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发朋友圈推广说说(100句)
一、打陈式太极拳发朋友圈说点什么
1、许多时候,自以为自己身体已十分放松了,稍一遇外界刺激马上就僵了,这是因为实际上没松透的缘故。
2、地址:深圳市罗湖区爱国路东湖公园西大门文化广场
3、通体舒畅(tōngtǐshūchàng)
4、在张老头看来,练杨式太极轻柔是必须的,不轻柔就无法顺利发出整劲,而做到杨式太极“十要”,基本上就做到了松柔。但是当前许多练杨式的,片面看中了轻柔,却忘记了杨式太极还有一个要求,就是积柔成刚。比如,上面说到的“沉转走化、回身引带、凌空壁立、撞击吐劲”等四个要素中,前三个都是要求松柔,也就是说前三个都在积柔,只有最后一个要素撞击吐劲才是成刚,但是成刚也是在松沉的条件下吐劲。
5、释义:心无牵挂,随意而满足。形容神态悠闲、心情安逸,不在乎事事所为,只在乎自身感觉的快慰;本着对自己好和对别人好的意义,才是真正的快悠闲适和闲得乐哉;自由清闲,心情舒畅。
6、退步压肘(转腰左摆掌转腰右摆掌退步压肘)。
7、如封似闭;⑴两拳变掌,⑵两掌前按。
8、海底翻花(收脚合拳提膝翻抖)。
9、双推掌(落脚收掌虚步双推档)。
10、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就算是撞击吐劲,也必须保持沉肩、坠肘、松腰、含胸拔背(注意,吐劲时是裹裆而不是开裆)的状态,否则肩、腰、腿产生的整劲就会运行还畅,无法较好的吐到手上。当整劲通过手部吐完了,立即松沉下来。你是否吐对了劲,有个办法可以检查,那就是如果你吐完劲后,如果身体某个部分已经用了僵劲,就说明你的那个部位没有轻沉。如果吐劲后全身仍然轻沉,那就说明你劲路吐对了。
11、太极拳功夫,不外乎是动静开合而已,但一切要在稳静的基础上作,不可有慌张冒失的现象。它虽是静,但静中藏动机。
12、右掩手肱拳(震脚收掌擦步合臂马步掩手弓步出拳)。
13、闪通臂(转腰带掌弓步穿掌拧腰旋掌扫腿推掌)。
14、永远不发劲的那全是扯淡,不发劲你练什么呢,当健身操练可以不发劲。之所以练套路不发劲,是靠慢练来熟练动作、领悟其中的奥妙以及动作合一性。慢练练多了基本功才扎实,反之,初学就发劲,只会走弯路,发也是瞎发,力发不整。练拳,你听我一句话,别的多说是胡扯:把套路的每个动作都落到实际,要知道每一手是干什么用的!这样你练的清楚,才叫练拳,要么就是健身操!会用了之后再回到套路,你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发力什么时候该柔,动作也会随之圆滑、洒脱。现在很多大师都是胡扯的,讲不出每式如何运用的大师,都是瞎练。
15、地址:沈阳市铁西区保工街九路市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五层
16、转身摆莲(双摆莲);⑴转身穿掌,⑵右脚右摆。
17、太极拳练气功的拳法有陈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练的时候要配合呼吸与意念,伸展运动时,呼气并意念体内浊气从汗毛孔排出体外;收缩运动时,吸气并意念真气从汗毛孔进入体内;收功时意念真气收缩与下丹田。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钩棚逼揽人人晓,闪惊巧取有谁知,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滚拴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炮捶。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簪压根腿,截前压后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上笼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迟,藏头盖面天下有,攒心剁胁世间稀。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太极起势;⑴左脚横移,⑵两腕前掤,⑶两掌下采。
18、悠闲自得(yōuxiánzìdé)
19、杨式太极除了打击人的瞬间,一般不发明劲,基本上都把劲力隐藏在松沉的动作中,在不发明劲时,以松劲的各种太极劲走化,让对手感到你的手明明看似软弱无力,但接触起来却非常重。其实,在杨式太极看来,松沉走转也是发劲,只不过这个劲力不论快慢,都保持比较平稳运行,像抽丝一样,所以称为抽丝劲。而发明劲打击对手,则是由抽丝劲自然过渡,所以称为棉里裹铁。而发明劲的过程,就是把本来隐藏着的东西吐出来一样,所以称为吐劲或者通劲。
20、“松”要大松,全身松,每一块肌肉都要放松。如此强调松,其目的就是为了聚集内气。太极拳是一种“重意不重力”的拳种。练到一定程度,太极拳发人,不是靠肌肉的力量。而是把内气一瞬间发放出去,它的威力是很大的。这种内气其实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的获得首先靠身体的放松。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太极拳就是一种放松的功夫。
