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诸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诸的古诗有哪些)
带诸字的诗句,带诸字的古诗,关于诸的诗句
关于诸的诗句100首
1、万事要诸终,公论翻覆手——《送前歙黟楚□□五首 其三》(作者:方回)
2、只今采石还戍兵,诸将奄奄泉下人——《舣舟采石》(作者:刘过)
3、层层转上方,冰岩隠诸妙——《慧聚杂题 乘初游慧聚到翠屏轩上月华转上方及翠微阁日已晚矣不容他访乃归》(作者:李乘)
4、好与诸公来玩月,方知此地亦垂虹——《拟虹亭》(作者:黄梦得)
5、吾私淑诸,限隔九泉——《李伯时画马赞》(作者:李之仪)
6、徒身诸福寿尤丰,魄返仙曹第几宫——《挽瞿氏》(作者:王庭珪)
7、莫言诸葛成何事,万古忠言第一流——《赤壁》(作者:胡安国)
8、太学诸生终莫挽,长沙贤傅几时来——《林德祖有诗寄光禄蒋卿梦锡阶及送朱博士骏发终篇皆见及次韵寄怀 其二》(作者:程俱)
9、法驾天临五学初,曾闻重席绝诸儒——《蒋司成挽词 其一》(作者:沈与求)
10、曹操若逢诸葛亮,暮年当作汉征西——《咏史 荀彧 其一》(作者:陈普)
11、虞乡董公直,鞠养诸孤遗——《慈竹》(作者:黄庭坚)
12、诸生径登李杜坛,此老行策伊傅勋——《再和古梅》(作者:苏泂)
13、诗画能幽绝,不似诸王孙——《题明发所画访戴图渠自有诗》(作者:晁说之)
14、才编精二雅,分合遇诸侯——《送刘校书游东鲁》(作者:许棠)
15、捩转衲僧鼻头,撩拨诸方一笑——《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五四》(作者:释绍昙)
16、诸儿应解勤修习,稚女遥怜弄喔咿——《寄内》(作者:李纲)
17、责人必求备,尧舜犹病诸——《寄张拱辰》(作者:刘敞)
18、百骸缀联等非实,调虞小愆诸病入——《赠龚养正二首 其二》(作者:陈造)
19、遍参尊宿走诸方,老去纔能返故乡——《送明老游雁荡五首 其五》(作者:吴芾)
20、自嗟达巷知夫子,缅想诸荀从太丘——《谢章泉再以前韵见寄三首 其一》(作者:刘宰)
21、要当考于诗,未易谈诸口——《再宿合龙山》(作者:赵蕃)
22、未敢还巾车,且集诸生试——《再酬仲孺》(作者:邹浩)
带诸字的诗句大全
1、至今池水涵余墨,犹共诸泉色不同——《右军墨池》(作者:刘言史)
2、庐阜诸峰,炉峰绝胜,草堂介焉——《沁园春》(作者:林正大)
3、天下孤寒有生意,诸蕃元帅为清修——《谒易司谏 其一》(作者:刘过)
4、疏川谁之功,乘木本诸益——《次韵王尧明四旱诗 河运》(作者:李纲)
5、略似诸生勤夜课,绝胜小吏迫晨趋——《夙兴》(作者:陆游)
6、世历绵延四百秋,死蚿枯竹附诸侯——《咏史 赧王》(作者:陈普)
7、榘范求诸近,菊坡冰雪清——《和龚彦质韵送别赵税院》(作者:程公许)
8、考诸晋史篇,真是小出入——《江纂墓碑》(作者:孙起卿)
9、诸老逢时起岩壑,二边何日罢干戈——《抚州谢楼宗丞见访》(作者:戴复古)
10、昔年去国大苍黄,同舍诸生半死亡——《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 其五》(作者:汪元量)
11、放下绝诸尘,转扫复转有——《拾得赞 其一》(作者:释可湘)
12、今年各南迁,百事付诸子——《次韵子瞻和陶公止酒》(作者:苏辙)
13、诸公新引类,难弟久专城——《郭承禧同年解倅印趋朝 其二》(作者:曹彦约)
