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贴片电感识别及型号(贴片电感识别及型号视频)

2024-03-29 14:23:59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贴片电感识别及型号151
  2. 贴片电感识别及型号图片
  3. 贴片电感识别及型号含义
  4. 贴片电感识别方法
  5. 贴片电感型号参数大全

贴片电感识别及型号151

贴片功率电感也叫贴片电感,大功率电感,这一类电感具有高功率、高饱和电流、低阻抗、小型化之特性。比如,电源电路及要求功率大,而体积又要求小的一些场合,主要规格型号有:CD31,CD32、CD43、CD52、CD53、CD54、CD73、CD75、CD104、CD105贴片功率电感参数如下:规格型号规格尺寸(LxWxH)电感量额定电流CD313.5x3.0x1.6mm0.33uH~390uH0.13~0.45ACD323.5x3.0x2.1mm1uH~680uH0.1~2.2ACD424.5x4.0x2.1mm2.2uh~330uh0.1~2ACD434.5x4.0x3.2mm1uH~1000uH0.08~3ACD525.8x5.2x2.1mm2.2uH~220uH0.25~2.4ACD535.8x5.2x3.0mm1.5uH~1000uH0.14~3.1ACD545.8x5.2x4.5mm1uH~1000uH0.12~4.6ACD737.8x7.0x3.5mm1.5uH~470uH0.3~5ACD757.8x7.0x5.0mm1uH~2200uH0.1~5.5ACD10410x9x4.0mm10uH~1000uH0.4~4.5ACD10510x9x5.4mm3.3uH~1800uH0.18~6A具体规格参数资料请参考:http://www.cenkersz.com/tpdg.html

贴片电感识别及型号图片

对于电感可以这样识别:1:可以看颜色。一般贴片电感是深色的。2:电路分析,分析外围电路就可以知道是电感还是电容。3:用电桥测量。对于三极管:直接查缩写的数据手册。贴片电感又称为:功率电感,大电流电感。优点是:1、表面贴装高功率电感。2、具有小型化,高品质,高能量储存和低电阻之特性。3、主要应用在电脑显示板卡,笔记本电脑,脉冲记忆程序设计,以及DC-DC转换器上。4、可提供卷轴包装适用于表面自动贴装。

贴片电感识别及型号含义

非贴片元件的电子元件本体,可以承载较多的产信息,如规格型号、制造厂商、产品序号等。贴片元件的体积或尺寸是以毫米为计的,元件本体上不允许标注太多的信息,标识方法通常有:1)简化标识法。将常规标识型号进行简化,如将74LS14(六反相器数字IC)标识为LS14;2)代码标注法,将标识进一步简化,称为代码标注法。如贴片晶体管的-24、1L等,更像是密码,需要用资料“破译”后,才能知道标识背后元件规格型号的含义;3)无标识。小功率(如16/1W)贴片电阻,和(PF级别)小容量电容,因元件本体太小,无法印出标识,干脆就成为无标识元件。

初学者每每面临这样令人困惑又能非常挠头的问题:如何由IC元件上的标注代码(也称印字),判断是什么器件?如何查找相关IC的电路资料?无标识(印字)元件怎样判断是什么器件,如何测量其好坏?可否用其它型号的元件(甚至非贴片元件)对贴片元件进行代换?贴片元件的封装形式有哪些啊?等等。

贴片电阻

贴片电阻是电路板上应用数量最多的一种元件,形状为矩形,黑色,电阻体上一般标注为白色数字(小型电阻无标识,称无印字贴片电阻),变频器生产厂家在电路板上标注的元件序列号为R(如R1、R147等)。贴片电阻的基本参数有标称阻值、额定功率、误差级别,另外还有最高使用电压、温度系数等,我们只需关注标称功阻值和额定功率值两项参数就可以了。

 图1 贴片电阻外型图

    

1、贴片电阻的工作参数和类别

1)额定阻值。最常见的有数字标识法。

a、用3位数字电阻值。前2位为十位、个位值,为有效数值,第3位是0的个数或称为10的X次方。如标注为152,即为1500Ω;101,即为100Ω;103,即为10000Ω(10kΩ)。

1Ω以下的值加R表示,如1R5,即1.5Ω;R10,即0.01Ω。

b、用4位数字表示电阻值。前3位为有效值,即千位、百位和个位值,第4位为0的个数。如标注为1501,即为1500Ω;标注为1000,即为100Ω;标注为681,即为680Ω;标注为1003,即为100kΩ。1Ω以下的值加R表示,同上。

3色环和4色环阻值标注法,不常见,标注规则同普通电阻,不予赘述;精密型贴片电阻,用代码标注法,由两位数字加一位代码组成,前两位数字为有效值,第3位字母为乘数值。如01A——100Ω,02C——100kΩ,不常见,但须注意!

