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下乡扶贫工作心情说说(100句)
一、下乡扶贫说说
1、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今年1月14日,汪洋副总理来到了岭头村,对岭头村的脱贫工作充分肯定,特别是对微商扶贫和乡村旅游扶贫方面的探索提出表扬,对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表示慰问和感谢。作为一名普通“第一书记”,唯有再下苦功,再立新功,才能不辜负各级领导期望,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新答卷。
2、还是回到叫教师们去做扶贫这事上吧,我觉得真的不太靠谱。老师说理论水平是有的,但如何指导农户去脱贫致富,恐怕做不来,不敢说百分之百,起码百分之八九十的老师不行。最多献点爱心,掏出点钱给那个贫困户,回来埋怨几句!完了。
3、好没好到救世扶贫 ,坏没坏到杀人放火。
4、临走前,我们拍了一个大合照,有心的你可以放大看看岁月蹉跎下的老人们脸上的沧桑。
5、自从回农村养鸡之后,小酒我接触最多的政府官员那必定是下乡扶贫的干部无疑了。
6、上图为今年享受到的所有国家补贴。
7、我们随后进入了今天的第二位帮扶对象的家中,只有一件十几平米的小房子,一个炕,一张长方形的桌子,一个土锅,几乎看不到的家具。
8、婚姻是扶持,不是扶贫。婚姻是爱情的佳酿,不是物质的枷锁。婚姻是两情相悦一起走,不是走投无路求收留。
9、有根据地向本单位领导或上级主管部门写明干部参与下乡扶贫的实际困难和要求补助的理由及具体数额等
10、所有初选作品截稿后将筛选出的优秀作者作品、由平台《羞女山下》发布。
11、听说回家搞种养殖的贫困户都靠着补贴扶持发财了,到底是不是真的?
12、(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纪委监委张强供图)
13、▲点击蓝字,关注更多都安本土资讯
14、(如有不妥,请联系我删除)
15、刚刚过去的2016年,对于161支驻村工作队的432名驻村工作队员来说,是人生履历中极不平凡的一年。
16、职务:平顺县阳高乡车当村“第一书记”
17、这位老人姓李,在拍照的过程中,我看见李奶奶的洗衣粉是有瓶装的,吃饭的碗只有一个,因为她是一个人生活。我们在帮她打扫时,她主动打起了水,热水,并叮嘱我们用热水,不要用冷水,不然会生病的,老人是真的善良。
18、深入百姓家中,了解贫困群众安全用水问题。
19、当然,在这张《建档立卡贫困户政策明白卡》粘贴之后的两天,我又借到了传说中的小额贴息贷款五万元,颇费周折。
20、哲学是以理性寻找真理,而神学却是躺在父怀里领受真理;哲学汗流浃背,神学满有安息;哲学是心灵寻找故乡,而神学是背着父亲预备的金银宝石从家乡出发去旅行,去扶贫,去看望哲学家。
二、村干部下乡扶贫工作心情说说
1、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市各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密联系地方实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驻村工作队员们都拿出了“只争朝夕”的劲头,带着感情耕好扶贫“责任田”,涌现出很多感人的事迹和闪光的经验。
2、于是,贫困者再也不会、也不敢懒惰了。有好菜吃,有钱赚,何乐而不为?乡下俗语云:人有三分扶财力。因为手艺好,所以口碑好,光顾的食客多,没多久,便有钱了。而且,未出两年,讨了老婆,并准备修房子……
3、一日,干部再来,仍然带酒菜。并问:想学炒菜吗?我不可能天天帮你炒啊,人家还要上班呢。睡觉给了一个枕头,贫困村民正愁这个问题,忙不迭答应,而且,一改昔日懒惰,拜干部为师,那份虔诚,估计任何人都会感动。以后,教者专心,学者用心,没多久,竟然把那些厨艺全部学会。这时,干部才告诉他:已经给他在镇上租了个门面,而且设备俱全。并拿出一叠钞票,要他马上开张,开个饭店。镇上流动人口多,有技术,养活人不成问题,过两年,还可娶一房媳妇呢……不过,干部沉吟了一下:这钱,算我借给你的吧,我相信你。
4、扶贫时应该有好几个人一组,你们按照领导的指示去认真的工作就可以了!并且要及时的与当地的领导干部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样有利于你的工作效率!如我答复准确可行请及时采纳!