二、太极拳发朋友圈推广说说
1、张幼泉:自幼喜爱武术,初学少林拳,六十年代改练太极,曾学练过杨式、吴式、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中的大架、小架都学练过。八十年代拜在山东洪均生门下,专修陈式缠丝功法。2000年后,专修道家内丹功法,修炼太极内气。
2、为什么套路为次,因为套路只是最初武师为了方便推广技术,教会别人最基本的攻防动作,而把各种技击攻防动作串在一起而形成,学杨式大极,如果你只练套路,那么你除了得到一副好看的外形,产生健身的作用外,其他的东西,你都全部得不到。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学杨式太极的人很多,杨式套路打得好的人也不少,但具有技击能力的人没几个的根本原因。
3、动作如行云流水,身形如若水蛟龙。大道太极显神功,腾挪闪展俱轻灵。八面支撑守法度,四方戏水舞游龙。天人合一万事空,松静自然养终生。星垂天幕无穷阔,月涌波光入禅境。
4、我认真地开始了在日本的教学生涯,更主要的是我练套路的生涯也从此开始。意拳基本上是站桩和试力。没有什么套路。而太极呢,过去全不讲站桩。虽然北京陈式的田派田秋茂已经公开教授什么养生桩和技击桩,但那完全是意拳门内的东西。最近十几年太极门内也开始重视桩功了。但是,那些东西是过去没有的。有的只是南拳意义上和少林拳意义上的外家拳法桩功。真正的内家拳法的桩功出自意拳。
5、不知羞耻,张三丰的不知多少代后的徒孙辈还反过来妄想和祖师争首创,人还有这么脸皮厚的啊,可耻。陈家沟的太极拳的真东西早就失传了,不要再骗人了。过去有,不等于现在还存在,不存在真功夫的东西还拿来蒙人充正宗,就太无耻了。
6、不要私存,请放到朋友圈里,让更多人对传武有理智客观的认知。
7、修炼太极拳与学练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学书法,从描红印格开始,然后选择一本字帖,照样临摹,临到很像了,再换一本临练。二本字帖功法打下结实基础,然后才观摩各种流派的书法,吸取百家之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不必强求像哪家字体了。
8、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9、https://www.tdnjtjq.com/index.html
10、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点击“关注”。
11、学头趟架子一般有半年时间,但改起来非要用几年的功夫,还恐怕未必能改好。因为改拳的内容更高了。初学是外形模仿,是表面的东西,而改拳就需要按照拳理拳法去要求,使学习者由浅入深,逐步提高,从不能到能,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从初级到高级,这是改拳的全部内容,做起来很不容易。”
12、神清气爽(shénqīngqìshuǎng)
13、看这松软沈稳的形势,如载重之船,沉沉稳稳地荡于江河之中,既有沉重而又有软弹之力。
14、在未获得内气之前,练太极拳的常规法则也必须遵守和训练。
15、在柔和的动作中也藏着几分刚劲,双手握拳,转腿,向前缓缓冲拳,更让沉浸其中的我们觉得正在全神贯注地将混沌的天地分开,动作多么精确,到位,整齐。
16、前趟(落脚擦步下捋转体搭手转腰翻掌提腿擦步马步分掌)。
17、每天在这里,遇见生活,遇见太极……
18、斜飞势;⑴两掌分展,⑵两臂交叉,⑶左肩左靠。
19、我主张站桩。因站桩是学练身体放松和积累内气的重要手段。我站桩的姿势非常随意。任取拳架中一个式子,如提手上势,摆好架势后,全身放松,意气沉入脚底。任其上下升腾,每天20分钟左右。站后非常舒适,轻松。平时等汽车、排队购物,任意一站,自然放松,别人看不出我是在练功。所以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站桩。对内气的培植很有帮助。
20、给你的生活加点音乐元素
三、太极拳发朋友圈说说
1、反义词:惊慌失措、面如土色。
2、吴阿敏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3、虚领(4)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4、单鞭;⑴右掌变勾,⑵左掌左按。
5、学太极拳也是如此,开始练一种拳式,打下结实基础,达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吸取各种流派的长处,融会到自己的拳里面去,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同一师傅的徒弟,十个有十个样,其道理也是如此。现今我练的太极拳架主要两种套路:一是以杨式架为形式,以松柔为主的拳架,主要培植内气(即内功)与内气流转,我称之为“内丹架”。另一是以洪传陈式架为形式的,以练缠丝功法为主的套路,我称它为“缠丝功架”。除了练这两套拳架外,每天保持20分钟的站桩。
6、气定神闲(qìdìngshénxián)
7、白鹤亮翅;⑴左掌翻转,⑵左掌上掤,⑶两肘下采。
8、如何分享陈小旺拳法研究会信内容?)
