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常用温度传感器型号(常用温度传感器型号大全)

2024-04-09 15:44:35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常用温度传感器型号大全
  2. 温度传感器规格
  3. 温度传感器规格型号
  4. 温度传感器类型
  5. 常用的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及应用
  6. 常用温度传感器型号有哪些
  7. 温度传感器选型
  8. 温度传感器的型号及温度测量范围
  9. 各类温度传感器
  10. 常用温度传感器型号规格

常用温度传感器型号大全

如果您要进行可靠的温度测量,就需要为您的应用选择正确的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热敏电阻、铂电阻(RTD)和温度IC是测试中最常用的温度传感器。

图1  各种流行温度传感器的优点和缺点

 热电偶

测温原理:

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称为热电偶丝或热电极)两端接合成回路,当接合点的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而这种电动势称为热电动势。热电偶就是利用这种原理进行温度测量的,其中,直接用作测量介质温度的一端叫做工作端(也称为测量端),另一端叫做冷端(也称为补偿端);冷端与显示仪表连接,显示出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通过查询热电偶分度表,即可得到被测介质温度。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中最常用的传感器。其主要好处是宽温度范围和适应各种大气环境,而且结实、价低,无需供电,尤其最便宜。热电偶由在一端连接的两条不同金属线(金属A和金属B)构成,如图2所示。当热电偶一端受热时,热电偶电路中就有电势差。可用测量的电势差来计算温度。

 图2  热偶电路图(左)和热偶电压—温度曲线例子(右)

由于电压和温度是非线性关系,因此需要为参考温度(Tref)作第二次测量,并利用测试设备软件和∕或硬件在仪器内部处理电压—温度变换,以最终获得热偶温度(Tx)。Agilent34970A和34980A数据采集器均有内置的测量了运算能力。

简而言之,热偶是最简单和最通用的温度传感器,但热偶并不适合高精度的应用。

 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连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如钨-铼)。

 

热敏电阻

(1) 测温原理:

热电阻是基于电阻的热效应进行温度测量的,即电阻体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因此,只要测量出感温热电阻的阻值变化,就可以测量出温度。

目前主要有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两类。

金属热电阻的电阻值和温度一般可以用以下的近似关系式表示,即:

式中,Rt为温度t时的阻值;Rt0为温度t0(通常t0=0℃)时对应电阻值;α为温度系数。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阻值和温度关系为:

式中Rt为温度为t时的阻值;A、B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结构的常数。

热敏电阻是用半导体材料,大多为负温度系数,即阻值随温度增加而降低。温度变化会造成大的阻值改变,因此它是最灵敏的温度传感器。但热敏电阻的线性度极差,并且与生产工艺有很大关系。制造商给不出标准化的热敏电阻曲线。

图3  热敏电阻电路图

 

热敏电阻体积非常小,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也快。但热敏电阻需要使用电流源,小尺寸也使它对自热误差极为敏感。

热敏电阻在两条线上测量的是绝对温度,有较好的精度,但它比热偶贵,可测温度范围也小于热偶。一种常用热敏电阻在25℃时的阻值为5kΩ,每1℃的温度改变造成200Ω的电阻变化。注意10Ω的引线电阻仅造成可忽略的0.05℃误差。它非常适合需要进行快速和灵敏温度测量的电流控制应用。尺寸小对于有空间要求的应用是有利的,但必须注意防止自热误差。

 

 

测量技巧

热敏电阻体积小是优点,它能很快稳定,不会造成热负载。不过也因此很不结实,大电流会造成自热。由于热敏电阻是一种电阻性器件,任何电流源都会在其上因功率而造成发热。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与电阻的积。因此要使用小的电流源。如果热敏电阻暴露在高热中,将导致永久性的损坏。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与热敏电阻相似,铂电阻温度传感器(RTD)是用铂制成的热敏感电阻。当通过测量电压计算RTD温度时,数字万用表用已知电流源测量该电流源所产生的电压。这一电压为两条引线(Vlead)上的压降加RTD上的电压(Vtemp)。例如,常用RTD的电阻为100Ω,每1℃仅产生0.385Ω的电阻变化。如果每条引线有10Ω电阻,就将造成26℃的测量误差,这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应对RTD作4线欧姆测量。

图4  RTD需要用4线测量

RTD是最精确和最稳定的温度传感器,它的线性度优于热偶和热敏电阻。但RTD是最贵的温度传感器。因此RTD最适合对精度有严格要求,而速度和价格不太关键的应用领域。

 

