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电缆型号计算(电缆型号计算公式)

2024-04-03 16:51:12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电缆型号计算容量
  2. 电缆规格计算
  3. 电缆型号计算公式
  4. 电缆型号计算器
  5. 电缆规格型号怎么计算
  6. 电缆型号计算公式表
  7. 电缆型号计算铜芯重量

电缆型号计算容量

先算一根铜丝的截面积呀,然后再乘以铜丝的根数,半径乘半径乘帕儿就行了。

电缆规格计算

点击↑↑技成培训 ,关注并置顶即可长期免费订阅

1.设计电压

电缆及附件的设计必须满足额定电压、雷电冲击电压、操作冲击电压和系统最高电压的要求。其定义如下:

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是电缆及附件设计和电性试验用的基准电压,用U0/U表示。

U0——电缆及附件设计的导体和绝缘屏蔽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有效值,单位为kV;

U——电缆及附件设计的各相导体间的额定工频电压有效值,单位为kV。

雷电冲击电压 

UP——电缆及附件设计所需承受的雷电冲击电压的峰值,既基本绝缘水平BIL,单位为kV。 

操作冲击电压 

 US——电缆及附件设计所需承受的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单位为kV。 

系统最高电压 

 Um——是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任何时候和电网上任何点最高相间电压的有效值。它不包括由于故障条件和大负荷的突然切断而造成的电压暂时的变化,单位为kV。

定额电压参数见下表(点击放大)

330kV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为950kV;500kV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为1175kV。

2.导体电阻

单位长度电缆的导直流电阻用下式计算:

20℃导体直流电阻详见下表(点击放大):

以上摘录于《10(6)kV~500kV电缆技术标准》(Q∕GDW371-2009)。

在交流电压下,线芯电阻将由于集肤效应、邻近效应而增大,这种情况下的电阻称为有效电阻或交流电阻。 

电缆线芯的有效电阻,国内一般均采用IEC-287推荐的公式 :

R=R′(1+YS+YP)

式中:

R——最高工作温度下交流有效电阻,Ω/m;

R′——最高工作温度下直流电阻,Ω/m;

YS——集肤效应系数,YS=XS4/(192+0.8XS4),

XS4=(8πf/R′×10-7kS)2;

YP——邻近效应系数,

YP=XP4/(192+0.8XP4)(Dc/S)2{0.312(Dc/S)2+1.18/[XP4/(192+0.8XP4)+0.27]},XP4=(8πf/R′×10-7kP)2。

XS4——集肤效应中频率与导体结构影响作用;

XP4——邻近效应中导体相互间产生的交变磁场影响作用;

f——频率;

Dc——线芯直径,m;

S——线芯中心轴间距离,m;

ks——线芯结构常数,分割导体ks=0.435,其他导体ks=1.0;

kp——线芯结构系数,分割导体kp=0.37,其他导体kp=

0.8~1.0;

对于使用磁性材料制做的铠装或护套电缆,Yp和Ys应比计算值大70%,即:

R=R′[1+1.17(YS+YP)]

3.电缆的电感

则单位长度线芯自感:

Li=2W/(I2L)=μ0/(8π)=0.5×10-7

式中:

Li——单位长度自感,H/m;

μ0——真空磁导率,μ0=4π×10-7,H/m;

以上一般是实心圆导体,多根单线规则扭绞导体如下表:

因误差不大,计算一般取Li=0.5×10-7H/m。

对于高压电缆,一般为单芯电缆,若敷设在同一平面内(A、B、C三相从左至右排列,B相居中,线芯中心距为S),三相电路所形成的电感根据电磁理论计算如下:

对于中间B相:

LB=Li+2ln(2S/Dc)×10-7 ( H/m)

对于A相:

LA=Li+2ln(2S/Dc)×10-7-α(2ln2)×10-7 (H/m)

对于C相:

LC=Li+2ln(2S/Dc) ×10-7 -α2(2ln2 )×10-7 (H/m)

式中:

实际计算中,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LA=LB=LC=Li+2ln(2S/Dc)×10-7(H/m)

同时,经过交叉换位后,可采用三段电缆电感的平均值,即:

