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型号与内径(picc导管型号和直径)
picc导管4f管径
PICC是经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常见的有型号1.9F,容积0.23ml;型号3F,容积0.25ml;型号4F,容积0.33ml;型号5F,容积0.44ml;型号5F,容积0.35ml。医院常用的是3F和5F型号。
picc导管型号及容积最小长短
1.9FPICC,我们公司有生产这种导管,今年在国内开始销售.另外告诉您一点,此种导管的直径不是0.19mm.
picc导管的直径应小于血管直径多少
㈣PICC导管特点1、导管材料为硅胶,柔软,弹性好。2、是一条放射显影的导管。使用时,可通过放射影像学确认导管及其尖端的位置。3、导管总长度通常为65cm,可根据个体及治疗需要预先进行裁减。4、导管上以厘米做的刻度标记使得修剪导管时既准确又容易。㈤PICC应用的要求1、肘部血管良好。2、穿刺部位无损伤或感染。3、健侧手臂。4、配合的病人。5、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二、PICC穿刺点选择**:PICC导管通常插入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儿童:PICC导管通常插入贵要静脉、头静脉、头皮静脉或隐静脉。要根据小儿的体型和发育程度选择最合适的静脉。㈠静脉选择1、首选右侧。2、首选贵要静脉:管径粗,解剖结构直,位置深。3、次选静脉:肘正中静脉4、末选静脉:表浅、暴露良好,有分支,静脉瓣相对较多㈡各静脉优缺点1、Basilic(贵要)静脉:优点:上臂最粗最直的通路;上臂与身体成90度角时,更容易穿刺。缺点:位置远离中线,使插入和护理困难;只有很短的一段血管能够触摸到。2、Mediancubital(前臂正中)静脉:优点:易于穿刺和护理;是肘窝部最突出的血管。缺点:不同病人之间解剖差异较大;由于静脉瓣的存在,放置导管有一定难度。3、Cephalic(头)静脉:优点:易于穿刺放置和护理;容易触摸和定位。缺点:血管较细且扭曲;汇入头静脉时呈一定的角度,可能导致导管推进困难;在前臂以下血管腔比较狭窄。4、Brachial(肱)静脉:优点:血管腔大;保持最完好,即使在多次静脉穿刺的病人。缺点:位置较深,限制了使用。㈢穿刺点位置选择预穿刺点选择在肘下两横指处。如果进针位置偏下,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回流受阻或导管与血管发生摩擦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果进针位置过上,易损伤淋巴系统或神经系统。此外上臂静脉瓣较多,不宜做穿刺点。补充回答:三、PICC的穿刺㈠导管的选择在输液流速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最小最细型号腔最小的PICC导管穿刺为佳。因为较粗的导管其使周围血液动力学变化而引起的并发症,增加静脉炎或血管阻塞的可能。在任何时候穿刺部位下方出现水肿,但不是由于绷带或衣物过紧所致则应考虑是导管相对静脉较粗,导致静脉回流受影响所致,应是拔除导管的指征。㈡置管前准备1、遵照医嘱,穿刺前进行病人教育:解释操作过程及合作期望、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其他相应穿刺工具的及沉旧往陈审子又师选择可能性、日常护理及注意事项。2、病人或家属(委托人)签署置管同意书。3、穿刺用品(参阅锁骨下静脉穿刺),一次性PICC穿刺包。4、导管尖端位置确定:遵医嘱和考虑以下几种情况,如液体和*物的类型、输液疗程、*物的PH和渗透压、液体流速和体积。建议有两个可供选择导管尖端的位置:上腔静脉、锁骨下静脉。㈢PICC导管留置长度的测量:测量病人插管部位到上腔静脉的长度,以确保导管放置后尖端在上腔静脉内。