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历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历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26 11:46:35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历字的诗句,带历字的古诗,关于历的诗句

关于历的诗句100首

1、遍历侯藩治绩高,瀛州琐闼奉思褒——《送程给事知越州》(作者:晏知止)

2、何年变平陆,险危免经历——《渡钱塘江》(作者:徐照)

3、独处乾坤万象中,从头历历运元功——《七言 四》(作者:吕岩)

4、 莎砌寒蛩,历历啼声苦——《凤栖梧・蝶恋花》(作者:杜安世)

5、历溽润与埃尘兮,曾不可乎犯干——《徽宗皇帝秋赋御书赞》(作者:岳珂)

6、秦不及期周过历,始知养寿在中和——《夏日四首 其四》(作者:陆游)

7、妙中有慧独醒醒,历历机前自照灵——《妙慧上人求颂》(作者:释正觉)

8、 历历天青海碧——《清平乐》(作者:刘克庄)

9、一杯我已足,不必待历聘——《谢人送酒》(作者:吕本中)

10、悬瓢木叶上,风吹何历历——《秋日题汝阳潭壁》(作者:刘希夷)

11、几年涉岭海,颇亦历佳席——《送济上人归漳南》(作者:释德洪)

12、应到昆丘指来历,曾陪鸳鹭浴华池——《鹤》(作者:张咏)

13、太学名华入紫宸,妙年历落青云士——《上傅守生辰诗》(作者:韩驹)

14、束发名场历百艰,荷恩早许出清班——《天台书事十三首 其一一》(作者:曹勋)

15、皇图凤历讴歌里,紫色蛙声倔强间——《书事》(作者:刘子翚)

16、握符升宝历,负扆御华轩——《登乐游原怀古》(作者:豆卢回)

17、羃{罒/历}野烟起,苍茫岚气昏——《登乐游原怀古》(作者:豆卢回)

18、我生后千岁,历十五庚子——《九日读陶渊明诗》(作者:方一夔)

19、三诗历历皆可语,彷佛当时病可师——《代家君答闻老诗三首 其一》(作者:唐仲友)

20、久历金门贵,未酬黄屋知——《挽公择兄》(作者:李氏)

21、床头历日无多字,屈指明年七十三——《句》(作者:黄觉)

22、沧海举歌夔是相,历山回禅舜为君——《三年冬大礼五首 五》(作者:曹唐)

带历字的诗句大全

1、悠悠失贫贱,苒苒历凉温——《新安钱学士以近诗一轴见贶辄成短言用叙单悃》(作者:梅尧臣)

2、巡历半经三管地,笑谈尽伏五溪蛮——《寄广右方提刑》(作者:赵庚夫)

3、风餐历历秦宫树,雨立亭亭汉节花——《四月晦日袁起岩同年雨中集聚景园》(作者:许及之)

4、蚕经一眠再眠后,船历顺风逆风多——《仿古》(作者:舒邦佐)

5、遍历清华地,星辰纪未周——《挽中书舍人叶公三首 其二》(作者:陈棣)

6、无时供胜赏,历历白云间——《题子瞻扬州借山寺》(作者:刘季孙)

7、历尽艰辛双鬓白,今秋方觉稻花香——《田父吟五首 其二》(作者:叶茵)

8、穷愁年貌改,寂历尔胡为——《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旧僚》(作者:张九龄)

9、又不见庆历元佑际,后来谁与欧苏继——《群玉堂即事》(作者:汪莘)

10、历览旧载,变灭纷如——《运有荣枯行》(作者:释文珦)

11、并水幽亭同历览,应怜瓢饮政希颜——《曾梦良惠然见存出口字诗十有七篇偶摭所遗成三篇纪谢 其二》(作者:葛胜仲)

12、苦辛厌奔驰,忧患饱阅历——《次韵刘元辉喜予还家携酒见访三首 其一》(作者:方回)