5、协调多个部门,为桑凹村修水泥路981公里,桑凹村、十二亩村两村直接受益,且惠及周边400多名群众,从根本上解决了八个自然村的群众走路难、农产品运输难、学生上学难问题。同时硬化了健身场所、安装了路灯;创办了“沁源县新玉种植专业合作社”。
6、另一方面,似乎也能看到一些并不那么完美的现象。
7、我们可以看一份《各县(市、区)2016年预脱贫对象帮扶摸底情况表》
8、本次大赛奖项设定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优秀作者10名,第一名:奖现金158元;第二名:奖现金108元;第三名:奖现金58元;第四名:奖现金28元;第五名到第十五名精美礼品各一份。
9、还有的住宅困难,问原因,答案是有能力重建,只是无人力。
10、网友“学法志愿者”提到,现在个别地方扶贫办办公经费敞开供应、开支庞大,又缺乏审计和监督,存在严重的廉政风险。比如有的超编配备提拔干部,脱离实际采购高规格暗访设备;有的随意购置办公设备,无限制租车包车;有的超标准接待,随意外出考察,随意领取加班补助等。
11、同时,在承上启下过程中,我们也要善于发现问题,既要向主要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也要向基层及时提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便于基层干部群众理解操作的指导性意见,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12、人社部再公布“黑名单”:他们拖欠农民工工资,有的欠钱超千万,严惩!
1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4、这是从一个角度所看到的,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呢?
15、世间无扶贫,一切皆营销。
16、这句话用的最多的时候就是工作队给你讲解政策劝你签署脱贫协议时。
17、如果你是一个贫困户,我相信你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脱贫不脱政策。
18、首先我是个教师,教师是干什么的?教书啊,每天在学校备课,上课,上课,改作业,辅导管理学生。忙得不可开交,一句话,我耕的是这两分田。
19、计小科也参与了此次志愿活动
20、数据上的“胡编乱造”。网友“惜福”说,有的扶贫干部对村里耕地面积、生产经营收入、低保金收入等脱贫数据进行编造、虚假填报,致使扶贫数据上报失真,不能真实反映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有的村直接套用其他村的有关文字材料作为村党建工作阶段性总结和问题整改清单。
三、扶贫下乡苦并快乐说说
1、我在工作中努力与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交流沟通,及时得到领导的指导、教诲与帮助。同时,善于用“洋话”“土话”与群众交流,让群众从感情上接受我们;善于“走土路、穿土衣、吃土饭、睡土炕、干土活、说土话、交土友”,只有这样,才能倾听到群众的“真心话”,才能“把准脉”,进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办法”。
2、那么,执行政策的人有么?
3、可能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面,公务员的工作就是“杯水车薪”——每天在每天在办公室喝杯茶,月底就可以拿到可以买一辆车的薪资。但事实并非如此,特别是最近,精准扶贫战略提出来之后。
4、 一亩田园,一方原舍,回到乡村,悠然自在。
5、公职人员是有限的,并且机关单位自身还需要开展业务,只能抽调一部分人下乡扶贫,所以能够下乡扶贫的人也是有限的。对于那些普遍落后贫穷的地方,如果一开始就实行一对一扶贫的话,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没有这么更多的公职人员予以扶贫的。所以对于那些普遍落后的农村,应当先想办法让其整体脱贫致富、共同富裕。对于大部分农户都富裕起来的地方,只有少部分的农户没有脱贫的现象,那么这样可以实行一对一的帮扶了,进行精准扶贫是最有效的方法。只有一对一的精准扶贫,才能够取得扶贫的最佳效果。这就要求扶贫干部针对于扶贫户的个人特点,制定有关扶贫措施,采取有关扶贫办法,引导他们发家致富。并且在必要的时候给予物质上金钱
6、早上10点,我们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位于方山县北武当镇的新民村。说真的,路途中计小科第一次感受到了吕梁山区农村的沧桑无力,看着窗外的景象,不禁暗自叹了口气。
7、都安的公务员们上山下乡,走村入户,先不管他们是被逼还是自愿的,都是在干一件大实事。最近还听说广西一个扶贫小组下乡途中轿车坠崖,2死3伤,不禁感慨。
8、以上仅是我回农村这一年所看到所接触到的关于扶贫工作的一些现状。
9、农村扶贫政策有:美丽乡村建设政策农村危房改造医疗救助政策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教育扶持政策生态补偿政策产业扶持政策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10、2016年,百尺镇的脱贫任务是7个村389户908人,省市县帮扶单位干部、“第一书记”、镇村干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提高认识、学习政策,入户走访、真情帮扶,做到了走访摸底一户不漏,情况收集一丝不苟,帮扶措施精准到位。
11、最好别拒绝,这里面水很深。向你所在单位的同事打听更靠谱。去有什么好处,不去会造成什么后果,对你以后入编有多大影响?
12、扶贫宣传“一刀切”。网友“wangling”说,整治形式主义前,全国各地都大张旗鼓宣传扶贫攻坚工作,弄得标语展板到处都是。如今整治形式主义、防止过分宣传,有的地方又“一刀切”,将花费几千上万的宣传板一口气全部拆掉。这是以前建好的东西,为什么就不能让它立着,等到2020年全面小康后再拆掉?
