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尿管型号(尿管型号大小的选择)

2024-03-28 16:06:0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三腔导尿管型号
  2. 小儿尿管型号
  3. 尿管型号怎么选择
  4. 尿管型号大小区别
  5. 尿管型号16粗还是18粗
  6. 尿管型号选择

三腔导尿管型号

从8fr10fr12fr。。一直到26fr都有French,简称为“Fr”,3Fr=1mm长度具体好像还真没有颜色倒是有黄色的居多也有白的

小儿尿管型号

型号一般来说从小儿的8FR到**的16FR左右特别的也有不过好像卖的比较少FR换算成直径就将前面的数除以三就是该管的直径mm

尿管型号怎么选择

摘要:导尿管的型号一般用F表示,按照外径的周长通常分为F6~F30共21个规格型号,导尿管的直径约为F/3。成年人使用的导尿管主要是12F、14F、16F、18F四种型号,换算下来直径大概是0.4-0.6cm左右。选择导尿管的时候,并不是越粗越好,也不是越细越好,要根据患者的尿道大小和松弛度的不同,过粗或过细都会影响使用,还会有漏尿、尿路感染的风险。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医用导尿管直径是多少吧。一、医用导尿管直径是多少

导尿管是一种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的管道,属于医用耗材类器械。由于个人情况不同,适用的导尿管型号有所不同,尿管直径自然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导尿管的型号主要分为三种:

1、单腔导尿管:规格主要是F6、F8、F10、F12、F14、F16、F18七种。

2、双腔导尿管:规格主要是F8、F10、F12、F14、F16、F18、F20、F22八种。

3、三腔导尿管:规格主要是F14、F16、F18、F20、F22、F24六种。

F是French的缩写,表示外周长的毫米数。换算公式:F=2πr,粗略换算:F(毫米)=3倍的外直径(毫米),正常成年人使用的导尿管主要是12F、14F、16F、18F四种型号,换算下来直径大概是0.4-0.6cm左右。

二、导尿管粗细如何选择

选择导尿管的型号时要注意,并不是越粗越好,也不是越细越好,一般要根据患者的尿道大小和松弛度的不同来选择:

一般男性病人选择导尿管型号为F14-F18号,女性病人选择导尿管型号为F16-F18号,儿童病人选用儿童专用导尿管,型号为F6-F12号。F10~F16号双腔尿管一般用于术前、中段尿培养、膀胱灌注;F18~F22号双腔尿管一般用于尿道狭窄、尿液浑浊有沉淀物、血尿无血块的病人;F18~F22号三腔尿管一般用于血尿伴血块病人、持续膀胱冲洗和TURP术后冲洗。

当然,“常用”并不代表“一定”,具体尿管的粗细还是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比如全身麻醉的手术,麻醉后尿道口肌肉会放松,建议会选择偏粗一点的导尿管。老年患者的尿道肌肉也相对松弛,也建议选择较粗的尿管,以防漏尿。

三、导尿管粗细不合适有什么影响

导尿管的粗细选择是有讲究的,不能随便选择,如果粗细不合适的话,一方面影响正常的使用,另一方面,还可能增加漏尿、尿液不能够正常的排出体外、尿路感染等风险。

尿管型号大小区别

导尿管种类

目前常见的导尿管包括无涂层导尿管(uncoatedcatheters)、涂层导尿管(coatedcatheters)和密闭导管系统(closedsystems)。

无涂层导尿管也称为普通导尿管,常用于清洁间歇导尿技术,使用时建议涂抹润滑油。其材质有些含乳胶,有些不含乳胶。不含乳胶的导尿管是目前最常用的,材料是医用级别的塑料,比如聚氯乙烯(PVC)或硅胶,有各种不同的软硬度和较大跨度的直径。红色橡胶导尿管含有乳胶成分,不适用于对乳胶过敏的患者。这种导尿管较软,插入有一定困难。

PVC导尿管

无涂层导尿管多为一次性使用的,也有可重复使用的。可重复使用的导尿管,材质通常有硅胶、乳胶、玻璃纤维、不锈钢等,选用此类导尿管有一定弊端,长期使用无法保证导尿管的清洁和储存效果。

