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儒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儒的古诗有哪些)
带儒字的诗句,带儒字的古诗,关于儒的诗句
关于儒的诗句100首
1、向来与诸儒,尚论夔与皋——《南窗偶书 其三》(作者:方岳)
2、起家决儒科,乡评足名誉——《送孙子祥赴新昌主簿》(作者:楼钥)
3、二阁从容访古今,诸儒葵藿但倾心——《迩英阁侍读筵作》(作者:曾肇)
4、蓬莱东观是亨衢,经国文章要巨儒——《投诚斋 其二》(作者:刘过)
5、炉冶小儒蓬室底,倏忆宝从元佑起——《上丞相寿》(作者:戴栩)
6、时辈何偏羡,儒流此最荣——《上翰林丁学士》(作者:刘得仁)
7、夫君真儒者,言行何优长——《贻叶秀才诗》(作者:释智圆)
8、君惟儒家流,才术况汪洋——《贻叶秀才诗》(作者:释智圆)
9、青云即奋飞,庶见儒风扬——《贻叶秀才诗》(作者:释智圆)
10、今年几案多奇获,应是穷儒命渐亨——《获砚》(作者:刘克庄)
11、学道功难就,为儒事本迟——《留别耿湋侯钊冯着》(作者:卢纶)
12、谁穿石窦彻瑶空,绝胜吾儒一亩宫——《游玉岩即事》(作者:胡榘)
13、三月不亲君子儒,一笑且脱萧何律——《持节回呈王枢》(作者:曹勋)
14、独许为儒老,相怜从骑行——《边塞行》(作者:杨凭)
15、海内儒生十七万,日诵诗书头白半——《海内》(作者:毕仲游)
16、纷纷阅投刺,往往尽冠儒——《怀明叔三首 其二》(作者:赵蕃)
17、可笑寒儒无秀句,一诗聊欲问前盟——《雪中端约相招因以诗简之》(作者:蔡戡)
18、旧学堪重汉儒席,新文欲仆楚人骚——《次韵吴江陈学长送行二首 其一》(作者:陈造)
19、君家世儒雅,子弟清风传——《胡氏逢原堂》(作者:王安石)
20、皇皇鲁真儒,终以不合去——《横翠堂成与诸公落之蒙贶佳篇不敢当也谩作数语以纪其实》(作者:郭印)
21、始皇坑儒生,秦室遂颠覆——《读高帝纪》(作者:周紫芝)
22、 醉此洛阳人,佐郡深儒雅——《忆帝京》(作者:黄庭坚)
带儒字的诗句大全
1、儒释自来曾结社,不妨俱隐小堂中——《次韵春日即事六首 其五》(作者:洪皓)
2、寒儒守蓬荜,白首困章句——《送章元德司理罢官归永嘉》(作者:黄干)
3、卿相一岁俸,寒儒一生费——《答人书》(作者:邵雍)
4、一亩真儒有,三年近道边——《七弟示诗后又改缘字为川字因再次韵》(作者:苏颂)
5、前身真衲子,妄念入儒书——《解嘲示真歇老人二首 其一》(作者:张元干)
6、老儒稽变事,强敌暴生民——《上夏太尉》(作者:刘敞)
7、世代虽殊道不殊,衣冠气貌列仙儒——《题羣仙图》(作者:仇远)
8、诸儒望先觉,坐待成风斵——《绍兴壬子某南迁过疏山上一览亭见拟东坡煨芋诗刻龛之壁间诗律句法良是殆不能辨乃宣卿侍郎守临川时所拟作也后数日道次安仁县一士人吴君出宣卿诗数十解示余奇丽清婉咀嚼有味如噉蔗然读之惟恐尽于是拊卷三叹而后知公置力于斯文久矣又二十年宣卿筑室荆溪山中别营一堂以平生所蓄东坡诗文杂言长短句残章断槀尺牍游戏之作尽椟藏其中》(作者:孙觌)
9、儒有登坛贵,何人得此功——《送郑尚书赴兴元》(作者:姚合)
10、一一气貌清而腴,下哂山泽皆臞儒——《送楼伴张吏部还朝一首》(作者:刘一止)
11、佛为摩顶虽真觉,儒劝加巾亦格言——《题晤上人诗卷》(作者:刘克庄)
