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说说大全 > 正文

带孩子去养老院的说说(100句)

2023-06-18 06:56:3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别把父母送养老院的说说

1、养老院除了提供兴趣房间外,一些设有专业健康管理的养老院还会特别关注老年心理健康,会定期组织养老院的老人开展各种主题交流会。

2、只要足额支付了相关的费用,也是合法的。具体需要采用何种方式赡养父母,可以由子女和父母一起协商解决。

3、人活着需要目标,存在得有意义。

4、2012年11月24日,90岁的邱小妹在梳妆。

5、可以。养老院可以为能独立生活的老人提供安养服务;也可为有生活起居照护、记忆照护、病后康复疗护、临终关怀需求的老人提供长期和短期的生活照护;最大程度的为老人们开心快乐度过幸福晚年打造一个轻松、方便和舒服的生活环境。为了丰富老人的生活,每天上午护理员会统一组织老人开展保健和唱歌活动,午休后老人可自由安排时间,下棋、看书看报、作画。医养结合的养老院,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更为老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晚年生活方式。

6、把父母送去养老院太过自私,这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女考虑的事情。只要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什么困难都可以解决的。

7、其实现在养老院之间的竞争还是存在的,大家都在推出各种优化养老服务。当然,随着服务的越好,相应收费的价格也在提升。当然,一分价一分货这道理都懂。

8、单纯的靠纸上谈兵少了亲身的体验所获得的资料,有时是不完整的。所以才对提问者有此要求,愿你能欣然接受。

9、记住,给父母选择养老院不是在逃避赡养责任,恰恰相反,是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养老机构的服务更专业、更全面,老人居住更安心,子女们也更放心。

10、如果你真的无力照顾,把父母送进养老院也不是免费的,高档的养老院所花费的金额,完全够让父母在家生活,然后给父母请个保姆了。

11、马薇薇说,我们把老人流放在了亲情之外。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住进养老院的老人,内心深处总有难以抚平的背弃感。而作为子女的我们,不忍他们受这样的心理煎熬。

12、老人孤单,缺少交流。养老院有大量的同龄人,养老机构还会组织一些健康的活动,老人居住养老院,将会快活很多。

13、个人认为,你们有兄弟为什么送分母去养老院呢,建议轮流供奉老人,一家人在一起才其乐融融!

14、每日里有什么烦恼都要向父母撒气,更何况还有普世存在的婆媳关系等。一面伤害父母的心,一面又不得不每天面对,导致老人身心健康受损,无以复加。

15、第陪老人一起住敬老院。这是我一位同学的打算,我觉得很好,可以推荐给大家。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应该用一生来报答。我们应该在父母的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16、人老了,特别是单身,在家里又不带小孩子的,一个人在家无聊,去养老院是最好的出路,也是有利于健康的,因为现今社会各方面都发展了,条件也允许了,以前哪里有,想都别想,但去之前必须要征求老人的同意,估计80%的老人都同意而且还很愿意。

17、2012年11月13日,抽烟的老人。

18、小燕和丈夫商量好,买了一幢二百多平方楼房,又雇佣了一个保姆,把四个老人接到一起,吃住一起。

19、2011年3月14日,徐涵素把年轻时出去游玩的照片贴在敬老院床头,并写下感叹人生的诗句。她躺在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两手被捆挷着,口齿表达不清。2013年我再去看望她,床上躺着的已是另外一位老人。

20、其实父母对我们的好,并没有要求过我们回报什么,可当他们老去,作为子女,我们不应该尽自己最大努力给予他们关怀和爱吗?颐养天年说含饴弄孙,而不是去守着养老院的大门等你来看他们。

二、带孩子去养老院的说说

1、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道德熏陶下的必然结果。中国人提倡尊老爱幼,在全社会形成养老尊老的风气,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子女理所当然、责无旁贷的义务。

2、(我)眼睁睁的看着一些老伙计一个接一个的死去,我能不想到自个的结果吗?这不明摆着是等死吗?