L=Li+2ln(2×(S1S2S3)1/3/Dc) ×10-7 ( H/m)

=Li+2ln(2×21/3S/Dc)×10-7(H/m)

对于多根电缆并列敷设,如果两电缆间距大于相间距离时,可以忽略两电缆相互影响。

主要计算中低压三相电缆三芯排列为“品”字形电缆。根据电磁场理论,三芯电缆工作电感为:

L=Li+2ln(2S/Dc)×10-7

式中:

L——单位长度电感,H/m;

S——电缆中心间的距离,m;

若三芯电缆电缆中心间的距离不等距,或单芯三根品字排列时三相回路电缆的电感按下式计算:

式中:

S1、S2、S3——电缆各相中心之间的距离,m。

4.电缆金属护套的电感

三根单芯电缆按等边三角形敷设的三相平衡负载交流回路,护套开路,每相单位长度电缆金属护套的电感为:

Ls=2ln(S/rs) ×10-7 ( H/m)

式中:

rs——电缆金属护套的平均半径,m。

三根单芯电缆按等距离平面敷设的三相平衡负载交流回路,护套开路,每相单位长度电缆金属护套的电感为:

对于中间B相:

LSB=2ln(S/rs) ×10-7 ( H/m)

对于A相:

LSA=2ln(S/rs) ×10-7 -α(2ln2 )×10-7 (H/m)

对于C相:

LSC=2ln(S/rs)×10-7 -α2(2ln2 )×10-7 (H/m)

式中:

三相平均值:

LS=2ln(S/rs)×10-7 +2/3▪ln2 ×10-7 (H/m)

三根单芯电缆平面敷设的三相平衡负载交流回路,电缆换位,护套开路,每相单位长度电缆技术护套的电感为:

LSB=2ln(((S1S2S3)1/3)1/3/rs) ×10-7 ( H/m)

5.电缆电抗、阻抗及电压降

电缆的电抗为:

X=ωL ( Ω/m)

式中:

L——电缆单位长度的电感,H/m;

ω=2πf。

电缆的阻抗为:

Z=(R2+X2)1/2  ( Ω/m)

式中:

R——电缆单位长度的交流有效电阻,Ω/m。

电缆的电压降为:

△U=IZl  ( V)

式中:

I——导体电流,A;

l——电缆长度,m。

6.电缆的电容

7.计算实例

一条电缆型号YJLW02-64/110-1X630长度为2300m,导体外径Dc=30mm,绝缘外径Di=65mm,电缆金属护套的平均半径rs=43.85,线芯在20°C时导体电阻率 ρ20=0.017241×10-6Ω·m,线芯电阻温度系数α=0.00393℃-1,k1k2k3k4k5≈1,电缆间距100mm,真空介电常数ε0=8.86×10-12 F/m,绝缘介质相对介电常数ε=2.5,正常运行时载流量420A。计算该电缆的直流电阻,交流电阻、电感、阻抗、电压降及电容。

计算如下:

1.直流电阻

根据直流电阻公式:

得:

R'=0.017241×10-6(1+0.00393(90-20))/(630×10-6)

=0.3489×10-4 (Ω/m) 

该电缆总电阻为R=0.3489×10-4×2300=0.08025(Ω)

2.交流电阻

由公式YS=XS4/(192+0.8XS4),XS4=(8πf/R′×10-7kS)2得:

XS4=(8×3.14×50/0.3489×10-4)×10-14=12.96

YS=12.96/(192+0.8×12.96)=0.064

由公式XP4=(8πf/R′×10-7kP)2得:

XP4=(8×3.14×50/0.3489×10-4)×10-14=12.96

由公式

YP=XP4/(192+0.8XP4)(Dc/S)2{0.312(Dc/S)2+1.18/[XP4/(192+0.8XP4)+0.27]}得:

YP=12.96/(192+0.8×12.96)(30/100){(0.312(30/100)+1.18/(12.96/(192+0.8×12.96)+0.27)}=0.02

由公式R=R′(1+YS+YP)得:

R=0.3489×10-4(1+0.064+0.02)=0.378×10-4(Ω/m)

该电缆交流电阻RZ=0.378×10-4×2300=0.8699(Ω)