13、履历三朝五十春,坐棠难见辍元臣——《上知府大同王太尉》(作者:魏野)

14、小奚费收攟,巨橐珍的历——《招朱法曹赵宰赵予野饮 其一》(作者:陈造)

15、依依梦归路,历历想行店——《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作者:韩愈)

16、运历相寻,忧喜杂和——《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 其四》(作者:苏辙)

17、右相历兵署,四松皆手栽——《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作者:陶雍)

18、谁知千里同风事,历历分明在目今——《次建康留守赵龙图雷音堂韵 其三》(作者:释师范)

19、残历不盈纸,苦寒侵弊裘——《残历》(作者:陆游)

20、旧历藏深箧,新衣薄絮绵——《游春十二首 五》(作者:姚合)

21、旧乡迷远近,所历但如梦——《过大包阁寄夏漕致宏》(作者:张嵲)

22、达磨不会,历魏游梁——《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二五》(作者:释绍昙)

带历字的诗句有哪些

1、孤心还逐冷云飞,历历长亭不知几——《信中以诗来因次其韵送之》(作者:邹浩)

2、星奎运踰三百年,皇佑庆历诸巨贤——《范文正公楷书昌黎伯夷颂平江李使君信之久藏真本以归文正远孙族长士贵祠以少牢复其家》(作者:方回)

3、庭草色若何,还与庆历同——《饯傅理掾》(作者:刘黻)

4、虽未齐高踪,且免幽途历——《颂六十二首 五十七》(作者:道世)

5、譬如困卧俄顷际,梦中所历更千载——《小字华严经赞》(作者:释德洪)

6、望极秋空无片云,前山历历见遥岑——《约山中友》(作者:仇远)

7、世历绵延四百秋,死蚿枯竹附诸侯——《咏史 赧王》(作者:陈普)

8、寂历闲庭芳草路,眉开青眼多情度——《柳絮》(作者:薛季宣)

9、漂流南北心已老,绵历间关身自亚——《常爱东坡去年花落在徐州对月酣歌美清夜今夜黄州见落花小院闭门风露下二诗因即其韵聊寄目前 其二》(作者:李之仪)

10、虚历金华省,何殊地下郎——《闻高常侍亡》(作者:杜甫)

11、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龙阳县歌》(作者:刘禹锡)

12、上主乘炎历,真人握宝符——《挽仁宗皇帝词 其一》(作者:胡宿)

13、踟蹰历阳道,乡思满南枝——《早春》(作者:储嗣宗)

14、讴歌今有在,历数永无疆——《火德》(作者:郑思肖)

15、春风几经历,老病一蹁跹——《移官巴陵行有日矣书呈唐德舆程士和梁和仲于去非段元衡邢大声七首 其六》(作者:赵蕃)

16、两纸忽惊残历尽,一杯聊慰旅怀情——《冬夜舟中作》(作者:陆游)

17、正宗法眼,历古昭彰——《偈十首 其三》(作者:释道行)

18、已喜汉官今再覩,更惊尧历又重开——《铜仪》(作者:韦庄)

19、诗成聊假寐,归梦历层颠——《次韵李商老匡山道中望天池》(作者:释德洪)

20、报言历长淮,泛泛乘舳舻——《得端叔淮上书》(作者:释道潜)

21、扁舟仅半月,历览穷朝晡——《得端叔淮上书》(作者:释道潜)

22、历照千差,肯随物转——《古镜铭》(作者:释慧方)

带历字的古诗大全

1、凭高所历故已下,得君更觉争崔嵬——《明日同数公复登山忽闻履声乃审知也携和诗三篇来复用韵作一首》(作者:赵蕃)

2、历以寅为正,风从艮位来——《元日》(作者:张弋)

3、淮西按部威尤凛,历下怀仁首重回——《寒食宴提刑致语口号》(作者:苏轼)

