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注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注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27 12:36:10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注字的诗句,带注字的古诗,关于注的诗句

关于注的诗句100首

1、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峯——《古风 二十》(作者:李白)

2、灯花两檐陈俎笾,一一口说手注篇——《送卢五方春分教端州》(作者:赵汝回)

3、歌翻白雪知难和,注怯黄金故易昏——《寄令狐揆二首 其一》(作者:宋祁)

4、(见《四部丛刊初编》影宋本释法云《翻译名义集》卷七「续补译师」条注——《焚经台》(作者:太宗皇帝李世民)

5、泪注而鸢肩,深目玄髭须——《题李秀才成季负日轩》(作者:晁补之)

6、独龙注雨浇桑麻,芳菲总不争纷华——《戏咏酴醿示邑宰》(作者:王洋)

7、秋风注目无人会,时与白云相对闲——《刘阳归鸿阁》(作者:张载)

8、金注月波秋未满,银开星渚夜生凉——《酬盘隠别驾七夕》(作者:释居简)

9、纶掖清光注,銮坡茂渥沾——《送郓州知府宋谏议》(作者:王安石)

10、从一九○七年以后,有许多学者使用这些材料,作了不少的研究,校勘和注释的工作——《秦妇吟[一]》(作者:韦庄(《全唐诗》卷六九五))

11、注成兵法有奇志,闲过壮年应苦心——《寄陈颐刚》(作者:许及之)

12、素苞淡注——《蓦山溪》(作者:无名氏)

13、杜预注通三十卷,汉皇枝绍几千年——《送刘常侍》(作者:徐夤)

14、名字馨香满道途,挽将洞水注南湖——《送皎中庵住广寿》(作者:释法熏)

15、何人载酒问奇字,糟床夜注时一中——《和胡浚明村中好客稀五字并作一首》(作者:刘一止)

16、驶于河并注,捷剧箭初传——《和李艮翁延平山泉韵》(作者:陈宓)

17、沙阳百里阻游从,注目寒空暮云碧——《奉酬陈之元教授见赠次韵》(作者:李纲)

18、石罂注新汲,幽姿发清哦——《休宁村落间有奇石如弹子涡所出宜养石菖蒲程德藻许以馈我以诗督之》(作者:洪迈)

19、流泉灌注通河汉,列馆回环接洞天——《奉和御制玉清昭应宫成》(作者:夏竦)

20、可堪追兔鼠,强学注鱼虫——《灯下试婺源杨生笔和韵》(作者:李之仪)

21、邻注涌沟窦,街流溢庭除——《答梅圣俞大雨见寄》(作者:欧阳修)

22、远心破城府,快论注弦矢——《奉酬李道源供奉》(作者:王安中)

带注字的诗句大全

1、活火静看茶鼎熟,清泉自注研池宽——《初春感事二首 其二》(作者:陆游)

2、瀑流下注兮,其上绝而为亹——《鸣水洞辞》(作者:王炎)

3、 浓香别注唇膏点——《蝶恋花》(作者:王安中)

4、竹竿接嵌窦,引注来鸟道——《园人送瓜》(作者:杜甫)

5、四注飞檐略势宽,江湖城郭得同看——《新隐四首 古亭》(作者:王洋)

6、山居岁事似羌村,注瓦倾瓷酒半浑——《岁事》(作者:洪咨夔)

7、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重阳感怀二首 其二》(作者:刘兼)

8、本是腐儒非磊落,莫嫌窗下注虫鱼——《七和》(作者:刘克庄)

9、何当开岭首,西注出湖中——《分题河决东郡》(作者:刘攽)

10、(见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二九《次韵王胜之咏雪》)——《句》(作者:许敬宗)

11、解注卑虫鱼,献纳笑虾{制/鱼}——《山间录拙作求教葺芷俚语将命笑掷幸甚》(作者:郑清之)

12、 曾注谱、上金屏——《木兰花慢》(作者:姚云文)