2)额定功率。采用数字标识的贴片电阻多为黑色,其功率级别分为1/20W、1/16W、1/8W、1/10W、1/4W、1/2W、1W等,以1/16W、1/8W、1/10W、1/4W应用最多,一般功率越大,电阻体积也越大,功率级别是随着尺寸逐步递增的。另外相同的外形,颜色越深,功率值也越大。耗散功率为1W或1W以上的电阻,考虑到散热要求,不得与印刷线路板直接接触,因而所有电路板上用到的贴片电阻,一般都是小于1W的。贴片电阻的功率值受限,故在电路中需要较大功率电阻的地方,经常采用多只贴片电阻并联(加串联)的方法,来增大功率值。贴片电阻的功率值不在电阻体上直接标注,可以根据电阻的“个头”来判断电阻功率值的大小。

换用电阻元件时,一看数字标注的电阻值,二看电阻的体积大小,符合二者条件时,即可代换。

3)贴片熔断电阻。这是贴片电阻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出于电路安全考虑,不宜用普通贴片电阻予以代换,或轻易用导线短接。

贴片熔断电阻,是在电路中起到熔丝保护作用的一种特殊贴片电阻,一般是串联于某单元电路的供电支路中,当流过该电阻的电流超过一定数值,则其电阻层快速熔断,切断电路该单元电路的供电电源,避免故障扩大化。其电阻体的数字标注为000或0,是贴片熔断电阻的特征,测量其正常电阻值为0Ω。

4)贴片排阻。这是另一类型的贴片电阻,最常见为4引脚2元件贴片排阻、8引脚4元件贴片电阻和10引脚8元件贴片排阻,8此脚4元件贴片排阻其内部含有4只同电阻值的相互独立的电阻元件,标注为472的贴片排阻,指内部含有4只阻值为4.7k的电阻元件,用于集中使用相同阻值电阻元件的电路,如MCU引脚的上位电阻,在MCU的接口电路中应用较多。

 

图2贴片排阻与内部等效电路

2、如何判断贴片电阻的阻值和功率大小?

如果能清晰看出贴片电阻体上的数字标识,判断电阻值和功率值当然不存在问题。如果损坏电阻本身无标注,或已烧毁得面目全非,看不清标注,那么代换前的电阻值判断就要费一点周折了,而且也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出下一步的修复。有哪些方法可以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呢?

1)参考本机型的相同电路中相对应元件的电阻值。变频器电路中的相同电路很多,如6路IGBT驱动脉冲传输通道,其中6个支路是完全一样的,从MCU脉冲信号输出引脚,至缓冲电路、至驱动IC,至IGBT的栅、射极电路。任何其中1路或数个支路中的电阻或其它元件损坏,可能参考未损坏支路中贴片元件的参数值,如无标识,可在电路板上测量确定或将元件焊脱电路板进行测定。3相输出电流(模拟信号)的传输通道,3个信号检测电路也是一般也是完全相同的,一路有损坏时,可能未损坏两路中的元件参数,确定损坏元件的参数值。

如图3所示,PC5与PC6两路驱动IC的外围电路的元件参数完全相同;PC3与PC8两路驱动IC的外围元件参数完全相同,R17=R51、R23=R48、R22=R49……,当PC3外围有元件损坏坏,可以“照搬”PC5相对应外围元件的参数值进行修复。