9、右左分脚;⑴两掌虚合,⑵右掌穿抹,⑶两臂交叉,⑷分掌分脚,⑸两掌虚合,⑹左掌穿抹,⑺两掌交叉,⑻分掌分脚。
10、右式(左手往上、往里拧。蹬左腿合右腿,重心右移。右腰下沉。身体右转,重心继续右移,左手向下拧至肚脐高度,右手往里裹,左腰下沉)。
11、物我两忘(wùwǒliǎngwàng)
12、起势(分脚开立)。
13、揽雀尾;⑴右抱七星,⑵左掌打挤,⑶右掌回捋,⑷右掌前掤,⑸右掌后掤,⑹右掌前按。
14、随着音乐响起,每一个关节灵巧地配合着,身心倾听着悠扬的乐曲,双手如同白云一般舞动着,在柔和的动作中也藏着几分刚劲,双手握拳,转腿,向前缓缓冲拳,推掌,更让沉浸其中的我们觉得正在全神贯注地将混沌的天地分开,动作要多么精确,到位,整齐。
15、身体左转,转到不得劲的时候,左脚以脚跟为轴,前脚掌贴着地面向外旋转到左前方45度方向。重心左移,收右脚,身体下沉,向右前方45度方向蹬右脚,注意:同样是脚跟里侧贴着地面蹬出。
16、肘底捶;⑴退步穿掌,⑵坐身打拳。
17、搂膝拗步;⑴提腕按掌,⑵搂膝推掌,⑶提腕按掌,⑷搂膝推掌,⑸提腕按掌,⑹搂膝推掌。
18、独立跨虎;⑴转身撤步,⑵两掌回捋,⑶收脚提腕,⑷提膝推掌。
19、重心右移,提左脚到膝盖的高度,同时身体下沉,向左前方45度方向(与右脚成90度方向)蹬左脚,注意:蹬脚的时候是脚跟里侧贴着地面蹬出去。
20、老师从不强调走架配合呼吸。而是自然呼吸。只是强调丹田内转。无形指挥有形。
四、打太极朋友圈说说
1、外柔内刚,刚柔并济,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武术与导引吐纳结合,意识、呼吸、动作相结合。此外,必须指出的是,陈氏太极拳,特别是陈氏太极推手,是实战性的竞技运动。
2、出处:沈约《郊居赋》云:“惟至人之非己,固物我而兼忘。”
3、左云手(震脚摆拳开步推掌擦步左云开步右云)。
4、击地捶(落脚摆拳、跳步绕拳擦步绕拳弓步栽拳)。
5、高探马;⑴右脚后落,左脚回收(脚尖点地),右托左探。
6、例句:房间里面点了熏香,清香袅袅,让人通体舒畅。
7、有视频、有音频、有美图、有温度。让你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8、在左右蹬脚的动作时,似乎将此生最多的力气用于支撑腿部,尽力做到平衡,双手呈十字形。
9、因此,张老头总是说,掤劲是杨式太极运化所暗劲的根本,而靠劲则是杨式太极发放所有明劲的基础,只有将靠劲练好了,放到其他招式中,才能形成吐出各种太极整劲的明劲,必须练好靠劲才能练其他的劲力。
10、中带钢绵里藏针钢柔并进、以柔克刚、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
11、温县陈小旺拳法研究会欢迎爱好者前来学习和探讨
12、内劲为太极拳第一门槛,如果搭手不能控人,说明练的东西和太极拳不沾边。
13、弓步栽捶;⑴提腕按掌,⑵右拳下栽。
14、当头炮(落脚后推掌坐腿收拳马步棚打)。
15、搬揽捶;⑴转身合掌,⑵左掌前掤,⑶左掌右拦,⑷右拳前伸。
16、双峰贯耳;⑴两掌反采,⑵弓步贯拳。
17、点击右上角(…)→选择将内容“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18、“气”是什么?是能量,身体里面由“意”激发和诱导下产生的能量。在与人推手中,不是用肢体把人推倒,而是通过接触点把“气”放出去,即把“能量”释放出去,对方会顷刻跌出。
19、弯弓射虎;⑴两掌右捋,⑵两拳俱发。
20、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十七引唐·牛僧孺《续玄怪录·裴谌》:“香风飒来,神清气爽,飘飘然有凌云之意。”
五、太极拳友相聚发朋友圈
1、倒撵猴;⑴坐身按掌,⑵退步推掌,⑶坐身按掌,⑷退步推掌,⑸坐身按掌,⑹退步推掌。
2、推荐理由:时下爆红的流行歌曲、独具情怀的经典音乐、值得循环的精彩现场、音乐背后的动人故事......