测量技巧

使用5mA电流源会因自热造成2.5℃的温度测量误差。因此把自热误差减到最小是极为重要的。

4线测量更为精确,但需要两倍的引线和两倍的开关。

温度IC

温度集成电路(IC)是一种数字温度传感器,它有非常线性的电压∕电流—温度关系。有些IC传感器甚至有代表温度、并能被微处理器直接读出的数字输出形式。

图6  电流传感器(左)和电压传感器(右)

 

有两类具有如下温度关系的温度IC:

电压IC:10mV/K。

电流IC:1μA/K。

温度IC的输出是非常线性的电压∕℃。实际产生的是电压∕Kelvin,因此室温时的1℃输出约为3V。温度IC需要有外电源。通常温度IC是嵌入在电路中而不用于探测。

 

温度IC缺点是温度范围非常有限,也存在同样的自热、不坚固和需要外电源的问题。总之,温度IC提供产生正比于温度的易读读数方法。它很便宜,但也受到配置和速度限制。

 

测量技巧

温度IC体积较大,因此它变化慢,并可能造成热负载。

把温度IC用于接近室温的场合。这是它最流行的应用。虽然测量范围有限,但也能测量150℃的高温。

实例

   LM135235335系列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S)生产的一种高精度易校正的集成温度传感器,是电压输出型温度传感器,工作特性类似于齐纳稳压管。该系列器件灵敏度为10mV/K,具有小于1Ω的动态阻抗,工作电流范围从400μA到5mA,精度为1℃,LM135的温度范围为-55℃~+150℃,LM235的温度范围为-40℃~+125℃,LM335为-40℃~+100℃。封装形式有TO-46、TO-92、SO-8。该器件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温差测量以及温度补偿系统中。详细信息见LM135,235,335.pdf。

AD590是美国模拟器件公司的电流输出型温度传感器,供电电压范围为3~30V,可以承受44V正向电压和20V反向电压,测温范围为-55℃~+150℃,输出电流为223μA~423μA,输出电流变化1μA相当于温度变化1℃,最大非线性误差为±0.3℃,响应时间仅为20μs,重复性误差低至±0.05℃,功耗约为2mW,输出电流信号的传输距离可达到1km以上,作为一种高阻电流源,最高可达20MΩ,所以它不必考虑选择开关或CMOS多路转换器所引入的附加电阻造成的误差,适用于多点温度测量和远距离温度测量的控制。详细信息见AD590.pdf。

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1) 原理:

将敏感元件、A/D转换单元、存储器等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直接输出反应被测温度的数字信号,使用方便,但响应速度较慢(100ms数量级)。

(2) 实例:

DS18B20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生产的世界上第一片支持“一线总线”

接口的数字式温度传感器,供电电压范围为3~5.5V,测温范围为-55℃~+125℃,可编程的9~12位分辨率,对应的可分辨温度分别为0.5℃、0.25℃、0.125℃和0.0625℃,出厂设置默认为12位,在12位分辨率时最多在750ms内把温度值转换为数字。

经验丰富的电路板设计人员将根据最终产品要求来使用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表1展示了每种温度传感器的相对优势/劣势。

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传感器型号

测温范围

典型应用

OTP-538F2S

-40~+500℃

医学(耳温机),家庭设施(吹风机等)

TS105-1

-20~100℃(精确度:-0.45±0.08%/K)

红外测温仪,非接触温度测量,移动物体温度测量

TS105-2

-20~100℃

温度计,微波炉,室内空调,高温计,汽车环境控制

TS118-1

跟处理电路相关(普通-20~300℃)

无接触温度测量,移动物体温度测量,温度控制,火灾报警

TS118-3

跟处理电路相关(普通-20~300℃)

无接触温度测量,温度控制,火灾报警,气候控制系统

TSEV01

0~300℃(精确度:0.1℃)

家庭,医疗,汽车,安全,工业

非接触式的温度传感器的优点:

1、由于和被测量介质不直接发生接触,所以不用考虑被接触介质的一些自身物理特性,例如:粘附、腐蚀、磨损等等都不会对传感器造成损害。而接触搜索式的就要面临这些问题的额外解决。

2、受空间*限性较小。对于一些距离较远不易接触到的被测量目标可以远距离测量温度。

3、对于一些不方便接触测量的目标可以实现测量,例如旋转机械、运动中的目标等等

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缺点:

1、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干扰,例如热辐射

2、不容易实现对目标的长期连续测量。

MLX90620远红外线传感器采用非接触温度测量技术,是一种高性价比的热成像解决方案。该16x4远红外热电堆传感器阵列可覆盖-20°C~300°C的温度范围,能生成目标区域的实时热值图谱。有了它,就可以不用单点传感器或昂贵的微测热辐射计来扫描目标区域了。

MLX90620远红外线传感器可即获取64幅二维像素图片,大大简化集成热成像系统,从而将价格维持在大批量、低成本应用领域能够接受的范围。该阵列在每个像素中集成了一个放大器和一个模拟数字转换器,可提供0.5-64赫兹的帧速率。在0°C-50°C温度范围内使用时可保持±1.5°C的精确度。有60ºx15º和40ºx10º两个视场可供选择。MLX90620远红外线传感器拥有高速I2C兼容数字界面,采用的是带控制单元的同步化触发模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多台设备组合构成阵列,获得更高的图像分辨率。

远红外线成像正成为汽车行业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能够提高汽车的安全性。MLX90620远红外线传感器可用于车辆的行人探测、近距离盲点探测和乘坐率分类等领域。这种传感器阵列提供的多点精确热图像还能帮助智能楼宇控制系统进行温度测量和入住率统计。在家用环境中,该阵列能够使微波炉和其它传统炉灶更加智能化。人们对能源效率的关注推动了市场对热成像设备的需求不断上升。热成像设备可以探测房间的热损耗情况,并以图像形式指明需要改进的地方。MLX90620远红外线传感器非常适宜于家用和商用低分辨率红外热像仪,能满足上述各任务的需要。在商用环境中,该传感器为智能程序控制和热检测开辟了新的机会。最后,它还能用作智能火灾探测传感器,可帮助消防人员和其他应急服务人员发现热点、探明疏散路线和隐蔽火源。

来源:硬件十万个为什么

温度传感器规格

有啊!E+ETT-RSTT-R系列温度传感器采用不锈钢外壳封装,内部填充导热材料和密封材料灌封而成,尺寸小巧防水防震性能极佳,可达IP67,广泛应用于水温、气温、冷冻冷藏、医疗卫生、航空航天、环境等温度的测量STT-SSTT-S系列温度传感器适用于金属设备表面和内部温度的测量,通过加长螺纹,也可测量轴承和轴瓦的温度,安装简单方便STT-TSTT-T系列温度传感器采用不锈钢外壳封装,内部填充导热材料和密封材料灌封而成,尺寸小巧,适用于精密仪器、恒温设备、流体管道等温度的测量STT-CSTT-C系列传感器使用标准连接器,方便现场连接及维护,适用于医疗仪器、便携式仪表等温度的测量使用STT-HSTT-H系列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采用不锈钢外壳封装,内部填充导热材料和密封材料灌封而成,适用于水温、气温、冷冻冷藏等温度的测量STT-PSTT-P系列温度传感器采用不锈钢外壳封装,头部为尖状结构,适用于医疗实验、食品类需要刺入内部温度测量的场合,需要注意的是针尖部分为非感温区,感温区在其后5mm的位置,测量温度时一定要刺入足够的深度以保证测温的准确性STT-FSTT-F系列温度传感器采用金属外壳封装,内部填充导热材料和密封材料灌封而成,防水防潮,适用于物体表面等温度的测量;和被测物体表面的固定可以采用快干胶粘接方式,既方便测温传感器的取下,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又不损坏被测物体的表面STT-MSTT-M系列温度传感器采用磁性体封装,对于顺磁性金属表面来讲可以方便的吸到表面测温并且可以方便的取下,适用于大型设备出厂前关键点温度的检测,以及其它需要要频繁更换温度检测点的场合,从而可以提高温度检测的效率更多产品详情:www.gzbaizhou.comSTT-ASTT-A系列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带有弹簧顶紧结构,使测温面和被测对象紧密接触,测温迅速准确,广泛应用于塑料机械、模具、轴承等温度的测量STT-BSTT-B系列温度传感器采用不锈钢外壳封装,头部为防水接线盒,广泛应用于热能工程,电力,食品,制*,压力容器、石油化工等流程工业以及烘炉,塑料化纤,制冷机组等大型机械设备的温度测量STT-WSTT-W系列温度传感器采用ABS外壳防护,侧面带有通气孔,测量环境温度迅速准确,适用于气象、房间等环境温度的测量STT-ESTT-E系列温度传感器使用玻纤环氧板材为基材,采用计算机精密数控加工工艺制作,尺寸精准,业界领先的封装技术和设备保证了产品的测量精度及使用寿命,此系列产品能够真实反映被测物体长度方向上的平均温度变化,主要用于电机绕组与绕组之间及绕组和铁芯钢片之间的温度测量

