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说说大全 > 正文

对逝世奶奶的思念说说(100句)

2023-03-11 20:06:1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奶奶去世100天思念奶奶的说说

1、收稿作品现代诗、格律诗、词、赋、散文、小说、杂文、新闻稿、书画摄影、小视频、音频等体裁不限。

2、父亲看重我则是近几年的事。近几年,父亲偶尔会把我作为他的骄傲——他会对村人说起我,他说你别看那小子长得弱小,却也弱得有点名堂呢!末了,他还忘不了要重点补充一下,说那小子不单混了个小科级干部,还会写文章呢,听说还发表到北京的大刊物上了……

3、这两年,有的朋友离开,退居其它城市。因为高高在上的房价,因为到处塞车,因为终于觉得每天的生活过得像打仗一样。GDP指数遥遥领先,幸福指数靠后,深圳把最好和最坏的一面,同时呈现给我们,让身在其中的人,内心纠结和焦虑。但世界上哪有“完美城市”?涉身此地,我早在浑然不觉中,被周遭生活的环境改变,这真匪夷所思,和朋友出门,为找到一个车位狂喜,傻开心,心情也一下子变得特别好,像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

4、我愕然:父亲去世将近二十年,这是母亲思念父亲了!正在午睡的她,被梦惊醒,到现在还没回过神儿来。我把她扶上床,说:“我去找牛!”刚一扭脸,发现母亲已安然入睡了。

5、老家在这里,心中的家在哪呢?祖辈世居的家宅,从前,屋前有池塘和菜地,屋里燕来燕往衔泥筑巢,现在,屋后是荒山、祖坟。一个实则多情的人,不可能完全恩断义绝的转身奔赴外面花花世界,也许他们一生的大半时光都跟故乡无关,告别出生地在其它地方生活,更使他们一次次自觉抵达生命的原土,甘心情愿的在一个家族兴衰荣辱的教益中成长。

6、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7、母亲的糊涂,从另一个角度看,何尝不是一个人后天社会属性的隐退。人这一辈子,为父母,为兄弟,为子孙,操劳了一辈子,没有一点儿属于自己。到了老糊涂的年龄,才有了一丝儿自我意识的被动觉醒,才有那么一点儿生活的真正意义,才有了一丁点儿心情的纯真本心。

8、两个月的时间里,两个亲人因病相继去世,生命如此的脆弱,好好珍惜当下,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9、清明佳节倍思亲,怀念天堂的奶奶,希望你在那里一切都好,想念您!

10、我叫父亲别再这样说,理由是我混得其实很不好。“谁说你了,有时间我就当我的农民,我土地里的农活忙都忙不过来,谁有闲功夫说你那些破事了……”父亲不承认(我就知道打死他也不会承认);但至少他说的有一半是事实:那就是他一直在做他的农民……

11、世间事已经旧得不能再旧了

12、有时候亲人去世久了,一切都变得习惯之后,也就没有觉得那么痛苦了。但是一旦梦到一次,醒来之后就又会沉浸在思念里。

13、奶奶在60多岁的那年,她走进了基督教堂,受洗成了一名基督徒。记得在那个年月里,每到礼拜天主日的早上7:奶奶都会穿的干干净净,挎着装着圣经的小布包,带着使用多年的老花镜和小铅笔,迈着摇晃却刚毅的“三寸金莲”,步行大约600多米的路程,来到汉中市基督教堂作礼拜。

14、因为害怕她摔倒,我给她买了一根拐杖。后来我发现,自从她拄上拐杖,就再也离不开了。哪怕手拉着,也不容拐杖离开她半步。由于工作忙,我陪她说话的时间有限,大多时候,只有拐杖和她为伴。

15、亲爱的ma:那时候我7岁刚读小学一年级,我姐是初我妈心脏病发作,出院重度瘫痪,我爸十几年如一日天天照顾她的日常起居,我和我姐一直被我爸保护的很好,童年其它小孩有的我们也有,那时候不懂事觉得老爸是超人,过节总是能给我变出好看的衣服发卡,长大了知道老爸一件衣服可以穿七八年