14、元丰御览诸生赋,淳化屏题侍读诗——《读大行皇帝遗诏感恩哀恸六首 其六》(作者:刘克庄)
15、坐中不起见诸方,满祴天香嗅薝卜——《天台梵才师长吉在都数以诗笔见授因答以转句 其一》(作者:宋祁)
16、疎疎帘色映苍苔,屋角诸峯晓翠开——《遣兴 其五》(作者:李流谦)
17、四海诸生趋盛集,一朝新议破羣疑——《闻内舍榜将至》(作者:冯山)
18、黄龙结制没规绳,超过诸方半月程——《偈颂八十七首 其五五》(作者:释慧开)
19、诸公善调壹,熙祚必清宁——《戊辰感事二首 其一》(作者:周文璞)
20、大禹涂山御座开,诸侯玉帛走如雷——《咏史诗 涂山》(作者:胡曾)
21、军中老将传兵术,江上诸侯受政经——《献淮南李相公》(作者:赵嘏)
22、后生若无闻,诸老久矣衰——《和杨县尉五首 其三》(作者:陈宓)
带诸字的诗句有哪些
1、 任粗豪、争肯放头低,诸公下——《满江红》(作者:赵希迈)
2、卍庵空里采花,诸人石上种藕——《题卍庵墨迹》(作者:释法熏)
3、诸缘息时,伎俩尽矣——《六代祖师赞 其二》(作者:释心月)
4、诸老飘零亡几在,百年放佚不胜穷——《酬谢倅景英用前韵见寄》(作者:陈傅良)
5、东南一路多奇观,寒拾诸公尽旧游——《送云太虚禅师住台州报恩寺》(作者:释行海)
6、文藻诸生皆足用,更期儒行比骞回——《试院书事呈子骏明叔三篇 其一》(作者:孔武仲)
7、画楯诸班谢茶酒,尻高首下一声雷——《十八日上寿退赐坐十九日贡院锡宴二十一日紫宸殿御筵即事 其六》(作者:魏了翁)
8、凌厉先诸彦,从容即万言——《赠课会诸公》(作者:陈造)
9、今检《御史台精舍题名》及《金石录》卷七录《唐康珽告》、《宝刻丛编》录《复斋碑录》收《大理少卿康公夫人河间郡君许氏墓志》诸石刻,皆作「康珽」,故从之——《送贺秘监归会稽诗》(作者:康珽(一作「琎」))
10、胡骑围城日,诸生伏阙时——《李忠定公挽诗 其二》(作者:吴冈)
11、何处同嵇懒,吾徒道异诸——《拟嵇康绝交寄湘中贯微》(作者:齐己)
12、羣鹤栖莲府,诸戎拜柳营——《送从叔程归西川幕》(作者:卢纶)
13、从事东诸侯,结绶济南府——《送排保甲陈佑甫》(作者:苏辙)
14、坐明堂,朝诸夏——《宋铙歌鼓吹曲 其二》(作者:谢翱)
15、太学诸生皆白发,汪汪老泪湿征衣——《拜程刚愍公墓》(作者:程瑀)
16、诸公交口传黄绢,蜚诏褒贤定赤车——《再次韵答程帅高机宜四首 其三》(作者:陈造)
17、海滨二老尊周室,馆下诸生右汉廷——《鹿鸣席上赠贡士》(作者:范成大)
18、清净诸天近,喧尘下界分——《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 二》(作者:权德舆)
19、呜呼丕显哉,谟训存诸书——《宣和四年五月辛亥诏以神宗皇帝所书鼎说十二字藏于延英阁臣鼎臣赋诗以纪其事》(作者:赵鼎臣)
20、蔽之十二言,一洗诸儒迂——《宣和四年五月辛亥诏以神宗皇帝所书鼎说十二字藏于延英阁臣鼎臣赋诗以纪其事》(作者:赵鼎臣)
21、各力所未遑,翼子其付诸——《宣和四年五月辛亥诏以神宗皇帝所书鼎说十二字藏于延英阁臣鼎臣赋诗以纪其事》(作者:赵鼎臣)
22、外家源流远,文物被诸孙——《外弟信臣总干西归驻舟沙岸得半月之款于其行口占道别》(作者:张栻)
带诸字的古诗大全
1、沙土暨云阳,闻诸经所述——《四贤古风寿帅阃 和安老人》(作者:彭止)
2、诗章活法从公了,要使诸方听若雷——《呈曾仲躬侍郎》(作者:张镃)
