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证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证的古诗有哪些)
带证字的诗句,带证字的古诗,关于证的诗句
关于证的诗句100首
1、证性轻观水,栖心不买山——《奉酬颜使君真卿见过郭中寺寺无山水之赏故予述其意以荅焉》(作者:皎然)
2、(见《白氏长庆集》卷三五《对酒有怀寄李十九郎中》自注引)-1080-(按:李十九即李播,从郁贤皓先生《唐刺史考》卷一三一《蕲州》考证——《悼故妓》(作者:李播)
3、桓侯之疾初无证,扁鹊入秦始治病——《流民叹》(作者:黄庭坚)
4、六度有为超梵业,一心无累证禅那——《洪庆善郎中挽诗四首 其二》(作者:葛立方)
5、平旦寅,三昧圆光证法身——《十二时偈 三》(作者:文偃)
6、十方三世佛菩萨,一时会集作证明——《普融阁》(作者:邹浩)
7、「诗句颇似邢恕,疑是元佑癸酉,然无可证,姑系诸宋末,俟考——《钴鉧潭》(作者:无名氏)
8、克期取证,系缚盲馿——《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其七三》(作者:释师范)
9、譬如须陀洹,果位当自证——《王教授将考试它州偶得五字送之》(作者:韩淲)
10、若向这里,闻无有闻,证入圆通,斯为第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其九三》(作者:释惟一)
11、谁能为证张与吴,十年此病翁今无——《题游元着潇湘晚景图》(作者:周孚)
12、陶写有时欣律熟,去来无着证炉芬——《句 其七》(作者:谌祜)
13、近来自服无他药,一卷中庸对证医——《徐子融以诗送余方叔吴介甫二书见示和韵以谢 其二》(作者:陈文蔚)
14、周南草虫但书兴,尔雅虫鱼浪多证——《画草虫扇子》(作者:刘敞)
15、(《唐语林》卷六)-1006-(按:《唐语林》原称柳常侍作,此从周勋初先生《唐语林校证》说——《颜鲁公挽歌词》(作者:柳登)
16、〖参张忱石考证〗)——《丫髻岩》(作者:韦膺)
17、若钱若马讹传久,难觅埋铭证异同——《将军教场墓》(作者:董嗣杲)
18、有甚心情,管得南泉猫儿,赵州狗子,勘证平田婆,连累周家女——《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九○》(作者:释绍昙)
19、共证十方空,同名观自在——《观音大士赞》(作者:释道冲)
20、帖之疑也,非取而并不足以为证,非视其印不足以为信——《薛道祖书简重本三帖赞》(作者:岳珂)
21、昼夜常转如是轮,须弥灯王为作证——《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二七》(作者:释广闻)
22、都由苦思无休日,已证前贤不到心——《欧阳示新诗因贻四韵》(作者:刘威)
带证字的诗句大全
1、楚俗声音误最多,近来方证桂门讹——《郴江百咏 崇德河》(作者:阮阅)
2、顿向此间超十地,愿将安定证群疑——《题招题院静照堂》(作者:冯浩)
3、合门亲戚要相见,直待当来证果因——《辞北堂颂二首 二》(作者:良价)
4、古人存丰规,猗欤聊引证——《志峡船具诗 梢》(作者:王周)
5、正气必能回坏证,中流当与障狂澜——《送同幕刘正父召试》(作者:施枢)
6、佐棘竟谁同,因思证圣中——《寄大理徐郎中》(作者:罗隐)
7、二仪万像纵横说,相与今时作证明——《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一五》(作者:释正觉)
