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说说大全 > 正文

小时候过年和现在过年的说说(100句)

2023-02-22 16:20:1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怀念农村小时候过年的说说

1、无论在哪里过年,都要开开心心的。

2、滚铁环是放假休息的娱乐项目,跑得喘气八代的也停不下来。已经失传了,没人玩了!

3、后来有了黑白电视,栽个天线杆子也只能收两个台。全家人围在一起看电视,感觉特别幸福!

4、到了除夕那一天,一家人那时候还盼着春晚,吃完年夜饭,然后准备瓜子水果,等看春晚。边看边听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那才叫一个热闹!

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6、每个人对过年的印象大概都是各有不同的,我脑海中对于过年的印象就是小的时候追在外公的身后一起贴春联、贴福字,又跑去厨房张望着外婆和妈妈在准备什么丰盛的年夜饭,到了零点爸爸会在楼下放上一挂噼里啪啦的鞭炮。

7、“结了,就是他们单位领导的儿子。”

8、生活|家电|创意|设计|卡通|美食……

9、日月更替是时间的延伸,道路通畅是空间的延伸,平平安安是生命的延伸。

10、另外,鞋被别人穿过之后,在人们看来,就是“破鞋”,而“破鞋”有着不好的寓意,所以人们也不愿意借出去。

11、如今农村已极少见到麦客走乡串户,现代化农业机械的普及推广,使联合收割机作为“第二代麦客”登上历史舞台,地方政府按规定给予联合收割机免过桥费、高速公路收费等优惠待遇,购买机器时也发放数目不小的补贴,一个夏天的辛勤劳作,农民购置联合收割机的成本便可收回。

12、过年了,如果你还记得乡愁,就回到那个地方、那间老屋看看吧!

13、过年,不是年味尽失,而是长大后的我们,不再跟小时候那样无忧无虑、没心没肺、嘻嘻哈哈。

14、还有人说:虽然家乡很美,虽然我很想家,我也想回家,现实不允许啊,我得挣钱呀,为了生活。

15、扩散!常丰这个村一夜出名了!

16、一借一还虽然只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但在这一借一还的关系中,不仅体现的是道德涵养,也是对所借之人情义的一种回馈。

17、说到过年一词,似乎从工作后变得陌生。今年是过年不在家的第三年,希望明年疫情消失消失,回家过年过年,与家人团结,与朋友玩耍,见见许久未见的朋友、亲戚,聊聊家常但千万不要学习提成绩,单身提感情,工作提工资……

18、人生路漫漫,安全大于天;行路慎为本,开车礼当先;让争一闪念,生死一瞬间;痹酿事故,谨慎保平安;但愿人长久,全家共团圆。

19、新的一年又长大了一岁,爸爸会给我们照一张照片作纪念。喊上邻居家的小伙伴们,去各家门口把搜罗爆竹。

20、其实宝宝小时候,有时好带,有时也特别的闹人,但是可以放在那里好久都不用担心他会掉下来。现在宝宝大了。特别是会翻身会走的时候。反而时刻都离不开人了。到处都是安全隐患。怕宝宝受伤害,只能紧紧的盯着了。带着会比小的时候更累

二、小时候过年和现在过年的说说

1、除夕那天大人们从早上就开始忙活年夜饭,到了下午五六点钟总算开饭啦!一大家子人品着美食,感慨于一年来的付出与收获,其乐融融,还要给长辈们磕头因为能拿到大红包。

2、表兄弟聚在一起,喜不自禁。捡石子,扔水花,都玩得不亦乐乎。我们分享各自的玩具,偷偷躲在房间里边吃边玩。

3、把自己的鞋子借给别人穿了以后,那就很可能会因此而感染上脚气。

4、怀念家乡,怀念童年,怀念父母。

5、家乡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大河,因而取名“清江河”,她是那样恬静,那样美丽。她就像一匹大绿绸缎铺在纵横决荡的山谷里,阳光下,熠熠生辉,她欢腾着,一路高歌,当清风吹过,荡起层层涟漪,又似乎要掀起她那美丽的裙裾一睹芳姿。

