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凛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凛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13 15:46:59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凛字的诗句,带凛字的古诗,关于凛的诗句

关于凛的诗句100首

1、独有江梅殊未觉,凛然冰雪照诗人——《刘上舍携酒有诗和其韵 其二》(作者:杜范)

2、微风濯炎热,衣巾凛余清——《奉和象之夜饮之什》(作者:韩维)

3、当年御史凛霜风,见说金狨玉面骢——《送孙秀才兼寄达道人》(作者:周紫芝)

4、红莲色何似,翠柏风逾凛——《送王木叔推官分韵得锦字》(作者:楼钥)

5、春阳漏潜筦,凛气留深殿——《寿宁观残雪》(作者:刘敞)

6、凛然见风采,吾非斯人徒——《送杜少卿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七首 其六》(作者:韩元吉)

7、今日霜露冷,凛然悲暮秋——《初寒》(作者:陆游)

8、过予告别,凛然自期——《饯赵文思崇鐖归上饶》(作者:赵汝腾)

9、危心如危弦,未断先凛凛——《蔡州叶翰林寄示近诗次韵八首 九日雨中对菊忽忽块坐用雨中对花韵三首 其三》(作者:程俱)

10、山间瘦竹映枯松,岁寒相对凛君子——《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 游山三首 其一》(作者:邓肃)

11、 还亦有,青松翠竹,同今凛冽年时——《汉宫春》(作者:葛长庚)

12、清似玉壶承沆瀣,游人掬饮凛生风——《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 冷泉》(作者:无名氏)

13、诗社神交识乃翁,耳孙凛凛有仙风——《上喻史君重建霞起堂六首 其三》(作者:陈梦建)

14、高文鲠论博艰危,凛凛声名百世垂——《东坡二首 其二》(作者:陈造)

15、沙头风色恶,寒城凛弘峙——《补史十忠诗 池州通判权州事赵公》(作者:刘埙)

16、凛凛苍铁姿,漠漠太古色——《天柱峰》(作者:杜范)

17、交情凛凛久弥坚,游旧何人似子贤——《赠黄国器二首 其一》(作者:陈造)

18、愿存金石契,凛凛贯华皓——《留别叔通元弼坦夫》(作者:苏轼)

19、上下荆淮剑气雄,进担全蜀凛英风——《挽李制帅二首 其一》(作者:文天祥)

20、风神凛凛耸毛骨,如在天外非人间——《天台石桥》(作者:包恢)

21、英英奇节东州彦,凛凛清风南浦豪——《会饶伯舆徐子荐徐立大三高士一首》(作者:赵汝腾)

22、凛然忠义气,不肯受盘绾——《洽阳何退翁谪长沙会宿龙兴思归戏之》(作者:释德洪)

带凛字的诗句大全

1、九原凛凛有生气,余愤须与君湔涤——《忆昔行送李成之征君》(作者:程公许)

2、凛凛清姿兮颠毛覆雪,寥寥霁色兮心鉴含秋——《赞法云升律师》(作者:释正觉)

3、况复岁云暮,凛凛冰霜辰——《送刘评事》(作者:韦应物)

4、老怀凛凛受霜气,想见此郎冰雪姿——《观吕居仁诗》(作者:李彭)

5、风自山椒来,凛凛折我髭——《见雪》(作者:冯时行)

6、南风满修竹,两贤凛如生——《茶山 其二》(作者:韩淲)

7、长啸出原野,凛然寒风生——《詶崔五郎中》(作者:李白)

8、凛凛清风八面吹,雄雄独跨铁牛儿——《恁么也不得》(作者:释守卓)

9、纷纶草木变暄寒,竹节松心故凛然——《送通守林彦强寺丞还朝》(作者:范成大)

10、开卷想清标,凛如对霜秋——《读少陵诗》(作者:陈棣)

11、凛然超尘寰,不受俗气污——《游宝方山》(作者:袁燮)

12、老瞒戕孔公,千载愤凛凛——《吊锦鸡一首呈叶任道》(作者:刘克庄)