16、奶奶虽然一字不识,但奶奶聪明过人,说话清晰,奶奶在60岁那年信了主,一本圣经从不离手。奇妙的是,奶奶在花甲之年还能通篇读圣经和背诵圣经经文。逢人讲基督的大爱,逢人讲耶稣基督带给她的祝福和喜乐。她在晚年,真正活出了耶稣基督的好模样。

17、父亲不愿露出他衰老的破绽。一个最突出的表现是,父亲依然坚持一个人住在村里,先前土地还没有被征拨时,他依然像年轻时一样种庄稼,年复一年,从未停歇;土地被征拨后,他就养猪,养很多的猪,一批接一批地养——渴望赚钱倒在其次,父亲一直在向我们证明:他还能干活,他还没有衰老。

18、他没有离开,他只是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只不过这趟旅行,他喜欢上了那里选择定居下来。但是他能看到你,做一个坚强的人,他不希望你让他失去希望。

19、尽管奶奶离开他而去已经是22个年头了,但与奶奶在一起的美好光阴难以忘怀,奶奶讲的圣经故事经常魂牵梦绕,奶奶为他教唱的赞美诗歌至今在耳旁美好的响起。是奶奶伴随着他在童年的快乐成长,那些至今在脑海里难以忘怀的点点滴滴的温馨往事,时时会在他心中升起无尽的思念和对与奶奶在一块儿度过快乐童年的向往。

20、人活到老,方得真心,不易矣!

二、对逝世奶奶的思念说说

1、那时候的奶奶虽然还没有信主,也不知道耶稣是谁,但奶奶天生就像神赐给智慧和力量的孩子。自幼年凭着自己聪明好学和坚强毅力,在过去的岁月里,尤其是解放前的兵荒马乱,解放前后的艰难生计,她都能应对自如。她会做衣服、会纳鞋底、还能做可口的农村家常饭菜。她为解放战争前线连夜做鞋拥军,曾经当过生产队负责人,也曾经为村里大食堂做过饭。

2、美编小槐寻梦半夏往事回味意书司铎

3、世界上最煎熬的事,无外乎守在挚爱亲人的病榻前,看她的生命一点点逐渐消失……

4、有一次乡政府的到村里掀计生对象的房子,父亲“义正辞严”地指责干部们作风粗暴。面对半路杀出的程咬金,领头的干部大发雷霆,眼看一场暴风雨就要降临父亲身上……可就在这时,另一个干部对着领头的耳朵嘀咕起来,稍后,领头的就跟父亲有了这样一段对话:“听说你到过北京开会?”“那还有假?”“听说你见过毛主席?”“那是当然!”……自始至终父亲都以盛气凌人的架势紧逼对方。对话结束后,乡干部们竟然撤走了。事后村人竟相传说此事,都说父亲搬出毛主席吓退了乡干部;一时间,父亲在村里的地位就像快速升值的股票,飙升到了顶峰。

5、一位从来没有过接触的亲人去世了,心里却很难受,希望他一路走好,在天堂永远微笑。

6、巴山书院巴山夜雨

7、这条戳心的评论,是Jake自己写的,也是他想对父亲说的。

8、饥荒把大祖爷扔在异域他乡

9、我逝去的亲人啊,真的好想你!我依然清晰地记得,你的笑容、你的和蔼,你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虽然你与我早已阴阳两相隔,但感觉你依旧陪伴在我身边,成为我这一生深深的惦念!成为我这辈子永恒的牵挂!

10、生死背后揭露的命题,是关于记忆的复杂情感,铭记逝去的人,对生者来说,何尝不是最大的慰藉?