6、又到了过年前大采购的日子,回忆起去年这个时候,我在珀斯的班伯利农夫市场愉快的逛吃逛吃

7、这个在村里叫“抓骨骨”,记得很多女孩喜欢玩这个。

8、吃过饭了,大人打麻将小孩子跳皮筋,每年的春节都很有味道,花小妹小时候春节要去山上在雪里面淘个洞,点上蜡烛过家家哈哈!

9、小时候过年再爱玩烟花爆竹。拿爆竹去炸牛粪,炸得一脸的牛粪。鱼雷(爆竹一种)去炸鱼,炸瓶子。邻居家点的大香,放一个炮仗进去,过一会就炸灭了。只要能炸的都要炸。

10、儿时伙伴,三五成群,都拿着各式各样好玩的烟花;

11、还有人说,世界不能没有农村,有农村才有人情味。

12、去哪里寻找儿时的年味?

13、这个肯定烤过,野地里或者灶膛里。

14、如果有条件的,就回趟老家吧,见见想见的人,吃吃家里的饭,走走久违的小路,陪陪自己最爱的家人。

15、梦常常都会变化着,梦是人一生中追求的目标,只有奋斗和拼搏,那才会梦想成真,那才会成为现实。

16、定制君收集了大家精心准备、用心分享的最怀念、最喜爱的传统年俗

17、其实除了鞋和柴,在一些讲究的地方,还有刀也是不能随便借,或者是借药罐、拐之后不能还。

18、又或者是能不能借了之后按时归还,就像老话说的“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19、车链子枪的弹药就是曲灯棍棍,一毛钱能买好几盒!

20、小的时候家里点的是炉子,烧蜂窝煤的炉子,到了冬天大家都会往家里买很多的蜂窝煤,没有暖气片的这种,就是单独的一个炉子。然后放了学或者没事的时候我们就会围在炉子旁边说话,唠家常,像我们小孩子当然就闲聊天了。在炉子上放上花生,地瓜,一边吃着,一边烤着,想想都是美味,并且我们还会去野外地里去烤红薯,点上一堆柴火,放上红薯,也很有意思呢,现在想想都是回忆。

三、80后农村童年怀旧说说

1、朋友说,好想回到从前。

2、80年代过年,我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所以并没有那段回忆。我是90年代出生的,是个90后大小伙,在我的记忆,应该只记得6岁以后的事儿,不过只有一个残破的片段,记得那时候我一家子那年并没在老家过年,在浙江余姚那里,我爸是包工头,就我爸我妈和我三个人,那段时间可真的是五味杂陈,过年并没有过好,你想在身处异乡,能过好吗?

3、另外过年的时候免不了放爆竹和贴对联,这样节日的气氛才可以越来越浓。大年三十那天家人欢聚一堂,吃着可口的年味,一起说说笑笑,别提多欢乐!

4、千呼万唤,春节在翘首盼望中终于到来了,这一天,通常是我们当地的集市,所以几乎这一天每个小孩子都会跟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去赶热闹,运气比较好的会收到丰厚的红包,在这个一年一度的喜庆日子里,小孩子的要求一般不会得到拒绝,但是春节这一天因为要赶着贴春联,放鞭炮,所以相对而言是个比较仓促的集市,一般不到中午,聚集的人群就会散开,每个人都不想因为任何事情耽误自己家贴春联吃一场团圆饭。

5、每晚8点,月光下,滋养优雅人生!

6、何况,在以前老百姓穿的大多数都是草鞋,勤劳的话可以自己制作,所以说不借也是和不借柴一样的道理。

7、本文结尾,定制君会抽出3位幸运用户

8、(分享语:你是否怀念儿时的清新空气与自然风?谈谈你的感受)

9、童年的春节总是充满浪漫。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岁月的增长,我再也找不到那沉重的期盼,不再怀有童年对新年的真诚向往。

10、冬天就只能玩冰车车了,冻毛手圐圙的也阻挡不了滑冰车车的激情!

