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谕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谕的古诗有哪些)

2024-05-09 13:33:5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谕字的诗句,带谕字的古诗,关于谕的诗句

关于谕的诗句100首

1、口不言功心自谕,三年任满留不住——《送邑簿李大用任满》(作者:陈着)

2、尽搜天地物,无谕此时情——《至日荷李常侍过郊居》(作者:熊孺登)

3、谕以诗礼义,朂随宾荐名——《纶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阙峒耿拾遗湋李校书端风尘追游向三十载数公皆负当时盛称荣耀未几俱沈下泉畅博士当感怀前踪有五十韵见寄輙有所詶以申悲旧兼寄夏侯侍御审侯仓曹钊》(作者:卢纶)

4、药物有所缺,谕我心莫遐——《简黎生生时旅寓郡庠》(作者:胡寅)

5、玉音每褒谕,必及吾亲宁——《闻七弟叔易登科》(作者:李纲)

6、輶轩同谕蜀,昼锦暂还乡——《黄大声见和再用韵》(作者:李洪)

7、曾扣禅扉喜接陪,师将境物谕轮回——《送淳用长老归邛州》(作者:杨绘)

8、约我归来叙离别,满纸抑扬疑谕蜀——《送保定钱弼违且约相见后行》(作者:李之仪)

9、纔谕危亡书半幅,便思父母泪双垂——《贺郑使君》(作者:贯休)

10、诚心谕俗淑斯人,莫宝金珠宝此身——《再用前韵 其三》(作者:袁甫)

11、息此可以安,其能忘我谕——《送怀贤上人归隠静兼寄达观禅师》(作者:梅尧臣)

12、绿笺展尽全无字,此语何堪谕俗埃——《次韵酬张郎中赋水蕉四首 其一》(作者:张镃)

13、无复淮南谕,曾成太史书——《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 其二》(作者:梅尧臣)

14、宣谕传黄甲,褒称对紫宸——《莫子宪中奉挽歌词三首 其三》(作者:葛胜仲)

15、谕尔安可忘,我尝梦周公——《招斁》(作者:刘敞)

16、谕鹿车虽设,如蚕绪正棼——《大云寺二十韵》(作者:元稹)

17、绍兴宣谕一忠臣,为慕名门遂作嫔——《挽方琼州恭人》(作者:陈宓)

18、若把重门谕玄寂,何妨善闭却无关——《题澄圣塔院上方》(作者:方干)

19、弦歌不救鲁,告谕难入巴——《次儿瀹以诗四首道各意因两用其韵 其二》(作者:陈着)

20、身心俱已潜,质直反若谕——《潜夫咏》(作者:释智圆)

21、已谕耕奴多艺秫,免教华发变朱颜——《和唐坚伯留题庄舍 其一》(作者:胡寅)

22、愿公改作刘公堰,留得嘉名谕蜀人——《麋枣道中》(作者:吕陶)

带谕字的诗句大全

1、安知涤器时,已有谕蜀节——《野云赴三衢酒官》(作者:释居简)

2、此意了不谕,悲哉同翳如——《和显之长老》(作者:秦观)

3、谕蜀昔传司马檄,备吴今罢亚夫营——《次韵运使龙图宠示道中夜行之什》(作者:陈渊)

4、我因谕彼侬,天地广覆焘——《大风》(作者:郭祥正)

5、馨香推蕙兰,坚贞谕松柏——《含风夕》(作者:元稹)

6、前年归谕蜀,不使里人惊——《紫微石舍人挽歌二首 其一》(作者:司马光)

7、谕蜀宣威百万兵,不须号令自精明——《送丘宗卿帅蜀三首 其二》(作者:杨万里)

8、似闻讽谕能知白,岂但诗词要比红——《余尝会李商老于海昏识吕居仁于符离今已五六年矣偶见二公倡和诗各次其韵一首 寄居仁》(作者:谢薖)

9、帘开侍儿起,见我遥相谕——《梦游春七十韵》(作者:元稹)

10、谕指严生不惮劳,为君谈笑取临洮——《送游景叔使陜西》(作者:孔武仲)