1、**:将上肢从躯干部向外展大约45°~90°角。从穿刺部位开始,沿着准备通过导管的静脉测量距离。导管尖端最终应位于上腔静脉远离右心房的外1/3处,并与上腔静脉壁平行。如果要使用StatLockâ胶贴,应在测量的基础上加2.5至3.8cm,作为导管的长度。2、儿童:从穿刺部位开始,沿着准备通过导管的静脉测量距离。导管尖端最终应位于上腔静脉远离右心房的外1/3处,并与上腔静脉壁平行。当通过大隐静脉穿刺时,导管尖端最终应位于下腔静脉远离右心房的外1/3处,并与下腔静脉壁平行。如果要使用StatLockâ胶贴,应在测量的基础上加2.5至3.8cm,作为导管的长度。3、上臂与身体成90度角,使病人处于最佳穿刺体位。注意体外测量永远不可能与体内静脉解部完全一致。㈣PICC的穿刺方法:1、直接穿刺:⑴使用带有可撕裂鞘的穿刺针进行静脉穿刺,回血后放松止血带。⑵保持可撕裂鞘不动,拔出穿刺针。注意:穿刺针拔出后不能再次插入鞘内,以减少鞘内血栓栓塞的机会。⑶检查是否出现搏动的血液流出,验证没有穿入动脉。注意:流出的血液颜色并不是穿刺进入静脉的最可靠依据。补充回答:2、使用Seldinger穿刺方法:⑴确定静脉的位置。⑵将穿刺针插入静脉并回抽。⑶卸下注射器并检查有无搏动性血流,出现搏动性血流提示误穿刺入动脉。⑷将导丝通过穿刺针插入静脉。⑸推进导丝直到需要的深度。注意:导丝穿过针尖斜面后不能后退,以减少针尖割断或损伤导丝的危险。⑹固定导丝,退出穿刺针。注意:在退出穿刺针时,防止导丝脱出。⑺将导丝尾部穿过扩张器和可撕裂鞘组合尖端。固定附近的皮肤,轻轻旋转并推动扩张器和可撕裂鞘进入血管直到足够的深度。扩张器可抽出一部分,以方便推动可撕裂鞘通过弯曲的血管。注意:直到可撕裂鞘被很好的放置在血管中,才可以完全的抽出扩张器,以防止损伤鞘的尖端。⑻固定附近皮肤,轻轻旋转,推动扩张器外的可撕裂鞘进入血管。⑼固定导管鞘,将导丝和扩张器一同退出。注意:不能把扩张器作为导管留置,否则有穿破血管壁的危险;不适当的暴力操作可能损坏导丝。㈤PICC导管的放置1、握住抗菌保护套的远端,推送PICC导管进入可撕裂鞘。随着推进操作保护套将与导管自动分离。2、如果在推进过程中遇到阻力,可以后退导管后边冲洗边推进。3、在到达预定的插管长度之前5厘米处,停止插管。4、后退可撕裂鞘,直至鞘退出穿刺点。5、抓住鞘两边的拉片,向两侧拉开,直到可撕裂鞘全部被撕裂离开PICC导管。6、推进导管到预定的留置位置。注意:当导管尖端大约到达预定部位时,让病人摆正体位,以降低导管尖端误入颈内静脉的可能性;**:让病人把头转向插管的上肢方向,并将下颚贴在肩部。7、用足够量的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管腔以保证没有残留血液。8、检查导管位置:用注射器通过导管抽取,直到可以看见血液。对于双腔导管而言,打开近端腔的帽并根据导管大小抽取血液。9、把延长管连接到合适的接头管路上。不使用的管腔用肝素帽封好。注意:该产品中有水止卡片,有可能被小孩或意识不清醒的**拿去并误吸入气管。因此,术者在不使用水止卡片时应将其拿走。水止卡片在延长管上,用于更换肝素帽或输液导管时闭塞管腔。注意:为防止过高的压力损害延长管,在通过管腔输液之间应打开水止卡片。补充回答:㈥导管的固定:1、插管完成后,有两种固定方式可以选择。根据导管在体外留置的长度,你可以使用固定在导管尾部的固定翼,也可以使用导管夹及其加固器。这两种固定方式都可以用锁定(StatLock)装置固定,以便将导管固定在病人的臂上。2、这种背面有粘性的固定装置简化了最后的导管固定和伤口敷裹过程。3、导管夹及其加固器使你可以在尽可以靠近穿刺点的位置固定导管,使你可以保留兰色柔软尖端及其带来的种种好处。4、用无菌敷料掩蔽穿刺点,弹力绷带包扎24小时。术后24小时更换敷料一次。5、建议在连通输液系统之前,在X线下对导管头部的位置进行定位。㈦影响PICC导管流速的因素1、病人的基本情况。2、静脉壁的完整性。3、静脉系统的阻力。4、液体的渗透压。5、导管的长度与内径。6、注射泵的压力。7、不适当的导管固定可导致导管打折影响流速。