3、老人老了死在家或者死在外都要看家人是怎样对待的,家人服从老人生前的心愿哪就会死在家里,在家里操办丧礼,家人有忌讳哪老人可能就会死在外面,决定权还在子女和家人!

4、我的朋友从小母亲有些残疾,父亲身子有点弱,但可以自理,可以照顾自己。但在生活上,却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收入来源。我朋友在初中毕业以后就去了大城市,在那里整整度过了十五个年头,这十五年来可以说背景离乡,一个可以依靠的人都没有,不过好在还是交了一个很好的女朋友。

5、因为国家对相关体系还未修整到像外国那样。多数老人进养老院只会过得很痛苦。子女会因此受到良心的谴责。

6、什么时候送老人去养老院?这是很多人特别纠结的事。

7、人老了还是死在家里好,主要是丧葬仪式方便办理,有亲戚朋友邻居来了方便招待,也显得人情气氛浓重!

8、直至目前,送养老院仍是没办法的办法,否则,即是儿女不孝,配偶不贤!

9、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等有特殊需求的老人,养老院会提供个性餐。民以食为天,老人的饮食马虎不得,尽量做到营养均衡。

10、2011年8月31日,每个星期三早上,老人们聚在佛堂里拜佛诵经。

11、有人说我不愿意送父母去养老院,只需要一个理由,在这个不叫“养老院”而叫做“家”的地方,我们可以晚上一起吃饭,聊一聊。能够有一个和乐融融的家,没有人是愿意去养老院的。前提是你的父母身体健康,不需要你的照顾,还能给你援手,你们从不吵架,父母有足够的退休金。

12、照顾父母说起来容易,但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夫妻两人工作都不轻松,而且上面四个老人下面一个孩子。随便一个人辞去工作都可能无法赡养父母和孩子,现实是很残酷的,不管愿不愿意承认,父母的身体都在退化,我们没办法二十四小时陪在父母的身边,父母养老的问题总归要面对的。

13、真善美|看到做养老工作的女生就赶紧娶了吧

14、2011年10月18日,一家敬老院《护理一览表》上老人的名单信息。

15、特别是失能的老人,他们失去了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生理失禁,吃饭穿衣服都靠别人照顾。久病在床前无孝子,要照顾生病的老人,远不是那么简单,再多的耐心和精力也会被现实磨灭。

16、独居老人。当子女无法时刻在身边照顾,身体发生不适无人照料时,将老人送养老院养老看护是很好的选择,子女偶尔抽空去养老院陪陪父母也是极好的。

17、有些人觉得把父母送进敬老院是“孝”。有些觉得不孝。当然,这肯定要根据具体情况以及生活方面来看,也要尊重父母的意思,如果强制就不好了。

18、如今,家庭结构出现巨大变化,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去养老机构,都是一种养老方式的选择,但更关键的是,我们是否真的知道人老了之后,作为子女又该如何和年迈的父母相处,特别是老伴过世后又不愿跟子女住的,哪就住养老院,大多数养老院的环境不错,伙食也过得去,养老院很好有很多同龄人没有代沟,有共同语言挺好的,子女有空的时候来养老院看望老人,这种现象很普遍。

19、他看着我半天,突然一下子泪水就涌了出来。他跟我说:“你知道我心里有多难受吗?但我真的没有任何的办法了。”

20、养老院都提供怎样的服务?

三、把父母送养老院行吗?这个老人一句话,点醒无数人!

1、中国的传统,百善孝为先,以为送养老院就是不孝。目前中国老人绝大多数是居家式回养老。在以为答的行为中,都以为养老院是不好的,其实错的。随着社会的发现,越来越多的老人都在转变观念。未来趋势:社区养老,养老与养生、旅游的一种养老模式。

2、安顺金太阳养老院还不错,我的一个亲戚就住在金太阳养老院,去的时候褥疮挺严重的,过了几个月去看他的时候褥疮都好了!他们在医疗护理这块做的蛮不错的。可以去他们的网站看看。

3、我不会把父母送去养老院,哪怕我生活得苦一点,我也希望和他们在一起。乌鸦尚知反哺,何况是人呢。

4、也许你觉得把父母送进养老院,他们会生活得更好,可再好的物质条件,也弥补不了他们精神上受到伤害。

5、该不该送老人去养老院,这是一个含糊不清的命题,多大为老人?什么时候应该送老人去养老院?

