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评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评的古诗有哪些)

2024-05-09 13:40:0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评字的诗句,带评字的古诗,关于评的诗句

关于评的诗句100首

1、(见《樊川文集》卷九《唐故淮南支使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杜君墓志铭》)——《赠杜顗》(作者:崔岐)

2、几度孝廉交郡辟,一生文行出乡评——《过岭回寄张景通先生示邑下同人》(作者:赵抃)

3、持此樽中酒,试共评韩柳——《和何元章》(作者:郑刚中)

4、德人今已矣,谁与嗣乡评——《挽伯父 其一》(作者:洪咨夔)

5、评依月旦情增恋,诗感兰陔意重陈——《依韵谢某送行诗》(作者:刘敞)

6、探深评尺咫,均庆及闾阎——《和观雪二十韵》(作者:韦骧)

7、我评逸少非真逸,史载深谋并绝识——《题王复初所藏子昂临禊帖》(作者:陆文圭)

8、伊其标上药,隠居重题评——《峡州程彦彪签判赋桃花菊读之良有佳致嗣韵敬呈觉其东涂西抹也》(作者:阳枋)

9、从来遇酒千钟少,此外评花四海空——《分韵作梅花诗得东字》(作者:陆游)

10、旦评公议百年后,此士斯文班马俦——《简柴端叟》(作者:李处权)

11、论事惟三代,评诗宗晚唐——《和李宪使 其三》(作者:吴泳)

12、健羡乡评美,光辉野史荣——《寄题致政周洙屯田如诏亭》(作者:赵抃)

13、笑接郎中评事饮,病从深酌道吾真——《赤甲》(作者:杜甫)

14、岁逢虎牛祸折萌,荡荡蜀道犹可评——《哀三城》(作者:释居简)

15、附炎鄙态悲时薄,养僻孤踪任俗评——《初睡》(作者:韦骧)

16、若将全德评今昔,应笑陈蕃郭令公——《和杨守清容堂》(作者:徐积)

17、君诗飘举似鸿惊,书入扬州子弟评——《用评字韵和答府教授十二弟》(作者:晁补之)

18、卖花声,卖花声,如今风景那可评——《夜梦在旧京忽闻卖花声有感至于恸哭觉而泪满枕上因趁笔记之》(作者:陈着)

19、月旦评中,有如公者,更谁与俦——《沁园春》(作者:陈着)

20、桐江郡政居优课,柯岭乡评占上游——《送郑琰大夫赴建昌军》(作者:赵抃)

21、尝试评公诗,崖岸极孤绝——《用十梅韵答冯簿 其三》(作者:王炎)

22、此景吟不尽,明朝重细评——《晴行》(作者:陈着)

带评字的诗句大全

1、长篇险韵铸出之,涉斋自讼识评讥——《次韵酬转庵》(作者:许及之)

2、唤取阿八来细评,沙泉水甘似中{氵霝}——《徐八圣猷碾茶有作因酬之》(作者:吴则礼)

3、济胜剧许掾,评诗陋钟嵘——《蔡州叶翰林寄示近诗次韵八首 卞山信至三首 其三》(作者:程俱)

4、三代遗文叹寂寥,考评今古得愁消——《投壶 其四》(作者:朱翌)

5、莆中皱玉价倾城,品第吾何敢妄评——《荔支七绝 皱玉》(作者:王十朋)

6、月记乡评好,年推辈行尊——《杨伯贤挽诗》(作者:虞俦)

7、自往胸中评史记,久闻格调略相同——《送荔子方蒙仲 其一》(作者:方岳)

8、汤清河,大理评事——《竹山连句题潘氏书堂》(作者:颜真卿等(联句))

9、评茶及品水,此事在舌端——《题王德渊水西藁》(作者:舒岳祥)

10、(《永乐大典》卷八二一引《瓮牖闲评》引)(〖1〗以上二诗据《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一六六期刊冀勤同志《元稹佚诗续辑》录出——《石榴花》(作者:元稹)

