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审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审的古诗有哪些)

2024-05-09 13:38:25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审字的诗句,带审字的古诗,关于审的诗句

关于审的诗句100首

1、此间定有荆山璞,未审何时遇卞和——《凤洞》(作者:郑国辅)

2、臣子引年虽审分,朝廷图旧合推仁——《次韵和致政王子融侍郎归休述怀二首 其二》(作者:韩琦)

3、洪钧从鼓橐,一气审为炉——《温汤和王法曹》(作者:刘攽)

4、圣主审所任,祸福延吾民——《结交》(作者:黄裳)

5、座主审权,门生处权,可谓权不失权——《戏杜审权》(作者:佚名)

6、修炼但教坚志气,参详稳审更周旋——《逍遥咏 其二》(作者:宋太宗)

7、言话审无倦,心怀良独安——《归去来集字十首 其三》(作者:苏轼)

8、审固外体直,为仁正如射——《送崔吉甫倅安康分韵得舍字》(作者:洪咨夔)

9、昼夜[用](同)(从辛本改)心精审究(京本作「却须精细审」),莫将此事以(京本作「拟」)为闲,风色便(辛本作「辨」,京本作「旺」)相干——《兵要望江南 占云第三(京本作「占云第二十四○二十六首」) 二十一》(作者:易静)

10、塞垣须静谧,师旅审安危——《古塞曲三首 一》(作者:贯休)

11、未审孰是,姑仍分列——《游般若寺上方》(作者:廖处士)

12、老人宴居,审吾之学——《精卫诗》(作者:吕本中)

13、触事机难审,临危计易穷——《李杜》(作者:陆文圭)

14、神而审其然,可得亡制控——《罪回禄》(作者:郑刚中)

15、审订既昭然,疑去喜自适——《江纂墓碑》(作者:孙起卿)

16、斯文未应丧,审象俄入梦——《蒙左辖复次韵见寄复赋一首》(作者:葛胜仲)

17、俊杰识时审出处,道义结交全始终——《送李介甫赴官塘汤氏馆》(作者:仇远)

18、有兔主人占大胜,兔无反(京本作「无兔还」)是客军强,仔细审形相(京本作「须要细端详」)——《兵要望江南 占月第十二(京本列第七○二十三首) 三》(作者:易静)

19、呼灯隔夜书名纸,未审朱门复见谁——《颂古一百首 其五五》(作者:释智愚)

20、审观六入本来空,觉海迷波理亦同——《秀公见喜饭僧二首 其二》(作者:郭祥正)

21、审音度曲肃众听,歌舞满堂生寂寞——《闻胡琴一首》(作者:韦骧)

22、未审以何求,为求便等法——《求法颂》(作者:释元照)

带审字的诗句大全

1、要知是家传,审言以传甫——《送陈随隠归江西》(作者:黄力叙)

2、以此托躯羽,祸福审不差——《山中玩物杂言十首 其八》(作者:戴表元)

3、屈伸思所济,逆顺审于衷——《过金陵谒吴大帝庙》(作者:袁陟)

4、归来阿叔待审订,义路礼门从广居——《送庾侄亲迎延平李先生家》(作者:刘学箕)

5、两相审者不媒兮,予既获子于鼻息——《惠别》(作者:张耒)

6、一时天地方翻覆,安把人伦罪审荣——《咏史 审配 其二》(作者:陈普)

7、笑中语,审听旨,速排丝竹调宫征——《缘识 其三二》(作者:宋太宗)

8、迥阁珍图秘,长廊审像昏——《再到国子监感昔有怀》(作者:宋祁)

9、 便樽前、周郎复出,审音无误——《贺新郎》(作者:刘克庄)

10、藤萝为所依,用力必审举——《过婺源诸岭》(作者:韦骧)

11、属当构大厦,量度审重轻——《南山有嘉木一首赠友人》(作者:吕陶)

