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校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校的古诗有哪些)
带校字的诗句,带校字的古诗,关于校的诗句
关于校的诗句100首
1、坐中清逸校书郎,新有诗声谁过之——《题戴崧石鼎联句图》(作者:谢薖)
2、今已作白头观,昔曾校黄本书——《左目痛六言九首 其二》(作者:刘克庄)
3、学校文章如画餠,朝廷官爵似呼卢——《寄吴茂远》(作者:乐雷发)
4、略疏脱误烦重校,尽扣精微恐不廉——《邹莆田见传葬书》(作者:刘克庄)
5、我生不及贞观初,忽思十年身校书——《题韩晃沈本作滉画瀛洲学士图》(作者:韩驹)
6、因留乡校周所急,奉亲为学使有成——《里有蒋生者颇志于学迫于贫困吾叔德先见而怜之赡其有无使从胡经仲学作诗勉之》(作者:吴芾)
7、(见《会稽掇英总集》卷七,以《古今禅藻集》卷三相校)——《云门寺(《禅》作「归云门」)》(作者:灵澈)
8、但能知委顺,何用校稀稠——《和徐之才浮萍》(作者:冯山)
9、儿大与(郭校「须」)娶妻,女大须嫁去——《诗(幷序) 四十八》(作者:王梵志)
10、东西无济着,到处即女君(张改「安居」,项、戴校作「汝居」)——《诗(幷序) 四十八》(作者:王梵志)
11、(以上录自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卷二,原卷为伯三二一一、斯五四四一、斯五六四一——《诗(幷序) 四十八》(作者:王梵志)
12、以《敦煌掇琐》三一参校——《诗(幷序) 四十八》(作者:王梵志)
13、入开图籍底须箝,谁校蓬山三万签——《次韵刘架阁和予壬寅入局诗》(作者:方岳)
14、校猎沙场莫,谈兵玉帐春——《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 其一》(作者:苏辙)
15、蕣华暮落松凌雪,借问凋芳校几何——《次韵和石学士见寄十首 其六》(作者:宋庠)
16、颜渊犯不校,万世共尊许——《勉诸子》(作者:李吕)
17、校文岂论居三上,赋分由来本下中——《依韵和胡舍人见唁》(作者:梅尧臣)
18、江上苍山百里国,鉴中明府校书郎——《送萧山和弟》(作者:刘敞)
19、荣宠寻过分,欢娱已校迟——《对酒自勉》(作者:白居易)
20、二鼠数相侵,四蛇推(项校「摧」)命疾——《诗(幷序) 一一四》(作者:王梵志)
21、更愚丸(项校「遇刀」,张改「遇炎」)风吹,彼此俱无匹——《诗(幷序) 一一四》(作者:王梵志)
22、(以上皆录自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卷三,原卷为伯三八三三、伯二九一四、苏一四八七、二八七一——《诗(幷序) 一一四》(作者:王梵志)
带校字的诗句大全
1、少年辛苦校虫鱼,晚岁雕虫耻壮夫——《感时事戏作》(作者:张舜民)
2、谁道先生浑懒去,巾车检校别村还——《又和八首 其八》(作者:刘克庄)
3、莫言谁管你闲事,今日尘中复是谁?(周本淳校点本《诗话总龟》卷三九引《雅言系述》——《赠陈文亮(题拟)》(作者:文彧)
4、雨中来看堑池塘,自与畦丁细校量——《堑荷池水》(作者:杨万里)
5、若见村中小校师,教将义理训童儿——《送徐仲洪尉南安八首 其四》(作者:彭龟年)
6、僮仆使来传语熟,至今行酒校殷勤——《书赠旧浑二曹长》(作者:王建)
7、有客共吟啸,有书同校雠——《蔡提干卜居》(作者:释居简)
8、学废乡校空,鸟雀欲据有——《五月二十四日自达州至永睦县投宿废学即事书怀》(作者:张嵲)
9、青门走马趁心期,惆怅归来已校迟——《自城东至以诗代书戏招李六拾遗崔二十六先辈》(作者:白居易)
10、明堂难毁周公制,乡校犹存子产功——《戏呈赵可父》(作者:华岳)
11、检校舆地图,宁复见施设——《建炎感事》(作者:张元干)