8、声前妙证,耸动羣心——《偈颂二十四首 其一四》(作者:释智愚)
9、贪入光明想,贪证法明智——《警策》(作者:释德洪)
10、此候或云舛,厥证良不瘳——《癸丑腊大暖志之》(作者:葛洪)
11、争似大梅知底意,无声三昧证缘知——《临终偈 其一》(作者:释宗本)
12、杜陵先生证此道,沈家祝家皆绝倒——《听杜山人弹胡笳》(作者:戎昱)
13、早办山居一把茅,为我长歌歌证道——《用元韵答清老 其二》(作者:王炎)
14、〖参张忱石考证〗)——《简州(句) 二》(作者:范禹偁)
15、法证无生偈,诗成大雅篇——《奉和独孤中丞游法华寺》(作者:皇甫冉)
16、转录自《开明书店廿周年纪念文集》所刊浦江清《花蘂夫人宫词考证》——《宫词》(作者:花蘂夫人)
17、永作羣生证道门,即是古佛菩提样——《定慧相资歌》(作者:释延寿)
18、偕行木上坐,同我证解脱——《题径山凌霄庵》(作者:范成大)
19、凭谁举似圆居士,好助香岩证上机——《鹿苑寺一击轩二首 其二》(作者:李长民)
20、问从张公得明证,指画桧身分四印——《张连鲁仲本蜀人从其先宦岭表仅五六十年矣为言广州城内有桧奇古甚土人相传自唐末至今往时东坡先生道惠宿留此州尝供佛其下得甘露缀枝之异予征二事皆无所据而耆旧相传云尔要必有从来者张乞诗为赋长谣一篇》(作者:敖陶孙)
21、毗沙天人,证紫金躯——《宋江三十六赞 其三四》(作者:龚开)
22、总与诸人开辟了也,普请一时证入——《偈颂四十一首 其一》(作者:释普宁)
带证字的诗句有哪些
1、丹即筌蹄道即鱼,忘筌得道证空虚——《示黎如璋丹诀》(作者:崔羽)
2、一念得西证,兹谓能事毕——《赠善欢禅师》(作者:刘弇)
3、空(此诗原缺出处,应出《文苑英华》卷二四三,题作《酬张二十员外前成长子博士叔向》,署「张继」,《全唐诗》据以收于张继名下,岑仲勉《唐人行第录》考证此应为窦叔向诗,张二十即张继——《酬张二十员外(《全唐诗》二四二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诗后)》(作者:窦叔向)
4、一举如能至梵天,超证如来真实义——《楞严六根 异舌知味》(作者:释慧远)
5、兴圣室内无油,免得证龟作鳖——《偈颂二十五首 其三》(作者:释智愚)
6、眼声耳色互三昧,情与无情同证入——《观音赞》(作者:释广闻)
7、有能不作实证想,当知此相亦非实——《观音赞》(作者:释广闻)
8、关于马云奇,柴剑虹考证其《怀素师草书歌》应作于大历六年冬至九年春之间——《赠乐使君》(作者:马云奇)
9、已喜眼根今现证,何妨要耳作同参——《雪后寄荷塘幻住庵盲僧四首 其一》(作者:释德洪)
10、五髻童真七佛师,却证乌龟成白鳖——《文殊赞》(作者:释心月)
11、未能知幻化,安得证无为——《偶成》(作者:释智圆)
12、感时苗特秀,证道叶方华——《嘉和合颕》(作者:无名氏)
13、西风一帚无留迹,印证浮生色是空——《次韵观音寺访木犀已过》(作者:史弥宁)
14、定慧力庄严,性相心齐证——《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九五》(作者:释正觉)
15、大丈夫,超觉性,了尽空门不为证——《{瑶土=土}头坯歌》(作者:吕岩)
16、初枉德清来致敬,盛年已有臞之证——《题张德清悦斋》(作者:曾丰)
17、都来只三人,证龟却成鳖——《三教图赞》(作者:释梵琮)
18、讵今岁事少差池,怪证谁云一而足——《次韵周子车喜雨》(作者:高斯得)
19、证心何有梦,示说梦归频——《酬别襄阳诗僧少微》(作者:皎然)
20、心源邀得闲诗证,肺气宜将慢酒扶——《和元员外题升平里新斋》(作者:杨巨源)
21、永作羣生证道门,即是古佛菩提样——《定慧相资歌》(作者:延寿)
