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敦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敦的古诗有哪些)

2024-05-06 15:20:4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敦字的诗句,带敦字的古诗,关于敦的诗句

关于敦的诗句100首

1、(〖1〗孙钦善云:「此诗原集缺佚,据敦煌残卷伯三六一九补——《饯故人》(作者:高适)

2、〖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卷四云与伯二七一八卷同一系统的敦煌卷子共有十二本——《》(作者:王梵志)

3、所宾无凶邪,德教日益敦——《感兴三首 其二》(作者:苏舜钦)

4、辞臣喜适逢时愿,睿眷殊敦好士心——《禁林燕会之什》(作者:吕佑之)

5、上圣敦仁崇俭约,厥篚珍奇诏皆却——《奉和御制墨歌》(作者:夏竦)

6、意合非有求,道远义弥敦——《奉酬孙少述》(作者:刘攽)

7、阅礼敦诗见犹子,故知余泽未终穷——《行歌亭 其四》(作者:释道潜)

8、敦笃谢亲姻,辑睦頼邻里——《生日病腹疾书事》(作者:方回)

9、孤风敦薄俗,岂是爱林泉——《题严先生祠堂》(作者:蔡襄)

10、簪履陪游盛,乡闾俗化敦——《和歙州陈使君见寄》(作者:徐铉)

11、风谊敦贪薄,吹嘘变朽枯——《次韵签判梁寺丞阻水见寄》(作者:苏颂)

12、平生松谷老,同姓与君敦——《夜坐示进之兼怀文叔》(作者:赵蕃)

13、藜床还睡债,瘿杯敦夙好——《雪晚望怀子充宗弟》(作者:李彭)

14、(上缺)教里闾勃兴远是効敦□崇德(下缺)心因,慕之慎□——《恺悌诗(幷序) 千里蒸蒸二章(十句)》(作者:孙宗闵)

15、□纪敦淡,黎庶咸归——《恺悌诗(幷序) 千里蒸蒸二章(十句)》(作者:孙宗闵)

16、颇敦方外契,渊明亦亲远——《右司公致书显上人并遗楮衾诗以赞之并简都公》(作者:李处权)

17、」)(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收悟真《百岁篇》一组十首,兹不备录——《辞谢辨章大德(题拟)》(作者:悟真)

18、(见蒋斧《沙州文录补》录伦敦博物馆藏敦煌出《大云经疏》)(〖1〗《大云经疏》:「又幷州太皇陵侧,旧有一井,俗称武井——《随日童谣》(作者:佚名)

19、愿言敦宿好,永与竹林均——《和犹子迟赠孙志举》(作者:苏轼)

20、嗟我衰迟托末契,辱公敦笃倾殊顾——《次制帅所和前韵》(作者:王之望)

21、 耕籍丰民稼,敦本农时——《六州》(作者:无名氏)

22、行义显亲亲以尊,隆恩敦君君以仁——《恩义操》(作者:陈元光)

带敦字的诗句大全

1、且坐蒲团纸窗暖,两衙退后睡敦敦——《不饮酒》(作者:曾巩)

2、莫以曾见疑,直道遂不敦——《寄崔列中丞》(作者:王建)

3、明王敦孝感,宝殿秀灵芝——《宣正殿芝草》(作者:李义府)

4、周家敦八议,姬旦衡何平——《寓感》(作者:吴龙翰)

5、道义不相敦,朋友良可无——《送张仲实》(作者:陆文圭)

6、羊肸与鬷蔑,雅好非宿敦——《故仁寿簿张府君挽诗览府君事状见其居靖康国难时读李晟传慷慨不觉泪下衋然有感于中作诗哀之》(作者:史尧弼)

7、雍容敦末契,访我顽且鄙——《余初入智果院》(作者:释道潜)

8、(敦煌写本《历代法实记》所附(《历代法宝记》云此为无住引王梵志诗——《语录诗》(作者:无住)

9、涉世行藏异,论交道义敦——《挽綦内翰 其一》(作者:李正民)

10、公置名分共其乐,敦厚世俗时陶唐——《送石昌言舍人还蜀拜扫》(作者:梅尧臣)

11、何如柳下惠,坐令薄夫敦——《赠高老》(作者:李处权)

12、怪余髯面益老矣,一笑问劳情弥敦——《法石见李汉老参政》(作者:刘子翚)

13、谢朓宅荒山翠里,王敦城古月明中——《酬郭少府先奉使巡涝见寄兼呈裴明府》(作者:许浑)