同理,对晶体管、二极管、IC芯片等其它元件的损坏,当无法确定损坏元件参数时,可以参照同类型电路元件的参数值进行代换修复。

2)据电路类型确定元件参数。如MCU(微控制器)引脚上连接的上拉、下拉电阻损坏,MCU需外接上拉、下拉电阻的数字端口,一般内部为开漏结构,应用上拉或下拉电阻,可以避免I/O口存在电平漂移状态,维持一个静态的稳定电平。其电阻选值一般为10kΩ、6.8kΩ、5.1kΩ、4.7kΩ、3.3kΩ等,取值过小耗电增大,取值过大,则引发电平漂移或易引入干扰。只要确定损坏贴片电阻为MCU引脚的上位、下接电阻,则可以直接确定该损坏元件的阻值也在3.3~10kΩ的范围之内。当然也可以参考其它上位、下拉电阻的电阻值。

 图3 参考相同电路中元件参数示意图

 图4 MCU引脚的上拉电阻的电路示意图

如图4所示,U2的脉冲引脚的上拉电阻为5.1k,在3.3~10kΩ的范围之内。

3)参考同类机型确定元件参数值。没有相同电路可能参考,也不能像上拉、下拉电阻一样可以大致“估算”出元件的参数,找到同类机型进行比对测量,也能确定损坏元件的参数值。

4)调整试验得出元件的参数值。若无同类机型进行参考,需要费点力气测绘出该部分电路,搞明白损坏电阻在电路中的位置和具体作用,与其它元件的连接方法,“估算”出大致的电阻值,若仍无把握,将损坏电阻,暂时接入电位器,变频器上电,调整电位器进行试验,配合人工信号给定、后续电路对信号作出的反应、面板显示等,测出电位器的电阻值,进而确定损坏电阻的参数。

3、贴片电阻的测量及外观检查

1)用万用表在线测量,电阻值大于标称值时,说明元件有断路性故障或电阻值变大,已经损坏;所测阻值小于标称值时,要考虑到是外围并联元件对其造成的影响,应将元件一端或两端脱开电路进行测量,以便得出确切的测量结果。

2)贴片电阻的外观特征如下:

a、贴片电阻表面二次玻璃体保护膜应覆盖完好,出现脱落,可能已经损坏;

b、元件表面应该是平整的,若再现一些“凸凹”,可能损坏;

c、元件引出端电极一般应平整、无裂痕针孔、无变色现象,如果出现裂纹,可能损坏;

d、贴片电阻体表面颜色烧黑,可能已经损坏;

e、电阻体已经变形,可能损坏。

4、贴片电阻的代换

贴片电阻的代换,除了要求电阻值一样外,还需注意尺寸和功率值。小信号电路(如MCU主板电路)首先要求尺寸一致,便于焊接安装。代换注意事项如下:

1)严格按原参数代换。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如比例放大器电路,对输入电阻、反馈电阻的取值严格,代换元件的电阻值,应与原损坏元件一样,不允许差异过大,否则会引发电路工作失误。

2)用于数字电路的元件,如上接、上拉电阻、隔离电阻等,选值有一定范围,只要令信号电压变化明显,符合高、低电平的要求范围即可。首先应选用相同参数的元件代换。若手头实在不能找到同阻值元件,则可用数值接近的元件代换,一般不会影响到电路性能。如4.7kΩ电阻损坏,用5.1kΩ或6.8kΩ电阻均可以进行代换修复。

3)可用非贴片元件代换。贴片电阻的损坏率极低,除了驱动电路因可能遭受强电冲击经常损坏(可购用部分备件),其它电路的元件很少损坏,可能有1只或两只损坏,类型不一,也无法选购备件。遇到此类损坏元件,用非贴片的1/4W或1/8W普通电阻,来代换也是没有问题的,并非找不到原配件就导致维修进度的“卡壳”。当然焊接时要注意,做好引线整形,尽可能使引线短些,焊接后若有必要涂覆704胶加固,也能达到高质量的修复要求。

贴片电容

贴片电容是电路板上应用数量较多的一种元件,形状为矩形,有黄色、青色、青灰色,以半透明浅黄色者为常见(系高温烧结而成的陶瓷电容,无法印出标识)。小容量(皮发级)电容体上一般无标识,微发级电容才有标识(应用不多,容量稍大的电容,使用带引线的插孔电容)。变频器生产厂家在电路板上标注的元件序列号为C(如C1、C47等),由于变频器实际电路板的元件安装紧凑,一般只标注序号,而不标出容量值。贴片电容的基本参数有电容量、工作电压、漏电流值、误差等,用于小信号电路的供电电压一般为15V以下,如MCU主板的供电为5V,所以实际应用中,仅需注意第一个参数电容量和尺寸(便于安装)就可以了。

