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囿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囿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27 12:37:3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囿字的诗句,带囿字的古诗,关于囿的诗句

关于囿的诗句100首

1、年来都下为鲜囿,独此相忘最云久——《德久送沙噀信笔为谢》(作者:许及之)

2、孟氏美王囿,其说久已诵——《送王判官同提点坑冶》(作者:梅尧臣)

3、谩说明年更春色,不知园囿属谁家——《暮春始游城西》(作者:李觏)

4、灵囿先春启,联跗应候开——《奉诏赋后苑诸殿牡丹》(作者:宋庠)

5、天命有定分,气数安能囿——《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一三》(作者:方一夔)

6、上方有国名众香,经行苑囿皆芬芳——《代人上郑相生日三首 寿香》(作者:张纲)

7、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山茶花》(作者:贯休)

8、谁欤步高丘,云山以为囿——《徐斯远山囿》(作者:韩淲)

9、苑囿清阴无限好,栖身容借一枝不——《义乌》(作者:金君卿)

10、回舆百里囿,锡宴九霞觞——《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从宸游因成纪事二十二韵》(作者:杨亿)

11、花秀千家囿,波添数尺津——《新晴》(作者:彭汝砺)

12、拔翠琪树林,双桧植灵囿——《题双桧》(作者:宋徽宗)

13、蚬蛏蚶蛤殻为囿,相濡以沫期耐久——《再用韵谢德久见和》(作者:许及之)

14、日淡城楼晓,霜深囿树寒——《和移居二首 其一》(作者:刘摰)

15、作仙茶囿芝田里,寓直蓬莱藏室间——《送林子方直阁秘书将漕闽部三首 其一》(作者:杨万里)

16、庐罗遵古俗,鄢郢迷昔囿——《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过褒庸材靡有称是然襄阳曩事历历在目夫耆旧传所未载者汉阳王则宗社元勋孟浩然则文章大匠予次而赞之因而寄荅亦诗人无言不詶之义也次韵》(作者:皮日休)

17、任转江淮粟,休添苑囿兵——《复愁十二首 九》(作者:杜甫)

18、缣箱未许上兰台,堪着洛阳园囿里——《题山城刘先生花史后》(作者:萧立之)

19、春风荡繁囿,触眼会良匹——《拟古二章 其二》(作者:程公许)

20、文囿陪多士,神州试大巫——《病中书怀呈友人》(作者:温庭筠)

21、楚王手自格猛兽,七泽三江为苑囿——《乌栖曲》(作者:陆游)

22、好花对人无俗姿,春色盈盈囿虚谷——《秋崖先生招饮荷葭坞席上赋诗》(作者:吴龙翰)

带囿字的诗句大全

1、妙哉灵宝囿,兴此大法桥——《步虚词 七》(作者:杜光庭)

2、强收老泪且分袂,情共斯文苑囿留——《送陈智叔舍人赴召》(作者:陈藻)

3、欣然药囿聊步屧,戏随蜜蜂与蝴蝶——《寄题肖邦怀步芳园》(作者:杨万里)

4、盛时期在囿,五纬想储精——《麟》(作者:丁谓)

5、即看苑囿芳菲遍,还见池台歌舞人——《湖湘路中见梅花寄子开 其二》(作者:彭汝砺)

6、囿身天地间,所卫唯生经——《青阳代谢行》(作者:释文珦)

7、太宇星津曲,灵葩帝囿中——《瑶津亭同窠双头牡丹》(作者:宋庠)

8、山囿遥遥合世官,事嗟成往尚何观——《和昌甫竹句 其六》(作者:韩淲)

9、林峦银劔戟,苑囿玉壶池——《又用韵答何上舍》(作者:徐元杰)

10、危亭俯凉囿,落叶日夜深——《多稼亭前黄菊》(作者:杨万里)

11、草堂苔点点,蔬囿水溅溅——《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作者:温庭筠)

12、抗吾旃兮典籍场,轶吾毂兮风雅囿——《述九颂 其三》(作者:程公许)

