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留置针型号(留置针型号从小到大的顺序)

2024-03-28 13:57:11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型号
  2. 留置针型号和颜色
  3. 留置针型号选择的标准
  4. 留置针型号从小到大的顺序
  5. 成人留置针型号

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型号

G为伯明翰BWG线规规格。“G”越大反而越细,穿刺针的规格是:27G其针管外径为:0.40mm,灰色。

即便佩戴手套操作,这种风险依然存在;而密闭式留置针则在设计上根本避免了这一弊端,它是包含延长管、导管和密闭式输液接头(比如肝素帽)的一体式的设计。同时,除了直接的血液暴露外,80多名医务人员因针刺伤而感染艾滋病的案例。

留置针设计经历了从最初的开放式到密闭式,从普通型到防针刺伤安全型.开放式留置针是最早的留置针形式,顾名思义,导管座的末端是开放式的,因此在穿刺结束撤出针芯时,容易造成血液外漏,增加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

直接推动了留置针向防针刺伤安全型设计的转变,这种设计使得在钢针撤出后,钢针被特定装置覆盖或包裹起来,从而避免医护人员,包括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因被这些已被病人血液污染的钢针扎伤而感染血源性疾病。

留置针型号和颜色

规格型号:分直型、Y型两类,均有24G、22G、20G、18G四种规格

留置针型号选择的标准

随着静疗事业的飞速发展,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留置针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但是, 护士老师们在临床使用时也会碰到一些疑惑。比如下面这一幕:

2016版INS指南指出:在满足治疗方案的前提下,选择管径最小、长度最短的导管。

林华留置针型号齐全,可满足临床不同的输液需求。除了临床常规用18-24G,我们拥有中国留置针市场上最小的型号—26G,这是一款专为新生儿和细小血管打造的一款留置针,能更好地实现安全留置,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留置针型号从小到大的顺序

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核心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套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使用时将导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血管内从而进行输液治疗。

静脉留置针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套管柔软、对血管刺激性小、可减少液体外渗、能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及持续保留静脉通道,同时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笔者在学习医学英语时,发现曾经的一个知识盲点:留置针的国际型号数值越大,管径越小。这一盲点颇具趣味性,引起了笔者的探知欲望。

笔者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如下:

(点击查看大图)

虽然知道临床上留置针颜色不同,代表型号不同;型号不同代表管径不同,但他们之间细微的关系,还是第一次搞清楚。

怪不得,手术室实习时,老师让帮忙拿套管针,笔者少女心泛滥,拿起粉色套管针,就要打开、排气、准备战斗,被老师一把抓住。笑笑说,用这个“小黄”就可以。

细想,“小黄”和“小蓝”好像在临床上用的最多,“小粉”和“小绿”只在手术室见过。那么,为什么大家喜欢黄色和蓝色呢?不不,作为专业医学生,应该问:为什么临床上要用管径较小的套管针?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有学者主张,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使用细、短留置针,即临床上常用的7号和5号半的蓝色留置针和黄色留置针。

笔者查阅大量文献,现为您一一道来,细数管径较粗的留置针的“六宗罪”,以下称之为“大号型留置针”。希望不要与国际型号混淆。

1.机械性刺激是引起静脉周围组织炎症的主要原因。静脉留置针内套管头端细菌培养,留置针拔除后内套管细菌培养结果:小号型留置针为阴性0例(0%),无细菌生长;大号型留置针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3例(5.27%)。