13、新的一年,驻村工作队员有哪些体会,对扶贫工作又有哪些打算?
14、大家想听的可以往下慢慢看哦。
15、世间无扶贫,一切皆营销。
16、我们还帮忙去维修了电脑,老师们也在工作岗位上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17、中间有许多的小故事想和大家分享
18、其中11四项是我所在的当地所有农村居民都享受的政策,其他则是贫困户所享受到的。
19、“我的男人必须是读过书 又习武的侠客 最重要的是 有一颗扶弱济贫的心”。
20、职务:沁源县法中乡桑凹村、中峪乡北峪村驻村工作队队长
四、关于下乡扶贫的文章
1、贫困户喜领爱心捐助物资。
2、单身好久的姐妹终于恋爱了,男朋友人不错,是个公务员,所以常常把自己这段感情形容为:精准扶贫。
3、扶贫这事儿,说实话,我真是不太了解,电视里,网上是见到宣传多了,但那是务虚,政府有什么具体政策,如何实施?有文件细则,哪个部门去实施。这些我们老师都没有见过。就丢这么一个手册过来要我去搞扶贫,我会吗?我能吗?
4、我认为是形式化,过场化。。
5、1月30日(正月初五),接到驻村工作队通知,迅速简单收拾一下换洗衣物,丢下两岁和八岁的孩子,和家人简单交代几句,立马奔赴工作岗位。每当辖区内有湖北返乡人员归来,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会立刻带人现场入户做好户情档案登记和疫情宣传。每次上门与“湖北返乡人员”最近距离的接触,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可能,但她从不畏惧。
6、下乡扶贫只为完成任务。网友“骄傲的猪”说,扶贫在一些地方有点跑偏了,更多的是材料扶贫,材料一定要做得漂漂亮亮,否则根本过不了关。现在很多党员干部每月跑下乡扶贫主要是为了完成任务,尤其遇到上级要来检查的时候,大家更是一窝蜂下基层,拉家常、补资料、拍照片,忙得不亦乐乎,至于贫困户接不接受、乐不乐意、有没有空,根本没人管。
7、从表中不难看出,这次的扶贫并没有只是停留在“直接给钱”的层面上,而是“授人予渔”,不仅帮贫困户申请医疗救助,助学金等,还会组织贫困户参加就业、种植和养殖技术培训,甚至还能帮助申请小额信贷,指导创业。
8、计小科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记录,所以我一边拍照,一边观察着这个小屋,这两位老人,老人家中很简陋,两间小房子,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两棵树,屋子外还有几头牛。
9、第饮水工程。早些年村里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但多年过去,水不够用、水管年久失修等等问题不断。今年新建了几个饮水池,目前尚未完工。相信明年应当不会出现用水高峰期缺水的问题了。
10、至于其他的,就不是我所能够评价的了。
11、到了之后,下车第一眼看到的是一排很有北方气息的窑洞房(毕竟计小科来自南方),房子对面是咱们吕梁学院捐助修建的一个戏剧院,历史和现实的对比显得那么突兀,又那么平常。
12、2017年初小酒我顶着贫困户的帽子开始了农村土鸡养殖,在养鸡的第282天,我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13、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所看到的。或许这仅仅是我的一点臆想,或许这也是我的一点诛心言论。但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的确确做了一些实事。
14、扶贫中的“不切实际”。网友“大耳朵图图”说,身边2家贫困户接到发放的全脂乳粉各20袋,每袋50斤,每户达半吨之多,贫困户喝不了、用不完,堆在墙角结块变质,在群众中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有的镇花500万元搞草地生态畜牧项目和上百万元的南竹、丹参、桔梗种植项目,但可行性研究不够,决策缺乏精准性,全部烂尾;盲目上马种植5万亩金银花,目前已基本毁损和撂荒。
15、每天下乡回来身上都是一身泥,灰头土脸,穿的衣服俨然一副农村妇女,劳动女性的样子,裙子什么的已经变成了衣柜里的摆设。
16、每个路灯都是太阳能路灯,据说造价不菲。唯一不确定的就是后续的维护问题是怎样落实的,因为眼下已经出现个别路灯不亮了的情况。
17、听着这些来自精准扶贫一线的声音,真的担心“精准扶贫”这一项实实在在的利民工程最后又变成聒噪一时的形象工程。
18、他们用汗水诠释着,精准扶贫的成果来源于责任担当。担当即责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就能干多大事业。面对艰巨繁重的精准扶贫任务,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拿出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精神,亮出乐于奉献、敢于作为的举措,做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在其位、谋其政、成其事。
19、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海嘎村在他的领导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人均收入已经超过9000元。这十一年的坚持,他给海嘎村一个崭新的面貌,并让该村的人们过着富裕的生活。
20、从整体看,被扶贫集体有专门的帮扶集体;从细致看,每一个贫困户家庭都有专门的负责人。
五、走访扶贫下乡路上心情说说
1、世间无扶贫,一切皆营销。
2、有一种真情,叫不离不弃;有一种坚持,叫责任担当。
3、因为婚姻是扶持不是扶贫,纯粹的感情才能走得长久。
4、政策、执行人都有了,那么扶贫的工作做的到位么?
