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说说大全 > 正文

关于孩子不听话伤心父母的说说(100句)

2023-02-25 21:53:0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小孩不听话做父母的心情说说

1、孩子们会不断的探索父母和外界对他行为的底线。

2、跟外边的夜空说一声晚安。

3、用安静等待代替催促。早上不再催他早起,而是做好准备安静地等他,早上居然也不迟到。

4、儿子总是买东西,我就很生气,经常告诫他“不要买了”,但是发现买的东西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真的是被欲哭无泪。

5、当时我走在路上,看到这条短信,眼泪就止不住地流,又哭又笑,室友都说我傻了。

6、孩子伤心难过,爸爸妈妈要学会去安慰他,不要再雪上加霜,一个劲的责怪孩子。语气温柔,态度缓和的去跟孩子说,也许孩子会觉得自己做错了,更加内疚。你的一句安慰对孩子来说,那就是最好的良药。孩子的内心都是脆弱的,也需要爸爸妈妈的呵护疼爱。

7、我跟他说,“最好是饭后吃,因为你吃得饱饱的,等会不想吃饭。”

8、话还没说完,就被妈妈严厉斥责了,一点都没给孩子反驳的余地。

9、其实有的小孩真的很难教,但是不要一直宠下去,那样只会让小孩更加得意。要想下办法咯,跟小孩聊聊天,说说心里话

10、我很想解释,可是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11、于是乎,孩子刚进家门时其乐融融的氛围没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也没了。

12、所以,给孩子点尊严,有什么事情,咱们回家再说。

13、另外,还读了几本书,像《你会做,孩子就自觉》《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14、成长是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中,自己能够呈现出来的力量的自我体验。

15、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小,不懂事。

16、我在做孩子的心理干预工作中,会看到,很多孩子因为对自己不满意,而情绪波动很大。这个不满意,有对自己能力的不满,也有对能力的不确定性的不满。

17、我家宝宝也动不动哭,是不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这样啊,我快疯掉了,好郁闷啊

18、我也曾经为孩子做出了很多改变,尊重孩子、支持孩子的兴趣,在他苦闷的时候,宁愿陪他运动,也不会为他写不完作业耿耿于怀。

19、对于孩子的行为,应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担心和忧虑,让孩子知道家长的爱心。比如,处理孩子放学晚归这种事情,有的家长是等孩子回家后,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勒令以后不准晚归。这种处理方式过于急躁,孩子不但没有体会到家长的爱心,反而对家长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小题大做,管得太宽。

20、才会懂得他们的言语和心声。

二、关于孩子不听话伤心父母的说说

1、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环境是伴随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对于父母来说,培养一个性格健全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也将是为人父母所拥有的珍贵财富。所以,孩子性格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在将来能否取得出色的成就,和父母的行为举止有着很大的关系。

2、在我们指控孩子叛逆的同时,我们也正好暴露了这叛逆的根源:过度呵护所演变的控制和压制。

3、而孩子甚至还不知道你为何要发这么大的脾气?

4、通过多渠道学习,深刻体会到亲子关系差的根本原因,不是孩子叛逆不听话,而是家长的责任,需要反思和改进。

5、长久以往,在孩子眼里,学习是为了父母,效率和效果都大打折扣。

6、孩子的世界是天马行空的。

7、电话那端,是父亲激动的声音和母亲喜悦的啜泣。父亲说:“如果找到了你要的东西就回来吧。”在挂断电话的那一刹那,少年泪流满面。

8、“那你去吧,孩子。我和你妈妈在这里等你的好消息。”父亲给了少年500元钱。少年从此离家。开始了他寻找青春和自我的旅程。

9、不能陪儿子愧疚的心情说说:平时一直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觉得挺愧疚孩子的,所以每一个节日无论多忙一定要停下来陪孩子过,让生活变得有仪式感。工作这么多年,第一次有这么强烈的愧疚感和挫败感,希望孩子们都能没有病痛,健健康康的。在外面忙了一天,回来看着孩子这么不听话家里也是乱糟糟一团,很生气,也很愧疚,兼顾了工作,就不能照顾好孩子,心里很难受。当一天的忙碌过后,看看熟睡的儿子,心中满是愧疚。我该好好陪伴孩子。而不应该总是着急。孩子多懂事。人生过半,往贪了想,一无所获,对自己、对伴侣、对孩子、对父母都是愧疚。每天晚上都是不敢睡觉,太想孩子了,愧疚压得我喘不过气。

10、等孩子长到五六岁后,开始慢慢懂事了,爸爸妈妈就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来引导他,在平时聊天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告诉他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或者把孩子近期犯的小错误拿出来分析,帮他改正坏习惯,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爸爸妈妈心平气和地教导才能让孩子耐心听完,认认真真地改正错误。

11、“作为一只食肉恐龙,你觉得你最需要什么?”