 图5无极性贴片电容、和钽电容贴片元件外形图

应用于变频器电路的贴片电容,主要有无极性小容量贴片电容(用于IC小信号滤波,抑制振铃)、有极性贴片钽电容(为电解电容的一种,用于电源输出端的滤波)两种,耐压在63V以下。容量在10微法级和高耐压电容,往往采用普通电容器。

1、无标识贴片电容的容量估算、检测和代换

1)用于开关电源电路的供电输出端及IC电路的供电输入端的贴片电容,见上图电路左侧元件图示。

在供电输出端,与(滤波)电解电容并联在一起。因电解电容系导电极板和绝缘介质卷绕在一起,具有“电感效应”,高频滤波效果差。并联小容量电容,滤除整流后的高频纹波成分。电路中IC的供电端,也都加有高频滤波电容,以吸收(可能存在由引线形成的寄生电感或由某种干扰带来的)电源扰动。此类电容的电容量一般为0.01~0.1μF左右。该类电容对容量要求并不严格,故障率也比较低。如检查发现有损坏,换用0.01~0.1μF范围内的电容都是可以的。

2)信号通路中的低通滤波器用到的贴片电容。低通滤波器电路,用于对信号中的某一频段内的高频成分进行衰减和吸收,只要求其中的信号中的低频成分(甚至直流成分)通过。变频器的信号传输通路中,多用于将脉动直流信号经RC电路转化成直流信号,因而该电路中的电容量大致在0.01~0.47μF左右,因为电阻R的作用,虽然电容量较小,但RC总的时间常数并不小,也能达到较好的滤波效果。如不好确认容量大小,可以用0.01~0.47μF以内容量的电容试验,以经RC滤波后无明显脉冲动成分为宜。

3)具有特定容量的贴片电容。如MCU晶振引脚的补偿电容,其容量与MCU类型和晶振频率相关,可由MCU的相关资料,和晶振元件的标注频率值,确定该电容的容量,一般为33PF或22PF、15PF。

贴片电容的损坏现象和检测方法:

a、同一类型的电容,个头越大或颜色越深,容量也越大。电容的容量可以用专用的电容测试仪来测定,目前一些数字万用表,也附加此项功能。测电容量时,须将贴片电容至少脱开一端,排除外电路的影响后,再行检测。

b、用万用表检测。如果在线检测,万用表测量得出电容两引脚之间的的电阻值,其实是与电容相连接的外电路“综合电阻值”,若电容处于短路或近于短路情况(电阻值极低)下,才能有所反映。将电容器脱开原电路,测量其电阻值应为无穷大。用指针表的×10k挡测量时,0.1μF左右的电容指针有跳动(充电)现象,静止后归于无穷大。若测得固定电阻值,说明电容损坏。

c、上电检测,由电路判断该点电压低落,可能是电容漏电引起,见下图电路示例。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如下图6所示电路中,测量a点电压正常值应为R221、R22对3V供电的分压值1.5V,若测量电压值高于1.5V,可能系电容C112漏电损坏所致;测b点电压正常值应为3V,若低于3V,可能系电容C56漏电损坏所致。

 图6电压漏电引起A点电压降低

进一步,可将C112或C56焊脱电路,对其引脚电阻值进行测量验证。

当贴片电容损坏时,也同确定贴片电阻的阻值一样,可参考同类电路,测出好的电容元件的电容量,来确定故障电容的参数。如晶振引脚电容坏掉一只,测另一脚电容元件的电容量即可,两只电容的容量是一样的。

故障电容的代换:贴片电容的故障率较低,各种规格的贴片电容都要备件,显然不是现实的。偶尔发现损坏元件时,用普通的同容量瓷片或绦纶电容来代换,是完全可以的,注意引线尽量要短,焊接质量要好。

