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芳纶型号(芳纶型号列表)

2024-04-09 14:28:1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芳纶代号
  2. 芳纶材料参数
  3. 芳纶优缺点
  4. 芳纶的分类
  5. 芳纶重量标准
  6. 芳纶面料
  7. 芳纶型号列表
  8. 芳纶ud
  9. 芳纶2芳纶3

芳纶代号

广义上理解,芳纶1414手套其材质或主材质指芳纶1414,芳纶1313手套当然材质也是指芳纶1313。

然后人们常以材质取其名芳纶1414手套,具防割防热耐磨的共同优点这也是此材质的一大集中的优点,芳纶1313手套具有防热功能成本当然比前者要低!

芳纶材料参数

芳纶全称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英文为Aramidfiber(帝人芳纶的商品名为Twaron杜邦公司的商品名为Kevlar),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其强度是钢丝的5~6倍,模量为钢丝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丝的2倍,而重量仅为钢丝的1/5左右,在560度的温度下,不分解,不融化。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芳纶的发现,被认为是材料界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进程。

芳纶优缺点

凯夫拉是芳族聚酰胺纤维材料。

化学名为聚对苯二甲酸,是对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氯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分子式为(C14H10O2N2)n,即重复单元彼此连接形成链状结构,这些链状结构彼此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网。

凯夫拉的分子结构具有很强的耐热性和阻燃性,熔点高达371度,而且分子重量轻,氢键、酰胺键和酰亚胺键紧密接触,决定了具有优良的耐张性。

凯夫拉的研制背景:

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芳纶纤维复合材料----芳纶1414,此芳纶复合材料在1972年正式实现商品化并为该产品注册商标为Kevlar。型号分为K29,K49,K49AP等。

由于这种新型材料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易于加工和成型,其强度为同等质量钢铁的5倍,但密度仅为钢铁的五分之一(Kevlar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44克,钢铁密度为每立方厘米7.859克),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由于凯夫拉品牌产品材料坚韧耐磨、刚柔相济,具有刀枪不入的特殊本领。在军事上被称之为“装甲卫士”。

凯夫拉是一种芳纶纤维材料新型产品,原名叫“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这种新型材料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易于加工和成型,其强度为同等质量钢铁的5倍,但密度仅为钢铁的五分之一。

芳纶的分类

芳纶盘根是以芳纶纤维为主要材料,多次浸渍润滑剂、四氟乳液等精密编制而成。有较好的高回弹、耐化学性、低冷流、高线速,与其它类型的盘根比较,它能抵抗颗粒结晶介质和更高的温度。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盘根组合。主要用于介质颗粒多、易磨损工况下。主要以金芳纶纤维盘根、黄芳纶纤维盘根、芳纶纤维交织白四氟盘根、芳纶纤维交织黑四氟盘根为代表。

  1、金芳伦纤维盘根型号:OTH-1110

  金芳伦纤维盘根由高品质的合成纤维浸四氟乳液、润滑剂、阻隔剂等,精密编织而成。防腐、耐磨损、韧性优良。润滑剂是由杜邦公司生产,含有特种耐冲洗润滑剂,同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极低的摩擦系数,持久耐磨,回弹性优良,不会对泵和轴产生磨损。

  特别适用高磨损、腐蚀的工况。广泛应用对酸、碱、有机溶剂、油类、燃料和对石墨成分不适的食品、造纸、化工和需要耐磨损的工况。

  2、黄芳纶纤维盘根型号:OTH-1120

  黄芳纶纤维盘根由高品质的合成纤维多次浸渍四氟乳液、润滑剂等,精密编织而成。具有超强的耐磨性、自润滑性、较高强度、较好的耐化学性等。

  特别适用于含固体颗粒环境下的各种密封装置,如渣浆泵、灰渣泵、反应釜等设备。在高温蒸气、有机溶剂、液化气、糖浆等,以及易磨流体中使用极佳。

  3、芳纶纤维交织白四氟盘根型号:OTH-1130

  由两种不同材质的盘根混合编织而成。其密封性能优良、具有很好的自润滑性、很高的耐磨性、很小的摩擦系数、优良的回弹性、很好的耐酸碱性、较高的耐压性能等。

  广泛应用在除强酸强碱以外不允许被污染的往复泵设备中。

  4、芳纶纤维交织黑四氟盘根型号:OTH-1140

  芳纶纤维交织黑四氟盘根取自两种不同材质的盘根纵向编织而成。同时盘根综合了两种材质的性能,具有很强的耐磨性、优良的自润滑性、极低的摩擦系数、很好的耐酸碱性、优良的回弹性、较高的耐压性能等。