14、子礼忽来献,臣心固易敦——《和钱侍郎甘露》(作者:孟郊)

15、故此据敦煌卷先用互着例加载李邕,然后据《全唐诗》校其异文,凡九事——《度巴硖(伯三六一九[一])》(作者:李邕(《全唐诗》卷一一五))

16、契合通家心异姓,情敦同气迈凡流——《金沙台》(作者:苏辙)

17、抗棱遐徼伏,敦信远民谙——《送钤辖馆使王公》(作者:王景)

18、朴性昧巧习,惟知道可敦——《赠孙何状元》(作者:魏野)

19、州里谁如此达尊,户庭深静最情敦——《挽薛季益尚书 其二》(作者:陈傅良)

20、遇境多怆辛,逢人益敦故——《渐老》(作者:白居易)

21、)八骏驰名终已矣,千金卖(买)骨复何时?([一]刘希夷的诗在敦煌卷子里面传钞的不少,如《白头老翁》〖《全唐诗》作《代悲白头翁》〗有三个写本,并且题着刘希夷的名字——《死马赋(伯三六一九)》(作者:刘希移(夷)([一]《全唐诗》卷八二))

22、(见《历代笑话集》所收开元十二年敦煌写本侯白《启颜录》)——《戏贾元逊》(作者:王威德)

带敦字的诗句有哪些

1、遥闻玉堂老,初情敦夏屋——《用王宪韵寄参寥》(作者:邹浩)

2、元龙湖海士,怀哉夙契敦——《与陈彦时会华严道人偶书》(作者:朱松)

3、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示从孙济》(作者:杜甫)

4、孝思敦至美,亿载奉开元——《奉和圣制过晋阳宫应制》(作者:苏颋)

5、民淳简狱讼,士盛敦书诗——《乞祠不允》(作者:王十朋)

6、人承太岳裔,生在敦牂辰——《司空平章军国事赠太师开国正献吕公挽辞五首 其一》(作者:苏颂)

7、霜葭扬飞熛,敦迫海风恶——《志雁》(作者:刘弇)

8、迪教敦民彝,端拜谢师造——《赠徐教谕爱兰》(作者:何梦桂)

9、君但隠几笑,诸老叹敦厖——《送彦孚主簿》(作者:黄庭坚)

10、激贪兮敦薄,非青苹白鸥兮谁与同乐——《濂溪诗》(作者:黄庭坚)

11、怀兄尚淹滞,敦族蹔翱翔——《送士昭兄赴南外敦宗院二首 其一》(作者:薛季宣)

12、因君又来惊坐陈,吾尝同寮义世敦——《呈叶怀宁陈参军章簿公》(作者:赵蕃)

13、敦行惭不圣,潮汐恨空赊——《悠悠》(作者:晁说之)

14、小儿未可知,客或许敦厖——《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盖退之戏效孟郊樊宗师之比以文滑稽耳恐后生不解故次韵道之》(作者:黄庭坚)

15、夙仰敦诗礼,尝闻偃甲兵——《送张中丞赴桂州》(作者:钱起)

16、金兰敦古道,松柏挺奇姿——《谢徐隠君屡见惠》(作者:赵友直)

17、自得寻真趣,高风世所敦——《朝议大夫致仕张公挽辞二首 其一》(作者:苏颂)

18、[遭]逢敦孝治,蹇塞值通津——《献中书潘舍人》(作者:李中)

19、敦笃情怀世所稀,昔年今日事难追——《代书寄吴传正寺丞》(作者:邵雍)

20、梵志与王生,密敦胶[漆](柒)友——《诗 五》(作者:王梵志)

21、临觞无以侑,相敦在诚善——《燕诸生于内集堂作诗以勉之》(作者:韩维)

22、乃通承明籍,遘此敦牂春——《哭富嘉谟》(作者:吴少微)

带敦字的古诗大全

1、敦分初投漆,交言乍饮醇——《秋浦会遇》(作者:穆修)

2、顾惟壮盛时,气大力亦敦——《某偷惰不强日陷罪恶元忠哀怜惷愚未忍诛绝赐诗为戒佩服弗忘韵险且长赓和未逮聊作短句以代负荆》(作者:彭汝砺)

3、何乃百世后,功名为时敦——《古意三首 其三》(作者:刘敞)

4、萧洒去物累,此谋诚足敦——《览古十四首 十》(作者:吴筠)