13、松标特立凛生气,竹腰不折凌高风——《同韵效欧苏体》(作者:于石)

14、 凛凛亘千载,风月属樵渔——《水调歌头》(作者:曾中思)

15、奄奄投阁老,凛凛坠楼姝——《试问》(作者:陈杰)

16、凛凛默成德,清风百世师——《哭钱学老》(作者:王柏)

17、君才有如切玉刀,见之凛凛寒生毛——《送李公恕赴阙》(作者:苏轼)

18、孰知死诸葛,英气凛如生——《挽薛艮斋 其一》(作者:陈枢才)

19、德望堂堂重,威名凛凛寒——《丞相大资叶公挽词 其二》(作者:喻良能)

20、凛然满面英豪气,犹有酣战骁雄姿——《王钤辖出示乃祖两令公画像求诗为赋长句》(作者:王之望)

21、至今荒祠下,凛凛人如玉——《同建阳熊退斋游九日山》(作者:丘葵)

22、壮气凛横秋,如何老作州——《嘉兴张寺丞挽诗》(作者:魏了翁)

带凛字的诗句有哪些

1、孤高之操,凛凛清绝——《题梅四首 其二》(作者:袁甫)

2、厚□违严风,密袂御凛霜——《七阳字》(作者:戴表元)

3、霜叶凋残,岩风凛寒——《送德隆山主》(作者:释重显)

4、冰雪凛节操,昼寂绿阴阴——《松竹堂次萧宰相韵》(作者:韩淲)

5、凛然晋宋美风姿,又似君家古少仪——《米知县之官建平》(作者:释居简)

6、 负气冲牛斗,操凛冰霜——《满庭芳》(作者:曹冠)

7、烂烂目如电,凛凛气愈遒——《山中饮酒》(作者:陆游)

8、凛然风彩,何处求真——《本立藏主请赞》(作者:释智愚)

9、圣君英略凛横秋,十万偏师奉睿谋——《癸未御前帖子三首 其二》(作者:曹勋)

10、忆君诵诗神凛然,相逢苦觉人情好——《次杨梦锡雪后古梅正芳韵兼呈李史君》(作者:常不轻)

11、伏波老自厌壶头,壮志诸孙凛未休——《送马参议观国从辟刘太保》(作者:叶梦得)

12、天工着意初放花,三英凛凛真一家——《周知和以苏陈倡和韵赋水仙江梅蜡梅三种花谨次韵》(作者:曾协)

13、想当三伏天,凛然如素秋——《题兴道院蓝光轩》(作者:叶翥)

14、叹我奇疾何频年,其初过清肌凛然,已忽腹拒遭拘挛——《医工叹重赠柳山人》(作者:叶适)

15、严凝吟不厌,凛冽饮无威——《潘紫岩与余赋雪约不得用色数并实字及比喻》(作者:白玉蟾)

16、凛凛座无毡,踽踽出无馿——《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 其一○》(作者:仇远)

17、凛然便觉肌骨爽,恍疑石罅蟠蛟虬——《赠云洲老师》(作者:郑清之)

18、七月凛秋飞叶响——《渔家傲引・渔家傲》(作者:洪适)

19、李侯凛凛万人敌,匹马横行沙塞北——《次韵周秀实观李观察勒兵》(作者:王庭珪)

20、清穹凛冬威,旱野渴天泽——《喜雪示徐生》(作者:欧阳修)

21、自辍清班素望崇,凛然争仰柏台风——《虞察院生日 其二》(作者:姜特立)

22、虽历代之所珍兮,凛英气其犹秘——《越问 金锡》(作者:孙因)

带凛字的古诗大全

1、仁义百篇唐孟子,排奸劲节凛秋霜——《宣公祠 其一》(作者:林逢子)

2、野水小桥外,诸峰凛寒色——《郁山主赞》(作者:释广闻)

3、新诗句句堪流传,令人读之神凛然——《次韵张文伯喜雨》(作者:王之道)

4、马革誓裹尸,气凛如秦蔺——《挽孙奇父》(作者:胡宏)