12、比如英语老师恭喜他进入特优行列,语文老师表扬他写作业认真、物理过程评价得了满分、地理老师很看好他、买东西退换两次说明精益求精、早上起得很早、做事速度快了、饮食开始均衡了等等。

13、老师指出,我们的亲子关系一定存在一些问题,家长需要学习,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帮助孩子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孩子只有心情愉快,才有学习干劲。

14、而且他们一旦获得了一种认知,就会形成内在的一种自我约束。

15、小孩子都有自己玩乐的世界,有他喜欢的游戏方法,这些都是大人不懂或不了解的,所以爸爸妈妈认为孩子不应该做的事情,他自己可能觉得没什么不对的,就是可以这么做。这样一来,如果爸爸妈妈生气了,他就会更加疑惑,甚至怀疑自己,产生自卑了。

16、我们家的更坏,我记得二三岁时,我还没怎样,他就叫救命,从我们家路过的都问我在做什么,每次都让我下不了台.

17、孩子大了一点都不听话,忙活了两三年的志愿,被她轻轻一句话抹了。你刚想发脾气人老人家发的比你还快。你上海南京武汉的穷比较了底朝天,功课做了两大本,人只轻轻地一句话不喜欢。你有招吗?没用。父母就是欠她们的。

18、他想象自己是士兵,我是将军。

19、孩子还小,不成熟,不可能知道自觉自愿去做应该做的事,这个很正常。做父母的不能一味的指责打骂孩子,体谅他。多多和孩子交流心得,该劝导要劝导,该督躇的时候督躇,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些~有所鼓励才好。告诉他千万别交友不慎。要定好自己的目标,一切行动皆为目标。朋友不可以滥交,要有所选择,对自己有所助力的才好。

20、“难吗?”“太难了!”

三、孩子不听话父母的心情说说

1、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上,都无时无刻不渴望着被父母倾听。

2、我有一位朋友,在这方面堪称楷模。她有一个19岁的女儿,母亲和女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朋友”。

3、孩子不听话你发朋友圈是没用的,一般不听话的孩子是会屏蔽你的朋友圈的,所以你发他也看不到。最好的办法呢就是打一顿,狠狠的打,一顿还不听就两顿再不听就再加量打到他怕他就会听的了,包断根不复发。

4、确认了孩子的问题所在,下一步呢?直接提出方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吗?我们都会有这样的冲动,哪怕现在我也常常直接跳到问题解决的模式中。为什么说“跳到”呢?因为中间还有第二步:告诉孩子家长的想法。比如,孩子受挫后哭闹还乱扔玩具,作为家长,你为什么不希望ta这么做呢?你的顾虑是什么?试想一下,如果你没有顾虑,对这种行为没有意见,那就没必要管了。正是因为家长不希望孩子这么做,才会造成矛盾,才会让很多家长威逼或者利诱,让孩子停止这种行为。那我们的顾虑是什么呢?

5、我当时就跟他说:“这个玩具还不适合你,要大一点才能玩。”

6、Nunu,糊妈,心理学博士,研究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现就职于美国麻省总医院非盈利机构Think:Kids。致力于研究、实践、并向中国家长推广CollaborativeProblemSolving(CPS)。CPS是一个改善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方法,已帮助了很多家长重新认识问题行为,重建亲自关系,并帮助孩子培养他们需要的认知能力。

7、每个人的成长,都要面对两个非常艰难的事情:一件是自己的成长,还有一件就是关系的处理。对于孩子来说,这两个事情都是非常艰巨的挑战。

8、快乐从来不会单独出现。接纳孩子从懂得孩子开始。

9、那么孩子们会理所当然的想,是不是如果对另外一个人做了同样的事情,另外一个人没有生气,这件事就可以继续做呢?是不是在对方生气之前停下来就可以了呢?