  芳纶纤维交织黑四氟盘根广泛应用在除强酸强碱以外磨损较严重的往复泵设备中。

奥赛罗盘根系列包含:四氟盘根、石墨盘根、(超)高温盘根、碳纤维盘根、带胶心盘根、亚克力盘根、高水基盘根、苎麻盘根等来满足各种不同的工矿需求。欢迎咨询我们0311-87316999

芳纶重量标准

10月13日,中化国际迎来了130多家投资机构的调研。这家曾被贴上“传统化工贸易商”标签的公司,如今已成为专业机构眼里多点开花的新材料平台。

材料是文明的载体,每一种革命性的材料出现,都有可能使人类文明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新材料的应用也是百花齐放,共同打造了持续走牛的“新”投资逻辑。

01

新材料“遗珠”

鉴于新材料产业一直是投资圈的金矿,A股市场对其的挖掘已经很深了,不少个股的涨幅也蔚为可观。但偌大的市场上依然有“遗珠”,新材料平台已经打造成型的中化国际,便是其中之一。当然,这种情形正在改变,近期130多家机构对公司进行调研,即意味着其潜在价值正被市场所认知。

历史上,中化国际曾从事化工贸易业务,但公司的华丽转身已有相当长时间,已重新定位为承载中化集团的重要化工新材料平台。目前,公司是环氧树脂、聚合物添加剂龙头,同时在芳纶、PA66、ABS等高性能材料领域具备领先水平,并积极培育锂电材料、电子化学品等产业链。

一支笔写不尽万朵花开的盛况。中化国际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多点开花,专业性极强且市场价值很大,难以用简短篇幅来详尽表述。因此,今天我就以正在成型的芳纶业务为样本,来管窥中化国际在新材料方面的蝶变。

02

进口依赖严重

芳纶,全称是“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是世界三大高性能化学合成纤维之一。芳纶主要分为对位芳纶(芳纶1414)和间位芳纶(芳纶1313)。

相较而言,对位芳纶具有更高的技术壁垒,在力学性能、耐热性、阻燃性等方面具备突出的综合优势,最显著的特性是高强度、高模量。

芳纶这种极具战略价值的材料非常受欢迎,2021年全球名义产能约12-13万吨(实际产能要打折扣),总需求约12万吨,呈供应紧张的*面。一大原因是,芳纶行业有着极高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壁垒,新入、扩产的难度大。

目前在对位芳纶领域,美国杜邦与日本帝人的合计产能占70%,是典型的双寡头格*。我国对位芳纶年需求约1.3万吨,且需求量一直在增长,高强高模产品基本依赖进口,这也影响到了产业链的安全。

既有巨大的需求缺口,又有自主可控的迫切性,亦符合公司的转型定位——中化国际进军芳纶这一战略新材料领域的逻辑,也就呼之欲出了。

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牢牢把握发展的战略主动。”

从2013年进入芳纶产业链,到目前5000吨对位芳纶新建产能开始试运行,中化国际通过“十年磨一剑”,终于做到了规模国内第一,并能与海外巨头掰一掰手腕,把握住了芳纶领域的战略主动,殊为不易。

03

高端突破,中国的“杜邦”?

