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晷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晷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27 12:29:10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晷字的诗句,带晷字的古诗,关于晷的诗句

关于晷的诗句100首

1、万事放怀归失马,百年过晷任踆乌——《答陈彛仲》(作者:吕陶)

2、天寒道路长,岁晚日晷短——《答朱成伯见赠四首 其二》(作者:吕本中)

3、幽眠起常晚,冬晷复不长——《幽眠》(作者:秦观)

4、不思日晷短,却信云色误——《岁暮归自城中一病垂死病起遣闷四首 其二》(作者:杨万里)

5、惟忧日晷短,当去亦踌躇——《君莫夸少年一首赠余光远》(作者:戴表元)

6、晷运推移,日南长至——《偈颂二十一首 其二》(作者:释坚璧)

7、岁晚穷愁催急晷,吾人学道心如水——《访吴子珍新居》(作者:谢逸)

8、颇讶南至后,晷度宜舒迟——《日食罪言》(作者:姚勉)

9、冥搜未寸晷,仙径俄九折——《登玉山诸峰偶至悟真寺》(作者:钱起)

10、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夏至避暑北池》(作者:韦应物)

11、丹铅费永晷,曲糵驱深愁——《春日杂兴十首 其二》(作者:秦观)

12、春阴怜弱蔓,夏日同短晷——《鲜于少府宅看花》(作者:李端)

13、楼台半蘸浮天水,灯火频干继晷油——《四用前韵酬达夫 其七》(作者:刘弇)

14、燕舞莺歌昼晷永,帘幕无人门宇静——《春日行》(作者:朱淑真)

15、松风不约炉烟直,昼晷潜随僧话长——《次韵杨枢视圩游隠静》(作者:陈造)

16、晷运推移兮日南长至,布裩不洗兮无来换替——《玉泉皓和尚赞》(作者:释慧远)

17、所嗟违所娱,坐费良日晷——《有感三首 其一》(作者:张耒)

18、迅晷畧两眼,柔飔摇三毛——《暮春即事》(作者:洪咨夔)

19、憧憧市朝人,继晷犹秉烛——《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 其五》(作者:叶茵)

20、春秋八十尚不倦,一篇一咏无余晷——《寄题野翁无闷堂》(作者:沈辽)

21、吹角共惊冬晷短,添炉更觉晚寒多——《郡集》(作者:孔平仲)

22、鹓行候晷刻,龙尾登霄汉——《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望晓》(作者:白居易)

带晷字的诗句大全

1、共说无生话,不觉日晷移——《机简堂余里人也在方外三十年未识其面干道己丑余帅豫章乃自圆通来谒与之款语连日忘疲不谓末法中有此龙象且喜余里之有人因其归作诗以送之》(作者:吴芾)

2、何年谢簪绂,丹砂留迅晷——《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 自仙游回至黑水见居民姚氏山亭高绝可爱复憩其上》(作者:苏轼)

3、相逢怯此病,继晷请然釭——《和陶掾见寄》(作者:韦骧)

4、悠悠闲晷景,草草贫寝饭——《寄李端叔二首 其一》(作者:张耒)

5、晷长不知永,玩久愈未足——《同郑寺丞登西瀑》(作者:陈宓)

6、暖风催麦早,晴晷转花迟——《次韵君玉弟春事》(作者:戴昺)

7、窥观坐穷晡,未觉晷刻淹——《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 其一》(作者:王安石)

8、佳话频移晷,清飙几拂襟——《和酬杜从事题壁》(作者:林逋)

9、焚膏继晷自克己,彬彬学子颜之徒——《寄题史伯鱼读书堂》(作者:李正民)

10、晷运推移无不动,日南长至几曾迁——《偈十六首 其一六》(作者:释士珪)

11、对景嗟移晷,窥园讵改阴——《惜分阴》(作者:孟简)

12、何能撰杖阅诸子,看公着帽淹几晷——《谒卫参政》(作者:敖陶孙)