10、3.具体操作之后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发现很多的细节难以把握——“如何让孩子先平静下来跟我对话?ta发脾气的时候,我本来想去理解ta,但ta完全不配合!有时候我也忍不住了!”或者自己的另一半不能接受——“这种对话这么费时费力,哪有那么多功夫?”“什么都要谈判,家长的权威何在?应该让孩子明白,家长说no就是no,规矩要立。”这些都是常见问题。哪怕在美国,没有文化差异也存在这种质疑。

11、上周末,我和老公在西贝莜面村吃饭,坐在我们左侧的一个6岁的小女孩在不停地用调羹和饭碗敲打桌子,引来旁人的侧目。只听她妈妈大吼:“别敲了,旁边的叔叔阿姨要生气了,你不听话信不信我打你!”

12、少年的双手终于在疲于奔命的生活中渐渐长满老茧。

13、可是那天心情不好,看什么都不顺眼,一旦发现玩具乱糟糟的。

14、后来接触到储殷教授的家庭教育理念,收获也很大,戳中了我的几个痛点:

15、孩子大了不听话了,感觉我也没精力管了。晚上彻底放弃管教孩子的想法之后,听听音乐,练练字帖,看篇诗经,狂躁的心终于渐渐平静了下来,而且很意外的听见老公睡前给孩子讲了故事。

16、没听到回音,还要反复再问。结果第二天比前一天还要晚,从6点磨蹭到6点15分。

17、这个对话的本身就是培养能力的过程。比如了解孩子的视角能帮助孩子平静下来——情绪调节;分享家长的观点能帮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甚至是学习如何心平气和的表达自己;想办法的过程本身就是锻炼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通过对方案的‘检测’,也在教孩子思考可能的后果。

18、我跟他耐心地说了为什么不能买的原因。

19、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20、——烦死了!又来了!没完没了!

四、家有不听话孩子的说说

1、我希望儿子5点半起床,6点前出门,如果儿子做不到,我就会敲门催他起床,在路上还会埋怨他“这么晚走,路上堵车,没法走,明天一定要早点走!”

2、打了他们也不懂的,只知道妈妈生气了,宝宝每次闹我也好生气,但真打起来也是在屁股上轻轻拍两下

3、对于一部分家庭来说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有些孩子这些能力可能一直滞后于同龄儿童,所以‘不听话’这种在幼儿园阶段可以接受的行为,到了小学甚至初中仍然存在,甚至变本加厉。美国对于儿童和青少年问题行为关注的比较多,比如OppositionalDefiantDisorder(ODD),ConductDisorder(CD)等。有的儿童甚至因此无法融入正常的学校而被迫送进特殊教育。而在中国,这种行为问题常常导致了学业问题。在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环境里,一次次的被请家长,越来越落后的成绩、越来越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的孩子,无疑是整个家庭沉重的负担。

4、母亲的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自从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母亲就开始养育我们,我们不能做让母亲伤心难过的事。

5、如果说这样做可以教育出特别好的孩子也就罢了,但问题是,家庭这样给孩子归因,企图让孩子听话,改正错误,孩子是看不到背后的逻辑和道理的,他只能尽量去不让妈妈生气和逃避妈妈的惩罚。

6、我们做父母的,要懂得让孩子说,而我们自己,要懂得听。

7、后来,在我们一些有经验的妈妈的帮助下,孩子逐渐恢复平静。宝宝坐在那个哄她的阿姨腿上,抽抽搭搭的玩起另一个玩具的时候,和抱着她的阿姨开始聊天。

8、比如有一段时间,儿子特别喜欢将军跟士兵的游戏。

9、所以,面对成长中的孩子就需要我们彻底放下“父母”的架子,重新拾回我们的童心,才能面对所谓的叛逆。因为“强权”解决不了问题,更无法抚慰孩子的叛逆,甚至会使问题变得更加无法解决。

10、那段日子,我着迷了一样折星星!下课折,上课折,放学回家也偷偷地折!

11、然后,亲亲彼此,说一声晚安!

12、父母要自始至终给孩子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哪怕是一次不经意的表扬,一个小小的鼓励,都会让孩子激动好长时间,甚至会改变整个精深面貌

13、对孩子严格要求的同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不能因为任何事情去冲孩子发火,甚至打骂孩子。往往,我们的怒火、苛责才是最伤害孩子的。

14、“你看看,迪克和哈克已经在你的牙齿里开工建立游泳池了。”

15、少年去了离家很远的一个城市。在那里再也没有老师和父母烦心的唠叨。当然,也没有了父母片刻不离的嘘寒问暖。

16、当众教育孩子,无论是态度强硬还是循循善诱,孩子都不会接受,因为他会觉得没面子。

17、少年说:“我已经长大,不再是你们操控的棋子。我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我需要寻找自我…”