3、指裆捶(转身缠摆震脚擦步马步掩手、收拳弓步发拳)。
4、如“中”,就是中正。人的尾闾至百会是一根轴,轴不能歪斜。就像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塔身必须中正,固定不动,吊臂才能灵活吊货物。设想塔身歪斜、晃动能吊东西么?练拳时身子就是塔身,只有中正,手臂才能灵活有劲,否则不推就自倒了。又如一棵粗壮的杨柳,在狂风暴雨中,枝条摇摆飞舞,但它的主干因其根深扎泥土中而纹丝不动,枝干和柳条怎么舞动,都不会被吹倒。枝杆和柳条与主干力量是顺畅的,也不会被折断。但有枯枝和节疤的地方,因与主干传力不顺畅,就很容易被折断。打拳也是如此,如下盘中正,并与两臂劲力相通,就不会被推倒。如果身体某部分僵硬,如同柳树的枯枝和节疤,下盘的劲力就传递不过去,在推手时,这部分就成了被对方制服的部位。
5、左金刚捣碓(旋掌左捋弓步前棚虚步撩掌震脚砸拳)。
6、“有一个练陈式太极拳的,一般说外表练的很不错了,许多人谈起来也很夸奖他,他自己觉得也不错了,一次找我师傅(田培亮拳师)来给他指导,他练过后,问我师傅练得如何?我师傅说:‘可说你练的都对,也可说你练的都不对。’那人听了不明白,问我师傅怎么又对又不对?我师傅说:‘说你练的对,是用最低标准来看,因为你外形模仿的还差不多。说你练的不对,是用高标准来看的,因为你身上还没有太极拳高标准应有的那些东西。‘”
7、玉女穿梭;⑴右掌翻转,⑵左掌前掤,⑶左掌后掤,⑷右掌前按,⑸扣脚转身,⑹右掌前掤,⑺右掌后掤,⑻左掌前按,⑼右掌前按,⑽左掌前掤,⑾左掌后掤,⑿ 右掌前按,⒀扣脚转身,⒁右掌前掤,⒂右掌后掤,⒃左掌前按。
8、重心左移,右脚小脚趾一侧贴着地面收回到右脚旁边。右脚大脚趾一侧贴着地面向后蹬出一步距离,两脚外侧大概与肩膀同宽。然后再接着第3个步骤,如此循环练习。
9、谁说陈家拳不外传?其实我们都是一家人~
10、白鹤亮翅(擦步插掌虚步分掌)。
11、我们属于社区太极武术爱好者团体组织,主要练习各式竞赛套路,以杨式为主,有练习陈式56式竞赛套路等,请多多指教.
12、前招(转腰悬腕虚步摆掌)。
13、一个个轻慢的动作,好像能把重重的力量都涩掉:一个个专注的眼神,好像除了自己全世界都消失了。
14、为什么要悄悄的出脚,一是为隐藏自已的劲路,不让对手发现我方即将发击。二是保持自已运劲的稳定,协助手、肩、腰等部位以抽丝劲引化对手的力量。有些朋友也许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要悄悄出脚也许很难。其实,你只要体会到杨式书谱上说所的迈步如猫行,要做到这一点面非常容易。
15、天道内劲太极拳原创文章总汇
16、右六封四闭(转腕旋掌下捋前挤左刁右托虚步按掌)。
17、左六封四闭(转腰下捋转腰前挤转身虚步刁托虚步按掌)。
18、搬拦捶(转腰摆拳马步横打转腰翻拳马步横击)。
19、中盘(换掌前推换掌前推换掌前推穿掌绕臂分手踏脚合臂擦脚马步拢手上提)。
20、即使老师每天把着手教,学者有一定聪明,也得有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弄懂学会。至于练到身上,练成高级功夫,完全掌握,非十几年到几十年不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