3、清都视诸方,事力良不齐——《清都观》(作者:师浑甫)
4、愧我非诸葛,何人顾草庐——《即事八首 其四》(作者:郑思肖)
5、当昔秦王按剑起,诸侯膝行不敢视——《饮马长城窟行》(作者:王翰)
6、迢迢方诸宫,玉阙排霄起——《方诸曲二首 其二》(作者:曹勋)
7、马头聊复问诸涂,东指宣城百里余——《隠静道中》(作者:王之道)
8、早闻达识无诸蔽,晚挹清风胜所传——《送敏修赴官巨鹿》(作者:华镇)
9、一门三相千子孙,后有公家前诸袁——《送别吕令圣与》(作者:杨万里)
10、姓名堕在诸公口,去去云霄稳着鞭——《送别吕令圣与》(作者:杨万里)
11、诸人要见真月么,非暗非明,非圆非缺——《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六二》(作者:释绍昙)
12、百千三昩一门入,四十九年诸事非——《予写金刚经与王正道正道与朱少章复以诗来辄次二公韵 其一》(作者:宇文虚中)
13、台阁诸公尽要途,一麾新拜岭南除——《抄宛邱先生集见和许贵州诗因以悼之》(作者:周紫芝)
14、华严法界出诸天,帝网重重绝世缘——《和刘君俞游华严寺谒文禅师 其一》(作者:李复)
15、功名回首负年华,梨枣诸雏未克家——《次王帅韵后诗呈叶教授 其二》(作者:陈造)
16、谓此已胜绝,坐可雄诸方——《题乐平寺》(作者:刘焘)
17、诸侯倾皁盖,仙客整黄冠——《云阳驿陪崔使君邵道士夜宴》(作者:张子容)
18、拭目看诸公,衮衮登台阁——《和王朝议韵》(作者:吴芾)
19、 早愿诸甥成宅相,便从明岁开汤沐——《满江红》(作者:李处全)
20、时值黄巢之乱,诸道得营——《题海门兰若柳》(作者:崔致远)
21、世家治剧手,陶冶宁舍诸——《送范彦覃》(作者:李处权)
22、弟兄相继蹑云衢,吾乡往往推诸吴——《喜晴》(作者:吴芾)
含有诸字的诗句100句
1、谁怜寂寞高常侍,老去狂歌忆孟诸——《去杭州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作者:苏轼)
2、万乘亲前席,诸生敢比肩——《钱子高举贤良中科寄贺子飞》(作者:刘攽)
3、一水通龙穴,诸峰尽佛宫——《过北雁荡山下》(作者:林景熙)
4、翠出诸峰上,湖边正北看——《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北高峰》(作者:郭祥正)
5、诛茅盖头无少闲,数日不到诸君间——《元用见过诵诗剧谈因成古风以成戏恼兼简若晦唐卿》(作者:章甫)
6、学攻诸子短,能涉众人长——《赠于潜张定国》(作者:强至)
7、九江黥王所理州,衰年仗棰作诸侯——《阅方史君登行状》(作者:谢翱)
8、烟尽九峰雪,雨生诸派云——《湘江》(作者:许彬)
9、中有莲花台,迥出诸天上——《长乐寺二首 其一》(作者:孙觌)
10、丹青饰成庆,玉帛擅专诸——《句》(作者:荣九思)
11、其记室荣九思为诗以剌之曰:『丹青饰成庆,玉帛擅专诸——《句》(作者:荣九思)
12、辞国来诸属,于兹缔六亲——《归闲诗二十韵》(作者:丁儒)
13、握手更谁知往事,同时诸彦略成尘——《贵州虞部使君访及道旧窃有感恻因成小诗》(作者:王安石)
14、八行诸孙盛,三公嗣子贤——《史敷文挽词 其一》(作者:楼钥)
15、吾裁此俚语,凭君为传诸——《古意 其五》(作者:释契嵩)
16、公才掩诸夏,文体变当时——《范阳王挽词二首 一》(作者:宋之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