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印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印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14 18:18:30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印字的诗句,带印字的古诗,关于印的诗句

关于印的诗句100首

1、江南印玺尚如新,国破苍忙画谁付——《王元当家藏钟隐画三害图》(作者:郭祥正)

2、滑公井泉酿最美,赤泥印酒新开缄——《圣俞会饮》(作者:欧阳修)

3、斋坛首冠惭诸将,相印兼营接上台——《长安书事》(作者:寇准)

4、黄金斗印未垂腰,绕舍湖山弄翠涛——《寄关彦长》(作者:郑獬)

5、(见康熙十八年闵麟嗣撰《黄山志定本》卷六,乾隆间刊印——《纪汤泉》(作者:贾岛)

6、香飞僧印火,泉急使镳珂——《报恩寺南池联句》(作者:陆龟蒙)

7、花钿坐绕黄金印,丝管行随白玉壶——《送陈许高仆射赴镇》(作者:白居易)

8、正传国子先生印,远访松陵隠士庐——《谢韩菊山道院诗》(作者:叶茵)

9、祖师心印分明在,自是时人不解看——《偈一百二十首 其二八》(作者:释怀深)

10、中华书局影印本新编目录已纠——《酬秦征君徐少府春日见集》(作者:戴叔伦)

11、(见影印天一阁藏本《嘉靖池州府志》卷一——《句 一》(作者:罗隐)

12、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间各佩黄金印——《草堂吟》(作者:薛令之)

13、 油车归后,一眉新月,独印湖心——《芳草》(作者:奚?)

14、欧苏唤不起,文印属秋崖——《哭秋崖先生 其二》(作者:吴龙翰)

15、已佩登坛印,犹怀伏奏香——《送赵大夫护边》(作者:孙逖)

16、侯望白雪泪双落,弃印谒告归侍药——《送赵文友知府谒告省亲》(作者:杨万里)

17、綟绶转惭龟钮印,土膏空负鹤头锄——《因览镜照见衰年状貌有感》(作者:宋庠)

18、 阑干横暮,酥印痕香,玉腕谁凭——《庆春宫・高阳台》(作者:吴文英)

19、金印如斗封王侯,何如烂漫江南游——《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 其五》(作者:李若水)

20、会看连璧登集贤,腰间累累金印悬——《次韵曾英发兼简若虚》(作者:释德洪)

21、羡君却向林泉去,愧我犹为印绂縻——《送方务德侍郎得请东归》(作者:吴芾)

22、使麾得请印垂腰,不畏秋风病鬓凋——《舣舟怀信亭》(作者:宋祁)

带印字的诗句大全

1、印何累累绶若若,只堪人看公何乐——《尤延之侍郎屡求作遂初堂诗诗未成延之去国因以奉送》(作者:陆游)

2、鹊印庆仍传,鱼轩宠莫先——《西河郡太原守张夫人挽歌》(作者:岑参)

3、满眼满耳,心印何昭昭——《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其五六》(作者:释惟一)

4、吾家积庆为心印,一战收功在笔锋——《送次儿解试》(作者:李昴英)

5、殷懃宝此征后福,如印券契火灼龟——《无害弟之官梓林伯氏无亏序送之极兄诏之义予言赘矣姑以其意而申言之》(作者:李流谦)

6、 荣冠带,看绶悬若若,印佩累累——《沁园春》(作者:程节斋)

7、(《四部丛刊》影印明正德本《刘随州诗集》八)——《留别刘员外》(作者:朱放)

8、幼蒙玉堂印,壮授盘洲记——《内相洪容斋名诸孙华亭少府曰可斋》(作者:释居简)

9、焚章径解诸侯印,买酒时分司业钱——《和张竹处韵饯陈匝峰之濂泉》(作者:赵必{王象})

10、行看斩贼头,金印大如斗——《闻军士求战甚力作诗勉之》(作者:吕本中)