11、作品一周内,阅读量100以上,赞赏15元以上(不包括15元)。作者30%主播返赏次月15日结算。剩余和一周之后的赞赏留作平台运营。本说明最终解释权归金土地文学传媒。

12、转眼之间奶奶已经去世100天了,真的好想念他,真的好想再在他温暖的怀抱里。自己从小长这么大,一直都是奶奶带着我,他把最好吃的留给我,他总是对我特别的关心特别的照顾,现在他离开我了,也许从此再也没有人会真正的爱我了,能够有这样的一个奶奶,我真的感觉特别的幸福,但是永远都不会再有这个机会了。

13、2001年7月22日,我清楚地记得那个早上,我当时正在参加本科函授,要到杭州去上课,我出发前照例要到奶奶病床前看一下她,问一下她有什么事。这天,奶奶用异乎寻常的语气对我说:“你去跟老师说说看,你说:我奶奶病了,能不能不去读书了。你可以跟老师说:我爸爸妈妈也没有读大学,照样有饭吃。你这样说,老师会答应的。”我心里格登一下,一向支持我读书的奶奶怎么说出这种话!当时奶奶已卧床大半年,说实在话,我没有太在意,也没有多想,迟疑了一会,想到还有最后几天的课,上课的地方离家也不远,就上学去了。

14、我们都明白父亲的意思:他在炫耀,从心底的自我炫耀。

15、那一年,Jacquie的儿子和女儿都才20来岁,没时间也没经济能力,在家照顾逐渐痴呆的母亲。

16、台湾豪宅仁爱礼居的广告“人如雨滴,少许入籍仁爱路,太多流落去远方”,一度使我内心深有共鸣,人如雨滴,仿佛我真实命运的缩影,流落去远方,岂又不是贴切的现实比照。多年后的今天,我仍然无法通透地解释,我去远方是为所谓的梦想,还是为了逃避落后不堪的故乡。

17、也就是这一天,我第一次踏进了教堂的大门,也终于买到了一本真正的圣经。再后来,我信了主,成了一名基督徒。我也用自己实际行动,告慰了在天堂奶奶的最后心愿!

18、医生检查后断定,Jacquie很可能是得了早发性痴呆症。一家人战战兢兢,祈盼是医生搞错了。

19、惊悉噩耗,不胜悲痛。逝者安息,请节哀顺变。安息话语为逝者祝福

20、她说:累啥?我和拐棍说话哩,我说累了就去睡觉。我从细节中发现母亲善于排解寂寥,于是诞生了《母亲的拐杖》:

三、奶奶逝世一周年说说

1、如果你是学佛的,梦见去世的亲人,哪他们是向你表示要你帮他们做功德。哪你就帮他们读读经,或抄写经书把功德回向给他们

2、我会常常仰望天空,是想,如果真有天堂,希望我的亲人们,能在天堂里相聚,并相互照顾。不求能赐予我什么,只愿你们不再有病痛的折磨,能有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快乐,今生今世,我心足矣。

3、五年前的今天,我最亲爱的奶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如果她在,今年应是虚岁101岁了。许多个夜不能寐的夜晚,望着窗外如水的月光,深深地思念着奶奶时,很想写一篇怀念奶奶的文章,可是一直没有动笔,因为总怕自己写不好,不足以表达那深深的爱,由衷的崇敬,和悠长的思念。

4、图文审核姗姗意书可可蓝楹一剪寒梅箫雅

5、JTD8810长期招聘图文编辑

6、我父亲排行是最后的老那时仅仅几个月大,奶奶顶着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的压力,辛勤劳作,辛苦带着三个孩子。也听奶奶讲过,那时为了生计,常到麦收后的亲戚家地里捡些麦穗来弥补全家口粮不足。家里太穷,常常被别人瞧不起,吃了上顿没下顿;旧中国又是兵荒马乱的时代,日本飞机经常来轰炸,奶奶带着不懂事的孩子躲避着天灾人祸,顽强向前生存着。

7、为了缓解Jacquie的病情,让她在相对清醒的时候,多看看这世界,享受那些美好的事物,Tim经常带她出门旅行、散步。

8、冬天的夜里,母亲偶尔会在半夜喊我。有时因为闹肚子,有时因为心焦睡不着,有时因为饿了需要喝奶粉,有时因为被子掉地上冻醒了需要重新盖好被子。我担心母亲喊我,时常惊醒着。