11、梦回童年,儿时往事,远山一般寂静,唯二枚黄皮果的叶子,贴在眼帘上,清凉,清凉。那纯洁的白云是我们欢乐的过去,那湖水的丰盈是我们蓄满的真情,那空气中激荡着的,是我们露珠般闪烁的笑声。

12、接下来说说那些小时候的美食!

13、割麦不比干其它的农活儿,天越热温度越高也正是割麦子的最佳时间,这当儿麦杆晒干了,割起来省力气,不费镰,尽管这样,割给一会已是浑身淌汗,大汗淋漓,难以忍受,有啥法子呢?只是为了挣得几个力气钱罢了。割上一天,麦灰在空气中弥漫,湿毛巾不时地在脸上擦汗,那吐出的痰是黑的,两个鼻子窟窿也是黑的,浑身污垢不堪,穿的衣裳一天不洗就成袼褙了(袼褙:过去妇女将旧的破的布絮和纸,用浆糊粘在一起,厚厚地和皮革一样,用来做鞋底,质地硬),那个辛苦劲儿现在的人难以想象。麦客割麦一整天都在地里,早、午饭都是社员户送饭到地头。早饭一般是稀饭、蒸馍、洋葱等小菜。午饭是机器面,当然在生产队那阵麦面少,大多是花花面。晚上收工才能饱餐一顿。

14、小时候不像现在所有吃的都买现成的就行,要提前好多天就开始做很多好吃的。家里的炉子往往不够用,我们都会临时在院子里搭起一个炉灶,专门用来做这些过年的食物。要炸丸子,炸油糕,炸带鱼,做烧肉,做皮冻,做蛋卷,还要蒸馍馍,蒸黄米等等。而且都是几盆几盆地做,把整个正月的食物都要做出来。

15、可有这么一群人无论严寒酷暑,无论中秋春节都是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些人就是一线工作岗位的石化工人,他们有的来自安徽、有的来自山东、有的来自辽宁,大江南北、五湖四海。

16、纵使城市里五彩缤纷绽放的过新年的礼花,也引诱不了我们目光坚定的回家步伐。

17、每年都有春节,每年都有除夕。长大后,春节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也越来越少了厚重的乡土气息。这些年味也逐渐在消失。

18、小时候,过年就是包粽子。叫念宗。它很大。估计它重两公斤。妈妈会在除夕前一天把它包起来,放在一个大锅里煮。它需要十个多小时的时间来烹调,吃起来有很浓的年味。

19、过年,映照出人生百态。

20、那时候,一个鸡蛋能换两根冰棍。

四、怀念农村小时候的日子

1、我生长在山西的一个小县城,过年的讲究和规矩并不及乡下的多,但是过年前也有很多事情可做。孩子们都是最期待过年的,过年意味着有新衣服穿,可以吃好吃的,可以挣压岁钱,可以放鞭炮。

2、再说一说小时候玩的那些东西——

3、我的老家在北方,每年过完小年,家里人就开始忙碌起来,各式各样的馒头就出来。感觉有馒头才是年。

4、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家乡永远永远不可替代的年味!