可重复使用的导尿管

涂层导尿管根据不同的设计,可用于清洁间歇导尿和无菌间歇导尿技术。导尿管有抗生素涂层和亲水涂层两类,不可重复使用。

抗生素涂层可能会在*部发挥抗菌作用,有些抗生素涂层导尿管也同时具有亲水涂层。此类导尿管的问题是患者可能存在对抗生素涂层过敏以及超级感染的可能。

亲水涂层示意图

亲水涂层导尿管是在整个PVC导尿管外包裹一层亲水的聚合物,主要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它是一种安全的、不会引起人体过敏的物质,曾用于医用产品和化妆品工业。当这种导尿管和水接触时,PVP涂层就会吸引水分子,并生成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盐涂层包裹在尿管表面,从而形成主要成分是水的外层结构。导尿管表面这种厚厚的平整、光滑的结构,确保了导尿管插入和拔出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润滑状态,因此减小了尿管和尿道黏膜的摩擦力,因而这类导尿管也被称作超滑导尿管。

超滑导尿管

密闭导管系统导尿管表面有润滑油或亲水涂层或抗菌涂层,导尿管直接与收集袋连为一体。大部分密闭导管系统都设计有约15mm长的引导端(introducertip),用来防止导尿管被污染而把细菌带入膀胱。导尿时操作者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导尿管,因此对手功能有一定要求。

导尿管规格型号

间歇导尿用管有6Fr~18Fr七种常见规格,6~12Fr适用于儿童,10~16Fr适用于**(男性10~14Fr,女性14~16Fr)。由于解剖结构的不同,不同性别的患者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长度的导尿管。男性可选择12英寸(约40cm)长度的。女性和儿童由于尿道较短,一般不需要长度大于6英寸(约20cm)的尿管。较短的导尿管不容易盘绕、打结,有利于尿液的排出和患者自我操作。当然,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对导尿管长度会有不同需求,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规格。

导尿管型号和管径参数对照表

导尿管型号(Fr)

导尿管外径(mm)

对应接头颜色

6

2.0

草绿色

8

2.7

淡蓝色

10

3.3

黑色

12

4.0

白色

14

4.7

绿色

16

5.3

橙色

18

6.0

红色

参考文献

[1]梁志.间歇导尿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年4月第19卷第4期

关联阅读:

间歇性导尿插管技巧详解

了解更多间歇导尿常识

尿管型号16粗还是18粗

来源 / 护梦雅苑

                                  

留置尿管漏尿原因复杂,且处理棘手,临床上要及时且全面评估患者膀胱功能,可借助尿流动力检查,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定义

留置尿管后,安静状态、膀胱充盈情况下未夹尿管或夹住尿管后,尿液自然沿尿道口渗出,出现“尿裤”或“尿床”现象即可判断为漏尿。

     

导尿管漏尿与导尿管阻塞、导尿管或引流管折叠扭曲、导尿管型号过大、气囊注入液体量过多、夹管时间过长、膀胱过度活跃、尿路感染、便秘及其他原因有关[2-3]。其中导尿管引流不畅和膀胱痉挛是引起导尿管漏尿的两大主要原因!

原因分析及对策

1、导尿管阻塞、引流不畅

1.1 原因分析

由于患者体位不当或引流袋放置不当致使尿管扭曲、受压、折叠,以及急性细菌性感染、尿液混浊、杂质沉淀或血凝块堵塞,以及长期留置导尿管未定期更换、冲洗、摄入液体量过少引起的钙盐沉积导致尿管堵塞引流不畅而引起漏尿[4]。

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的病人夹闭尿管,特别是在应用利尿剂或大量输液时,未及时评估病人膀胱内尿量,没有及时开放尿管。当膀胱内储尿到一定压力时,尿液沿导尿管流出形成漏尿[5]。

1.2 护理对策

留置尿管患者经常检查导尿管有无受压及扭曲,引流袋位置必须位于膀胱下50cm。如无病情限制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2500ml,以生理性方法冲洗膀胱。

长期留置尿管患者,一旦发现有沉淀物及时膀胱冲洗或更换尿管。必要时[6]碳酸氢钠100~200ml冲洗膀胱预防钙盐沉积,或口服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减少黏液分泌,保持尿管引流通畅肪止尿垢的形成。

2、膀胱痉挛

2.1 原因分析[7] 

