车最早投入批量生产;1969年,“韶山1型”电力机车投入使用,这是中国铁路使用的第一代国产干线客、货两用电力机车,车型代号SS1。韶山1型电力机车以***的故乡韶山命名,自韶山1型开始了以“韶山”命名的电力机车的生产历史。
2004年后,中国进一步推进铁路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研制生产“和谐”系列电力机车。2007年4月18日,CRH动车组列车投入运营,开启了中国铁路的高速牵引时代。CRH动车组列车是我国铁路全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自主研制时速380公里动车组的国家。
事实上,“复兴号”高铁华丽转身的背后,有一段长达五年的故事。
2012年,我国开始研发中国标准动车组。2014年完成方案设计。2015年,中国标准动车组下线,开展了标准动车组试验和运用考核,并进行了时速420公里交会、重联试验。
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突破2.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的60%以上,稳居全球榜首。预计到今年10月,中国高铁的运送人数将突破70亿人次。全国的2600多组动车组,已经安全运行50.5亿公里。2012年以来新建的铁路已经达到3.17万千米,相当于此前15年的总和,比建国初期的全国运营里程还多。
世界最大跨度钢箱拱桥宜宾金沙大桥、最大跨度四线钢桁拱桥大瑞铁路怒江特大桥、首次修建在高原且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兰新高铁、世界第一高隧祁连山隧道、郑徐客专840km/h的世界最高交会速度……在跨越中国南北的高铁中,尖端工程科技数不胜数,网友也将中国戏称为“基建狂魔”。但这背后,是一代代铁路人、建设者数不清的辛劳和付出。
高铁不仅是中国的名片,也是拉动经济的引擎。据测算,1亿元的高铁投入,就可以带动0.3亿元金属冶金、0.7亿元铁路基建、0.3亿元装备制造业、0.2亿元的机械工业产值。2016、2017年,中国高铁投入都在8000亿元以上,对消化产能、拉动经济的作用巨大。
回望来路,没有哪个词比“复兴”更能代表国人的自豪与喜悦。我们相信,中国高铁的故事,还将在未来不断刷新这种观感。
文/严冰 陆怡彤 彭时君
编辑/公子无忌
负型号的设计
6月25日上午,中国高铁家族又添新成员——“复兴号”!
首次亮相的红“复兴”
“‘复兴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它的成功研制生产,标志着铁路成套技术装备特别是高速动车组已经走在世界先进前列。”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陆东福表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历史节点,将中国标准动车组命名为“复兴号”,代表着中国铁路在新时代坚定跟d走、奋勇当先行的坚强决心。
目前,“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有“CR400AF”和“CR400BF”两种型号。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新的动车组编制规则,新型自主化动车组均采用“CR”开头的型号,“CR”是中国铁路总公司英文缩写,也是指覆盖不同速度等级的中国标准动车组系列化产品平台。型号中的“400”为速度等级代码,代表该型动车组试验速度可达400km/h及以上,持续运行速度为350km/h。“A”和“B”为企业标识代码,代表生产厂家;“F”为技术类型代码,代表动力分散电动车组。红色的是中车四方的AF,黄色车头是中车长客的BF。今后,中国铁路总公司将根据运输市场需求,逐步研发CR300和CR200系列中国标准动车组。
作为中国最新一代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小编这就为您“揭秘”。
从“洋基因”到“纯中国”,中国标准占84%
很多围观群众关心:有了“和谐号”,为啥还要有个“复兴号”?这就不得不回顾一下中国高铁的诞生故事了。
众所周知,咱们中国高铁是在“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道路上诞生的,当初从欧洲、日本引进了1型车、2型车、3型车和5型车四种不同的技术平台,这些车型技术路径不同,使咱们用最短的时间“兼收并蓄”,集各家之长。
后来,咱们基于这些技术平台造出了自己的高铁,但还是有问题没解决——这些车不能“互联互通”。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王悦明介绍,这些技术平台的标准系统不统一,没有做到标准化统型,不仅司机的操作台不一样,连车厢里的定员座位都不一样,无法相互替代。一旦某节车出现故障,需要组织乘客换乘,临时调来的车很可能出现要么“挂不上”,要么“缺座位”。
还记得今年5月,“围棋国手连笑坐高铁被强制降座”的新闻吗?当时,连笑搭乘高铁从北京赶往杭州,由于列车设备故障调用备用列车,备用列车与原列车型号不一致、座位不对应,结果他由一等座被换到了二等座。唉,每次遇到这种事儿,列车长内心也是一千匹羊驼奔跑的,“宝宝心里苦啊,不是我不安排大家按原位就坐,而是这个备用列车型号不一样,就没装这么多座位啊!”