9、父亲跪在奶奶的坟前,每一次,风声浩荡,万物轮回,时在移,山川不断变更,父亲苍老的身影则像此间落下的某个符号——微不足道却又深藏隐喻;但父亲显然不在乎这些,他只是一门心思地忘记了他早已增加了“父亲”和“爷爷”的身份;只一门心思地记得他还是个孩子,一个没了亲娘的孩子……

10、父母意见分歧时,父亲就会扔出一句:“我连北京都去过,这点事还不懂?”母亲则反唇相讥:“你那几十年的老皇历了,还好意思去翻?你不脸红我还替你脸红呢——你去过北京又咋了?一头猪拉到北京去回来还是头猪——”母亲话说得刻薄,父亲就像被人砸了一闷棍,只好摆出一副坦然的模样说:“你说我是猪,我就是猪吧。但猪能进北京吗?真是笑话!”沉默一会后,又自言自语地补充了一句:“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只是已经像快要沉下去的水泡,声息细微并很快了无痕迹。

11、金土地文化传媒分社和社长

12、只是父亲没有想到,他的农民梦——他所建立在泥土上的内心宫阙有一天会坍塌,彻底地坍塌——不是他老了没力气再干下去,也不是他厌倦了土地而抛弃它,而是有一天,土地全被政府征拨;这一天确切地说是二零一二年的某一天,阳光被秋风洗得格外清凉,村庄新近又添了几座坟茔,父亲则像一根经霜的枯草,已近古稀的年龄染满寒意;但他还是那样站立着,看得出他一直在努力使自己颤巍巍的身子保持多年前的姿势,他显然在送别,又似乎在凭吊,他静静地看着被压倒的庄稼,一块块被凌乱所复制的土地……终于还是控制不住,一串浑浊的泪滴在风中落下来……

13、你不知道,过世的爷爷也很凄苦

14、在我的印象中,奶奶是极能干的。里里外外的,好像她是主心骨,基本上没爷爷什么事。烧菜自然也不在话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拿手菜煎豆腐。记得有一次,傍晚时分,家里突然来了十来个我师范里的同学,爸妈又不在家,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奶奶二话不说,割菜,宰鸭,不多时,一桌菜就整好了,我同学吃得还挺过瘾。多年以后,同学相聚,大家还能记起那次晚餐的味道。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87年,那年,我奶奶应该是74岁。

15、副总裁蓝楹(军旅文学/格律诗)

16、在她的墓碑下方,依次排列着儿子、孙子、曾孙、女婿的名字。几位姑爷的名字,刻在我家祖坟上,是破了大例。外姓的女婿,从血脉上来说,不同宗同祖,也不同门同姓,但以孝子的身份列名其上,必是受了破规矩的人认可。我们家是当地望族,一家默守着封建传统的思想观念,男女等级有别,并默认着,女孩是别人家的人。不是一门姓氏传宗接代的根本,女儿、孙女、曾孙女,所有女性后人的名字,从来不登骆门列祖列宗的牌位,也不名列祖考祖妣的墓碑。

17、Krismile琳:我姥爷也是这个病,姥姥照顾了十三年。姥爷走了,姥姥好像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18、这张照片摄于四十多年前,遥远的时光落在纸上像一滴浑浊的泪痕;这一年,父亲到北京参加全国煤炭工人先进代表大会。

19、这位知友,纹去世的奶奶的祭日在身上是自己的自由,完全可以纹身。但老汉认为你怀念奶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不一定非要以纹身的方式去祭奠奶奶,要知道一旦纹身,去除是相当困难的。希望你还是慎重行事为好。