㈧PICC导管的拔除1、去除敷料。注意:为避免损伤导管,不要使用剪刀去除包扎。2、将导管从固定胶贴上取下。3、沿与皮肤平行的方向慢慢拔出导管。注意:为避免导管断裂,在拔管遇到阻力时不要使用暴力。遇到阻力时,可在*部加热20~30分钟,再沿平行皮肤的方向慢慢拔出导管。如果仍有阻力,照X光并通知医生。4、在丢弃导管前,要测量和观察导管,以确定导管全部都被拔出了。5、覆盖穿刺点。四、PICC的护理㈠操作后记录1、导管型号。2、导管长度与内径宽。3、外露段的长度。4、注射部位、臂围。5、选择注射血管。6、导管放置时间。7、放置过程。8、放置时出现的任何情况。9、导管留置在左侧或右侧。㈣留置过程中观察1、穿刺点有无红肿、液体渗出或水肿。2、穿刺点周围有无疼痛或硬结。3、体温有无变化(体温是PICC留置过程中监测感染的重要指征)。4、液体输入状况。5、导管有无脱出。6、测量上臂周长:手臂外展90度在臂与肘部位之间进行。如大于2cm或以上,这是发生血栓的早期表现应特别注意。补充回答:五、PICC潜在并发症及处理1、穿破血管原因:因外周静脉不及中心静脉粗大,即管壁簿,所以在进针时动作勿太快,进皮时力稍大些,进皮后再进血管;未触及血管(穿刺时)。处理:PICC穿刺针相对普通输液针头较粗,加上在外周穿刺,所以在进针时未碰见血管,可将止血带稍下移(接近穿刺点)以便膨胀血管或位于穿刺点上方,用手造紧或在穿刺点附近轻轻拍打,也可在穿刺前用毛巾热敷所选择的血管使其更充盈。2、导管堵塞原因:穿刺时间过长,病人年龄偏大,血粘稠度高。处理:在穿刺前可将导管注满肝素盐水后再穿刺。3、穿刺针在血管里但未回血原因:因病人自身血管条件限制,肿瘤化疗病人血管较硬。处理:在穿刺前穿刺针接注射器穿刺,避免穿破血管。4、送管不畅原因:导管前端触及静脉瓣。处理:可将导管往外退2cm左右再转一圈避开静脉瓣送管,在腋窝处扎止血带或导管接注射器,边推盐水边送管,但必须确定导管在血管内。5、液体输入不畅原因:导管只有一末端孔,如末端孔顶到血管壁,回血抽不出且液体滴入不畅。处理:将导管外抽l~2cm,如再不行将导管外端转几圈,避开静脉壁。6、误伤动脉原因:穿刺过深,误入动脉。处理:退出穿刺针,加压止血。7、心律失常原因:导管尖端位置过深所致,进入心房或心室。处理:应准确测量长度避免置入过长,退出导管少许。8、机械性静脉炎原因:与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粗细不当有关,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处理:湿热敷20min/次,4次/日,抬高患肢,避免剧烈活动。若三天未见好转或更严重应拔管。 9、血栓性静脉炎原因:与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粗细有关(导管外周形成血栓)与穿刺时损伤血管内膜有关。处理:热敷、尿激酶溶栓、拔管。10、感染原因:与无菌技术及不及时换*有关,免疫力低下病人。处理:严格无菌技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加强换*,细菌培养。11、导管阻塞原因:*物配伍禁忌,*物之间不相溶,未经盐水冲管就肝素封管,脂肪乳剂沉淀引起或血管内膜损伤,正压封管不严格引起。12、前臂水肿原因:加压时绷带缠绕过紧,体位关系或侧支循环不良引起。处理:适当调整绷带松紧,防止穿刺侧肢体受压,适当抬高穿刺侧肢体
piccsolo导管常用规格
此类导管直径为1.4mm。
目前,临床中多选用外径为1.4mm的4FrPICC导管,静脉直径为2.5mm的患者,用外径为1.4mm的4FrPICC导管内径,两者比例约为3,研究中置管静脉/导管直径比值堵塞发生率28.57%,与置管静脉/导管直径比例>3导管堵塞发生率相近。
picc导管内径有多少
PICC是一种从外周浅静脉穿刺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国外90年代初即已应用此技术,国内90年代后期才逐渐使用,目前尚未广泛开展.