12、水辞谷口山寒少,今日风头校暖无——《押兵甲发谷口寄诸公》(作者:杜牧)
13、(见前书卷下《妓女》)(〖1〗川口久雄校注:「私注作『《佳人难出》,田达音』——《句 三》(作者:白居易)
14、不分鹜行遮电眼,偷闲检校水云乡——《张持荷以二诗见贻不敢虚辱次韵奉酬 其一》(作者:喻良能)
15、绝胜刘校尉,太乙持青藜——《嗣首座以老夫诗西岭障斜日为韵作五章见寄次韵答之 其一》(作者:李彭)
16、校缗税亩不妨闲,清兴自随鱼鸟间——《送袁太祝衢婺巡覆》(作者:权德舆)
17、揠校莅戎,不识一丁——《鄂忠武王出师疏帖赞》(作者:岳珂)
18、紫殿程书广,鸿都校籍成——《馆中锡宴》(作者:胡宿)
19、十载京师五校文,并游多已据通津——《已未年春与伯时较试南宫同年被命者六人今兹西馆唯同伯时一人而已因书奉呈》(作者:邓忠臣)
20、不独年催身亦变,校书郎变作尚书——《和微之任校书郎日过三乡》(作者:白居易)
21、未校芸阁书,成此石经殿——《石经殿》(作者:李廌)
22、既长游乡校,稍稍别妍丑——《奉别唐寺丞丈一首》(作者:度正)
带校字的诗句有哪些
1、自将诗检校,犹与竹商量——《过葛天民新居》(作者:周文璞)
2、何年商颢澄中秋,中光列籍稀校雠——《陆编修送月石砚屏》(作者:张镃)
3、方帽卫寒,重检校、旧时农圃——《三登乐》(作者:范成大)
4、十年未持紫荷橐,校雠合在天禄阁——《博古堂》(作者:张扩)
5、但令我意适,岂校出处为——《人日诘朝从昌英叔出谒》(作者:杨万里)
6、位设虎侯恢盛典,枝穿杨叶校名贤——《恭和御制玉津园宴射 其二》(作者:曾怀)
7、清修闻校议,慈惠布州蕃——《朝议大夫致仕张公挽辞二首 其一》(作者:苏颂)
8、(「罢」,项楚校作「摆」——《八十》(作者:王梵志)
9、吟诗白羽扇,校猎绿沈枪——《上刘侍中》(作者:杨巨源)
10、十年雠校金銮殿,依旧无毡似广文——《和吴思道韵寄郭德耘》(作者:王庭珪)
11、校罢遗书却归去,此心元自不曾灰——《送许顺之南归二首 其一》(作者:朱熹)
12、俞云:「校作『致』,较远,疑当作『慎』,因滤水罗正不必密致也——《及第后读书院咏物[一]十首上礼部李侍郎 滤水罗》(作者:樊铸)
13、刘校与俞同——《及第后读书院咏物[一]十首上礼部李侍郎 滤水罗》(作者:樊铸)
14、(按:此诗原卷中两见,兹据另一重抄处校补——《诗 五》(作者:王梵志)
15、绵蕝同参台曲议,芸籖分校御前书——《简提刑朱仲隐初玉学士》(作者:刘挚)
16、从渠夸富艳,试与校低昂——《再次徐先辈二首 其二》(作者:敖陶孙)
17、那于形骸间,计校玄与缟——《白发叹 其二》(作者:王迈)
18、(见伯二四八八、二六二一、二七一二卷,兹从张锡厚校录本——《渔父歌沧浪赋附歌 二》(作者:何蠲)
19、飞潜同一性,巨细何必校——《和韩答柳柳州食虾蟆》(作者:王十朋)
20、况我儒衣冠,弦诵生乡校——《和韩答柳柳州食虾蟆》(作者:王十朋)
21、计校不满毫,血尽死犹泣——《答屈爽》(作者:李复)
22、时称曾校书,秀句示珠玉——《次韵寄谢存之曾公学士》(作者:程俱)
带校字的古诗大全
1、三年乡校趋晨鼓,一日边城听夜刁——《送杨瓘雁门省亲二首 其一》(作者:黄庭坚)
2、唯见他长短,不肯自洮练(项校「拣」)——《回波乐 三十》(作者:王梵志)
3、纵起六十二,非由无罪(项校「最」)殿——《回波乐 三十》(作者:王梵志)
4、黄甲昔簿尉,秘书行校雠——《送常宁吴尉并属寄声吴交代尉比行余亦行追作此诗与之》(作者:赵蕃)
5、听尔玄嘲白,从渠本校黄——《和折子明丈闲居杂兴十首 其四》(作者:赵蕃)
6、试自比校得仙者,也应合得天上行——《忆金鹅山沈山人二首 二》(作者:卢仝)
7、文章有子传灯印,学校无人属典型——《挽陈月桥》(作者:黎献)
8、卧如骊[马](牛)(司义祖校记云:「似应作『骊马』」——《黑儿赋》(作者:朱彦时)
9、见中华书局校排本《初学记》卷十九——《黑儿赋》(作者:朱彦时)