主要是指因膀胱过度活跃而引起的漏尿。膀胱过度活动症是因非神经源性因素引起的逼尿肌不稳定性收缩以及神经源性因素引起的逼尿肌反射亢进而导致的一组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症候群。漏尿时伴尿急感,尿流速度快,呈直线。

逼尿肌纤维化而致膀胱顺应性减低、逼尿肌受损、逼尿肌不稳定、逼尿肌退化是引起不稳定性膀胱的最常见原因。脑血管意外、脊髓疾患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引起逼尿肌反射亢进的主要原因[8]。 

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部黏膜对刺激敏感,任何异物及炎症刺激均可引起尿急、尿痛和会阴部不适[9]。

留置导尿管期间,导尿管前端及气囊均可对该部位产生机械性刺激,引起膀胱痉挛。

发生膀胱痉挛时,尿液不能经导尿管引流口排出,只能经导尿管壁和尿道黏膜之间排出,发生漏尿[8]。此类病人,膀胱内压力增高,甚至可出现上尿路反流现象,临床上应注意排除。

2.2 护理对策

    

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受胆碱能受体控制,酒石酸托特罗定是一类竞争性M胆碱受体阻滞剂,能有效抑制膀胱的不自主节律性收缩[10]。但应用抗胆碱*物时要注意*物的不良反应,如口干、恶心、呕吐等。

    

导尿管型号越小,管径越细,对尿道黏膜和膀胱颈的刺激也越小[11]。在不使导尿管脱出又有最佳导尿效果的前提下,可减少气囊内液体或气体或使用气囊容积较小的导尿管,避免气囊与膀胱壁直接接触,导致膀胱肌肉过度收缩[12]。

    

有大量研究表明,临床上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伴难治性尿路感染与生物膜的形成有关[13]。更换新的导尿管可去除已形成的生物膜,同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可减少尿路感染对膀胱的刺激,控制漏尿。

同时,在进行膀胱冲洗时调节冲洗液温度,使之接近体温,尤其是寒冷的冬季,以减少对膀胱的冷刺激,有效预防膀胱痉挛的发生[14]。

3、病理生理因素

3.1 原因分析[14]

    

此类病人因生理退行性变化而导致漏尿,常见于老年及长期卧床患者,常见原因有尿道括约肌松弛、前列腺增生、膀胱结构、容量改变,以及便秘导致膀胱内压增高等。

    

①老年患者因激素下降可发生尿道口萎缩,尿道松弛,往往会因导尿管型号过小、尿管过细与尿道不能完全吻合而导致尿液外渗。此类原因患者漏尿时往往尿流速度较慢,射程短。同时,老年及长期卧床患者,在尿道紧张度降低、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如尿管夹闭,尿液会经尿道渗尿;如不夹闭,尿液经尿管排出或同时伴尿道口溢尿;而尿管夹闭时间过长,则更易发生漏尿。

    

②60岁以上的男性常有不同程度前列腺增生,这是造成机械性梗阻性尿潴留的主要原因。由于前列腺增生,置管困难,气囊充盈前未能确认进入膀胱,气囊嵌顿于尿道,压迫尿道而致黏膜出血、坏死,坏死物阻塞尿管,引起漏尿。同时,由于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在导尿时可不同程度地损伤尿道,导致出血,凝血块易阻塞尿管,导致漏尿。

    

③膀胱结构、容量的变化,由于生理性衰老,50岁以上人群膀胱容量较20岁减少40%左右[15],球囊内注液量也适当减少。

    

④便秘患者排便费力时会导致腹内压增高,从而导致膀胱内压增高,使逼尿肌收缩,导致尿液沿尿管溢出。

3.2 护理对策 

    

①选择合适尿管[16]:**以18-24号为宜,青少年则以12-16号为宜。男性老年病人,尤其是患有前列腺肥大者,因尿道膜部较狭窄,可选择使用相对较小型号的双腔气囊导尿管。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女性患者由于会阴部肌肉弹性较差,尿道括约肌较松弛,导尿时应选择相对较大型号的尿管,这样即可以防止漏尿,又能保证尿管通畅,不易堵塞。

    

②尿道括约肌松弛患者,在主动或被动下应加强盆底肌训练。

    

