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担规格型号(横担规格型号含义)
横担规格型号尺寸
低压横担63*6*1500
横担型号说明hd3
铁附件是电力线路输变电用构(附)件的俗称,它属于的非标准金具件。配电线路中的铁附件一般是指混凝土电杆及其接线上的铁质零件。如各种抱箍、穿钉、叉梁、横隔梁、拉杆、线线棒等等。不包括电力金具,金具绝大多数是标准件。
横担是电线杆顶部横向固定的角铁,上面有瓷瓶,是杆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来安装绝缘子及金具,以支承导线、避雷线,并使之按规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按材料可分为铁横担、瓷横担、合成绝缘横担;横担按用途分为10KV及以下线路用横担、如单杆横担、门杆横担、抬担、引线横担等及35KV及以上线路用组装横担(直线、转角及耐张)等。横担辅助安装的金具有M铁、横担联板、撑脚、曲拉板、抱箍、单头栓、双头栓、穿钉等。
直线横担用在只考虑在正常未断线情况下,承受导线的垂直荷重和水平荷重;耐张横担用在承受导线垂直和水平荷重外,还将承受导线的拉力差;转角横担用在除承受导线的垂直和水平荷重外,还将承受较大的单侧导线拉力。根据横担的受力情况,对直线杆或15以下的转角杆采用单横担,而转角在15~45度的转角杆、耐张杆、终端杆、分支杆皆采用双横担,45度以上的转角杆、耐张杆、终端杆、分支杆采用十字横担。(部分地区杆均采用双横担)横担一般安装在距杆顶200mm处,直线横担应装在受电侧,转角杆、终端杆、分支杆的横担应装在拉线侧。
2.1单杆横担
主要原材料为等边角钢,其规格根据角钢大小及横担长短命名,如:∠63×6×1800。用于10kV及以下输电线路单杆的安装,按安装分为单横担及双横担。单杆单横担主要由横担、U型抱箍、M垫铁组成(部分杆还有撑脚及撑脚抱箍);单杆双横担主要由横担、双头螺栓、M垫铁组成。
2.2门杆横担
门杆横担,主要原材料为等边角钢,其规格根据角钢大小及长度来命名,如:∠90×8×5000。用于10kV及以下输电线路门杆的安装,根据根开的不同,其规格和加工不同。
2.3抬担
抬担,主要原材料为槽钢,是变压器及真空开关的抬梁横担,装在抬抱上面,规格型号以所用槽钢大小及长度表示,如[10×3200。
2.4组装式横担
组装式横担,分别有地线横担(砼地担、角钢地担及槽钢地担)、导线横担(直线杆横担、转角杆横担及耐张横担)。角钢地担有两种组装方式、一种外形和导线横担类似,另一种角钢反扣,与导线横担主材角钢装法相反。用于35KV及以上线路工程,其规格根据所用杆型表示,即直线杆规格里含有英文大写字母“Z”,如HZM-2等;而转角杆杆含“J”,如:J1等。角钢地担及导线横担主要原材料为角钢、扁铁,槽钢地担主要原材料为槽钢、圆钢、钢板等。
角钢地担
直线横担
转角(耐张)横担
2.5其他横担
横担除以上涉及到的以外,还有其他的横担,如常说的跌落保险横担、刀闸横担、令克横担、引线横担、进出线横担、避雷器横担等。主要用于10KV及以下线路工程。规格表达均根据所用角钢的规格表示。
跌开保险横担
刀闸横担
引线横担
避雷器横担
2.6辅助横担安装的构件
辅助横担安装的构件有M铁、五眼联板、曲拉板、撑脚、螺栓等。
五眼联板,又名五孔拉板、双横担联板,顾名思义其面有五个孔。一般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转交及终端杆中,联接在转角、耐张单杆两横担的瓷瓶孔上,起到联接双横担,达到固定和安装标准金具的作用。其联板上两条孔中心距随安装电杆大小的不同而不同,长度也随两条孔中心距变化而变化。其五眼联板规格表达式为-B×b×l,如-60×6×470;
扁钢类
角钢类
曲拉板,又名铁拉板、Z字铁,一般2块为一套,其规格根据所用扁铁规格来表示,如-40×4×250。
螺栓,螺栓有双头栓、单头栓及穿钉,双头栓又名双头螺柱,即两头车丝的螺栓,用来连接存在距离的两个构件,一般每头带两个螺帽。其规格型号为Md×l,如M16×250;单头栓一般为一个螺帽,而穿钉一般为双帽双垫。
撑脚,有单撑、V撑及L撑之分,单撑又有几种,即扁铁型、打扁、切角等,而V撑又名元宝撑脚,均用于10KV及以下线路工程加强横担受力。单撑需用撑脚抱箍辅助安装。
L撑
V撑
单撑(切角)
单撑(打扁)
所谓抱箍是用一种材料抱住或箍住另外一种材料的构件。它属于紧固件。抱箍装置由箍板、翼板、拉结筋板、螺栓及内衬垫构成。抱箍有好多种,杆顶支座抱箍、电缆抱箍、横担抱箍、拉线抱箍等。一般由左、右两半片抱箍对合后联接而成,左、右两半片抱箍均呈半圆环状,半圆环两端向外弯折,各形成一个安装耳,安装耳上冲得有螺栓连接孔,用缩口螺栓联接安装,主要原材料为扁钢。
3.1杆顶支座抱箍
杆顶支座抱箍,安装在电杆杆顶,分为单顶单抱、双顶单抱、单顶双抱及双顶双抱,用于10KV及以下线路。
单顶单抱
双顶单抱
单顶双抱
双顶双抱
3.2拉线抱箍
拉线抱箍是线路中拉线来固定电杆,有扁抱、加强扁抱、双拉线抱箍及四拉线抱箍等。一般用扁钢的规格和所抱杆件的直径来表示其规格,如:-60×6×150。
扁抱
加强扁抱
双拉线抱箍
四拉线抱箍
3.3导线抱箍
导线抱箍分导线抱箍及导线拉线抱箍,用于电力线路挂线、导线、拉线或同时导线和拉线。用于110KV及以下线路工程,其根据各个设计自行的编号表示其规格。
挂线抱箍
中导抱箍
三联杆导线抱箍
三联杆导线拉线抱箍
3.4托担抱箍及托担拉线抱箍
托担抱箍及托担拉线抱箍,用于35KV及以上电力线路中托横担或同时托横担及拉线。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比前者多拉线板,其根据各个设计自定的编号表示其规格,如:④抱箍等。
3.5抬担抱箍
抬担抱箍,即抬抱,用于托抬担的抱箍,其一边安装耳上有2个连接螺孔,一般每付用四套缩口螺栓联接,其规格用所用扁钢规格及所抱杆件位置的直径来表示,如-80×8×280。
3.6电缆抱箍
电缆抱箍,用于电缆上下杆时固定电缆,其根据固定电缆的数量分为单电缆抱箍、双电缆抱箍及多电缆抱箍,主要区别在于电缆箍的数量级大小不同,其规格用所用材料规格及所抱电杆直径来表示,如:-60×6×320。