13、民命一丝悬晷刻,仁心触处作春风——《朱邵州挽诗》(作者:魏了翁)

14、日晷渐长端可爱,霜华增重不胜清——《和子厚弟冬至即事》(作者:王之道)

15、拟议固已输一筹,跻攀锐欲穷寸晷——《杨求仁路教游何道山之明日余始自洞庭归恨不与隽游漫趁韵一笑》(作者:牟巘)

16、漫欣短晷回长至,转觉前修愧后生——《寓杭久无诗长至后偶赋怀归五首呈仁近仲实 其四》(作者:方回)

17、日晷已殂,我经未了——《赞朝阳穿破衲待月了残经 其二》(作者:释法熏)

18、道人竞寸晷,政以生死故——《次韵吕居仁送李商老兼简李去言兄弟诸同参五首 其一》(作者:饶节)

19、侧听复遥观,移晷不能已——《松风》(作者:释智圆)

20、胡为愚溪水,啸咏送寒晷——《奉和邢舍人寄望之愚溪朝阳岩 其二》(作者:邹浩)

21、郡务装怀日晷催,东园未睹一枝梅——《赏梅佳什既不得陪从又莫获少留深以为恨辄赓严韵酬叙》(作者:孙逸)

22、借光须继晷,莫遣案头干——《杂咏下 聚萤斋》(作者:洪适)

带晷字的诗句有哪些

1、穷年滞远想,寸晷阅清晖——《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辄应因赋诗言事》(作者:张九龄)

2、膏油继晷不识眠,虀盐充肠久味苦——《送时仲西归》(作者:李新)

3、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秋怀诗十一首 九》(作者:韩愈)

4、高谈亹亹还终晷,坐觉庭花影上裾——《梅隠亭》(作者:王之道)

5、宝历休明盛,颓年晷漏衰——《奉和御制与宋璟源干曜同日上官命宴东堂赐诗应制》(作者:张说)

6、少年振臂入场屋,寸晷谩书夸拙速——《赵提举求作字余辞以不能工仍作诗谢之》(作者:家铉翁)

7、寸晷如三岁,离心在万里——《送张少府》(作者:钱起)

8、重谋访林壑,庶复延晷刻——《海昌从中散兄游硖石东西山及赞山而别兄独游黄湾诸山寺宠寄三诗因追述前游却寄》(作者:葛胜仲)

9、短晷西风冷,残秋令节频——《重阳近有作》(作者:李新)

10、寸晷尤可惜,客子当念程——《酇阳观棋》(作者:孔平仲)

11、皇皇走声利,与日争寸晷——《送裴如晦之吴江》(作者:欧阳修)

12、心吐肺肝所同然,尊酒论文日终晷——《古交行》(作者:刘学箕)

13、花间尽晷得盘桓,但费东君为料理——《自王园归约诸友山行》(作者:卫宗武)

14、欢娱未了日晷短,城鼓咿咿续复断——《湖中曲》(作者:赵希{木路})

15、地上天少日晷短,子月日南而北返——《己亥十一月二十一日长至前一旬书》(作者:方回)

16、地上天多日晷长,午月日北而南行——《己亥十一月二十一日长至前一旬书》(作者:方回)

17、欢娱留晷景,跪起用家人——《上皇八十庆寿赦书至海陵敬成三十二韵》(作者:孙应时)

18、今夕知何夕,德星偶同晷——《东归同年三山王簿宾之赵户立父连簿仁父黄上舍偕行分道买樽酌别》(作者:王迈)

19、秋不安一食,春不闲一晷——《祝风三十二韵》(作者:吴融)

20、夜壶寒展刻,冬晷急驰轮——《孟津岁晚十首 其一○》(作者:宋庠)

21、霜寒晷短路又滑,檐夫肩穿牛蹏脱——《运粮行》(作者:刘克庄)

22、恬无分外想,剩有日晷闲——《赠陈宗之 其一》(作者:郑斯立)

