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线型号(架空线型号及其字母对应的含义)
绝缘架空线型号
架空线型号为jkyj、jklyj。架空线常见的规格有10、16、25、35、50、70、95、120平方几种。
低压架空线型号
架空绝缘导线型号规格是:JKL、JKLY、JKYJ、JKTRYJ、JKLYJ、JKLYJ/B、JKLYJ/Q、JKLY/Q等。
并且JKL、JKLY、JKYJ、JKTRYJ、JKLYJ、JKLYJ/B、JKLYJ/Q、JKLY/Q等系列额定电压10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为架空输电线路输送电能之新型系列产品。
为电网建设与改造10kV输电工程线路优先选用。它是线路维护与安全最合适的系列产品。软铜线芯产品适用于变压器下引线。
架空绝缘电缆使用特点是:
1、额定电压:0.6/1KV、10KV。
2、电缆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聚氯乙烯绝缘为70℃,交联聚乙烯绝缘为90℃。
3、短路时(最长时间不超过5秒),电缆的最高温度:聚氯乙烯绝缘为160℃,高密度聚乙烯绝缘为150℃,交联聚乙烯绝缘为250℃。
4、电缆敷设时的环境温度不低于-20℃。
5、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额定电压1KV以下电缆:电缆外径(D)小于25mm者,应不小于4D,电缆外径(D)为25mm及以上者,应不小于6D。
额定电压10KV电缆应不小于20(D+d)。式中:D—电缆的实际外径,d—电缆导体的实际外径。
架空线型号规格
前言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及《山西省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要求,全国煤矿发生重特大事故,或者所在省份、所属集团煤矿发生较大事故后,开展一次专项辨识,我矿于2020年10月21日,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及相关业务科室、区队负责人开展了对“10.20”山西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煤业瓦斯爆炸事故的安全 风险辨识工作,各分管业务科室负责辨识评估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并将评估结果汇报至管控办,2020年10月21日由安全科牵头、其他相关业务科室配合编写了辨识评估报告,安全风险清单及相应管控措施,2020年10月22日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及相关业务科室对报告进行了审核,修改后形成最终的《“10.20”山西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煤业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通过经验分析法,重点识别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共辨识出主要安全风险26项,其中包含9项重大风险,11项较大风险,8项一般风险,1项一般风险。
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
前言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及《山西省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要求,全国煤矿发生重特大事故,或者所在省份、所属集团煤矿发生较大事故后,开展一次专项辨识,我矿于2020年10月21日,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及相关业务科室、区队负责人开展了对“10.20”山西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煤业瓦斯爆炸事故的安全 风险辨识工作,各分管业务科室负责辨识评估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并将评估结果汇报至管控办,2020年10月21日由安全科牵头、其他相关业务科室配合编写了辨识评估报告,安全风险清单及相应管控措施,2020年10月22日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及相关业务科室对报告进行了审核,修改后形成最终的《“10.20”山西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煤业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通过经验分析法,重点识别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共辨识出主要安全风险26项,其中包含9项重大风险,11项较大风险,8项一般风险,1项一般风险。
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
山西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煤业
“10.20”瓦斯爆炸事故
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2020年10月20日凌晨2时许,山西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煤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
辨识依据: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及《山西省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要求,本矿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全国煤矿发生重特大事故,或者所在省份、所属集团煤矿发生较大事故后,开展1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评估,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和科室开展专项辨识,识别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并将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