12、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浣溪沙》(作者:苏轼)
13、蓬莱藏室盛东都,只着古书并老儒——《题罗巨济教授蓬山堂》(作者:杨万里)
14、儒林传记夸三箧,圣域淹通贯十经——《再次韵四首呈至父 其一》(作者:葛胜仲)
15、西北遮胡晋部疆,更烦儒将下文昌——《淳之太尉相公寄示赴镇小编三复成诵研味之余理当酬继但难于徧和辄取首题赋成拙句一首既伸高山仰止之愿并以为谢》(作者:宋庠)
16、不肯衣逢掖,而随市井儒——《送吕安礼》(作者:张耒)
17、昔作儒生谒贡闱,今提相印出黄扉——《尹洛日作》(作者:吕蒙正)
18、去年披雾识儒先,欲拜萱堂未敢前——《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 其二》(作者:陈与义)
19、无边膏馥丐儒林,可但天台掷地金——《参政宣献楼公挽歌辞 其三》(作者:史弥宁)
20、谋帅得真儒,不烦一戟顿——《送承祖赴定州幕府》(作者:傅察)
21、敬兰光相阀,采藻助儒宗——《许硕人挽诗》(作者:洪适)
22、西汉之风,与三代同,实儒之功——《复古颂》(作者:徐积)
带儒字的诗句有哪些
1、崇儒盛世无云补,扈跸空惭集论堂——《幸太学倡和》(作者:吕大防)
2、可保斯文犹未堕,庙堂宜亦用儒臣——《三月五日南京梢工来报船经金人残毁之后尚有书籍存者且以二诗为信忽睹高仲夷唱和诗不胜感叹辄用其韵识其事率同赋》(作者:晁说之)
3、腐儒最喜南迁后,仍见西雝白鹭行——《简学中诸生》(作者:苏辙)
4、乡里同声称佛子,儿孙相继奋儒科——《挽颐轩张朝奉 其一》(作者:王柏)
5、腐儒阶乱亦堪伤,故老犹传古战场——《黄巢战场》(作者:周密)
6、丹台幻作儒珍阁,蓬岛飞来双笔堂——《代贺崇清陈侍郎正仲谠诞辰》(作者:王迈)
7、依栖崇儒里,咫尺鸟名山——《游雁山寄怀二弟》(作者:翁敏之)
8、数峰移自侏儒国,一研来从黯淡滩——《庵中晨起书触目四首 其一》(作者:陆游)
9、陋儒睢盱百年后,掺笔仡仡愁脾肝——《寄李知章》(作者:刘弇)
10、道气年长度,儒风日以光——《送南华张主簿改承县》(作者:徐铉)
11、骚人岂作腐儒酸,逸气清霄坐可干——《再和前韵三首 其一》(作者:曾协)
12、玉温儒者行,矢直谏臣言——《中书傅钦之侍郎挽词三首 其二》(作者:韩维)
13、入贡文儒来请教,出官卿相驻过寻——《荆州贯休大师旧房》(作者:齐己)
14、黉堂咳唾遗明珠,翠琰刊成惠陋儒——《谢葛守诗轴》(作者:赵善括)
15、舒长真化国,青白旧儒家——《太令人施氏挽词二首 其一》(作者:孙觌)
16、观迹成文代结绳,皇风儒教浩然兴——《苍颉台》(作者:汪遵)
17、太常方奏第,儒馆下除书——《挽程伯禹 其二》(作者:王洋)
18、俗吏訾儒腐,吾曹自甘受——《以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为韵送胡献叔守邵阳 其七》(作者:方岳)
19、生来可是儒冠误,老去偏知世路难——《杭都旅舍腊日感事》(作者:孙应时)
20、偶来水国充饥易,况有儒冠请教频——《感事 其一》(作者:晁说之)
21、空费寸阴酬急羽,还同斗米饱侏儒——《次韵乡友》(作者:方岳)
22、嗟哉子柳子,文章盖群儒——《追和柳子厚二诗 读书》(作者:谢薖)
带儒字的古诗大全
1、暝投同旅食,朝出易儒衣——《客舍赠郑贲》(作者:钱起)