13、书帐烛流萤,辨囿驰非马——《奉酬刘长史》(作者:赵志)

14、八荒囿一和,此界均彼疆——《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其六》(作者:刘黻)

15、发言惊辨囿,撝翰动文星——《过孔北海墓二十韵》(作者:温庭筠)

16、废囿孝王国,离宫天子都——《送王正卿寺丞赴睢阳幙》(作者:梅尧臣)

17、自说宅囿及百年,藏三小山出云烟——《吊友人朱子大》(作者:周文璞)

18、高当轸翼分,化作英髦囿——《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作者:陆龟蒙)

19、昭明众才子,文囿俾搜选——《文选楼》(作者:李廌)

20、扫园囿之落红,溢{亩犬}浍之疎白——《续八咏 熏风夏更宜》(作者:唐仲友)

21、汉囿猎稀慵献赋,楚山耕早任移文——《出关》(作者:许浑)

22、洪炉巨甑如蒸炊,囿形宇宙非金石——《赫曦台四景 中夜白云》(作者:熊禾)

带囿字的诗句有哪些

1、万里走辙迹,八荒开囿游——《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 秦始皇驰道》(作者:韩维)

2、 林泉纵好他园囿——《渔家傲》(作者:吴潜)

3、胸中老规摹,超出造化囿——《寿崔西清 其二》(作者:洪咨夔)

4、置囿通樵苏,养兽让麀{鹿/夭}——《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 李氏园》(作者:苏辙)

5、乃知君子心,得丧不自囿——《奉寄汝守仲仪舅》(作者:韩维)

6、杖藜款幽步,苑囿粲景物——《杖藜》(作者:周紫芝)

7、造物虽有数,不能囿无形——《赠天台遇仙翁》(作者:何梦桂)

8、药囿地连山色近,樵家路入树烟微——《题王校书山斋》(作者:刘沧)

9、陈楮接武来,论交篇籍囿——《次韵得保州老张瓦研》(作者:洪适)

10、何人植翠柏,幽径出尘囿——《仆以事至洛言还过龙门少留一宿自药寮度广化潜溪入宝应翼日过水东谒白傅祠游皇龛看经两寺登八节尤爱之复至奉先作此诗以示同行僧超晖》(作者:苏过)

11、重门铜兽闭永日,灵囿御坐生苍苔——《崇福宫》(作者:李廌)

12、向来传新作,价欲擅文囿——《次韵章时可》(作者:陈造)

13、人物雄中原,园囿盛洛阳——《题梅尉诗轴》(作者:文天祥)

14、此囿无郊封,烂漫各蒭荛——《约方时敏杨信祖二子同过王立之观立之所集前辈诗文各以姓赋诗》(作者:饶节)

15、玉澄湖水晓,画展囿亭秋——《送僧游嘉禾》(作者:释法秀)

16、灵囿鬰敷腴,天潢湛清泚——《分韵奉送中济侍郎出帅环庆得启字》(作者:钱勰)

17、舞擎干羽,囿入蒭荛——《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 尧铭》(作者:贯休)

18、朅来登囿山,一览万山会——《王成之给事囿山堂》(作者:楼钥)

19、森森琅玕姿,错落羣玉囿——《代寿新城刘尹迪》(作者:方一夔)

20、□□诸生仕邻国,变齐同囿杏坛春——《送胡云峰炳文录广信二首 其二》(作者:方回)

21、儒释老氏鼎立如三才,凡囿形数由剸裁——《寄谢碧云张高士》(作者:程公许)

22、囿身化国中,物物熙熙然——《次韵山庄杂咏十首 春意》(作者:周密)

带囿字的古诗大全

1、囿一世之天兮,遽瘗佩而沈璜——《挽王夫人 其一》(作者:王柏)

2、我观众草树,等是气所囿——《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 其四》(作者:方岳)

3、画图随行李,林囿日在目——《廉溪》(作者:陈舜俞)