带晷字的古诗大全

1、焚膏继晷且穷年,荣悴他时却在天——《恭和家大人将赴季弟官舍书示及门之作 其二》(作者:孙应符)

2、安得千里风,披霄玩澄晷——《望月西庑作》(作者:宋祁)

3、人生草头露,迅晷堪惊嗟——《立方和韵复和一首》(作者:葛胜仲)

4、急晷驰轮岁将歇,我更荒村转冰辙——《明觉山中始见梅花戏呈妙明老》(作者:王铚)

5、德隆则星晷,时网不足与——《聚星堂》(作者:牟巘)

6、寸晷场中较尺寻,荣亲无路泪盈襟——《下第》(作者:薛嵎)

7、悲风苦送声,短晷频移刻——《送凌知监赴玉环次觉无象韵》(作者:王十朋)

8、小堂且作蕃宣守,寸晷昔闻弦诵声——《因来诗有题桥之句呈陆农师 其二》(作者:孔平仲)

9、大耋嗟晷短,多忧亦奚为——《拟人生不满百》(作者:赵崇嶓)

10、因记昔游惊迅晷,暂将离恨付清尊——《登楼有怀》(作者:姚孝锡)

11、君图继晷膏可燃,若欲留春古无策——《北山会饮》(作者:郑刚中)

12、泊舟不厌城南浅,谈笑淹留惊晷短——《次韵常父二十九日闸上作》(作者:孔平仲)

13、晷运推移,日南长至——《偈六十九首 其一○》(作者:释道宁)

14、寸晷堪轻璧,繁英慎夺朱——《故相国沂公建设学官实宠兹土近闻生徒寖盛姑复慰怀因成拙诗一章奉呈州学官因以勉导来者》(作者:宋庠)

15、老畏风光速,闲知日晷添——《和君实微雨书怀韵》(作者:范纯仁)

16、告别无淹晷,百忧复相袭——《送率府程录事还乡》(作者:杜甫)

17、感君读书篇,惜此寒夜晷——《和王适寒夜读书》(作者:苏辙)

18、泽国经炎夏,常厌日晷永——《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六一》(作者:曹勋)

19、不必晷验度合表,不必风问来何方——《和友人新阳韵》(作者:卫宗武)

20、寸晷轻尺璧,神功宁九州岛——《长歌行》(作者:郭世模)

21、吾生如寄耳,寸晷轻尺玉——《次韵刘景文登介亭》(作者:苏轼)

22、飙游为我晷刻停,汲泉引满如海鲸——《和钟道士若谷投赠韵》(作者:程公许)

含有晷字的诗句100句

1、寒暄粗接无淹晷,生死俄分有逝川——《通守李师稷大夫同年挽词》(作者:孙觌)

2、异乡为客更别离,寒日纁黄催短晷——《次韵分宁胡宰赠行》(作者:王炎)

3、短晷催长至,新晴改故阴——《至日》(作者:晁冲之)

4、寄语夜读子,继晷崇膏油——《次韵汪以南闲居漫吟十首 其一○》(作者:方回)

5、檠短灯宵永,窗明日晷舒——《次韵昌龄至乐斋读书》(作者:王十朋)

6、晷短全疏客,窗晴好对书——《冬夜有怀柯田山人四首 其二》(作者:张元干)

7、晷运推移事若何,丝来线去定譊讹——《颂古三十九首 其一六》(作者:释道枢)

8、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度秋》(作者:太宗皇帝)

9、胜概纷并接不暇,恨乏鲁戈延晷刻——《登苏门山百泉》(作者:刘豫)

10、大耋嗟晷短,多忧亦奚为——《拟人生不满百》(作者:无名氏)

11、禅子观因缘,寸晷无复余——《和显之长老》(作者:秦观)

12、吞腥啄腐竞晷刻,角牙触啮伤天和——《仙都山独峰大雪歌》(作者:陈仁玉)

13、田家更置漏,寸晷亦欲知——《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 田漏》(作者: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