11、友酹生刍洁,君恩刻印颁——《章靖冯公哀词 其三》(作者:宋祁)

12、分明印板脱将来,只为劳生眼未开——《印藏经》(作者:释普度)

13、剖符寄非轻,弄印择已审——《重饯赵信州分韵得寝字》(作者:刘克庄)

14、我亦临风频拭目,看悬金印到山林——《次韵病起》(作者:李之仪)

15、笔端有印印金泥,榜榜名高米样齐——《送鲍清卿运干调官还里二首 其一》(作者:许及之)

16、五百曾亲献,如来印可之——《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九》(作者:释清远)

17、张生刎颈歼陈余,郦儿给印屠诸吕——《长歌行》(作者:敖陶孙)

18、堂堂八尺无创瘢,如斗金印栀蜡颜——《送沈保叔国谕试艺右庠》(作者:宋蒲寿宬)

19、胁尊者睡长开眼,胁亦何曾印簟纹——《谢簟化主》(作者:释居简)

20、玉钤金印临参井,控蜀通秦四十州——《送高士敦赴成都钤辖二首 其一》(作者:黄庭坚)

21、闻道临安有仙穴,莫抛印绶采芝苗——《大理徐寺丞元榆知越州诸暨县》(作者:杨亿)

22、悬知忠孝萃公门,寸印便应轻尺璧——《宋景文公之孙景云得玉龟印有忠孝侯印四字示诗次其韵》(作者:刘一止)

带印字的诗句有哪些

1、卷穷赤印置小字,置字乃是陶尚书——《观何君宝画》(作者:梅尧臣)

2、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赠别》(作者:杜牧)

3、解印归田里,贤哉此丈夫——《济上四贤咏 崔录事》(作者:王维)

4、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中异姓王——《九曲词三首 一》(作者:高适)

5、肉痕浅印丹砂血,手迹新裁白纻衣——《四时宫词 其二》(作者:方一夔)

6、投文得仕而今少,佩印还家古所荣——《句》(作者:李昭象)

7、长江月上鱼翻鬣,荒圃人稀獭印蹄——《寄舍弟承裕员外》(作者:翁承赞)

8、雷轰荐福碑,天秘无文印——《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六○》(作者:释绍昙)

9、天子坐筹星两两,将军归佩印累累——《次韵王禹玉平戎庆捷》(作者:王安石)

10、英姿飒飒熊虎相,红袍金印交炜煌——《吴越三王判牍帖赞》(作者:岳珂)

11、别驾无才堪展骥,解印来归私自喜——《次韵分宁胡宰赠行》(作者:王炎)

12、好语忽闻还印绶,归心先已绕林垧——《初报嘉阳除官还东湖有期喜而有作》(作者:陆游)

13、驾白牛车,受黄梅印——《赞六祖》(作者:释守卓)

14、不是海印发光,亦非楞严三昧——《偈六十九首 其一○》(作者:释道宁)

15、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门九不开——《游园不值》(作者:叶绍翁)

16、黄印额山轻为尘,翠鳞红穉俱含嚬——《照影曲》(作者:温庭筠)

17、一句但言无可得,宝函封印不须开——《送灵浩赴江州般若之请三首 其三》(作者:葛胜仲)

18、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曲江感秋二首 一》(作者:白居易)

19、六印他年新将相,一瓢今日旧山林——《寄聂正甫》(作者:孔武仲)

20、离家买湖石,开印对巾山——《陈子渊台州添倅》(作者:薛嵎)

21、能持地藏无空印,具足圆方始不疑——《颂古九十八首 其八二》(作者:释印肃)

22、簿领他年解印归,尚怜江上子鱼肥——《清陂堂 其一》(作者:许景衡)

带印字的古诗大全

1、空印里,何文彩——《禅人写真求赞 其二○》(作者:释正觉)

2、风来浦口客争发,日下庭阴印未收——《送陈传道摄双沟戍商税》(作者:贺铸)