单电抱箍
双电缆抱箍
3.7撑脚抱箍
撑脚抱箍,10KV及以下线路工程中安装撑脚之用,一般有几种,焊板的、焊螺栓、扁抱加强扁抱。其规格用所用原材料规格及所抱电杆直径来表示,如:-60×6×210。
撑脚抱箍(焊板)
撑脚抱箍(焊螺栓)
3.8U型抱箍
U型抱箍,又名圆钢抱箍,用圆钢加工而成,用于单根角钢类构件与圆杆件的联接。其一般每套含4颗螺母,2块方垫。其规格根据所用圆钢规格和所抱杆件位置的直径表示。其规格表达式为:Φd×D,如Φ16×250。
吊、压、撑、拉杆,用以支承负载的吊、压、撑、拉杆件。辅助这些杆件安装的铁附件有节板、调节螺栓、螺栓、穿钉及眼圈螺栓等。
4.1 吊杆
吊杆分为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用圆钢吊杆、35KV及以上线路工程用可调节的圆钢吊杆及其他地方用角钢吊材。可调节的圆钢吊杆的三眼联接板有角钢和钢板加工而成两种,规格是根据所用圆钢大小或适用杆型表示,如:DG18-4。
圆钢吊杆
可调圆钢吊杆
4.2压杆
压杆,用于加强横担受力点,凡转角耐张双杆承受上拔负荷而横担及挂线金具不能平衡时,用压杆代替原吊杆,压杆一般分为左右压杆。其用所用角钢规格来表示其规格,如:∠63×6×1540。
4.3撑杆
撑杆,一般用于地线横担,称为地担撑杆,一付一般为8根,分左右,规格表示与压杆相同。
4.4拉杆
拉杆一般用于35KV及以上线路中,起到稳定电杆及横担受力的作用,一般分为水平拉杆和斜拉杆,水平拉杆有几种安装方式,有用眼圈螺栓联接安装、四眼节板联接安装及直接穿入电杆三种方式,一般情况下直线杆用眼圈螺栓或直入式,而耐张杆用四眼节板联接安装。根据圆钢大小及拉杆类型表示其规格,如:LG16-3、XLG20-1。
水平拉杆
斜拉杆
4.5安装吊杆和拉杆的其他辅助构件
辅助构件有节板(两眼、三眼及四眼)、螺栓、穿钉、眼圈螺栓等。
两眼节板
三眼节板
四眼节板
眼圈螺栓
横梁是一种构件架于两个立柱之间的金具构件。按用途分为:加高杆角钢横梁和挂线钢横梁。由主材角钢,腹材钢板、圆钢,联接用螺栓和U抱组成。35KV及以上电力线路工程中,一般情况下,门杆单边杆高超过18米,即须用加高杆角钢横梁来增加电杆的稳定性,用U抱联接安装。而挂线钢横梁用于变电站,主要用来挂线,其规格如GL-1。
M型垫铁,用于辅助角钢类横担与电杆联接。M型垫铁的作用简单说,如果不装M铁,横担吃力后就会滑脱、歪曲,主要起固定作用,有的在横担上直接焊两个小角铁。M型垫铁主要材料为扁铁,其规格根据安装电杆位置确定。为使M铁的安装范围增大,其双头栓孔均加工成40长条孔(腰子孔)。其型号规格表达式为:-a×b×D,如-60×6×190。
拉线棒是一种将拉线连接到地锚上的杆件或其他金属部件的非标金具。按外观分为:单弯拉线棒和双弯拉线棒。主要作用时用于连接拉盘和钢绞线来固定电杆。单弯拉棒一头车丝,双弯拉棒又分为90°和180°(指的是拉线头折弯的角度)。其规格用圆钢直径及成型好的长度来表示,如:Φ25×2700。
拉环,用于加工拉盘或联接拉盘,分为分体式拉环和组装式拉环。规格按拉环所用圆钢的规格来命名,如Φ28。
组焊式拉环
分体式拉环
爬梯是一种安装在电杆或其他检修场所便于安装盒检修的金属构件。主要用于大拔稍电杆、发电厂、变电站、换流站、开关站等厂、站内的设施安装及检修。分为扁钢爬梯、角钢爬梯、钢管爬梯及槽钢爬梯。由爬梯主材、脚钉、联接构件及联接螺栓组成。
大拔稍电杆爬梯的规格使用电杆规格表示,如Φ310×18M;而扁钢及角钢爬梯规格根据设计命名来表示,如P-1、E-1等。
避雷针是一种垂直安装在被保护体顶部或保护场所周围的防止雷击的接地金属棒系统。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拦截雷击使之不落在避雷针保护范围内的物体上,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不会引发事故。
接地线,电力线路及变电站等场所联接避雷设施,起到疏导雷电电流的作用。根据加工材料分为接地扁铁、接地角钢、接地圆钢;接地扁铁又分冲孔与不冲孔,接地角钢分冲孔、加强型及焊线几种,接地圆钢分不焊板、焊单板机焊双板几种。
接地角钢(加强型)
接地角钢(焊线)
接地圆钢(单板)
接地圆钢(双板)
用于铁塔基础或其他需预埋的基础,以便安装地上部分。其用途、所用地质条件不同,其加工方法也不同,有焊圆钢的、有焊板的、有代角度的,…等。其规格用所用圆钢规格表示。一般情况下,没有特殊要求则:一套地脚螺栓指的是一根且不含箍筋。
出来以上铁附件外还有门型铁、避雷器支架、T型铁、Z型支架、丁字铁、七字铁、三角架、尖铁等。
13.1门型铁
门型铁,又称门型架,用于低压民用线里面,脚板用膨胀螺栓定于强上,门梁挂线。根据挂线的数量,分为两眼门型铁和四眼门型铁。
两眼门型铁
四眼门型铁
13.2避雷器支架
避雷器支架,安装避雷器用,有T型、扁钢型及角钢型。
角钢(T型)
扁铁类
13.3其他铁附件
其他铁附件,如T型铁、Z型支架、丁字铁、七字铁、三角架、尖铁、电缆挂钩等,丁字铁及七字铁分为两眼和四眼,三角架分为普通型和耐张型。
T型铁
Z型支架
两眼丁字铁
四眼丁字铁
两眼七字铁
四眼七字铁
两眼三角架
四眼三角架
两眼耐张三角架
四眼耐张三角架
多根电缆挂钩
单根电缆沟
两眼尖铁
设计总群:72468968
电气总群:246684395
结构总群: 67469156
施工总群:46092726
运检总群:490808577
电力电缆群:79261260
合作信箱:spdxl@qq.com
横担规格型号含义
北京地区的海淀区10KV线路上横担多为102.长度1400mm石景山多为101.长度850mm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横担规格型号尺寸含义
横担型号有很多种型号,根据设计要求型号不同。给你一些普遍的横担型号参考
横担型号
1横担∠75×8×1800
2横担∠63×6×3000
3横担∠90×8×5100
4横担∠90×8×6500
5双杆低压横担∠75×8×3400
6跳线横担∠63×6×2100
7跌路保险横担∠63×6×2300
8四线横担∠63×6×1800
9单边四线横担∠63×6×1500
10四线下户横担∠63×6×1500.
