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记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记的古诗有哪些)
带记字的诗句,带记字的古诗,关于记的诗句
关于记的诗句100首
1、堂前双石瞻金印,砌下孤峰记好诗——《上谹父郎中二首 其一》(作者:王洋)
2、 记得玉真初见面——《玉楼春》(作者:欧阳修)
3、(见北京图书馆藏《分门纂类唐歌诗》宋刻残本,转录自张篷舟《薛涛诗笺·后记》——《题从生假山》(作者:薛涛)
4、要知开闸真消息,记取金钲第二声——《过吕城闸六首 其六》(作者:杨万里)
5、记公当日事,天上冠羣英——《文儒见和四诗钦叹高妙谨用韵为答卒章问讯汝霖幸呈似也 其三》(作者:陈长方)
6、十年空往事,一梦记前滩——《放船二首 其二》(作者:朱熹)
7、卫公精爽故依然,陈迹凄凉不记年——《卫公堂二首 其一》(作者:曾协)
8、蚁酣停扫砌,燕乳记勾帘——《赠皓律师》(作者:释居简)
9、 梅外柳边官事了,记牢之、曾着元戎府——《贺新郎》(作者:李曾伯)
10、不记邯郸梦,犹贪洛社游——《又五言一首》(作者:刘克庄)
11、 兴亡旧恨谁记——《西河》(作者:王奕)
12、长记髫年聘时节,爱深金屋宁衰歇——《读长门赋》(作者:范浚)
13、今从北京图书馆藏南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永乐大典》、韦庄《又玄集》、《太平广记》引唐康骈《剧谈录》、唐冯翊子《桂苑丛谈》等书录出之——《》(作者:张祜(一))
14、犹记春城芳草渡,一帘花雨画船行——《二十九日寒食 其一》(作者:韩淲)
15、《太平广记》所载,神诞不可信——《》(作者:王梵志)
16、今即据其所录,幷参据今人增校意见,作出校记——《》(作者:王梵志)
17、不妨翰墨鸣斯事,聊遣篇章记所云——《淳熙己亥岁傅子渊劝予无弄文墨自是绝意笔研十四年矣非应用不得已不作也今年胡季随复劝予为之曰文不可溺也其可废乎因作此寄傅子渊》(作者:项安世)
18、儿童便读山中记,老大纔登记里山——《句 其二》(作者:冯时行)
19、倾盖难为别,挥毫记所蒙——《送苏赞府梵满秩》(作者:孙应时)
20、不知谁作记,寥廓卧楼台——《东湖留题 水鉴亭》(作者:黄裳)
21、 故垒荒榛,群贤拱木,畴记官军夜战时——《沁园春》(作者:李曾伯)
22、苍苍烟雨记巫峡,酣酣诗句吟梅翁——《甘露堂前有杏花一株在修竹之外殊有风味用昌黎韵》(作者:王十朋)
带记字的诗句大全
1、 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鹧鸪天》(作者:赵鼎)
2、 都不记、琵琵洲畔,草青江碧——《满江红》(作者:赵彦端)
3、上客分明记开处,明年开更胜今年——《题南平后园牡丹》(作者:齐己)
4、然则记岁月于所见,而逸名氏于可阙,亦予之所不忍恝也——《苏文忠西湖听琴观月诗帖赞》(作者:岳珂)
5、梦中记得去年别,缚鸡提酒送上船——《寄马竹冈》(作者:张埴)
6、饱歌醉舞插梅花,几夜月中记说着——《寄马竹冈》(作者:张埴)
7、三年屈指浑将尽,记取从今得几回——《次韵子瞻望湖楼上五绝 其二》(作者:苏辙)
8、 强健身心,团栾尊酒,此游须记——《水龙吟》(作者:管鉴)
9、也记涌金门外别,不蒙登赏忽相思——《题金陵杂兴诗后八首 其四》(作者:薛师董)
10、 分明记得,袖香熏窄——《忆秦娥》(作者:程垓)