2、有极性(有标识)贴片电容的容量识别、检测和代换

有极性贴片电容的外形如图2-11中右侧元件图所示,一般有矩形贴片,圆柱形贴片两种形式,后者的标识与形状与普通电容器相似,易于辨识,不做讨论。矩形贴片电容的颜色多为银白色或黑色,标有横杠的一端为正极(也可通过其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进一步判断——带横杠的一端与供电电源的正极连接)。根据封装形式不同,耐压分为A(10V)、B(16V)、C(25V)、D(35V)四个等级,电容量多为数微法至数十微法。

贴片电容的规格型号所包含的参数一般有电容量、额定电压、容量误差、尺寸、封装类型等,不同厂家皆有差异,想记住或弄明白,真是相当困难(也无必要)。

贴片有极性电容的标注法举例:

1)采用数字标注法,采用一位字母+3位数字组成,如A475,数字中前两位为有效值,末位为零的个数,即4700000PF=4.7μF。A为耐压级别,10V。

2)直接标注法。如16V 10,即为10μF,耐压16V的有极性电容。

3)四色环标注法。色环的颜色与数字对应关系,棕(或茶色)1、红2、橙(或橘红色)3、黄4、绿5、蓝6、紫7、灰8、白9、黑0,同普通电阻的色环标注法相同。(从左至右)前两道色环为有效值,第三道色环为零的个数,第四道色环为额定电压标识。如黄紫绿绿,前3环为4700000PF(4.7μF),第四道色环表示额定电压为10V。

4)代码标示法,在没有相关资料的情况下,就比较难于辨识了。须依据代码,按资料“翻译”出电容的容量和耐压等参数值来。

对故障电容器参数的确定,假设从标识上很难判定,则采用上文如对贴片电阻检测判断的其它方法,也能达到判定和确定元件参数的目的,如在电路中一般都能找到相同标识的贴片电容,用电容表测量相同标识的电容,可以判断出电容量,耐压则选用比供电电源高一级别的即可,如5V供电电源下,可选用6.3~16V的都可以。

有极性贴片电容的好坏判断:

贴片电容有击穿短路、内部电极断路、漏电、容量减小等故障,检测方法普通电解电容的检测与判断方法一样。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容量,或指针式万用表的电阻挡测量充、放电现象和静态电阻值,都可以判断电容的好坏。

贴片有极性电容的代换:

1)如果易于购到原型号、原封装形式的“原配件”,代换最为方便。原配件的来源一般有两处:采购,从(电子元件商场)供应商,或从(当当网,淘宝网上可购得难以找到原配件的二手器件)网络;废旧电路板上拆用。无论从何处得到的配件,一定要先测量,判定是好的,再往电路板上焊接,焊接前一定要有“测量验证”这一个环节,避免查出一个坏元件,再换上一个坏元件,使检修进入误区导致修复失败的现象发生。

    

2)贴片有极性电容的损坏率也是相当低的。如果安装空间许可,用普通的同容量和耐压符合要求的电解电容来代换,也没有什么问题,注意选用质量优良(温度系数小,性能稳定)的电解电容,焊接引脚要短,焊接后可用704胶加固。

 

贴片电感

贴片电感元件在电路中的应用数量较少,仅仅在低压直流控制电源的输出端,见到其应用,与滤波电容构成CLC的π形滤波电路,有(抑制电流突变)稳定输出电流的作用。电感元件,由单线圈组成,有的带磁心(电感量较大),单位一般用μH和mH表示,流通电流值为几毫安至几百毫安。

贴片电感有圆形、方形和矩形等封装形式,颜色多为黑色。带铁心电感(或圆形电感),从外形上看易于辨识。但有些矩型电感,从外型上看,更像是贴片电阻元件。变频器生产厂家对电路板上贴片电感的标号,标有“L”字样。电感的工作参数有电感量、Q值(品质因数)、直流电阻、额定电流、自谐频率等,但贴片电感受体积*限,大多只标注出电感量,其它参数未予标注,而且往往是间接标注法——贴片电感本体上标注,只是整个规格型号的部分信息,即大多只是电感量信息。

