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槛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槛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28 12:25:20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槛字的诗句,带槛字的古诗,关于槛的诗句

关于槛的诗句100首

1、熏风栏槛送微凉,洁白南花玉蘂芳——《题人画扇十首 其六》(作者:曹勋)

2、曲槛横桥尽落梅,春风草木自承恩——《春日自锦封归宁过宝岩寺》(作者:李新)

3、空翠浮轩槛,岚光拂栋梁——《和李士举陪提刑徽猷游中梁山临秀远轩以望江中平陆之胜承示佳句且叙故旧离合之感次韵二首 其一》(作者:王之望)

4、谁与诗人偎槛看,好于笺墨并分题——《木笔花》(作者:卢肇)

5、云擎翚槛翠岩巅,石老松皴不计年——《漳南十咏 白云亭》(作者:蔡襄)

6、江湖春色又归矣,庭槛花枝还有无——《寄十二十四弟》(作者:彭汝砺)

7、清流依槛曲,明月逐檐方——《亦好园四咏 亦好亭》(作者:喻良能)

8、负墙结槛太麤疎,真得西山爽气无——《西山爽气》(作者:许及之)

9、飕飕翠筱风生槛,滟滟红蕖水满塘——《子春再约避暑和樊子思韵》(作者:程公许)

10、 小玉惊呼,太真娇困,俯槛慵看——《柳梢青》(作者:杨冠卿)

11、背湖临槛碧崔嵬,万壑千岩咫尺开——《磬湖之侧累拳石为山岩谷幽邃有巫庐台霅之趣因成短篇》(作者:喻良能)

12、龆年书传有肝胆,二十起家车槛槛——《送龙图范丈德孺帅庆》(作者:晁补之)

13、折槛未为切,沈湘何足悲——《蜀江有吊》(作者:郑谷)

14、折柳且堪吟晚槛,弄花何处醉残晖——《渭城春晚》(作者:谭用之)

15、曲槛落江欹一串,横塘点碧梦三更——《荷珠》(作者:吕本中)

16、槛外有天皆在照,望中无物敢潜行——《岳阳楼(句)》(作者:张泌)

17、短槛仙禽宿,疏棂乳燕巢——《试诸葛生笔因书所怀寄诸弟 其二○》(作者:彭汝砺)

18、伋南去而忽西兮,昨之折槛今复饰以成杠——《同友人泛舟过断桥登寿星江湖伟观归舟听客讴清真词意甚适分得江字奉寄季大着乡执兼呈真静先生》(作者:陈起)

19、槛前斑竹应同伴,波面文鸳欲共飞——《李子权屡求所居江月亭浴沂斋诗老病未能作坐上示及和花妃诗甚工即席次韵一首所谓一彩两赛也》(作者:周必大)

20、巴猿戏前槛,越鸟安深笼——《涵虚阁玩玄猿孔雀》(作者:刘敞)

21、 落红堆径,小槛立移时——《满庭芳》(作者:仇远)

22、丹槛初结构,孤高冠清川——《题吕食新水阁兼寄南商州郎中》(作者:朱景玄)

带槛字的诗句大全

1、小槛吹香花漠漠,断崖漱碧水潺潺——《雉山寺青罗阁》(作者:孙觌)

2、水光凌曲槛,夜色霭高台——《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作者:卢士政)

3、倚槛照影清见底,拄杖卓石寻无源——《方池》(作者:朱熹)

4、危槛架幽谷,飞轩标胜垓——《重建东峰亭(有序)》(作者:裴丹)

5、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平调词三首 一》(作者:李白)

6、更看槛外霏霏雨,似劝须教醉玉觞——《秋雨内宴》(作者:韩偓)

7、天外黑风迷鹫岭,槛前流水忆鹅湖——《次韵王亚之沿湖冒雨归》(作者:张嵲)

8、殿槛不修旌直谏,安昌依旧汉三公——《朱云传》(作者:宋祁)

9、凌虚云磴陟崔嵬,轩槛仍从绝顶开——《巾山广轩》(作者:陆长倩)