11、寿胡可度,德胡可评——《淳熙二年发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册宝十一首 册宝降殿用《正安》。》(作者:郊庙朝会歌辞)

12、昔闻许劭月旦评,人生倚以分重轻——《寄杨溥子》(作者:赵蕃)

13、今人谁复持此柄,乡评亦复无公论——《寄杨溥子》(作者:赵蕃)

14、江山满目开新卷,韦杜诸人得细评——《答颜生见寄》(作者:陈师道)

15、 畴昔评君天下宝,当为天下苍生惜——《满江红》(作者:刘克庄)

16、化工真幻知谁辨,诗老题评岂我欺——《蜡梅 其二》(作者:虞俦)

17、常恨忌辛消俗口,为评蠲愤诧齐州——《黄橙寄黄翁》(作者:刘攽)

18、题评归月旦,裁鉴比阳秋——《和洪秀才八首 其八》(作者:胡寅)

19、二千垂郡禄,五百存台评——《全州吕农簿挽诗三首 其二》(作者:方回)

20、高标落落敢评题,托物铨量庶似之——《段去尘教授示书以茶菊自况作诗谢之》(作者:葛胜仲)

21、欲评清绝处,雪月照梅花——《题莲峰集后》(作者:张炜)

22、吾评古毛义,志行近骞参——《送袁季源之婺州因简范经历》(作者:戴表元)

带评字的诗句有哪些

1、纵有月旦评,未能天下知——《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至于千字提奖之重蔑有称实再抒鄙怀用伸酬谢》(作者:陆龟蒙)

2、赵祀必不绝,宋礼吾足评——《二十砺五百字》(作者:郑思肖)

3、亭中主人笑无语,雪景佳处未易评——《题周功甫总领石溪三亭 雪亭》(作者:王炎)

4、来过亦无事,考评——《示儿》(作者:韩愈)

5、结庐休与梓人评,此辈唯知侈栋楹——《童丱须知 宫室八篇 其七》(作者:史浩)

6、伯仁莫妄评,阿奴不碌碌——《十月十三日自郡归山中寄周秀实昆仲》(作者:晁说之)

7、虞翻骨相终迍滞,许劭题评漫借饶——《寄上山阳太守屯田》(作者:吕南公)

8、乡评推秀孝,墨客诵诗文——《挽毛奉议诗二首 其一》(作者:汪藻)

9、慨然顾八荒,此理谁与评——《四月三日登度雪台感兴》(作者:杨万里)

10、深言惧忤时,聊复一评之——《四月初十日得蜂虿茧丝之句》(作者:方回)

11、诗评杜兼李,字法褚与虞——《依韵和酬韩仲文昆季联句见谢》(作者:梅尧臣)

12、挂名叙跋流芳远,晓起吟窗仔细评——《次韵黄玉如大章携先集来访二首 其二》(作者:许月卿)

13、马援当时见,曾将禹贡评——《腊笋》(作者:梅尧臣)

14、烟蓑不尽四山青,古道长将古意评——《次韵呈支茂先贤良》(作者:许及之)

15、丈席横经事讲评,暂开雄辩五河倾——《次韵张著作赠讲礼孙秀才》(作者:赵抃)

16、清评盍用恕,白战恶足鏖——《宋贤良见过》(作者:释居简)

17、台评或非是,庙论有不臧——《忆我二首各三十韵 其二》(作者:方回)

18、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学书》(作者:陆游)

19、 摩挲老剑雄心在,对酒细评今古——《摸鱼儿》(作者:李昴英)

20、静把诗评物,闲将理告人——《静乐吟》(作者:邵雍)

21、连床交语响舂容,激楚评骚彻晓钟——《夜听无咎文潜对榻诵诗响应达旦钦服雄俊辄用九日诗韵奉贻》(作者:邓忠臣)

22、士论乡评重乃翁,贤如狐突教儿忠——《再用前韵 赠大老》(作者:王十朋)

带评字的古诗大全

1、酝藉乡评旧,循良士论俱——《挽杜议郎二首 其二》(作者:洪朋)