20、还对邻居说儿子、媳妇的好

四、想念死去的奶奶的说说

1、所以有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2、奶奶对我的爱也是挺复杂的。当着外人的面,她从来不肯说我一个差字,反正她的孙子人乖读书好还对她孝顺,一句话,没缺点,直说得听者频频点头,对我夸赞一番才罢。说得我心里怪不好意思,感觉必须要照她说的去做,否则便有人设崩塌的危险。可背后,她倒没少严格要求我,我要是做错事,她就给我黑脸,甚至絮絮叨叨,数落不停。一次,我和奶奶分头在老街上的头尾两边卖菜,就因为我卖便宜了一点,少收买主一分钱,被她批了一顿(96年,我以这件事为背景写了一篇《卖芹菜》,获西湖区语文教师下水文比赛一等奖)。

3、今年的清明,会让许多人伤心落泪!我们都会不由想起自己的亲人。

4、我还后悔没有给奶奶剪过甲,特别是脚趾甲,虽然是她坚持不用我剪。奶奶从小裹足,除大脚趾,其余四个脚趾都被硬折到脚底下,用长长的裹脚布死死地裹住,年龄大了,眼花手颤,搬起僵硬的腿,剪趾甲非常吃力,她剪一次脚趾甲总要个把钟头。

5、思念外婆做菜的香味

6、Jake把这段视频传到自己的脸书上,网友飙泪的同时,对Tim的所作所为感到由衷的敬佩。

7、副总裁花靥嫣然(评审)

8、墓碑上方从右至左,一段平实无华的文字,镌刻着她的人世生平:“妣之为人/能干聪明/教子学理/教子学文/治家有方/不怨家贫/仁慈出众/乡里传名……”。简短的墓志铭,真实不浮华,是她朴素一生的完美定论。据说这段文字,是立碑时,方圆十里范围内几位年高的老头儿老太太,感念她的德行,在一夜商议后共倾心力写下的。我站在风里,凝视着上面铭刻的碑文,在心里默念。四周一片安静。山下的田野,山上的枯树,草木深处的走虫,头顶三尺的神明,也能真切感受这一门姓氏代代传承,家风遗传教诲后人。

9、*情溢许昌,总有一个瞬间,让你泪流满面!‖许昌

10、在我们的生命和人生中,一些人注定很重要,一些人注定在我们的心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我怀念我的父母,怀念和他?生命不能重来,生命也没有第二次。亲人的离去,让我们懂得珍惜!珍惜自己、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11、但是那些年,为工作忙、为家庭忙、为孩子忙、为自己忙,忙忙碌碌,我竟没有多少功夫去照顾奶奶,没有多少心思去关心奶奶,可是,在我还没有来得及报答奶奶的“三春晖”时,奶奶就离我而去了,我心何安?我心何堪?

12、她老人家是解脱了,去享福了,人死不能复生,奶奶在天之灵肯定不希望儿孙如此伤心的。

13、会上父亲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接见了所有参会人员……再有的父亲记不得了,因为太兴奋了,那时他只记得鼓掌,只记得喊口号,短短几分钟,毛主席都离开了会场,但父亲们一直还在鼓掌,一直还在喊口号——即使多年之后,当父亲说起这一瞬的“接见”时,仍会激动得站起来,就像一根弹簧突然蹦起来,言辞也慷慨起来,仿佛那场景就在眼前……

14、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15、现在才明白,见见面,说说话,哪怕都是些废话,也是孝敬老人的方式啊,可明白得太晚了。奶奶,我如今真的有很多话想对您说,您听得到吗?

16、我后悔的事太多了,我总觉得对不起奶奶!

17、把她的遗物和你常用的东西放在一起然后烧3柱香,必须一个人的时候不能有人打扰夜里诚心祈祷,第二天就能梦到了

18、妻子精神尚好时,他骑着摩托带她出门散心。

19、不仅要把妻子抱进抱出,洗澡擦身,伺候大小便,还要给她做软和的食物,花很长时间一点点给她喂。晚上要检查好几次,生怕妻子在睡梦中忽然没了呼吸。

20、致力创建一流诗词文化传媒点击蓝色关注金土地名家有约

五、思念死去的奶奶说说

1、“Jacquie会为Tim感到骄傲的,希望,她在天之灵能看到Tim的付出。”