10、涧底青松不改色,槛前流水谩安筌——《和李参政龙鹤庵庐二首 其一》(作者:魏了翁)

11、夜来一派银潢水,泻向琼台玉槛前——《临终偈》(作者:刘尧夫)

12、碧池荷动观鱼戏,朱槛梧倾待凤栖——《答庞相家园虽陋春物向荣日冀相车时枉游览未蒙宠降承贶佳章谨次严韵》(作者:文彦博)

13、一为嗜欲牵,遂与笼槛近——《九日在迩索居无聊取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赋七诗以自遣 其五》(作者:戴表元)

14、秋千拆罢无聊頼,轩槛周遭绿一般——《金陵杂兴二百首 其一七四》(作者:苏泂)

15、影分渭北千家月,香散江南一槛秋——《留题凈相院橙轩》(作者:彭迪明)

16、阑槛阴沈,紫云呈瑞馀寒凛——《点绛唇》(作者:王十朋)

17、庭前指出花如夜,几个亲曾到槛前——《颂古五十三首 其二四》(作者:释文礼)

18、水槛片云长不去,讼庭纤草转应生——《和王庶子寄题兄长建州廉使新亭》(作者:徐铉)

19、燕子争泥朱槛外,人家晒网緑洲中——《雨后独登拟岘台》(作者:陆游)

20、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献鄜坊丘常侍》(作者:许浑)

21、红芳照槛莲千颊,绿荫环波柳万条——《盛暑思接荣归之游寄相守张工部》(作者:韩琦)

22、雨后方池碧涨秋,玩鸥亭槛俯清流——《玩鸥亭》(作者:陈槩)

带槛字的诗句有哪些

1、尽写流传在轩槛,嘉祥从此百年知——《和容南韦中丞题瑞亭白燕白鼠六眸龟嘉莲》(作者:陈陶)

2、雨槛幽花滋浅泪,风巵清酒涨微澜——《广陵五题 次韵子由题平山堂》(作者:秦观)

3、凭槛云脚下,颓阳日犹蚤——《烂柯山四首 二》(作者:刘迥)

4、几般云色出峰顶,一样泉声落槛前——《偈六十九首 其六一》(作者:释道宁)

5、觱沸槛外泉,远出天柱阳——《九锁山十咏 丹泉》(作者:吕同老)

6、画龙沽肆古,槛虎驿程修——《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韵》(作者:方回)

7、欹巾望归鴈,伏槛听新雷——《山中早春》(作者:司马光)

8、山容依槛转,鸟影渡江来——《下岩寺二首 其二》(作者:喻汝砺)

9、檐中嵩云飞,槛逼伊湍响——《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石楼》(作者:梅尧臣)

10、香灭绣帏人寂寂,倚槛无言愁思远——《木兰花 二》(作者:顾敻)

11、疏梅茂竹几多目,曲槛方池随处春——《四老堂诗 其一》(作者:仲并)

12、饭余临槛数龟鱼,蛙黾跳浪亦任渠——《池中双鸭甚驯笼赠古灵陈仲 其二》(作者:李洪)

13、槛菊愁烟兰泣露——《鹊踏枝・蝶恋花》(作者:晏殊)

14、槛外客山今对展,禊时朋酒占初筵——《乙巳三月出湖口占 其二》(作者:郑清之)

15、风含爽籁依朱槛,月镂青阴覆翠苔——《竹》(作者:胡宿)

16、 树铃索,高障槛,补篱藩——《水调歌头》(作者:陈德武)

17、直栏横槛,百贾所栖——《何公桥》(作者:苏轼)

18、春去烟光绿已齐,阴阴栏槛晓晴时——《题扇二十四首 其一二》(作者:曹勋)

19、晓钟声向云边落,夜月光从槛底看——《紫微山》(作者:朱伯虎)

20、高僧开槛赏,野客带砧移——《次韵真师移植新竹》(作者:李之仪)

21、谤起乘轩鹤,机沈在槛猨——《太和初靖恭里感事》(作者:许浑)

22、茂苑楼台低槛外,太湖鱼鸟彻池中——《褚家林亭》(作者:皮日休)