6、我们许多人是在牺牲父母幸福的情况下长大的。我们的父母努力工作,挣钱不是为了给自己买一件新衣服,而是为了给他们的孩子更好的生活,送他们去最好的学校。他们不会一起谈论爱情。他们谈论最多的是孩子。当他们的孩子长大,他们的孙子孙女。孙子长大后,他们也会变老。在这个时候,他们对我们毫无用处,我们应该把他送到养老院吗?

7、2013年3月18日,一位老人在等待午餐。

8、第二例是4年前的事,我老家村里一位90岁孤老头,两个儿子、媳妇都退休,孙辈有做工程有上班,本地富户。老头是老党员,他儿子动用关系又弄个抗日时当兵退伍还乡,每月2000多元补助。原住老家,由内侄一家照应,他给个千把元伙食费,精神抖抖。两儿孑"善心",硬是把他带走,人们以为带到各家侍候,或是雇保姆服侍,谁知送养老院。3个月不到,坚决回老家。内侄媳再见到时,皮包骨头,只剩口游气,当即大哭…令多少人唏嘘!

9、父母在就是家,父母去了敬老院,家里就冷清了,缺了温暖,这还是个家吗?因此很不赞成让父母去敬老院养老。有同感的吗?

10、《飞跃老人院》里的一位老人也说出了真相:

11、因此,不是说把老人养在家里,给其住处、给钱、给物资等就是孝顺,还要多和老人谈谈心。有事情也咨询一下他们的意见,让他们觉得自己被重视等,这才是孝顺。

12、上有父母要赡养,下有孩子要抚养,还要背负着每个月的账单。必须得努力地工作,才能给父母和孩子更好的生活,相应地,忙碌的生活也必然会划分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没能照顾到自己身边的人。

13、还有我爱人一个堂兄,副团转业,还在城里工作,家也在城。也己80出头,有点痴呆。儿子不学好,女儿不孝,妻子信佛整天念佛烧香,把他一人送养老院,妻子儿女成年不沾边。老家去人看他,无言无语,叹息流泪…

14、也不说现在当下了,自己小的时候,在农村不也经常成为留守儿童。昨日的留守儿童,今日的留守老人。这其中的各种滋味,其实感受过孤独的人都能够理解。

15、父母虽然没有住过养老院他们还年轻但是我是养老行业从业者对这个还有些了解的之前武汉的项目,一位奶奶老教师,自愿去养老院,而且很喜欢那种生活,因为高端养老院的老人生活还是很不错的去广西的时候,低端养老院很多都是在家不好带,去养老院有人照顾,他们生活一般我一个爷爷,年纪大了,孩子在外地,放在县城的养老院里,想来滋味不是很好受所以,如果要是高端的,在家门口的,孩子经常能去看望的,去养老院生活比在家好厚朴养老为您解

16、第一阶段,老人还有生活自理能力,我想应在家养老。熟悉的家,熟悉的环境,熟悉的老邻居、老同事。住在自己生活了多年的房子里,见到墙角的书架你知道那是第二次加工资买的,而那个桌角的油漆则是儿子二年级时用小刀刮的。举目望去,比比皆是温馨的回忆,感觉年轻就在眼前,感觉自己不老。

17、想过父母为什么愿意去养老院吗?据统计,同意去的老人中,百分之六十是觉得子女没有时间照顾自己,而百分之三十其实是害怕自己连累了子女。我们可以想象老人心里有多矛盾,一方面不愿意离开家里,另一方面不愿意麻烦儿女。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都在为儿女着想,可儿女就能心安理得地将老人送出去吗?我无法接受敬老院,无法接受和家人分离的做法。