11两线横担∠63×6×1200
12二线下户横担∠63×6×800
13单杆斜撑横担∠50×5×800
14横担斜撑∠50×5×1100
15双杆斜撑∠63×6×1100
16双杆斜撑∠63×6×1700
17斜撑横担∠63×6×360
18横担联铁∠50×5×475
19横担联铁∠50×5×485
20横担联铁∠50×5×510
21横担联铁∠50×5×520
223#墙档(直角四线)∠40×4×700
232#墙档(直角二线)∠40×4×400
241#墙档(插入式)-40×5×500
25横担联板-60×6×500
26横担联板-80×8×500
27避雷器支架∠63×6×3000.
28避雷器II型支架∠63×6(避雷器II型支架套装)
29真空断路器支架∠63×6(真空断路器支架)
30跌落式熔断器横担支架.∠30×4×1810∠63×6×3000∠63×6×1600-60×6×200
31变框支架.∠63×6×1600.∠63×6×3000.∠30×4×1810
32变压器支架〖126X53X5.5X3940∠63×6×600-126×8×150
横担的型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标准
Standardfordesignof overheaddistributionlinewithinsulatedconductor
GB51302-2018
主编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9年5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2018年第291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1302—2018,自2019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0.8、9.1.4、9.1.7、13.o.1、13.0.2、13.0.3、13.0.4、13.0.5、13.0.10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en)公开,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年11月8日
文中黑体字为强制条文
图片点击放大阅读
1.0.1 为规范10kV及以下交流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设计,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境友好,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设计。
1.0.3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应满足发展要求,积极稳妥地采用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
1.0.4设备及材料选型应根据地区气象条件、地理环境、负荷特性等进行合理配置。
1.0.5下列地区在不具备电缆线路供电条件时,应采用架空绝缘配电线路:
1人口密集、繁华街道区;
2高层建筑群地区;
3绿化地区及林带。
1.0.6变电站侧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的lOkV线路,在不具备电缆线路供电条件时,宜采用架空绝缘配电线路。
1.0.7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架空绝缘配电线路overheaddistributionlinewith insulatedconductor
用杆塔、金具和绝缘子等将绝缘导线架设于地面之上的配电线路。
2.0.2低压lowvoltage
用于配电交流电力系统中1kV及以下的电压等级。
2.0.3耐张段strainsection
两耐张杆塔间的线路部分。
2.0.4架空绝缘导线overheadinsulatedconductor
包覆有耐候型绝缘材料且用于架空敷设的导线。
2.0.5中强度铝合金芯架空绝缘导线 intermediatestrength aluminumalloycoreaerialinsulatedconductor
以中强度铝合金为线芯的架空绝缘导线。
2.0.6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bundledparallelinsulatedconductors
用千1kV及以下架空线路的2根、3根或4根绝缘导线平行连接在一起的导线束。
2.0.7窄基铁塔steeltowerwithnarrowfoundation
根开较小的铁塔。
2.0.8绝缘塔头insulationtowerhead
为提高导线对地绝缘水平以耐受更严重的雷电感应过电压,采用绝缘部件组成的杆塔顶部导线支撑部分。实现形式包括绝缘横担、绝缘横担与绝缘子组合、绝缘支柱与绝缘子组合等。
2.0.9耦合地线couplinggroundwire
与导线平行架设并接地、利用线间耦合作用以降低导线上雷电感应过电压幅值为主要目的的地线。
2.0.10绝缘接地线夹insulatedearthingclamp
用于检修时验电和接地的装置,又称验电接地环。
2.0.11交通困难地区difficulttransportarea
车辆、农业机械不能到达的地方。
2.0.12接户线serviceline
从架空配电线路到用户外第一支持物或室外计量装置的供电线路。
3.1路径原则
3.1.1城镇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路径规划应与地区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各类管线、电缆通道及其他市政设施协调。乡村地区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应与道路、河道、灌区等相协调,不占或少占农田。
3.1.2线路路径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地质水文条件、交叉跨越、路径长度和施工运维等因素,宜靠近现有国道、省道、县道或乡镇公路,统筹兼顾,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3.1.3发电厂、变电站等进出线密集区域,线路路经应统一规划,在走廊拥挤地段可采用同杆塔架设。
3.1.4路径选择宜避开不良地质地带和采动影响区,宜避开重冰区、导线易舞动区。
3.2路径要求
3.2.1线路路径应减少与其他设施的交叉,当与其他架空线路交叉时,交叉点不宜选在被跨越线路的杆塔顶上。
3.2.2架空绝缘配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架空绝缘配电线路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角应符合表3.2.2的规定。架空弱电线路等级划分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表3.2.2架空绝缘配电线路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角
2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宜架设在弱电线路上方,电杆宜接近交叉点。
3架空绝缘配电线路与光缆线路交叉时,交叉角可不限制。
3.2.3架空绝缘配电线路不应跨越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仓库区域。
3.2.4架空绝缘配电线路与有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和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场以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3.2.5杆塔位置应避开洼地、冲刷地带、易塌方区、易塌陷区。当无法避让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3.2.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不应跨越电气化铁路。
3.2.710kV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耐张段的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城镇地区不宜大于1km,接入负荷较多的线路段宜缩小耐张段长度;
2在农村地区不宜大于1.5km,在山区或重冰区等环境条件较差的地段,耐张段长度宜缩小。
4.1确定原则
4.1.1设计气象条件应根据沿线的气象资料及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
4.1.2最大设计风速、设计冰厚重现期应取30年。
4.2设计温度
4.2.1设计气温应根据当地15年~30年气象记录中的统计值确定。最高气温宜采用+40°C。在最高气温工况、最低气温工况和年平均气温工况下,应按无风、无冰计算。
4.2.2设计用年平均气温应按以下方法确定:
1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3°C~17°C之间时,取与年平均气温值邻近的5的倍数值;