中化国际的芳纶业务,由下属公司中化高纤负责运营。中化国际进军芳纶领域的一大契机,是其收购了扬农集团和圣奥化学,跻身全球领先的化工中间体及聚合物添加剂企业,具备了真正的化工产业基础和能力。例如,芳纶的重要原料对苯二胺和对苯二甲酰氯,就是扬农的产业下游,能够保证原料的稳定性。

我从产业链了解到的情况是,芳纶的壁垒非常高,最大难点不在专利方面,而是在技术和工艺方面,跨国巨头的技术要点往往以“knowhow”的形式内部流转,秘而不宣。外界如果光看表面上的流程,基本上是一踩一个坑。

(图:中化高纤500吨/年芳纶中试装置)

举个例子。芳纶的技术工艺主要包括三大块:聚合、纺丝、溶剂回收。如今聚合级原材料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设备还是靠进口,如果工艺上没有摸透,设备和工艺二者不匹配,就会影响聚合物的品质,进而影响纺丝的纤维的稳定性。另外,如果仅仅查专利,会发现聚合出来的树脂跟硫酸混合就可以纺丝了,实际上还要加入其他的一些助剂,这些东西是行业机密,没有教科书可翻,外人摸不着头脑。

又比如,芳纶项目往往有多条产线,每条线下又有多个纺位,涉及纺丝温度、喷丝板压力、溶解、脱泡等关键工艺控制点。不同重量、不同强度、不同规格产品的工艺参数各不相同。整个纺丝工序,仅控制点就达到上万个,并且每个点位的要求都极其苛刻。而高强高模芳纶产品的稳定性要求更高,爬坡难度可想而知。

那么,中化是如何克服这些拦路虎的呢?知情的朋友给我说了这样一个细节:

芳纶其实是一种丝线,“丝束易断裂”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断裂点细微不易发现、丝束在运转中不好观察、现场光线不足……在经过反复摸索后,团队终于发现容易引起丝束断裂、缠辊等现象的“某一特定情况”。在对断裂点以及辊面进行探讨分析后,他们不仅找到了合适的保护剂,并且把含量精确调整到0.1%,极大减少了丝束与辊的摩擦,有效降低了丝束断裂的风险。

可以说,对位芳纶项目的成功,是在没有“师傅领进门”的情况下,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而从整体工艺上来看,根据业内经验,要使上万个控制点都达到最优状态,数据分析处理尤为重要。

中化高纤在这方面的做法是,2021年搭建了MES系统等智能化系统平台,数字化精准控制加料、反应、清洗等每步操作,通过大数据实现工艺条件的精益管理,同时全流程监控和追溯芳纶产品生产质量信息,对生产异常情况进行有效收集、归纳、分析,并进行技术改进和流程改善,有效控制产品指标。

回过头来看,这成为了调试突破的重要支撑。

(图:中化高纤5000吨/年芳纶项目纺丝车间)

与此同时,为有效提高设备操作过程的精准性,团队还编制出了一套42项《进口设备操作法》。此外,团队还研究进口设备配件国产化改造,共完成进口配件国产化改造36项。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20年11月开始调试,中化国际的5000吨对位芳纶项目仅用时5个月,到2021年4月便实现普通芳纶产品满产达标。

今年5月更大的喜讯传来:高强高模芳纶产品调试终于取得重大突破,产品质量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水平,项目团队也成功开发并固化了几十个规格的产品工艺包。

在机构调研中,中化国际将高模高强技术的突破归结为三个原因:一是现场长期持续的技术工艺提升和创新,二是高端设备投入,三是数字化建设。一套组合拳下来,终于实现了量变到质变。

在销售方面,中化国际的芳纶项目也有特别之处,并延伸出了客户拓展和粘性的中长期逻辑。

一般来说,大宗产品的定价模式是标准化的,但芳纶是技术主导型产品,跟下游的应用和技术紧密相联,不同领域客户有不同需求、不同技术指标,因此定价也不同。中化高纤的研发团队通过研究客户需求和行业痛点,针对性开发出产品,极大增强了客户粘性,未来也不会轻易流失了。

04

进口替代进行时,从产品渗透程度看中化的芳纶产品成色

随着中化国际5000吨对位芳纶产能的建成,“国货”已能部分取代进口产品,且仍供不应求,对位芳纶项目自2022年6月起已开始盈利。

目前,在光纤光缆、耳机线、个人防护、橡胶胶管等领域,公司已与行业TOP5客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意向订单超过产能。