2020年10月20日凌晨2时许,山西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煤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井下1208安装工作面回风顺槽端头密闭墙附近发生一起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死者已升井,伤者体征平稳,抢险救援工作已经结束。
左权阜生煤业是山西潞安集团下属整合矿井,年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煤业有限公司矿区总面积12.98k㎡,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120万吨/年。现开采15#煤层。我矿为高瓦斯矿水文地质划分类型为中等,15#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矿井综合防灭火措施为黄泥灌浆为主,喷洒阻化剂为辅的综合防灭火措施;煤尘有爆炸危险性,井下安装有主要隔爆设施和辅助隔爆设施。井田应属地温和地压正常区,不存在热害和冲击地压危险。
1、开拓系统
矿井采用综合开拓方式,共设有三个井筒: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工业广场位于井田西南部。
2、生产水平
我矿现单水平开采15号煤层,水平标高为+480~+520m。
井下现在布置有1503回采工作面,和1504回采工作面两个顺槽掘进工作面。
采掘工艺: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掘进工作面采用综掘机掘进。
3、供电系统
地面建有10KV主变电所一座,担负全矿井供电任务。在地面主风井设一变电所,供主通风机和瓦斯抽放泵站供电;井下设三个变电所,并配置有移动变电站,供全井下供电。
主变电所供电电源为双回路,主供电源35KVXX变电站XX二回837号线,电压10KV,供电线路为架空线(型号JKLGYJ-120)和电缆(型号ZR-YJV22-8.7/15KV),供电距离2km;备供电源35KVXX变电站XX二回838号线,电压10KV,供电线路为架空线(型号JKLGYJ-120)和电缆(型号ZR-YJV22-8.7/15KV和MYJV22-8.7/15KV),供电距离3km。自备电源为DCM-1000和DDS-500柴油发电机各一台,保障矿保安负荷的应急供电。入井电压等级为6KV,主变电所10KV、6KV、0.4KV系统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入井变压器S11-M-2000/10/6型两台,矿井双回路电源采用分列运行方式,其主、备用变压器均能满足井下全部负荷的用电。
在主风井设有10KV变电所一座,从地面主变电所的10KV不同母线段引出两路架空线(型号JKLGYJ-70/10)至该变电所,供电距离1.4km,变电所内的10KV、0.66KV系统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变电所内设置两台S13-M-500/10/0.69变压器(供主通风机供电,一用一备),抽放泵站设置七台PJG型高压开关、两台KJRG-150/10K型高压软起(供低浓瓦斯泵、为10kV供电)和两台S9-315/10/0.69变压器(供高浓瓦斯抽放泵供电,一用一备)。
4、提升运输系统
主斜井安装DTL100/50/2×110S型胶带输送机;选用配套YBK2-315S-4型电机。副斜井装备1台JTP—1.6×1.5P型单滚筒提升机;选用配套YPT355M1-10型电机。 运输大巷和采区运输巷安装DSJ100型胶带输送机,运输顺槽安装DSJ80型胶带输送机,辅助运输设备为SQ型无极绳牵引车和JD型调度绞车。
井下原煤由胶带运输转载进入主提升胶带机提升出井,在井口房内由溜槽转入场区地下原煤胶带机,转载运至选煤楼,再经栈桥皮带机运至储
2020年10月22日,在公司调度楼会议室,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及相关科队负责人,针对“10.20”山西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煤业瓦斯爆炸事故开展专项安全风险辨识召开会议,对本矿存在的类似安全风险进行专项辨识,识别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此专项辨识计划2日内完成并形成辨识评估报告。
一、专项辨识评估领导组
组 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 安全矿长 机电矿长 生产矿长
通风区长 防治水助理 机电副总 技术副总
安全副总 通风副总
成 员:矿属各科、队技术员以上管理人员
二、领导组职责
针对山西潞安集团左权阜生10.20瓦斯爆炸事故,结合本矿实际情况,进行专项风险辨识,避免同类事故发生。针对引发瓦斯爆炸事故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辨识和分级评估,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对多发的重点区域、
本次风险辨识范围: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通风设施(主要为密闭)、机电设备、非正常作业、防灭火、防尘。
一、安全风险辨识方法
通过经验分析法,对本矿存在的类似安全风险进行专项辨识,识别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
二、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本矿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估法(即LEC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采用与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估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C。
计算公式为:D=L×E×C,式中:
D——作业地点、关键环节等存在的安全风险
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产生的后果;
四、风险评估
根据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对上述21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分级,分级结果见表5。
架空线型号大全
YongliZhu,HuaPeng.MultipleRandomForestsBasedIntelligentLocationofSingle-phaseGroundingFaultinPowerLinesofDFIG-basedWindFarm[J].JournalofModernPowerSystemsandCleanEnergy,2022,10(5):1152-1163.