2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小于3°C或大于17°C时,分别按年平均气温减少3°C~5°C后,取与此数邻近的5的倍数值。
4.3设计风速
4.3.1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应采用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10m高,统计所得的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当无可靠资料时,在空旷平坦地区不应小于23.5m/s,在山区可按附近平坦地区风速增加10%,且不应低于25m/s。
4.3.2架空绝缘配电线路临近城市高层建筑周围,其迎风地段风速值应较其他地段适当增加。当无可靠资料时,应按附近平地风速增加20%。
4.3.3河岸、湖岸以及山谷口等容易产生强风地带的最大设计风速应较附近平地风速增大20%。
4.3.4架空绝缘配电线路通过市区或森林等地区,两侧屏蔽物的平均高度大于杆塔高度的2/3时,其最大设计风速宜比当地最大设计风速减少20%。
4.4设计覆冰厚度
4.4.1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采用的导线覆冰厚度可根据气象资料和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导线覆冰厚度宜取5mm的倍数,在调查基础上可取5mm、10mm、15mm、20mm,冰的密度应取0.9g/cm3。
4.4.2根据当地30年气象记录,最低气温大于0°C的地区为无冰区,覆冰厚度可取0。
4.5各种工况气象条件
4.5.1安装工况风速应采用10m/s,无冰,气温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最低气温为-40°C的地区,应采用-15°C;
2最低气温为-20°C的地区,应采用-10°C;
3最低气温为-10°C的地区,宜采用-5°C;
4最低气温为-5°C的地区,宜采用0°C。
4.5.2最大风速工况下应按无冰计算,气温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最低气温为-10°C的地区,应采用-5°C;
2最低气温为-5°C的地区,宜采用+10°C。
4.5.3覆冰工况的风速宜采用10m/s,气温应采用-5°C。
4.5.4带电作业工况的风速宜采用10m/s,气温可采用15°C,且无冰。
4.5.5长期荷载工况的风速应采用5m/s,气温应为年平均气温,且无冰。
4.5.6雷电过电压工况的气温宜采用15°C。当最大设计风速大于或等于35m/s时,雷电过电压工况的风速宜取15m/s,否则取10m/s。
4.5.7内部过电压工况的气温可采用年平均气温,风速可采用最大设计风速的50%,但不宜低于15m/s,且无冰。
5.0.1架空绝缘导线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架空绝缘导线性能参数可按本标准附录B确定。
5.0.2 1kV~10kV架空绝缘导线选型宜符合下列规定:
1平原地区宜采用铝芯架空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沿海及严重化工污秽区域可采用铜芯架空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
2当需减小弧垂来满足对地(跨越)安全距离要求时,可选择中强度铝合金芯、高强度铝合金芯等拉重比大的架空绝缘导线。
5.0.3 1kV及以下架空绝缘导线选型宜符合下列规定:
1平原地区宜采用铝芯架空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档距小于50m时可采用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
2沿海及严重化工污秽区域可采用铜芯架空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
5.0.4架空绝缘导线的截面选择应考虑地区负荷的发展和电网结构,按长期允许载流量、电压降等要求进行校验。
5.0.5 校验载流量时,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的允许工作温度宜采用十90°C,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可按本标准附录C的有关规定执行。
5.0.6采用允许电压降校验导线截面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1kV~10kV的架空绝缘线路,自供电的变电站出口至线路末端变压器或末端受电变电站(受电配电室)入口侧的最大允许电压降应为线路额定电压的5%;
21kV及以下的架空绝缘线路,自配电变压器出口至线路末端(不包括接户线)的最大允许电压降应为线路额定电压的4%。
5.0.7公用配电网中lkV及以下三相四线制的零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
5.0.8架空绝缘导线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千2.5,导线固定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千2.25。
5.0.9在各种气象条件下,架空绝缘导线的张力弧垂计算应采用最大使用张力和平均运行张力作为控制条件。
5.0.10架空绝缘导线的平均运行张力上限及防振措施应符合表5.0.10的规定。有多年运行经验的地区可不受表5.0.10限制。
表5.0.10架空绝缘导线的平均运行张力上限及防振措施
5.0.11架空绝缘导线弧垂塑性伸长对弧垂的影响宜采用下列补偿方式:
1铝芯、中强度铝合金芯、高强度铝合金芯架空绝缘导线宜根据年平均运行张力进行初伸长补偿,档距小于80m时可采用减小弧垂法或降温法补偿,档距大千80m应采用降温法补偿,降温值和减小弧垂率应根据表5.0.11确定。
2铜芯架空绝缘导线可采用减小弧垂率7%~8%进行补偿。
3线路档距小于50m时可不补偿。
表5.0.11降温值和减小弧垂率数值表
6.1选型
6.1.1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绝缘子、金具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1kV~10kV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线杆塔宜采用柱式绝缘子、针式绝缘子、瓷横担绝缘子,或悬式绝缘子串和悬垂线夹;
2)耐张杆塔宜采用悬式绝缘子串、瓷拉棒绝缘子或蝶式绝缘子和悬式绝缘子组成的绝缘子串,并应采用耐张线夹。
21kV及以下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线杆宜采用低压针式绝缘子、低压蝶式绝缘子或瓷横担绝缘子;
2)耐张杆宜采用悬式绝缘子或瓷拉棒绝缘子,并应采用耐张线夹;
3)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应采用专用金具,不宜采用穿刺型线夹。
6.1.2人口密集区及耕作区不宜采用玻璃绝缘子。
6.1.3悬垂线夹、耐张线夹、接续金具和接触金具应采用节能金具。
6.1.4设备连接线夹宜采用端子压接型。导线与设备为铜铝连接时,应采取可靠的铜铝过渡措施。
6.1.5绝缘导线的承力型接续宜采用液压型接续管,非承力型接续宜采用依靠线夹弹性或变形压紧导线的接续金具。
6.1.6绝缘导线耐张线夹应结合悬挂点张力和地区施工运行经验等进行选型,握力不应低于绝缘导线计算拉断力的65%。
6.2机械强度校验
6.2.1绝缘子和金具的安装设计宜采用安全系数设计法。绝缘子和金具机械强度应按下式验算:
式中:
K——机械强度安全系数;
F —— 设计荷载(kN);
Fu —— 柱式绝缘子、针式绝缘子、瓷横担绝缘子的受弯破坏荷载;悬式绝缘子、瓷拉棒绝缘子的机械破坏荷载;蝶式绝缘子、金具的破坏荷载(kN)。
6.2.2绝缘子和金具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应符合表6.2.2的规定。
表6.2.2绝缘子和金具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
注:表中柱式瓷绝缘子不包括瓷横担绝缘子。
7.1绝缘配合
7.1.1线路的现场污秽度等级应根据污湿特征、运行经验、外绝缘表面污秽性质及其等值附盐密度等确定,等级划分可根据本标准附录D确定。
7.1.2线路绝缘子型式和片数应根据现场污秽度等级,经统一爬电比距计算确定。
7.1.3高海拔地区的线路绝缘设计应按下列方法修正:
1海拔高度为1000m~3500m的地区,架空绝缘配电线路采用柱式、针式等绝缘子时,绝缘子干弧距离可按下式确定。
式中:
Lh ——海拔高度为1000m~3500m地区的绝缘子干弧距离(m);
L—— 海拔高度为1000m以下地区要求的绝缘子干弧距离(m);
H —— 海拔高度(m)。
2海拔高度为1000m~3500m的地区,架空绝缘配电线路采用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数量可按下式确定。
式中:
nh —— 海拔高度为1000m~3500m地区的绝缘子数量(片);
n —— 海拔高度为1000m以下地区的绝缘子数量(片);
H —— 海拔高度(m)。
3海拔高度超过3500m的地区,绝缘子的干弧距离、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数量可根据运行经验确定。