18、很多子女或老人对养老院充满了不信任,或许是道听途说到谁谁在养老院如何如何,将养老院想象的讳莫如深。这其实,是大家对养老院误会了。

19、养老机构服务内容及质量控制表

20、各种情况不同,想法也不一样,人都有老的时候,我对子女们说过,有一天我生活不能自理了,养老院是我最终的归宿。

四、孩子别送我去养老院

1、提供养老信息化管理软件

2、可能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你从来没有了解过农村养老院的构成情况,我来给你简单的科普一下。

3、父亲去世,母亲尚在的马东说,家人是我们的全部,而母亲对于他是百分之百的存在。站在为人子的立场上,如果父母提出要和老伙伴一起去养老院,我们的第一反应只能是反对。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当父母决定要去养老院,作为儿女的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什么是他们真正的诉求。如果仅仅是因为不想成为麻烦、拖我们的后腿,那他们退一步,我们就应该进一步吗!父母如此懂事,我们就该不懂事地由着他们懂事地一直体谅着我们?

4、来源:益养老、养老运营消消乐综合整理

5、关如这个话题人们己经讨论了多年了,按照过去把老人送进养老院,有很多人感觉接受不了,认为儿女不孝,是一个丟人的事情,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从根本上的变化,老人进养老院也是一个经常而又普通的一件事情了,现在的年轻人压力这么大,社会竞争力又这么强,你能叫孩子在家养你老吗,我现在的观点,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的想法是到了我们老俩口不能动弹了,我们马上找养老的地方去,不要拖累儿女,要支持他们的事业,把孩子的后顾之由排除掉,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时他们也安心,我们也放心,何乐而不为呢,

6、我的老家是农村的,农村现在也有了养老院。最近我的一个朋友要把自己的父亲送去养老院。那天我们两个人碰到了一起,我跟他说,你把你爸送去了养老院,你放心吗?

7、在农村朴实的生活观念里边,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去,是会被戳脊梁骨的,是会被所有人吐槽的,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

8、上述的两种观点,让老人产生了一种进了养老院就别想出来的“恐怖”想法。所以,大家长久以来都避而不谈养老院。

9、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只能独自呆在家里,在家养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身体状况不如以前好。即使他们在家,他们也可能有滑倒、使用煤气和离家出走的危险。

10、分情况来说啊,如果父母不喜欢跟子女在一起,比较喜欢跟老年人在一起,那么把他送到养老院也是可以的,如果子女嫌弃父母而把他们送去养老院就是大不孝了,该扁!

11、打着“不孝”旗号,批评别人把父母送进养老院多少有些不太负责任。子女担心背负“不孝骂名”不了解养老院真实情况,就拒绝也是不太负责任的表现。

12、社会逐渐进入了老龄化,我们不得不面对父母老了,自己将来会老,老了之后怎么生活的问题。独生子女计划,让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孩子的家庭中,老人就面临着老了是自己生活还是和子女一起生活的抉择。

13、当然前提是了解你准备把老人送的这个养老院的情况,并和其它不同的养老院的情况进行一下对比 ,因为不同的养老院它们的服务和内部的情况是有差别的,不能千篇一律的等同视之。

14、那天他非要请我喝酒,喝完酒之后说了很多话,他说他特别怀念小时候,那时候虽然家里穷,但真的没有任何的烦恼,不像现在,自己感觉就像是一只蝼蚁,身上的担子很多,但自己真的有点拖不动了。

15、有时候,我真的希望我父母的爱不要那么伟大。伟人完全忘记了自己。我不知道其他人对送父母去养老院有什么看法,但我总是持有异议。因为养老院能给老年人很多便利,他们唯一不能给予的是爱和关爱。此外,几个父母真的很想去养老院。

16、这样“生的愉悦和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

17、因此,目前2020年了,仍然还有大量的人认为,自己父母要自己亲自侍奉养老,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就是一种不孝的行为。逃避照顾父母的责任是可耻的。

18、所以,当你的父母老了,当他们提出要去敬老院了,当你开始考虑是否送父母去敬老院时,我建议你:第了解老人的真实意图,搞清楚老人是真的自己愿意去吗?有时老人是为了不给小辈添麻烦,而有时只是赌气。有时是试探,而有时只不过是一时的想法。这时你顺着老人的意思,那就会伤了老人的心。