5、曾经稚嫩的心灵已变得成熟,曾经娇小的幼苗已长成小树。成长的过程中,变了许多,也忘了许多,但那些充满童趣的话语和事情,依然铭记在心。金色的童年是快乐的,回忆金色童年是兴奋的。童年像一条船,装满了糖果,装满了玩具,装满了欢笑,也装满了快乐。快乐的童年像雨后的彩虹一般,缤纷绚丽,曾经做过的许多有趣的事就像一颗颗明亮的小星星在童年的天空中闪烁。偶尔自己或别人提起来就引来一阵欢笑。

6、水饺的花样几乎是数不胜数的,不仅是在外形上,还有馅料上,以及面的色泽上,都是花样百出。小时候妈妈通常会早早的准备几种馅料,因为进入春节之后,包括在新的一年的前几天,每天都是要吃水饺的,所以水饺的需求量变大,制作工艺又稍显复杂,所以,要提早做好准备、

7、故乡荒凉贫穷不惹人注目,但每年回它怀抱过新年却是我人生最大的奢望。

8、最普遍的就是打宝了。为了打宝,把课本都叠宝了,打上一天,胳膊疼好几天有木有?

9、初二后拜年,小孩子一定要穿口袋大的衣服,这样装得了吃,也能装得了压岁钱,不过妈妈一定会说:“你的压岁钱拿过来,妈妈先帮你保管着,不要乱花。”不过话说回来,妈,你说,我小时候那些压岁钱什么时候能够还我呢?

10、“你们孩子结婚了吗?”

11、如若遇到好的人家,晚上回到雇主家,主人又是舀水又是倒茶,好吃好喝的端上,如若活儿没干完吃完饭寻找地方安顿麦客睡觉,第二天继续干,跟自己家人一样。也有遇着抠门儿的雇主,为那几分几厘的地面积,争执不下,讨价还价想少付工钱。有的雇主不想按亩付费,就想少给几块钱,弹嫌不是麦茬高了就是麦捆子粗了或者捆子扎的不结实等等。

12、送上本君精心挑选新春年货大礼包!

13、一起来看看大家分享了哪些传统年俗吧~

14、人人都说怀念以前的年味,我也是,虽然过得有点苦,但现在想起来,倒是别有一番风味。感觉现在过年少了以前小时候那种期待感和仪式感,你们觉得是不是?

15、现在那些瓦房有的空了好多年了,有的全部垮了,看起来好凄凉的。

16、长大后的我们回忆起童年,就是和现在的场景一般,记忆中过年的气氛都是和同伴们奔跑点燃起烟花呛鼻的烟味里夹杂着欢乐的甜味~看着他们这样嗨真好

17、这不就是翻车车么,电视里说的两亿年前的生物,小时候用筛子捞着喂鸡了!

18、可能快过年了,想起来小时候过年的场景,妈妈的忙碌,鼻尖的香火味……或许我真的年纪大了……

19、真怀念小时候过年总把新衣服偷偷拿出来试好几遍的年龄!

20、火树银花,五彩绚烂,弥漫了整个新春的童年回忆……

五、小时候的年味说说

1、就是在这一来二往中,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就拉近了。

2、在物质匮乏年代过年的那种满足和欢乐,现在无论如何也找不回来了。

3、现在长大了,非常怀念小时候过年的情形,或许是因为小的时候无忧无虑,过年的时候只管吃、喝、玩,不为生活琐事操心,小的时候非常盼望过年,每到大年三十的时候,我和哥哥就会去大门口贴对联,贴上对联,挂上灯笼就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了序幕。小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梯子,哥哥站在梯子上去贴对联,我给哥哥递胶带,爸爸妈妈帮忙看着对联有没有贴正,贴了对联之后,我和哥哥就会站在大门前念对联,直到能背下来为止,觉得非常有趣,我从小就觉得对联非常有特色,对仗工整,朗朗上口,也很押韵。

4、还想吃桔子瓣形状的水果糖,更想吃一角钱五六块的水果糖。

5、年是习俗,是传统,是一条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绳子。从年尾到年头,短短的几十天,过年的快乐不仅是饭桌上的一道道美食,更是与家人的欢声笑语,然而在不能回家的那些日子里,是我们在为更好的团聚在努力奋斗。