7.1.4通过严重污秽地区的线路宜采用防污绝缘子、复合绝缘子或采用其他防污措施。
7.1.5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导线之间的最小间隙应符合表7.1.5的规定。1kV~10kV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引下线与1kV以下线路导线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0.2m。
表7.1.5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导线之间的最小间隙(m)
7.1.6导线与电杆构件、拉线之间的最小间隙应符合表7.1.6的规定。
表7.1.6导线与电杆构件、拉线之间的最小间隙(m)
7.1.71000m及以上的高海拔地区的1kV~10kV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要求的最小空气间隙,由海拔不超过1000m地区最小空气间隙和雷电冲击电压海拔校正系数确定。10kV架空绝缘线路要求的最小空气间隙应符合表7.1.7的规定。
表7.1.710kV架空绝缘线路要求的最小空气间隙(m)
7.2防雷和接地
7.2.1强雷区的1kV~10kV线路、距变电站电气距离1km内的进出线路段、易受雷击的线路段、向重要负荷供电的线路,防雷措施宜采用带外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7.2.2多雷区、中雷区以感应雷击为主的1kV~10kV 线路段,防雷措施宜采用带外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绝缘塔头、架空地线或耦合地线等。
7.2.3易遭受直击雷的1kV~10kV 线路段,宜采用架空地线与带外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联合措施。
7.2.4当采用带外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时,宜对被保护线路段逐基杆塔逐相安装。
7.2.51kV~10kV 线路设置架空地线时,宜采用单根且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钢绞线,地线对边相导线保护角不宜大于45°。
7.2.6架空地线和耦合地线应逐基杆塔接地。有架空地线时杆塔接地电阻不宜超过表7.2.6的规定值。
表7.2.6有架空地线时杆塔接地电阻限值
注:表中电阻值为在雷雨季节,当地面干燥时,不连架空地线时测量的杆塔工频接地电阻值。
7.2.7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无架空地线的1kV~10kV 线路,其位于居民区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宜接地,金属杆塔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Ω。
7.2.8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和低压侧应分别装设一组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安装位置在满足电气距离要求前提下应靠近变压器出线套管。各避雷器接地端应与变压器金属外壳相连并接地。
7.2.9容量100kV•A以上的配电变压器,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4Ω,每个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10Ω;容量100kV•A及以下的配电变压器,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10Ω,每个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30Ω,且重复接地不应少于3处。
7.2.10柱上断路器、负荷开关应在电源侧装设一组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经常开路运行且带电的柱上断路器、负荷开关,应在两侧分别装设一组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避雷器接地端应与柱上断路器、负荷开关的金属外壳相连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应超过10Ω。
7.2.11柱上无功补偿设备应装设一组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避雷器接地端应与设备金属外壳相连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应超过10Ω。
7.2.12lkV及以下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接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的规定执行,线路进入建筑物部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置雷电侵入波防护措施。
7.2.13钢筋混凝土电杆在易受雷击的区域,宜将横担接地。非预应力电杆可通过主筋接地,电杆杆身宜预埋与主筋相连的接地螺母。
7.2.14接地体垂直敷设时可采用圆钢、角钢、钢管,水平敷设时可采用圆钢、扁钢,并应采取热锁锌等防腐措施。接地体和接地线的规格不应小于表7.2.14的规定。严重腐蚀地区的接地体截面宜加大。
表7.2.14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最小规格
7.2.15架空绝缘配电线路通过耕地时,接地体应埋设在耕作深度以下,且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6m。
8.0.11kV~10kV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导线的排列方式可采用水平、垂直、三角排列方式。多回路杆塔的导线可采用三种排列方式的组合,并宜满足带电作业的需求。
8.0.21kV及以下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导线的排列方式宜采用水平排列或垂直排列方式。架空平行集束导线宜采用专用金具固定在电杆或墙壁上。
8.0.3不同电压等级的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同杆共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高电压等级线路在上、低电压等级线路在下的布置方式;
2低电压等级线路电源应来自于高电压等级线路,且不应穿越后者的分段开关。
8.0.41kV及以下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零线应靠近电杆或靠近建筑物侧。同一回路的零线不应高于相线。
8.0.51kV及以下路灯供电导线在电杆上的位置,不应高于其他相线和零线。
8.0.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档距宜符合表8.0.6的规定。
表8.0.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档距(m)
注:采用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的1kV及以下线路档距不宜大于50m。
8.0.7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导线的线间距离,应结合地区运行经验确定,无可靠资料时,可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1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导线最小线间距离可按表8.0.7确定。
表8.0.7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导线最小线间距离(m)
21kV及以下沿墙敷设的绝缘导线,两个导线支承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6m。垂直排列支持点距离为6m及以下时最小线间距离应为0.15m,水平排列支持点距离为3m及以下时最小线间距离应为0.10m。
8.0.810kV及以下多回路杆塔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8.0.8的规定。
表8.0.8多回路杆塔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m)
8.0.9架空绝缘配电线路靠近电杆的两导线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8.0.101kV及以下沿墙敷设的绝缘导线在最大风偏情况下至相邻建筑(建筑物实墙或无门窗)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0.2m。
9.1杆塔荷载
9.1.1杆塔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两类:
1永久荷载:导线、地线、绝缘子及其附件的重力荷载,杆塔构件及杆塔上固定设备的重力荷载,土压力和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风荷载、导线或地线张力荷载、导线或地线覆冰荷载、附件荷载、活荷载等。
9.1.2档距不大于80m时,杆塔应计算运行工况和安装工况的荷载,并结合施工运行经验确定是否计算断线工况。安装工况应按安装荷载、相应风速、无冰条件计算。
9.1.3档距大于80m时,杆塔应计算运行工况、安装工况和断线工况的荷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的规定。
9.1.4各类杆塔均应计算下列运行工况的荷载:
1最大风速、无冰、未断线;
2覆冰、相应风速、未断线;
3最低气温、无冰、无风、未断线。
9.1.5风向与线路垂直情况的导线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Wx——垂直千导线方向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kN);
a—— 风压不均匀系数,应根据设计基准风速按照表9.1.5的规定确定;
W0 —— 基本风压(kN/m2)
μSC —— 导线的体型系数,线径小于17mm或覆冰时(不论线径大小)应取μSC=1.2;线径大于或等于17mm时,μSC=1.1;
d—— 导线的外径或覆冰时的计算外径(m);
LP ——杆塔的水平档距(m)。
表9.1.5风压不均匀系数
9.1.6风向与杆塔面垂直情况的杆塔身或横担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Ws—— 杆塔塔身或横担风荷载标准值(kN);
μz ——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s—— 风荷载体型系数,塔架取1.3(1+η)(η为塔架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应按表9.1.6-1采用),环形混凝土电杆、钢管杆杆身取0.7;
βz —— 杆塔风振系数,应按表9.1.6-2采用;
As —— 杆塔结构构件迎风面的投影面积(m2)。
表9.1.6-1塔架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η
注:1A为塔架的轮廓面积;a为塔架的迎风面宽度;b为塔架迎风与背风面之间的距离。
2中间值可按线性插入法计算。
表9.1.6-2杆塔风振系数βz
9.1.7各类杆塔的塔身、横担、导线和地线的风荷载计算均应按以下三种风向取值:
1风向与线路方向垂直,转角杆塔应按转角等分线方向;
2风向与线路方向的夹角成60°或45°;
3风向与线路方向相同。
9.1.8风向与线路方向在各种角度情况下,杆塔、横担、导线、地线的风荷载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的规定。
9.2杆塔材料
9.2.1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和标准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规定。钢结构构件的孔壁承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9.2.1-1采用。螺栓和铀栓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9.2.1-2采用。
表9.2.1-1钢结构构件的孔壁承压强度设计值(N/mm2)
注:表中所列数值的条件是螺孔端距不小千螺栓直径的1.5倍。
表9.2.1-2螺栓和描栓的强度设计值(N/mm2)
9.2.2环形混凝土电杆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环形混凝土电杆》GB4623的有关规定。钢筋混凝土电杆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40,预应力、部分预应力电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50。
9.2.3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强度设计值与标准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9.2.4采用复合材料杆塔、绝缘横担、绝缘塔头等新材料构件时,应满足强度、刚度、绝缘、阻燃、耐候、耐腐蚀等性能的要求。
9.3杆塔设计
9.3.1杆塔类型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杆塔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部分预应力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在行车道路路边、覆冰较严重区域不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电杆;
2在条件受限的区域,可采用钢管杆、高强度钢筋混凝土杆或窄基塔,档距较大的跨越杆塔宜选用联杆、铁塔或钢管杆。
9.3.2杆塔结构构件及连接的承载力、强度、稳定计算和基础强度计算,应采用荷载设计值;变形、抗裂、裂缝、地基和基础稳定计算,均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9. 3. 3 杆塔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和变形、裂缝和抗裂计算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的规定。
9. 3. 4 无拉线锥型单杆可按受弯构件计算,弯距应乘以增大系数1.1。
9.3.5架空绝缘配电线路采用的横担应按受力进行强度计算。采用钢材横担时,其规格不应小于∠63mm×∠63mm×6mm。钢材横担及附件应采取热锁锌等防腐措施。
10.1拉线设计
10.1.1拉线装设应根据电杆受力情况确定。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宜采用45°。当受地形限制时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30°。
10.1.2跨越道路的水平拉线对路边缘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拉线柱的倾斜角宜采用10°~20°;跨越电车行车线的水平拉线对路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9m。
10.1.3拉线应采用锁锌钢绞线,其截面应按受力情况计算确定,且不应小千25mm2。
10.1.4钢筋混凝土电杆设置拉线绝缘子时,在断拉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处不应小于2.5m。拉线临近地面的部分宜设置保护套。
10.1.5拉线棒的直径应根据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16mm。拉线棒应采用热镀锌等防腐措施。腐蚀地区拉线棒直径应加大2mm~4mm。
10.1.6锁锌钢绞线拉线强度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f——钢绞线强度设计值(N/mm2);
Φ1 —— 钢绞线强度扭绞调整系数,取0.9;
Φ2 —— 钢绞线强度不均匀系数,对1 × 7结构取0.65,其他结构取0.56;
fu —— 钢绞线的破坏强度(N/mm2)。
10.1.7拉线金具的强度设计值应按金具的抗拉强度或金具试验的最小破坏荷载除以抗力分项系数1.8确定。
10.2基础设计
10.2.1基础的型式应根据线路沿线的地形、地质、材料来源、施工条件和杆塔型式等因素综合确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原状土基础、高低柱基础等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基础型式。有占地、工期等要求时,可采用预制装配式等基础型式。
10.2.2钢筋混凝土电杆埋设深度应计算确定。单回路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电杆埋设深度宜采用表10.2.2所列数据。
表10.2.2单回路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电杆埋设深度(m)
10.2.3基础应根据杆位或塔位的地质资料进行设计。架空绝缘配电线路验算杆塔基础底面压应力、抗拔稳定、倾覆稳定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的规定。
10.2.4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基础,混凝土电杆的底盘、卡盘、拉盘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11.1柱上变压器台与开关设备
11.1.1柱上变压器台宜设置在负荷中心。变压器宜选用节能型,容量宜为400kV•A及以下。
11.1.2下列类型电杆不宜装设变压器台:
1转角、分支电杆;
2设有1kV~10kV接户线或电缆头的电杆;
3设有柱上开关设备的电杆;
4低压接户线较多的电杆;