光纤光缆是我国对位芳纶的最大下游消费,光纤、绳索对其的需求占比达到54%。此外,橡胶、高端防护防弹领域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而业内普遍认为,根据目前中化高纤芳纶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对比,以中化高纤为代表的国产的高模高强对位芳纶的性能完全达到了杜邦、帝人的水平,是可以替代进口的。

对位芳纶由于其模量高,能保护细小脆弱的光纤在受到拉力时不致伸长,使光线电缆的强度更高、更耐用,因此几乎被应用在所有的光纤光缆中。当前我国5G和通信行业高速发展,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光缆线路长度达到5599.3万千米,这带动了对位芳纶的需求高增长。

轮胎也是对位芳纶的大用户,用其替代传统帘子布的轮胎,抗刺性更好,防爆、抗老,重量减轻15%,对汽车轻量化、电动化均非常重要。此外,对位芳纶应用于各类汽车胶管、工业传送带等可增强尺寸稳定性、耐疲劳性和附着性。

根据产业链内消息获悉,作为意大利知名运动型汽车轮胎商,倍耐力轮胎以强大抓地力著名,如兰博基尼、法拉利、宾利等车型大多都选用倍耐力轮胎。其在供应商选取流程中具有严格标准。目前中化高纤轮胎帘子线用对位芳纶主要规格产品已通过倍耐力质量测试,已通过质量体系审核初审,预计2022年底可以开始正常商务流程。

据TecnonOrbiChem统计,2019年对位芳纶在橡胶增强领域的全球应用占比高达29.02%,而国内仅为15.13%。仅轮胎这一领域,如果全部升级替换为芳纶,市场潜力就很大。具体来看,仅就目前最为火热的电动汽车单个领域来看,其对轮胎要求持续提升,帘子布中芳纶用量占比增加,预计市场增量5000吨/年。

笔者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内人士获悉,中化高纤在锂电池pack用复合材料芳纶织物,目前小样已通过国内头部公司测试,准备中试级别送样,预计市场增量4000吨/年。高难废水芳纶超滤膜,已小批量市场销售,在化工,印染,钢铁,垃圾渗滤液等行业成功应用,预计市场增量3000吨/年。

进一步侧面调研得知,结合目前中化高纤正在开拓的其他新兴应用领域,估算其芳纶下游需求市场增量合计超过20000吨/年。

在摩擦密封材料领域,对位芳纶可作为摩擦、密封材料,应用于汽车刹车片、制动器衬片、离合器面片、密封垫片、盘根等。2019年,全球该领域的对位芳纶消费量约1.75万吨,需求占比达21.79%;而在汽车大国中国,该领域的消费量仅1150吨,需求占比约10%,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

此外,对位芳纶的性能,还注定了其在防弹防护领域大有用武之地,当前国防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位芳纶的市场空间也就不言而喻。

往后看,中化国际还将通过产能扩张、延伸芳纶全产业链、打造芳纶全家族产品、实现芳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全面布*,将产能和质量从目前的第二梯队迅速跻身至全球第一梯队,形成能与跨国公司比肩的综合竞争力。

05

蝶变样本

一代材料一代技术、一代材料一代装备,材料推动着科技进步,也成为了大国博弈的杀手锏。现状却是,我国多种关键材料仍受制于人,“材料强国”之路道阻且长。

我国芳纶领域也面临同样的艰辛:国外对部分特种型号芳纶产品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及禁运,极大地制约了多个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国产化发展进程,高性能芳纶产品亟需自主可控。