6、“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

7、我最喜爱的传统年俗:我是潮汕人,我们那边每逢过年都会举行谢神活动,感谢过去一年神灵的保佑,祈求来年顺顺利利。每个村有自己固定的日期,今天这个村明天那个村,朋友亲戚相互串门去玩个热闹,每个家庭会拿出各种贡品来拜神,随着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东西也是越来越五花八门了。村子里还会请来木偶戏团,小孩子老人家都爱看。今年也不例外,除了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谢神也要好好热闹一番。下面附上往年的图。

8、除了水饺,还有腊肉腊肠之类的,虽然我们北方不流行做腊肉,但是腊肠确实很普遍的,几乎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会有一串串晾晒的腊肠。这样的腊肠对小时候的我们而言,也是分外美味的。

9、童年的年味是鞭炮的味道。

10、后来有了淋浴就卫生多了。孩子们去洗个澡都是哭天抢地的。大人们总是把我们摁在滚烫的蓬蓬头下面冲,完了还用搓澡巾死命地给我们搓个通红,恨不得搓下几层皮。孩子们一边躲着一边大叫着烫啊烫,大人们哪能让你跑了。使劲抓着训斥“烫什么烫”,说急了屁股上给一巴掌,孩子们哇地哭起来,大人们趁机赶紧多搓几下。于是,澡堂子里孩子的哭声大人的喊声混成了一片,热闹极了。孩子们哭天喊地,大人们大汗淋漓,洗完澡真的像是扒了层皮。

11、现在的农村环境和过去没法比,过去出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而现在村中田间道路全都水泥化了,门前亮化绿化美化了,但村里没有人气了,两千多口人的村子常住的人只有不足百十来口人,闲置的屋舍常年铁将军把门,偶见有几户人家露出几缕饮烟,大都是家里有老弱病残。老母亲不愿进城,我们兄弟几个常回家看看,好在母亲身体康健,喜欢和村里几个老伙伴坐在村里大槐树低下乘凉聊天。眼下夏收在即,我回老家的次数也多了,闲暇之余,和老人们坐在树下,常回忆起那人气很旺的六七十年代,话题最多的就是甘肃麦客。甘肃麦客指的是前来支援三夏割麦的甘肃农民,村里人叫他们炒面客。

12、定制君么么哒新年红包一枚

13、有人说,没钱啊,欲望都高了,挣了五千想一万,挣了一万想十万,有了一百万想两百万……

14、越长大越孤单,我也常常梦见农村的小时候,现在出来工作,觉得记忆似乎越来学遥远,远到一碰忽然有种落泪的冲动。

15、此后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一大家人围坐在木桌上,吃起热腾腾的饺子。对于比较匮乏的小时候来讲,这一顿美味佳肴,足以相抵过去吃过的所有美食。而不绝于耳的鞭炮声,通常要响上一个小时之久,耳朵所能听到的就是声声不绝的鞭炮声,因为农村的傍晚已经非常寂静,所以这样的声音也总是格外响亮、

16、小时候,也许最有趣的事情就是放鞭炮,特别是一种火柴、咖啡,像火柴一样,抽着头,从来不担心爆炸,因为爆炸前会耽搁一段时间。

17、最近这二十多年,年轻的都全部出门打工了,老的和小的在家,后来小的长大了也出门了,剩下的全是老的。

18、由于工作和疫情的原因,只有第一年赶着初一早上下夜班回家过了三五天之后就匆忙赶回来隔离了,第二年选择了留宁过年,许多同事陪着一起过了个年,今年赶着小年匆忙回家呆了一天,提前感受了一下过年的氛围,也感受到了父母老了,有机会还是要多陪陪他们。

19、那时的炮竹声清脆清脆的。

20、理发室也同样人满为患,男人们去修修剪剪,女人们去烫烫染染,小孩子们也去推推剃剃。出来以后都是焕然一新,精精神神地迎接新年。爸爸是一个干啥都不着急的拖拖拉拉的人,在我的记忆里,他每年都是澡堂和理发店的最后一个顾客,都是三十晚上天擦黑了才能修整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