22、(《文苑英华》)(严羽《沧浪诗话·考证》谓本诗「乃晚唐之下者」——《代佳人寄翁参枢先辈》(作者:李白)
带证字的古诗大全
1、先生踪迹重埋没,引舜作证应点头——《善卷祠》(作者:薛巽)
2、事间拾虚证,理外存枉笔——《被弹》(作者:沈佺期)
3、潘佑《送人往宣城》,《万首唐人绝句》卷九九、《全唐诗》卷七七○又收潘佐名下,可证——《句 二》(作者:潘佑)
4、闻见患孤寡,是非谁证验——《答原父》(作者:欧阳修)
5、断妄证真心岂息,非真非妄智还迂——《读经》(作者:释清远)
6、不知气鬰致痰厥,忽尔异证生微茫——《庚申病中作》(作者:李曾伯)
7、梦兰宵有证,吞蘂露添浓——《南部》(作者:黄彦平)
8、常恐诗无证,空知调欲高——《酬赵隠君还予诗稿之作因来韵增至二十四用柳子厚同刘院长言怀事诗例也》(作者:孙岩)
9、诗心何以传,所证自同禅——《寄郑谷郎中》(作者:齐己)
10、铜丸碧衣谁证尔,重说偈言烦小米——《右军转胜帖赞》(作者:岳珂)
11、花笑鸟啼,圆通证入——《水石赞》(作者:释智愚)
12、点头顽石能明证,借口虚空解讲玄——《谢通讲师五偈 其二》(作者:释正觉)
13、心空得清凉,理证等喧寂——《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作者:杨巨源)
14、证状朝暮殊,守亦岂易事——《送丘都承》(作者:洪咨夔)
15、证明台上玉炉烟,童子生云不计年——《赠灵岩元长老 其二》(作者:陈一向)
16、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偈颂一百五十首 其一一五》(作者:释心月)
17、太史应须奏德星,老夫相与证高情——《王得淦招饮席上二首 其二》(作者:陈着)
18、沮漳二水楚之望,以此取证他无疑——《当阳新店》(作者:刘子寰)
19、幻泡忽灭,证得乌龟成白鳖——《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其一○一》(作者:释师范)
20、药石未数进,疾证半已除——《病起赠刘元圭》(作者:郭印)
21、况无他证候,色脉——《自寛吟戏効白乐天体》(作者:程俱)
22、向来好事多不应,纔说乖证不可活——《前纪时行》(作者:陈着)
含有证字的诗句100句
1、所以王休证,鱼双甘旨需——《余氏心晖堂》(作者:马廷鸾)
2、赠言古有证,临分敢无语——《送赵玉甫赴穿山盐场》(作者:刘宰)
3、证实相,无人法,不用尺刀并寸甲——《证道歌 其一一》(作者:释印肃)
4、魔军尽总证菩提,大地须弥一芥纳——《证道歌 其一一》(作者:释印肃)
5、十七十八,证龟成鳖——《偈颂六十八首 其四一》(作者:释法熏)
6、)(按:《全唐诗续补遗》卷二十据《舆地纪胜》卷四,录此诗之后四句,作者作魏证——《宿沃洲山寺》(作者:魏征)
7、为善向菩提,永证常乐果——《地狱界偈》(作者:释遵式)
8、独喜至公谁是证,弥天上人与新诗——《广宣上人以诗贺发榜和谢》(作者:王涯)
9、《分门古今类事》同条后引李煜诗事甚详,可证——《幸后湖开宴赏荷花作(题拟)》(作者:李煜)
10、一篇证道谁能赛,不谓唐僧有此风——《六祖传付偈颂 六祖 其九》(作者:黄裳)
11、证据谢君傍着力,笑颜虽展意生瞋——《第十六灵云桃花顼》(作者:释义青)
12、觉路明证入,便门通忏悔——《谒柱山会禅师》(作者:刘禹锡)
13、唯证乃知难可测,莫逐文章名利客——《证道歌 其四○》(作者:释印肃)
14、未证据者以事明,鞭草血流石吼升,涅盘门开见户庭——《破灶堕和尚赞》(作者:释德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