12、审观古人意,十亦得四五——《北斋》(作者:陆游)

13、如花遇雨湿泷冻,审此言谈大道中——《缘识 其五》(作者:宋太宗)

14、报德力未能,量己事已审——《夜行见怀》(作者:赵鼎臣)

15、鸟旟付治期当审,番玉求田计想完——《寄张江州》(作者:孔平仲)

16、九原审难作,幸及同襟期——《次韵德符过曾园 其二》(作者:邹浩)

17、无问男夫及女妇,不得惊忙审三思——《诗(幷序) 十七》(作者:王梵志)

18、达士审所施,穷士审所安——《寄致明兼简余时升》(作者:刘子翚)

19、谋猷不枉称人杰,精审真堪作吏师——《蜀中伤陈恕左丞》(作者:张咏)

20、紫气盘旋供(辛本、川本作「俱」)不散,城中军胜贼当残,临阵审详看——《兵要望江南 占日第十一(京本列第六○五十六首) 二十八》(作者:易静)

21、审此一寸根,行作合穗期——《耕图二十一首 布秧》(作者:楼璹)

22、风水审如此,蛟龙应见求——《舟行着浅夜泊中流》(作者:赵鼎)

带审字的诗句有哪些

1、几度白砂青影里,审听嘶马自搘筇——《夏日梦伯兄寄江南》(作者:黄庭坚)

2、虽云嗜好笃,自计亦已审——《昼卧》(作者:陆游)

3、子细审思量,此言有道理——《诗(幷序) 九十》(作者:王梵志)

4、惟肖得形似,审象劳刻画——《绍兴十九年秋九月丙戌皇帝以太师益国公像御制赞文称载勋德命秘书省珍藏小臣备员史馆获预荣观再拜稽首赋诗二十韵上进》(作者:周紫芝)

5、庭雀审细微,知非已能预——《众鸟》(作者:王令)

6、省罚蠲茶法,均徭审地征——《韩相生日》(作者:金君卿)

7、大须审固穿杨箭,莫遣参差鬓雪新——《与刘三礼陈孝廉言志》(作者:李咸用)

8、南窗审容膝,归去学鲵桓——《次韵和归去来集字十首 其三》(作者:李纲)

9、少陵元是谁家数,衣钵当初自审言——《挽黄松涧》(作者:王义山)

10、我屋虽无华,容膝审易安——《次韵仲弟古意》(作者:李纲)

11、淳厚之人少秀慧,秀慧之人少审谛——《观物吟 其二》(作者:邵雍)

12、清浄好为皆是益,周旋理度审安详——《缘识 其二八》(作者:宋太宗)

13、冥冥主张审如此,附郭小圃宜勤锄——《戏赠彦深》(作者:黄庭坚)

14、黄金堤边审依护,视之则微听则希——《杨先高题漱玉轩》(作者:闻九成)

15、荒芜赋就同元亮,欢喜诗成异审言——《连日鹊喜东归之祥也诗寄二弟》(作者:王十朋)

16、华榜揭灵池,审公存故迹——《海昌从中散兄游硖石东西山及赞山而别兄独游黄湾诸山寺宠寄三诗因追述前游却寄》(作者:葛胜仲)

17、迟迟岐路间,去就须审订——《从薛元法会食保福意轩得径字》(作者:李熏)

18、要知情伪审,往事验方来——《壬午杂诗 其三》(作者:杨冠卿)

19、审报已真惊且喜,入户不知摧屐齿——《上毛运使》(作者:慕容彦逢)

20、审象岩间同说命,绝韦圣处见羲经——《代寿安宣相》(作者:程公许)

21、沉里浮表数及迟,指下难明审毫厘——《送医工郭耕道》(作者:方回)

22、何以至此,请审思之——《李伯时画弥陀像赞》(作者:释德洪)

带审字的古诗大全

1、功成稳审时间用,变转无穷重古今——《逍遥咏 其一九》(作者:宋太宗)