3.电感

由公式L=Li+2ln(2S/Dc)×10-7得到单位长度电感:

L1=0.5×10-7+2ln(2×100/65)×10-7=2.75×10-7(H/m)

该电缆总电感为L=2.75×10-7×2300=0.632×10-3H

4.金属护套的电感

由公式LS=2ln(S/rs)×10-7 +2/3▪ln2 ×10-7 

得到单位长度金属护套的电感:

LS1=2ln(100/43.85)×10-7 +2/3▪ln2 ×10-7=2.11×10-7H/m

该电缆金属护套的电感为LS=2.11×10-7H/m×2300=0.4855×10-3H

5.电抗、阻抗及电压降

由公式X=ωL得到电抗:

X=2πf×0.632×10-3=0.199Ω

由公式Z=(R2+X2)1/2 得到阻抗:

Z=(0.86992+0.1992)1/2=0.8924Ω

由公式△U=IZl 得到电压降为:

△U=500×0.8924Ω=374.8V

6.电容

由公式C=2πε0ε/ln(Di/Dc)得到单位长度电容:

C1=2×3.14×8.86×10-12×2.5/Ln(65/30) =0.179×10-6F/m 

该电缆总电容为C=0.179×10-6×2300=0.411×10-3F

铜芯线电源线电流计算法

1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7A。 

1.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1A。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单相负荷按每千瓦4.5A(COS&=1),计算出电流后再选导线。

铜芯线与铝芯线的电流对比法

2.5平方毫米铜芯线等于4平方毫米铝芯线  

4平方毫米铜芯线等于6平方毫米铝芯线  

6平方毫米铜芯线等于10平方毫米铝芯线  

  

即: 2.5平方毫米铜芯线=20安培=4400 瓦;  

4平方毫米铜芯线=30安培=6600 瓦;

6平方毫米铜芯线=50安培=11000 瓦 

土方法是铜芯线1个平方1KW,铝芯2个平方1KW.单位是平方毫米

就是横截面积(平方毫米)  

电缆载流量根据铜芯/铝芯不同,铜芯你用2.5(平方毫米)就可以了 其标准:

0.75/1.0/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400... 

还有非我国标准如:2.0  

铝芯1平方最大载流量9A,铜芯1平方最大载流量13.5A

不同金属导体电阻率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删

电缆型号计算公式

电缆型号的计算公式是根据电缆所需承载的电流和设计参数来确定的。一般而言,电缆型号的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电缆所需承载的电流

电压等级

环境温度和安装方式(埋地、架空、穿管等)

电缆长度

负载功率和功率因数

通过这些参数可以计算出所需的导体截面积和绝缘层厚度,从而确定电缆型号。一般而言,电缆型号采用标准化命名方式,如YJV、VV等。如果需要计算具体的电缆型号,建议咨询专业的电缆制造商或电气工程师。

电缆型号计算器

首先要计算出用电设备的总功率;

然后根据功率计算出电流,也就是载流量;

最后根据载流量再确定电缆的规格大小。

例:总功率为50KW的电动机,折合成电流时100A,也就是载流量100A,100A至少需要25平方的电缆,考虑到有的电缆不是国标的,所以至少选用大一号的电缆,也就是35平方的!

看完例子,你肯定会问,功率怎么折合成电流,电流怎么确定电缆规格。这个问题随着温度、材料、用电设备都有不同。

我可以说个最简单的粗略记忆办法,就是1KW对应2A,一个平方五个安培。

纯手工~希望采纳!

电缆规格型号怎么计算

单丝直径的平方乘以3.14159除以4,再乘以总根数!所得值接近该规格为国标,差的大为企标。国标一般为2.52或以上的单丝!