11、因农谕学良切至,一理通贯昭然明——《春补揭榜史君为诗以农谕学次韵为谢》(作者:徐鹿卿)

12、贪怜璧马迷香饵,肯信之奇谕齿寒——《春秋战国门 宫之奇》(作者:周昙)

13、讼端汹汹来,谕去稍听从——《己未过太湖僧寺得宗汝为书寄山蓣白酒长韵诗寄答》(作者:黄庭坚)

14、词臣旧奏平淮颂,里老今传谕蜀文——《赵制使宴吴宣参致语口号》(作者:方岳)

15、万象都来皆备数,千言譬谕了然通——《逍遥咏 其九》(作者:宋太宗)

16、谕俗书阴德,传家刻孝经——《魏辰州生日》(作者:赵蕃)

17、方外每烦勤下谕,山隅何幸偶来游——《和答周提刑》(作者:张继先)

18、朝来戒谕甚丁宁,令下翕然风偃草——《士贵要予赋水轮因广之幸率介卿同作兼呈郭宰》(作者:李处权)

19、唐家谕巴蜀,通道至邛僰——《送周知监 其一》(作者:韩绛)

20、试手闻弦化,焦头谕檄驰——《挽何见山 其二》(作者:罗公升)

21、久矣此情人不谕,援毫聊复为君挥——《次韵传师见过》(作者:释道潜)

22、朽木诚为谕,扪心徒自怜——《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作者:崔日知)

带谕字的诗句有哪些

1、长孺振河内,相如谕巴蜀——《次魏明己表弟韵送刘长翁赴福建仓》(作者:高斯得)

2、傍栏思晤言,羞畏情谁谕——《相逢》(作者:梅尧臣)

3、丈人今谕蜀,干誉尔劳心——《次袁陟十四韵》(作者:刘敞)

4、君今承诏行,谕民当得中——《送施景仁太博提点江南坑冶》(作者:梅尧臣)

5、西宾尚余谕,望幸犹踟蹰——《西都大内作》(作者:刘攽)

6、远游冒艰阻,深入劳存谕——《招谕有怀赠同行人》(作者:李乂)

7、白叟黄童话使君,买牛买犊谕邦人——《道中即事呈岑使君吏部次和德麟韵三首 其三》(作者:李廌)

8、能谕死生间,无论寤与寐——《和昙颖师四明十题 宴坐岩》(作者:梅尧臣)

9、北海知天谕牛马,东方傲俗任龙蛇——《句 其一五》(作者:王安国)

10、倍加慰谕愿登先,悦随容易能如此——《缘识 其四三》(作者:宋太宗)

11、朝廷谋帅弄印久,宣谕尚书剖符竹——《送王粹中教授入蜀》(作者:楼钥)

12、既弘天覆广,且谕皇恩博——《安辑岭表事平罢归》(作者:李峤)

13、盖盛衰之所系,故讽谕之攸存——《奉和御制看毛诗诗三章二章十二句一章八句 其三》(作者:夏竦)

14、教谕久知风偃草,山行聊赋雪飞花——《次韵答杨宰》(作者:陈造)

15、君其谕乡邻,此外无良谋——《代答》(作者:郑刚中)

16、因兹谕直质,未免柔细牵——《和乐天感鹤》(作者:元稹)

17、慰谕开行府,咨诹肃使权——《孔府判野耘尝宦云南今以余瘴多病意欲休官因读唐书南诏传为此二诗问其风俗 其一》(作者:方回)

18、汉朝如谕蜀,草檄舍君谁——《送宇文倅二首 其二》(作者:刘克庄)

19、恩言谕官意,鄣水陂可作——《按田》(作者:黄庭坚)

20、子胥死后言为讳,近王之臣谕王意——《乐府古题序 冬白纻》(作者:元稹)

21、相如才高去谕蜀,弩矢故事重光辉——《送杨侍读自长安之蜀》(作者:黄庶)

22、议谕当如山顶石,光荣会似雨余云——《赠王九》(作者:吕南公)