2. 大号型留置针针尖斜面的缺口大,对皮肤组织和血管壁的切割性损伤面积较宽,易致肌纤维断裂而堵塞针孔,致穿刺失败。

3. 大号型留置针切割面增加。血管壁受损增加,穿刺点伤口大,不易愈合,易发生血管淤血和液体渗漏,渗出液体增加,致结缔组织增生,发生静脉炎。

4. 穿刺时难以将针芯斜面与软管衔接面全部送入血管,因此送管容易失败,一次成功率低。

5. 大号型留置针管径粗大,患者躁动时容易刺破血管,只适于短时间使用。

6. 大号型留置针由于血液流速减慢及留置针在血管内造成异物刺激,加重病人紧张使血管收缩痉挛等,造成肿胀、疼痛、静脉炎,影响治疗。易引起穿刺点感染,病人不愿接受。

当然,在赌管发生率上,大号型留置针要小一些。

静脉留置针穿刺本身对皮肤是一个损伤,大号型要比小号型对皮肤的损伤大,易造成穿刺部分皮下出血,而血液又是细菌繁殖的最好培养基,皮肤较薄,皮下组织疏松且活动度大的部位,更是造成出血扩大的诱因。活动过度,容易造成留置针的移动、脱针,使留置时间明显缩短。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致液体渗漏。

护理科研人员还将20#与24#的“小粉”与“小黄”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留置针相关并发症方面,确实存在管径大小的影响,分析如下:

 

1.20#留置针与24#留置针相比在堵管的发生率低:20#留置针内径大,为1.1×30ram,单位时间流速为50ml/min;24#留置针内径为0.7×19mm,单位时间流速为19ml/min。(也有资料显示流速为48ml/min和20ml/min,暂且不讨论),则同样的输液压力下单位时间内通过20#留置针的液体量大干24#留置针。依据输液管内的液体压力与大气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20#留置针内血流速度快。而24#留置锌内盘流速度稻对缓慢,凝血形成,血栓堵塞输液通道的机率增加。

 

2.20#留置针与24#留置针相比在静脉炎的发生率高:两种型号的留置针在材质上无区别,所输液体及*物也无差异。静脉炎的高危因素与机械理化刺激有关,插管时间长,*物刺激性强,导管移位均易引起。相同输液重力下,由于20#留置针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液体量相对较多,*液滞留干静脉的时间比24#留置针的时间长,*液刺激性强。另外静脉炎还与留置针型号有关,留置针管进入机体后漂泊在血管中,型号较大的留置针对穿刺所造成的静脉壁创伤和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化学性刺激及细菌所致*部反应炎性增增加。则静脉炎的发生率增加。

 

3.两种型号留置针留置时间无显著差异。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主要原因是静脉炎,其次是堵管或脱出致置管失败。24#留置针在堵管的发生率比20#留置针高,但静脉炎的发生率则低于20#留置针,故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知识链接

留置针使用的注意事项:

1.留置针使用时间长短与封管技术息息相关,因此要正确封管。

2.使用留置针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规程;留置期间保持留置部位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3.留置期间,应合理安排输入*液的顺序,刺激较大的排在中间,且宜相互间隔,避免长时间对血管刺激引起液体外渗。

4.护士应加强巡视,观察液体是否通畅,输液管等各处连接有无松动。如*部出现渗漏、红肿,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1]钱永萍,杨慧君.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与留置时间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6,21(1):59-60.

[2]杨伟姣.两种型号的留置针与静脉炎发生的观察[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436-436.

[3]郑振娇.不同部位和不同型号留置针与输液外渗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2,33(4):572-574.

[4]王淼.不同型号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研究[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11):83-83.

[5]胡文梅.静脉留置针型号与输液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5):54.

[6]计丽华.2种不同型号留置针使用效果比较[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33):389-390.

作者:拜服乐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感谢作者来稿!

杂志唯一投稿方式

登陆官网

点击【网上投稿】

关注我们

护理领域热点新闻

前沿学术动态

实时稿件查询

成人留置针型号

留置针作为一种常用的输液工具,在临床输液治疗中被广泛使用,在遇到病人需要输血时,到底能不能使用留置针进行输血呢?

1

案例分析

01

解析

常用留置针型号及适用范围

输血器

来源:护理123

 投稿爆料:huliren@vip.126.com

你在看就点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