5、2019年7月,按照单位安排,怀着对工作的热情,她从副局长尾甲村第一书记彭昌宏同志手中接过交接棒,接下镇党委、单位领导交给她的光荣任务“扶贫”。作为千百名第一书记中的一员,她认为一定要让自己身上充满泥土味、汗水味、人情味,扎根农村,服务农村,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一心一意为民服务。从此以后,扑下身子、丢下家中两个幼小孩子常驻村里,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而村民却成了她的熟人、亲人,埋头苦干精准帮扶。
6、依据扶贫补助文件规定,客观写明下乡扶贫地点、时间、天数,标准,合计金额。向上级领导打补助申请报告,领导审批后去财务部门办理。
7、在帮这位老奶奶打扫完后,我们还去另外一户老爷爷家中,帮他打扫了卫生,并和他聊了天,了解他们平常的生活状态,并且,这位老爷爷每天进自己家时,会有一个很高的台阶,连我们都需要用跳才能下去的台阶,说真的,他们的生活应该给我们很多思考。
8、本文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微信号:zyjwgjjw)
9、养鸡棚前谋划产业发展。
10、如果是三支一扶的两年后有的是可以转事业编制的,考公务员有政策扶持。如果已经是公务员或者是事业单位的,有额外的津贴和提干机会。
11、形式主义害人不浅,令人深恶痛绝,又屡禁不止。不少网友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留言板留言,反映身边的一些形式主义问题。我们整理了部分网友关于扶贫领域形式主义现象和问题的留言,一起来看看你身边是不是也发生过类似情况,让我们做到防微杜渐,铲除扶贫领域形式主义赖以滋生的土壤。
12、每次爸妈来看我的真实感受:“下乡慰问送温暖,精准扶贫暖人心”。
13、我也是生于农家,长在农村,现在算是离开农田不做农事了,但在乡村学校教书,依然和农村父老乡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经常下村家访学生,看到很多贫困家庭;我们也很想帮助他们一把,但自己手长袖子短,心有余而力不足。政府搞扶贫,我们高举双手赞成!中国贫困人口太多,特别是农村!但是怎么个扶贫才能把这些贫困的人助上富裕,政府还需要好好思量,不要这样搞大呼隆隆,不要拉郎式扶贫。贫困人是哪里都有,贫困原因千种多样。要在短时间内消灭贫困人口,呵呵,说实话,那是新闻联播说的!
14、脱贫攻坚中的“看与不看”
15、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妙在以扶贫而命题。
16、好没好到救世扶贫,坏没坏到杀人放火。
17、“精准扶贫”的提出,无疑是智慧和努力的集成。近年来,这项工作取得的成果毋庸置疑。当然,在具体过程中也存在战略和战术、政策和对策的理解不到位或者错配,这些都需要实践来试错和纠错。其实一等的扶贫是教育,二等的扶贫是发展经济,最后的扶贫才是直接补贴,要是政府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精准扶贫”上,而忽略了都安教育和经济的发展,那就有些避重就轻的嫌疑了。
18、为了精准扶贫,走访后根据每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致贫原因,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经常下队入户进行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宣讲,使每个贫困户都知晓各项扶贫政策,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爱。为有劳动能力却不能出门务工的贫困户申报了“护林员”、“保洁员”工作,有效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19、第一你可能是人事代理制度的这种还行有机会进编第二合同制的呵呵当然也有特殊情况,你说的太少了没法子下定论不过听着还是可以的
20、有扶贫工作人员,自告奋勇前去,先带菜肴白酒,并亲自下厨操作,懒人有吃的,自然愿意烧火配合。没多久,一盘盘色味俱全的荤素菜端上桌子,食之,忽觉天下美味尽在此桌,于是乎,痛快淋漓,大快朵颐……以后的日子里,他可是天天在家里等待这位美食家干部再度来他家扶贫。也就只隔了几天时间吧,扶贫干部又一次自带酒菜,依旧厨房,依旧忙碌,依旧将菜端上桌,依旧两人共享……贫困户觉得:这位干部是天底下最好的人,连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也不会达到这个标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