2、Tim知道,妻子的病情没有任何好转的机会,他也没有其他奢望,只希望她能舒舒服服地过完余生。

3、作者简介:骆琼,女,多年前曾有文字见诸报刊,2004年出版散文集《北望家园》。地产营销策划人、资深地产广告人。湖北80后,长居深圳。

4、我愿化身为灯,引你平坦一路前往天堂,我愿日夜祈祷,许你生生世世无病无忧。奶奶一路走好。

5、副总裁六哥(朗诵音频)

6、刚刚梦见了已经去世的亲人,还是一起逗乐。梦中并未察觉,反而庆幸生病痊愈之喜。梦中醒来,一时有些分不清楚现实与梦境。

7、也真是,你陶渊明是诗人又怎么了?——如果让我父亲知道,按他的脾气,他一定会这样说;按他生活的款式,绝对是不会跟陶渊明搅在一起的,他就是他,他只做他想做的农民。

8、他所付出的一切,儿子Jake都看在眼里。母亲去世后,Jake决心要向父亲表示感谢:

9、经此后,父亲到过北京的经历却让他自我陶醉并迷失得找不着北了。

10、来路无可眷恋,愿奶奶安息,愿你在天堂一路走好,被温柔以待。

11、双休日或法定长假日的时候,我会利用半天的时间,到附近走走,看看周边的山水,看看附近村子的老房子、老庙宇或老寨墙,和上年龄的老人聊会天,了解当地的经年往事。有时,读读民国《禹县志》、《河南省禹州市地名志》、《禹州市志》、《畏秋楼诗稿》等等,了解禹州的一些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写一些散记,吟一些诗句。

12、希望外婆,在天堂一切安好,会想你们的,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愿你生活愉快。

13、记忆中的田园乡村,也许早在我孑身而去,一心奔赴远方的那刻起,就注定变得让我不再相认了。如果说乡村的巨变是因为道路的畅通,那一个人决心走多远,是否跟她最初选择的道路息息相关?童年时,我在逃课不上学的日子,一个人独坐在家附近稻田环绕的小山坡上,一身孤僻的外表下,隐藏着长大后要去远方的向往和迷茫。那时年少无知,不知道其它更远的地方或城市,只是某次无意中知道有位姑妈当时在深圳工作,于是,就想快点长大然后去深圳。我17岁时离开这里,一个人拖着行李箱,带着年少时的初心南下深圳,走时义无反顾,没有留恋。

14、明朝李贽在《焚书·童心说》中谈到:“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15、对我的父亲而言,他只是个农民,他的悼亡并无诗意。他只是走不出奶奶的影子,只是没能看上奶奶最后一眼,觉得没有尽到为人子的孝道,进而转化成内心的罪愆——“你既做了这事,就必受诅咒”(《圣经》语),在父亲看来,他对于奶奶的怀念,正是为了这一份“诅咒”,在那里,他一直渴望忏悔,更渴望弥补,当然更渴望重来——父亲的悼亡只在这里,贴着心灵,贴着地面,但那灵魂的痛与透彻毫不逊色。

16、与熟悉和陌生的亲人见面时

17、我说:娘,你这是干啥哩,不停地捣地?你没事就不会歇歇,累不累?

18、从父亲口中,我隐隐约约知道,奶奶的一生坎坷,是常人难以想象和一言难尽的。奶奶在17岁那年,以媒妁之言嫁到离家5公里外的甘家寨我爷家。22岁那年,也就是在公历1943年,连我父亲都未见过的爷爷,因忙于外出生意,多次受凉积淀,终得肺结核不治早年夭折,留下三个不懂事的我大伯、二伯和我爸,奶奶成了一位年轻的寡妇。

19、清明节的前一天,母亲正在午休,我突然听到她大声惊叫。急忙推开母亲的房间,看见她站在床前,一副惊恐的样子。我问她怎么了?她说:牛不见了。

20、唉,我又怎能说得准呢?——到最后,我还是让父亲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