风电场电力网属于典型的多端发电和输电系统。目前,对此类网络故障测距的研究较少,导致缺乏有效的诊断技术和定位手段。故障测距方法主要分为行波法和故障分析法。与已有故障测距方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具有如下优势:1)实现了更短混合集电线路的故障测距;2)双端行波法无法适应多风机分支的风电场电力网结构,而所提方法采用集电线路的零序电流基波幅值作为特征量,故不存在时钟同步问题引起的测距误差。另外,不需要使用很高的采样频率,所以运行速度和处理效率自然较好;3)与阻抗法相比,所提方法避免了求解复杂方程,且不会出现阻抗法测距的伪根、伪故障点问题,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故障点定位。
采用电磁暂态PSCAD/EMTDC软件获取单相接地故障样本,双馈风电场的仿真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仿真设计条件如下:采样频率设置为1600Hz,双馈异步风电机组共16台,单机容量为2MW,集电线路的电缆型号为YJLV23-26/35kV-3×240,电缆线长度为100m,架空线型号为LGJ240,相邻风电机组间架空线区段的长度在图1中标出。
图1双馈风电场的仿真模型
数据和特征决定了机器学习的上限,而模型和算法仅用于逼近这个上限。因此,特征工程是建立模型的关键。此外,提取特征的质量将直接影响风电场的故障定位性能。当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从测点测得的波形数据中提取零序电流基波幅值,从而构成特征1至8,记为F1-F8,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双馈风电场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零序电流特征
本文所提基于multi-RF的双馈风电场故障测距框架按图2设计。在该框架中,分别构建基于分类算法的单一RF(single-RF)故障区间定位器和基于回归算法的multi-RF回归故障测距器。single-RF故障区间定位器用于对故障点所在区间的识别,当确定故障区间后,将此区间的开关闭合,而其他区间的开关保持打开状态。在multi-RF回归故障测距器中,仅故障区间对应的RF被激活,可输出相应的故障距离预测值,而其他区间的RF处于禁用状态,且无测距结果输出。
图2 基于multi-RF的双馈风电场集电线路故障测距框架
在由FFT算法提取故障特征量相同的前提下,将RF与支持向量机(SVM)算法从定位精度和定位效率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说明人工智能RF技术在定位故障区间的能力。不同算法故障区间定位结果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算法故障区间定位结果对比
由表2可知,在定位精度方面:RF和SVM算法均能准确对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区间进行识别定位,证明本文故障特征提取的有效性;在定位效率方面:RF算法比SVM算法具有更高的分类效率,定位运算时间总共节省11.2s,计算复杂度更低。综上比较分析,RF算法更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双馈风电场集电线路故障区间定位。
为验证multi-RF故障距离的预测效果,采用预测误差(PE)指标从单个位置的*部角度衡量测距精度,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关系数(R)指标从整体角度评估定位和拟合效果。以MAE指标为例,利用multi-RF、single-RF、单一支持向量回归(single-SVR)和多SVR(multi-SVR)4种故障测距器对含不同样本数目的数据集T1(1-16)、T2(17-30)和T3(1-30)进行平均性能测试,最终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对图3分析可知,在双馈风电场测距中,无论是RF还是SVR方法,其多模型的MAE均低于单一模型。此外,multi-RF回归故障测距器优于multi-SVR故障测距器,T1、T2、T3的MAE分别降低了43.15m、29.25m和36.66m。以上结果验证了multi-RF回归故障测距器在双馈风电场不同故障场景中的有效性与适用性。
1)所提方法引入了FFT算法提取零序电流基波幅值,快速构建原始故障特征集,不受双馈异步风电机组的影响,可靠性高。
2)设计了基于节点不纯度的特征重要度量化分析方法,验证了特征提取的有效性。
3)采用PSCAD/EMTDC软件生成不同且丰富的故障场景样本,构建了multi-RF故障测距器。同single-RF、single-SVR和multi-SVR相比,其MAE分别降低了63.41、88.33和36.66m。
4)将multi-RF方法同已有方法之间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了multi-RF方法在定位复杂双馈风电场系统多分支、混合短线路时更具准确性与可行性。
朱永利,博士,教授,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力设备状态监测和分析、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电力系统网络化监控和智能信息处理。
【MPCE】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尚楠,丁一等:新型电力系统下市场力评估与规制策略评述
MPCE 2022年编委工作会议在线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