③解决便秘问题。[16]传统导尿法中导尿管插入的长度,男性约20-22cm,女性约4-6cm,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cm。但经测量气囊导尿管中气囊的最低位与尿管尖端长5cm,若照传统导尿法的长度插入双腔气囊导尿管,则气囊正好位于膜部尿道内,气囊充盈时必然造成尿道过度扩张,压迫和撕裂等并发症。因此,在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时置入尿管的长度应为尿道长度加气囊远端至尿管尖端的长度(5cm),即女性病人用双腔气囊导尿管插入的长度约10cm,男性病人用双腔气囊导尿管插入的长度约25cm,因双腔气囊导尿管无刻度标记,故在使用时,待气囊充盈后顺尿道向外牵拉导尿管到有阻力时,即为该尿管插入的最佳长度。

4、气囊内注水量不当

4.1 原因分析

留置导尿时,气囊注入量的多少与漏尿的发生直接相关。注入量过少,漏尿及脱管发生率明显增加[17]。

而气囊内注入量过多时,气囊对尿道内口,膀胱颈压力过大,易致膀胱痉挛,使病人产生排尿感觉,不时用力排尿而导致漏尿发生[5]。且注入量过快过多,易导致尿道内口括约肌受到积压而疼痛[18]。

同时,注入液量越多,固定时间越长,气囊回缩就越差[19],易导致拔管困难。

4.2 护理对策

当尿管型号选择合适,排除客观漏尿相关因素后,重点在调整气囊注水量[4]。

[5]气囊注入量体外实验证实:16F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入量10ml、15ml、20ml后,分别形成横向直径为2.5cm、2.8cm、3.0cm的椭圆形囊腔,随注水量继续增加囊腔呈长椭圆形,横向直径增加不明显。在注入量20ml以下时,囊腔内注入量越多,囊腔横向直径越大,囊球越饱满,与尿道内口贴合越紧密,且不易脱出。

参考文献:

1黄群英.留置气囊导尿管后尿液渗尿原因分析及对策[J].右江医学,2009,37(3):330-331.)

2劳丹梅.留置尿管致漏尿的相关性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3):57-58.

3王玉冰.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260例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指南,2012,10(12):321-322.)。

4王晓云.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4,3:22-23.

5彭清碧.老年留置尿管病人气囊注入量与漏尿的关系研究[J].当代护士.2011.12:(146-147)

6米智慧,高礼平.预防双腔气囊导尿管使用中发生故障的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10(6):203一204.

7肖志平,伍健敏等.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不同原因漏尿护理工作指引的制定与应用研究[J].现代医*卫生.2014.30(7):1055-1057.

8吴士良,杨勇,薛兆英,等.新型抗胆碱能*物托特罗定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22(4):217-219.

9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63-1164.

10曾明辉,蒋东方,蒋华等.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联合坦洛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2.33(9):1329-1330.)

11季衍丽,张雅静,薛云娜,等.导尿管型号对神经病变老年男性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0):68-69.

12叶静.使用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过程中漏尿原因的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2):164-165.

13施金芬,王建荣.留置尿管表面生物被膜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7):2840-2842.

14 黄瑾,宋智辉,李家容.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0(25(7):47-48.

15肖娟.老年女性患者导尿管气囊注水量对留置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5):9-10.

16贺莉,马赫.双腔气囊导尿管临床常见问题及对策[J]。当代护士。2005,7:74-75.

17王丽姣.留置尿管的护理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04,18(9):1519.

18李德艳.留置尿管病人尿道疼痛的原因分析与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7A):50.

19周秋凤,周佳,蔡宝珠,等.预见性护理在留置气囊尿管拔管困难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9.15(8):10

 回复关键字免费送学习资料和视频

?回复01,获得60余部最新心血管专业指南;

?回复02,获得2000套答辩、简历、演讲PPT;

?回复03,获得33G医学生物科研工具资料包;

?回复04,获得护理技能操作和51项护理技术视频

?回复09,获得32G护考资料;

?回复11,获得56G执业医师备考资料;

?回复12,获得62G执业*师备考资料;

?回复13,获得48本第八版医学教材;

求点个赞!

尿管型号选择

小管子大作用

带您认识导尿管

如果有人问您导尿管是什么?

您一定会回答,这算什么问题,

不就是引流尿液的吗?