5、凛凛寒生立毛髪,从今褦襶不须嘲——《扇上画雪景戏书》(作者:李彭)

6、未论纷纷悲往逝,的应凛凛愧生存——《晋之太博同舍常怆六世外祖郑氏苗裔中绝曩访得丘墓所在岁时享祀不辍乡里化之因有诗纪其事谋弇属和云》(作者:刘弇)

7、王心凛凛天苍苍,以次来缚归朝堂——《题祁门岳王庙》(作者:方岳)

8、洞无畦畛心常坦,凛若冰霜节最高——《酬柳国博》(作者:曾巩)

9、千年不落一字俗,凛凛秋风吹太阿——《酬吴著作》(作者:郭祥正)

10、玉彩精晶耀日月,风霜凛凛甚威烈——《缘识 其一二》(作者:宋太宗)

11、清风方泠然,列城斯凛如——《迓回庵谯卿持节东淛》(作者:释居简)

12、纷纷横路又逢此,凛凛岁寒嗟独然——《呈晦庵二首 其一》(作者:赵蕃)

13、凛然凌霜色,本自生丘壑——《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居八咏 柏轩》(作者:司马光)

14、想象孤忠尚凛然,古祠何止更千年——《题延平张相公庙 其一》(作者:陈宓)

15、凛凛心节奇,惟应松与竹——《寄题刘著作羲叟家园效圣俞体》(作者:欧阳修)

16、生世业已休,来日凛无几——《生日病腹疾书事》(作者:方回)

17、寒梅如高人,冰雪凛风期——《默林分韵得诗字》(作者:吕宜之)

18、晤言千载心,英气凛欲作——《资圣寺》(作者:林夔孙)

19、衡湘有寇未诛剪,杀气凛凛围江浔——《湘寇》(作者:曾巩)

20、断崖泠泠落残雨,双石凛凛亭孤松——《游白石岩》(作者:楼钥)

21、颇疑山高气凝凛,古来积雪今未融——《游白石岩》(作者:楼钥)

22、千载若信宿,凛凛风烈存——《武宗》(作者:孔平仲)

含有凛字的诗句100句

1、凛凛元道州,高节抱幽贞——《句》(作者:洙泗钧翁)

2、爱君凛凛有英风,刮目相看为改容——《魏子介然甲戌中春不远数百里访予寂寞之滨予方厄穷适此久旱市无鱼肉园乏佳蔬介然处之宴然眷眷不忍舍去予与介然别久介然气貌议论益超然孟夏既望慨然请辞欲归筑室读未见之书科举之文不足学走笔作长句送行且勉使力学志其远且大者仍用喜雨诗韵》(作者:李光)

3、西风曾未入梧楸,已有骚人怨凛秋——《次韵陈季陵觅酒二首 其一》(作者:陈棣)

4、至哉彼上人,冰霜凛规则——《湘中别成威阇黎》(作者:李羣玉)

5、 凛凛英风,真如小范,不数梅仙——《柳梢青》(作者:龚日升)

6、清标凛三世,有倡不予酢——《和伯兄新竹韵》(作者:王柏)

7、西风凛凛鹏空抟,朔雪飘飘雁亦寒——《碧泉九日有感 其一》(作者:胡宏)

8、公才凛若干将铸,胆落诗流失轻倨——《晓起闻明仲谒家叔尝过门追已无及继读观雾长句因次原韵》(作者:刘子翚)

9、石龙山顶拔巍颠,我此登临骨凛然——《题石龙山》(作者:赵抃)

10、丞相威灵凛一方,远瞩祠宫途可取——《次韵和知府欧阳叔弼学士祷雨武侯祠》(作者:邹浩)

11、化去四十载,凛然长在前——《英大师年二十余工文作诗勉之》(作者:释德洪)

12、周郎辞气带烟霞,凛凛秋霜嚼齿牙——《寄周居安》(作者:欧阳澈)

13、飘飘气概轻余子,凛凛规摹扩大儿——《邓子文辞曹枉道相过且出往还诗见示次韵二篇上呈 其一》(作者:葛胜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