电缆型号计算公式表

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

我国的电线电缆产品按其用途分成下列五大类:1.裸电线;

2.绕组线;

3.电力电缆;

4.通信电缆和通信光缆;

5.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

电线电缆的基本结构:1.导体:传导电流的物体,电线电缆的规格都以导体的截面表示。2.绝缘:外层绝缘材料按其耐受电压程度。

电(线)缆工作电流计算公式:单相I=P÷(U×cosΦ) P-功率(W);U-电压(22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三相I=P÷(U×1.732×cosΦ)P-功率(W);U-电压(38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5-8A/平方毫米,铝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3-5A/平方毫米。在单相220V线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4-5A左右,在三相负载平衡的三相电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2A左右。也就是说在单相电路中,每1平方毫米的铜导线可以承受1KW功率荷载;三相平衡电路可以承受2-2.5KW的功率。但是电缆的工作电流越大,每平方毫米能承受的安全电流就越小。

电缆允许的安全工作电流口诀:十下五(十以下乘以五)。百上二(百以上乘以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二五乘以四,三五乘以三)。七零九五两倍半(七零和九五线都乘以二点五)。穿管温度八九折(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算好的安全电流数上乘以零点八或零点九)。铜线升级算(在同截面铝芯线的基础上升一级,如二点五铜芯线就是在二点五铝芯线上升一级,则按四平方毫米铝芯线算)。裸线加一半(在原已算好的安全电流数基础上再加一半)。

电线电缆规格型号说明:

型号

名称

用途

BX(BLX)

BXF(BLXF)

BXR

铜(铝)芯橡皮绝缘线

铜(铝)芯氯丁橡皮绝缘线

铜芯橡皮绝缘软线

适用交流500V及以下或直流100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及照明装置之用。

BV(BLV)

BVV(BLVV)

BVVB(BLVVB)

BVR

BV-105

铜(铝)芯聚氯乙烯绝缘线

铜(铝)芯聚氯乙烯绝缘氯乙烯护套圆形电线

铜(铝)芯聚氯乙烯绝缘氯乙烯护套平形电线

铜(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线

铜芯耐热105°C聚氯乙烯绝缘软线 

适用于各种交流、直流电器装置,电工仪表、仪器,电讯设备,动力及照明线路固定敷设之用。

RV

RVB

RVS

RV-105

RXS

RX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线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平行软线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绞型软线

铜芯耐热105°C聚氯乙烯绝缘连接软电线

铜芯橡皮绝缘棉纱编织绞型软电线

铜芯橡皮绝缘棉纱编织圆型软电线

适用于各种交流、直流电器、电工仪表、家用电器、小型电动工具、动力及照明装置的连接

BBX

BBLX

铜芯橡皮绝缘玻璃丝编织电线

铝芯橡皮绝缘玻璃丝编织电线

适用电压分别有500V及250V两种,用于室内外明装固定敷设或穿管敷设

注:

B(B)——第一个字母表示布线,第二个字母表示玻璃丝编制。

V(V)——第一个字母表示聚乙烯(塑料)绝缘,第二个字母表示聚乙烯护套。

L(L)——铝,无L则表示铜

F(F)——复合型

R——软线

S——双绞

X——绝缘橡胶

常用线缆类型

线缆符号含义:

R-连接用软电缆(电线),软结构V-绝缘聚氯乙烯V-聚氯乙烯绝缘V-聚氯乙烯护套B-平型(扁形)S-双绞型A-镀锡或镀银F-耐高温P-编织屏蔽P2-铜带屏蔽P22-钢带铠装Y—预制型、一般省略,或聚烯烃护套FD—产品类别代号,指分支电缆。将要颁布的建设部标准用FZ表示,其实质相同YJ—交联聚乙烯绝缘V—聚氯乙烯绝缘或护套ZR—阻燃型NH—耐火型WDZ—无卤低烟阻燃型WDN—无卤低烟耐火型

RV铜芯氯乙烯绝缘连接电缆(电线)AVR镀锡铜芯聚乙烯绝缘平型连接软电缆(电线)RVB铜芯聚氯乙烯平型连接电线RVS铜芯聚氯乙烯绞型连接电线RV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圆形连接软电缆ARVV镀锡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平形连接软电缆RVVB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平形连接软电缆 RV-105铜芯耐热105oC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绝缘连接软电缆AF-205AFS-250AFP-250镀银聚氯乙氟塑料绝缘耐高温-60oC~250oC连接软电线

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输配电线路上,供输配电能之用。环境温度25℃,电缆导体工作温度不超过70℃。