11、青春拾芥收科第,须记麟庠客有诗——《贺陈讲书谋仲诹璋庆》(作者:王迈)
12、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小斋即事二首 其一》(作者:刘一止)
13、善哉摩顶记,归奉大慈尊——《哀徐朝义恭人潘氏 其一》(作者:王之道)
14、我爱秦郎记,字压头陀碑——《仆以绍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跻风篁讨龙井遂至广福谒三贤像阅旧碑追观一代风流为赋此诗适月林依公留设茗并因书以遗之他日能为我揭诗板于壁间使示来者亦山中之一助也》(作者:敖陶孙)
15、珍重君王能记忆,予麾犹得道家山——《郡斋即事 其三》(作者:方岳)
16、愁听火令抛长檠,醉折花筹记小诗——《杂兴》(作者:方一夔)
17、一染复星星,此语记阿客——《感白发》(作者:谢薖)
18、屋角疏星,庭阴暗水,犹记藏鸦新树——《绮罗香》(作者:王沂孙)
19、自笑如穷鬼,相从不记年——《答妇兄林公遇四首 其三》(作者:刘克庄)
20、谁记珣珉曾院宇,尚传吴越共山川——《虎丘》(作者:叶茵)
21、 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破阵子》(作者:晏几道)
22、题诗疥君壁,聊以记游观——《次韵谢敬之题南康县刘清老园》(作者:戴复古)
带记字的诗句有哪些
1、龙舒使君适来止,吐词为记甚瑰玮——《题周袁州尊德堂》(作者:赵蕃)
2、记终慷慨思盖公,平津东阁方穹窿——《题周袁州尊德堂》(作者:赵蕃)
3、 记得佳人初睡起,巧临鸾鉴试新妆——《望江南・忆江南》(作者:无名氏)
4、 尚记得、修门赋晓——《霜叶飞》(作者:张炎)
5、鸱阁行看迎太宰,象篦应记讲庖人——《顷在道中闻邦衡侍郎将进周礼新解尝赋诗就为六月三日寿或谓名在丹书不当玷污西清之{亻嶲}老羞愧而止今蒙俯记生朝特贻佳作既仍旧韵敢隠鄙言狗尾之续斐然鹤头之侧必矣》(作者:周必大)
6、职已为书记,官曾校典坟——《送韦校书佐灵州幕》(作者:朱庆余)
7、塞外风烟能记否,天涯落日自心知——《琵琶洲》(作者:汪应辰)
8、记之早晚即归来,震雷一喝了此末后句——《送德富藏主之衡》(作者:释祖钦)
9、 记画檐,灯影沉沉,共裁春夜韭——《绮罗香》(作者:陈允平)
10、记得偶同诗韵否,淮东使者亦嗟歔——《上林殿院次公 其三》(作者:徐积)
11、偃王遗种班班在,好乞韩碑记邈绵——《灵惠公庙》(作者:汪藻)
12、铅华不顾欲藏艳,玉颜转莹如神仙(《董解元西厢记》卷二〖2〗)——《莺莺歌(逸句〖1〗) 一》(作者:李绅)
13、 忆曾记、碧桃红露——《于中好》(作者:杨无咎)
14、迹远公犹记,情亲势使疎——《寄周子充察院二首 其二》(作者:杨万里)
15、犹记学语时,老色遽满面——《赠同志》(作者:释文珦)
16、有客成幽屏,谈诗记昔来——《王岩 其一》(作者:赵蕃)
17、酒阑诗更逸,岩寺记同临——《赠赵十 其二》(作者:韩淲)
18、 长记得、墙阴密语,花底潜行——《雨中花・夜行船》(作者:杨无咎)
19、敢云希作者,强把记文修——《次韵游龙潭》(作者:汪炎昶)
20、 记翠楫银塘,红牙金缕,杯泛梨花冷——《二郎神》(作者:汤恢)
21、斋记曾磋切,埋文愧耄荒——《挽黄德远堂长二首 其二》(作者:刘克庄)
22、应照先生纯粹处,肯挥妙墨记西斋——《和》(作者:王尚恭)
带记字的古诗大全
1、他年记此夜,青灯听疏雨——《夜坐与刘信翁清谈》(作者:徐瑞)