10、以上二首据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编《唐抄本》影印本校)——《陈十六东亭》(作者:李颀)
11、建有朱校书,婺有吕正字——《答审知见贻》(作者:赵蕃)
12、童稚闻君赋上林,校雠偏愧接华簪——《和赵七得屯田郎》(作者:刘敞)
13、未容侍明光,端合校天禄——《夜坐怀子肃子仪》(作者:赵蕃)
14、到时常晚归时早,笑乐三分校一分——《和韦庶子远坊赴宴未夜先归之作兼呈裴员外》(作者:白居易)
15、诸校各能歌破阵,何须琴里听平戎——《闻威州诸羌退听边事已宁少城筹边楼阑槛修葺亦毕工作诗寄权制帅高子长》(作者:范成大)
16、无端风雨连宵恶,检校残英有几存——《寒食上巳杂吟八章 其二》(作者:程公许)
17、世路炎凉何足校,宦途宠辱固堪惊——《窃观太守内翰尚书佳什因以元韵述怀》(作者:郭仲荀)
18、相共唱奈河(周校作「何」),送着空冢各(项校作「阁」)——《诗(幷序) 十三》(作者:王梵志)
19、掇(一作「{扌鵽}」,黄、项校作「缀」)头入苦海,冥冥不省觉——《诗(幷序) 十三》(作者:王梵志)
20、(见《祖堂集》卷八,以《景德传灯录》卷十七、《五灯会元》卷十三、《古今禅藻集》卷七对校)——《栽松颂》(作者:师虔)
21、独怜典校来空久,始得今年盛事陪——《秘阁曝书画次韵宋次道》(作者:刘挚)
22、舂人收糠将,舐略(项校「掠」)空唇口——《回波乐 八十四》(作者:王梵志)
含有校字的诗句100句
1、子其欲修我,匪以校我荣——《谢吴提干惠诗文》(作者:王洋)
2、恨君不入秋堂琐,校定雄文鼎亚魁——《次韵章太博迁匠丞不入 其一》(作者:方岳)
3、底用区区校时节,良天佳月即倾杯——《中秋见月方以为喜既而阴蔽意殊不满东坡云良天佳月即中秋不以日月断也诸君有醵会之约复用前韵》(作者:王十朋)
4、此本乃以『已』为『色』,『犹』为『光』,坏尽一篇语意,未必非妄校之罪也——《病马》(作者:卢肇)
5、家藏蠹简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寄饶葆光》(作者:谢逸)
6、小臣禆校耳,职也宜死绥——《补史十忠诗 江西制置司都统密公侑》(作者:刘埙)
7、人情校往复,屡勉终不近——《寄答王直方》(作者:陈师道)
8、东海校书称钓客,香山学士作渔翁——《杂述 其八》(作者:林泳)
9、劳生无足校,酣放即天真——《竹闲亭 曲水亭》(作者:林旦)
10、校书天禄阁,不忍游公卿——《和江十饮范景仁家晚宿秘阁睹伯镇题壁记番直日月感之作五古》(作者:刘敞)
11、边角悲鸣霜扑地,将校宁甘泼寒戏——《阅视赏射》(作者:方岳)
12、(「光」,戴密微校作「巷」——《五言白话诗 八》(作者:缺名(一))
13、汉庭新射策,骤升校书局——《密直杜公作镇于魏天章李公领使于魏明复先生客于魏熙道宰于魏因作诗寄之》(作者:石介)
14、莫憎白眼校尉老,快唤青州从事来——《同圣功南园探春》(作者:吴则礼)
15、故府旌旗在,新军羽校齐——《再赴渭北使府留别》(作者:李益)
16、汝温汝饱官征忙,翁出校书为汝偿——《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作者:艾性夫)
17、教子延师如学校,挥金提路作康庄——《挽傅仲斐生母李氏 其一》(作者:陈宓)
18、应到去时题不尽,不劳分寄校书笺——《狂题十八首 十三》(作者:司空图)
19、家中懃检校,衣食莫令偏——《二》(作者:王梵志)
20、 春到南湖,检校旧花径——《祝英台近》(作者:张)
21、尽将约束付僚吏,兴起学校还文翁——《送知府吴龙图》(作者:强至)
22、士游乡校间,如舟试津浦——《送汤麟之秀才往汉东从徐省元教授学诗》(作者:巩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