5交叉路口的电杆;
6人员密集地段的电杆;
7严重污秽地段的电杆。
11.1.3柱上变压器台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应小千2.5m。变压器台的设置应考虑带电部分的周围环境。落地式变压器台应装设固定围栏,围栏与带电部分间的安全净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的规定。
11.1.4柱上变压器台的一次侧熔断器对地垂直距离不应小于4.5m,二次侧熔断器或断路器对地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5m。一次侧各相熔断器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二次侧不应小于0.3m,绝缘封闭型熔断器的相间距离可降低。柱上变压器台的熔丝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容量在100kV•A及以下,高压侧熔丝应按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流的2倍~3倍选择;
2容量在100kV•A以上,高压侧熔丝应按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流的1.5倍~2.0倍选择;
3变压器低压侧熔丝(片)或断路器长延时整定值应按变压器二次侧额定电流选择。
11.1.5柱上变压器台的一、二次侧引线均应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其截面应按变压器额定容量选择,且一次侧引线铜芯不应小于16mm气铝芯不应小于35mm2。
11.1.61kV~10kV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较长或负荷较集中的主干线、分支线应装设分段或分支开关。在不同线路的联络点宜装设开关。柱上开关宜配套装设隔离开关。
11.1.7柱上变压器台和开关设备宜安装在安装运输便捷、运行维护方便的场所。
11.2绝缘防护
11.2.1设备、金具与绝缘导线的连接部位应采用绝缘防护,可采用绝缘护罩或绝缘绕包等措施。绝缘护罩宜采用热缩或预制的绝缘材料,绕包材料应具有自粘性。
11.2.2绝缘护罩、绕包材料应防积污、防进水,并应满足阻燃要求。
11.2.3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柱上设备宜选用绝缘封闭结构,其连接线宜采用一体化预装式绝缘导线。
11.2.4下列位置宜装设绝缘接地线夹:
1分段(联络)开关两侧相邻的电杆;
2分支杆受电侧;
3电缆引下杆受电侧。
12. 0. 1 1kV~10kV 接户线的档距不宜大于30m。档距超过30m时,应按1kV~10kV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1kV及以下接户线的档距不宜大于25m,超过25m时应按lkV及以下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
12.0.2接户线应选用绝缘导线,绝缘导线截面面积应根据允许载流量选择,且不宜小于表12.0.2的取值。
表12.0.2绝缘导线截面面积
12.0.3 1kV~10kV 接户线的线间距离不应小于0.4m。1kV及以下接户线的最小线间距离应符合表12.0.3的规定。1kV及以下接户线的零线和相线交叉处,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或采取加强绝缘措施。
表12.0.31kV及以下接户线的最小线间距离
12.0.4接户线受电端的对地面垂直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kV~10kV 不应小于4.0m;
21kV及以下不应小于2.7m。
12.0.5跨越街道的1kV及以下接户线至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通车街道不应小于6.0m;
2通车困难的街道、人行道不应小千3.5m;
3不通车的胡同(里、弄、巷)不应小千3.0m。
12.0.6 1kV~10kV 接户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在人口密集地区为6.5m,人口稀少地区为5.5m,交通困难地区为4.5m。
12.0.71kV及以下接户线与建筑物有关部分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与接户线下方窗户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m;
2与接户线上方阳台或窗户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80m;
3与阳台或窗户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75m;
4至墙壁和构架的距离(挑檐下除外)不应小于0.05m。
12.0.81kV及以下接户线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加强绝缘措施:
11kV及以下接户线在弱电线路的上方不应小于0.6m;
21kV及以下接户线在弱电线路的下方不应小于0.3m。
12.0.9 1kV~10kV 接户线与弱电线路的交叉,应符合本标准第3.2.2条的规定。
12.0.10 1kV~10kV 接户线与道路、管道的交叉或接近,应符合本标准第13.0.10条的规定。
12.0.111kV及以下接户线不应从高压引下线间穿过。
12.0.12不同金属、不同规格的接户线,严禁在档距内连接。跨越通车街道的接户线,不应有接头。
12.0.13接户线与线路导线、设备为铜铝连接时,应采取可靠的铜铝过渡措施。
12.0.14各栋门之前的接户线沿墙敷设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12.0.151kV及以下单相用户接户线可采用两芯平行集束绝缘导线,1kV及以下三相用户接户线可采用四芯平行集束绝缘导线。
13.0.1架空绝缘导线与地面、建筑物、构筑物、树木、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其他架空线路的距离,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应根据最高气温情况或覆冰情况下的最大弧垂和最大风速情况或覆冰情况下的最大风偏进行计算,计算时应计入绝缘导线架线后塑性伸长的影响和设计、施工的误差,但不应计入由千电流、太阳辐射、覆冰不均匀等引起的弧垂增大;
2当架空绝缘配电线路与标准轨距铁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交叉,且线路档距超过200m时,架空绝缘导线的最大弧垂应按绝缘导线最高长期允许工作温度计算。
13.0.2架空绝缘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应符合表13.0.2的规定。
表13.0.2架空绝缘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m)
13.0.3架空绝缘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之间的最小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应符合表13.0.3的规定。
表13.0.3架空绝缘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之间的最小距离(m)
13.0.4架空绝缘配电线路不应跨越屋顶为易燃材料做成的建筑,对非易燃屋顶的建筑,如需跨越,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架空绝缘导线与该建筑物、构筑物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m。
13.0.5架空绝缘配电线路与邻近建筑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边导线与多层建筑或规划建筑线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以及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间的最小净空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应符合表13.0.5中数值的规定;
2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在无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表13.0.5中规定数值的50%。
表13.0.5边导线与建筑间的最小距离(m)
13.0.6架空绝缘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m。
13.0.7架空绝缘导线与公园、绿化区或防护林带的树木的最小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3m。
13.0.8架空绝缘导线与果树、经济作物或城市绿化灌木,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5m。