19、人老了就爱热闹了,想留在子女身边,年轻的时候顾不上,忙工作,忙挣钱,现在有时间了,想在身边了,确要被送养老院,当然伤心了,

20、特别是一些民营养老院,特别注重老人的兴趣活动。普通的养老院会有书法室、绘画室、棋牌室,舞蹈室等。高端的还有阅览室、练歌房及看电影用的视听室。

五、去养老院看望老人的说说

1、小俩口,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工作,忙里偷闲的,也帮保姆伺候老人,没想不到一年,四个老人都,闹得不可开交,都为鸡毛蒜皮事。

2、越老越依恋亲情,越老越依恋子女。我认为,把老人送进敬老院是违反人性的。但如同世间的许多事情一样,有时送老人进敬老院实在是无可奈何。到底该不该送老人去敬老院?我觉得应该根据老人各方面的情况具体分析。可将老人分为几个阶段。

3、养老护理员|我最自豪的就是哄老人

4、不能自理的老人受罪、遭罪、累赘、住哪儿都一样苦。

5、以我对敬老院的了解,我不会送母亲去那儿。

6、我说几例。一是20多年前,一退休干部4个儿子成家,老伴健在。这退休干部神经不好。儿子把他送养老院。个把月无人去看一下。老伴舍不得去看,一见面双双流泪,老头子己不成人形,带回家不久去世。

7、不管是每月两万的高档院,还是每月五百的经济院,前提是—— 自理!

8、这个问题要想得到准确的答案,最好是提问者挤出一段时间来,亲自体验一下养老院的生活并进行调研,仔细听听养老院老人们的声音,了解一他(她)们的思想,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9、这些过程,我都经历了,我丈母娘就是老年痴呆症,在脑科医院治疗三个月后送到养老院去的。用她自己的话讲,吃喝不用烦,有人照顾,比家里的保姆好。

10、其次,父母精神上饱受煎熬。儿女有了让父母进敬老院的想法,那需要交纳给敬老院的钱已经不是问题。而面临的问题是父母知道儿女们忙活,自己照顾自己觉得方便、实在,动辄还有儿女的电话问候,时不时还给个零花钱。这一旦被“扔”进敬老院,就会少了联系,说不准一年半载也难能见个面。父母都为儿女而活着,没有儿女的音讯与关心,说个度日如年也不为过。

11、我们都会老的,给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吧!

12、如果有老年痴呆(阿尔兹海默症)更加危险,容易发生丢失,做饭忘关火等,在家发生摔伤无人知晓,发生紧急情况无人做急救等。

13、从道德层面上来讲,父母将我们养育成人,我们确实是需要给父母养老,照顾父母的老年生活的。但是如果为了所谓的孝心让老人在家养老,好像有哪儿不对。

14、送父母去养老院这个问题备受关注,我认为这个问题并不能说明子女究竟是孝顺还是不孝顺,孝与不孝还是应该从子女平时的所作所为当中判断。有些人本能的认为,如果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当中就是不孝顺,其实我认为这个问题真的不能一概而论。

15、普通养老院的伙食是采用“定食+小灶”的形式,也就是每顿饭吃什么菜,是一荤两素还是两荤两素基本是定好的,大家都吃一样的。

16、不是送了,就不孝顺;也不能说不送,就孝顺。看自己经济能力以及家人和老人关系;看老人自己心愿;最后还看养老院条件。

17、首先不违法,子女由于工作比较忙,将年老多病的父母送敬老院是合理的安排。最起码安全,不孤单。

18、2011年8月31日,被关在单独房间里的老人。据民政部2017年公布的《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8%。

19、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了3万4千多家养老机构,这样的养老机构建立在各个社区,不仅提供了老年人的活动娱乐空间,还提供了专业的护理人员,让老年人享受日常照顾、生活护理等服务。因此,如果有条件给父母更好的养老环境,这也是孝顺的表现。

20、到那时你享受到的幸福,我们的老人也一定愿意享受。你有时间还可以经常的陪老人共度养老院的时光,这样也能为你将来快乐的入住养老院打下良好的基础,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