带谕字的古诗大全

1、修贡贵谨严,作诗谕远永——《修贡亭》(作者:蔡襄)

2、圣神深意念遐方,前后皆驰谕蜀郎——《诗一首》(作者:王拱辰)

3、疾诉将何谕,肆鳞今倒悬——《寄陕府邓给事》(作者:孟郊)

4、飞书谕强寇,计日下重城——《赠功成将》(作者:方干)

5、驰书谕燕赵,开府冠侯王——《刘太尉挽歌辞二首 其一》(作者:陆游)

6、抨弹已上旨宣谕,谏不能行法当去——《潘吴二察甚振风采刘仲山有诗因次其韵》(作者:姚勉)

7、勅书劝谕因人情,要使秋稼如云平——《赵子礼劝农回有诗和者盈轴然皆颂德诗非劝农也拟和二篇 其一》(作者:郑刚中)

8、诚由陛下休明德,亦赖微臣诱谕功——《新乐府 蛮子朝 刺将骄而相备位也》(作者:白居易)

9、戎王归汉命,魏绛谕皇恩——《送薛大夫和蕃》(作者:无名氏)

10、德公吾与军民同,军民未解吾细谕——《送刘尚书再守赣之一年移帅豫章》(作者:曾丰)

11、始曰子知今则否,固亦未能无谕焉——《答裴送序意》(作者:梅尧臣)

12、恐子未谕我此意,把笔慨叹临长川——《答裴送序意》(作者:梅尧臣)

13、误入蓬壶影里游,谕盟白鸟下沧洲——《为惟翁题非画图》(作者:释绍昙)

14、贾谊过秦毕,相如谕蜀归——《哀石昌言舍人 其三》(作者:梅尧臣)

15、腹背徧游烦示谕,即当先谒乐天真——《交代屯田远惠书问纸尾批示若就江州至军兼可腹背游览庐阜因成拙句且答佳意》(作者:祖无择)

16、乃谕乃止,蔡有厚喜——《方城 七》(作者:柳宗元)

17、朝廷好问平戎策,郡县无劳谕蜀辞——《送运使李工部自陕西移益部十韵》(作者:强至)

18、边城预自足,宁待临事谕——《送河北转运使陈修撰学士》(作者:梅尧臣)

19、每烦教谕累百纸,顽如鐡石不可镌——《和秉国招范景仁饮景仁不至云方作书与光论乐》(作者:司马光)

20、谕贼散私财,冥顽不可回——《哭清远权宰楼海司法二首 其一》(作者:李昴英)

21、班春于郊但劝农,谕以种麦莫懒慵——《瑞麦谣一首》(作者:王阮)

22、物微诚谕远,招损警贪饕——《和扑满》(作者:韦骧)

含有谕字的诗句100句

1、谕之向上关,略不点头——《偈颂一百零九首 其一○八》(作者:释可湘)

2、 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诉衷情》(作者:陆游)

3、解嘲乃文嬉,宾戏盖言谕——《次韵和答斯远见过书所见》(作者:赵蕃)

4、廊庙平戎策,诗书谕善箴——《蔡尚书挽词二首 其二》(作者:戴栩)

5、去年从说谕,闾里已帖息——《海外謡》(作者:李光)

6、何物可谕此,山高水茫茫——《寄在伯三首后一首并示逸 其二》(作者:赵蕃)

7、诏谕两京居密迩,不妨乘兴往还游——《三月二日奉诏赴西园曲宴席上赋呈致政开府太师三首 其一》(作者:张嵲)

8、初真难晓谕,以此戒中仙——《步虚词二首 其一》(作者:宋徽宗)

9、性无生灭河水似,黄面瞿昙以筏谕——《为人赋横舟二首 其二》(作者:陈容)

10、一言借谕资钟会,意在张华亦已深——《感古二首 其一》(作者:任伯雨)

11、谕如逃虚空,闻人足音尔——《赠黄安期推官》(作者:刘攽)

12、我公之寿,此未足谕——《十月 其五》(作者:叶巽斋)

13、 试从汉谕堂边觅——《醉落魄・一斛珠》(作者:魏了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