13.0.9架空绝缘导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13.0.9的规定。
表13.0.9架空绝缘导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距离(m)
注:校验绝缘导线与树木之间的垂直距离,应考虑树木在修剪周期内的生长高度。
13.0.10架空绝缘导线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人行天桥及其他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的要求,应符合表13.0.10的规定。
表13.0.10架空绝缘配电线路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人行天桥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的基本要求
注: 1架空绝缘配电线路不应跨越电气化铁路,表中仅给出接近的基本要求。
2500kV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交叉或接近的要求应满足相应电压等级的规范规程的相关要求。
3特殊管道指架设在地面上输送易燃、易爆物的管道。
4管道、索道上的附属设施应视为管道、索道的一部分。
5常年高水位指5年一遇洪水位,最高洪水位指50年一遇洪水位。
6不能通航河流指不能通航也不能浮运的河流。
7对路径受限地区的最小水平距离的要求,应计及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绝缘导线的最大风偏。
附录A
表A弱电线路等级划分
附录B
B.0.1铝线的弹性模量和线膨胀系数应按表B.0.1取值。
表B.0.1铝线的弹性模量和线膨胀系数
B.0.2LHAl、LHA2和LHA3铝合金线的弹性模量和线膨胀系数应按表B.0.2取值。
表B.0.2铝合金线的弹性模量和线膨胀系数
注:1LHAl、LHA2型铝合金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架空绞线用铝-镁-硅系合金圆线》GB/T23308的有关规定。
2LHA3型铝合金线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架空绞线用中强度铝合金线》NB/T42042的有关规定。
B.0.3铜线的弹性模量和线膨胀系数应按表B.0.3取值。
表B.0.3铜线的弹性模量和线膨胀系数
B.0.4中强度铝合金芯架空绝缘导线的性能参数应按表B.0.4取值。
表B.0.4中强度铝合金芯架空绝缘导线的性能参数
B.0.5弹性系数值的精确度为士3000N/mm气弹性系数适用于导线受力在15%~50%的导线计算拉断力时。
附录C
C.0.1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导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应按表C.0.1取值。
表C.0.1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导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
注:1中强度铝合金导体由LHA3型中强度铝合金线绞合而成。
2高强度铝合金导体由LHAI型或LHA2型高强度铝合金线绞合而成。
C.0.2额定电压10kV架空绝缘导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应按表C.0.2取值。
表C.0.2额定电压10kV架空绝缘导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
注:1中强度铝合金导体由LHA3型中强度铝合金线绞合而成。
2高强度铝合金导体由LHAl型或LHA2型高强度铝合金线绞合而成。
C.0.3当环境温度不是40°C时,应将表C.0.1及表C.0.2中架空绝缘导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乘以校正系数,不同环境温度时的校正系数应按表C.0.3取值。
表C.0.3架空绝缘导线长期允许载流量的温度校正系数
注:t0为导线周围环境温度;t1为导线长期允许工作温度。
C.0.4载流量计算方法及参数取值。
载流量计算公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缆载流量计算第11部分:载流量公式(100%负荷因数)和损耗计算一般规定》JB/T10181.11和《电缆载流量计算第21部分:热阻热阻的计算》JB/T10181.21的规定。载流量计算参数取值如下:
1空气自然对流,未考虑风速的影响;
2架空绝缘导线直接受太阳照射,H照强度取1000W/m2;
3单芯绝缘导线间距取200mm;
4架空绝缘导线表面吸收系数取0.4。
附录D
D.0.1现场污秽度宜用等值盐密和灰密表示,对于B类污秽,也可用现场等值盐度即人工污秽盐雾法试验时的盐度值或绝缘子表面电导率表示。
D.0.2现场污秽度宜在运行的悬垂带电参照绝缘子上测量,也可在悬挂于运行绝缘子串附近的悬垂不带电绝缘子上测量。现场污秽度应在参照绝缘子经连续3年至5年积污后测量其表面等值盐密和灰密(现场污秽度趋于饱和),污秽取样时间应选择在年积污期结束时进行。如测量其他型号绝缘子的现场污秽度,应将现场污秽度做必要的修正。带电测量值与不带电测量值之比(即带电系数Kl)要根据各地实测结果而定。
污区图应根据等效带电测量数据结果绘制。现场污秽度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等值盐密和灰密不是同时出现时,现场污秽度应取其最大值的组合;
2测量期间有降水时,等值盐密和灰密的最大值可根据以预期降雨频度的对数为函数的积污密度曲线进行估算;
3当有足够有效数据时,最大值可由统计值(如1%、2%、5%)代替。
D.0.3现场污秽度从非常轻到非常重分为5个等级:
a——非常轻;b——轻;c——中等;d——重;e——非常重。
注:该字母表示的等级与现行国家标准《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1部分:定义、信息和一般原则》GB/T26218.1一致。
D.0.4现场污秽度的评估可根据置信度值递减,按以下顺序进行:
1邻近线路和变电站绝缘子的运行经验与污秽测量资料;
2按图D.0.4评估现场测量的等值盐密和灰密;
3按气候和环境条件模拟计算的污秽水平;
4根据典型环境的污湿特征(见表D.0.4)预测现场污秽度。
图D.0.4普通盘形绝缘子现场污秽度与等值盐密/灰密的关系
注:1E1~E7对应表D.0.4中的7种典型污秽示例,a-b、b-c、c-d和d-e为各级污区的分界线。
2三条直线分别为灰密/等值盐密比值为10:1、5:1和2=1的灰盐比线。
3现场污秽度从一级变到另一级不发生突变。
表D.0.4典型环境污湿特征与相应现场污秽度评估
注:1大风和台风影响可能使50km以外的更远距离处测得很高的等值盐密值。
2在当前大气环境条件下,除草原、山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以及植被覆盖良好的山区外的**部地区电网不宜设a级污秽区。
3取决千沿海的地形和风力。
D.0.5对于B类污秽,参照绝缘子的现场等值盐度测量与现场污秽度等级的关系可由图D.0.5表示。图中,E2、E3、ES、E7与表D.0.4中的示例相对应。
图D.0.5 B类污秽现场等值盐度与现场污秽度等级的关系
End
横担规格型号图片
∠63×6×2000表示横担尺寸,63毫米角铁,厚6毫米,长度2000毫米.D=260表示电线杆直径.
横担规格型号含义HD8
横担型号有很多种型号,根据设计要求型号不同。给你一些普遍的横担型号参考 横担型号 1横担∠75×8×1800 2横担∠63×6×3000 3横担∠90×8×5100 4横担∠90×8×6500 5双杆低压横担∠75×8×3400 6跳线横担∠63×6×2100 7跌路保险横担∠63×6×2300 8四线横担∠63×6×1800 9单边四线横担∠63×6×1500 10四线下户横担∠63×6×1500. 11两线横担∠63×6×1200 12二线下户横担∠63×6×800 13单杆斜撑横担∠50×5×800 14横担斜撑∠50×5×1100
横担型号对应重量
横担的型号尺寸为63乘6乘1500。横担63乘6成1500的意思是指横担的型号尺寸为63乘6乘1500,这个尺寸常是用来固定电线杆顶部的角铁,上面有瓷瓶,用来支撑架空电线。横担是电力金具中常用的一种类型,是杆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支撑和固定电力线路,使线路更加稳定和安全。
- 途观氙气灯泡型号(途观氙气灯泡型号规格)
- 产品型号4g(产品型号48v20ah怎么解释)
- 长城h5电瓶型号(长城h5电瓶型号及价格)
- 天逸功放哪种型号最好(天逸功放哪种型号最好用)
- 创酷火花塞型号(创酷火花塞型号怎么看)
- s6直屏型号(s6什么屏幕)
- 自吸磁力泵型号(自吸磁力泵型号大全)
- s6平面型号(s6 尺寸)
- 压路机有哪些型号(压路机有哪些型号规格)
- tcl电视什么型号的好(tcl电视什么型号的好用)
- 外径30内径15轴承型号(外径30内径15轴承型号厚9mm)
- 贝亲奶嘴最大什么型号(贝亲奶嘴的型号)
- ps4有几个型号(ps4几个型号的区别)
- 魅蓝a5型号(魅蓝 a5)
- s7港版型号(s7+ 港版)
- 护栏网规格型号(护栏网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