VV(VLV) 铜(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线缆,适用于敷设在室内、隧道、及沟管中,不能承受机械外力的作用,可直接埋地敷设。VY(VLY) 铜(铝)聚氯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适用于敷设在室内、管道内、管道中VV22(VLV22)铜(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vv22电缆,同VV型,能直埋在土壤中可承受机械外力,不能承受大的拉力。VV23(VLV23) 铜(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钢带铠装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同VV2型。ZRVV22 同VV22型,适用于有阻燃要求的场合。YJV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YJV22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NHVV 同VV型,适用于有耐火要求的场合。KVV聚氯乙烯绝缘控制电缆用途:电器、仪表、配电装置信号传输、控制、测量。NH-*** 耐火电力电缆ZR-*** 阻燃电力电缆WDZ-***低烟无卤电力电缆

1、例如:BV4单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铜芯截面面积4平方毫米。SYV75-5-1(A、B、C)S:射频Y:聚乙烯绝缘V:聚氯乙烯护套A:64编B:96编C:128编75:75欧姆5:线径为5MM1:代表单芯SYWV75-5-1S:射频Y:聚乙烯绝缘W:物理发泡V:聚氯乙烯护套75:75欧姆5:线缆外径为5MM1:代表单芯RVVP2*32/0.2RVV2*1.0BVRR:软线VV:双层护套线P屏蔽2:2芯多股线32:每芯有32根铜丝0.2:每根铜丝直径为0.2MMZR-RVS2*24/0.12ZR:阻燃R:软线S:双绞线2:2芯多股线24:每芯有24根铜丝0.12:每根铜丝直径为0.12MMZR-BVV3x6.0表示3根截面6平方毫米的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圆型护套电缆。NH-VV3x70+2X35表示3根截面积70mm2铜芯+2根35mm2铜芯的耐火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线缆

2、规格表示法的含义规格采用芯数、标称截面和电压等级表示①单芯分支电缆规格表示法:同一回路电缆根数*(1*标称截面),0.6/1KV,如:4*(1*185)+1*950.6/1KV②多芯绞合型分支电缆规格表示法:同一回路电缆根数*标称截面,0.6/1KV,如:4**185+1*950.6/1KV③多芯同护套型分支电缆规格表示法:电缆芯数×标称截面-T,如:4×25-T

1.导线截面积计算公式(导线距离/压降/电流关系)铜线S=IL÷(54.4×U)

铝线S=IL÷(34×U)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L-导线长度(m);U-允许的压降(V);S-导线的截面积(平方毫米)

2、电线线缆基础知识1.电线一扎长度:100米,正负误差0.5米;2.电线型号:BV单股,BVR多股,BVV双胶单股,BVVR双胶多股;3.电线常用规格:1平方/1.5平方/2.5平方/4平方/6平方/10平方等;4.BV/BVR区别:BV为单芯线,BVR为多股,BVR比BV贵10%左右;5.BVR比BV的好处:a水电施工方便.b在板弯时不易把线折断;6.国标GB4706.1-1992/1998规定的电线负载电流值(部分)7.家庭电路设计,2000年前,电路设计一般是:进户线4—6mm2,照明1.5mm2,插座2.5mm2,空调4mm2专线。2000年后,电路设计一般是:进户线6—10mm2,照明2.5mm2,插座4mm2,空调6mm2专线。8.电线重量:1.5平方约重2.2公斤,2.5约重3.2公斤,4平方约重4.8公斤,6平方约重6.5公斤。9.电线2.5平方以下的多股线(1平方,1.5平方)包装标识为BV(B),单股则为BV。10.电线颜色有: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黄绿色(地线)。

End

来源|暖通南社(ID:nhvaca)

品牌推广、商务合作:

联 系 人:13812235820(长按复制添加)

技术咨询:13861523368(长按复制添加)

电缆型号计算铜芯重量

380V的电路是一个千瓦1.7A电流。220V是4.5A电流。一平方铜线承受安全电流,一般都按4A电流计算回答者:十下5,百上2,二五三五43界,铜线升级算.意思是十个平方以下的线,乘5,一百平方以上的线乘2二十五以下乘4三十五以上乘3铜线按线径的上级算,如1.5平方按2.5算这是工厂计算口诀.很管用.回答者: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