2、知人与论世,端属在儒衷——《迷楼》(作者:赵公豫)
3、奕世儒风蔼,持家礼法传——《母氏安康郡太君生日三十韵》(作者:邹浩)
4、聊挟儒生书,更打衲子包——《永城道中》(作者:吴则礼)
5、忽见使君怜此味,始知时世未轻儒——《次韵谢张安抚以诗送梅实 其三》(作者:项安世)
6、英宰文儒叶,明君日月齐——《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作者:韦抗)
7、公乘若水遗迹在,潇洒儒冠与僧服——《次韵蒋不回惠山行见赠》(作者:袁默)
8、相从到邻寺,儒宫换堂庑——《宿余杭普救兰若同讷义二僧访法喜寺寻登绿野亭》(作者:张镃)
9、簿书吏应俗,占毕儒诚迂——《赠王典史五首 其三》(作者:熊禾)
10、灵根蟠故国,密叶荫儒宫——《苏学十题 公堂槐》(作者:朱长文)
11、先儒垂意远,期此出三公——《苏学十题 公堂槐》(作者:朱长文)
12、出为戎阃蕃宣守,归作儒林典颂人——《判秘阁何龙图赴职宴集诸公同赋诗以纪出入之盛》(作者:苏颂)
13、会须策辔追云车,无使吃口嗤癯儒——《与将乐令会饮揖仙亭》(作者:杨时)
14、白鹿洞宾儒领袖,紫阳教主道源流——《挽白鹿洞宾吕善居》(作者:王义山)
15、秦接衰周汉接秦,汉儒议论尽真醇——《漕司檄劝稼望见资州忆王褒李鼎祚 其二》(作者:度正)
16、欲脱儒衣陪羽客,伤心齿发已凋疎——《武康碧落观》(作者:胡传美)
17、远国通王化,儒林得使臣——《送归中丞使新罗》(作者:耿湋)
18、为儒生用拙,老去更宜休——《次李荥泽韵》(作者:周行己)
19、深衣大带儒中仙,不读黄庭读周易——《赠河间隠者苑君年八十有一》(作者:家铉翁)
20、即今台省盛诸贤,细思寜是儒冠误——《木瓜铺短歌》(作者:陆游)
21、儒馆鹓鸾旧,长谣锦绣辉——《次韵和王正仲熙宁郊祀二十韵》(作者:刘攽)
22、是以二儒,确乎其居——《鲁二儒》(作者:舒岳祥)
含有儒字的诗句100句
1、诸儒议东向,此意定初元——《孝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一》(作者:陈傅良)
2、偷闲须撰斋中录,道帙儒经各有房——《初归咸宁宅坐北斋作二首 其二》(作者:宋庠)
3、腐儒易动还多事,三老齁齁倚柁眠——《过小孤顺风纵帆瞬息数百里》(作者:陈杰)
4、骥子凤雏端不苟,吏能儒业况兼长——《赠高司理》(作者:陈造)
5、论儒轻五霸,议古嫉三桓——《和朱严留别韵》(作者:王禹偁)
6、寒儒逢景运,报德合如何——《句 其一》(作者:宋仁宗)
7、关河万里雨露深,小儒何必悲苦辛——《夷山醉歌 其一》(作者:汪元量)
8、此说尤奇,汉儒不及——《送赵漕偁》(作者:徐积)
9、欲识狂歌者,丘园一竖儒——《和宋太史北楼新亭》(作者:孟浩然)
10、仲尼未免遭儒戏,杨子何烦解客嘲——《送郑南进士归洪州》(作者:王禹偁)
11、臞儒道义深,傲吏威棱浅——《送杨通判》(作者:叶适)
12、学省独优游,儒冠足休假——《寄韩持国》(作者:刘攽)
13、晚知儒冠误,犹恋终南山——《杂书示陈国佐胡元茂四首 其一》(作者:陈与义)
14、儒衣曾有髠钳者,公衮其如跋疐何——《唐衣二首 其一》(作者:刘克庄)
15、正气冲融自一家,宦情儒墨共根芽——《忠贤祠》(作者:谢枋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