4、麟在灵囿,凤在桐些——《有宋死孝毛子仁哀辞》(作者:杨万里)

5、闭关守孤城,惴栗鹿在囿——《代上傅帅十二月二十三日生辰》(作者:郑刚中)

6、洁身服休美,荣辱非所囿——《杂兴 其一》(作者:利登)

7、灵囿岂予慕,愿交惟梓椿——《初度诣葛仙化奉香火归邑之明日有驯鹿自中径入县庭士友异其事赋诗相庆用张权父韵》(作者:程公许)

8、字育叵数计,八字讵所囿——《命书》(作者:陈造)

9、万里悞游梁苑囿,三年悔寄楚山河——《处冲见和复次韵二首 其一》(作者:陈渊)

10、策逍遥兮玉囿,驾言陟兮弁之椒——《北山四时招隠辞 其三》(作者:周密)

11、万形囿大化,生生此其门——《东方职生之地而异端之书指为地下狱余窃非之》(作者:家铉翁)

12、文王之囿,草羡泉足——《题独鹿图》(作者:方回)

13、但觉闾阎犹菜色,不知园囿已花飞——《仲玉和前诗见赠因再用韵》(作者:刘宰)

14、繁枝密密宜樊圃,以此能当密囿名——《咏密囿花》(作者:舒岳祥)

15、文囿雕奇彩,艺门蕴深致——《咏司马彪续汉志》(作者:太宗皇帝)

16、其如形气之所囿,则以学问开蒙颛——《七夕有赋》(作者:魏了翁)

17、山卉名花同一囿,调元妙手本无私——《林和叔山园九咏 秀野》(作者:姜特立)

18、洛阳园囿惟诗在,江左英雄托酒传——《同陈彦国泛湖》(作者:仇远)

19、雪意思王囿,云情忆帝乡——《江城立春》(作者:胡宿)

20、群山如囿秀回环,秀拔群山是北山——《左原诗三十二首 北高山》(作者:王十朋)

21、辇置应须费万金,园囿森罗供宴喜——《石屏台致酒呈蒋帅待制》(作者:郭祥正)

22、园囿廓数里,严更纷徼巡——《甲午次东天目山紫阳观梁武初置昭明太子勒碑纪当时恩奬之盛》(作者:葛胜仲)

含有囿字的诗句100句

1、京师首善地,翘然俊贤囿——《送赵君权中归福唐兼呈陈季中》(作者:苏颂)

2、旧国旌旄去,包原苑囿荒——《吴仲庶殿院寄示与吕冲之马仲涂唱和诗六篇邀予次韵焉 次韵晚泊睢阳》(作者:梅尧臣)

3、 小盖低回雕栏曲,车马纷驰圆囿——《酹江月・念奴娇》(作者:赵师侠)

4、春和二月融青宙,红紫千花簇繁囿——《赠别越帅蔡侍郎五十韵》(作者:华镇)

5、缅彼幽虚天,曾是众仙囿——《灵佑观》(作者:陈舜俞)

6、封君千户等,老囿万奴随——《山中咏橘长咏》(作者:陈舜俞)

7、席卷千山为一囿,天怜春种赐秋成——《入建平界二首 其一》(作者:杨万里)

8、一转钧间黄阁去,天涯岁岁囿东风——《寿遂宁李漕 其二》(作者:李曾伯)

9、但识天囿箫韶底,岂期汴岸沙砾余——《灵璧石有未上供者狼藉两岸》(作者:晁说之)

10、天地囿形,百代过客——《紫溪庄舍读癸丑壁间旧题转眼忽十八年同游十不存一滋兰弟亦作古人拂拭洒涕几不能去因诵欧公诗云人昔共游今有几树犹如此我何堪以是为韵感怀成十四章庚午四月中澣 其二》(作者:刘学箕)

11、文王之囿小,莫惜借人看——《出迟》(作者:吴融)

12、神明之囿严且邃,踵门已觉尘凡空——《竹宫长句》(作者:李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