不仅列车上有这种尴尬,因为车型标准不统一,每种车都需要有备用车停在车站应急,动车检修的车间也要把4种车的零部件全配备,甚至高铁司机也要把各种车型都学习一遍。
为了打造适合中国国情、路情的高速动车组设计制造平台,实现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自主化、标准化和系列化,在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下,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技术牵头,集合中车集团及相关企业的力量,开展了中国标准动车组设计研制工作。
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国”,就意味着高铁从最早的“洋基因”、“混血”、“以我为主”,现在由内而外都是“纯中国”了,特别是软件全部是自主开发。在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中国标准动车组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标准动车组的“标准”,意味着今后所有高铁列车都能连挂运营,互联互通。只要是相同速度等级的车,不管哪个工厂出品,不管是哪个平台出品,都能连挂运营,不同速度等级的车也能相互救援。
动车组驾驶室首次曝光
寿命长乘坐更舒适,是今后高铁“走出去”的主力军
与“和谐号”相比,“复兴号”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呢?小编先给您介绍五大优点。
“寿命”更长
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进一步提高安全冗余等方面加大了创新力度。为适应中国地域广阔、温度横跨正负40℃、长距离、高强度等运行需求,“复兴号”进行了60万公里运用考核,比欧洲标准还多了20万公里。最终,整车性能指标实现较大提升,“复兴号”的设计寿命达到了30年,而“和谐号”是20年。
“身材”更好
采用全新低阻力流线型头型和车体平顺化设计,车型看起来线条更优雅,跑起来也更节能。坐过“和谐号”的朋友都会发现,动车组车顶有个“鼓包”,那其实是受电弓和空调系统。咱们“复兴号”把这个“鼓包”下沉到了车顶下的风道系统中,使列车不仅看起来更美,列车阻力比既有CRH380系列降低7.5%-12.3%,列车在350公里时速下运行,人均百公里能耗下降17%左右。
“容量”更大
从外面看“复兴号”身材更好了,登车后,旅客还会惊异于空间更大,因为列车高度从3700毫米增高到了4050毫米。虽然断面增加、空间增大的情况下,按时速350公里试验运行,列车运行阻力、人均百公里能耗和车内噪声明显下降,而且有心的乘客还会发现,座位间距更宽敞。
舒适度更高
“复兴号”空调系统充分考虑减小车外压力波的影响,通过隧道或交会时减小耳部不适感;列车设有多种照明控制模式,可根据旅客需求提供不同的光线环境。当然更值得喜大普奔的是,车厢内实现了WiFi网络全覆盖。当然,这个连接效果如何,还有待乘客们上车检验。
“警惕性”更高
“复兴号”设置智能化感知系统,建立强大的安全监测系统,全车部署了2500余项监测点,比以往监测点最多的车型还多出约500个,能够对走行部状态、轴承温度、冷却系统温度、制动系统状态、客室环境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它可以采集各种车辆状态信息1500余项,为全方位、多维度故障诊断、维修提供支持。
此外,列车出现异常时,可自动报警或预警,并能根据安全策略自动采取限速或停车措施。在车头部和车厢连接处,还增设碰撞吸能装置,在低速运行中出现意外碰撞使,可通过装置变形,提高动车组被动防护能力。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将在印尼高铁项目中使用,‘复兴号’也将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主力军。”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说。
大家都在看
国旗护卫队一次如常降旗仪式燃爆朋友圈!他们还有太多我们不了解
只要有这盏灯,就有希望!(附118名失联人员名单)
3年近4000人殒命!再不重视这件事,“安全线”要变成“夺命线”了!
(摘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主 编丨杨鸿光 编 辑丨乔梁
负型号是什么
昨天(26日)是“复兴号”列车正式运营一周年。
记者从铁路总公司获悉,7月1日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16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首次投入运营。调图后,全国铁路“复兴号”动车组日开行数量将由现在的114.5对增加到170.5对,可通达23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
△视频:长编组“复兴号”下月投入运营
2列8辆编组“复兴号”曾重联运行
据铁路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复兴号”动车组2017年6月26日投入运营以来,以其良好的乘车体验广受旅客欢迎,车票供不应求,但因每列编组仅为8辆,运力为576人。春运等高峰期,铁路部门将2列8辆编组“复兴号”重联运行,以增加运力。
△资料图/视觉中国
长编组“复兴号”下月投入运营
根据旅客需求,铁路部门研制生产了每列16辆的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每列定员达到1193人,是8辆编组“复兴号”的2倍多,按照时速350公里运营。
长编组“复兴号”设商务座席、一等座席、二等座席等,其中一等座席也增加了一倍多。同时,“复兴号”在1号车还设有单独的商务座车厢,照明系统可对车厢内的色温进行变换,灯光可在“冷光”与“暖光”之间调节,同时旅客可以在整列车的不同车厢间方便通行。此外,长编组“复兴号”比目前运营的2列8辆编组重联“复兴号”节能5%以上。
7月1日新列车运行图实施后,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计划在京沪高铁运行,每天运行3列6趟,车次分别为G2/3次、G10/11次、G118/149次。后续还将安排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在京广高铁、沪昆高铁等线路上开行。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综合新华社
更多新闻
“土星冲日”天象今晚将上演 一起去看“指环王”!
“刷步神器”是干啥用的?这玩意儿到底是骗谁呢?
世界杯:法国丹麦克罗地亚出线梅西进球阿根廷死里逃生
监制/唐怡 主编/张天宇
记者/李伟代李霜溪张丁欢
编辑/洪硕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