中化国际的对位芳纶成功破*,则为中国高端新材料的产业化道路提供了一个“十年磨一剑”的蝶变样本。中化国际作为新材料平台的新面貌,也正在被市场所认知。

•END•

芳纶面料

最大的区别就是断裂强力,13的低,14高

芳纶型号列表

芳纶盘根是以芳纶纤维为主要材料,多次浸渍润滑剂、四氟乳液等精密编制而成。有较好的高回弹、耐化学性、低冷流、高线速,与其它类型的盘根比较,它能抵抗颗粒结晶介质和更高的温度。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盘根组合。主要用于介质颗粒多、易磨损工况下。主要以金芳纶纤维盘根、黄芳纶纤维盘根、芳纶纤维交织白四氟盘根、芳纶纤维交织黑四氟盘根为代表。  1、金芳伦纤维盘根型号:OTH-1110  金芳伦纤维盘根由高品质的合成纤维浸四氟乳液、润滑剂、阻隔剂等,精密编织而成。防腐、耐磨损、韧性优良。润滑剂是由杜邦公司生产,含有特种耐冲洗润滑剂,同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极低的摩擦系数,持久耐磨,回弹性优良,不会对泵和轴产生磨损。  特别适用高磨损、腐蚀的工况。广泛应用对酸、碱、有机溶剂、油类、燃料和对石墨成分不适的食品、造纸、化工和需要耐磨损的工况。  2、黄芳纶纤维盘根型号:OTH-1120  黄芳纶纤维盘根由高品质的合成纤维多次浸渍四氟乳液、润滑剂等,精密编织而成。具有超强的耐磨性、自润滑性、较高强度、较好的耐化学性等。  特别适用于含固体颗粒环境下的各种密封装置,如渣浆泵、灰渣泵、反应釜等设备。在高温蒸气、有机溶剂、液化气、糖浆等,以及易磨流体中使用极佳。  3、芳纶纤维交织白四氟盘根型号:OTH-1130  由两种不同材质的盘根混合编织而成。其密封性能优良、具有很好的自润滑性、很高的耐磨性、很小的摩擦系数、优良的回弹性、很好的耐酸碱性、较高的耐压性能等。  广泛应用在除强酸强碱以外不允许被污染的往复泵设备中。  4、芳纶纤维交织黑四氟盘根型号:OTH-1140  芳纶纤维交织黑四氟盘根取自两种不同材质的盘根纵向编织而成。同时盘根综合了两种材质的性能,具有很强的耐磨性、优良的自润滑性、极低的摩擦系数、很好的耐酸碱性、优良的回弹性、较高的耐压性能等。  芳纶纤维交织黑四氟盘根广泛应用在除强酸强碱以外磨损较严重的往复泵设备中。奥赛罗盘根系列包含:四氟盘根、石墨盘根、(超)高温盘根、碳纤维盘根、带胶心盘根、亚克力盘根、高水基盘根、苎麻盘根等来满足各种不同的工矿需求。欢迎咨询我们0311-87316999

芳纶ud

93%芳纶1313,5%芳纶1414,2%导电丝

芳纶2芳纶3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注明出处

热烈祝贺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起飞

就在今天,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飞机首架机从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开始它的第一次离地飞行。C919飞机从外形到内部布*,都由中国自己设计完成,它的研制历经7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产大飞机C919大飞机机身的15%采用了树脂基碳纤维材料,这是民用大型客机首次大面积使用这种材料,在同等强度下,它的重量比传统材料轻80%,疲劳寿命更长。国产高技术纤维芳砜纶的使用,使大飞机再度“瘦身”。由于大规模采用先进材料,C919整体减重7%左右。飞机重量减轻意味着油耗更小,成本更低,还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更环保节能。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无可争议地成为C919成功飞翔的有力推手。那么,高性能纤维的发展现状如何?下面四大看点能助您对其有更好的了解!

2016年,我国高性能纤维行业发展稳中向好,在技术装备、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出现了积极的变化。