2、借我华严记残帙,欲将因地付袈裟——《水中登王德循月阁》(作者:李之仪)
3、予观传记考物理,谓师语议非无传——《赠五台妙空师》(作者:许景衡)
4、狩人亦忘记鹰犬,仰视只愁天欲暝——《题明皇醉归图》(作者:陈傅良)
5、他时雪里相逢处,能记骑驴孟浩然——《赠关渊圣学士》(作者:孔夷)
6、十年疲远梦,七尺记长身——《湖口寄方去言》(作者:方回)
7、欲记荒寒无善画,頼传悲壮有能琴——《秋云》(作者:王安石)
8、向来醉眼略四海,粗记柴桑人姓陶——《次韵宋尚书山居 醉陶轩》(作者:方岳)
9、吹笛梦来犹记曲,爱歌老去未忘讴——《依韵和偶书相留》(作者:梅尧臣)
10、清风酌别记霅水,制胜领客思夔州——《诸公和诗复用前韵》(作者:王十朋)
11、 记山阴陈迹,群贤星聚——《满江红》(作者:郭应祥)
12、 便罗帷、香阁顿忘,枕边要语曾记否——《琐窗寒》(作者:杨泽民)
13、来岁望公天仗侧,尚应回首记吴儿——《又通衢》(作者:陈造)
14、 远阑干伫立,暗记那回,赏遍花药——《解连环》(作者:方千里)
15、人生过眼万事役,记忆细故真童顽——《遣兴》(作者:杨时)
16、殷勤记着今朝事,破驿空廊叶作堆——《弋阳县驿》(作者:陆游)
17、(见《封氏闻见记》卷三)——《轻薄者为进士及第语(题拟) 二》(作者:佚名)
18、 东陌西溪长记得,疏影横斜时节——《念奴娇》(作者:曾纡)
19、授记或为阿育王,请铸八万四千塔——《谢麫》(作者:谢枋得)
20、邵侯爱我曹,咸使纸尾记——《观邵不疑学士所藏名书古画》(作者:梅尧臣)
21、 记田舍、火炉头语——《贺新郎》(作者:刘克庄)
22、犹记琼林插赐花,云霄翮断进涂赊——《送同年杨元直持宪节湖南二首 其二》(作者:冯时行)
含有记字的诗句100句
1、晓落秋风惊白发,病瞻南极记丹砂——《送同年杨元直持宪节湖南二首 其二》(作者:冯时行)
2、(见影日本藏唐卷子本《翰林学士集》,以《初学记》卷三引诗参校——《五言辽东侍宴山夜临秋同赋临韵应诏》(作者:上官仪)
3、)(按:《全唐诗》卷四十据《初学记》、《唐诗纪事》收入本诗,仅存「殿帐清炎气」以下八句——《五言辽东侍宴山夜临秋同赋临韵应诏》(作者:上官仪)
4、 记谷口园林,当时驿舍,梦里曾游——《木兰花慢》(作者:张孝祥)
5、我语不必记,子意故足多——《题贾俨不忘室》(作者:叶适)
6、 闲对影,记曾逢——《鹧鸪天》(作者:赵长卿)
7、公子悲怀橘,家人记采蘩——《代作高氏令人挽词 其一》(作者:周孚)
8、华榱曾记孔鸾栖,断梦还来拂旧题——《失题九首 其九》(作者:李之仪)
9、佳名端不朽,挥泪记登临——《叶少保挽词六首 其四》(作者:韩元吉)
10、 记十里吴山,绣帘朱户,曾学宫词内舞——《二郎神》(作者:吴潜)
11、 犹记华阴同醉——《水龙吟》(作者:王沂孙)
12、尚书当毕功,礼记速须剖——《寄男抱孙》(作者:卢仝)
13、 记当时,弧矢垂门,孤负四方志也——《瑞鹤仙》(作者:李曾伯)
14、使君不独东南美,典型尚记先君子——《蔡景繁官舍小阁》(作者:苏轼)
15、来时不记梦中路,觉后唯闻长乐钟——《灵芝宫》(作者:郭祥正)
16、」又推测翁参枢或为《登科记考》卷二二所载咸通元年盈第的翁彦枢,「参」、「彦」形近易讹,时代亦与李洞、方干相近——《代佳人寄翁参枢先辈》(作者:李白)
17、 记李陌看花,光阴冉冉,风雨番番——《木兰花慢》(作者:刘辰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