带槛字的古诗大全

1、钿匣菱花锦带垂,静临兰槛卸头时,约鬟低珥算归期——《浣溪沙 二》(作者:薛昭藴)

2、小槛徘徊日自斜,只愁春尽委泥沙——《牡丹》(作者:苏轼)

3、褰开临曲槛,萧瑟换轻衣——《郡楼晴望二首 一》(作者:羊士谔)

4、广槛烟分柳,空庭露积苔——《秋夕宴李侍御宅》(作者:许浑)

5、澄江朱槛北,晚照碧岩□——《巴州西龛》(作者:任约)

6、 便是旧时帘外月,却来小槛低窗——《临江仙》(作者:毛滂)

7、偶来凭槛见奇峰,便有江湖秋思起——《省中早出与同僚过谭文思西轩咏太湖石》(作者:苏颂)

8、山色葱笼丹槛外,霞光泛滟翠松梢——《阙下待传点呈诸同舍》(作者:刘禹锡)

9、 朱槛俯窥寒鉴,照衰颜华发——《好事近》(作者:苏轼)

10、倚槛欲歌招隠赋,客尘痼我不成文——《同家德清侍尚书杨宝学山行先过上岩访家谐季》(作者:程公许)

11、日晏来凭槛,要知刀笔休——《望仙亭晚眺》(作者:宋祁)

12、伏槛临堂更曲池,鲜风淡荡燕参差——《暮春》(作者:宋祁)

13、灵槛如朝蜃,飞桥状晚虹——《东都嘉量亭献留守韩仆射》(作者:窦庠)

14、阁槛一巨松,挺出众木前——《八月十五日二十日两至南山饮潇洒亭》(作者:方回)

15、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槛来——《题中峰寺》(作者:柳永)

16、封植入笼槛,罗列旁轩屏——《天台李公孟长官出示桐柏观百丈坑玉兰且索赋诗继以一本分惠又复见督勉为之赋》(作者:谢伋)

17、过水得凭槛,满川皆夕阳——《过禄氏山斋》(作者:文同)

18、照灼连朱槛,玲珑暎粉墙——《山石榴花十二韵》(作者:白居易)

19、清围栏槛喧难入,翠滴衣裾静欲闻——《竹云洞》(作者:陈舜俞)

20、轩槛如僧萦橘柚,乡关似梦识蒿藜——《避难至海陵从先流寓兄弟之招仍邂逅故人冯元礼二首之一》(作者:孙应时)

21、俗寻轩槛倒清尊,江上烟云向晚昏——《十二日晚》(作者:蔡襄)

22、润衣红湿池荷雨,拂面清泠槛竹风——《外舅安抚游东湖一联云润衣红湿池荷雨拂面清泠槛竹风即席令足成之》(作者:刘学箕)

含有槛字的诗句100句

1、绮萼惹衣朱槛近,锦鳞随手玉波空——《赏花钓鱼侍宴应制》(作者:姚铉)

2、低槛晚晴笼翡翠,小池波暖浴鸳鸯——《御制春游长句》(作者:吴越失姓名人)

3、三清台近苑墙东,楼槛层层映水红——《宫词 七十二》(作者:花蕊夫人徐氏)

4、 新移槛竹,手种庭花,未容烂熳飞觞——《雨中花・夜行船》(作者:晁端礼)

5、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渔父》(作者:张志和)

6、山川增气象,栏槛出尘埃——《登望阙台》(作者:赵抃)

7、鬬草深宫玉槛前,春蒲如箭荇如钱——《宫词 五十五》(作者:花蕊夫人徐氏)

8、萸糁人家皆取醉,菊花篱槛亦争妍——《玉田道中得诗二句因足之》(作者:韩淲)

9、卷帘新雨霁,伏槛孤云没——《题闯山亭》(作者:毛??)

10、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平调 一》(作者:李白)

11、小槛凭虚檐,山迥无风沙——《露菊》(作者:韩淲)

12、倚槛云去来,不悞巾角折——《初夏同周同人与史尉登西园后山茅亭望远周君有赋依韵奉和兼呈少府》(作者:汪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