碳纤维干喷湿法原丝纺丝技术进一步优化,原丝生产工艺向多元化路线发展;吉林化纤集团碳谷公司突破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48K)生产技术,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国内首条千吨级T800级碳纤维生产线投产。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突破千吨级对位芳纶工程化关键技术和装备,形成了系列化产品,在国内首次开发出高强型和原液着色对位芳纶长丝。连续玄武岩纤维1200孔漏板技术和小池窑技术进一步稳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成本进一步降低。新一代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专用树脂及超高强、高模、细旦纤维和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制备技术取得新突破,为技术领先化、产品高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国内高性能纤维质量有较大提高,产品系列化、差别化水平继续提升。碳纤维产品已覆盖高强、高强中模、高强高模等多个系列,产品牌号不断丰富,其中T700级碳纤维已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T800级碳纤维性能基本与国外同类产品一致,M30、M35、M40级碳纤维可满足国内市场应用需要。对位芳纶成功实现高强型、高模型产品国产化,其中高强型对位芳纶达到国外同类产品Kevlar129和Kevlar49的水平,并完成在个体防护装备中的应用验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研制出更高强度的专用于防弹的产品,强度>37cN/dtex,模量>1400cN/dtex,可有效提高防弹板材的性能,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个别重点企业已实现盈利,生产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企业有望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自2016年4月开始盈利,预计全年将实现略有盈余;浙江石金玄武岩纤维有限公司、山西晋投玄武岩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均实现年度盈利;北京同益中特种纤维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企业已实现连续盈利。此外,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化纤集团碳谷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碳纤维企业正在进入资本市场,以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2016年国内间位芳纶产量约为8500吨左右,基本上与去年持平,产品应用仍以过滤材料和防护材料为主。国内市场继续呈现偏弱态势,纤维价格较去年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下游市场整体经济效益不景气,导致需求不旺。此外,过滤材料领域竞争激烈,产品价格走低。此外,间位芳纶原料价格上涨约6000元左右,双重因素致使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2016年,国内对位芳纶行业发展总体保持平稳,但仅有仪征化纤、泰和新材和中蓝晨光三家企业保持正常生产,产量约为1600吨左右,产品主要包括K29、K129、K49三种型号。国内对位芳纶需求小幅增长,超过9500吨,其中光缆领域需求占比超过40%。主要生产企业通过工艺优化、设备提升,产品在强度、均匀性等方面都有进一步提高,逐渐得到下游用户的认可,目前可应用于防弹、光缆、绳缆、体育用品、汽车等领域。

2016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量突破9000吨,全行业开工率保持在70%以上。全年市场购销两旺,但年底有所放缓,纤维价格略有小幅上涨,各应用领域用量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绳网领域稳步增长;手套领域保持较快增长,但仍以出口为主,原因是国外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手套全面取代棉制手套,订单大幅增加;防弹领域持续增长,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国际*部形势动荡,军事装备对防弹材料的需求激增,另一方面是由于对位芳纶相关性能短板,导致更多防弹材料选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民用市场,下游面料企业利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良好的导热性能开发了纯纺机织布,用于凉席、床单等家用纺织品的面料,具有较好的凉感性能,在市场中保持增长态势。

2016年,国内聚苯硫醚纤维产量基本保持稳定,约为5000吨左右,产品仍多集中在1.2D~2D,逐步向细旦化方向发展,主要应用依然在滤料行业,总体需求保持稳定。由于纤维级聚苯硫醚树脂项目投产较多,原料供给增加导致聚苯硫醚纤维价格小幅下降。

2016年,我国连续玄武岩纤维销量接近8000吨,行业总体情况与2015年相仿,产品主要为短切纱、无捻粗纱和有捻纱,制品主要是复合筋和纤维布。产品价格平稳,但超细纤维价格保持高位。行业中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的企业已逐渐停产,而龙头企业从市场需求出发,通过延伸产品链,向下游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应用领域逐步拓展,经济效益逐渐改善。

注:本文节选自《化纤蓝皮书 2017年中国化纤经济形式分析与预测》

重磅|第一届“中国化纤协会•三联华鼎卓越基金”“杰出工程师奖”和“杰出技术工人奖”申报工作启动

喜报︱中丽、仪征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恒申、锦江科技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现场连线|强生凯瑞石墨烯复合纤维与纺织品牌企业对接会在沪召开

海外培训︱2017年“全国纺织复合人才培养工程高级培训班”日本短期培训工作启动

聚焦︱端小平会见帝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宫脇刚

观察︱新型纤维“织”出产业新图景

预告︱2017年中国化纤科技大会将于6月在江苏海安召开

现场︱第11届亚洲化纤会议发表联合公告

今日头条︱第11届亚洲化纤会议在孟买隆重召开

聚焦︱绿色纤维标志认证企业暨《下游用户使用管理规则》座谈会在京召开

重要通知︱“十三五”期间化纤工业纤维新材料产业化备选项目申报工作启动

------------------------------------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官方网站:www.ccf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