是!这是大家对导尿管最常识的了解

但小小一根导尿管也有大学问呢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导尿管相关知识

导尿管的作用  

1、便于手术操作,防止膀胱损伤。盆腔和下腹部手术需放置尿管是因为:当术中膀胱处于充盈状态时,会挡住手术视野,影响手术操作,甚至可能损伤膀胱。留置导尿可以使膀胱空虚,从而避免误伤膀胱,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防止尿潴留。一些大型的手术时间较长,加之患者全身麻醉,无法自解小便。如果此时不插尿管,可能引发尿潴留,膀胱甚至会因为蓄积大量尿液而发生破裂。

3、抢救或大手术期间。给病人留置尿管,不但可以方便医生通过观察尿量来决定术中的补液量,同时也可以帮助了解患者心肾功能及病情进展。

4、防止尿液污染手术台。手术过程中,麻*可能会使膀胱括约肌松弛,从而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造成手术区域污染或术中感染。

5、促进术后伤口愈合。对于泌尿系统手术,留置导尿不但能够方便引流和冲洗,而且对膀胱功能的恢复及手术切口的愈合也有促进作用。

   术前留置导尿固然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外科手术都要插尿管,是否导尿取决于手术的类型、时间以及麻醉方式。如果您的手术是腰麻、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并且时间较长,那就必须要插尿管;如果是腹部手术,并且会影响到膀胱排尿,也是需要插尿管的;另外,脊柱等神经手术后,排尿系统的功能会暂时丧失,可能出现不能自主排尿,或者无法控制排尿,此时就要插尿管了。当然,对于一些手术如包皮、上环、结扎,以及乳腺、甲状腺手术等,一般是不需要插尿管的。

导尿管的分类  

按大小分:

临床常用8号—24号粗细不等9种型号。

男性患者一般选择F14-F18号导尿管,女性患者一般选择F16-F18号导尿管,老年人因尿道括约肌松弛,常用F20-F22号导尿管。

按管腔分:

单腔导尿管

通常无气囊,只有一个通道,常用于一次性导尿、膀胱灌注等。

双腔导尿管

一端为注水口,用于打气囊,固定导尿管,一端为排出口,用于引流尿液,常用于需留置导尿的患者。

三腔导尿管

管腔分别为注水腔,注液腔以及排液腔,临床上常用于膀胱持续冲洗的患者。

   插导尿管是将尿管由患者尿道口插入患者膀胱的一个过程。女性尿道较男性尿道短且直,且管腔较宽。男性尿道全长粗细不一致,且有三个狭窄、三个扩大和两个歪曲。因人而异,多多少少会带来一些不适感,但因生理结构,男性不适感较女性不适感强烈,可能会自觉尿意或者是自觉排尿困难等不适症状。

   但也不用太担心,我们外科手术病人留置导尿一般都是在麻醉后进行操作的,所有一般不会有不适的感觉,全麻醒时,有些人会因尿管刺激稍感不适。

导尿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导尿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等。

2.多饮水,指导患者每日饮水2000ml以上,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作用,减少泌尿系感染的机会。

3.活动时,尿袋始终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位置不宜过低,防止导尿管脱出;也不宜过高,若导尿管高于膀胱,将导致尿液放流,容易引起逆行感染。

4.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尿管的保护,不应把导尿管浸入水中,可以选择淋浴。

5.保持尿道口清洁:每天洗澡或使用清水/生理盐水清洁,清洁后可用长效抗菌材料喷洒尿道口周围皮肤、黏膜,导尿管体外段自尿道口往下6cm范围及3个导尿装置接口处(如图),分别每次喷洒3喷,每日2次。

6.留置导尿期间,需注意观察尿液颜色、性状及量,记录尿量。依据临床指征进行导尿管及集尿袋的更换,更换时注意无菌原则。

7.用*方面,除非具有临床指征(如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发生菌尿症的患者),否则无论短期或长期使用导尿管的患者,均不应常规使用抗生素来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8.如发生尿液引流不畅时应及时纠正。出现留置导尿相关并发症,如感染、堵塞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9.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评估留置导尿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时间。

秋干气燥,劝你吃梨的理由,这1个就够了!

手术针孔仅1mm,不可逆电穿孔技术精准治疗前列腺癌——

2厘米切口,5毫升出血,单孔腔镜肝癌手术又有突破!

图文 | 施彦琪

专业审稿| 申 鑫 马利民

编辑|陈静

    肝胆胰脾外科 

       肿瘤科

     抖音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