13、未能草太玄,姑用注获麟——《李资深赠古瓦砚及诗》(作者:王十朋)

14、埽叶寒烧鼎,融冰晓注瓶——《赠栖白大师》(作者:张蠙)

15、亿万斯年注福源,如海滉漾永不竭——《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八》(作者:释宗杲)

16、 泪欲注还阁——《兰陵王》(作者:李昴英)

17、侧注旧冠尘满屋,定须弹拂故人前——《将还都寄献臣》(作者:宋祁)

18、(见《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七三册藤原公任《和汉朗咏集》卷下《帝王》)(〖1〗川口久雄校注云:架藏私注本题作《上阳春辞》,《千载佳句·禁中》作《上春词》,柿村本作《上阳春词》)——《上阳春辞》(作者:杨衡)

19、哀吟苍山阔,注目白日低——《尹子渐哀辞》(作者:苏舜钦)

20、设之于楹阶,十目肯注视——《分题得瘿木壶》(作者:吕公着)

21、甘润声诗洽,芳蕤注籍传——《讲彻礼记崇政殿开宴应制》(作者:夏竦)

22、注「一作」者,为《全唐诗》所收本异文——《宗庙九德之歌辞》(作者:褚亮)

带注字的诗句有哪些

1、原注出《嘉定志》)——《芳草涧》(作者:韦应物)

2、刬尽念头方近道,扫空注脚始明经——《玄扃》(作者:林希逸)

3、如濠者注,如垒者辟,如纛者亚,如队者析,如矛者折,如常者拆,如矢者仆,如弦者磔,如吹者瘖,如行者惕,石有髪兮尽累,木有耳兮咸馘——《战秋辞》(作者:陆龟蒙)

4、清切丹禁静,浩荡文河注——《酬薛舍人万年宫晚景寓直怀友》(作者:上官仪)

5、倚注宸襟切,淹回物论喧——《送杜密学赴并州》(作者:苏舜钦)

6、徘徊九折险,萦曲一川注——《九日南山》(作者:万某)

7、君不学白公引泾东注渭,五斗黄泥一钟水——《东阳水乐亭》(作者:苏轼)

8、运筹帷幄策安在,毋事推注移文间——《秋风二首次子美韵 其一》(作者:李纲)

9、官冷得酒钱,便欲糟床注——《直舍考校次弱翁再用前韵 其三》(作者:许及之)

10、建牙非称冢司官,正是宸襟注意安——《次韵答永兴安抚文公》(作者:韩琦)

11、叔度平生挠不浑,注之不满挹无痕——《次韵叶守端午西湖曲水 其五》(作者:苏过)

12、井花嫩煮熨梅花,先酌芳甘注佛茶——《早课》(作者:释居简)

13、浅眉微敛注檀轻,旧欢时有梦魂惊,悔多情——《虞美人 三》(作者:顾敻)

14、注汤童暖酒,拍案客争棋——《刘簿约游廖园》(作者:赵汝鐩)

15、都人心望幸,注目不离东——《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二》(作者:司马光)

16、老怀谁共语,注目送飞鸿——《江亭晓望》(作者:王炎)

17、今年未开腊,已见六花注——《和晏相公雪》(作者:韩维)

18、时与秋为月,浩然无点注——《读陶诗作》(作者:林宪)

19、注意便为庐阜想,摇风最喜水芭蕉——《题扇二十四首 其二》(作者:曹勋)

20、他年谁注征君传,好把吟篇着眼评——《允杰侄以诗来卒章和予生孙次韵一百首今存四 其二》(作者:许月卿)

21、泂酌彼两泉,挹彼注兹——《泂酌亭》(作者:苏轼)

22、点注红泥千日酒,剪裁紫磨十分金——《五用前韵咏丹桂花》(作者:张镃)

带注字的古诗大全

1、清言那复接,頼有注参同——《挽储华谷四首 其三》(作者:卫宗武)