picc导管型号规格
PICC是经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常见的有型号1.9F,容积0.23ml;型号3F,容积0.25ml;型号4F,容积0.33ml;型号5F,容积0.44ml;型号5F,容积0.35ml。医院常用的是3F和5F型号。
picc 1.9f导管
一次性无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简称外周导管),适用于进行中期至长期静脉输液治疗。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通常是肘窝静脉)插入并开口于中心静脉的导管,它简化了中心静脉的穿刺过程,降低了中心静脉的穿刺风险和感染机率,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目前PICC导管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继中心静脉导管之后的又一种极其重要的输液途径和方式,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更种选择。适应症:需要提供可靠的输液通路,但又没有很好的外周静脉通路可用;需要长期连续或周期性间断静脉输液治疗;给予高渗液或刺激性溶液,如高渗葡萄糖、脂肪乳等静脉营养液、化疗*物;放置中心静脉导管风险较高或失败时,如颈、胸部穿刺点位置感染;由于地理位置或其它原因,病人无法入院进行必需的静脉输液治疗。禁忌症:没有绝对禁忌症。但病人有以下情况时,请医务人员根据病人情况慎重使用:严重的出、凝血障碍;穿刺部位或附近组织有感染、皮炎、蜂窝织炎、烧伤等情况;准备放置导管的静脉,其近心端有静脉损伤、栓塞,或有用于动静脉造瘘的可能;准备放置导管的上肢,有肌肉挛缩、放射治疗等情况;不合作或躁动。优势:相对于锁骨下静脉穿刺和颈内静脉穿刺而言,有更少的并发症,操作风险小;相对其他外周静脉导管(如留置针)有更长的留置和使用时间;相对其它静脉导管更加节省医疗费用;降低感染的风险;与化疗泵相比,不需要手术放置;病人不需每次输液时穿刺,减少痛苦,更加舒适;护理简单,减少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限性输液速度受限,难以满足急救、临时血液透析等要求;中心静脉压的测量准确性较低;最只能做到双腔导管,难以满足对点输液、测压的要求;与化疗泵相比,是一种开放式的输液系统,病人生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有产生静脉炎的可能;对输液压力有一定限制。
- 索尼电视那个型号好(索尼电视那个型号好有评论的吗?)
- 热敏传感器型号(热敏传感器型号有哪些)
- 锤子t2型号(锤子t2参数)
- 液压弯管器型号(液压弯管器型号规格)
- u型管卡型号(u型管卡型号标准)
- 无源晶振型号(无源晶振型号表)
- 宫颈扩张器型号(宫颈扩张器型号和直径)
- gs4电池型号(gs4电池规格)
- 环链规格型号(环链规格型号对照表)
- 3d木门型号(3d木门型号都有哪些)
- 胶管总成型号(胶管总成型号表示方法)
- 手机型号占比(手机型号占比怎么看)
- h6近光灯型号(h6近光灯泡型号)
- 蜗轮减速器型号(蜗轮减速器型号及参数)
- 水泵型号参数表(水泵型号参数表示什么意思)
- 6s型号分别(6s的型号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