 图7贴片电感外形图

贴片电感的标注举例:实际(印字)标注——101,完整型号——MPI0610MT101(含有类型、尺寸、误差、封装形式、电感量等信息),是电感量为100μH的贴片电感。1R1,是电感量为1.1μH的贴片电感。有的用一个字母表示电感(代码标注法),实际标注——E,完整型号——MPE0312NT2R7,是电感量为2.7μH的贴片电感。

贴片电感的辨识方法:

1)从外型,如带磁心方形或圆形电感,体积稍大,能看出磁心和线圈;

2)有的贴片电感从外形上与贴片电阻一样,但没有数字与字母标注,只有一个小圆圈的标注,意为电感元件;

3)在电路中的元件序号,往往标为L字样,如“L1”、“DL1”等。

4)有电感量标注,如100。

5)理想电感的交流电阻较大,而直流电阻为零。电感元件的测量电阻值极小,电阻值近于为零欧姆。从3)、4)、5)项,配合观察和测量(在电路中的位置和作用),能区别出元件是贴片电阻还是贴片电感,并判定出电感元件。

6)用专用电感量测试仪,将元件脱开电路,测量其电感量。

贴片电感的好坏判别:

1)首先确定是电感元件;

2)观察外型有无变形、变色、碎裂等,若有以上现象,可能已经损坏;

3)用万用表的小电阻挡位(如200挡或×1挡),测直流电阻应近于0。若测量电阻值较大或无穷大,说明电感元件损坏。

贴片电感的故障代换:

1)可从废旧电路板上拆同型号元件代换;

2)先确定电感量和流通电流值,用普通带引脚电感元件代替,并做好固定;

3)自行绕制,制作电感代用,有一定操作难度;

4)如果对电路性能无明显影响,应急修复可暂时短接(仅供参考,并不提倡这个修复方法,有可能降低产品的某些性能)。

来源:国际电子商情

【会议推荐】

贴片电感识别方法

在前几期里我们分别介绍了电阻、电容的基础知识及识读方法(错过可点击查阅:电阻篇,电容篇)。

其实电感在电子仪器中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元件,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电感。

电感器是用导线在绝缘骨架上单层或多层绕制而成的,又叫电感线圈。它是一种能将电能通过磁能的形式存储起来的被动元件。

我们知道,电路中的任何电流都会产生磁场,磁场的磁通量又作用于电路上。依据楞次定律,此磁通量会借由感应出的电压(反电动势)而倾向于抵抗电流的改变。

也就是说,当电流要通过电感的一瞬间,电感会感应出一个电压,这个电压的电流方向刚好和要通过去的电流的方向相反,不过这只是一瞬间的事情,随后就没有了这种抵抗了!

当在电路中通过电感的电流要断开了的时候,电感又产生一个电压,产生的电流刚好和要断开的电流方向相反——它又不让电流断开!

由此可见,电感的作用是阻碍电流的变化,但是这种作用与电阻阻碍电流流通是有区别的。

电阻阻碍电流是通过消耗电能实现的,而电感阻碍电流的变化过程并不消耗电能,阻碍电流增加时它将电的能量以磁场的形式暂时储存起来,等到电流减小时它将磁场的能量释放出来。

人们就利用电感的这个特性来“隔交流,通直流”:当交流电方向不断改变时,电感就不断地抵抗,其结果是方向不断变化的交流电就不能通过电感;而直流电由于电流方向不会变化,所以就可以顺利通过电感。

电感对交流电产生的阻碍作用也不尽相同:同一个电感对变化快的电流阻挡大,对变化慢的交流电阻挡小;对相同变化速度的交流电来说,感值大的电感阻碍大,感值小的电感就阻碍小!

电感量L

电感载流线圈的磁通改变量对电流改变量的比值称为自感,自感通常也就直接称作是这个电路的电感。

   

式中,Φ为磁通量:I为电流强度。

电感量表示电感线圈工作能力的大小,即电感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能力,是其本身固有的特性,与电流大小无关。

2.分布电容

电感线圈匝与匝之间的导线,通过空气、绝缘层和骨架而存在着分布电容,多层绕组的层与层之间、绕组与底板之间也都存在着匝间分布电容,电感实际电路可等效成下图所示:

分布电容对高频信号影响很大,分布电容越小,电感在高频工作时性能就越好。

3品质因数Q

电感的品质因数Q是线圈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在某一工作频率下,线圈的感抗对其等效直流电阻的比值,即Q=XL/R。Q值反应线圈损耗的大小,Q值越高损耗功率越小,电路效率越高。

线圈的Q值与导线的直流电阻,骨架的介质损耗,屏蔽罩或者铁芯引起的损耗,高频趋肤效应的影响等因素有关。线圈的Q值通常为几十到几百,采用磁芯线圈,多股粗线圈均可以提高线圈的Q值。

4额定电流

指电感器正常工作时线圈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若工作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则电感器就会因发热而使性能参数发生改变,甚至还会因过流而烧毁。

5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是指电感器上标称的电感量与实际电感的允许误差值。

一般用于振荡或滤波等电路中的电感器要求精度较高,允许偏差为±0.2%~±0.5%;而用于耦合、高频阻流等线圈的精度要求不高,允许偏差为±10%~15%。

在电路或PCB中一般习惯性用字符“L”做首字符表示电感。

不同类型的电感在电路原理图中通常采用不同的符号,如下图所示。

电感量的基本单位是亨利(H),简称亨,常用单位有毫亨(mH)、微亨(pH)和纳亨(nH)。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H=103mH=106μH=109nH。

电感的种类很多,

按电感的封装形式:贴片电感、插件电感;

按电感的加工方式:绕线电感、叠层电感;

按电感的外观及功能:色环电感、空心线圈、铁心线圈、瓷芯电感、滤波电感、滤波器、浪涌吸收器等;

按照电感的用途:高频电路用电感器,电源电感器(功率电感器),一般电路用电感。

1

贴片绕线电感

就是在磁芯周围绕很多圈导线并用引脚引出焊盘。由于工艺比较复杂,所以常用的贴片绕线电感最小是0402的封装。小尺寸绕线电感通常用在射频电路上的,结合电容构成滤波器或匹配网络。

为了方便SMT生产的时候被吸嘴吸取,贴片绕线电感需要加一个平整的盖子。

贴片电感本身无极性,其表面丝印有两种形式:数字丝印、色点丝印。尺寸有各种大小。

数字丝印:

从左至右第一、二位表示电感值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有效数字后应乘的位数(同电阻的数码标识法)。当电感元件值丝印为数字标记时默认单位为微亨μH。

如下图一,标示为100的电感值为10*100 =10微亨

如果电感量中有小数点,则用“R”表示,并占一位有效数字,如标示为“4R7”的电感为4.7μH。

色点丝印:

将色点密集的一边朝向自己的左边,靠近自己的两个色点从左至右代表元件值的第一、二位有效数字,远离自己的一点为有效数字后应乘的位数。

如图二,电感的丝印为“红红红”,根据色标对应的数字,我们可以读取电感值为:22*102 =22X100=2200nH=2.2μH。

贴片叠层电感

叠层电感,就是在铁氧体内部封装了多层线路,多层线路组成线圈。叠层电感体积小,常用物料最小可以做到0201的尺寸,且价格便宜,适合于小体积且要求不高的场景。

之所以说要求不高,主要是因为叠层电感精度一般,Q值较低,通过的电流也不大,在一般的滤除杂波和射频匹配上用起来没什么问题。

叠层电感看起来跟贴片电容的样子差不多:两端是焊盘,中间是灰色或者白色的长方体,看不到线圈。由于尺寸很小,所以本体上也并不做感值的标识,一般从料盘上可以看到规格。

如下图所示型号表示:

感值:1R0(1.0uH)/频率 

尺寸:0603(1608)inch/mm 

偏差:M档(20%)

实际测试中我们可以对两者进行这样区分:贴片电容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是开路的;电感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是短路的。

2

色环电感是指在电感器表面涂上不同的色环来代表电感量(与电阻器类似)的电感,它的基本单位是微亨。

从外观上,色环电感两头尖,中间大,比色环电阻看上去会更加粗一些。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电感的时候大约接近几欧,而普通的电阻一般没这么小的数值,基本都是几百以上的(低阻值的电阻除外)。