3、(日本藏唐抄本《唐诗卷》,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编《唐抄本》影印本)——《五言和波仑师登佛授记阁一首》(作者:武三思)

4、静当细雨初封印,吟对余花自送春——《呈杨侍郎》(作者:田锡)

5、(影印本《诗渊》第一册第六三页)——《西施浣纱篇》(作者:宋之问)

6、势亚彤弓宠,时推金印雄——《饯王将军赴云中》(作者:孟匡明)

7、谁持尺一下明光,新易泉南旧印章——《燕太守汪内相致语口号》(作者:周紫芝)

8、韩公文高大册印,秦系诗清小砖刻——《送徐景大》(作者:叶适)

9、金陵传正印,叶县悟圆机——《代陈公实上通守王刚父四首 其一》(作者:姜特立)

10、秋涵云影淡,水印月痕香——《白莲》(作者:周密)

11、悠悠大斾累累印,却爱苏家负郭田——《西都留守宣徽祈谢嵩祠往还敝庄因成雅章为贶谨次严韵 其一》(作者:文彦博)

12、印墨模糊纸不佳,亦非鱼网非科斗——《谢福建茶使吴德华送东坡新集》(作者:杨万里)

13、印心须此经,烦君剩传本——《金山十咏呈坦叔 楞伽室》(作者:周孚)

14、记舟何用痕,印钱偶因掐——《次转庵圣花韵》(作者:许及之)

15、拙工砺器雕不已,印版传书差可贵——《雕木工》(作者:苏籀)

16、探怀取事业,一一如印圈——《读史》(作者:范成大)

17、万像森罗心印印,根尘超豁妙无痕——《卫进可寺丞腊月二十九日招我以蔬饭从容胜集其居之西一堂榜曰六湛意六处休复同一湛然且求语因作偈云》(作者:释正觉)

18、又按:《全唐诗》收贯休诗缺文甚多,今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禅月集》多可补齐,录如次——《送边将》(作者:贯休)

19、鹤化辞辽海,鸿飞印雪泥——《过三塔》(作者:崔敦礼)

20、子猷消息无人问,鸾凤飞来足印空——《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其二一》(作者:释印肃)

21、虽则两提祖印,实无一法与人——《因胜澄禅师下火》(作者:释怀深)

22、当年不佩封侯印,后世谁寻堕泪碑——《复作过商翁墓 其一》(作者:沈辽)

含有印字的诗句100句

1、 天何以报,重重印字,滴滴檐窠——《眼儿媚》(作者:魏了翁)

2、 酒香唇,妆印臂——《更漏子》(作者:赵长卿)

3、昻霄气槩看公等,金印入手真毫芒——《春送杨彦侯赴试建阳用曾南丰湖水碧韵》(作者:李弥逊)

4、垂银棘庭印,持斧柏台纲——《送大理正摄御史判凉州别驾》(作者:苑咸)

5、已上印书辞北阙,稍留冠盖饯东门——《送致政朱郎中》(作者:欧阳修)

6、弄影逃形,不知形为复印件——《偈》(作者:释真悟)

7、墨迹扶疏冻未消,奇踪印纸镂刊雕——《吕伟信求冰花诗赋得两绝 其二》(作者:苏籀)

8、得法于此公,骨髓传心印——《北人以松皮为菜予初不知味虞侍郎分饷一小把因饭素授厨人与薗蔬杂进珎美可喜因作一诗》(作者:朱弁)

9、符印随坐起,守位常森森——《詶裴云客》(作者:元结)

10、死生印得香山去,可遂西来一片心——《韬光庵》(作者:董嗣杲)

11、还从旧社得心印,似省前生觅手书——《去杭州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作者:苏轼)

12、余旧藏钞本,卷首有『平等阁』及『忠州李士棻随身书卷』二印记——《报文成金钗》(作者:张鷟)

13、黎氏在日本刻《古逸丛书》,尝以初印本寄李,李累索之,不以为贪——《报文成金钗》(作者:张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