18、在母亲的目光里我读懂了一种博大的亲情,那是一种江海般宽大胸怀,一种升华的母爱。

19、当孩子变得叛逆,如果父母打骂孩子或者不理他们,那么亲子关系就会出现问题。在孩子眼里,父母在MoMo是无情的。但是孩子还是不知道如何缓和这种关系,最终会导致孩子和父母的隔阂,孩子以后遇到问题也不会及时和父母沟通。

20、“等待一下,爸爸不是不许你,而是建议你改一下时间。”

五、孩子不听父母话的说说

1、办法有了,我们的工作还可以做的更好:帮助孩子再想一想,这个办法能解决双方的顾虑吗?这个办法实施起来有困难吗?这两个‘检验’的问题特别重要,因为很多时候孩子提出的方案没有这么完美,或者问题本身很难找到简单完美的办法,或者方案一听就无法实施。

2、老师了解到,他的内心世界和他的外在表现存在很大反差。儿子很喜欢笑,看上去很阳光,但是内心却很脆弱。儿子有机器人特长,但成绩却不拔尖。老师认为像儿子这样有特长的孩子有很大潜力,但是因为心态不好,阻碍了进一步发展。

3、没有母爱,就没有刚毅;没有母爱,就没有宽广。的确,母爱一点也不软弱,一点也不渺小。从小到大,我在母爱的包围中长大,我在努力的优秀成长不让母亲为我难过

4、不仅如此,这位家长还在许多事情上都征求孩子的意见,即使孩子提出的意见很糟糕,也会认真倾听并与她讨论。

5、那对话的时候,不妨就把他当作一只恐龙来对待。

6、有许多父母担心,这样的教育会不会就是放纵,任其为所欲为了呢?

7、孩子不听话,很多时候是大人不会说话。

8、有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是从小陪伴的太少了!!今天回来的早,儿子给我说妈妈,你回家了陪我玩,你都好久没陪我了!

9、很多时候,家长觉得孩子不听话、跟家长作对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合作,不愿意完成家长和老师的要求。要是他们有这个意愿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冲突和问题。而他们情绪失控也可能是以此为‘手段’达到自己想玩、不学习的目的。所以家长很愤怒,常常用强硬的方式回应孩子的反抗。

10、她说自己每次都跟孩子描述幼儿园的美好景象,有好玩的滑滑梯,还有数不清的玩具,还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

11、2019年6月5日至9日(共5天),柏燕谊老师将在北京开展成长小组的活动。

12、“那它老倒我就玩别的“——完美!

13、在我们对孩子的教导中,我们必须要舍得放下父母的角色——“传统的权威”,暂时脱离父母的角色,真正以一个“人”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他们。

14、2022年,家庭教育促进法都实施了!作为新一代的父母,如果仍然靠吼来让孩子听话,靠说教来让孩子懂事,那真的是OUTLe!

15、成长小组招募招募|那些关于爱、关系与自我的心理困惑,在这个小组里,你都可以得到答案

16、面对爸爸妈妈生气,比较调皮的孩子也会使出绝招,学着大人一样用生闷气的办法来要挟爸爸妈妈。这个时候家长们再无奈地妥协,就容易让孩子形成要挟大人的坏习惯,以为生闷气爸爸妈妈就拿他没办法了,反之,如果家长们继续生气,跟孩子硬碰硬,也只会让矛盾更加激烈,这可怎么办呢?

17、如果孩子还小,问题解决能力有限,可以直接建议:“我们试试换到桌子上搭呢?可能是地毯太软了,不是你搭的不好。”这个过程中包含了对孩子情绪的理解,还有教他们可以用什么词描述自己的情绪(“着急”),也用实际行动给他们展示了如何解决问题。通常孩子的情绪得到了理解就能很快的平静下来,因此,通过帮助他们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过程本身也在帮助孩子学习情绪调节。

18、她告诉我,自己和女儿平时的沟通是平等的,有时候因意见分歧有所争执,若事后想想是自己不对、错误地批评了女儿,便会主动向女儿承认错误。

19、孩子大了,总觉得是孩子是越来越不听话,就在刚才无意中翻开之前微博上分享孩子的点滴,再一次被她刷掉了眼泪,开始检讨自己:不是孩子不听话,是她的世界丰富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情绪,而我们对他们的耐心和陪伴却越来越少了

20、可这时女孩有一句话翻不出来,妈妈说了一句话,一下子让本来温馨的气氛降到了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