上面为色环电阻,下面为色环电感

色环电感通常用四色环表示,紧靠电感体一端的色环为第一环,露着电感体本色较多的另一端为末环。

其第一色环是十位数,第二色环为个位数,第三色环为应乘的倍数,第四色环为误差率。各种颜色所代表的数值和色环电阻相同。

例如下图:色环颜色分别为棕、黑、棕、银的电感器的电感量为100μH,误差为10%。

3

直标法是将电感的标称电感量用数字和文字符号直接标在电感体上,电感量单位后面的字母表示偏差。

如上图的封闭式绕线电感(灰白色方块),标称感值为0.3μH。

可点击查看大图

固定电感器主要用于电视机、摄像机、录像机、微处理机、微电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和通讯设备中起谐振、耦合、延迟、滤波、陷波扼流抗干扰等作用。

后续我们会继续介绍电感的选型和典型电路模块应用,有兴趣的朋友请记得关注我们的推送内容!

喜欢记得来一个

● 必看!可调电位器选型技术参数及使用方法

●一个四两拨千斤的零件——继电器

● 难道你不好奇零件上那些MARK是什么意思?-----电阻篇『收藏』

● 焊盘是个什么鬼,在维修中为什么那么重要?!

● 如何检测电位器质量好坏?

● (续)难道你不好奇零件上那些MARK是什么意思?-----电容篇『收藏备用』  

贴片电感型号参数大全

1、贴片电阻贴片电阻也就是片式固定电阻器,从ChipFixedResistor直接翻译过来的,俗称贴片电阻(SMDResistor),是金属玻璃铀电阻器中的一种。是将金属粉和玻璃铀粉混合,采用丝网印刷法印在基板上制成的电阻器。耐潮湿,高温,温度系数小。可大大节约电路空间成本,使设计更精细化。贴片元件具有体积小。

山西英特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方为深圳市英特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英特丽集团在光机电制造领域拓展比较迅速,已在江西省抚州市生产基地,安徽省宿州市EMS生产基地,四川省内江生产基地项目,晋城EMS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四个基地。晋城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一期5亿元固投已经完成。二期已经开始运作。

我公司EMS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项目为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招商引资项目,在开发区各级领导关怀帮助支持下,已在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匠新区光机电产业园2号楼实现落地,四层厂房,建筑面积3.2万平米。

晋城基地项目将建成华北地区最具规模的SMT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可为晋城市及周边地区90%以上光机电企业提供电路板加工、电子产品代工等服务,是山西电子行业发展的基础配套厂。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总投资约5亿元,建设25条左右的SMT生

产线,配备先进完善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其中包括ERP、MES、WMS智能软件管理系统;多条插件、后焊、组装、包装生产线,以及测试平台、智慧工厂等。二期计划总投资约5亿元,计划投资充电桩、新能源储能等上下游产业相关项目。其中充电桩项目已经启动,设备在2022年10月中旬入场,11月开始组装生产、12月开始销售,客户为国有大中型交通投资企业。先在晋城、太原销售,然后辐射全国。全部项目建成达效后可实现年产值约50亿元。

项目大部分设备采用西门子、ASM等先进进口设备,其生产具有智能化、高精密、高产能、柔性制造、公共平台等特点,贴片能力方面可实现01005级别封装,即最小间距0.4mm*0.2mm,满足当前市场上99%的电子产品加工。项目生产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高端网络设备、航空航天、北斗导航芯片、医疗电子、汽车电子、电脑、笔记本、平板、智能家居和电子穿戴等电子产品,主要客户包括郑州大众汽车、陕西特变电、烟台海格尔、深圳锐晟通、晋能研究院、晋城富士康、上海诺行、、充电桩客户为太原龙头、山西交控、山西路桥、山西铁塔等。其中山西交控、山西路桥已经与我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山西工厂  

业务咨询:武女士185-0356-9316  

公司网站:https://www.sitpcba.com       

地址:山西省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光机电产业园1期2号楼

深圳工厂  

业务咨询:武女士185-0356-9316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塘尾社区荔园路142号翰宇湾区创新港4号楼二层

江西工厂  

业务咨询:武女士185-0356-9316              

地址:江西省抚州市临川高新科技产业园8-9栋

安徽工厂  

业务咨询:武女士185-0356-9316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中欧双创产业园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