温度传感器规格型号

◆温度传感器对于环境温度的测量非常准确,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车间、库房等场所。

对于温度传感器的种类非常多,不同的感温元件不同的型号,可以从厂家产品手册中获知,下面将温度传感器的类型简介如下: 通过感温元件来分类可以大致分成铂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三大类。

1:铂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铂热电阻是利用铂丝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基本原理设计和制作的,按0℃时的电阻值R(℃)的大小分为10欧姆 (分度号为Pt10)和100欧姆(分度号为Pt100)等,测温范围均为-200~850℃。利用PT100铂热电阻作为感温元件的型号有铠装式、装配式、插座式、端面热电阻。可测范围在-200摄氏度到150摄氏度,-50摄氏度到850度。主要应用了需要温度误差小的行业或者是精密仪器仪表。

2: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两根不同的金属材料焊接在一起的,主要温度发生改变,那么两端就会有不同的电势产生,通 过电势的变化来得出相应的温度变化。可测温度:最高达到2300度,在高温段比较准 用的K 型正级。

3:热敏电阻 由金属氧化物陶瓷组成,是低成本、灵敏度最高的温度传感器。测温范围:温度范围小-50到200度左右,体积小,响应时间快。因为价格低廉所以在很多家用电器上都被应用到了。

温度传感器类型

温度传感器的型号和参数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应用来选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型号及其参数:

1. NTC热敏电阻:常用型号有10K、50K、100K等,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2. 热电偶(Thermocouple):常见型号有K型、J型、T型等,可测量的温度范围广,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3. 热电阻(RTD):常用型号有PT100、PT1000等,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线性特性。

4. 硅基传感器:常见型号有DS18B20、DS18S20等,数字输出,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5. 红外温度传感器:常用型号有MLX90614、AMG8833等,可以通过红外线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型号和参数,具体选择需要根据应用场景、测量范围和精确度等因素进行考虑。 

常用的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及应用

您好,您是不是想问红外测温传感器型号有哪些?红外测温传感器型号有以下:

1、MLX90614:这是一种数字式红外测温传感器,可以通过I2C接口与微控制器进行通信。它可以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测量范围为-70℃~380℃。

2、AMG8833:这是一种热成像传感器,可以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它可以测量的温度范围为0℃~80℃,并且具有8x8的分辨率。

3、TMP006:这是一种数字式红外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它可以测量的温度范围为-40℃~125℃,并且具有非接触式测量的功能。

4、DS18B20:这是一种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1-wire总线与微控制器进行通信。它可以测量物体的温度,测量范围为-55℃~125℃。

5、D6T:这是一种热敏传感器,可以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它可以测量的温度范围为-40℃~80℃,并且具有4x4的分辨率。这些红外测温传感器型号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型号。例如,如果需要测量物体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可以选择热成像传感器或热敏传感器;如果需要测量物体的温度并具有非接触式测量的功能,可以选择数字式红外温度传感器等。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型号的红外测温传感器在测量精度、响应时间、测量范围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选择型号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评估和比较。

常用温度传感器型号有哪些

温度传感器有带数显的和不带数显的,带数显的如下图:HX-RS系列数显温度传感器带数显的按产品说明书接好电源就可即时显示当前温度。不带数显的温度传感器需要通过连接显示表或者采桥差腔集器读取温度数据。HX-RS多点温度监控系统显示表有单点显示和多点显示,可根据使用要求定制。HX-RS温度采集软件显示界面温度采集器通过软件显示,多用在采集量较大的温度数据采集。出显示实时温度之外,还可存储历史数据、输出温度曲线或柱形图庆或报表、上下限温度报警、控制相关设备等。如果只有温度传感器,没有相关显示和采集设备,还可以用万用表等测量温度传感器输出,然后根据公式计算温度传感器数值。希望敏衫能帮到您!