2、择术不自审,终焉堕艰难——《连日昏雾感怀》(作者:赵蕃)

3、人间审如此,身外复奚疑——《发杭州有讶太遽者》(作者:赵鼎)

4、新诗今鼎来,车马审留驻——《招潘文虎》(作者:郑刚中)

5、师夔如审曲,知我发生心——《嵩岳闻笙》(作者:丁谓)

6、自审江湖槁项翁,浪将张邴并高风——《次韵陈学正 其二》(作者:陈造)

7、养时盆罐须宽阔,下食依时要审详——《促织歌》(作者:贾似道)

8、声音之道与政通,审音知政惟丝桐——《题叶山甫见惠古琴走笔以谢》(作者:胡仲弓)

9、理讼惟正直,察狱必审情——《座右铭(《陈伯玉集》未收)》(作者:陈子昂)

10、鱼计从来审,鸥盟未易寒——《次韵先生湖上有作》(作者:邹浩)

11、垤鸣东山鹳,堂审南柯蚁——《晓发飞鸟晨霞满天少顷大雨吴谚云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验之信然戏纪其事》(作者:范成大)

12、熊耳自有两,未审孰为是——《辨熊耳》(作者:邵雍)

13、干关万象审消停,子母相传日月精——《逍遥咏 其一○》(作者:宋太宗)

14、即今安在凌烟阁,毕竟无非审雨堂——《老悔》(作者:方回)

15、奈何伊人,弗审物情——《效朱公叔绝交诗》(作者:薛澄)

16、吾侬如此说,且去审思量——《偈颂二十首 其一六》(作者:释如珙)

17、容膝审易安,盖头无复余——《津上人蜗舍》(作者:韩驹)

18、自审诗肩无骨相,或称书眼尚精神——《傍观》(作者:方回)

19、安逢后羿不乖暴,直与审悫弯强弓——《日蚀》(作者:梅尧臣)

20、是书必有益,但当审去取——《十月二十二夜三更读清波杂志至五更》(作者:方回)

21、私饮乐已湛,情话言尤审——《和深之饮字》(作者:彭汝砺)

22、机欲审而发,瑟调音自谐——《送别长翁制干赴审察 其三》(作者:程公许)

含有审字的诗句100句

1、审如秦和医,良剂起疾疢——《三黜诗》(作者:吕陶)

2、凉风不审意如何,逝日能言客有过——《闻曾裘父丈亡追用前韵寄审知二首 其一》(作者:赵蕃)

3、将军吏,支干审占之——《兵要望江南 占六壬第二十八(京本列第十七○四十五首) 四十四》(作者:易静)

4、独行固不移,犹在审去取——《答黄叔旸》(作者:游九功)

5、或有战争营寨(京本作「在战营征砦」)内,不宜前进有(京本作「损」)兵戈,细审莫奔波——《兵要望江南 占水族第二十一(京本列第十二○七首) 六》(作者:易静)

6、幕中资婉画,处事极精审——《送王木叔推官分韵得锦字》(作者:楼钥)

7、王仲闻先生云:「唐芮挺章《国秀集》卷上载宋之问七古一首,题云:《端州驿见杜审言王无竭沈佺青阎朝隐有题慨然成咏》——《度岭(二首。斯五五五) 二》(作者:阎朝隐(《全唐诗》卷六九))

8、但须先审己,然后可图人——《送翁灵舒游边》(作者:徐玑)

9、君子能审友,四海皆弟兄——《感兴 其五》(作者:于石)

10、大抵天下事,进退贵审量——《冬华一夜霜》(作者:陈普)

11、审雨堂中知是梦,未须豪横诧衰翁——《七月初一日晚大恶风而雨》(作者:方回)

12、尝审如饴味,谁操动物权——《奉檄往哭象山复会葬及归自金溪留宿本县仙乐观归而作是诗 其一》(作者:杨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