5、青衿俨坐傍,礼容益敦敦——《从元太守夏燕西楼》(作者:王建)

6、世方敦薄俗,谁复距虚无——《和母同州丁巳吟》(作者:吕大防)

7、腰间佩金印,莫忘杀王敦——《次韵奉酬当时参议见赠游钟山五诗 其三》(作者:李光)

8、(〖1〗现在根据最古的敦煌本补入,而把所知所见的石本刻本作为附录,以便参考——《佛教梵文唵字唐玄宗书并读(原刻石在河南登封,还有御制《老子赞》。) 二》(作者:唐明皇)

9、同行十日程,僮仆性亦敦——《答窦知言》(作者:姚合)

10、临分吐情实,衰境意弥敦——《送史纯夫归余杭》(作者:王铚)

11、英雄传贺拔,割据王[三二]敦煌——《敦煌廿咏(并序) 十六、贺拔堂咏》(作者:敦煌人作品[一])

12、昨来魂梦傍阳关,省到敦煌奉玉颜——《梦到沙州奉怀殿下》(作者:佚名(伯二五五五)(五十九首))

13、都因敦厚大,不是险{山虚}高——《咏泰山》(作者:刘大方)

14、一日如三秋,相思意弥敦——《过天门山怀友》(作者:吴筠)

15、所以彼行苇,敦然遂其生——《杂诗 其一》(作者:王令)

16、二士共谈敦古谊,一夫独醉许高歌——《仲春留周氏馆中与仲退怡如剧论旬日而后返二君寄诗次韵为谢》(作者:徐瑞)

17、于今见远孙,大雅敦形仪——《同蔡持正长官观齐景蒨虞部家藏远祖成公监修国史诰》(作者:郭祥正)

18、惟应敦此意,岂但应时须——《送但能之守浔州》(作者:张栻)

19、举世莫尚,惟公是敦——《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蹔还憩旋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輙抒怀赋四言诗十四首奉寄 十三》(作者:裴潾)

20、绸缪敦宿好,留连匪他心——《初九日上南豅二十日同成季访俞伯辉》(作者:韩淲)

21、《闺情》原卷不题撰人,「顦顇不缘思旧国」,也一定不是高适的话,盖与前一首同为一个沦落在敦煌的文人所作,因此,也连类附及——《闺情(为落殊蕃陈上相知人)》(作者:高适(《全唐诗》卷二一一))

22、顺天以全德,安土以敦和——《再和 其四》(作者:何梦桂)

含有敦字的诗句100句

1、慰我念友心,方外得所敦——《三友篇赠珪老》(作者:许翰)

2、盛德清难继,高风俗为敦——《挽曾伯充大夫词二首 其二》(作者:韩元吉)

3、颜子方敦行,支郎久住禅——《寄畅当》(作者:李端)

4、朂哉从简书,恤邻古所敦——《大阅》(作者:师严)

5、抚论如敦行,归情自合盟——《送徐侍御充南诏判官》(作者:许棠)

6、(以上皆见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后列宁格勒分所藏敦煌写卷,卷末题:「大历六年五月□日抄王梵志诗一百一十首,沙门弘忍写之记——《回波乐 四十五》(作者:王梵志)

7、转录自《敦煌学》第十二辑〖一九八七年出版〗刊陈庆浩《法忍抄本残卷王梵志诗初校》——《回波乐 四十五》(作者:王梵志)

8、又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补遗》收七首残诗,任半塘先生《敦煌歌辞总编》卷三录《回波乐》七首、《隐去来》——《回波乐 四十五》(作者:王梵志)

9、长杨卷衰叶,敦苇拉枯茎——《孟冬驾狩近郊》(作者:宋祁)

10、棠棣从来敦友爱,九原相望接松楸——《宋司空挽辞》(作者:欧阳修)

11、敦哉司徒氏,而把五教权——《题三易备遗》(作者:葛寅炎)

12、去年八月哭微之,今年八月哭敦诗——《寄刘苏州》(作者:白居易)

13、持经佛事重,教子义方敦——《挽范夫人》(作者:洪朋)

14、(以上三十六首皆录自前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二刘复辑《敦煌掇琐》三○,原件编号为伯三四一八——《回波乐 一○三》(作者:王梵志)

15、)(按:刘复《敦煌——《回波乐 一○三》(作者:王梵志)

16、敦崇妙本膺丕贶,浚发鸿源示永年——《奉和御制真游殿上梁》(作者: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