2、有谱曾评菊,无钱可买山——《赠沈兢》(作者:赵希迈)

3、忽闻补吏去,曾不与我评——《次韵李萧远送叶少协赴官陈州》(作者:赵鼎臣)

4、文邀马卿评,劔谒猿公问——《送柳澥下第出京》(作者:张方平)

5、自抄闲作改,客借古琴评——《喜杨琴隠至》(作者:张至龙)

6、金床旧迹知何在,石鼓遗歌仅可评——《金精岩》(作者:韦骧)

7、 花草题评遍——《蓦山溪》(作者:王千秋)

8、谏纸台评字字温,补天勋业妙谁论——《上黄参政寿七首 其三》(作者:许及之)

9、今惟仄席秋,正采乡评月——《次韵酬李周翰一首》(作者:王阮)

10、诗人细评品,价出瀑布上——《三峡桥》(作者:孔武仲)

11、更吟君丽句,谁为写钟评——《依韵和李宰秋思》(作者:梅尧臣)

12、酒盏论心疎旧约,诗筒到眼快新评——《次刘叔子总干夜坐感秋韵》(作者:戴昺)

13、月评犹未改,露挽遽成空——《章解元挽诗》(作者:虞俦)

14、不知后世评碑板,似李邕耶似蔡邕——《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 其三》(作者:刘克庄)

15、毁誉都忘月旦评,姓名不上春秋笔——《读杜拾遗百忧集行有感》(作者:刘辰翁)

16、诗句空吟得,无人可共评——《舟行寄赵端行》(作者:翁卷)

17、细分浓淡可评墨,副以溪岩难乏砚——《和米芾越竹纸诗》(作者:薛绍彭)

18、纶巾羽扇宽作程,韬略堂堂时俗评——《叶少藴生朝》(作者:张元干)

19、只评隠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晋人——《题桃源手卷》(作者:陆文圭)

20、弥明讥评二子媿,卢仝风味千载存——《赠孙尉姑苏紫石铫孙有诗次韵》(作者:虞俦)

21、评材容一切,未觉世论严——《谢陈君祥宪使》(作者:戴表元)

22、同时谒帝评事,回首不忘茂陵——《题同班小录 其三》(作者:刘克庄)

含有评字的诗句100句

1、与物初无忤,台评反谓倾——《李抚州挽词 其一》(作者:楼钥)

2、惟日本最古之《万叶集》卷四有大伴家持《赠坂上大纕歌》十五首,辞意多与此书相同,后人评论,如契冲阿阇梨,遂继为出于《游仙窟》——《报文成金钗》(作者:张鷟)

3、芭蕉辟君三舍,笋脯亦须改评——《钦夫和六言再用韵》(作者:张孝祥)

4、乡评高宿望,里社借余光——《挽刘监丞二首 其二》(作者:杜范)

5、敢将呕心作,试就屑谈评——《偶成律句十四韵》(作者:李洪)

6、自应形赞叹,谁复献嘲评——《次韵宗郎中师仁见示古风》(作者:喻良能)

7、月旦尝居第一评,立朝风采照公卿——《孙莘老挽词四首 其三》(作者:秦观)

8、至尊殿上主文衡,谁料台中有异评——《哭毛易甫》(作者:刘克庄)

9、孔孟宗师心中的,回由评品手持衡——《读朱冠之诗有作三首 其一》(作者:袁甫)

10、琦不押班婴众怒,浚私铸印被台评——《嘲解十首 其六》(作者:王迈)

11、心闲万籁响韺茎,古调何人细与评——《季夏郊墅即事 其九》(作者:程公许)

12、纸上不须评巧拙,尧夫只是静中吟——《松斋秋咏次黄存之韵七首 其四》(作者:裘万顷)

13、评品坐粗烈,不在沈水伦——《降真香清而烈有法用柚花建茶等蒸煑遂可柔和相识分惠热之果尔但至末爨则降真之性终在也》(作者:郑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