2、颇欲相从问奇字,故应未暇注阴符——《再赓佳什已致牵羊之请又辱不鄙垂教盖大巫困小巫欲视其颠踣为戏耳辄作二章以足小成之数 其二》(作者:李流谦)

3、小园花疏烦题注,诗徃花来未可忘——《法灯闻上人和杜鹃诗酬以前韵》(作者:王十朋)

4、瀑流莲岳顶,河注华山根——《马戴居华山因寄》(作者:贾岛)

5、不是明招重注脚,丛林洎合错商量——《颂古三首 其三》(作者:释师远)

6、(同前书卷六《诉衷情》注引——《无双歌 二》(作者:无名氏)

7、太常草仪注,全似葬周公——《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 其二》(作者:王禹偁)

8、一庭晴雪,了东风孤注——《洞仙歌》(作者:段宏章)

9、旧勋兼注意,余事寄明农——《挽杜祁公太师二首 其二》(作者:刘攽)

10、(以上诸诗,《永乐大典》皆注明出王贞白《灵溪集》——《又一首》(作者:王贞白)

11、月光泉脉泻虚明,澄碧无瑕注一泓——《岩泉》(作者:陈岩)

12、弯弓注碧浔,掉尾行凉沚——《渔具诗 射鱼》(作者:陆龟蒙)

13、新竹开粉奁,初莲爇香注——《牛相公林亭雨后偶成》(作者:刘禹锡)

14、东齐吾注易,谁遗一丸香——《明复作文房四物诗因用其韵 其四》(作者:郭印)

15、挽回巫峡使倒流,快注银河见高泻——《次陈伯寿分韵得者字》(作者:许及之)

16、(明黄佐《广州人物传》卷三《邓文进传》,原注:「用《唐书》、《一统志》参修」——《军中谣》(作者:佚名)

17、注易笺诗解鲁论,一帆径度浴沂天——《戏跋朱元晦楚辞解二首 其一》(作者:杨万里)

18、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一涂(施元之注《苏东坡诗》《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注引《小说》作「杴」)泥——《句》(作者:杜四郎)

19、殷懃为注铜瓶水——《句 其四六》(作者:张釜)

20、泠泠竹日澹疏篱,狖狖溪流注小池——《仇氏园》(作者:张嵲)

21、 拟和盐花凌谢韫,巧思翻成金注——《贺新郎》(作者:李曾伯)

22、公时少二岁,籍注国子生——《提宫宇文朝议挽辞》(作者:郭印)

含有注字的诗句100句

1、 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桂枝香》(作者:刘辰翁)

2、擎来入手成欹器,注在当心即漏巵——《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叶盛酒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轮囷如象鼻焉传吸之名碧筒杯故坡诗云碧碗犹作象鼻弯白酒时带莲心苦丙寅五月宜兴州赏诚以此为题为赋十一首 其一一》(作者:陆文圭)

3、感北江之东注兮泝洄之宛宛,羌顺天而不极兮荡波之有沔——《九奋 去郢》(作者:薛季宣)

4、大隠堂前水,滔滔自东注——《闻崇安县学立碑》(作者:熊禾)

5、石窦泠泠注竹溪,溪光浮动软琉璃——《和孔纯老按属邑六首 其五》(作者:王之道)

6、人亡物丧付衰梦,注想后来逢好尚——《元章好古过人书画惊世起余作歌》(作者:刘泾)

7、双龙阙下拜恩初,天子令君注起居——《访王起居不遇留赠》(作者:韩翃)

8、(见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三五《金陵怀古》注引)-1113-——《句》(作者:李商隐)

9、我生丙子自盘空,爱主忧时水注东——《赠张相士》(作者:许月卿)

10、既尝注漆园之十九言,又颇拟栗里之四八目——《次前韵述将归》(作者:方回)

11、小儒可是通身胆,拟为坡仙注大全——《题唐察院诗卷二首 其一》(作者:刘克庄)

12、春官不下真朱点,阴注将成淡墨书——《仁字卷子》(作者:王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