4、(见《五灯会元》卷三、《石仓历代诗选》卷一一一、《沅湘耆旧集》卷十)-1147-(按:《沅湘耆旧集》另录一诗,为大梅法常偈误入,见本书卷二十七——《留壁(题从《沅湘耆旧集》)》(作者:隐山和尚)

5、君看花间冢,背郭高历历——《春日与汪彦章藻赵叔问相约游樟林阁樟林阁盖郡豪冢舍背城郊墟无与比者因咏靖节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之句偶书五言呈同游二公》(作者:程俱)

6、石濑潺湲横石径,松萝幂{罒/历}掩松门——《怀仙引》(作者:卢照邻)

7、更姓改物今千春,历历记忆常如新——《禽言九首 郭公》(作者:刘克庄)

8、历远始纡徐,派别输众谷——《山水屏》(作者:曾巩)

9、盆池局墙角,刺历认菰蒋——《中秋后一夜观月》(作者:张镃)

10、山历愁寡天,沙征恨多地——《正月三日宿范氏庄四首 其四》(作者:杨万里)

11、(《历代法宝记》)——《偈》(作者:无住)

12、终然萦梦寐,遑此事游历——《游慈溪龙虎轩》(作者:陈造)

13、又是舒州一年了,怕看新历动乡情——《舒州岁暮》(作者:张弋)

14、圆也如乃翁,历历耗心匠——《携子孙到四明洞节叙有感》(作者:李石)

15、白发知谈笑,朱签历品题——《和邓慎思秋日同文馆诗三首 其一》(作者:李公麟)

16、人言政化明,如仕唐大历——《送放生池碑》(作者:赵孟坚)

17、各历宦途悲聚散,几看时辈或浮沈——《壬申岁承命之任淦阳再过庐山国学感旧寄刘钧明府》(作者:李中)

18、所愧历游赏,不劳携馔筵——《刘公父新理花畦约赏菊因成乐轩行》(作者:陈藻)

19、千亩何时躬帝藉,斜阳寂历锁云庄——《次韵奉和钱穆父蒋颖叔王仲至诗四首 玉津园》(作者:苏轼)

20、寂历断人声,时有鸣禽起——《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霜筠亭》(作者:苏辙)

21、归来梦所历,跳波撼昼眠——《和无逸子敬独姥山》(作者:牟巘)

22、檐头滴滴,分明历历——《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八二》(作者:释居简)

含有历字的诗句100句

1、历历谐三迭,玲玲叶九成——《风琴赠选上人》(作者:释居简)

2、驱马历闉阇,荆榛翳阡陌——《南阳道中作》(作者:张九龄)

3、历阳郡小太守好,督邮官闲众吏嬉——《送周直孺秘校和州都曹》(作者:梅尧臣)

4、湿鴈不起沙上嘶,君思历乱如盎丝——《送周直孺秘校和州都曹》(作者:梅尧臣)

5、烟汰历濠汭,雾氛逗荆树——《和君贶学士宿淮上见寄》(作者:宋祁)

6、瑞历开三朔,祥风验八方——《丙子元日三首 其一》(作者:刘摰)

7、怀古江山在,惟新历数迁——《谒汉世祖庙》(作者:刘希夷)

8、落然人寂历,野迥白云低——《湖州溪舍》(作者:林人隠)

9、历江海,入此土,万水千山同一路——《证道歌 其一七三》(作者:释印肃)

10、吴中未历佳山水,湖上怀思去惘然——《宿飞来峰下》(作者:苏庠)

11、往事并随残历日,春风宁识旧容仪——《除夜》(作者:徐铉)

12、历载数千如昨日,人与宝器名俱镌——《谢徐献可送款识刻》(作者:李处权)

13、从来功业知难就,未敢先赓庆历诗——《戊申六月闻晦庵先生除兵部侍郎》(作者:汪莘)

14、玉敲音历历,珠贯字累累——《杨柳枝二十韵》(作者:白居易)

15、交分逾三绝,官联历四朝——《孙曼叔尚书挽词三首 其三》(作者:范纯仁)