温度传感器选型

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型号有:

双金属温度计、玻璃液体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电阻温度计、热敏电阻和温差电偶等。在测量低温时也有低温气体温度计、蒸汽压温度计、声学温度计、顺磁盐温度计、量子温度计、低温热电阻和低温温差电偶等。

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型号有:辐射测温仪表。

扩展资料:

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部分与被测对象有良好的接触,又称温度计。敏感元件与被测对象互不接触,又称非接触式测温仪表。这种仪表可用来测量运动物体、小目标和热容量小或温度变化迅速(瞬变)对象的表面温度,也可用于测量温度场的温度分布。

非接触测温优点:测量上限不受感温元件耐温程度的限制,因而对最高可测温度原则上没有限制。对于1800℃以上的高温,主要采用非接触测温方法。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辐射测温逐渐由可见光向红外线扩展,700℃以下直至常温都已采用,且分辨率很高。辐射测温仪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的型号及温度测量范围

本文内容来自于智能汽车电子与软件,版权属于原作者。

各类温度传感器

K型为镍铬-镍硅热电偶,理论测温范围-270~1370℃;E型为镍铬-铜镍热电偶,理论测温范围-270~1000℃。两者精度相同,均为1.5℃或0.4%|t|(Ⅰ级)或者2.5℃或0.75%|t|(Ⅱ级)。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所谓E型和K型,是指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两种不同的类型(分度号)。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各种热电偶的外形常因需要而极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通常由热电极(热电偶)、绝缘套保护管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及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热电偶工作原理,当有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T,称为工作端或热端,另一端温度为T0,称为自由端(也称参考端)或冷端,回路中将产生一个电动势,该电动势的方向和大小与导体的材料及两接点的温度有关。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两种导体组成的回路称为“热电偶”,这两种导体称为“热电极”,产生的电动势则称为“热电动势”。K型和E型热电偶的主要性能如下:K型热电偶(镍铬-镍硅热电偶)K型热电偶(镍铬-镍硅热电偶)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廉金属热电偶,其用量为其他热电偶的总和。K型热电偶正极(KP)的名义化学成分为:Ni:Cr=90:10,负极(KN)的名义化学成分为:Ni:Si=97:3。K型热电偶使用温度为-200~1300℃。K型热电偶具有线性度好,热电动势较大,灵敏度高,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好,抗氧化性能强,价格便宜等优点,能用于氧化性惰性气氛中。K型热电偶不能直接在高温下用于硫,还原性或还原,氧化交替的气氛中和真空中,也不推荐用于弱氧化气氛中。E型热电偶(镍铬-铜镍热电偶)E型热电偶(镍铬-铜镍热电偶)又称镍铬-康铜热电偶,也是一种廉金属的热电偶。E型热电偶正极(EP)为:镍铬10合金,化学成分与KP相同,负极(EN)为铜镍合金,名义化学成分为:55%的铜,45%的镍以及少量的锰、钴、铁等元素。E型热电偶的使用温度为-200~900℃。E型热电偶热电动势之大,灵敏度之高属所有热电偶之最,宜制成热电堆,测量微小的温度变化。对于高湿度气氛的腐蚀不甚灵敏,宜用于湿度较高的环境。E热电偶还具有稳定性好,抗氧化性能优于J、T热电偶,价格便宜等优点,能用于氧化性和惰性气氛中,广泛为用户采用。E型热电偶不能直接在高温下用于硫,还原性气氛中,热电势均匀性较差。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热电偶通常都置于保护套管中使用,很少直接在介质中使用,所以在有保护管的情况下可以不考虑上述的应用氛围,而以保护管的适用性为使用时的选择依据;热电偶在实际应用中,系统测量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套仪表的性能。两种热电偶传感器的精度一致,在和二次表配合时,E型热电偶由于输出热电势较大,有利于测温系统灵敏度的提高;而K型热电偶的线性度较好,有利于测温系统精度的提高。从国内应用程度上看,K型热电偶的用量大于E型热电偶。

常用温度传感器型号规格

常用的温度传感器类型有双金属片、PTC、KTY84和Pt100,其他的类型还有NTC和PT1000等,1、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是由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焊接在一起所组成,随着温度变化,两个金属片产生不同的形变,到达响应温度时,通、断两种状态发生变化;2、PTC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具有正温度系数的半导体电阻,安装在定子槽内或绕组端部用于监视绕组的温度,按照响应温度来标识;3、KTY84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具有正温度系数的半导体电阻,在参考温度为100度时电阻约为1000欧姆,至大允许测量电流为2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